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媒介融合的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媒介融合下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夜上海论坛 1.1 媒介融合相关理论概述
夜上海论坛 孙东霞(2013)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媒介由传统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形式,也就是媒介的功能多样化。例如报纸,广播是单一的媒介,而媒介融合就是让它俩结合为一体,如电脑。刘玉红(2014)则认为,媒介融合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将数据,文字,图形三者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从而达到信息的一体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媒体技术发展的一种整体发展趋势,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内容的融合,媒介的整合,从而促进整个多媒体的发展。
1.2 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夜上海论坛 新闻采编,即为从事新闻信息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对新闻系统进行指挥的总编辑,还包括对新闻信息进行提取,修改,删除,编辑,设计等等一系列流程的编辑人员,最后还包括对加工好的新闻进行播报的播音人员及场景控制人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从新闻信息的设定,还是新闻信息的处理,再到最后的新闻信息的播放,新闻采编工作贯穿于新闻工作的整个过程。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
夜上海论坛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媒介的变化。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不同,媒介单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广泛,如电脑,手机。媒介的变化,导致了新闻采编工作不在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二,信息资源的变化。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的信息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收集信息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对其真实性,价值性进行把关。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
3.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多元化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彻底瓦解了传统单一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渠道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要求新闻采编工作更多的运用网络技术,把新闻的内涵性和真实性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与传统枯燥,局限的传播模式相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模式更加生动,更注重全局视角,能够使旁观者更清楚的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认清事实情况,以达到新闻传播的真正目的。
夜上海论坛 3.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扩大化
夜上海论坛 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大众也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下,只有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但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各种传播平台的兴起,每个社会大众都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而这些社会大众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新闻采编培训,在的信息中难免会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加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难度。
3.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全能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更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在只是局限于单一的采集,而是对声音,图片,文字等的整合,以实现信息的最佳,最快共享。因此需要综合素质高,业务流程强的全能性工作人员。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策略
夜上海论坛 4.1 完善新闻采集采编共享平台
新闻采编工作是多方面沟通的工作,一旦沟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同渠道,内容雷同化的现状。因此,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资源共享,有利于新闻采编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有利于采编的双向互动,不但可以增强员工间的凝聚力,还能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4.2 创新信息处理机制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信息的采集上,处理的的程序上,内容的制作上,还是受众的关系上,以及最后的技术保障上都要突破传统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在信息的采集上,要进行特色信息的采集与开发,以打破传统的排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全新版面。其次在处理程序上,要合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根据当天采集的情况,合理制作方案,以突出新闻想要表达的重点。在新闻选择的内容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避免雷同,这就要求对采集内容进行合理归类,差异化处理。对于受众的反馈,要做到及时的处理总结,可以设立信息及时回复机制,这样有利于新闻信息的及时跟进,从而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后,技术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但可以加强新闻信息的生动性,还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
4.3 加强新闻采集人才队伍的建设
媒介融合时代,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新闻采编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定期对现有新闻采编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首先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提高,在保证新闻信息特色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其真实性,而不是随意编写。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讲座,通过互相间的交流,提问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针对某些案例,组织现场提问的活动,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应变能力。其次,要注重新人员的引进,这样才能打破队伍传统的思维模式,给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媒介融合与图书品牌
夜上海论坛 营销的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作为传统媒介的图书出版业,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也加速在平台、经营上进行扩张,呈现飞跃式的发展。在媒介战术性融合基础上实现的出版业与其他传媒业之间的融合,突破了分工的限制,使各产业得以寻求交叉产品、交叉平台以及收益共享的交叉部门,导致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这种资源包括内容、技术、平台、手段等。图书品牌营销工作,也随着这种融合的趋势,而出现各出奇招、异彩纷呈的局面。总体而言,媒介融合给图书品牌的营销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手段、技术和平台。
迪士尼的图书品牌营销策略
近100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像迪士尼那样,给全世界几代人(特别是儿童)带来如此多的欢乐和梦想。百年迪士尼代表了一种深刻的文化理念,一种全球知名的品牌形象,这里面也包括了图书品牌。总结起来,迪士尼图书品牌营销特点有以下三点:
夜上海论坛 虽然图书的出版发行在迪士尼庞大的经营领域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但是其图书在同类图书产品中仍然具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其品牌营销有以下特点:
夜上海论坛 1.紧紧围绕迪士尼品牌的核心价值,即“制造快乐”,选取相关题材内容形成图书品牌,如全世界儿童都喜爱的儿童文学名著。利用迪士尼的品牌效应,扩大图书品牌影响力。
2.集团内部各媒介形式整合营销和交叉营销的能量和威力,促进了相关图书品牌的提升。
3.全球标准化与本土定制化的结合。迪士尼本身是个美国化印迹明显的品牌,为了突出全球化的特征,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国寻找异域文化的代表作品,以体现其产品的多样性。
迪斯尼的图书品牌营销
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在媒介融合领域,迪斯尼是与时代华纳在线、维亚康姆等国际传媒集团并列的巨头之一。虽然图书并不是它的主营产品,但它的图书品牌充分享受了强大的媒介整合优势。从对它涉足图书出版领域的方式和图书品牌营销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图书品牌营销要注意运用三个手段:
1.运用整合营销和互动营销手段。
夜上海论坛 营销沟通是品牌的“声音”,是与消费者对话和联系的手段。常用的营销沟通方法有:媒介、直接反应、网络广告、地点广告、销售点广告、对中间商的促销、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营销与赞助、公共关系与宣传、人员推销。
迪士尼集团通过整合其覆盖全球的电视广播频道资源和网络资源,使得其动漫产品具备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传播空间,品牌价值呈几何级数提升,这其中也包括了作为传统产业之一的动漫图书品牌。在互动营销方面,要重视第三媒体网络和第四媒体手机的强大互动力量。图书是个性化色彩浓厚的精神产品,充分运用媒介的互动功能,能有力促进图书品牌的建立、巩固和提升。
2.围绕品牌价值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形成各环节互相促进提升的产业链,即品牌延伸。品牌衍生产品要体现品牌价值,不能和品牌形象、品牌内涵毫无关联。
目前以中国原创作品的现状来看,品牌延伸还是一个很远的目标,但是这种意识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并大胆尝试。这方面,华文圈内的港台出版界由于与西方出版界融合得较早,因而有一些成功的例子。这里以台湾的米绘本为例。米在绘本出版获得成功后,米作品的全球总、台湾墨色国际公司走出平面书籍出版的限制,向多元文本的异业结盟发展。通过图像授权建立米品牌形象,研发出不同的周边商品,如文具、礼品、手表、玩具等,这些对品牌核心价值,即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概念的经营,成功进行了品牌的延伸,将米品牌变成了一种资产,同时也使资产的拥有者墨色国际公司成为和美国的迪士尼同样性质的“内容提供者”。
夜上海论坛 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分析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①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就是指其在媒介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本文把都市类报纸定位为立足城市,面向市民,市场化程度高,主要反映都市变动,以服务市民生活见长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
在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具有相同或相似习性的两个物种,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它们就会利用不同的食物,或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②也就是说,物种之间包括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一旦出现生态位重叠,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相当残酷的竞争。只有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位段,不同的种群和种群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生存下来。此规则同样适用于媒介生态系统。
我国都市类报纸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抢占了日报的生态位空缺,一度非常繁盛。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在创刊两年之后的1997年,发行量就突破50万份,1999年的广告收入达1.8亿元。③这在当时是令人瞩目的成功。一时间,都市类报纸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据统计,截至2005年7月,中国大陆共有1926种不同种类的报纸,其中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类报纸群体。④但好景不长,2005年成为都市报发展的拐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新媒体席卷而来,报业市场受到冲击。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不断受到入侵,既有来自其他种群如电视,特别是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的威胁,也有同城都市类报纸之间愈演愈烈的生态位竞争。都市类报纸陷入生态危机的窘境。其具体表现如下:
夜上海论坛 1.媒介生态资源萎缩、锐减。网络、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对受众、广告市场资源不断分割、掠夺。生态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段中的某一地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受众与广告资源也如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此外,由网络、手机等催生出来的新媒体,如博客、微博、手机报等也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受众市场。都市报的定位如前所述主要是市民,特别是那些“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品位”的人群,而目前这部分人群也是网络主要适用人群,他们的工作依靠网络,休闲娱乐也离不开网络,获取信息也要通过网络,根据报纸的“二次售卖”理论:受众市场萎缩,必然影响广告份额。而都市类报纸跟报业其他种群的盈利模式无太大差别,主要依靠广告和发行,广告甚至被称为是媒介运作的“血液”,血液大幅缩水,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2.生态位段重叠,争夺激烈。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地区内或城市内有好几个性质雷同的报纸抢占相同的生态位段,生态位段的占领与保护战役不断上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不断被入侵,都市类最初以提供新鲜的、较为原生态的都市新闻见长,娱乐性、服务性较强,而现在网络等新媒体都能做到,而且其媒介属性决定它能做得更好。再加上报业本身的发展、扩张,党报也在不断改革,向都市报取经,侵入都市报的生态位;另一方面,都市类报纸之间的生态位争夺也很激烈,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是好几家都市类报纸并存。
都市类报纸的生态位生存策略
夜上海论坛 如前所述,每个生物个体之所以存活,是因其占据独特的生态位,媒介生态论中的生态位规律也要求传播媒介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必须占有生态位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取得独特的生态位,都市类报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多终端应对策略。媒介融合时代,新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消费特点无疑会对都市类报纸形成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不乏机会。报纸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特别是在国家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政策下,都市类报纸是能够与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进行合作、互利互赢的。如报纸的网络版,手机报,电视台的读报栏目,这些终端形式都可以为报社本身做广告,提升报社的品牌力和影响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都市类报纸在这些合作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自和创新性,不能用自己的信息资源、影响力为他人“做了嫁衣”,还浑然不觉。那样的话,都市类报纸只能落得个“寄人篱下”或最终消亡的命运。
夜上海论坛 当然,报纸最重要的终端形式还是纸质,这也是实现其价值的途径。都市类报纸可以尝试免费发行。免费报纸生态位的独特性在于:一是免费,不向读者收取任何费用,其收入来源完全靠广告;另一方面,其阅读场所可设在地铁站、公交车站、飞机、轮船等公共场所,也可以是超市内,获取十分便利。都市类报纸如能在免费报纸这一相对独特的生态位中占得先机,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将处于有利地位。
2.内容为王策略。媒介生态环境变数日趋增多也越发复杂,竞争更趋激烈,“内容为王”一点不为过。在网络、新媒体传播优势下,都市报类报纸快不过网络,在“原生态”上也比不上微博等新媒体。如今,想做独家报道比较难,但是给读者提供独特的事件解读及评论是能够做到的。都市类报纸要做有深度、有责任感的报道。要重点做好社会焦点、热点、难点事件或问题的报道,横向拓展报道面,纵向深挖报道深度,找准报道高度,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进行立体化报道,让报道有思辨性,帮助读者明晰真伪得失,看清事件本质。此外,还要注重本土化报道,注重本地资源挖掘。
夜上海论坛 3.差异化定位策略。都市类报纸生态环境恶劣,外有网络、新媒体的虎视眈眈,内有报业种群及都市类报纸对生态位的争夺,大部分都市类报纸面临困境,停滞不前已成既定事实,都市类报纸兴起之初抢占的党报留下的生态位段,已经不再完全属于都市报了。要提升或保住其生态位就必须采取生态位分离的策略,都市类报纸之间要尽可能差异化。都市类报纸也要根据自身性质和特点,定位不同的受众和市场。
注释:
①②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