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链发展存在问题

第1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天然气产业链; 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

夜上海论坛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夜上海论坛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夜上海论坛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夜上海论坛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夜上海论坛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夜上海论坛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夜上海论坛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夜上海论坛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夜上海论坛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夜上海论坛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夜上海论坛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夜上海论坛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夜上海论坛 [7] 何东,宋宝莉。 企业生态责任行为创造顾客价值回归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0( 2) .

第2篇

摘 要:天然气产业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气产业链将会成为未来 10 年内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阐述了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天然气产业链; 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

夜上海论坛 对区域经济而言,如何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和条件,形成基于资源优势的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进行天然气勘察、开发和消费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已初步迈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这也是成渝经济区由天然气资源优势区域转变为天然气产业优势区域的必然途径。

夜上海论坛 但是,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来看,成渝经济区尚未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现状。

天然气产业链是指以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群。在天然气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天然气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形成的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领域的网络结构,它要求在与社会生产力布局的联系上,应按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产业链初具雏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夜上海论坛 成渝经济区域内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 2010年底,探明的四川省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6763. 11 亿立方米,重庆市天然气基础储量为 1921. 02 亿立方米,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天然气基础储量之和位居全国首位。随着对区域内天然气地质认识的深化以及勘察技术的提高,天然气资源总量还会有所增加。

夜上海论坛 2011 年区域内天然气开采量达 263. 48 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28. 2%。

( 二) 天然气产业市场培育。

在成渝经济区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天然气占26. 64% ( 按当值量计算) ; 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 15. 53% ( 按当值量计算) ,远远高于全国3. 4% 的平均水平。天然气的利用领域涉及到了城镇燃气、化工原料、工业燃料、CNG 汽车等各方面。天然气管网设施逐步完善,基本上覆盖到经济区内的各大城市,市场培育基本成熟。

夜上海论坛 ( 三) 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情况。

夜上海论坛 成渝经济区内除有产能巨大的上游企业以及为天然气开采配套的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外,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气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分布在经济区内靠近天然气产地的城市,其产量位居全国榜首; 天然气汽车在成渝经济区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及出租车行业的推广成效显著,CNG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初步建成,其在清洁能源汽车产业中崭露头角; 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已经完成国产化,并批量出口到国外。在成渝经济区的夹江、峨眉、沙湾及眉山一带,已形成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的颇具竞争优势的建陶产业集群。

二、天然气产业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对能源产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能源产业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给天然气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尽管面临着如此难得的机遇,但是,要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就必须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渝经济区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夜上海论坛 ( 一) 产业链延伸不足,产业结构欠合理。

天然气产业链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天然气主要用于燃料、燃气的生产和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产业结构的布局偏重于上游产业,天然气化工主要集中在生产二甲醚、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上,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经济附加值较高的下游深加工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数量与规模。除此之外,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网状结构”不明显,削弱了其可以带来的竞争优势。天然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夜上海论坛 ( 二) 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之间存在矛盾。

夜上海论坛 天然气资源的特殊性,以及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垄断特性,决定了天然气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调控和协调。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以致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天然气生产企业反映成本高企和政府对资源的定价过低; 另一方面,闲置的民间资本难以跨过保护门槛。这不仅不利于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升级缓慢。

夜上海论坛 天然气产业内部创新能力比较低,产业升级缓慢,集群效应低。其主要原因是当前产业集群模式欠合理。在当前的模式下,产业集群还没有充分成长起来,高科技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从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思路和对策。

夜上海论坛 针对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 一) 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

成渝经济区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完善的管网设施是培育发展天然气产业链的基础,成渝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包括天然气生产、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CNG 汽车制造等在内的天然气产业链。随着对天然气利用的不断深化,如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必将推动燃气发电机、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分布式能源的建设行业、运营管理行业也将随着分布能源的发展获得迅速发展,从而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依托现在的产业基础,适当延伸深化天然气产业链,将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拉动作用,如图1 所示。

( 二) 根据区域内产业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布局。

在成渝经济区内,与天然气相关的产业已经崭露头角。重庆市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成都、南充、德阳、区域内资源地分别在天然气加气站成套加气/检测设备制造方面、油气机械装备制造方面、能源装备研发与生产方面以及天然气化工产业方面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可加强经济区内各个行政区域天然气相关产业的规划,优化天然气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见表 1) ,提高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

( 三) 完善政府职能,为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应该重新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天然气产业发展,又不能太过放松,要与市场机制协同促进天然气产业集群发展。

夜上海论坛 成渝经济区内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该更多地促进各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要协调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使用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起来。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相关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以达到延伸产业链的目的。在产业集群逐步成熟稳定后,政府部门可适当降低介入程度,但是仍要促进产业链内部的创新,以保持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夜上海论坛 ( 四) 积极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由于成渝经济区天然气产业链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而且企业本身也缺乏高素质人才,因此企业科研力量严重不足。加上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整个产业链缺乏发展后劲。利用区域内的科研力量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天然气产业链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慧,李伟,杨义,庄涛。 2010 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动向及“十二五”展望[J]。 国际石油经济,2011( 6) : 56 -59.

[2] 周怡沛,周志斌。 中国 CNG 汽车市场发展现状、趋势与策略[J]。 国际石油经济,2009( 10) : 44 -46.

[3] 陈磊。 陕西省油气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综合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0( 6) : 13 -15.

[4] 王丽,魏敦崧。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J]。 煤气与电力,2006,26( 1) : 46 -48.

夜上海论坛 [5] 李明川,黄晓川,王瑞和,张训峰,王军和。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钻采工艺,2011( 11) : 98 -100.

夜上海论坛 [6] 杨杰,叶小榕。 财政支出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

[7] 何东,宋宝莉。 企业生态责任行为创造顾客价值回归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10( 2) .

[8] 柯健。 我国区域能源合作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 1) .

第3篇

关键词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发展;中国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43-01

有机大米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按相关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经有资质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并许可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其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种植,经专用的优良碾米机械设备,以达到全香、全黏和无怪味的高品质[1]。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到栽培管理再到收割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其附加值的创造也是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重要内容。

1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1有机大米产业技术尚未成熟

夜上海论坛 中国是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中国很多的乡镇已经开始有机大米种植的探索,如江苏省兴化市获垛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鸭共作工程、海南填千亩(有机水稻)稻鱼共作工程。但地区差异很大,有机大米若要实现现代化生产,必需因地制宜,改善大多数地区落后的有机大米生产方式[2]。

夜上海论坛 1.2有机大米产业链分离

夜上海论坛 中国有机大米的产业模式大部分是:农民负责有机大米的生产,中间商负责有机大米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商负责有机大米的销售。各环节从事者各司其职,导致产业链的分离,影响有机大米的发展。

1.3有机大米产业链断层

很少有企业研究开发以有机大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导致上餐桌成为有机大米唯一的出路,单一的渠道必然会制约有机大米的进一步发展。有机大米营养丰富,如将其开发成老年人、婴幼儿及特殊人群需要的各类口服液,并且该途径在国内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这样可使有机大米产品系列化,延长有机大米的产业链条。

夜上海论坛 有机大米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基本被浪费。据测算,有机大米的稻壳占水稻的比重为20%左右,米糠为8%左右,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碎米。在有机大米加工厂里,米糠和碎米基本都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而大部分稻壳均被扔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原料的浪费。实际上,稻壳可以用来生产香醋,镇江恒顺香醋已经领先一步,从有机米糠里提炼出来的米糠毛油可以卖到5 000元/t左右,而有机碎米可以用来加工米乳,1 t碎米可以生产8 t米乳,一罐250 mL的米乳价格在10.5元左右。中国有机稻谷加工后的产品只有有机大米一项,米糠、稻壳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有机大米的附加值很低[2]。

2我国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夜上海论坛 2.1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

一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逆性;二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抗病虫性;三是推进有机大米品种的优质化发展;四是推进有机大米功能品种选育;五是提高有机大米品种的耐重金属性[3]。

2.2注重把握有机大米加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有机大米因其味美营养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产业链的形成为有机大米的销售提供了平台,在种植―栽培―管理―收获―加工―销售这一条龙的运作过程中,前4项对于销售这一环节有本质的影响,而加工这一环节对有机大米的附加值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可引进膨化食品如雪饼生产线,提高粮食加工增值环节。通过兴办粮食加工小区,提高米业加工的产业链,并可带动运输业、饲料业及禽苗业发展。在加工这一环节上,要求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将稻谷含水量控制在15%~16%(配备烘干和加水设备),破碎率和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产品选用真空包装,包装袋大小以2.5~5.0 kg为宜[4]。加工精度达到国家二等以上。整精米率要符合国际标准,碎米率控制在10%以内。精米中留胚率在80%以上。应制定符合国家或地方卫生管理法规的加工卫生管理制度。每季加工前和每天加工前都应及时对厂内重点部件进行卫生整理。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关键工艺应有操作规章制度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执行情况。建立原材料、加工、储存、运输、入库、出库和销售流向的完整档案记录,原始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每批加工产品应编制加工批号或系列号,批号或系列号一直延用到产品终端销售,并在相应的票据上注明加工批号或系列号[4]。在销售这一环节上,应迎合人们购买有机食品越来越强烈的需求愿望,逐步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和不同购买力的人群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提高销售量,提高产品竞争力[5-7]。

夜上海论坛 2.3加大种植设备和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我国有机大米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普遍落后,科技普及率低。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设备、种植技术,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质量为最终目的,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3参考文献

[1] 张志刚,韩玉珍.有机大米加工技术规程[J].垦殖与稻作,2004(4):56-57.

[2] 王宏燕.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3):223-227.

[3] 陈成斌,张烨,梁云涛,等.有机大米产业化与野生稻种质利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3):263-265.

[4] 吴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方夜上海论坛,2010(4):67-68.

[5] 孙建权,王书玉,薛应征,等.河南省无公害优质大米产业化发展之路初探[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7):15-16.

第4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冷链物流;食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 X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od cold-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horough analysi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Chinese food cold-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perfect strategy, and combination of case,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rategy.

Key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The food cold-chain logistics; Existing problems; Perfect strategy

引言

冷链物流(Cold Chain)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等。

夜上海论坛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都略显不足,尤其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物流中心地位的凸显,使得城市在整个大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冷链物流系统而言,虽然只是城市物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能有效的连接城乡的消费与生产,能使城市消费在时间上产生延迟,能较大程度上满足城市的生活的需求,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城市冷链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在冷链系统中,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都比较大,因此,对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分析意义重大。

夜上海论坛 食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2.1食品冷链体系的不完善问题

夜上海论坛 食品冷链的发展可有效地避免衍生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分析我国目前所存在的食品冷链现状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由于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给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带来的不利首先是损耗大、成本高的问题。从目前国家需求现状来看,完善食品冷链体系可谓是迫在眉睫。从分析角度来看,冷链物流链完善后能给市民带来哪些好处?首先是市民能够享受到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生活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结合笔者对于冷链物流的研究实践,目前食品冷链发展受到制约、冷链物流覆盖生鲜农产品的比率低,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

2.2食品冷链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

通过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农产品损失率达到25%-30%,其缺乏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是造成物流大量损耗的根本原因。从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来看,其与企业的水平技术密切相关。当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化的技术能力以及差异化的服务特点赢得市场一定份额时,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以支撑企业的食品冷链物流是重中之重。目前,据有关数据发现食品冷链物流的技术相当匾乏,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低,导致冷链成本居高不下。

夜上海论坛 2.3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

从目前食品冷链现象看,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而一方面加上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真正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更不同说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显然,从我国的食品冷链企业来说,还是严重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

2.4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夜上海论坛 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我国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特别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总体而言,欧、美、日等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均达到 80%~90%,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约50%,我国约15%~20%。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造成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夜上海论坛 食品冷链物流完善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食品冷链物流存在很大的问题。结合对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以寻求完善食品冷链物流可行的策略。

3.1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策略

夜上海论坛 根据我国食品冷链市场发展的特点,要解决冷链物流体系存在的不完善问题,就应当建立食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制约企业的行为平衡市场发展;由行业组织提出建议、制定行规,避免个别企业的违规行为伤害其他企业的利益;企业主要是按照标准形成良好操作规范,建立质量控制和保证体系,培训员工等。此外,消费者作为最终用户,也要不断增强食品安全的意识知识,监督食品安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向政府和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反映。

3.2信息技术支撑冷链物流策略

夜上海论坛 针对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技术的缺乏,要完善冷链物流,就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的支撑。笔者认为冷链物流企业应开始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冷链物流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智能化提高管理能力,从感应器分析、加工和处理有意义数据,适应不同用户需求,完成供应链上下游流通环节的畅通。而目前随着政策层面,宽带网电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四网合一”的提出,国家不断加大对冷链行业的投入,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的物联网企业必然将在冷链物流行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机遇总是与挑战相伴而行。有建议称:切实完善国内冷链物流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标准,规范冷链流通市场,经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合理规划,才能切实保证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3 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策略

夜上海论坛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这种市场需求必将催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考虑整合现有资源,成立独立的冷链物流部门,在整合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如与生产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运输服务;与连锁商业业态的流通商结盟,开展区域性冷藏物流配送业务等,在整合与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做大做强。

可行的超市食品冷链物流措施

现结合某超市成功的食品冷链物流做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冷链物流的可行性策略,为同类行业所借鉴。某超市其食品冷链物流成功之处在于,货品的新鲜是与其精细的商品采购营运制度分不开的,而事实上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采购、存货、销售等环节的密切配合,在营运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加一个控制点。

夜上海论坛 该公司有效地采取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管理,并没有采取自营模式,将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使其超市的食品冷链物流不仅为自身赢得更全面、更专业化的服务外,还能在解决本企业资源有限的同时,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以及带来增值。通过对公司冷链物流的过程管理,从而实现对超市销售的食品质量的控制。一般该公司通过订单管理和库存与配送管理进行管理。通过需要预先估计安全库存,一旦库存量低于安全库存,便进入订货程序,采取在网上下订单,将订单发往配销中心。而配销中心在接到订单之后,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装货、送货一系列过程。

夜上海论坛 每天通过对照订货量与进货周期,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进入紧急订货程序。虽然紧急订货不被鼓励,但一经确认,货品在两个小时后就会被送到。该公司通过对其订单的有效管理,实现了仓库储备的货物总能保证在安全库存之上,保证随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任何要求。

同时,该公司对库存与配送也有很高的要求,提出了“保证准时送达率、保证不断货、保持每一件货物的质量处在最佳状态”三点基本要求。其中,保证货物的新鲜度是难度较大的环节。在接到订单后,配送公司就开始准备装车的工作。所有需要的货物都在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配送作业。在装货的过程中,冷冻、冷藏运输车辆停靠在装货的车道内,能与冷库实现完全的密封性对接。两个公司为了保证营业期间食品的新鲜,冷藏库坚持“先进、先出”的进出货方式,并对物品入库和提出环节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结语

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还很不成熟,存在着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整体规划、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少以及软件技术落后等问题。结合我国食品消费市场和冷链发展的特点,亟需对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进而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璐.食品行业冷链一体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 库存管理 研究

一、供应链管理的形成

供应链的概念在80年代被提出来后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商业运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有最终商品受用者向产品生产者的逆向需求反应,生产者根据反映情况安排对客户的增值服务。令一种就是商品生产者生产大量的商品直接送到商品使用者市场供客户挑选。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的占用,以及资源的浪费,供应链的提出就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比较好的方法。现在好多都是采用第一种经营模式。管理上的决策时至关重要的,对货物的管理占据了企业很多的资金,产品的销售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这就需要大量的储备货物,然而这也就要占用了很多的资源。供应链概念的应用使得商品规模化,全球化。这样的经营模式使得商品存储的资金占用大大的减少了。

二、库存控制

夜上海论坛 供应链下的库存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供应链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对企业管理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代的供应链问题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就这些问题展开讲解和应对策略,以解决现代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

零库存就是实现商品生产供销的均衡,解决商品积压占用资源的问题,零库存有两层含义,一是商品的积压量为零,也就是生产的商品都能及时找到销路不会造成资金的占用,另外就是库存劳动力的最小化,库存管理员也是库存管理费用中不小的一笔开支。考察国外的成功经验,参照国外的例子实现零库存指日可待。在实现零库存的问题上要注意几点,及时供货方式实现供货与生产之间的协调,在企业内部完成生产和销售的完美结合。在商品的配送方式上要注意使用现在的物流资源,采用网络化信息化实现销的统一结合。

海尔的配货理念就是供应链的一个完美使用的例子。海尔采用信息增值的机制提前收款,使得借用客户的资金进行生产变为现实,也就是先让要购买商品的用户提前付款,这样商就可以向企业生产者提供一些预售款,这样不但避免了过量的盲目生产。还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供资金保障。再加上实店销售与电子商务的完美结合,使得销路不但得到了拓宽,而且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占用,至少仓库占用以及仓库管理上就给企业节省了很大一笔资金。

夜上海论坛 三、影响供应链的发展的因素

(一)企业供应链的观念淡薄

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见的分歧使得供应链的完善的进展很难。链上各点的企业之间协调不够,彼此不信任,由于供应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供应链上各点的企业之间相互配和与协调才能使效用最大化,才有可能实现零库存的目标。

夜上海论坛 (二)信息技术发展落后

在供应链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信息技术占据了很大的作用,需要各个节点上的企业能够协调好各自的工作权限。实时迅速的发现客户的需求点,及时反映给相关工作人员,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信息网络建设不充分,信息传输相对落后,在供应链管理上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不能够将相应的信息资源及时传送给相关决策者,使得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脱轨,不能有效的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

(三)物流方面的原因

要实现真正的零库存就必须完善物流工作,做好物流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供应链的保障。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长度,为保证产品的顺利畅通运输,及时将需要的产品运输到指定的位置,就要做好物品的分类,编码,实现物流快速,及时安全的运输货物。在物流的基础设施上的基本建设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物流现代化设备不充裕,交通道路建设有待进一步改善。另外在中国缺乏大型的规模化的物流企业,没有规模成型的物流理念,使得物流行业阻碍了现代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现代化企业实现供应链的规模,使得企业不得不在仓库管理和仓库储备上加大力度,以防止出现商品需求不足,商品的供应赶不上商品的需求问题的发生。

四、零库存的实施

供应链的建设在现代商品市场中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完善了现代化企业商品的供销一体化,为企业在仓储管理上节约了资金。但是现代社会状况下,由于信息化建设的不合理以及物流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供应链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这在客观上也暴露了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经济结构的一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完善经济结构的平衡稳定发展。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真正的零库存,起到为企业在仓储方面节约资金,减少资源浪费的问题。我们要加强社会的经济建设有必要考虑这点,切实做到经济全面发展,保证供应链的完善,使得经济发展朝着健康顺利的方向迈进。

五、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好多新型的经济模式,新的经营理念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涌现,供应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信息技术和现在的物流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供应链的产生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有利作用。尤其是节约了企业仓储成本和仓库管理费用。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第三方冷链物流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都略显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中心地位的凸显,使得冷链物流在整个大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冷链物流体系而言,虽然只是物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能有效地连接城乡的消费与生产,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冷链体系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及食品的生产和消费量举足轻重,所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意义重大。

夜上海论坛 所谓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冷链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冷链物流过程。由于生鲜食品易腐易变质的特性,产品必须在流通的全过程中持续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迅速周转,因此冷链物流必须使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所有环节紧密衔接,并配以合适的设备、统一的管理,方能确保生鲜产品的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程

按照一般冷链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将冷链物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以下几项活动:原材料获取、冷却、冷藏加工、冷藏运输、冷藏销售和消费,具体如下:

原材料基地、捕捞、种植、进口(采购、物流信息)初加工、屠宰、分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成品、深加工(流通加工、储存、运输、物流信息)配送中心(配送、物流信息)批发商、零售商(销售、物流信息)最终消费者

夜上海论坛 这种简单的流程设置能够非常简洁地表现出冷链物流过程的基本步骤,为冷链物流的流程分析提供了依据。从各个活动流程来看,冷链物流的过程比传统制造业物流的流程要复杂很多,而且每一个流程都还可以继续细分。我们从供应链层面上,按照物流七大要素原则对冷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存在的问题,希望依托这个流程的分析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并提出应对措施。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及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环境下运销,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92.5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亟待发展与完善。现今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流通加工方面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农产品冷加工的预处理过程良莠不齐。据估计单单食品加工方面,目前全国每年生鲜食品冷加工(慢冻、速冻、冷藏和冷保鲜)量就达到800~1100万吨,占生鲜食品总产量的2%左右。其中冷冻、冷藏食品年生产量约350万吨, 年增长率达25%。但在冷加工品种、数量、质量、包装及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其一,宏观管理失控致使行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下,相关生产、运输、销售等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其二,产品质量无章可循,品种单调,重复现象严重。其三,销售条件欠缺。

夜上海论坛 2.储存方面的问题

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冷库的实际利用率尚不足40%。在冷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重视肉类低温冻结冷库的建设,忽视果蔬高温保鲜冷库的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忽视产地加工生产性冷库的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发展及管理,忽视批发销售小冷库的发展及管理。

夜上海论坛 3.运输方面的问题

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工具比较单一且发展不平衡,冷藏运输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货物约4000万吨,由铁路调运的易腐货物量约1000万吨,而用冷藏列车运输的货物只占铁路调运易腐货物总量的25%,这些冷藏列车仅占全国总运营车辆的2%。公路调运易腐货物的规模、数量有限,具备冷藏保温功能的汽车总保有量仅近20000辆(其中冷藏汽车约占15%)。而全国水路运输易腐货物量更是不足,约占每年总需调运量的1%,即40万吨左右,其中全国各型冷藏运输船仅200艘,总容量仅为10万吨。冷藏运输设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地面冷藏设施差,作为农产品冷藏运输先导环节的专用冷却站的建设尚处空白。在各种运输方式上,冷藏运输能力也很不协调,各种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步骤等缺乏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微观支持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冷藏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成本比重过大。

夜上海论坛 4.销售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藏农产品的销售过于集中在超市和大卖场,生产厂商把许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了超市和卖场里,导致冷藏农产品在这些超市和卖场里出现了供大于求、流通费用不断增加的局面,但小城镇和农村市场的冷藏设备配置发展却较缓慢,且国产冷柜质量参差不齐,性能不稳定,造成冷链中断;而进口冷柜价格昂贵,令商家望而却步。此外,农产品冷藏柜设备运行服务维护队伍尚未走向专业代、独立化。

5.农产品冷链中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只有提供少部分功能的类似于财务管理软件或者库存管理的软件;在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企业服务。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所以本应形成多边共赢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6.我国完整独立的物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物流冷链体系看,我国的物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差距都十分明显,而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农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和销售(即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缺乏相关的温度立法,再加上食品卫生法规执行不力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被套以“昂贵、易耗食品、无利可图、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的印象,这就给我国农产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造成了不利影响,也使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行业缺乏信心和忠诚度。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硬件建设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规划内容包括厂房规划、储藏设备规划和运输设备规划等。因此,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力度,提出冷藏链硬件发展规划,推进冷藏链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尽快普及应用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国外冷冻藏物流之所以迅速发展,冷藏运输装备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2.缩短运达期限

随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和冷链运输市场的扩大,冷链运输所需的各式冷藏运输工具逐步增加,欠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造成了运输中的瓶颈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并保证各个节点衔接的流畅。冷藏多式联运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加大对装卸冷藏运输车辆的考核力度,严格冷藏运输车辆的时间考核标准,缩短冷藏运输的运达期限。

夜上海论坛 3.加强冷链信息建设

加强农产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

(1)售后服务方面的信息沟通,可以为农产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的信息支持,并对问题农产品追查到底。

夜上海论坛 (2)运输方面的信息沟通,可通过引进的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的运输进行全面的实时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车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

(3)采购和库存方面的信息沟通,通过计算机系统可对产品与其储架的货位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货和补货,同时可及时了解到产品的保质期、库龄等信息,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四、“一体化冷链联盟体系”的建立是完善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市场是由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和作用的领域。但冷链物流市场又不同于其它的商业领域,冷链物流管理得好坏并不能直接和快速地反映到商品的质量上,具有隐秘性和滞后性。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政府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限制和监督企业,政府也可以代表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内相互监督机制的建立。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务中基础设施、技术含量和操作要求都很高的高端物流,投资成本高,回收期较长。

因此,笔者建议,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建设一个规范的市场,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冷链物流市场的良性竞争与发展,同时要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通过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的通力合作,建成一个既符合国内需求又符合国际标准的,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建立的一体化冷链物流联盟体系。

政府在其中可以进行资金扶持,对大城市的冷链物流市场进行整合,建立共同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并由此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至全国,从而推动我国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求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从供应链的产地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终端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配套发展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社会服务面,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示销售产品的新形式。通过规范化、专业化运作,可有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冯志哲.食品冷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7篇

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冷链物流业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冷链物流发展趋势正朝着信息化、体系化发展,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冷链物流;问题策略;信息化;体系化

夜上海论坛 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与特点

1.1 农产品冷链概念

夜上海论坛 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业称之为低温物流,是一种特别的物流形式,这种物流形式一般用在容易腐烂需要保鲜的原材料及产品身上。冷链物流主要工艺就是冷冻,以人工制冷为基础,用以生产过程,保证食物的质量。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是指一些鱼肉、蛋类、水果、蔬菜、海鲜产品等等从原产地屠宰采收之后,对产品进行加工、装箱、货运、分销等一些环节,并且这些环节进行过程中产品必须始终处于低温状态,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供应安全。

夜上海论坛 1.2 农产品冷链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空间大,参与冷链物流人数众多,系统较为复杂,使其出现的链条便显出多方位共存特点,且农产品保鲜时效短,必须要尽量减少物流中交易环节。与正常物流环节相比,冷链物流资金消耗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冷链物流管理环节还有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对物流的技术还有设备的要求较高。前期的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加之各种交通天气方面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冷链物流的运行费用。

夜上海论坛 2 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法》颁布于1982年,该法令颁布大大推动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产品保鲜技术进一步发展,使冷链环节的基础设备与环境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冷链技术的发展,同时,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的暴露出来。

夜上海论坛 2.1 我国农产品使用冷链技术的比例较低

我国冷链物流无论是相关技术发展还是行业发展都与同期国际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非常广阔,但是这其中商家采用冷链技术的比例却非常低,商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而是用传统的物流技术。

2.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占有的市场份额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属于初级阶段,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体系并不完善,导致行业市场化程度整体水平偏低。现今冷链物流行业的运输以及销售都是由非专业冷链物流商家提供的。所以,冷链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显得较为落后,冷链物流市场的定价系统也未建立完全,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服务管理系统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服务管理人才。一些专业人士缺乏使得我国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并且在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些冷链物流企业难以自控自律,外部检查部分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使得我国整个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落后。

2.4 我国农产品冷链技术的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落后

冷链物流行业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虽然很高,但是行业仅仅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日常事务管理,并没有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冷链物流的相关服务质量环节。比如配送物流实时追踪、物流中转站的选址等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追踪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自动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策略问题

3.1 积极研究开发农产品冷链技术

夜上海论坛 科学技术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大多采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我国并没有自主研发一些属于本国的科研技术。我国必须要研发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发展,才能更有效的节约成本与资源,更好的时冷链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3.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夜上海论坛 国外一些冷链物流技术能够完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的制约。同时国外实行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共同监督、共同合作的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国家对冷链物流业的管理力度,建立相关的检测系统实施监督。规范整个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包括一些行业的操作规范等问题都必须尽量完善。例如原材料生产规范标准、存储冷冻标准、加工运输标准、经销标准等等。

夜上海论坛 3.3 培养农产品冷链行业的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

农产品冷链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要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其次,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建立不断学习完善自身专业素养的习惯,学习国外先进理论技术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个完善冷链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得到提高之后,发挥大型的带头作用,完善建立起冷链物流的带头作用。

4 结束语

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存在一定的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发展确实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梅,吴冲,胡建平等.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估[J].江苏农业科学,2014,(5):392-394.

夜上海论坛 [2]刘乔,沈欣,刘莉等.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调研及其发展战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262-5265.

[3]宋宝娥,朱文英,李晓明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评价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32(10):1057-1062.

第8篇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 不确定性问题 应对策略

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给企业供应链的顺利实现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企业供应链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的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而随着各级节点和环节的不断增多,供应过程中出现随机波动的概率也必然会有所增加。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这种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就必须在明确不确定性问题来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夜上海论坛 1 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

在企业供应链实现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来源就是供应的不确定性、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三种。明确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不仅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问题进行预防,而且还能够提高企业供应链的工作效率。

1.1 生产的不确定性

夜上海论坛 生产的不确定性问题来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营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制造过程中,为了能够对生产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其达到供应需求,在实施生产作业之前,企业都会根据当前的生产系统状态和未来情况做出相应的生产过程模拟,以此来推动实际生产的脚步。但是由于生产过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前期的生产计划并不能够将所有的信息都反映出来,这样就会导致生产计划与实际执行造成偏差,给供应链的实现带来影响。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投资决策中涉及到的预测问题,比如说对新技术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对评估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预测以及对研究开发成功的时间进行预测等,这些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存在很多问题。而营销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营销的投入与回报上,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与回报应该是成正比的,但是如果单纯的拿产品的营销数量来衡量销售部门业绩,那么必然会产生投入与产出关系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即使在营销上花费大量资金,也不会提高产品的销售数量。

夜上海论坛 1.2 供应的不确定性

夜上海论坛 在产品的供应阶段,主要涉及的环节有两个,即提前对产品进行预定和产品的具体订货量。因此,供应阶段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是在这两个阶段。在供应阶段中,各个企业之间都是互利的,每一个企业都充当了供应者,同时也是购买者。无论是以哪一种身份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都会产生,供应者面临着生产的不确定性,购买者面临着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由于目前供应链上涉及到的供应企业较多,一旦其中一个企业出现了不确定性问题,那么必然会给其他企业的供应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使问题不断累加,最后给每个企业都带来极大的风险。近几年来,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已经由传统的短期合作逐渐发展为长期合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以上不确定性问题的发生,但是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全信息,不仅会造成专用资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很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1.3 需求的不确定性

夜上海论坛 需求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需求的易变性和多样性。其中,需求的易变性主要指的是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变化速度快。需求易变性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服装行业,随着流行元素的不断改变,人们对服装样式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即使服装企业能够紧随潮流,但是也不能充分保证不会出现库存过多的情况。需求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不同顾客对产品需求提出的不同要求。理论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即使企业能够将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都预测的到,从而投其所好,这种想法也会在生产成本的影响下变得不可行。同时,随着我国市场被划分的越来越细,不同顾客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也逐渐被挖掘出来,从而导致企业供应链中的需求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

2 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企业供应链中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降低不确定性问题发生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进行柔性化设计

企业柔性化设计主要指的是企业要尽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顾客就能够为了等到自己所需的产品而接受一定的生产提前期。一般来说,生产提前期都要有一段时间,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可能为零。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提前期,减少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次数,就应该完全按照定单实施生产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提前期是由企业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决定的,只有所有企业通力合作才能够使生产期减到最短。

2.2 提高预测水平

夜上海论坛 预测指的是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推测,如果企业能够提前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就可以对产品进行提前生产,从而缩短生产提前期,相应的不确定性问题也会减少。但是,企业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对顾客需求进行预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水平。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搜集更新的数据来增加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或者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使不同的产品尽量使用相同的零部件,使得对这种零部件需求的预测变得更加准确。由此可见,在企业供应链中,企业如果想要使生产的产品更接近顾客的需求,就必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供应链上的共享,提高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预测水平。

2.3 优化库存结构

如果柔性化设计和提高预测水平均不能将不确定性问题解决的话,那么企业便可以考虑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一般来说,企业为了避免库存短缺,经常会保持较大的库存量,虽然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需求,但是却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成本。为此,企业在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必须根据企业的经济情况和顾客的需求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和库存策略。对于企业库存管理来说,掌握顾客未来的需求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确掌握顾客的根本需求,才能够合理设置库存量,从而降低由于需求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4 选择转移策略

选择转移策略也是解决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之一。当企业从事某一行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逐渐增加的时候,企业就可以考虑转移到其他不确定性问题较小的行业。但是,这始终都是一个下下策,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环境都是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果企业不断转移的话,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合企业进行短期缓解,而不适合长期发展。

3 结语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也必然会逐渐增加,企业供应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虽然在某种角度来说,这种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但是采取有效措施使问题的发生降到最低,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系统的掌握问题的来源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从而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有效对问题进行控制,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付兴方,李宗植.企业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商业研究,2006(20).

[2]鲁耀斌,杨光明,杨敏才.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来源、表现及应对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4).

[3]罗赞.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解决方案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3).

第9篇

【摘 要】 中小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却也一直制约其发展,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融资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难题。本文从供应链金融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三种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并阐述其优势,其次分析了利用供应链金融模式融资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优化建议。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

夜上海论坛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其信息透明度低、缺少贷款抵押物,而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又比较高,导致融资十分困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融资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逐步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概述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应收账款模式

夜上海论坛 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应收账款经常要在卖出存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收回,导致现金流短缺。应收账款模式则允许处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从而获得银行贷款,但是核心企业要对此进行担保。

(2)预付账款模式

当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需要预付货款,才能向上游的核心企业购进维持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预付账款模式则允许处在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将预购的货物质押给银行获取资金支持。

(3)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指中小企业把银行认可的存货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通常都是批量购进原材料,并且只有部分原材料会用于生产,还有一小部分原材料则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原材料很可能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利用这种融资方式把它们抵押给银行,则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通过以上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银行可以通过核心企业、监管企业来获取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及成本;其次,这种以真实贸易为基础的融资方式,缓解了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的问题,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另外,这种融资方式还能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的经营和资金周转也更加顺畅,构建较为牢靠的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因此,这种新型融资方式被许多企业所采用。

夜上海论坛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存在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担保法》、《动产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加顺利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种类多样,在涉及信用捆绑、质押物监管、动产质押、违约情况下质押物的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一定风险。

(2)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相比于传统银行信贷,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要求银行评估整个供应链的信用情况。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社会信用征集系统的建设刚刚起步,金融机构现有评级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得到有效归集和正确评估。

(3)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关系松散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普遍呈现松散的特征。中小企业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缺乏开展合作的意识,核心企业也没有动力将中小企业纳入其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使得有效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机制难以建立,也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成本。

四、优化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夜上海论坛 为促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良性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比如《物权法》虽明确了存货和应收账款可以作为担保物,但缺乏具体细则和相应的司法解释,仅以此法作为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依据不能有效保护信贷主体的权利。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具体细则,明确《物权法》中关于动产质押的相关条例以及信贷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利益,从而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2)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夜上海论坛 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比如将对授信主体的风险评价体系由静态评估变为动态评估,并将传统的单一受信主体评级制度变为主体+债项的新型评级制度,同时侧重对债项的评级,从而弱化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审查。

夜上海论坛 (3)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机制

如今的市场竞争早已演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不应只局限于自身,而应立足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状况,顺应其发展趋势,找准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定位,并加强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作。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也能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协调;VMI

夜上海论坛 一、引言

夜上海论坛 仓库是物流中心的重要一环,对经常性使用的物资,物资部门按照经济的原则采购、仓储,进行物资库存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的库存控制上,它往往以优化单一企业的库存总成本为目标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不注重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这种局部优化的管理模式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成本增加,企业及其供应链缺乏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库存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强调从供应链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库存问题,这使得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供应链中的各个商业组织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将会给各个组织带来很多益处。不仅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资源的生产率,还能提高物料的流转速度,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夜上海论坛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概述

夜上海论坛 本节概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并分析了库存管理的概念及发展。

1.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最早由Michael.Porter在1980年发表的《竞争的优势》一书中提出。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对SCM作了定义: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虽然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其基本作用和概念框架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市场营销、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科学、运作管理和物流等各个领域中,在不同的成面上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首先是组成供应链的主体即供应链的各成员:从功能上分,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可以是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零售商等;在交易关系上,各个成员可以是买方、卖方和运输承担商;从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势力或地位上看,可分为领导者和追随者,而势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各方面的控制权上,如库存决策、定价、促销活动容量分配、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共享等。其次是渠道。渠道是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途径,它连接着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渠道的结构包括各个成员之间的连接形状,如有几个承包商、分销中心以及他们的地理位置。最后是产品。在一个供应链管理研究模型中,可能涉及到多种产品,这些产品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替代的、互补的,而同一品牌产品系列上下代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相互都会影响到彼此的生产、库存、定价和促销等决策,另外,如果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时期,在各个时期中的需求、价格库存和促销力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它时期的决策。

2.库存管理概述。库存管理作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对其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研究的银行保持多少流通现金的问题。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了一个计算库存现金的简单公式。1915年,Harris将这种思想应用于一般的物资存储问题,建立了经典的经济订货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公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物流和仓储成本增加,企业面临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的巨大挑战,供应链中各个商业组织越来越认识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能力取决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与合作。正如克里斯托夫在1996年所说的那样,“当今的商业竞争实际上是各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的任何不确定因素都会使得链上的各个商业组织持有更高水平的存货,以保证它们应对需求的能力。提高存货水平必然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还会使供应链应对变化反应的速度变慢,因此,科学的库存控制成了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库存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强调从供应链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看待库存问题,这使得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以及其它成本费用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个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并使实体供应物流、制造装配物流与实体分销物流之间达到高度均衡。在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目标的同时,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在最低的程度,总库存最小化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的最优控制,而不是单个成员企业库存水平的最低。供应链中的各个商业组织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将会给各个组织带来很多益处。首先,能够以较低的库存水平带来更少的加急运作,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资源的生产率,实现较好的规模收益;其次,在存货和物料流转方面开展合作将使得物料的流转变得更快,更可靠,更短的准备周期和由于快速送货提供的更好的客户服务。各种商业组织都在不断地寻求提高运作水平的方法,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

夜上海论坛 3.供应链库存管理特点及意义。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而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多个部门,还涉及到外部的其他多个企业,它是从企业内部部门的职能管理拓展到企业群间的库存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与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管理的出发点、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概括来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3.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目标是追求供应链全局库存的最优化由供应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可知,供应链管理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因此,库存管理不是只追求各节点企业单个库存点的成本最低,而是应该协调各个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最小化。

3.2信息共享为供应链库存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供应链库存控制更为有效。要增加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程度,建立在Internet和EDI技术基础上的全球供应链信息系统,为企业间的快速信息传递提供了保证。供应链库存协调机制决定着企业间的库存协作效率,是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良好的库存协调机制既能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又能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由局部规模变为全球规模,由于信息成本高而被限定在狭窄区域内的地区经济,将被统一到全球市场中。研究供应链管理对于我国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适应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能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与竞争本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而作为供应链研究核心问题的库存管理研究将显得更加突出,这一领域将成为更有价值和更具实际意义的研究方向。

夜上海论坛 三、利用供应链协调库存

夜上海论坛 协调的供应链关系能够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变化、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产回报率等功能。然而,一个供应链系统包括多个商业组织,这些商业组织往往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供应商和零售商在做生产和库存决策时所采取的EOQ模型往往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整个供应链上的整体利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是建立协调机制来对供应链成员的目标进行综合,协调他们的决策来优化系统的绩效。供应链协调涉及不同的协调问题,如供应链中各成员在战略方面的合作协调,在计划及运营方面的生产协调、信息协调和库存协调等问题。对各协调问题中不同的协调内容往往需要建立不同的协调模型,如生产协调问题主要研究面向供应链全局的生产计划、物流计划等内容,前者主要采用建立生产调度模型的方法,而后者主要采用建立配送模型的方法。信息协调问题则包括协调以下信息内容的共享:库存共享、销售数据共享、订单状态共享、销售预测共享、生产/配送计划共享。针对库存协调问题建立的库存协调模型主要有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寄售库存管理、联合库存模型和第三方库存管理等,其目的是克服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控制模式而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

夜上海论坛 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MI管理系统就是指由供应厂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是连续补货的方式之一。所谓“连续补货”是供应商与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两者共享零售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及目前的存货水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再依据预先制定的存货水准对零售商进行补货的过程。在连续补货的环境下,供应商不再是被动地执行零售商的订单,而是主动地为零售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以降低补货成本,提高供货速度和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供应链环境下,用户个性化产品需求增加,导致企业产品种类增加,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导致库存水平上升,库存成本和管理难度增加。传统库存管理造成供应链上的库存积压,供应链整体利益削减。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的库存管理方法能科学管理库存,协调供应链整体利益。供应商管理库存客观上要求各企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密切合作,在观念上达到目标一致,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各企业在合作上采取积极响应的态度,以快速的响应能力降低库存费用,使各参与方合作时获得的收益比不参与合作时获得的收益大,这样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更加快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发展。

2.寄售库存管理。寄售库存(ConsignmentStock,CS)是供应链环境下的一种库存管理理论,它是指供应商将货物存放在生产厂商或者零售商的仓库里,在货物没有被厂商或零售商使用之前,货物的所有权归供应商所有,厂商或零售商只有在使用货物时才支付费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以Internet为载体的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下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极为便利,这为以连续信息交换为前提的CS方式的应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进入买方市场后,市场的渠道力量逐渐向供应链下游转移。供应链下游的厂商为了降低风险,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所掌握的渠道力量,让供应商采用CS这种更有利于自己的库存方式。在现实生活里,CS方式已非常常见并广泛的运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许多生产商(IBM、Dell、Philip、海尔、长虹等)都要求供应商将生产用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存放在自己的仓库里,用完后再同供应商结账;很多宾馆的房间里存放的各种饮料、食品和烟酒等实际上应用的也是一种CS方式;据调查,有90%的医院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某种形式的CS;甚至电子商务网站(如ebay、、AmericaOnline、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等)所采用的也是一种寄售合同;另外在零售业中,虽然大型超市(如Wal-Mart等)还只是采用VMI方式,但有些人断言CS代表着零售业的未来。

夜上海论坛 3.联合库存管理。虽然VMI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案,但在VMI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协作水平有限,且成功的VMI需要企业间有较高的信任度,下游企业只需要帮助上游企业制定计划,从而下游企业实现零库存,上游企业库存大幅度减小,但这无疑增加了供应商的风险。不同于VMI集成化运作的决策模式,联合库存管理(JointlyManagedInventory,JMI)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简单来说,联合库存管理就是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独立库存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大大改善供应链的供应水平和运作效率,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种通过供应链成员间联合、协调机制来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强调各个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从而充分利用了供应链资源。在供应链环境下,实施联合库存管理,首先要一个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在协调管理机制中,建立供需双方共同合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机制,由联合库存管理中心对需求、订货、供货等做出决策,并协调供需双方利益,同时需要设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其次,要以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为依托,充分利用供应链节点企业EDI(电子数据互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平台或电子商务系统,将条码技术、POS系统、订单自动处理系统等集成起来。在信息系统中,要做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获得具有透明性和及时性。JMI能够给企业库存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如下所述:

(1)信息优势。信息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而缺乏信息沟通也是其他库存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JMI通过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企业间库存管理上的信息共享。这样既保证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通过下游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又可以使各个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开展。

(2)成本优势。JMI实现了从分销商到制造商到供应商之间在库存管理方面的一体化,可以让三方都能够实现准时采购(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质量采购恰当的物品)。准时采购不仅可以减少库存,还可以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定货和交货提前期,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夜上海论坛 (3)物流优势。JMI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局面,体现了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思想。JMI强调各方的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共同分担风险,能够有效的消除库存过高以及“牛鞭效应”。

夜上海论坛 (4)战略联盟优势。JMI的实施是以各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为基础展开的,JMI要想顺利有效运行,对于分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言缺一不可,大家都是站在同一条船上。因此,JMI的有效实施,既加强了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又保证了这种独特的由库存管理而带来的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不会轻易地被竞争者模仿,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夜上海论坛 总的来看,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

夜上海论坛 四、模型

1.模型假定。(1)供应链中只存在单一的买方(她)和单一的卖方(他),且只生产一种产品。(2)买方的订购是分批进行的,她每次订购的批量为Q,每次订购的成本为A,产品的年需求速度是确定的,为D。(3)卖方的生产速度有限并且也是分批进行的,他每次生产的批量为mQ,每次生产的启动(set-up)成本为M,产品的生产速度也是确定的,为P。(4)买卖双方的库存持有成本都与库存产品数量及时间成正比,令买卖双方的单位产品在单位时间内的库存持有成本分别为hb和hv。(5)单位运输成本为常量,不予考虑。

夜上海论坛 2.存储策略。(1)t-循环策略:每隔t时段补充一次,补充量为Q。(2)(s,Q)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立即发出定单,其定货量为Q;若库存水平大于等于s,则不定货。s称为定货点库存水平。(3)(s,S)策略: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小于s,立即发出定单,其定货量为S-s;即使得定货时刻的库存水平达到S否则就不予定货。(4)(T,s,Q)策略:以周期T进行盘点,其余行为同(s,Q)策略。(5)(T,s,S)策略:以周期T进行盘点,其余行为同(s,S)策略。

3.传统的库存模型。传统的库存管理往往以优化单一企业的库存总成本为目标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因而此处我们以买方为例给出经济订货量(EOQ)公式。

夜上海论坛 4.再订货水平。在需求恒定的条件下,从一个存货周期把存货转移到另外一个存货周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一个订单项下的货物都应该在现有的存货刚好用完的时候到达,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在需要对货物进行补充之前的一个订货至交货周期实施定货,否则就会发生缺货。

夜上海论坛 5.集成化库存模型。集成化库存模型考虑了使供应链系统总成本最小的联合经济批量,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以下给出一个使单买方和单卖方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总成本最小化的联合经济批量求解模型(Hill(1999))。

五、结语

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系统化、合理化和效率化,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如何是其物流系统或物流子公司运行最优化的问题。为了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必须将供应链各个成员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集中管理库存信息,通过ERP信息平台建立物资台帐,实现库存高度透明化。逐步运用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协议库存等策略,有利于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众所周知,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型企业,库存管理在其运作中更为重要,原因是库存不仅影响着某一节点企业的成本,而且也制约着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整体性能和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应该更多地从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关系的角度考虑其库存管理战略,从而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进化,最终提高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效益。虽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相关理论和协调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供应商管理库存实施的信息技术平台、信任机制、战略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情形下供应商管理库存协调值得进一步研究;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拓展,协调机制的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供应商管理库存与采购、生产、销售和运输的系统研究有待加强。本文讨论了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并针对供应链协调库存的问题,研究了供应链管理库存、寄售库存管理、联合库存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的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型、再订货水平和集成化库存管理模型,展开了讨论。最后,对希捷的VMI库存管理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证了供应链协调库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康永星.供应链库存协调与优化研究[D].2006.天津大学.

夜上海论坛 [2]霍小军.电力行业后勤改革研究[D].2005.天津大学.

夜上海论坛 [3]顾喜云.现代物流概念下的仓储理论研究[D].2000.上海海运学院.

[4]赵艳琴,张绍文.供应链条件下的库存模型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1:P32-33.

夜上海论坛 [5]任敏贤.供应链库存协调问题研究[D].2004.吉林大学.

[6]刘永胜,李敏强.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4:P49-54.

夜上海论坛 [7]夏则芳.供应链库存管理决策的研究[D].2006.上海交通大学.

夜上海论坛 [8]刘鹏飞.供应商管理库存及其协调研究[D].2008.中南大学.

[9]徐彬彬.引入TPL前后的VMI集成库存模型研究[D].2009.华中科技大学.

夜上海论坛 [10]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2003.天津大学.

[11]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物料代码标准化方法研究及应用(2010年1月).

第11篇

然而,由于该公司具有交易的主动权,所以多数时候都是采取先取货后付款的方式,使得农产品收购企业拖欠农户的钱,以致农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再进行农产品的种植,这样就破坏了供应链的良性循环。现通过订单融通和应收账款融通可以很好的解决上游农业企业即农产品收购企业的资金问题,使得上游能够正常运转。另外通过预付账款买方融通和存货静态质押融通很好的解决了农产品经销商的资金问题。通过供应链融资使得该条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了资金流的畅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夜上海论坛 苍南县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供应链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违约问题。有些年份农产品大量增产时,核心企业不愿意接受过多的农产品,农产品收购企业就面临农产品保存等问题,这样使得这些企业就出现违约的可能。另外,农产品经销商也可能因为产品的滞销放弃剩余产品的提货权利,使得供应链融资无法循环进行。所以,当供应链中的企业出现违约时,就会使得整条供应链中断或崩溃。

夜上海论坛 (2)法律监管问题。目前,该供应链中偶有发生物权的归属纠纷,然而这也暴露了目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物权法,明确物权归属。

2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1)银行应加强审查、审批和资金监控体系。对那些违约高的企业采取严格的准入措施,同时对其他企业也应规范审查流程,通过专业化操作和标准化作业避免操作风险。

(2)对供应链中优质的企业进行扶植,使这些企业能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可以降低供应链的违约风险等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4・3;F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2-0082-04

0引言

夜上海论坛 本文所讨论的农产品,是指以下的产品:初级农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与乳品等)和初级农产品经过简单加工而形成的食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与奶制品等)。

夜上海论坛 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在将农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与过程中,所涉及的农民(农业生产者)、生产商(农产品采购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等“从田头到餐桌”上下游企业构成的网链结构体系。

夜上海论坛 从农产品供应链问题提出开始,就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保证质量安全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集成物流管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其研究的范围已经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到了农产品的最上游企业(如种子供应商等);其目的在于跟踪和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便快速和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即: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不得出现因食品原材料、包装或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农产品质量问题,在市场销售和消费过程中大量存在的。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和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等问题。因而,如何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些措施和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及现状

夜上海论坛 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力、自然条件及作物个体生命的依赖性比较明显,农产品本身往往具有鲜活性;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十分突出;同时,生鲜农产品又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需求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由于农产品的诸多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特别是物流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和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四方面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1)农产品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高;

(2)市场不确定性较大;

(3)市场力量不均衡;

(4)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的要求较高。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是一条由众多的个体农产品生产者、生产加工企业、产地与销地批发市场的批发商、农贸市场的零售商、超市和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如图1所示。

夜上海论坛 在上述模式下,农产品的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1]

2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个体农产品生产者众多且相对分散,加之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链条长度较长、缺乏统一协作的局面。可以说,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还处在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许多配套措施尤其是物流配送环节相当欠缺,质量保证体系匮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没形成完整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农产品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因而致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检测,加大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隐患。

(2)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保鲜成为影响家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

夜上海论坛 农产品的“新鲜”是鲜活农产品的生命。但是,我国目前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冷链物流不发达;80%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在运输流通过程中,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从而使产品质量保鲜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由于农产品物流技术和设备落后,使得在物流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巨大。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损失率高达20%~30%,每年有总值约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坏、损失。所以我国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的物流技术设备落后,致使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的流通中耗损严重,给农产品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技术难题。

夜上海论坛 (3)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结点之间信息不通畅,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缺乏共享。

由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所以造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总体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供应链结点间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缺乏共享。同时,农产品初始供应商多数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规模小且分布广,农民面对市场组织生产时,由于市场信息传递缓慢或者是信息割裂不能共享,导致盲目生产,造成销售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的不确定性信息从最初的农产品供应商开始沿供应链向各级逐级传递,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进一步产品的生产进程和交付时间;农产品供应链下游信息的不确定性表现为顾客需求从最终用户开始沿供应链的信息流方向朝供应商逐级传递,直接影响供应链上各级供应商的库存量和库存时间。这些现状所造成的信息化问题为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夜上海论坛 (4)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对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管理。

在企业组织系统中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肩负领导协调作用,推动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按照供应链不同的环节,核心企业可能是农产品原料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或农产品销售企业。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图1的分析中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批发市场。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核心企业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信息交换中心;第二,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中,其交易机制使交易双方只存在竞争关系,不存在合作与协同,买方和卖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信息流通的不畅;同时作为核心企业的批发市场缺乏必要的领导力和权威性,致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缺乏战略配合,严重制约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可管理性”,核心企业无法负起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

夜上海论坛 (5)没形成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方式,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还没有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运作,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脱节,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意识到互相之间是经济利益共同体,每个环节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缺乏对供应商的分析、评估、比较和考察,造成供应商鱼龙混杂,大量伪劣产品堂而皇之进入食品超市。[2]

在上述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从过程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夜上海论坛 3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绩效,必须做到农产品从场地选择、环境监测、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包装、批发、零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质量管理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可从过程质量集成系统的思路出发,把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看成是形成最终农产品(食品)质量的一个质量环节或阶段。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关系,构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物流质量保证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突出体现为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以及物流追踪技术的进步。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系统中,不仅是各个环节全过程质量监控,还包括参与到各个环节的所有劳动者的全员质量管理。[2] 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和支持职能。

政府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最重要的监管者,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夜上海论坛 ①建立和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大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②建立食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对质量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控制建立在可量化的基础之上。

③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对食源性危害的控制,应包括从食品原材料到消费全过程。

④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扶植,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为批发市场(物流中心)配备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

⑤加大政府的投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努力推动交通网络的建设,减少农产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时间。

夜上海论坛 ⑥建设独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对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并开展针对农业服务的物流咨询业务等。

(2)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系统。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Cold Chain)是指使易腐和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自然属性不受损坏,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夜上海论坛 ①大力发展和采用箱式冷藏车和组合式冷库,它是现代化冷链运输系统的核心。

②对加工车间应配备温控装置,使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加工的食品不因温度变化而变质。

③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对食品的货架期和保鲜期进行管理,零售要求有冷柜,对在柜食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作业,每天由作业人员检验食品日期,保证不出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1]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提高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子商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物流技术是实现农产品物流通畅、跟踪其质量水平以及事后追踪的关键。一些企业发展了基于质量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高新技术追溯(tracing)系统,如农场主使用电子耳标识和相关数据收集卡来追踪食品或农产品的免疫记录、健康记录和饲养记录等。此外,还有电子签票拣货技术、GIS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等新兴物流技术的发展,对于跟踪、保障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结合电子商务,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物流信息公共平台。

夜上海论坛 ②加快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夜上海论坛 以上两者都能够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中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局面,逐渐构筑起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夜上海论坛 (4)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供应组织,从而确立核心企业在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领导地位。

夜上海论坛 实践表明,在构建供应链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企业充当发起者,成为供应链的核心。农产品供应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核心企业为有效载体。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核心企业只能是批发市场这种理念,还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上其它环节的核心企业。比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等。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自身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从战略的角度选择供应商,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应开发后备供应商。

②采用接近客户的网上直销方法,缩短上市时间,直接获取需求信息,降低供应链风险。

③尽量简化供应链,即节点企业应按照农产品供应链流程需要进行组织流程重组,建立跨越企业和职能边界的团队,合作制定日常生产计划和战略规划。

④通过“核心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形式,依托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夜上海论坛 ⑤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核心企业向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并对农户提供的农产品集中采购,进行深加工,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能够进行协同工作。

⑥制定农产品安全政策要与农产品供应体系建设保持协调一致。

⑦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农产品的流通和检测。

(5)大力发展超市农产品供应链,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问题。

超市作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的销售节点,目前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主要场所;而超市农产品的兴起和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和流通。其中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也将得到迅速发展。超市农产品供应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①选择好的供应商,把好农产品采购关,即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选择供应商首要条件是产品质量状况,无论是食品加工企业的一级供应商,还是作为农产品生产大户的二级供应商,都要看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是用什么方法、程序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经常对食品供应商进行评估分析,按产品质量状况和供货及时性,对供应商分为A、B、C等级别。采用末位淘汰制,对于级别高的供应商,可以结成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对于评估级别低的供应商要求限期提高产品质量,甚至于淘汰出食品供应商行列。[3]

夜上海论坛 ②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换速度。

③进一步精简、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④建立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或通过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实现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最大限度的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霖、冯俊文:《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7(5):28-29。

第1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物流基础设施;供应链建设

夜上海论坛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38

1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广义上讲,物流流通过程中采用的冷藏、冷冻技术都可以称为冷链,因此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大致包括食品、农产品以及化工产品三大类。中国产业信息网的《2014―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医药化工类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小于4%,而肉类、果蔬、水产品、奶制品、冷饮以及速冻米面的冷链物流的需求占比高达9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及农产品流通领域。

但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物流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损耗量高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且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都在没有冷链的条件下运输,其中80%以上的生鲜品是采用常温保存、加工的。因此,从整体来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仓储及配送等环节的应用水平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2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2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冷库、冷藏车以及装卸搬运所用到的相关工具。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冷库及冷藏车保有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拥有冷库容量共计2046万吨,冷藏车29444辆,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到135千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能力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20%,人均冷链食品量不及发达国家的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2冷库建设缺乏规划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兴建冷库,据中冷联盟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我国冷库新增量就达到了579万吨。然而我国冷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以至于出现发达地区冷库过剩,而农业产出区冷库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45%的冷链资源集中分布在江苏、上海、山东和广东地区,而河南、黑龙江、吉林等主要农产品基地却只有不到5%的冷链资源。

23行业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涉及冷藏及冷冻的食品多达上百种,且在不同温度下存放产品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所控制的时间与温度均不相同。由于目前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因此,不同企业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操作,消费者无法对冷链服务的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

24冷库种类不齐全

根据实际需求,冷库的种类主要分为:冷藏库(温度在5℃)、冷冻库(温度在-18℃)、超低温库(温度在-32℃)和保鲜库(存放瓜果、蔬菜的专用库)四种。目前,我国现有的冷库主要为冷藏库和冷冻库两种,而需求量日益增长的保鲜库和超低温库的数量屈指可数。由此造成我国大量的瓜果蔬菜和深海鱼类在不合标准的储藏环境中大量损耗。

25冷藏车使用量低

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在储藏及运输的过程中都应当维持在低温的环境中,因此,冷链物流行业中通常使用具有降温功能的专用冷藏车来完成食品的运输环节。然而由于冷藏车的运输成本较高,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均选择普通货车完成运输,只有在少数高端产品的运输上才使用冷藏车。

夜上海论坛 26冷链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以食品为主,因此我国绝大多数冷库都是依托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而这类冷库由于建设较早,大部分都没有采用信息化技术,所以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十分低下。

3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随着整个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电子商务产业的扩展延伸,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31冷链物流向生鲜冷链方向发展

夜上海论坛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电商企业开始发展生鲜冷链电子商务,即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冷链物流资源完成货物由冷库向普通消费者的流通过程。行业代表如下:顺丰公司开始发展“顺丰优选”、1号店推出“1号果园”、京东推出“京东生鲜”。

夜上海论坛 3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设施设备正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新建冷库开始由多层土建库向高层立体库方向发展;冷库种类开始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仓储设备也开始由机械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3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兴起

我国传统的冷库通常是农副产品批发企业或者食品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建设而成的,由于这类企业的专长是在生产和营销领域,因此常常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发展冷链物流。近些年,许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开始兴起,它们只开展冷链物流业务。这种第三方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质量,还可以加快我国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

4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建议

4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供应链的基础,包括冷库、冷藏车、搬运设备、存储设备等,为了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解决冷链资源缺失的问题,需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备。

夜上海论坛 42政府应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开始呈现出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物流企业在建设冷库时很少进行周密的需求调查。因此,需要政府部门根据我国实际需求情况对冷链物流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政府引导,逐步解决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43建立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夜上海论坛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建立后,消费者可以按照标准评价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政府部门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监管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

44加强供应链建设

完整的冷链物流供应链应当包含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物流方案解决等功能,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没有形成这样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为保障我国冷链物流健全发展,需要加强供应链建设,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

夜上海论坛 45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

冷链物流企业应当在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同步提升企业管理的软实力,通过软实力的提升更好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管理及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第14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uangzhou's cold ch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fresh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From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alliance of fresh cold chain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关键词: 冷链物流;广州市;问题;对策

夜上海论坛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Guangzhou;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096-02

0 引言

广州市拥有极大的生鲜市场需求,是全国最大的生鲜农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冷链物流设备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地区,是最有利于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地区。2013 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广州市了《构建广州现代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专项研究》等文件,旨在规范冷链物流的管理,增强生鲜食品的安全,推进生鲜市场的发展。

1 广州市冷链物流发展态势良好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集公路、铁路、航空、河运、海运和信息六大系统于一身的交通运输中心城市,广州自然而然成为了华南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这也使广州市的冷链物流发展迅猛。根据广东物流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州市水果蔬菜冷冻冷藏运输率为25%,肉类冷冻冷藏运输率为40%,水产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为50%,有冷冻冷藏功能的车保有量1900 余台,冷库能力高达110 万吨,其中拥有5000 吨以上规模的冷冻冷藏库有50多座,而且冷冻冷藏汽车和仓库都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业技术的提升,冷链溯源、全程监控技术、RFID 及传感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都得到全面应用,广州市冷链物流从过去单一的肉类和水产类,向蔬果、花卉、奶制品等更多生鲜农产品推广。同时,加大了从局部生鲜冷链向全程生鲜冷链发展的进程。

夜上海论坛 2 现有生鲜冷链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生鲜产品属于易腐货物,必须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才能实现在加工、贮藏、运输、配送、销售过程中的保鲜。图1所示为生鲜冷链物流系统流程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生鲜产品冷冻或冷藏。然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差、冷冻冷藏技术水平落后、冷库仓储运输成本高、配送时间长等问题,仍然是广州市生鲜冷链物流系统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目前中国整个生鲜电商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2.1 冷冻冷藏设施缺口大,已有冷链物流基础O施落后

广州市现有冷冻冷藏功能的车保有量尚不能满足全部生鲜运输的需求,在1900余台车里,只有一半是配备制冷机的物流车,而且大部分采用的上世纪 90 年代的技术。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相应的冷冻冷藏设施[1]。

2.2 第三方物流服务滞后,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

由于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我国第三方物流体系发展明显滞后。根据调查,广州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主要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自己完成,不仅使冷链物流的成本高,也使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滞后[2]。另一方面,由于冷链物流服务市场信息的不流通,行业行规无法建立,使得冷链物流市场混乱,恶性竞争、不诚信交易等时有发生,这些都阻碍了冷链市场的发展壮大。

2.3 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资源损耗巨大

夜上海论坛 一方面由于地域的原因,广州市大部分地区的冷库主要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到了封鱼期等生产淡季,冷库往往处于闲置状态,物流资源损耗巨大。另一方面,易腐物品的装车过程大多在露天进行,存在温升受腐的可能。加之60%以上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还是采用普通卡车运输,由此造成的产品腐变损耗,也使物流费用居高不下[3]。

夜上海论坛 2.4 冷链物流的产业链缺乏整合,冷链系统没有形成

夜上海论坛 由于生鲜市场信息传递落后,生鲜行业的上游和下游缺乏整合,所以无法为整个冷链物流系统作整体规划和协调,存在着冷链物流供需失衡、无法配套、冷链断链等问题。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必须在储藏、运输、搬运过程冷藏以及自动控温,建立完整的冷藏物流链,才能有效保证流转过程中的保鲜[4]。

3 冷链物流配送对策

3.1 推动冷链配送基础系统信息化

夜上海论坛 由政府出面,一是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和完善生鲜产品流动信息公共平台,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动态数据,实现供应链信息一体化,做到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对原有的冷藏冷冻设备,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动态监控,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5]。三是开发专业的冷链物流系统规划软件,包括库存控制模块、顾客服务模块、仓储管理模块和运输管理模块等基本内容,实现对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优划。

夜上海论坛 3.2 促进第三方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夜上海论坛 对中、小生鲜产品生产商来说,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运行和维护成本都很高,势必需要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来承接。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缓慢,造成目前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科学引导,帮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物流的规模化效益来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

3.3 共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

由于广州市生鲜冷链配送产业链上的不成熟,导致了生鲜配送总体成本的提高。政府可以与物流行业协会一起,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多方资源,以共赢的思维联合共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解决高物流成本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产业链,提高整个广州生鲜配送的服务水平。如图2所示为基于联盟的生鲜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结构图。共同配送模式中最核心的是“电商联盟信息系统”[6],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作为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都能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跟综产品信息,合理规划配送,减少作业反应时间。

4 结束语

广州市拥有极大的生鲜产品市场需求,但目前广州生鲜市场在冷链物流配送的限制下,规模发展处在了瓶颈阶段。因此,针对目前存在的冷链物流配送问题,找到应对措施,降低冷链成本、完善物流体系,构建最佳运营模式,率先为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模板。

参考文献:

[1]张杨平.菜鸟网络背景下电商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_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商贸,2014(3):10-11.

[2]郭峰.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4):40-44.

夜上海论坛 [3]向亚妮,等.生鲜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9):201-202.

[4]胥军.电商开打生鲜大战,冷链物流支撑乏力[J].信息与电脑,2013(7):20-22.

第1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信息共享

夜上海论坛 电子商务的概念在1994年就被提出来了,到上世纪末,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三个网络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就是要将顾客所需要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并且使得该过程中的成本尽可能的低,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但是现有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共享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其有效性,因此,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夜上海论坛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型

在供应链这种多个节点合作的联盟结构中,信息共享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盟是动态的,各个企业之间以信息作为载体进行沟通,但是各个企业得到的关于其他企业的信息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性,这就会导致供应链运行出现问题。若在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就减少了不同企业间因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不同带来的问题;其次,能够做到各节点信息共享,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信息不一致造成的问题:一方面可以缓解牛鞭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协调各企业目标间的矛盾,使得各个企业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促使供应链长期稳定的运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是对从供应商到客户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互通,即位于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借助网络技术,能知道下游顾客的信息和需求,而位于供应链末端的顾客通过网络,也能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之间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使供应链上各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变得更加顺畅,合作变得更加友好,使得顾客需求能够得到快速、准确的满足,同时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绩效水平。其信息传播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传播模型

夜上海论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及存在的

问题

1.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在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与信息流的相互配合体现得越来越重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1)互联网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通过互联网生产者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并有针对性的组织生产,从而确保产品的供需平衡;中间商可以根据产品的供给信息和需求信息,合理的组织仓储和运输,降低信息不畅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最终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产品供给信息和市场价格,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损失。(2)信息技术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客观条件。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涉及面很广,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EDI技术、POS技术等均与其相关。对于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技术的需求的分析主要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的以下三个主要功能来展开的:订单处理,产品运输和配送,库存和仓库管理。(3)电子商务是实现供应链电子化信息共享的必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减少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供应链、缩短流通时间、减少交易频次、降低流通成本、而且有利于改变市场条块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性,进而通过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通过建立反应机敏、健全有效的公平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规模大、信息流畅、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讨论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太过宽泛,因此本文以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为例,讨论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新模式的构建。由于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目前在信息共享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信息共享,总体信息化程度低。在江西农产品市场上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的信息系统,以及存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传递渠道过长、节点成员分散、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的缺失、基层农业信息网络的不完善和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地区之间发展平衡等。(2)长鞭效应严重,供应链效率低下。目前江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各节点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现状和下游企业的供货信息与订单信息来做出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现状而做出的决策往往加重了长鞭效应,加大了供应链中产品的库存量。(3)资金不足。为了实现信息共享,企业必须在管理信息系统、硬件设备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相关人员的培训、流程的改进、组织结构的调整等也都会带来相当高的转换成本。此外,数据的采集、加工也会带来一定的费用。而从江西省农产品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目前江西省的大部分农产品企业而言,很难支付得起如此高额的费用。(4)其它方面的问题。当前江西省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还较弱,特别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限制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形成;同时,不少企业组织臃肿,而且存在着本位主义思想和相互推卸现象,使得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难度加大;另外,农产品市场经济环境尚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间接的限制了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有效运行。

夜上海论坛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

结合目前江西省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来看,为了能够选择和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模式,需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开放与吸收原则、保密与共享相平衡的原则、协调原则。农产品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会使得农产品因为在供应链上经过加工、包装、运输等处理而增值,因此农产品供应链还是一条增值链,但能够增值的前提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保持同步,协调运行,进而保持信息流的畅通。而通过运用电子商务,则可以顺利的实现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对信息的共享,并实现以最小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从而使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了将农民、供应商以及批发商零售终端、客户联结起来的可能性,并有利于实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目前Internet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国外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使用己非常普遍。实践表明,无论是生产企业,政府监控部门,还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都可以通过Internet和查询各类相关信息。而从目前来看,由于江西农产品的信息网络还不健全,沟通渠道还不顺畅,结合着农民上网率低这一现状,使得许多信息难以被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递,严重的影响了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因此,须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并通过将其与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相结合,来构筑江西农产品的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以实现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从目前江西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供应链状况、供应链信息共享状况、以及影响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因素等的分析,可以构建出能够实现江西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有效模式。主要模式如图2:

夜上海论坛 图2 电子商务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图

如图2所示,该模式为两个主要信息库的建立及信息共享所采用:农户在政府的帮助下提供农产品库存、产地、价格等信息而建立的信息库;农产品加工商提品加工、需求、质量标准、发出货运等信息而建立的信息库;他们之间的信息共享是点对点模式中数据接口模式的具体体现。农户和加工商基于Internet技术,通过网络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信息源中心收集和传递信息。农户和加工商各自通过授权经过防火墙,利用Extranet-Web服务系统访问彼此的内部数据,从而及时掌握供、产、销信息的模式。

四、结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个运行良好的供应链结构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若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共享信息,则更加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有序发展。然而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总体信息化程度低、供应链内部整合程度低等问题,使得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难以完全实现。文中构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江西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个信息共享模式。该模式能够使供应链信息充分共享,供应链全程可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降低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增加了供应链上各节点的利润。

参 考 文 献

[1]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3)

[2]梁静,汤云飞等.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及其共享模式[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4)

[3]刘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9)

夜上海论坛 [4]高扬.电子商务环境下新疆番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10)

夜上海论坛 [5]王强.供应链融资的应用与风险管理[J].企业导报.20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