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媒介融合发展现状范文

媒介融合发展现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媒介融合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媒介融合发展现状

第1篇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夜上海论坛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然而同样会存在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途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例如:“人肉搜索”便是典型的案例。如此不但需要受众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而且也要求政府有关机构必须要加强管治力度,例如实施上网实名制等工作。

2.3信息的同质化在媒介融合形势下,信息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媒介融合使得信息量急剧提升、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的同时,也让新闻原创性逐渐下降,致使新闻同质化问题不断提温。常常会发生相同的一条信息,于不同媒体上被报道其报道方式与形式均是相类似的,甚至有些报道更是从标题、内容乃至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却来源于不一样的媒体以及记者,如此的同质化现状不但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更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钝化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3.1政府规范法制,防范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的发生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经常有之,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具备了更多新闻传播的渠道、而且受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外,还因为现今我国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以及漏洞所致的。只要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并实施大力的宣传与普及,才可以让大众明判是非,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当今,准则缺乏的形势下,常常让大众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只不过是无心的一个动作便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地有针对性的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避免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

3.2对社会及受众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以及判断能力,能够科学地判断信息是否有用,这便需要对社会及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对于信息泛滥时代,公民应该培养的素质以及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以让大众能够对存在的不正当的信息实施科学的判断,并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本质上实现尽可能的降低虚假、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等带来的负面作用。

夜上海论坛 3.3重视内容创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应该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以及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上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于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4结束语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特征;优势;发展前景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049-02

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并简单地被定义为将原属于同一类型的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美国艾·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传媒经济学》的作者喻国明教授这样理解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将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作为传输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并且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加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从而导致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

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也被大大促进了,并涌现出了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重整与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的信息产品,从而达到了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应该看到的是,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综上所述,研究媒介融合的优劣势以及发展前景是非常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的传播特征

当前,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以下两种:一是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即通过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联合新旧媒体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手段以及全新的媒介形态。以下是媒介融合的主要传播特征:

(一)新闻业务等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像等,形成风格迥异的新闻产品,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相同信息根据不同的媒介产品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加速传播。既扩大了市场,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又有利于打造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

(二)数字化的新闻载体

媒体发展至今呈现出边缘淡化与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这与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传媒科技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各个媒体平台共同存在的形式,最终实现“媒介大融合”,出现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都将数字化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2]。

夜上海论坛 二、媒介融合的优势

夜上海论坛 (一)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更加便携的应用

媒介融合搜索功能中的搜索结果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是由其多媒体特性决定的。搜索的结果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并能进行评级分类。

媒介融合的便携功能主要体现在媒介终端上,媒介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与时刻都可获得任何目标信息,而这依赖于媒介终端向更轻巧便捷改进。

夜上海论坛 (二)传播结构优化,服务个性化需要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传播的广泛度提升,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受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评论、传播、反馈和分享。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任意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传播效果强化

夜上海论坛 受众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因媒介融合提升,受众的积极参与使得信息的接收和记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同时新媒体能够获得更更准确、快速、及时的用户信息,有利于媒介受众定位和传播策略的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使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在同一时间认识客观界[3]。

(四)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

夜上海论坛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受众是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实,信息本身才是传播过程的主体,而传播信息的内容恰恰受到了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的制约。媒介融合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于,它充分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变成了传播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媒介融合突破了传播信息内容的境界,使媒介成为为内容服务的真正传播载体[4]。

夜上海论坛 三、制约媒介融合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并没有放开对传媒产业的管制,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在我国当前的政策体制中,并非所有媒体都有新闻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媒体的采访时,除少数中央级的媒体外,大部分媒体仍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网络媒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采访报道权,不可兴办刊物、杂志和电视台;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使得我国新闻媒介融合深入、多样化的发展和探索得到了抑制。

夜上海论坛 (二)传统媒体管理落后

目前,报纸、电视、电信、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都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管理体系逐渐完备,但内部管理落后、整合能力缺乏。就我国初步构建的媒介融合的媒体组织来看,多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框架,仅呈现了操作层面的初级融合,而没能实现产权融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夜上海论坛 (三)缺乏全能型优秀人才

媒介融合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被更多的需要,这就是说,对同一报道内容,他们要同时为平面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报道。这就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在掌握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并能综合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传播手段;从业人员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还需及时进行文字报道以及视频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目前极其缺乏能够适应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四、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夜上海论坛 在我国,尽管媒介融合现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充分体现出特点和优势,我国政策和媒介环境中众多因素仍制约其发展,但纵观全球视域,媒介融合呈积极走向,我们应在积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改变束缚其发展的消极因素,优化其发展进程。

(一)新旧媒体的内容融合

媒体内容的融合,即分属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生产、交换和消费平台,利用数字和网络终端,逐渐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而传统媒体自身却难以对规模化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变为可能,但资金的缺乏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的高度融合势在必行。

(二)媒介融合趋向于多元化

夜上海论坛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更新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涉及更多相关产业,媒介产业融合形式在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战略联盟的主导下更加多样化,将进一步打破电信业、计算机业、大众传媒业的技术壁垒,并趋向跨地区的媒介融合。媒介跨媒体、跨地区的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改变了媒介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极大地增强了媒介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使得媒介经济得到有效增长。新型的媒介融合以此为基础,将更加注重开拓新的赢利模式。另外,当媒介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后,会大大增强垄断势力,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形成,使得节目创新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节目种类和媒介言论都将更加多元化[5]。

(三)关注低成本运作与人性化服务

夜上海论坛 媒介融合使媒介尽可能为信息消费者即受众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成为媒介融合的动机之一,同样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消费中,现代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受众可以享受到媒介融合所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又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媒介融合的趋势从当前来看是“三网合一”——融合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逐渐形成一个包括数据、音频和影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并依赖全数字化网络设施的支持,将电视、电脑及手机有机融合,为受众提供信息人性化服务的“三网合一”,如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将给受众带来更加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6]。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寒.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融合[J].才智,2011(28).

夜上海论坛 [3] 张乔吉.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走向[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3).

夜上海论坛 [4] 周志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编辑素养研究[J].编辑之友,2010(10).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信息传播;媒介融合;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83-01

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载体正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各种变革,从纸介报纸、刊物到多媒体广播、电视,直至现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手机。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信息传播的长足发展过去不相统属的各类媒介之间正在悄无声息的互相融合,即媒介融合。所谓的媒介融合,又叫媒体融合,媒介融合的设想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主要有两种形式: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种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此种传播途径是传播界新的实践形式,媒介融合伴随各种新兴媒体广泛应用而出现,是当前传播行业大势所趋的共有现象。从20世纪末开始,媒介融合成为信息传播媒介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拟就当前媒介融合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媒介融合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为当下的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当下媒介融合正处于现在进行时态,国内有学者这样解释媒介融合的概念: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等;以及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夜上海论坛 一、媒介融合现状

我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国家尤其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虽处在起步阶段,媒介融合的现实已然存在于传播业中,且逐步形成规模、步入正轨。在网络数字化大潮中,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多变,使各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新闻的去中心化成为必然,在一直被打击的传统媒体试图以网络化转变发展新生存空间的状况下,为了延伸生命力,保住自身,传统媒体做了太多努力。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过去老的传统媒体的最大资源是是新闻生产能力,而转变成败也将主要取决于对内容的重新设计与生产能否对受众产生吸引力与凝聚力。国内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报网之间将进行联动、互动、整合的发展轨迹。例如国内学者宋有震在《联动、互动、融合―试析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三个渐进式》一文中提出从互动、转向、相融,重心是通过组织和制度的重构对新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开发以融合新闻别具一格的影响力去拓展市场赢得竞争。同时在新闻传播上突出报,即是网也是报理念,把两者之间的交汇点直接指向信息的提供者。报纸与网络在互动阶段实现的是双赢的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报网的发展决不止于互动最终还会走向组织结构的深度融合。

夜上海论坛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我国新闻从业者不可以再把新闻体裁的独立性作为唯一重点,而是更应该注重信息内容的优化组合,进而达到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对于相同事件报道,进行多种形态整合,使用各类新闻信息传播媒介轮番轰炸,如纸介和网络互动合作等,将新闻事件的传播呈现出多样性立体化效果,报道形态的多元化大大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果,在受众当中延伸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新闻信息在传媒组织中一旦在不同载体上合理分配传播方式,媒介之间建构起相互依托的纽带并实现信息共享和传播方式优势互补,那么,数字化转型必将挽回传统媒体的颓势。

夜上海论坛 二、媒介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给新闻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美国新闻学者德默认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应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作竞争,内容分享和完全融合五个阶段,五种不同的形式,交互推广。让新闻从业者担忧的是,融合媒介的发展在我国还面临着行业规划和制度阻碍。就拿网络电视兼容了电信网络和广电内容,其发展受来自电信、广电、文化部三部委的共同监管,稍不留神就会触碰相关政策。关键问题是各自由于短期利益和行业内部利益驱动,把原本的合作伙伴看作竞争对手。网络电视在我国不仅受到电信、广电两大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同时还要受到地方各利益集团的制约。此外,我国传媒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因行政区划、行业分割等因素而起的困扰。因此,要真正盘活我国媒介资源,推进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做强做大我国的媒介集团,加大体制改革力度迫在眉睫。

夜上海论坛 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高速网络的普及,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走向网络化生存是大势所趋。其实,在学界正式提出媒介融合之前,它早已在业界自发探索,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断沿着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前进。从这一意义上说,媒介融合即是社会要求传播媒体多元化发展态势的表现。如今媒介的融合趋势,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已超越以往。相信媒介融合必将在曲折行进中成为一种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 中外比较 信息高速公路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78-03

夜上海论坛 1、前言

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之后,正在迎来一个重新整合的时代。媒介终端的全方面融合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以手机为例,从单一的通讯设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集文字讯息传输,互联网冲浪,影音游戏多媒体等功能于一身的超媒体。而媒介的渠道融合也是大势所趋。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都是媒介渠道性质的网络,却因为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长时间各自为政,统一整合这些媒介渠道是提高媒介传输速度,降低传输成本,提供更好的媒介服务的必经之路。而这项工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三大网络相互渗透,相互兼容,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这个网络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即统一三大网络的传输协议,打破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在各自领域的垄断格局,制定和明确三大网络的进入准则,在统一的标准和达成共识的协议基础上,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电信的相关业务,电信公司也可以经营传输广电的内容,同时广电和电信又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简单来说,就是三网融合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而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强大网络。

我国的三网融合虽然提出的较早,但是却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历程,近几年才开始真正的发展起来,尚处于初步的探索和起步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早早的开始了三网融合的道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美国是最早开始实施三网融合的国家,日本,英国等国家也紧紧跟进,发展迅速,借鉴发达国家先行者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和发展现状,是促进中国三网融合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夜上海论坛 2、三网融合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解读

2.1 美国:三网融合的先行者

美国是世界上媒介最发达的国家,毫无疑问也是三网融合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1993年,美国就率先提出了“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计划用10到15年内的时间铺设高速度,大容量的的光缆网络,建成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计算机通讯网络等各种信息的媒介于一体的,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现在看来,信息高速公路的目标正是对各种信息的高度融合,对用户进行一站式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但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美国的高速公路计划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何进行电视,电信,互联网三钟不同公司的融合?

1970年至1990年间,为保护新生的有线电视业,避免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公司采用不公平竞争手段排挤有线电视公司,联邦电信委员会禁止电信公司混业经营有线电视业务。从20世纪90年代初,联邦电信委员会认为,有线电视业经过整合后已发生很大变化,应允许电信公司进入视频节目服务市场,以促进视频节目多样化,最终通过国会和电信公司的努力,《1996年电信法》出台。在美国三网融合的过程中,《1996年电信法》是一份基石性文件,它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的混业经营,美国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禁止到支持的变化。

《1996年电信法》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这一法律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信号的有线电视公司借助其设备优势,纷纷进入电话和网络市场;电话公司则通过设施升级和兼并等方式开始拓展网络和电视服务。原先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差异越来越小,“语音+视频+数据”一体化的模式日趋普遍,并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电视、电话及宽带网络三网融合被称之为“捆绑服务”。电信企业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技术和基本设施方面各有特色,但又均存在不足。为了增强实力,一些公司在融合初期组成“临时夫妻”,共同渡过困难期。通讯公司提供网络带宽,有线电视公司提供电视节目和信号传输,将业务捆绑销售,并没有真正融合,而只是方便客户。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再自行铺设线路,韦里孙通信公司最初阶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与DIRECTTV卫星电视公司合作,现在其提供的服务在三网融合用户满意度方面在全美排名第二。

目前,三网融合在美国已经基本得到普及,在给美国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通讯费用,融合后统一申请三网的费用要比从前单独申请的费用便宜20美元至30美元。现在全美宽带用户最多的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的宽带用户已经超过老牌电信运营商AT&T的宽带用户数。可见三网融合在美国已经深入民心。

2.2 英国:管理机构先融合

夜上海论坛 英国也是实施三网融合较早的国家,并且发展迅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1997年,英国政府做出政策性的决定,逐步取消对公众电信运营商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的限制。1999年,英国的VideoNetwork即推出了基于DSL的视频点播业务。到2001年1月1日,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全国范围经营广播电视业务。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推出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

夜上海论坛 2003年英国政府推出了新的《通信法》,并依此将原来的电信监管局OFTEL、独立电视委员会ITC、广播标准委员会、无线监管局和无线通信局5家监管机构融合成立了统一的监管机构——OFCOM(通信管理局),全面负责电信、电视和无线电的监管,彻底打破了信息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壁垒,使技术和业务进一步融合。根据英国的新《通信法》,OFCOM既不是政府的一个组织部门,也不是民间组织,它直接对议会专门委员会负责。财务上OFCOM只接受国家审计办公室的审计和监督。OFCOM内部分为内容标准分部、技术标准和频谱分部、战略市场发展分部、组织计划发展分部、频谱政策分部、竞争市场分部。从部门分类和部门职责中,基本看不出广电和电信分块管理的痕迹。实行统一的产业标准,在基础设施和业务融合之前,先行融合监管机构,是英国三网融合发展迅速的秘诀。

2.3 日本:四网融合

日本在电器终端和移动电信网络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这使得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日本具有先天的优势。2001年,日本IT战略总部召开第九次会议,专题讨论电信和广电的融合,提出关于卫星电视和闭路电视采取硬件软分离的制度,电信广电事业可以互相自由渗透和兼营。会议首次提出,对于因特网的内容,电信和广电事业可相互利用。由于日本电信网络发展十分迅速,在其2.5G和3G时代就提供了超快速的无线下载速度,手机电视率先在日本普及。随着因特网宽带化和光纤通信的普及使类似电视的电信服务(如可视电话等)变为现实,电视借助因特网和光纤通信设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2003年5月,日本IT战略总部提出官民并举,共同努力,把日本建成网络无所不在的社会,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自由利用网络。医疗实行在线化、普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无所不在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日本的经济发达程度高,智能家电普及率广,政府和居民同时致力于推行三网融合方便生活,激活经济,现在日本几乎成为三网融合普及率最广的国家。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现在,日本正在试图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推行符合其国情的四网融合。在现有的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加入电网,成为四网融合,并已有试点。四网融合有很多优势,利用电力光纤传输信息,可以更大程度的整合资源,一线入户,同时,电力线路普及度高,可以说是户户通,几大公司合力铺设光线电路,也符合光纤化的目标。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3、三网融合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三网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这一理念提出的早,真正贯彻实施却只有几年的时间,现在仍在试点阶段。早在1998年3月,就有学者在我国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但是直到2010年,才正式提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但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进展缓慢,广电系统与电信互不相让,展开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博弈。三网融合对于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说都是一块肥肉,而这两位在各自领域的老大谁都想抢滩登陆,在日后分羹的过程中抢占先机。广电抓住播放权死死不放,电信则对电视的播放渠道进行限制。两个独立的系统整合难的同时,各级电视台的利益也很难统一。

在中国之所以推行三网融合难,不是难在技术,而是体制。我国的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的融合,这种形势下的三网融合在全世界找不到先例,具有公益性质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怎么样展开竞争是全球谁也没有遇到的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汲取世界范围内的三网融合先进经验,可以在三网融合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但同时,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和所有制,不能一味照搬别人的经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化三网融合之路。

夜上海论坛 4、我国对他国经验的借鉴和规避

4.1 以公共利益讨论为主,而不是以技术和自身利益为主

纵观其他各国的发展经验,不论其在当时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只要是成功的经验,都是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美国曾经为了保护电视的发展而禁止电信的进入,但因为要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节目内容,而放开了这种限制。曾经因为言论自由开放了广播的播放权,但因为私人电波过多影响公共电台的信号而对其加以管制。美国政府一直在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做出决定。而在中国,讨论更多的却一直是技术和各部门的利益。三网融合的难点并不是技术,如果从监管部门到广电和电信三方面都能时刻从公众利益出发,一切以公众的需要为出发点,不再为各自的利益为融合设置各种阻碍,相信三网融合就能重新在一个和谐合力的环境下创造机会,健康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4.2 建立统一的三网融合的管理机构

夜上海论坛 在英国进行改革后,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复制它,例如欧洲、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走的都是英国的道路。我们也应该学习英国的经验,参照OFCOM,成立主要由第三方人员组成的‘国家三网融合委员会’,实现统一监管,委员会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以独立的姿态,从公共的利益出发,指导,监管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建立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避免如今的各自为政带来的利益难调,同时统一的管理委员会,也会为日后三网融合的发展和管理带来长远的利益。

4.3 分地区区别化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广袤土地,且正处于发展的过渡期,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均衡,不同地区对信息的需要和运用能力也不同。三网融合在各地区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也应该区别对待。有一些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信息需求量大,推行三网融合容易,就可以先行发展,试用最先进的技术。而有一些地区稍微落后一些,信息需求量小,推行三网融合难,就可以放慢节奏,试用一些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设施。这在美国这样的超级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在还没有光纤电缆的地区,美国的公司也是靠老式的铜电缆实现三网融合的,虽然质量要差得多,但收费也相对较低。韦里孙通信公司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都同时保留着传统的铜电缆与卫星电视结合的“捆绑”,光纤与铜电缆并存,以迎合不同用户的需要。

4.4 四网融合

夜上海论坛 日本的四网融合经验也可以借鉴。现在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五十,但电网却早已实现户户通。如果能把普及光纤电网进程与三网融合进程交叉融合起来,将会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智能电网建设深入推进,大量智能用电设备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接入用户和电网之间的实时信息呈爆发式增长,电力光纤内含多芯光纤,除电网企业自身使用外,还可用于构建完全开放的公共网络平台,为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传媒和其他企业提供接入服务,统筹使用,符合国家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思路。如果对尚没有实现电力接入的家庭或在新建住宅楼中实施电力光纤,综合考虑设备职工材料等因素,电力光纤到户与分别铺设光缆相比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投资,节约成本。但加入电网,又增加了三网融合的难度,如何实施,管理和利益分成需要细致的统筹计划。

参考文献

[1]武超群.基于国外三网融合经验探究我国三网融合发展策略[J].广播电视信息,2010,11.

夜上海论坛 [2]戴修殿.三网融合与治理—从欧盟到中国[J].中国信息界,2011,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

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优化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9-0040-02

在各种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组织不断开展联合,媒介融合已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向广播、电视、通信等各个领域全面渗透,传统媒介手段的界限已不复存在,新型媒体终端一统江湖的局面已初见端倪。而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需求逐渐细化,促进了多媒体融合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发展和扩大,以往的媒介受众已从大众分化为分众,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趋势,多媒体的融合恰恰能满足媒介受众对各种信息元素的全面需求。

1媒介融合概述

夜上海论坛 媒介融合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提出,其意义是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即将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手段、移动通信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介融合是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等各种媒体组织间的文化、操作、战略等方面的联盟,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是报刊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互联网行业所采用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先进的卫星、电缆等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数据、语言、现象等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共同呈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互联、呼唤作用日益增强,媒介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各种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各行业媒介内容制作、传播、接收等工作中,数字摄像机、数字压缩、非线编辑、数字分配矩阵、数字微波、节目复用、数字调制调解技术、数字机顶盒、数字视频音频接收器、数字视频存储器等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设施广泛应用,传统的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单一媒介形式逐渐向视听多媒体终端形式转化,过去只具备单一服务功能的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可以同时承担其他网络职能,从而实现了媒介产业发展潜能和空间的不断扩大。

2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发展现状

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工作中,广播电视媒体起着重要的排头兵作用,在现今广播电视行业中,各种广播电视节目的立体化、多层次发展使其自身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独占鳌头。随着社会语境的不断开放、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过度的重要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专业化运作方面,各地广播电视行业通过将各种媒介手段加以整合和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媒介融合事业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网络电视这种形式的发展问题,大部分网络电视台刚刚建成,运营方式还很不成熟,由于资金问题而造成投入成本不足,无法完全实现独立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其它机构、单位的资金及技术支持。同时,当今的广播电视节目受众已脱离了过去那种传播内容和形式统一、集中的媒体环境,思想观念更加解放。而由于受到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单一传播方式和习惯的制约,许多信息和媒介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今宽松舆论环境下广大受众对节目内容和传达信息的个性需求,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是节目受众被动地接受广播台以及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无法对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进行自主选择。而随着新型广播电视网模式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用户参与度的加强成为可能。在新型广播电视网工作模式下,用户可自由选择想要收听、收看的节目,还能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决定收听、收看节目的时间和方式。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的电视化呈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个性化、专属化成为可能,形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受众的分众化趋势。同时,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以及用户体验满意度也能直接决定节目制作的未来走向。这种节目播出方式,能实现节目制作与节目受众的进一步互动以及节目的多元化,带给用户全新的服务体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网络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在电视机上的终端显示方式,用户可在电视屏幕上用遥控器对网络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选择。这种方式,通过互联网视频手段实现网、台互动互通,丰富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形式,从而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化领域的领路人,美国各大网络电台为我们做出了成功示范。美国的各大广播电视网自己投资制作各种电视剧、真人秀、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并在电视网和电视频道上共同播出,获得了极佳的收视效果和良好口碑,如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权利的游戏》、《破产姐妹》、《纸牌屋》等,不仅在全世界网络范围内取得成功,在各大电视台收视榜单上也名列前茅,获得了可观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与互联网手段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不仅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广播电视行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4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

广播电视是主要的娱乐工具之一,而网络是实现讯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终端融合是将这两种方式的信息传播作用和文化导向作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借鉴新媒体的形态要素改造传统媒体内容,以实现多终端传播。使用了新的技术,如果观念不转变,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生产旧形态的节目,或者将旧形态的节目嫁接到新技术平台上、链接到网络上,实现旧形态节目的网络到达,只是使旧节目有了网络接口,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和网络传播。移动网络时代,需要具有移动网络传播特性的内容。随着媒介终端的多样化和新型化,内容形态要不断革新,适应多种新媒体的传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改造内容形态,开发新的盈利模式。随着多媒体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媒介手段的互通互联,广播电视除了具有实现节目传播的传统功能,还应当提供其他形式的生活服务。在未来的网络电视行业发展趋势中,电视线上交易将成为电视媒体手段的主要实用之一。用户通过遥控器操作电视屏幕来选择缴费项目,完成水电煤气等各种生活消耗的费用缴纳,机顶盒与银行建立用户信息对应、保障机制,帮助用户管理、处理缴费工作。新型广播电视网通过与互联网、电信网络的信息、数据互通,形成跨网服务工作体系,实现电视机与电视机、电视机与电脑之间的文件、音频、视频的传输。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下,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给内容生产者和媒介传播者带来新的信息、内容和数据,实现多次传播,带来开发盈利的方式和途径。

5结束语

在新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日益发展、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信息消费终端的个性需求为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媒介方式的融合以及内容和终端的各种融合是所有传媒行业演变、改革都必将经历的演化过程。在各种先进媒介方式和手段大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要谋求发展就必先打破传统媒体界限的藩篱,以产业政策、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为依据,进行全面升级和转型,才能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雯雯,徐书婕.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瓶颈及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2015(3):29-32.

[2]张晓菲.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J].当代传播,2015(5):68-70.

[3]庞井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2):1-9.

夜上海论坛 [4]王长潇.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与拓展[J].国际新闻界,2011(12):11-16,119.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报;手机广播;移动手机电视;手机媒体产业

夜上海论坛 一、手机媒体发展和前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是1992 年在英国vodafone 的gsm网络上通过pc 向移动电话发送成功的, 而在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则是在1998年。短短几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由纯文本的形式逐步向融声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形式转变, 它能传播新闻信息, 广告, 成为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到2012年12月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手机网民则达到4.2亿,同比增长了293%。如果能够在短期内解决手机上网费用高与速度慢等阻碍普通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问题,手机上网的人群将在短期内获得超常规发展。普遍认为手机媒体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只要解决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限制,它必将会代替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力量。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经历短信时代、彩信、3gs手机三个时代,更值得期待得便是不久即将投入使用的4g网络时代。

手机的媒体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弊端,但也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缺陷。综合多方观点总结手机媒体总体上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势介绍:

1.移动性

2.及时性

夜上海论坛 3.大众传播媒介和终端接受工具属性双重属性

夜上海论坛 4.信息服务个性化,手机媒体应充分挖掘手机用户实名制的优势, 细分受众, 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自主订阅。

夜上海论坛 5.手机的高度普及,信息垄断程度下降,短讯使个人成为信息制作者。

6.效果反馈速度快。

(二)、缺陷:硬伤:

夜上海论坛 1.新闻的原创性,手机媒体消息多来自转载,没有专业的采编人员其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弱势

夜上海论坛 2.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效果减弱,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的大量传播造成信息污染和不良社会效应。

3. 缺乏成熟的传播理论支撑,手机媒体“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使“ 把关人”作用的极度弱化, 受传者和传播者身份的重合都造成了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在该情形下原有理论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要。

(三)、技术瓶颈:

夜上海论坛 1.手机资费高,成为限制国内手机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高额的费用本身就不符合大众传播的“大中性”,发展潜力受到限制。

2.受众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达不到,私人信息泄露会对媒体的引起信任危机。从另一角度而言影响手机媒体的使用深度。

(四)、其他观点:

手机媒体将因其有助于消减“媒介依存症”。其主要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自网络媒体出现后,受众对于网络的沉溺比其对电视的沉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手机的移动性、参与性和沟通特性则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受众从这种封闭、缺乏社会互动的媒介环境中解脱出来,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的克服会有所帮助。

二、手机媒体在目前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在与传统媒体的对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夜上海论坛 1.手机报——与报纸融合;

2.手机广播——与广播和网络融合;

3.手机电视;

4.其他。

下面我将综合多方观点,介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接形式中的优势和不足。

夜上海论坛 (一)、手机报、广播、电视的优缺点(不重复其共性,从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点上谈)

手机报:所谓手机电视,是指利用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视频资讯服务的业务

夜上海论坛 优点:1.是传统媒体数字化延伸的典范,弥补平面媒体不足在很大程

度上增强了报纸的竞争能力。更真准的加强报纸的传播范围和效果。

夜上海论坛 缺点:1.传输容量小新闻背景交代不清(断章取义) 2.新闻内容潜(报纸的最大优势不能够得到延伸) 3.阅读习惯问题广播:从广义上讲,手机广播即通

手机实时收听或下载播放音频节目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优点:1.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 这种演变也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2.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他媒体共享广播信息资源, 特别是音频资源创造了条件。

缺点:

夜上海论坛 电视:优点:(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其本身优势再与手机的优势相结合手机电视发展无可限量。)1.消除电视最大弊端,可保存,不受时间现实 2.个人电视带来的私密化 3.互动性

缺点:1.强迫性接受广告(。因此在目前收费的状态下, 适度选取有价值的客户及一些带有植入性质的广告内容, 让读者和客户都满意。)

夜上海论坛 其他:手机电影:手机电影是指以手机为主要拍摄与制作工具,并能够通过手机平台传输与手机下载、观看的电影。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无限商机,发展潜力大发展初具规模,但产业小产业化成都不高,规模实力不够。(传统媒体跨行业机制不完善,不具备跨行业能力,国外大的传媒集团则具备)技术跟不上发展速度慢手机媒体产业(生产厂家)与传统媒体(资源提供方)还有移动通信服务方尚未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如利润分成、业务范围等]缺乏配套管理制度

夜上海论坛 (三)、如何树立手机传播特色增强其生命力

1.建立职业传播者队伍, 具备较强的独立采编能力。手机媒体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抗衡的大众传媒, 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立采编队伍, 健全自己的采编体系、技术设备、运作模式等,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要。传统媒体在向手机媒体领域扩展业务时必须根据新媒体的特点, 再造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改变记者传统的发稿习惯, 建立容纳多个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平台。(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参考文献:

[1]《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建伟 王克茹 新闻界

[3]《青年记者》杂志 2008 年3 月中 《手机报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韩冰

[4]《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9月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匡文波

夜上海论坛 [5]《中华新闻报》2008 年3月12日 第c04 版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郭全中 陆地 尹坤

[6]《新闻界》2006年5月 新新媒体 《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展望》胡忠青 邹华华

[7]《南昌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 《手机媒体发展探析》钟倩

[8]传媒学术网 《手机媒体发展预期——未来最便利的信息获取终端》王娟

夜上海论坛 [9]《新闻界》 2008年第一期 《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王雪莲王雷

第7篇

夜上海论坛 一、对节事活动旅游者的研究

白雪(2016)从游客感知角度对苗族姊妹节提升品质进行一系列策略研究,汤国荣(2014)对传统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旅游者凝视行为进行探析,发现旅游者凝视动机源于日常生活环境和旅游目的地文化和社??建构的差异性并指出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

夜上海论坛 二、对节庆文化研究

目前国内对节庆文化研究少且不够深入,仅对传统文化价值及传承与品牌建设研究,张要民(2011)在分析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价值基础上,提出了清明节旅游的文化传承导向。吴晓山(2012)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自身价值,地方社区文化活力及区域旅游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民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王燕妮(2012)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例对我国地方性传统节庆文化品牌建设探析研究,提出地方政府为文化引导,从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到文化产业集群化的地方传统品牌建设之路。

夜上海论坛 三、节庆活动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国内对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比较普遍,在中国知网检索栏内检索到的70条检索结果中,除了黄细嘉(2008)中国节庆旅游研究初探,裴蓓(2004)对我国地方节庆旅游现状与前景分析,孙淑荣(2006)研究我国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外,其余全部搜索结果都是以地方专题性个案旅游节庆为例,个性多于共性研究。众多的学者如朱佩军(1998)、张彬彬(2004)、陈来生(2003)、郭伟(2001)、吴必虎和余青(2005)等以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国内知名重大节庆活动为个例分析。总结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我国国内节庆活动存在数量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主题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个性,政府主导作用明显,节庆内容文化性融合不够以及地区差异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发展对策方面,学者们提议塑造和提升节庆旅游品牌,打造精品节庆;主题定位因地而异,各有特色;提高打造节庆旅游的持续性和空间布局,形成“遍地开发各有不同”的局面;节庆旅游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发展节庆旅游;文化内涵方面,建议融入地方特色和文化要素,文化为根,特色为魂,旅游为本,文化创意开发地方节庆旅游等方面。

夜上海论坛 四、节庆节事旅游的经济影响分析

夜上海论坛 石玉凤、李建国(2001)、周玲强、冯晓虹(2002)、李玉新(2003) 兰铁民,何放(2002)普遍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旅游投入和产出,建立动态模型分析节庆旅游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节庆节事活动对旅游的经济影响,曾亚玲(2012)以雾凇冰雪节、长春电影节、查干湖冰雪捕鱼节开湖美食节和民俗旅游节为例,统计分析了以上节庆活动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引擎带动作用。刘亚禄、徐铁夫(2004)建立计数学统计模型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北京旅游经济的贡献进行价值评价和综合分析。

五、节庆活动的策划及运作机制

戴光全(2005)在《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案例?策划》 一书中以我国尚无系统研究的节事及事件旅游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节庆、节事件旅游的学科理论、案例和规划策划等三个方面内容,系统的研究了西方节事以及事件旅游理论、方法和案例。对地方大型节事及事件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有明显的参考意义,对会议会展与会议旅游、体育赛事与体育旅游、节庆、节事与事件旅游的实际发展和实践操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辜应康(2005)以上海旅游节为例,对节庆旅游市场化运作进行了研究。杨玲香(2005)指出节庆经济市场化需要翻越期望值超载、群众被遗忘、传播盲区三座大山。

六、节庆节事旅游活动对区域综合效益贡献研究

夜上海论坛 学者对区域综合效应影响方面,以个例和普遍论述为主。综合效益普遍影响方面,节庆节事活动对地方区域的旅游地形象提升,旅游消费连带效应,旅游带动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塑造地方知名度和品牌,传承弘扬区域文化,促进旅游地环境改善,整合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在地方旅游节庆开发个案研究以宝音、庄志民(2000)、王子新(2003)等对贵州民俗文化节、那达慕大会、妈祖文化节等地方节庆进行研究为代表。陈丽军(2012)以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为例分析了黄冈大别山文化旅游节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指出节庆旅游活动的举办塑造和推广了黄冈大别山的品牌形象,但亦表现出热潮型产品生命周期的迹象。并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节庆旅游的正效应,有效规避负效应,实现节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节前慎重考量,节中有效控制,节后系统反思。

夜上海论坛 七、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此外,不少学者从节庆营销管理、社区参与、节庆文化商品开发、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研究。刘太萍 (2004)从角度,分析了节事旅游营销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原因。倪晶晶(2016),提出充分利用媒介的作用。建立媒介营销网站,开展现代节庆旅游的媒介营销。陈文君(2002)对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李桂英(2007)运用节庆活动管理模型,提出举办泉水节开发济南泉文化旅游。王宇(2007)对少数民族节庆旅游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马凌(2010)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分析节庆旅游中的阈限体验问题。

第8篇

[关键词] 中外 媒介 企业集团 信息化 比较

一、媒介企业的多种经营与多元发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

夜上海论坛 在媒介市场竞争中,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就是:规模越大、实力越强的媒体越能够占据市场的优势地位。世界的媒介企业在经历着一个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大规模到集团经营、从集团经营走向媒介融合再到媒介与信息业的融合。媒介企业在此过程中不断选择多种经营方法,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拓展业务范围,以涵盖更多的信息资源并对其合理利用。其主要表现为跨媒体、跨领域、跨区域性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全球传媒集团之一,它在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800家企业。新闻集团从报业起家,走向电视时代,走向互联网时代,走向今天的媒介融合发展的时代。其目前经营产业可分为八个大类:电影娱乐、电视、有线电视网经营、直播卫星电视、杂志和特刊、报纸、图书出版,以及其他等等。相比来说,中国国内TOM集团有限公司是首屈一指的中文媒体集团,经营五大业务,包括互联网(TOM在线)、户外传媒(TOM户外传媒集团)、出版、体育、电视及娱乐等,业务遍及中国内地,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在五大业务领域中,TOM皆稳占市场领导地位。

在中国国内而言,TOM集团的例子实际是比较特殊的,从中国崛起的大型媒介集团还仍难以达到类似新闻集团的规模,形成跨行业、跨企业、跨媒介的联合也是十分罕见,发展较为成熟的也只是电视数字集团、网络集团和报业集团,它们更加偏重某一媒介内联合,缺乏媒介之间及外部联系。这种现象与媒介产业化密不可分,媒介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跨区域、跨媒介、跨行业联合是需要巨大资本及企业兼并收购等高度发展的机制。因此,媒介信息化的充分实现是建立在媒介产业化基础之上,并同时促进媒介产业化持续发展。

二、新媒体应用及数字媒体――新信息资源的开发

夜上海论坛 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媒介即信息”至今仍然受用,新媒体作为新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的新平台,是未来传媒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移动媒体等。在我国,初具规模的跨媒介经营有综合性媒体集团、传统媒体与网络联姻、广播电影电视媒体联手、纸媒合作等具体形式,说明传统媒体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着手开发、并购新媒体资源。

至于在国外媒体集团中,与新媒介的联合及其开发也早已成为其优势,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它拥有全球最大拨号上网服务网,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网上寻呼产品,排名第一的网上地图服务以及全球第一的音乐网站,每天在线播放歌曲多达100万首,与75个唱片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合一直被传为业内佳话,这起世纪购并极大地体现了优势互补原则,媒体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称为“全球第一家面向因特网世纪的完全一体化的媒体与传播公司”。

夜上海论坛 三、媒介产业链――信息产业链

夜上海论坛 传媒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之上,以多种媒介为大的节点,内容产品为小的节点,纵横交织形成横向协作链。过去的单一媒介经营内容产品只是在一个播出平台,一种媒介传播渠道获得一次利润,利用率低。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建构起来多重对外传播平台和销售渠道,使得产业链上的多个连续的环节充分利用,并使内容产品不断增值。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媒介作为传播内容的载体,其内容的实质就是信息,由此可见信息产业链的重要性。

“三网合一”即实现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合并,进而形成连贯顺畅的产业链。虽然三网合一的技术壁垒已经趋于打破,而我国传输网络的综合化汇流最终还需要打破电信部门、广电部门和信息产业部之间的产业政策壁垒,但这也由于各部门在网络运营平台之间的地位和利益冲突,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外首先基于其技术上的领先,较早地探索了该领域,比如3G手机的开发,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总的来说,信息化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动力。国内传媒企业集团实现跨媒介信息化,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借鉴国外传媒企业集团跨媒介经营的经验,在学习吸收的过程中体现中国特色的媒介经营发展。对于媒介企业信息化发展,国外有相对先进和成熟的经营机制和手段,根据国内具体国情和发展现状,将国外经营经验和单个媒介运营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实践以内容产业发展的跨媒介经营。媒介企业集团信息化是我国传媒发展的必然方向,面对国外传媒竞争,中国传媒产业化、市场化势在必行。我国媒介企业集团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和“集而不团”的媒介现状,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刘友芝著:《现代传媒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殷 俊 代静著:《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周伟著:《媒体前沿报告》.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夜上海论坛 [4]美 约瑟夫・斯特劳巴哈 罗伯特・拉罗斯著:《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夜上海论坛 [5]周鸿铎著:《传媒产业机构模式》.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夜上海论坛 [6]冷述美著:《媒体管理案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9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西方国家 媒介融合 技术与经济

媒介融合虽然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的概念,包括平台、传输网络、产业、市场以及终端等不同构面和层次的融合,但总体而言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分析维度:技术维度和经济维度,即将媒介融合视为技术问题或者是经济问题。

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技术维度的考察

媒介融合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这已是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观点。在技术维度下言说媒介融合,网络化以及数字化是两大关键概念,而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发展与普及则是核心议题。因此,要考察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首先必须对西方主要国家的ICT技术发展与普及状况,尤其是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扫描。

(一)西方主要国家ICT与网络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不约而同地确立了以ICT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根据ITU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西方各国的IDI发展指数(IDI指数,ICT Development Index)普遍在全球平均水平(4.08)之上,并且有相当大部分的国家IDI指数值高于6,反映了较高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下面,分别从硬体和软体两部分简述西方主要国家或地区ICT和网络化发展的现状。

1 电视、电脑、手机等硬体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化程度

夜上海论坛 电视、电脑以及手机是媒介融合终端实现的最重要的三个载体,而联网手机、联网电脑以及联网电视更被视为媒介融合实现的重要标志。因此,这些传媒终端的普及情况以及接入互联网的程度就成为考察媒介融合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

夜上海论坛 其中,在电脑方面,目前西方各国的电脑(包括PC以及移动和手持设备)的普及率普遍超过了70%。在手机方面,到2010年底,欧洲所有的国家,除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浦路斯、土耳其等国家以外,手机的普及率都已经超过了100%。在很多西方国家,接入互联网正在成为大的平板电视的标准配备。预计到2017年,北美、西欧的联网电视用户渗透率都将增长到50%以上。其中尤值得关注的是,结合电视与网络功能、且搭载操作系统的SmartTV(智能型电视)在欧美市场迅速兴起。

夜上海论坛 2 宽带以及3G等软体建设状况

夜上海论坛 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有线和DSL服务开始以来,互联网尤其是宽带技术在西方各国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在宽带接入方面,西方各国亦走在前列。截至2011年初,荷兰、瑞士、丹麦、挪威、爱尔兰、法国、卢森堡以及瑞典等七个国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使用有线宽带;而在无线宽带方面,相当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其中瑞典以及澳大利亚甚至超过了80%。同时,移动通信技术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目前,除了阿尔巴尼亚,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启动了3G移动通信服务,而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葡萄牙和瑞典等国家的3c普及率甚至达到了60%或更高。另外,瑞典、挪威、美国等国家甚至已经开始提供4c网络服务。

夜上海论坛 (二)西方主要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夜上海论坛 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根基,而融合了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网络等众多技术的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DTV)被认为是未来的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因此,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西方主要国家数字电视的发展和转换情况。

夜上海论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一贯奉行市场主义的西方国家纷纷积极介入数字电视的发展,推行强制性的“模拟一数字”转换计划。据有关统计,在西欧地区,截止2011年底,数字电视转换率已高达85%,而到2016年数字电视的普及率更是将高达99%。在北美地区,美国早已在2009年6月全部完成电视信号数字化;而与美国相邻的国家加拿大,也从2011年8月31日起广泛采用数字电视信号,包括首都和省会城市、人口超过30万的地区以及那些拥有不止一个通过无线电传送的电视台的地区,已全部实现数字化。

夜上海论坛 (三)西方主要国家融合性传媒业务或服务的基本发展状况

夜上海论坛 1 报刊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方国家报刊在面临来自互联网的生死挑战时,大致有以下两个发展方向:

一是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的进程。近年来,西方报业数字化转型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阅读终端的多样化。随着智能手机、iPad、专门阅读器等各种新型手持移动终端的出现,各报刊也纷纷推出相应的新闻阅读客户端,以期赢得数字阅读时代的市场先机。

夜上海论坛 二是弃纸转网,停印印刷版报纸或杂志,完全转向纯网络媒体。如2008-2009年间,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讯报》、《塔克森市民报》、《安阿伯新闻报》等数家百年大报纷纷停印,转为专攻网络新闻。而美国老牌时事刊物《新闻周刊》也在2012年底结束出版纸质杂志,转而以付费模式通过电子阅读器和网页来内容。

2 三网融合业务或服务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便开始推出增值网络服务等融合电信、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功能的三网融合(Triple-play)业务或服务。如今,三网融合作为媒介融合核心领域的地位日益得到确认,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电信三大领域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而言,在电信和互联网日趋融合的同时,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注意:

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积极进军互联网市场,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已渐趋成熟。

夜上海论坛 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及电信生产商也想方设法地进入广播电视市场,它们通过竞价政策、合纵连横等策略纷纷布局IPTV、移动电视等类电视业务,已经给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市场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如在欧洲付费电视市场,电信运营商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市场中的任何其它部分。而在IPTV和网络电视市场,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也是咄咄逼人。二、市场的融合与产业的集中:经济维度的考察

(一)融合性传媒服务的消费与使用状况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西方国家消费者的传媒消费和使用习惯正在发生巨变。数字多媒体服务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有线电视的家庭用户正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收看数字电视。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估计,尽管有线电视的订户依然在增长,但在未来的几年里,其市场份额将不断下降。被分割出来的市场将会落到数字卫星和IPTV等数字电视服务的头上。北美地区数字电视的订户到2016年将会从2011年1.14亿增加至1.29亿,平均年增长2.36%。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的融合性传媒终端作为多功能操作平台,也在西方各国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消费者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媒体。如,虽然观看电视仍然是西方各国人们屏幕媒体的最主要消费方式,但“第二屏幕”的兴起已是不争事实。在2012年,“second screening(第二屏幕观看)”甚至成为了牛津词典英国年度词的候选词之一。英国大约80%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会边看电视边通过手机网络与朋友交流,并且利用Twitte等平台实时收视评论。

夜上海论坛 (二)新经济的兴起

新技术带来的新经济的兴起。据Digital TV Research估计,到2017年,北美地区的三网融合业务的普及率将达到46%。其中,美国2400万的用户将为其带来高达870亿美元的收入,占了全球三网融合业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仅在线电视和视频业务一项,2016年全球的收入将会超过21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的收入都将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甚至将占据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广告收入的指标方面,同样反映出了数字媒体所带来的挑战。其一,西方各国的报纸广告收入普遍呈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北美地区在过去五年报纸广告收入下降了41.3%,西欧地区下降了21%,全球的平均数据下降了23.3%。其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逐渐开始超过传统媒体。如在法国、英国、匈牙利、波兰、日本等国家,互联网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报纸媒体的广告收入;而在丹麦、挪威、瑞典以及英国等国家,互联网的广告收入甚至超过了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而在2012年上半年,仅Google一家公司的广告收入就已超过了全美所有印刷版日报和周末报纸的收入之和。其三,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也正在流向自己的数字版本或数字平台。如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报纸广告收入中,都有超过10%的比例是来源于自身的数字业务,而非印刷报纸。

(三)产业边界的模糊与集中

夜上海论坛 传媒生产的数字化以及渠道的网络化在大幅提高传媒产品的生产制作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产品复制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传媒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畴经济特性。在这种技术力量的推动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西方国家传媒产业的垂直整合蔚然成风,跨媒体的兼并或联合大大加速。以加拿大为例,从2000年加拿大最大电信运营商Bell Canada收购电视业务和报纸业务以来,这种跨媒体的横向兼并浪潮便一浪接着一浪。虽然备受关注的BellCanada收购Astral Media一案已被加拿大广播电视暨电讯委员会(CRTC)否决,但加拿大的传媒已经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集团的手中,而且主要的几个传媒集团基本都涉足多种传媒业务(表1)。

三、结语

第10篇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时代,而3G移动技术的出现带动了手机媒体产业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移动媒体时代。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机媒体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最后提出手机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手机媒体;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一、手机媒体概述

夜上海论坛 手机媒体的定义: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的承载体,二是信息存储、处理、传播的桥梁。手机媒体作为媒体的一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有媒体的普遍属性。广义上手机媒体是指:一种承载信息的视听终端,它是一种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受众和精准的传播效果,诉诸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最初手机被发明的时候,只有简单的通讯功能,随着短信的出现,手机发明了手机报;随着彩信的出现,手机植入了广播技术;随着视频的出现,手机发展了手机视频:而现在手机俨然成为集图文处理和视频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信息载体。

夜上海论坛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移动媒体,发展迅猛。曾有业内人士认为,手机媒体强势的劲头将颠覆传统媒体,甚至使传统媒体消失殆尽。但笔者认为,手机媒体非但不会促使传统媒体消亡,反而会与传统媒体优劣互补,融合发展。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极大的冲击,但传统媒体人的思想是灵活的,他们意识到拥抱新兴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才是科学之举。

(一)手机媒体与传媒媒体的差异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以其不同的传播特性为我们提供媒介信息的服务,可以说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再加上手机媒体已经覆盖了我们信息传播和被传播的各行各业。

“传统媒体依靠庞大的传播网络、权威的传播地位、较高的媒介公信力,以媒体为中心进行传播,依然在媒体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尽管受到了新媒体强烈的冲击,但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和媒体决策仍然处在“龙头”老大的位置上。

夜上海论坛 手机媒体虽然发展迅速,但手机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互联网,伴随着移动应用软件的大量开发,手机媒体的信息可谓是繁冗复杂,无法统一管理。而微信、手机QQ和手机微博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媒体信息的碎片化效应,促使媒体的内容趋于同质化。不同的媒体,若想要健康共存,一是要取长补短,融合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近年来,“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又不断地将之超越,在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信息终端的过程中,手机越来越媒体化。”目前,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主义有以下几种。

1.手机报纸

传统的报业受到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凸显了很多问题。对于受众来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创新的阅读方式和成熟的技术手段也能改变受众的阅读习惯,将他们牵引到新媒体的阅读潮流中来。但传统报业不会消亡,数字化时代,传统报纸可以借鉴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发挥自己在内容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加快传统报业的媒体化转型。

2.手机广播

夜上海论坛 诉诸听觉的广播媒体,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因为广播受到了来自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的多重冲击。早期的广播在广电网的掌控下只能进行单向传播。而现在,依托“三网融合”的平台,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作者和者。手机广播与大众的生活联系紧密,推动了广播业的快速发展。

3.手机电视

夜上海论坛 电视媒体与手机的融合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手机电视具备“传统电视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③,其发展的潜力之大,已经受到了传统电视行业极大的兴趣,各大电视台纷纷投资手机电视,获取更大利润。

三、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手机用户不断增加,手机媒体的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手机媒体,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信息传播的虚假性和安全性问题,还存在个人隐私、媒体功能不充分、媒体化发展不完善等重要问题。

(一)手机媒体面临的问题

多媒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给手机媒体带来了多功能的网络体验,图文处理、视频娱乐为手机媒体带来了广大的用户。依托互联网技术,手机媒体可以与网络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成为移动的PC。

夜上海论坛 尽管手机媒体为人类带来了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但作为手机用户我们不能忽略手机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受众群体比较局限,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门槛,大部门的手机用户集中在经济基础好、知识水平高的年轻一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传播进程。手机媒体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这导致媒体信息大同小异,媒体内容缺乏创意,导致手机媒体只是媒体的一种延伸,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二)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虽然手机媒体发展势头强劲,但毕竟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在面对其它媒体的竞争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时,手机媒体应当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总结营销策略,以期更好的带动媒体产业的发展。

1.发展手机广告营销模式

一个独立的营销和盈利模式为媒体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手机媒体在独立运行的过程中,应当与通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和技术平台做好沟通,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发展自身的媒体产业链。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明确自身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为用户和广告主做好服务。“广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要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必须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进行定向的信息传播,以期更加有效地发挥手机媒体的传播功能。”

2.挖掘手机媒体潜在的价值

夜上海论坛 近两年,移动APP发展火热,这为手机媒体带来很多潜在的价值。除了满足手机用户的基本功能以外,手机媒体还可以挖掘电子营销和手机购物的商业模式,通过建立品牌价值导向,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手机媒体的商业化发展,将会掀起一场新的营销革命。

3.增强手机媒体终端功能

夜上海论坛 手机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是因为手机实现了移动性和便携性的特点。移动是手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主要特征,然而手机是否做到真正的移动了?互联网的网络已经覆盖了大江南北,然而移动通讯数据服务并非如此,偏远地区仍然是通讯传播的荒漠地带。其次,手机屏幕小但像素不高,做大屏幕又影响携带,提高手机终端的功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只有手机终端功能变强了,手机才实现了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集团化;三网融合;互联网

自2001年“三网融合”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被当做国家战略性政策提出以来,如何实现传媒业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变外部输血到自我积累,变行政垄断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构成了我国传媒业改革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现状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通过敲定了未来几年内我国媒体改革的“路线图”。高层对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视使传媒业为之振奋,在受到鼓舞之余,也需回望十余年来“三网融合”及集团化政策推行所面临的诸多阻力与困境,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传媒集团的融合探索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成为首家报业集团,随后南方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相继成立。2000年11月27日,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布成立,其被认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体制创新。2001年8月,国办17号文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广电行业的集团化建设,同年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京宣告成立。在经历了单一媒体融合成媒体集团的过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跨媒体平台不断出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实现了跨媒体、跨行业的大融合。因此,在遵循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思路下,媒体融合是未来传媒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在迈向“媒介整合”――强调媒体组织“结构性”的融合。由于媒介融合理念的模糊和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认知的局限,以及现有媒体管理体制的缺陷,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大多局限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嫁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很多传统媒体都搭建起了自身的全媒体平台和夜上海论坛,但在传统业务的整合、人力资源的统筹,尤其是信息内容的多形态生产方面,还未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

夜上海论坛 1.2 我国的传媒集团化进程

我国广电集团的组建热潮于2005年受阻。在2004年12月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此前已经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或者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这意味着当初走在改革前列的广电集团又面临着新一轮更为复杂的架构重整。

广电集团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政策反复,不仅仅意味着它是我国媒体集团化所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究其本质,更有其深刻的内在含义,实质上它反映了我国媒体组织向集团化运营方式转变中所具有的一个根本的内在逻辑冲突,即身份上的公益性与运作上的盈利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这一内在逻辑冲突一直贯穿于我国媒体集团化的过程。

随着报业的全行业、全球性衰退,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对传媒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建立在“三网融合”基础之上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加速,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分化逐步让位于数字化的融合。传媒的集团化发展及深度融合势必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新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1997年,国家召开第一次互联网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概念。随后,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三网融合”继而在“十五规划”中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经历了近20年的反复摸索,时至今日,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似乎仍旧未见端倪。但是,随着国家政策或相关行业市场策略的不断改进,以及与之并行的各种新兴技术力量的影响,也使得三网融合的目标与路径在发生一定的“转向”。

2.1 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升级的新起点

夜上海论坛 今天,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手机终端迅速发展普及,已经超过电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接入设备,将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向深层。除此之外,包括平板、PC、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业务拓展下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也必然带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自然融合。

然而,一直以来,广电网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都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因为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里,在各种运营力量的较量格局中,用户可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这个力量可以防止垄断的肆意扩张,可以纠正市场格局的倾斜。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被称为互联网电视的电视机,尽管目前的有些产品名不符实且面临一定程度的政策壁垒,但该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夜上海论坛 2.2 物联网时代:老“三网融合”向新“三网融合”的飞跃

当三网融合在推动电视终端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时,物联网也在推动着所有家电的变革。广电系统关于自己未来发展战略的设计,也应该放在物联网这个更大的背景下。今天电视网数字化升级的方向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GB的设计方向以及对电视、机顶盒或互联网盒子这些终端以及电视服务的未来定位,都应放在智能家居的前提下考虑。今天业界提出的“多屏合一”目标只是三网融合的一个过渡阶段,三网融合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物联网在家庭的全面应用提供基础。

结合今天的实践及未来的发展看,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演变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实现三网互通。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向的演进,一个方向是电信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方向是广电网升级为NGB,与移动互联网初步互通。虽然在此进程中必然阻碍重重,但市场规律和技术规律不可抗拒。第二阶段:三屏互动深化。促进三网的业务融合或重构。第三阶段:物联网扩张。该过程必然导致其与移动互联网、NGB之间的界限的模糊。第四阶段:移动互联网+NGB+物联网――泛在网络。新三网融合时代,即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之间的融合,它们的最终目标,是造就一个泛在网络,终端和网络无所不在,万物互联。

3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走向

夜上海论坛 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并存和融合是必然趋势。传媒组织行为的融合、媒体行政管制的突破以及媒介融合的终端出口――“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都为建立起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传媒集团提供了可能。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媒介发展状况,传媒集团“一体发展”与“深度融合”的真正实现仍存在着诸多困境。

3.1 现实困境

夜上海论坛 (1)电信业被管道化。以OTT(Over The Top)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电信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应用虽然借助运营商的管道,却不再与运营商发生联系,基础业务的黏性被弱化,运营商的角色变成单纯的“管道”。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电信运营商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越来越小,其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

(2)集团化为行政推动而非市场选择。在我国的改革实践中,传媒的集团化多为行政强力推动而非市场自发行为,由此,地方保护主义滋生,全国性的广电市场被割裂。“产事分隔”“员工身份多元化”“内部运作外部化”等畸形变局,亟待传媒领域内部的组织重构与整体转制。

夜上海论坛 (3)利益分配不均。数网融合的最大阻碍当属行业体制的不同引发利益分配的不均。广电所拥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当视频网站等大举抢占市场份额之际,传统广电业甚至还尚未整合一张足够大的网格来应对进入宽带通信和互联网市场后的后台管理及运营。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3.2 未来走向

(1)开放的市场是融合的基础。在广电网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于数字电视网的需要而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并非是广电一家能提供的,它必须引入其他力量。广电网越开放,越能吸引到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经营者等各个方面的加入。与此同时,充分尊重以市场为导向和决策的最终依归,克服混乱无序的集团整合,将集团化纳入规范的市场竞争,其平台上的产品与服务才能不断创新、优化,平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NGB与移动互联网的互通。

夜上海论坛 (2)内容特色化,传播精准化。未来,媒体信息和内容服务会是一场价值引领和需求导向的竞争。传统广电媒体在强化互联网内容认知的基础上,秉持生产权威、深入、优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将海量的内容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聚合平台”的内容提供能力。在渠道、服务上靠拢市场新生力量,在内容、版权上保持自主独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一云多屏的目标,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内容生产。

夜上海论坛 (3)平台一体化。目前,我国虽然对于传媒改革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广电和电信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高度垄断行业。竞争体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在媒体内部产生了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平台化的构建。然而,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平台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生产平台,争夺最大的受众注意力,最大范围地建立与受众的接触点,围绕优势资源,打造集成平台,是未来新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广电业需要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双向进入,才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4 结语

夜上海论坛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媒介技术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变革。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核心组成部分的传媒业,担当着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如果继续固守现有市场格局中的利益,势必和社会发展进程脱节,更遑论传媒守望社会、公众的使命。在中央重点推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媒体融合已被提升到全新战略高度的今天,我国传媒业更应乘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东风,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在未来彻底改变我国的传媒格局。

参考文献:

[1] 彭兰.从老三网融合到新三网融合:新技术推动下三网融合的重定向[J].国际新闻界,2014(12):130-148.

夜上海论坛 [2]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7):32-36.

夜上海论坛 [3] 周宇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青年记者,2014(28):56-57.

夜上海论坛 [4] 章平.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传媒集团化再思考――兼论动态环境中媒体集团竞争优势的构建[J].新闻传播,2011(3):19-23+221.

第1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三网融合 必要性 立法 监管 普及率 推广

夜上海论坛 一、文献综述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事实上,关于“三网融合”的实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观看视频,电脑用户通过电脑终端打电话等,通过一个媒介终端,一条数据线路即实现了看电视、上网、通信等多重功能的体验。

夜上海论坛 自2001年3月15日,国务院在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已然过去21年,尽管近年来国家举措不断,继2010年确定12个首批试点城市之后,国务院于今年1月又确定了42个第二批试点城市,至此,三网融合试点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和地区。然而,由于法制建设、监管体系、利益分配、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等多方面的原因,“三网融合”的发展道路依然显得困难重重,始终无法普及至中国每一个普通家庭。

一直以来,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政策的制约,通信行业(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电行业、互联网行业基本互不干扰、各自为阵,形成了在网络状况、经营范围等方面的不同特色,优势与弊端明显。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三大网络独立经营,垄断各自领域的状况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实现三网互通互联变得刻不容缓。

夜上海论坛 二、“三网融合”面临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的开放性、兼容性使得它与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顺利无阻,而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却基于多方原因,举步维艰。

(一)立法缺失,资源不平衡——整合法律体系,调整准入政策

从美国、英国、日本等“三网融合”体系较为健全的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无不把立法作为其发展“三网融合”的第一步,从而为发展提供依据和准绳。同时,鉴于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各自所持资源不同,放宽准入门槛,加快市场化竞争也成为许多国家促进三者不断创新,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反观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现状,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由不同行政部门管理,受制于不同法律规范,各自为营,互不干扰,严重阻碍“三网融合”进程的顺利开展。因此,我国也应该汲取经验教训,制定一部能够为“三网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的成文法(据《京华时报》,原工信部部长称电信法立法已提上日程),并放宽三者间的准入政策,在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

(二)监管不明——规范监管机制,明晰监管政策

“三网融合”的跨平台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要涉及不同监管领域,因此,为促进其全面畅通发展,三网分属不同机构管理的局面必须被打破。其他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通过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统一管理有关事项。如:美国的FCC,英国的OFCOM。其二,实现广播电视网监管部门与电信网监管部门的合作,成立协作部门,对有关事项进行共同监管。如:葡萄牙的ICP—ANACOM。我国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从这两种方式中选取最切合发展实际的方式,严格制定有关技术系统、产业规范、内容版权的监管政策,推动“三网融合”监管的有效、公平及传播内容的健康、积极。

夜上海论坛 (三)普及率不高,偏远地区宽带覆盖率低——加快技术革新,丰富推广模式

夜上海论坛 1、树立良好形象,多业务捆绑运营,吸引客户

夜上海论坛 现阶段,“三网融合”已扩展到54个城市和地区,但其用户数量一直维持在不温不火的状态,普通受众对它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用户规模成为推动“三网融合”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要想吸引用户,首先必须树立“三网融合”模式的良好形象,采用政府牵头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让用户了解“三网融合”的强大功能,自主选择使用;其次可采用低价、换购、套餐等策略,吸引消费者。如:推出以数字电视业务换购IPTV业务,使数字电视用户转向“三网融合”相关业务,最终成为稳定用户;将通信服务、宽带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打包为套餐,使消费者享受实惠,成为“三网融合”业务的固定用户等。

2、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只通过一种媒介终端便可以体验电信、网络、广电等多种功能服务是“三网融合”所要带给用户的享受。因此,为了稳定已有客户群,同时不断吸引新的客户群,运营商必须加强与用户的交流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网罗消费者,扩大市场占有率。如:特色节目定制、海量电影下载、体感游戏研发、报纸杂志电子版订阅等,满足各类用户群的多样化要求。

夜上海论坛 3、促进科技发展,实现技术融合及终端融合,扩大宽带覆盖面积

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更新是“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宽带接入技术的多样化,使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能够采取无线或有线等多种方式实现三网合一,方便用户采取适合自己的宽带接入方式;终端的融合则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一个媒介享受各种服务,既提供了便利,又节省了开支。而针对偏远地区无宽带的现象,政府及运营商应该借助广播电视网或电信网覆盖面广的优势,将互联网进一步扩展到偏远地区,从而拓宽“三网融合”的覆盖范围。

参考文献:

[1]景行:《国外三网融合的情况和发展趋势》,邮电企业管理,2002年2月,第66页

[2]续俊旗,毛飞琴《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国外三网融合经验可资借鉴》,电信,2007年第12期,第15、16、17、18页

夜上海论坛 [3]邬建中:《基于使用与满足的三网融合推广策略》,当代经济,2011年第1期,第89、90页

[4]胡丹:《浅析三网融合中的法律规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30、31页

夜上海论坛 [5]吴生高、吴铮悦、季春:《美国“三网融合”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科技与经济,2010年8月 第79、80页

第13篇

新媒体 新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已达到2.77亿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新媒体产业在国家经济总量的贡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中国新媒体产业的竞争创新能力也在经受着考验。“现在的‘三屏合一’(手机、电视和PC)和‘三网合一’是2011年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对于中国来讲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成为中国新媒体在今后十年非常重要的基础。在中国建立覆盖更广、性能更高的宽带网络基础,以宽带为支撑向内容和终端的两方面延伸,将是中国新媒体发展一个关键点。”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说。

夜上海论坛 “下一代互联网”指的是在保持现有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在IPv6平台上,攻克重大技术挑战和开发新的革命应用。IPv6是互联网网络互联IP协议的第六版,也是下一代互联网中的核心与关键性标志协议。

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方面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IP地址的短缺。如今全球IPv4地址目前已经分配完毕,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仅拥有0.2个IPv4地址,IP地址不够成为互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亟需下一代互联网来解决。

夜上海论坛 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的IPv6网站正式开通。这是奥运会有史以来首次利用IPv6搭建官方网站,让全球的IPv6用户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享受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主任李崇荣教授说,“整个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的工作历时七八年,在国际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我们也成为了互联网标准组织中的第二大国,引领了某些技术的开发和标准制定,并且在互联网组织技术和治理方面也有了初步的话语权”。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夜上海论坛 媒体融合的动力、难点和趋势

媒体融合是信息生产力发展引发的变革。到目前为止,国内大规模的媒体融合还在起步阶段,媒体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报纸与网络之间以及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但是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今后必将迎来媒体深度融合的阶段。

夜上海论坛 媒体融合的狭义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对媒体融合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现在媒体融合发生在四个层面,一是技术融合,引起了媒体形态的变化;二是业务融合,引起了组织管理的变化;三是媒介产业的融合,体现在媒体业态的变化;四是组织、产权融合,体现媒体生态变化。”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也是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崔保国指出,媒体融合发生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受众的需求是媒介融合最基本的推动力。二是技术的推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是这十几年来最关键的三项技术。三是市场的动力,市场竞争的压力。四是生产,实际上是由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媒介融合。

从媒体层面上来说,在这种媒介融合的新局面下,新媒体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而传统媒体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崔保国指出了两条出路,一种是传统媒体应对媒体融合而进行的转型,比如报网融合,手机报、数据库,电子书籍,还有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另一种是针对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全媒体的发展模式。但是全媒体的发展模式只适合大型传媒集团,如果每家都建立全媒体模式,反而造成社会传媒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南方报业集团现有“十一报”、“八刊”、“五网”、“一个出版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型传媒集团。在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全球传媒业发生急剧变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南方报业集团而言,全媒体转型成为了其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南方报业实施了媒体聚合战略,一方面不断巩固和扩大传统媒体阵地,另一方面在聚合的基础上不断加快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以求获得更好更优的发展动能和效益。

媒体融合时代的盈利模式

夜上海论坛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具体的盈利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对新媒体而言,尼尔森在线研究北京公司总经理李昕认为,现在盈利模式最多的还是广告。广告其实有两类,一类是媒体网站上的赞助类的广告,还有一类现在也比较多的就是在免费内容里嵌入的广告。第二种是增值服务,比如各种平台上的应用下载。

夜上海论坛 “很多人其实想做收费模式,但收费模式在全世界来讲失败的案例远远多于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免费加广告虽然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模式,但是盈利周期非常长,大概需要七八年的时间才能盈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说。

目前,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而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成为各界争相探讨的话题。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认为,谁能够提供移动应用的终端,在硬件领域就占先,在系统领域就占先,谁能够提供在移动状态下人们所愿意付费的应用,这就是最重要的盈利模式。

然而,对传统媒体而言,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旧有的单一依附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挑战。传统媒体亟需对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型。缔元信CEO秦雯表示,内容永远为王,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像腾讯那样,也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去介入到产业链的很下游或者很上游。我们的产品优势在哪儿,作为一个媒体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把内容做好,这可能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背景的企业面向媒体融合整个大变革时代一个最容易前进的方面。微博的出现甚至未来包括移动互联网很多应用的出现,其实给传统媒体保持了品牌和发扬品牌提供很好的机会。

第14篇

关键词:新媒体;新业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网红;产业融合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是运用数字技术,凭借无线网络、卫星等渠道和手机、电视等终端向用户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一种传播形态。新媒体在空间上和传统媒体是相对应的,新媒体将数字进行压缩,并凭借无线网络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容量大、交互性强、实时性的特点,将信息跨越空间实现了全球化的传播。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媒体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壁垒进一步打破,方便了信息传播。新媒体具有个性化明显、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信息及时的特点,其通过数据连接着一切,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能够智能融合,技术化手段的突破也将有助于新媒体实现产业生态的融合。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新媒体电商应运而生,当前,新媒体电商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本文即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新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对各行各业有了更深入的影响,其影响着“四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而新媒体行业在这“四新经济”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融合发展。(一)新技术。新媒体行业表现形式多样,各类信息可以凭借各种媒介进行传播,而其中做凭借的媒介就给新媒体行业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以5G技术来说,5G技术在2019年投入使用,该技术逐渐投入到了商用当中,5G技术对于新媒体产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VR、AR、MR的有效落地,进一步推动了万物互联。一方面,新媒体基础发展迅速,同时这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5G技术正处于关键发展阶段,需要落地实施、使用调试、不断试错,两者的结合在满足各行需求的同时也赋能了产业,5G技术有助于媒体行业传递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比如通过5G技术,实时高清渲染视频的传播得以实现,并且对于接收方而言,对本地计算机的能力的需求有所下降,这有助于大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网络延时得到控制,不仅使得高清视频传播变得方便快捷,还可以使得AR/VR这些对时延和画质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得到更好地发展,这让互联网通信业、零售行业、广告行业等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新产业与新业态。新媒体+新产业不仅是业态的叠加,其更是一个资源重新组合、价值再塑造、行业融合与赋能的过程,最终能够产生新的媒体生态体系,并且在这个生态体系下产生新的产业生态。新媒体与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滋生出了新的行业和产业,如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行业都是在新媒体与各种产业融合的趋势下发展而来。短视频行业是我国2019年来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快的产品形态,以快手和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领域用户具有极高的活跃度,5G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使得短视频行业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得以对更多的用户和场景敞开。当前,在生活中运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对浏览短视频已经成为了诸多消费者的习惯,这使得短视频的发展更加势不可挡,逐渐成为了各大品牌、组织、机构宣传内容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如零售行业的营销方式随着短视频的加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直播带货”“网红经济”“KOL营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线下线上的产品在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促使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给零售行业的业态革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新媒体行业与各行业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更是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新模式。信息围绕着人们的生活,目前,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能够获得很多的信息,新媒体平台是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实体经济在新媒体的促使下能够获得赋能,通过数据,新媒体行业和其他行业得到有效链接,行业之间的链接不仅只是单纯的业务沟通,它们更主动地融合互生,大到产业与行业,小到新模式的产生。新模式的产生主要是各行业凭借新媒体的渠道和途径创新自身发展,形成新的模式。例如,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在新媒体的发展下,新闻媒体得以一边将新闻信息在第一时间挂入互联网平台,一边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新的影响力和运营能力,强化报网互动,强化品牌形象,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以更好看的报纸、更迅捷的新闻,服务用户、传播价值。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探讨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电商行业在新媒体行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尤其是在营销和销售渠道方面,新媒体为电商行业赋能。当前关于新媒体电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新媒体电商一般指的是新媒体行业和电商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或者电商行业运用新媒体作为途径进行营销和销售的模式。本文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其中面临的阻碍进行归纳总结:(一)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创新。新媒体为当前的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短视频与直播、社群及小程序、跨领域KOL及网红都逐渐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途径。当前,短视频和直播领域发展迅速,直播行业在熊猫tv等大型平台倒闭之后,斗鱼和虎牙平台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在直播行业起到了带头作用,诸多网红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借助于直播平台带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淘宝也开通了直播频道,为消费者提供碎片化的、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的商品信息,提高了用户的沉浸体验,使得用户获得更高的参与感,进一步使得消费者的试错成本得到控制,进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和购买欲望,为商家和产品都带来了很好的人气。社群和小程序当前也成为了电商营销的重要渠道,微信群已经成为了每个微信用户都会使用到的功能,运用微信群进行营销,具有一站式、支付快捷、目标受众针对化、实时性的优势,诸多电商企业逐渐深入到微信社群中,甚至逐渐“微商化”,通过微信群的渠道来商品和企业信息,能够有助于商家和消费者间互动关系的维护,相对于互联网信息而言,社群能够进一步缩小受众对于信息接收的范围,有效规避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冗杂、信息过载、难以筛选的问题,使得用户在对信息进行选择时能够更加自如。加上当前微信小程序处于不断优化中,其具有丰富的流量入口和使用场景,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体现,通过小程序能够实现很多的服务功能,有助于电商的营销生态的形成。传统的电商要获取流量大多是通过seo搜索优化来实现,但是目前这样的优化途径竞争非常激烈,诸多企业都通过B2B平台来进行竞价排名,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社交电商则有所不同,社交电商能够更方便地实现跨领域合作,通过KOL及网红来对用户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将受众对于网红这类个体的信任和喜爱转化成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和忠诚,从而进行推广营销。这样的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转化率和更低的成本,具有更高的性价比。从微观上来说,商家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积累自身流量,聚集目标领域的粉丝,从而通过卖货和广告流量来变现;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运用KOL及网红进行跨界合作,实现内容的价值,在“产品-平台-跨领域KOL及网红-受众”之间形成活跃的互动,并将这种互动转化为受众的兴趣和购买力,这对于商家而言是一种常见且受用的变现途径。总而言之,当前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新媒体+电商”的模式发展迅速,尤其在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和疫后时期,由于不方便去实体店,消费者们大多通过线上渠道购物,诸多线下的商家也转战线上,线上竞争也日益激烈,拓展营销途径、丰富营销内容成为了商家的必然选择,而新媒体就为商家们提供了诸多机会。(二)新媒体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新媒体作为内容和信息展示的平台,其也能够展示商品和商家信息,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新媒体平台对于电商的作用不仅是营销、引流,更多的商家还直接将新媒体作为销售的平台。以微信为例,根据《中国微信小程序电商应用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9年微信小程序电商用户规模达到2.91亿(见图1),对于移动电商市场,微信小程序就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其在2017年兴起,凭借微信平台的社交属性,相对于App而言在流量获取上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微信电商是当前电商商家致力于开拓的一个重要领域,微信电商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保持高速的增长。当前,许多电商将销售渠道设立到微信上,通过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培养用户习惯、用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等手段将微信与电商充分结合,打造出一条基于微信社群的电商的销售渠道。首先是受众细分和人群定位,很多导购类的自媒体,针对特定人群推荐每个品类中最优质的产品,消费者可以在推介的页面上直接付款购买,成为时下电商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其次是培养用户习惯,在基于微信进行的商业行为中,培养用户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用户的习惯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消费,目前,通过微信端,消费者可以进行酒店、车辆、外卖等的预定,这些都是属于用户消费频率很高的场景,消费者在社交的同时“顺便”进行了消费,方便快捷,也便于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再次是社交属性丰富购物功能,当前营销发展的趋势是沉浸式、体验式和场景化,微信由于其自身的开放性,能够将公众号、App、实体店和电商网站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拼接,微信具有多元化的开放流量的入口,加上微信用户已经形成的社交圈,微信一定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新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在微信平台购物势必能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体验,同时也给商家带来了更多机会。新媒体不仅是电商重要的营销渠道,更能够成为电商重要的销售渠道,在微信设立销售端口甚至于线上门店已经成为当前部分电商的选择。新媒体由于其的强互动性,更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培育消费者的习惯,其作为电商的销售渠道颇具发展潜力。(三)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困境分析。当前,新媒体电商虽然发展迅速,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其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随着新媒体热潮的冲击,电商行业在原有的营销和经营模式中看到了曙光,纷纷试水新媒体营销,直播带货、推文广告、社交推广等一时间充斥着电商行业,然而,很多电商商家在其中对各种营销和经营模式试水,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商家过于关注的是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认为将产品拿去直播、拿去写成文案推广就能吸引到客户购买,然而,无论是怎样的营销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成销售,如果商家过于注重营销和销售的形式,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的话,将势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容易造成引流大,但是成交少的局面,使得转化率低。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能够丰富消费者的体验,吸引客流,这是新媒体营销的优势,然而要促使消费者留存,进行消费甚至复购,与产品和营销的过程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是分不开的,只有产品切实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营销过程带给了消费者良好的体验,新媒体电商才能被商家更好地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当前新媒体电商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例如当前火热的网红直播电商模式,充分利用网红带来的粉丝效益,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但是网红的直播门槛较低,没有所谓的标准,网红爆红所吸引的粉丝迅速地转为商业价值。随着电商直播的发展,很多网红将视野放在电商平台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利用粉丝大量吸金。但是,随着网红数量的增加,很多店铺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也让消费者对于网红主播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外,网络直播门槛比较低,同时厂商投入的成本也比较低。从网红的商业价值以及厂商的成本出发,进而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严重,让消费者面对大量的直播,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同质化竞争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网红直播模式的混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质化的竞争,让网红之间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使得厂商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最开始电商商家利用新媒体的形式突出重围,标新立异进行营销,但是当大家都开始进行新媒体营销的时候,又该如何再突破重围,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过多地依赖新媒体的形式,转化率不高,同质化严重等,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前瞻

随着新媒体电商的不断发展,其的发展不断突破阻碍,呈现出诸多新的趋势,本文基于电商和消费市场发展的角度对新媒体电商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一)产业与行业深度融合。新媒体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比较久,不难发现其发展的脉络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去“参悟”网民用户的行为习惯,网络购物分析网民的消费行为,网络文学、视频等分析网民的心理轨迹,通过种种寻找到目标受众,如果从商业角度去定义新媒体,那就是一种更快捷和精确的信息收集方式。新媒体目前已经越来越具有精准营销的功能,新媒体和电子商务行业有机融合。一方面,新媒体越来越具有电子商务的功能,另一方面,更多的商家开始开发自身的新媒体以为自身的电子商务模块提供服务,新媒体电商就是如此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商通过自身的方式构建了新媒体矩阵,并运用新媒体推动电商发展。在此情形下,各行业的边界更加模糊了,电子商务和媒体之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价值链。2019年以来,无论是淘宝和抖音,还是京东与快手的合作都充分体现了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营销模式被创造创新,不管是淘宝短视频、快手商家还是抖音商家,变现的模式比起纯直播更加落地,传播性也更强,销售路径更短更直接更多元化。除了竞争得如火如荼线上企业,传统的消费品企业也积极发展新媒体电商,包括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公司,都建立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以便于与消费者进行密切沟通,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这些虚拟的社区媒体来进行消费购物。当然,这并不需要公司一定要发展从媒体到电商消费端的所有环节,在这类企业的从新媒体到消费端的价值链当中,有着相对专业的分工,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由专业的公司来提供运营服务,例如新媒体端可以由广告公司提供精准营销的专业服务,电商端可以由专业的电商公司提供日常运营维护的服务。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使得电子商务和新媒体都发生了改变,并且两者的结合使得新的商业机会被创造出来,使得更多的产业能够参与其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新的机遇。(二)头部优势明显。新媒体电商的头部优势明显,并且随着市场发展有着更明显的态势,头部电商品牌及传统品牌方因为有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在线上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新兴品牌只能凭借个性化、差异化且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品,方能打开市场。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就形成了很稳定的一个市场态势。大多数商家受限于自身的团队素质,之前形成惯性的业务操作模式以及有限的资源,多数无法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冲出重围。一般而言,头部的电商平台占据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在此情形下,新兴电商想突破重围是非常有困难的,因此可以将焦点移向三四线城市,基于社交的切入口是新时代电商获得市场的关键点。总之,随着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头部优势趋势逐渐明显,给了中小电商以机遇与挑战。(三)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新媒体电商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在2019年末,肺炎疫情发生,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影响,众多实体零售商在危机中寻求转变,从而催生另一种复工方式。在疫情蔓延阶段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挑战实体零售业纷纷将目光转向线上电商平台、线上社交和新媒体推广,发挥大数据和云平台的优势持续助力实体商业经济复苏。线下的实体零售商,也开始拓展线上业务,多渠道资源融合的实施计划。特别是疫情特殊时期,大部分商店关门歇业甚至造成一些实体零售商的资金断裂、门店经营困难,实体商期望以新零售形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这场防疫战,也是零售企业停下脚步重新思考的阶段。一些实体零售商线下门店客流锐减,营业额大幅下降,疫情之下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他们不得不思考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广州市在疫后就进行了一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媒体电商营销活动,2020年6月6日至6月8日,广州了举办“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创出了新高度:3天时间直播场次将超20万场、各电商平台直播间将累计发放超过10亿红包、大部分商品将有5折优惠;除特色商圈、文旅项目、各大商场和各大品牌企业外,还带动住宿、餐饮业、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教育行业等开展直播;设置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多阵地、多品类、多场景实现全城直播;将联合淘宝直播、微信小程序直播、抖音等知名直播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带货达人,并选拔80多家优质MCN机构。商家、物流以及电商平台的配合,让供销变得顺畅,三者交叉赋能,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对实体经济都形成了良性支撑,而新媒体电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自身也不断地完善发展。虽然新媒体电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面对面销售,是因为线下门店能够带给消费者线上无法体验的综合的沉浸式体验,两者结合给电商行业和新媒体行业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是新媒体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

总而言之,新媒体为电商营销带来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拓展了电商的销售渠道,虽然当前我国的新媒体电商发展面临着转化率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方面的阻碍,但由于其能够便利消费者购物、带给消费者更多更丰富的体验,发展势头仍然锐不可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新媒体电商还将促使产业和行业融合程度加深,创新出更多的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体验,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宁.新媒体电商发展下的童书营销模式探析[J].出版广角,2019(14)

2.周正.我国电商物流一体化典型模式及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8,395(10)

夜上海论坛 3.施薇.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碎片化形态及其发展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19(4)

4.马小平.新媒体时代农产品品牌营销新思维[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第15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智能化融合

一、引言

夜上海论坛 新媒体迅猛发展,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改变了媒体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发展方向,广播电视媒体需要逐步向新兴媒体转型,但不能盲目转型。在广播电视媒体进行智能化融合时,需要定位精准,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积极拓展相关领域,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二、广播电视媒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媒体缺乏存储功能

夜上海论坛 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即时的,信息传播一闪而过,人们听过或者看过后就完成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不能对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而广播电视媒体本身也不具备长时间甚至永久的存储功能,不便于人们查阅或者回忆信息新闻。广播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往往需要强大的后台系统做支撑,这也决定了广播电视媒体不能在第一时间报道热点新闻事件。

(二)传统媒体受众转移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技术在媒体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受众可以选择的媒介种类也越来越多,而由于广播电视缺乏存储的功能,导致受众在获取信息上的局限性,进而导致传统媒体原来的受众大量转移。[1]新兴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加之新媒体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人们之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传统媒体渐渐满足不了年轻人对信息获取的需求,这也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众大量减少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三)广播电视媒体改革不彻底

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直存在体制问题,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媒体属于国营性质,改变起来顾虑太多,所以具体的进展不够顺畅,这也阻碍了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进程。新媒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符合市场化发展和多元化需要,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受体制差异化的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策略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一)满足受众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受众是任何媒体发展壮大的根本,广播电视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在于一些长期的受众转移到新媒体领域,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要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占领信息的最前沿阵地。目前,现代化广播电视媒体主要以有线、卫星为主,新媒体与之相比具有更多样化的特点,为受众提供的选择也更多。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要从自身特性出发,秉承一贯的服务理念,旨在提高信息有效交流和信息传达效率。[2]在广大媒体争相吸引受众的环境下,媒体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分析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将自身的传播功能转移到服务受众上来。广播电视媒体有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优势,只要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型传播途径就能继续发挥优势作用,只要抓住受众的需求,广播电视媒体就能再度获得广泛的关注。

夜上海论坛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

夜上海论坛 互联网对于整个媒体行业的影响都非常深远,在这种趋势下,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积极通过智能化融合实现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丰富的节目和内容,合理引进数字化技术对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向更广的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然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兴媒体已较早实现了数字化运用,正向更智能化的领域迈进,数字化技术也正沿着大数据的方向发展,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和互联网科技同步,结合各种互联网的前沿技术,提高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智能化融合,从根本上减小广播电视媒体在这个时代的发展阻力,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三)平台多元化发展

广播电视媒体长期以来的传播方式过于被动,受众无法参与媒体的传播过程,这也跟广播电视传播的单向性有关。目前,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平面媒体都面临关门的危险,许多媒体也纷纷转变生产销售方式,这给广播电视媒体在智能化融合方面起到了警示作用。媒体多元发展是当代媒体发展的方向,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转变观念,由单向输送信息转变为全方位面对受众,为受众提供整套的信息供应及服务,形成一个不仅提供信息,还是受众分享交流信息的多元化服务平台,只有这样广播电视媒体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断实现自我价值。[4]

(四)安全有效地管理

夜上海论坛 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相对广泛,辐射面积较大,这就需要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内容的多样性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依法管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科学化管理能促进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媒体形式和平共处。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为融合提供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在整个媒体大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在全面了解信息的情况下,自觉加强自我监管意识。

夜上海论坛 四、结语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广播电视媒体的了解,印证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在广播电视媒体实现智能化融合后,我国传统媒体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并且能够在媒体领域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管琼.探析跨屏互动背后的媒介融合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07)35.

[2]谭天,张冰冰.知变求新:走进媒介融合2.0[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54-158.

[3]胡鑫.“互联网+”模式下小型出版社的变革之路——以山东黄海数字出版社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