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老年医学概论范文

老年医学概论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老年医学概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老年医学概论

第1篇

1结果

1.1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147份,回收125份,回收率85.03%,其中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92.8%。男生占37.9%(44/116),女生占62.1%(72/116)。1.2医学生对见习阶段的社区服务中心教学设备及师资的评价对于见习阶段的社区服务中心,85.4%(88/116)的学生认为其教学设备能满足见习阶段需求;82.8%(96/116)的学生认为其师资条件能满足见习阶段需求;71.5%的学生认为其拥有健全的全科(住院)医师的培养制度;66.4%(77/116)的学生认为其拥有完善的全科(住院)医师的教学大纲。1.3前期培训课程情况在14门见习前培训课程中,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重要程度均超过3(重要),最重要课程依次为急诊医学(4.03±1.13)、康复医学(3.79±0.95)、老年医学(3.78±1.10)和循证医学(3.77±1.11);但大部分学生只学习过康复医学(94.0%)和医学心理学(90.5%)。学生认为大多数课程18课时较为合适,只有急诊医学(52.5%)、老年医学(42.2%)、医学心理学(41.4%)、康复医学(38.8%)和循证医学(37.9%)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应增加课时数。对于课程的开设时间,学生希望全科医学概论(58%)、社区卫生服务管理(5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4%)等课程在第1学年开设,而老年医学(34%)和急诊医学(24%)在第2~3学年(尤其第4~6学期)开设。1.4社区见习课程评价在12门社区见习课程中,除社区科研(2.90±1.29)外其他课程重要程度均超过3(重要),评分最高的依次为全科门诊(3.98±1.11)、慢性病管理(3.81±1.19)、妇幼保健(3.81±1.19)和儿童保健(计划免疫,3.77±1.22);除老年护理(2.97±1.13)、健康管理(2.77±1.20)、信息管理(2.68±1.21)和社区科研(2.63±1.25)外,其他课程学生感兴趣程度均超过3(一般),评分最高的依次为全科门诊(3.51±1.27)、儿童保健(计划免疫,3.41±1.21)、妇幼保健(3.37±1.29)。1.5自我评估同学普遍认为社区全科实习是有收获的。93%的学生认同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面得到了提升;94%的学生认为他们了解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要求。1.6访谈结果在访谈中,大多数同学表示在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在临床思维培训、问题改进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同学建议将见习时间从2周延长为4周。此外,不少同学希望能开设更多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如医患沟通技巧、医学伦理学和文献检索等,并增加培训的课时,以增强自身对社区全科医学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2讨论

夜上海论坛 本次调查的整体结果令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前期培训课程覆盖率低,除康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外其他课程都只有少数学生有过相关课程学习;②虽然学生普遍认为前期培训课程比较重要,但对于各门课程的兴趣与重要性评分有较大差异;③学生们期望的课程安排,如课程开设的学期、学科课时与现有的课程安排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见,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学体系的规范化、系统化有待完善。文献研究提示[5],可在本科医学教育阶段第2年开设全科医学选修课,第4年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在学生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前,先期传播全科医学理念,而后在毕业实习前,安排学生至社区卫生实习,进一步学习全科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加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对全科医学的兴趣,进而在毕业后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成为合格的“健康守门人”,提升全科医生素质及医、教、研水平[6]。在社区服务中心见习过程中,58.2%的学生认为现行的全科(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是合理的,24.4%的学生不清楚现有的考核制度,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不清楚全科(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教学大纲等。这与我国全科医学的现况不谋而合: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不够健全,尤其是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培训过程中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管理制度不完善,轮转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等。而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培训基地是全科医师培训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加强理论教学、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3个环节的联系,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组织管理作用[7],丰富全科医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让医学生拥有较好的全科医学基础,也能为之后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和继续培养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医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在欧美,90%以上的医学院校都设有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8],虽然教学形式和学时数各有不同,但教学目标相近。英国则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2种形式接受全科医学入门教育[9]。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医学院成立全科医学系,在三级教学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成立全科医学教学中心。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立足于社区,围绕实习目标[10],统一全科教学的教学大纲和全科医师的培养制度,完善和规范全科培训网络。

作者:王甦平 杨涛 龚睿婕 鲍勇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据who报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状态。而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已经诊断和60岁及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糖尿病足部病变(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是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国内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49.5%[3],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随年龄而增加,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英国dm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4]的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强化患者的足部护理教育和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df的发生率和截肢率。良好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但自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1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有关个体对自我看法的一种理论[5],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而这些感受与信念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加上别人对他(她)的反应而形成,它可引导个体的行为。老年人群面对减退的社会作用和自身逐渐衰退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地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6]。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两者相互促进[7]。自我概念的增强可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亦可增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来源于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因此自我概念是直接影响自我护理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

2 健康信念

夜上海论坛 患者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其并发症出现缓慢有关,患者因短期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而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7]。人们的健康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对待健康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8]。为更好地防止df,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对df危害的认识。

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9]。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有促进作用[7]。wang[10]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通过影响自我护理能力来促进健康。可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社会支持对促进其自立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医务人员忽略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足部护理教育,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致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同时,很多老年患者缺乏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自身背景

callaghan[11]研究显示,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基本因素有教育、经济收入、医疗保险、种族、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宗教信仰活动、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子女的数量等。koukouli等[12]的研究也表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等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提出居住方式也影响其自护能力。我国学者万巧琴等[13]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期、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对其自我照顾行为有一定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患者必须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关注糖尿病必须从糖尿病教育开始,故我们有责任让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接受足部防治护理,进而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实践证明,自我护理理论在老年医学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保健中都显示出了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14]。

5.1 知识和态度的改变 自护能力的教育是提高患者认知的必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使其在获取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自护技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reiber等[15]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尽管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6]。但相比于复杂的外科手术而言,富有实效的自护能力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研究显示,只有不到25%的新诊断的足部溃疡患者认为他(她)们的疾病非常危险,而至少有2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由于不妥当、不及时的治疗所造成。因此,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样十分重要。

5.2 预防护理 一些文献报道,即使已有df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的建立,对df的预防尤为重要。对于温度感觉、痛觉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防止烫伤、冻伤,指导患者禁用热水烫脚,水温保持在40 ℃以下,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5 min为宜;对于触觉、压力觉减退的患者,因对摩擦和不适丧失感觉,指导其注意保暖,鞋袜宽松舒适,以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足部感觉测试;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溃疡、水泡、红肿和动脉搏动情况。张小群等[17]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为易记易掌握的足部护理方法,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双足皮肤清洁、柔润、促进双足血供、及早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处理的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df预防护理措施,特别是坚持每日进行足部检查对预防d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5.3 优化管理模式 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糖尿病足部护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如电话咨询、建立档案、随访制度、建立团队及开设门诊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足部早期干预及治疗护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6 小结

夜上海论坛 df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国内曾有学者对3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老年和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df的发病率分别为49.5%和27.4%,中年组为11%。因此,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和提高足部自护能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及溃疡所致的截肢发生十分重要。同时培养和提高护士对df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进df预防的深入,让患者充分认识df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这对有效控制d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iabetic medicine,1998,539-553.

2 刘天纾.糖尿病足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

夜上海论坛 3 唐兰.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老年医学杂志,1997,16(4):204.

4 lohr r,hierl fx,landgraf r.diabetic foot syndrome.foot education and foot care.mmw forschritte der medizin,2002,144(12):47-50.

5 康丹,朱会琼.自我概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护理学杂志,2005,20(8):80-封三.

夜上海论坛 6 陈培培,张银萍,苟文丽.老年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伦理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5):61-62.

夜上海论坛 7 杨支兰,孙建萍,张露,等.老年人自我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7,22(6):77-78.

夜上海论坛 8 ruchlin hs,lachs ms.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xercise among older adults.j appl gerontol,1999,18(3):341-357.

9 penninx bw,tilburg tv,kriegsman dm.social network,social support,and loneliness in older persons with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aging health,1999,11(2):151-168.

夜上海论坛 10 wang hh.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rural elderly taiwanese women.public health nurs,2001,18(3):204-211.

夜上海论坛 11 callaghan d.healthy behaviors,self-efficacy,self-care,and basic conditioning factors in older adults.j community health nurs,2005,22(3):169-178.

12 koukouli s,vlachonikolis ig.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al status: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bmc health serv res,2002,2(1):20.

13 万巧琴,尚少梅,刘宇,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59-662.

14 断艳贤.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体会.天津护理,2003,11(4):170.

15 reiber ge,pecoraro re,keo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rn med,1992,117(2):97-105.

第3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据WHO报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状态。而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已经诊断和60岁及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糖尿病足部病变(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是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国内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49.5%[3],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随年龄而增加,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英国DM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4]的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强化患者的足部护理教育和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DF的发生率和截肢率。良好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但自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1 自我概念

夜上海论坛 自我概念是有关个体对自我看法的一种理论[5],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而这些感受与信念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加上别人对他(她)的反应而形成,它可引导个体的行为。老年人群面对减退的社会作用和自身逐渐衰退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地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6]。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两者相互促进[7]。自我概念的增强可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亦可增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来源于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因此自我概念是直接影响自我护理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

2 健康信念

夜上海论坛 患者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其并发症出现缓慢有关,患者因短期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而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7]。人们的健康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对待健康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8]。为更好地防止DF,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对DF危害的认识。

3 社会支持

夜上海论坛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9]。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有促进作用[7]。Wang[10]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通过影响自我护理能力来促进健康。可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社会支持对促进其自立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医务人员忽略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足部护理教育,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致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同时,很多老年患者缺乏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自身背景

Callaghan[11]研究显示,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基本因素有教育、经济收入、医疗保险、种族、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宗教信仰活动、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子女的数量等。Koukouli等[12]的研究也表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等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提出居住方式也影响其自护能力。我国学者万巧琴等[13]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期、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对其自我照顾行为有一定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患者必须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关注糖尿病必须从糖尿病教育开始,故我们有责任让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接受足部防治护理,进而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实践证明,自我护理理论在老年医学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保健中都显示出了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14]。

夜上海论坛 5.1 知识和态度的改变 自护能力的教育是提高患者认知的必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使其在获取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自护技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Reiber等[15]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尽管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6]。但相比于复杂的外科手术而言,富有实效的自护能力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研究显示,只有不到25%的新诊断的足部溃疡患者认为他(她)们的疾病非常危险,而至少有2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由于不妥当、不及时的治疗所造成。因此,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样十分重要。

5.2 预防护理 一些文献报道,即使已有DF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的建立,对DF的预防尤为重要。对于温度感觉、痛觉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防止烫伤、冻伤,指导患者禁用热水烫脚,水温保持在40 ℃以下,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5 min为宜;对于触觉、压力觉减退的患者,因对摩擦和不适丧失感觉,指导其注意保暖,鞋袜宽松舒适,以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足部感觉测试;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溃疡、水泡、红肿和动脉搏动情况。张小群等[17]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为易记易掌握的足部护理方法,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双足皮肤清洁、柔润、促进双足血供、及早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处理的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DF预防护理措施,特别是坚持每日进行足部检查对预防D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5.3 优化管理模式 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糖尿病足部护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如电话咨询、建立档案、随访制度、建立团队及开设门诊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足部早期干预及治疗护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6 小结

DF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国内曾有学者对3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老年和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DF的发病率分别为49.5%和27.4%,中年组为11%。因此,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和提高足部自护能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及溃疡所致的截肢发生十分重要。同时培养和提高护士对DF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进DF预防的深入,让患者充分认识DF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这对有效控制D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iabetic Medicine,1998,539-553.

2 刘天纾.糖尿病足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

夜上海论坛 3 唐兰.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老年医学杂志,1997,16(4):204.

4 Lohr R,Hierl FX,Landgraf R.Diabetic Foot Syndrome.Foot Education and Foot Care.MMW Forschritte der Medizin,2002,144(12):47-50.

5 康丹,朱会琼.自我概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护理学杂志,2005,20(8):80-封三.

夜上海论坛 6 陈培培,张银萍,苟文丽.老年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伦理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5):61-62.

7 杨支兰,孙建萍,张露,等.老年人自我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7,22(6):77-78.

夜上海论坛 8 Ruchlin HS,Lachs MS.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xercise among older adults.J Appl Gerontol,1999,18(3):341-357.

9 Penninx BW,Tilburg TV,Kriegsman DM.Social network,social support,and loneliness in older persons with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Aging Health,1999,11(2):151-168.

10 Wang HH.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rural elderly Taiwanese women.Public Health Nurs,2001,18(3):204-211.

11 Callaghan D.Healthy behaviors,self-efficacy,self-care,and basic conditioning factors in older adults.J Community Health Nurs,2005,22(3):169-178.

夜上海论坛 12 Koukouli S,Vlachonikolis IG.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al status: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BMC Health Serv Res,2002,2(1):20.

夜上海论坛 13 万巧琴,尚少梅,刘宇,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59-662.

夜上海论坛 14 断艳贤.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体会.天津护理,2003,11(4):170.

15 Reiber GE,Pecoraro RE,Keo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rn Med,1992,117(2):97-1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