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引擎
1、战略意义。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新一轮创业创新,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夺取未来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的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两个环节,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智力支持。
3、主要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构筑起比较完善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和管理机制;构筑起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和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力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达500名以上,全市每万人口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达0.9人以上;力争培育市级创新团队50个以上,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平台60个以上;努力建成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群体。
4、界定范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指创造科技成果的专家、学者;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和核心骨干;利用科技创新催生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创业者;具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且有创新潜能的专业人士。主要是指以下几类人才:
夜上海论坛(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内有知名度的高级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前两位完成人等);
(3)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级专家(省级特级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带头人,省“151”第一层次人才,学者或学者特聘教授等);
夜上海论坛(4)国外具有以上(1)-(3)项相当资历和知名度的人员;
(5)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类人才(在职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届内市拔尖人才,培养期内省“151”第二层次和市“211”第一层次人才,获得市级以上创新团队称号的团队领军人才等);
(6)在县、市、区级以上事业单位、“513”预选企业和新办法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担任研发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在研发机构从事项目研究、技术开发且业绩突出的核心骨干人才,或有自主知识产权来台进行合作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的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或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受聘来台担任市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或从事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且有创新成果的高级技师。
夜上海论坛(7)未落户我市,具有以上(1)-(6)款条件之一,在台工作时间满3年的柔性引进人才。
二、强化政策保障,大力优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5、培养资助。
(1)对新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经费资助。对新入选的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对新入选的市“2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在培养期内,分别资助每人科研经费3万元、1万元。以上所需资金,由获资助人员工作地政府从同级财政人才经费中列支50%,其余部分由获资助人员所在单位匹配。
(2)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研究人员留台工作满3年的,给予5万元的补助。所需资金由获资助人员工作地政府财政列支,具体由人事部门负责落实。
(3)经评价认定的市级创新团队可享受科研经费、税收减免、融资担保等各项资助政策,具体由组织部门按照《市重点扶持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落实。
6、获奖奖励。
(1)对新入选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批准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按其所获得奖金数额给予等额奖励,奖励经费由获奖人员工作地政府从同级财政列支。
夜上海论坛(2)对获得我市“杰出创新人才”荣誉称号的,每名奖励20万元;对获得我市“拔尖人才”荣誉称号的,每名奖励1万元,同时届内每年定期给予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具体由组织部门负责落实。
夜上海论坛(3)凡我市单位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及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除获得国家、省颁发的奖金外,由市政府按省颁发的奖金标准再给予等额奖励;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奖金额不低于奖金总额的50%。具体由科技部门负责落实。
夜上海论坛7、柔性引才支持。
(1)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兼职、顾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智力,并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围。
夜上海论坛(2)发挥在外商会、人才联谊会、留学生组织等作用,及时组织开展院士行、故乡行、博士企业行等专项引才引智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宽企业柔性引才引智渠道。
夜上海论坛8、继续教育保障。
夜上海论坛(1)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挂职进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4年享受一次赴大院名校参加脱产进修的机会,进修安排由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
夜上海论坛(2)鼓励用人单位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养,用人单位要保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确保每人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半个月,继续教育经费可单独列入企业成本在税前扣除。
9、分配机制保障。
夜上海论坛(1)鼓励用人单位构筑以年薪、股权、期权等多种形式为内容的多元化分配体系,允许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用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等要素参与用人单位利益分配,比例由用人单位与本人协商确定。
夜上海论坛(2)经认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在所缴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以工作津贴的方式由工作地政府财政给予等量补助,为期5年。
夜上海论坛10、社会服务保障。
夜上海论坛(1)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其中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300%确定。在企业工作的,企业也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其建立企业年金。
夜上海论坛(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年享受一次健康体检,由工作所在地卫生部门专门建立健康档案,所需经费由工作地政府财政列支。
(3)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每2年享受一次疗休养待遇,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落实,所需经费由工作地政府财政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同时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落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薪休假的待遇。
11、子女就学安排。
(1)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子女在台就学时,需要转入实际居住地或父母工作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应由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父母的要求统筹安排到相应学校就读。
(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在单位于每年中小学招生前半年,将需要解决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子女就学报告、有关证明等报送相关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妥善安排解决。
三、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新优势
夜上海论坛12、创新团队来台创业资助。对携带重大高科技开发项目或高新技术成果等来台落户创业的创新团队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采取一团队(人)一策的办法,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创业项目要经审核认定,并符合以下标准之一:拥有在国内外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的高新科研成果,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拥有在国际领先或能够填补国内空白项目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潜力,可进行产业化生产;拥有可形成市新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产业的重大项目;能引领市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具体由科技部门牵头组织进行审核认定,补助资金在科技经费、技改经费等渠道列支。
夜上海论坛13、海外人才来台创业资助。来台从事高新技术研究或科技成果转化的海外留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除享受培养资助、社会服务保障、子女就学安排等政策外,其创办或领办的独资、合资企业在税收、融资等方面可享受扶持政策,具体由人事部门制订实施意见负责落实。对列入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人选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科学技术人才配套奖励。
14、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资助。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进站两年研究期间,由政府给予8万元经费资助。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资助经费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其他市、县由当地财政全部承担。
夜上海论坛15、安家资助。对于从市外引进落户我市1年以上,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条件提供人才公寓或经济适用房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优先予以安排;用人单位可分别一次性给予第1项、第2项、第3项、第5项、第6项同层次人才每人100万元、75万元、50万元、8万元、4万元的易地安家补助费,人才工作地政府财政按50%的标准对用人单位进行补助;第4项人才按1-3项对应享受易地安家补助费;夫妻双方同时引进,且都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按一方全额、另一方半额的补助标准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2万元补助,用人单位可再酌情给予补助。对于未落户我市,但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用人单位可发给第1-4项、第5项、第6项同层次人才在台工作前3年每人每月4000元、2000元、1000元的住房补贴,工作地政府财政按50%的标准在次年对用人单位进行补助;夫妻双方同时引进,且都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按一方全额、另一方半额的补贴标准实施。具体由人事部门负责落实。用人单位要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安家资助投入,对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当地政府要支持其建设人才公寓、专家楼。
16、配偶就业安置。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配偶就业由用人单位负责落实,当地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对符合当地政策性安置条件的,要及时列入,由当地人事部门负责对口优先安置,有关部门要主动接受。
17、参政议政。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遴选一批符合条件且本人愿意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担任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咨询专家。支持和鼓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市党委政府领导联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制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广泛听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四、落实责任分工,不断形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夜上海论坛18、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重点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各项政策落实的资金投入。按照《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台市委〔〕10号)落实人才专项资金,其额度不少于地方可用财力0.3%-0.5%,并随财力的增长而逐步增加,确保各项政策性经费支出能够兑现到位。科技经费要重点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科研项目资助。
19、细化操作规程。组织、科技、教育、人事和财政等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下发;本意见各项条款具体操作要按照职能部门实施细则进行。人事局牵头组织专家定期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格审查认定工作,认定结果向社会公布。各县、市、区可依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夜上海论坛20、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和社会贡献,重点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扩大社会知名度,提升社会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