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产业链建设范文

产业链建设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链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链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夜上海论坛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夜上海论坛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夜上海论坛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夜上海论坛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夜上海论坛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将传统的农业旅游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在传统农业旅游区实行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农业旅游发展方式。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集特色农业资源、地方文化劳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旅游结构、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保护农业环境的生态产业链道路。

一、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态旅游中影响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因素有三方面:农业产业文化、农业规模建设以及农业特色内容。农业产业文化的内容是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受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这对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讲,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其独特的文化,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维系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支柱。实际上,农业产业文化被认为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精神内涵,只有重视发扬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内在。具体来说,农业产业文化包括劳作环境、耕种模式、劳动工具、劳动产品、地方的生活习俗文化等。[1]因此,农业产业文化在灵魂上影响着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另一影响因素。首先,农业生态旅游应该呈现规模化特征,表现在某一地区的农业旅游产业链囊括吃、住、行一系列接待服务,这是在服务上的规模化。[2]其次,田园景观的规模化,多数游客参观农业地区,都希望深入农业耕作、农产品加工的环节,而非浮于表面的参观,更多的是参与其中,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规模化,既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产业链,实际上就是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将农业的生态性展现给游客。因此,农业旅游的内容应体现出地方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特色,将农业生态旅游进一步升级为农业生态产业链,包括地方生态农业的特色产品、特色经营模式、特色游客体验等。[3]总而言之,“与众不同”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优势所在,满足游客的好奇、吸引游客的兴趣,是农业旅游特色内容的目的所在,也是实现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构成

农业生态旅游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升级到生态产业链,离不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农业生态旅游的营销。

(一)基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农业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景观能够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能够帮助都市人融入自然、体会自然,此外,还能够提高农业生态景观园区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园区景观利用率,实现农业生态园区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符合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初衷。(2)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开发,所谓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则更偏向于农业的劳作过程,更注重游客农业劳动方面的参与和体验,为现代人感受农业提供了机会,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激发现代人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并唤起游客保护生态、保护土地的意识。[4]

夜上海论坛 (二)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

夜上海论坛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丰富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另一方面,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提升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形象。以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为例,为增加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达到生态产业链建设的规模,该地针对农业的互动项目建设了花卉观赏、游船垂钓、采摘果实等项目,[5]此外,在人文项目方面,苏北地区依托当地特有的产业文化,进行文化要素方面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如乡村艺术节、旅游纪念日等等。

夜上海论坛 (三)推广——农业生态旅游的营销

在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两方面,不同地区依托自身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与深度创新,但脱离了大范围的营销推广仍达不到预期的产业链规模,因此,推广对于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连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与游客的桥梁。传统农业旅游宣传方式以旅游交易会、农业风光图片、新闻媒体等为主,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农业生态旅游的宣传途径十分丰富,如何利用好广泛的媒体资源,增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避免酒香难出深巷,至关重要。为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的规模、吸引更多旅客,今后的农业生态旅游可加强网络营销、微平台营销等方面推广力度,更好地促进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6]

夜上海论坛 三、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关键

通过与城市旅游、自然景观游览等产业相比,不难发现,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产业链建设任重而道远。

夜上海论坛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夜上海论坛 地方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法度完善。首先,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资源的无度开采,则有违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建设理念,无异于杀鸡取卵。其次,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指导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还能在实践上规范其建设工作,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严格划分了农业生态旅游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在保障基本农业生产劳动情况下,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业,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限制每一季度前来旅游的游客,地方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承载力有限,普遍为其生态容量的30%-50%,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前去旅游的游客也呈翻倍趋势,表1为2015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综合经济情况统计。由表可知,仅江苏一省的旅游业产值即可达到1400亿元以上的规模,全国的旅游人口、旅游产值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势在必行,必须为保护农业生态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工作开展地更好更有序。

夜上海论坛 (二)深化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的融合

夜上海论坛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内在要求,二者的有效融合必不可少,在融合过程中,地方政府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政策和方向上给予生态产业链建设帮助,具体实施则由农民合作社、社会团体或个人、民营企业等多种主体积极参与,在发展模式上吸纳了新鲜血液,有所创新和突破(见图1)。由于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社会关联度大、产业投资规模大和收益期长的特点,政府需要简政放权,调动市场的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吸纳社会资金、转移生态产业链建设风险,如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合作社、建设互质的经济联合组织等等。总之,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广泛参与是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之一。[8]

夜上海论坛 (三)建设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联盟

根据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特点,笔者提出建设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联盟的建议,一方面,每一地区的特色农业旅游既是其优势,也是发展瓶颈,任何一个农业生态旅游景区仅凭一招鲜是难以吃遍天的,只有优化区域内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可依托自身的优势,集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的某一环节,不同地区之间形成环节对接,提高区域的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效率。[9]总而言之,建设农业生态旅游联盟,其目的都在于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农业生态旅游体验,同时扩大生态产业链的经营规模,增加区域的旅游效益。

四、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对策

(一)保护生态,夯实生态产业链基础

首先,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且江苏省是国内旅游热点地区,因此,在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切忌求成,要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遵循“保护大于开发”的原则,在农业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发多种旅游项目和旅游内容,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其次,要对已经污染的农业环境资源进行及时的修整和治理,彻底改变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破坏性的农业旅游服务,为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夯实生态产业链建设基础。总之,加大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清除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劳动方式,是江苏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链的根本,是构建长期有效农业生态旅游机制的基础。[10]

(二)农业为本,展示江苏农业特色

夜上海论坛 与普通的自然景观观光和人文古迹游览不同,农业生态旅游的根本在于农业,无论是道路的设计还是项目的规划,以及旅游时间的开放,都是围绕着当地农业特点进行的。江苏省地处中国南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农作物的耕种,在地势地貌方面,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差异较大,既有平原又有山地,可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种类丰富。此外,江苏省的农作物丰富,丰富的地面作物以及水资源作物都称为建设该地区农业生产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优势。因此,展示江苏农业特色、以农业发展为本,是建设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总体思路,要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开发和旅游内容的设计,兼顾经济收益同时,更多关注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展现当地的天然本色,真正做到人与农业、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三)文化指向,重视地方农业文明建设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的居民、同时也赋予了一方的农业资源,江苏省的农业除了拥有美丽的农业旅游风光之外,还蕴藏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在江苏省生态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这种文化特色,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如临水而建的农民住宅、呈梯田状的耕种土地、独特的茶叶种植与采摘、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池,这些都是江苏省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乡土文化景观,除此之外,一些农业方面的技艺也是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瑰宝,如地方菜品的烹调、关于农业的民歌民俗等等。总之,这些实物或非实物的文化遗产,可以称为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建设的优势,在发扬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夜上海论坛 (四)农民主体,增加江苏农民收益

江苏省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目的在于发展农业、造福农民。实际上,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农民带来的利益是有限的,大力开发农业副业和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业,是增加农业收入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的参与是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效率的重要因素。首先,开发农业资源需要农民的支持,农民是农业最原始的接触者,能够给游客带来最完整的旅游体验。其次,以农民充当服务人员,解决了当地农业服务短缺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发展。最后,农民也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参与者,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他们的智慧带动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总而言之,只有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以农民为主体并增加其经济收益,才能提高农民的农业生态旅游参与度,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效率、完善其建设模式。

五、结语

夜上海论坛 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受到农业产业文化、农业产业项目及农业产业内容三方面的影响,在建设农业生态产业链过程中,要兼顾产品开发、项目建设和营销推广几个方面,简而言之,既要关注农业生态旅游的硬件构成,也要不断推进其软件实力。在未来的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建设方面,法律法规制度上的完善必不可少,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也应不断深化,而行之有效的途径则是建立起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联盟。最后,江苏省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一方面要立足生态、发展农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农民为本,在发展农业产业链同时,重视文化指向,总之,双管齐下,实物与非实物的农业资源都作为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的优势不断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延飞,等.江苏省农业旅游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2):11406-11408.

[2]魏玲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15(10):84-88.

[3]何海真.基于产业链延伸与融合的江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产品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吴晓妍.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5]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6]张翼.江苏省“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7]刘航.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8]徐胜.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及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第3篇

农业新看点:企业大佬们纷纷涉足农业

如果说丁磊养猪是一次炒作,刘强东种水稻是一次跟风,那么马云、马化腾、王健林、柳传志等纷纷涉足农业就是看中现代农业的高附加值回报,这也是一种投资机会的呈现和方向的改变。

这些企业大佬们不约而同地对农业及食品领域采取大行动,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农业是一个潜力无限、财富巨大的产业。著名的投资家、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和罗杰斯都在不同场合预言:中国的生态农业将成为超过房地产业产生更多亿万富翁的行业。

夜上海论坛 粮油、蔬菜、水果、禽蛋奶,人人需要,天天购买,这个市场无边无际。生态农业是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产业,前景美好。

建设农庄要领:农村创业农业为优选,产业链建设是成功的保障

夜上海论坛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12年下发“一号文件”大力扶持农业发展。这十几年来,中央财政向农业投入的资金支持以万亿计。因此,在农村创业发展生态农业充满无限商机,而产业链建设是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及投资成功的保障。

招宝生态农庄经过27年的摸索,总结出以养殖野生动物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创造出了效益比单一养殖模式高3~5倍的产业模式,是众多养殖场、家庭农场的样板。有了产业链,收入渠道增多,成本降低,四季有收入,就不容易受到各种市场风波的冲击。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使一个产品效益差,也不容易影响到整体效益。

近两年,招宝生态农庄了解了全国几千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等,总体经营情况是喜忧参半,有一半以上这类经济实体效益不好,其根本原因可能就是不懂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农家乐,如果只有餐饮收入,那收入渠道就太单一了,而且冬天的客人很少,收入受季节影响非常大。实际上,凡是亏损的农庄、农场,大多都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产业链;而凡是有产业链的农庄、农家乐,效益都比较好。所以,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成为生态农庄、农家乐、养殖场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招宝生态农庄告诉您:产业链该如何打造?

招宝生态农庄董事长蓝招衍告诉笔者,该公司产业链的开拓也是被“逼”出来的。初期他们搞野鸡、野猪、野兔等养殖,因为效益非常好,当时没有想通过种植来增加收入,后来因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粪便成了负担,污水排到山下污染了环境,村民意见很大。1995年,蓝招衍通过查资料发现了菲律宾玛雅农场的生态循环生产方式,于是设计了招宝农庄独特的立体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即利用规模养殖的野鸡、野猪、野兔、竹鼠等野生动物粪便来生产沼液,并通过大面积种植水果、苗木、花卉等来消化利用沼液,以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目的。牧草作为动物的饲料,苗木、花卉可以绿化、美化环境,这样就实现了既降低饲料成本又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后来,他又在树丛中建起了木屋别墅,利用农庄种、养产品开发特色野味餐饮、休闲、乡村旅游业,又增加了收入。再后来,他又开发了动物标本加工、即食型野味产品、农庄保健酒等,使招宝农庄从一个单纯的养殖场蜕变成了一个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企业。具体来说,招宝农庄的产业链包括6个方面:1.野生动物养殖;2.种植;3.餐饮、休闲游;4.冷鲜配送服务;5.超市、门店销售;6.农庄规划和技术服务。这也是招宝生态农庄创造效益和控制风险的核心所在。

近几年,招宝农庄与农村百事通杂志社、魅力城乡网、土地资源网等知名的媒体企业合作,共主办了10届全国性生态农庄、家庭农场发展高峰论坛。每次论坛,他都会讲生态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参会的学员反响很大、受益匪浅。如今他每隔两个月就举办一次高峰论坛,以服务于更多读者。

(福建 黄强)

福建省招宝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夜上海论坛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雷镇 邮编:364100

南昌分公司地址: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

夜上海论坛 电话:400-9999-570

0597-5711528(福建)

第4篇

(1.安徽三联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项目(BCB14036)

摘 要: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的、运转有效的产业链系统。安徽动漫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滞后和缓慢,是导致动漫产业链不健全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安徽动漫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状态,导致了资源配置无秩序和资源浪费,动漫产业陷于生产很困难,盈利甚微的恶性循环中。如何链合产业链,使上下游企业间建立有序有效的关联,发挥最大效应。需要地方高校动漫文化教育来促使徽文化与动漫企业建设的结合,形成系统的特色产业价值链。是此次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动漫产业;价值链;安徽文化特色;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40-02

所谓“动漫产业价值链”是运用动漫造型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动漫作品的附加值,然后对衍生品进行“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具有拉动经济效益的系列行为。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的、运转有效的产业链系统。安徽动漫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滞后和缓慢,是导致动漫产业链不健全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安徽动漫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状态,导致了资源配置无秩序和资源浪费,动漫产业陷于生产很困难,盈利甚微的恶性循环中。如何链合产业链,使上下游企业间建立有序有效的关联,发挥最大效应,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动漫文化教育来促使徽文化与动漫企业建设的结合,形成系统的特色产业价值链。只有实现多领域、多部门联动的产业链条,才能有效的占领动漫市场。具有特定风格的动漫形象能够深深地传递一个地区和一种风土人情,具有特质的区域性动漫产业的发展是赋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才能够真正的可持久发展。因此如何挖掘安徽文化和区域精神的动漫代表元素。如何使安徽文化作为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特色。如何使安徽文化带动和发挥安徽动漫产业链的价值作用。如何使完善的产业链系统推动安徽地方企业的发展。是此次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动漫产业是国内数字时代的骄子,动漫产业链以创意为重心,以漫画、动画制作为产业中心,结合游戏、出版、音像、电视及衍生产品开发生产,其相互渗透融合后形成的完整产业链条。动漫产业价值链是运用动漫造型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开发,提升动漫作品的附加值,然后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具有拉动经济效益的系列行为。

夜上海论坛 全球最大的两大动漫大国即美国、日本。美国、日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动漫产业链。美国动漫起源于1907年,动漫产业链是利用其资本优势,把动漫产品形成过程组织成一个从创意创作、到策划再投资、制片、生产、加工、出版、发行和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日本动漫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把动漫业发展成为从连载漫画到单行本,再到拍摄电视动画,继而开发玩具动漫衍生品的产业链条,而国内动漫产业链很不完整,尤其安徽动漫产业相对十分薄弱。

1 安徽动漫产业链存在及解决的问题

首先,产业链前端即前期策划与创作环节最为欠缺,产业链环节与环节之间也处于“断链”状态。

其次,动漫作品内容单一,创新人才缺乏,尤其安徽省内动漫市场缺少具有动画制作技术、电脑特技、漫动漫原创、经营运作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第三,动画公司与媒体和院线的合作方式明显处于弱势。媒体和院线的盘剥不利于动画制作、制片公司的积累壮大。如《牛气冲天》《虎虎生威》的开发、制作、发行就是典型的亏损案例。

第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乏力,出版物发行量低,盗版猖獗,严重影响周边产品市场,经济损失甚重。

第五,缺乏动漫产业链条的突破、缺少清晰的产业规划。例如安徽作为中部省份,从地理条件出发,动漫产业如何与沿海发达城市在动漫产业链上进行衔接,尚未找准自己在产业链上的突破口。

安徽动漫企业和产业自身发展的滞后和缓慢,是阻碍动漫产业链条形成的根本因素,换句话说安徽动漫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状态,因此导致资源配置无序和资源浪费,产业陷于生产很困难和盈利甚微的恶性循环中。如何解决产业链的中断问题,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发挥其关联效应,需要地方高校动漫文化教育来促使徽文化与动漫企业建设的结合,形成系统的特色产业价值链。

2 动漫产业链建设研究目标

2。1 动漫产业链的前期环节研究,动漫生产制作者创作、制作人才

动漫产业的起重点、起点就是创作,因此动漫创作、制作人才的培养也是动漫产业链的原点。文化正如思想家章太炎所说“始乃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动漫形象、动漫元素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传播文化的功能。只有受众接收的文化传播方式才是真正文化产业。因此安徽动漫创作人才的培养其目的是传播安徽文化特色。

2。2 动漫产业链的中前期环节研究,动漫加工者媒体

媒体是占整条动漫产业链中最大部分环节部分,无论是初期动漫刊物、杂志的市场试探还是中期单行本的发行,或是中后期电视、网络的动漫播放,都是需要通过媒体来实现完成的。因此如何做到媒体之间的高效合作、思想统一是整条产业链竞争力强弱与否的重要因素。

2。3 动漫产业链的中期环节研究,动漫产业的眼睛市场细分

夜上海论坛 市场细分贯通在整条动漫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决策、投资方向都受到市场营销判断和能力的影响。动漫由于年龄层的差距,可以细分到幼儿受众、中小学受众、成年受众。

2。4 动漫产业链的中后期环节研究,动漫产业的受众幼儿受众、中小学生受众、成年受众

动漫周边衍生品最具有代表的则是玩具。动漫产业链想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要放大和推高动漫造型形象的影响力。动漫周边看似动漫产业链的最后产物,其实却又是另一开始。

2。5 动漫产业链的后期环节研究,动漫业衍生下游动漫周边如衍生品、动漫广告、游戏、动漫主题公共场所

动漫衍生品、商品是动漫诞生出的一种精神再生产而成。动漫广告是作为广告的一种新载体将成为一种成本低廉的新趋势。动漫游戏脚本可以演变为连载动画或动漫。

2。6 动漫产业链的后期延续环节研究,动漫业持续发展的载体动漫服务业

动漫主题公园、游乐场能带给大人小孩童话般的感觉。动漫越来越靠近服务业,促使中国服务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动漫是一种概念,只要有创意灌输到每个行业中,其经济辐射才是不可想象的。

3 动漫产业链建设研究内容

3。1 完善动漫产业链,实现安徽省特色动漫产业链价值作用。重视上游产品与衍生品的开发。如与产品相关的游戏、绘本、动漫形象、装饰品、海报、拼图、服饰等产品的定位,囊括产业链全程的“利益捆绑”式设计开发。

3。2 调整产业链后期播出和销售环节紧密衔接。加大推广媒体的力度,将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车载媒体和人偶的城市路演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的推广方案,坚定改变以往“重制作轻营销”的做法。

3。3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外包生产制作的方式参与到动漫产业的分工中,找到产业链的衔接点。安徽省人力资源丰富,省内与沿海地区在人力资源上很有优势,再加上合肥、芜湖等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特点,利用行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将外包加工吸引到我省来。同时可以通过外包锻炼动漫制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熟悉动漫制作流程,运用所学知识将动漫生产、制作、营销流程提升到高附加值的阶层。

3。4 重视加强政府引导,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如开设动画节目播出专用频道,增加动漫播出时长,以及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的方式提高动画播映价格,弥补动画制作公司前期投入高的成本资金问题,从而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3。5 协调合肥与芜湖两市在动漫产业链中的定位与合作,使两市形成各有优势,各有侧重,携手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发挥合肥高校、科研院所多,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完成产业链前期开发的制作、动漫的培训与教育方面的发展;发挥芜湖中小企业众多,经济交通上都与江浙沿海地区联系紧密的地理优势,促进产业链生产开发环节衍生品研发,完成筹建运营动漫旅游项目,衍生品市场培育与开发工作。

夜上海论坛 3。6 加强高校动漫文化产业教育,用地方特色文化及元素培养特色创意人才。新世纪网络传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年轻族群,可借鉴韩国模式融合动画造型形象设计与网络的传播,从网络平台寻找产业链建设的突破口。如开设网络动画虚拟展馆;组织网络flash动画制作大赛;开设网络动画视频共享专区等,形成安徽省自己的独特动画品牌。

夜上海论坛 在动漫产业链相关的课题研究中,安徽动漫产业链发展如何带动安徽经济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链建设作为实现产业链企业起飞的基础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者甚少。安徽省内合肥和芜湖两地作为安徽省两大动漫产业基地后,在动漫开发制作、培训教育、衍生品开发等方面还没有理清其具有的种种优势。并且两市在动漫产业链上发挥的作用和协作问题也没有清晰的规划。

夜上海论坛 党的十八大报告、安徽省第八届党代表提出安徽省应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把动漫文化产业列入了“十一五”重大项目之中,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和安徽省政府对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也给予了安徽动漫文化产业及产业链建设一个机遇。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挖掘安徽文化和动漫精神的动代表元素。有利于使安徽文化成为安徽动漫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有利于安徽文化带动和发挥安徽动漫产业链的价值作用。有利于使完善的产业链系统推动安徽地方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安徽文化以地方动漫产业链与沿海地区产业链衔接为桥梁,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子蓉.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2).

(2)刘兵.武汉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夜上海论坛 (3)羊廷牧.动漫世界谁主沉浮[J].文苑广角,2010(11).

(4)章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11).

(5)叶朗.200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第5篇

过去十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也是中国乳业疯狂生长的十年。经历了频繁的广告战、促销战、收购战之后,中国乳业产值已站到2300亿元巅峰之上。

同时,如我们所见,今天的中国乳业也是极为尴尬。各种安全“门”事件,媒体、公众的口诛笔伐,消费者对中国乳业信心几乎丧失殆尽,乳业整体形象滑向深渊。

而在这十年里,有一个品牌在多次乳业安全事件中均独善其身,它就是飞鹤——一个保持了50年来零安全事故纪录的国产奶粉品牌。

夜上海论坛 其中的关键,源于过去十年里,飞鹤选择了先解决风险后谋求发展的模式,走上了全产业链建设这条寂寞的道路。

夜上海论坛 初衷:建最好的牧场 用最好的牛奶

众所周知,全产业链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和精力,且回报周期长,因此业内很多朋友都无法理解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的初衷,并好心劝说他应该把钱投到市场里。因为在他们看来,养牛不是飞鹤的本行,应该交给第三方去养,飞鹤要发挥的是其擅长的生产加工。

夜上海论坛 在冷友斌看来,如果上游有成熟的、规范的、体系化的奶源供应,飞鹤确实用不着自建牧场,只需要遵循专业化分工原则,但中国的奶源供应恰恰不是这样。中国奶源模式以向农民散户收奶为主,为产品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中国奶源产业结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乳企今天还在使用以下两个传统模式下的奶源:

首先是向农户收奶,即奶农自己养牛、自己挤奶,然后将鲜奶上交企业。由于养殖条件差,有时鲜奶质量无法达标,一些奶农便在挤奶时添加化学物质以使得鲜奶合格,导致奶源在农民挤奶时就被污染,三聚氰胺事件即为前车之鉴。

其次是集中榨奶,即奶农养牛,到企业指定奶站集中榨奶。这种模式由于企业现场集中挤奶和监管,能够杜绝前者模式中暴露出的挤奶时违规添加的问题,但奶农无法实现科学化、标准化饲养,因此奶牛在饲养环节、防疫环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仍无法控制。

冷友斌回忆,飞鹤也曾使用过这种方式,但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疏忽。

夜上海论坛 他认为,奶源模式暴露出的问题正是今日中国乳业困境之源,飞鹤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建牧场,打破奶源困局。

冷友斌曾考察国外的乳业产业,他发现无论是小牧场还是大牧场,没有任何一个先进国家的奶源供应是中国这种模式,这更强化了他自建牧场的决心。

夜上海论坛 企业自建牧场是指奶牛育种、饲喂、挤奶、防疫等整套环节均由企业规范化管理,规避了饲喂、挤奶等关键节点的潜在风险,还能通过精细化饲养提高鲜奶品质。

建设世界上最好的牧场,使用世界上最好的牛奶,做世界上最好的奶粉,成了冷友斌的使命。

夜上海论坛 经过:咬牙撑过十年孤独

夜上海论坛 然而,冷友斌看准了奶源的方向,却低估了自建牧场的难度。用冷友斌的话说,“十年的建设期,想到的没想到的,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都让飞鹤碰上了”。

夜上海论坛 飞鹤的规模并不大,现在一年也只有20亿元的销售规模,但在牧场建设上却是惊人的慷慨——总投入达35亿元。

对体量并不大的飞鹤来说,筹集这35亿并非易事。飞鹤上市融到的1.8亿美元,每年的全部经营利润,还有10亿元的银行贷款,全都投到牧场及全产业链建设上。

十年里,“资金绷得再紧,都得不断去找钱、投钱,因为自建牧场是动起来就停不下的事儿。”冷友斌坦言。

夜上海论坛 仅有资本投入还不够,由于没有牧场建设经验,“牛这东西还不会说话,以至于产奶量低也找不到原因”,飞鹤全世界找人,从国外引进专业人才,渐渐搭起了专业养牛团队。

当然,质疑声也在困难中不绝于耳。

当眼看着业内兄弟企业翻筋斗式地增长,团队出现了其他声音,尤其是市场人员:能不能放慢一点牧场建设,能不能对奶源要求不那么苛刻,多投点钱在市场上?多做一些营销

让冷友斌欣慰的是,飞鹤高管团队多是专业技术出身,对牧场建设意志坚定,对品质要求一致的苛刻,他们坚信牧场建设的战略正确。

十年后的今天,飞鹤迎来了风雨后的阳光。通过牧场建设,飞鹤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婴幼儿奶粉奶源采用100%牧场奶;同时,也率先实现了全产业链可追溯。令冷友斌骄傲的是,飞鹤人如今可以自信地说,飞鹤的奶源是世界上最好的奶源之一。

夜上海论坛 当然,这十年的辛酸,十年的甘苦,唯有飞鹤人自知。

未来:全产业链作用将显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时,飞鹤奶粉全部检验过关,业内人士都说“飞鹤后脑勺都长了眼睛,知道自建牧场”。其实,冷友斌的目光远不止停留在牧场建设上,飞鹤将全产业链上游进行了前移,通过农场建设开始进行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并不断完善工厂设备和工艺。在北纬47度,飞鹤建成了好农场、好牧场和好工厂的产业集群,相对于一般乳企仅有工厂而言,飞鹤用最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6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中职;专业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两年的示范校创建过程中,以“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思路,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为示范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专业对接产业链”的含义

沙溪是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产业链完整,涵盖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产品、陈列展示、营销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环节,我校紧紧依托和服务当地服装产业,对接产业办专业,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服装专业建设模式,并以此推广到学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专业对接产业链”就是“实训基地(中心)对接产业链、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

二、“专业对接产业链”在专业建设中的具体做法

(一)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对接产业链,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专业。

我校根据服装产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服装专业对应服装产业链中设计、生产、检测、营销等各个环节,开设了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生产管理、服装模特、服装展示、服装营销等专业或专门化方向,同时还与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等进行无界化合作,开设了服装电子商务、服装物流和服装服饰设计等专门化方向;还依托服装检测中心开设了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的服装检测专业。总之,专业设置和专业拓展紧紧对接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改造老旧专业,新增新兴专业,办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服装专业。

夜上海论坛 (二)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实训基地(中心)对接产业链,增强企业对专业的人才依存度。

夜上海论坛 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实训基地(中心)是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核心,而实训基地(中心)是否与产业紧密对接成为关键。我校的做法是: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这样的“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既要真实地按生产流程和岗位要求来配置设施设备,又要考虑到教学实训需求,如我校近年引进的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线、EK休闲服装生产线、合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生产线等。

在实训基地(中心)建设中,除了引进企业线外,我们也按照产业链上的岗位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其功能设置、设备和工位配置、实训环境布置上既参照企业车间来建设,又考虑到教学实训需求,如服装设计制作一体化实训车间、电脑绣花实训车间、服装工艺实训车间等。

(三)专业教学对接产业链,促使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

夜上海论坛 “把课堂搬进车间,让学生上课就是上岗。”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培养学生,也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初具雏形。

一是改革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根据产业链的岗位要求,把企业生产线引进学校,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让学生在真实的工厂和车间环境里“做中学”,让教学在生产性实训中开展,让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教学实训指导,培养与产业要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着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夜上海论坛 三是改革评价模式,让企业的技师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教学实训车间都配有企业技师与专业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和对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来考评学生技能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组成若干项目小组。

夜上海论坛 四是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夜上海论坛 五是改革教学手段,加快教学资源库建设进度,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平台,教师可随时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学生可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夜上海论坛 (四)把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

我们聘请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主任肖文陵等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服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把这些专家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现已建成名师工作室有13个,如董怀光设计师工作室、欧阳心力教授工作室等。同时我们还将服装专业教师和学生编组配备到每一个名师工作室中,做名师的下手,面对面聆听名师的指导和教诲;此外还定期在校内开设学生与名师直接对话的“名师讲堂”,让师生能接受到专业发展最高水平的名师指导,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从而引领专业发展。

(五)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专业的培养,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

夜上海论坛 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和专业部重视“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专业的培养,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管理制度,规定所有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脱产到校外企业挂职,二是在校内教学工厂或工作室中带项目。在校外企业挂职的由企业分配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企业给予评价,学校再根据企业评价给教师相应的奖罚;对不受企业欢迎的教师,学校则要求教师限期提高业务,并降低对教师绩效考核的评定档次。在校内教学工厂或工作室中带项目的教师,要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如带学生给企业设计服装样板的项目教师,要以有无企业认可生产的服装样板为考评标准。通过这些管理、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了专业教师的成长,使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技师。

(六)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我校通过学校承办的研发中心、设计师协会这些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大学、广州美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中山市通伟服装有限公司等60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开展全面、深度和高端产学研合作,为珠三角服装产业群培养包括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在内的各类专业人才;为杉杉集团等40多家服装企业提供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改造、服装检测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全方位推进了专业对接产业链。

(七)承办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和服装设计大赛,增强专业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多年来,我校积极承办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相继举办了2009年第十届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CHCW2009)之广东服装行业产学研研讨会和东方儿女杯休闲服装设计大赛、2010年天竹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2011年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2012年百利达杯服装设计大赛及服装产业高峰论坛。尤其是2011年11月13日在我校举行的广东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暨与粤港澳服装业对话论坛,教育部鲁副部长亲临指导,来自教育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和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近400位等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模式所产生的成效

(一)专业吸引力增强,招生就业两旺。

专业对接产业链,促进了服装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使服装专业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 的就业招生良好局面,最近两年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9.6%以上,初次就业率超过98%,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2010年前一年招生规模只有4个专业班230多名学生,在校学生仅有600多人,现在一年招生7个班400多名学生,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

(二)打造了“一基地三中心”,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

“一基地”,是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近年来,在服装专业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引进企业生产线,新建扩建了19个教学实训车间,实训基地内建成有包括中山英仕婚纱晚礼服生产线实训车间、EK休闲服装生产线实训车间、上海合鹰单量单裁自动裁剪生产线实训车间,雅丽绣花公司电脑绣花车间、恒辉印染公司服装数字化印花车间、服装设计制作一体化示范车间、服装工艺车间、服装版房车间、服装尾部处理车间、服装电子商务实训室、服装CAD机房、服装设计室、服装模特表演厅、服装产品陈列展厅、服装销售门店、服装模特摄影室、平面广告制作室、服装信息中心等在内的30多个教学实训车间或场室,各个实训车间或场室布局合理,设备先进,与产业对接紧密,能满足每年1500名全日制学生实训、2500人培训的需要。

夜上海论坛 “三中心”,一是由学校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中纺标CTTC中山检测中心,为中山市乃至珠三角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权威、便捷、高效的纺织服装产品检测认证服务;二是学校承办的目前中山市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山市休闲服装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并以此服务上百家企业,与高校、名师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至今连续举办了四届广东省服装业高峰论坛、每年多次举行行业交流会和企业产品会。三是学校与中山市网商联盟合作建设的服装电子商务中心,为中山十几家服装企业服务。

“一基地三中心”的建成,大大提升了专业实训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成为全市、全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师生技能竞赛和技能考证以及为当地产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技能进修的重要基地。

(三)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1)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丰富,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课教师一起,编写了服装专业3个主要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完成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的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

夜上海论坛 (2)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教学改革模式成为广东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之一,为示范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夜上海论坛 (3)引进企业生产线,建 “教学工厂”或“教学实训车间”;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全面推行;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培养学生,让技能水平和项目成果来反映学生职业能力,这些举措都让专业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也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校内初具雏形。

夜上海论坛 (4)教学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作为国家示范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课题的副组长单位,与相关的企业院校合作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夜上海论坛 服装专业学生连续六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实现六连冠,截至2012年,我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服装技能大赛,已经累计获得12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还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展示特等奖和一等奖。服装专业毕业学生双证书率达到99.6%。学校在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连续五年稳居全市一等奖的第一名。

(五)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成效突出。

近年来,服装专业现有35名专业教师,已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8名骨干教师,有11位教师是技师或高级技师,一位教师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服装设计师”,一位教师被评为高级服装设计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0%。

夜上海论坛 所有专业教师每年均不少于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还聘请了17位企业技师做服装专业的兼职教师,他们或定期给学生上课,或在车间带项目、指导学生。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做学校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还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服装设计师、专家学者和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服装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把这些专家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

(六)校企深度合作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校企合作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服装专业以项目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如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纺织品检测中心项目,与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合作的婚纱晚礼服制作设计项目等,目前,校企合作项目已达21个,合作单位包括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广州美院、中山英仕服装有限公司等31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校企及产学研合作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夜上海论坛 四、体会和反思

第7篇

色块

光热发电(CSP)是指用太阳光加热介质然后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太阳能利用形式,与通常所讲的直接将太阳光转换为电力的光伏发电不同,光热发电是太阳能-热能-电能的转换过程。

CSP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研究,我国满足聚光光热发电辐照条件地区的土地面积折合可用装机容量约为16,000GW,潜在的太阳能光热可发电量达42,000TWh/年。

夜上海论坛 只有直射阳光才能被汇聚,因此CSP电站对部署地的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通常需要直射阳光辐照量达到1800kWh/m2/年以上(约合5kWh/m2/天)。

夜上海论坛 根据测算,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单座抛物面槽式或集热塔式CSP电站的经济规模在100MW~250MW,具体视其采用的导热介质和发电机组的效率而定,这一规模已经相当于一台中型火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碟式斯特林系统则较为特殊,由于其每台单元都能直接输出并网交流电,因此电站的规模理论上完全由碟式系统单元的数量决定(典型系统25kW/台,即100MW电站需4000台)。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单座CSP电站的经济装机规模仍将继续增长。

“圈地运动”已经开始

与光伏发电不同,单座光热电站通常须达到数十MW的装机容量级别才有经济性可言,因此项目投资额巨大,目前国内在建项目的投资主体几乎全部来自五大发电集团。由于光热电站建设位置的光照资源条件对电站运行的经济性影响很大,因此五大集团已纷纷开始类似与风电大规模建设初期的“圈地运动”。

夜上海论坛 华电集团是光热发电领域走得最早、最快的电力巨头:除了参与北京延庆1兆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2009年12月17日,华电新能源公司与澳大利亚雄狮国际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准备在格尔木市携手开发10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一个月后,2010年1月5日,华电新能源公司又与嘉峪关市签署总额超过26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规划到2015年建成2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

大唐集团已开工建设国内首座10兆瓦光热发电试验示范项目,并且以0.9399元/度地最低价中标内蒙古鄂尔多斯50MW槽式光热发电特许权项目。

国电集团2009年与青松建华合资成立吐鲁番新能源有限公司,中长期规划太阳能热发电30万千瓦,目前示范项目仅为100千瓦。

夜上海论坛 与风力发电场类似,光热电站的选址对项目的发电成本、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等都有巨大影响,一般需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光照资源;2、地面坡度;3、水资源;4、输电距离。

产业链建设是关键

完善的产业链是光热电站建设大规模启动的前提

夜上海论坛 与技术已相当成熟、产业链配套完善、并已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光伏发电产业不同,光热发电的产业链(尤其在国内)还相当不完善,光热发电系统的结构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每个关键部件的生产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对槽式和塔式系统来说,集热场所用的聚光反射镜是其最重要的部件,它们看似只是面积大一些的镜子,但实际上,要在反射率、抗污损性能、使用寿命等技术指标上,达到光热电站所要求的标准绝非易事,其中的技术核心是镜子表面的镀层,目前3M的产品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

此外,集热管道也是光热电站的核心部件,它对光热电站的长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管道需同时具有耐高温(导热介质温度在400度以上)和保温性能好(减少热量损耗)的特点,同时,由于管道系统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连接处的密封质量要求也很高,对于采用融盐等新型导热介质的系统,抗腐蚀性能也是必须的考量。

夜上海论坛 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保证高精度追踪的追日系统也是光热电站的关键部件,对聚光镜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站能否达到设计功率。

鼓励政策初现端倪产业链建设已逐渐启动

国家发改委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新能源作为单独门类,首次进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而“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开发制造”则被列为新能源大类中的第一条。我们注意到,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已经悄然展开。

夜上海论坛 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该联盟成员目前包括中科院电工所、华电集团、皇明太阳能、金晶集团、西安航空动力集团、大明玻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等41家企业、大学和研究所。

夜上海论坛 2010年5月,中航通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项目落户湖南沅陵,一期设计20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化成套设备产能。

夜上海论坛 2010年7月,CSP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落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30亿,一期投资10亿,设计年产1000台43千瓦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

2010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皇明太阳能股份公司共同合作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米长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延庆八达岭太阳能热发电基地竣工。

夜上海论坛 2011年2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发电实验室成功研制了世界首台太阳能热发电站仿真机,可对太阳能热发电站运行进行全过程仿真。

2011年4月,中海阳禅德太阳能反射镜系统生产项目在成都开工,产能对应800MWCSP电站对镜场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光热发电产业国内相关公司

三花股份(600586.sh):2009年12月公司公告出资1050万美元获得以色列碟式CSP系统研发公司HelioFocus30%的股权;2011年1月,三花股份对HelioFocus增资534.09万美元,增资后持有公司30.71%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原大股东ICG公司也通过现金增资,共计持有45.77%的股份。公司公告称,HelioFocus研发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高温接收器技术难关已基本突破,但是项目仍然处于测试阶段,技术还不成熟,离实际的工程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夜上海论坛 虽然碟式系统是目前四种CSP技术路线中理论和实验效率最高的一种,但其“高效率和低成本”始终没有得到商业电站甚至大型实验项目的验证,其运行可靠性和实际的经济性仍然有待考证。

航空动力(600893.sh):2009年12月,公司通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20.49亿元拟投资四个项目,其中97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斯特林太阳能发动机生产及示范工程项目”。

杭锅股份(002534.sz):公司今年4月向中控太阳能增资5000万元获得20%股份,中控太阳能专业从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公司公告称中控太阳能自主研发了太阳能镜场的定日跟踪系统,但技术还有待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加以检验。

金晶科技(600586.sh):公司是国内超白浮法玻璃行业龙头,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竞争对手,超白玻璃是CSP光热发电中采光镜面的主要原材料。

中航通用:2010年初北京中航通用公司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研发成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成套设备核心技术,实现了曲面聚光镜从技术到生产的完全国产化。2010年5月,中航通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项目落户湖南沅陵,一期设计20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化成套设备产能。

皇明太阳能:公司参与建设了北京延庆光热电站示范项目,也将为鄂尔多斯光热电站特许权项目提供核心部件。目前定日镜、槽式镀膜钢管、槽式聚光器等核心部件公司均自行生产,且已经超越国际水平,高温集热镀膜钢管已出口至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大明玻璃:2009年7月,与世界知名玻璃设备制造商美国GLASSTEC公司达成协议,投资500多万美元,引进国内第一条专业生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定日镜用钢化生产线。目前反射镜产品已经覆盖槽式、塔式、碟式三种类型。

天威新能源:控股子公司天威(成都)太阳能热电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进入太阳能光热发电商业化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公司之一,引进了国外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和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公司联合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肃建设我国首座兆瓦级光热发电试验示范电站。

投资策略

第8篇

中小企业集群主要有两类要素主体集聚:一类是专门化企业集聚,另一类是中介机构集聚,前者通过专业化协作分工形成了企业集群的核心产业和辅产业,后者通过为前者服务形成了企业集群的服务产业。企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通过服务体系的作用,缩短反馈环,与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一起,构建起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体系。这种由链式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是企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正是企业集群内成员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以及专业化服务体系,使它形成了集聚优势,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

笔者通过对湖北典型企业集群的分析,试图剖析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从产业链分解的角度看,企业集群的形成模式有哪些?进而了解影响企业集群产业链分解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二是讨论基于产业链主导联结模式的企业集群成员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之间的联结机制,重点关注服务体系与集群企业的联结;三是分析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内容,以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服务际与集群企业的有效联结。

从产业链上、中、下游分解的角度,企业集群的形式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产业链本地分解扩展,另一种是基于产业链异地分解合作扩展。

夜上海论坛 (一)基于产业链本地分解扩展的形式模式

基于产业链本地分解扩展而形成企业集群,这种集群的产业链上、中、下游主要集聚在当地,往往从产业链的―个环节开始,逐渐扩展而形成。产业链的当地化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和供应成本,便利了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为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协作创造了条件。具体的形成模式又可以划分为三种:

第一,上游产业引致型。这种企业集群往往依靠上游原材料优势,通过向中、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扩大集群规模和收益,或者依靠已有的产业基础,向下游拉长产业链条,扩大集群经营范围。如湖北徐古镇蘑菇企业集群,1999年该镇大面积推广种植蘑菇,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社会筹资,股份经营,干部带头,部门支持”的发展模式,开始了最初的创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鲜菇产量的节节飚升,逐渐将着力点转向深加工。2004年武汉长华食品贸易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年产10万吨的蘑菇罐头、蘑菇原汁酱油、蘑菇酱菜深加工出口基地。目前,徐古的蘑菇生产已经形成以长华为龙头,以康之源为配套的蘑菇加工板块,产品畅销国内外。再如应城市盐业化工企业集群,该集群最初以盐业化工为主,后来通过以原盐的生产带动下游两碱、化肥、芒硝等产品的增长,以主业生产带动下游相关辅助产品的生产(如盐碱、化肥生产所需用编织袋的生产),扩大了集群经营范围,形成了以盐业化工、精细化工等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企业集群。

夜上海论坛 第二,中游产业引致型。最初,―个地区的本地企业都生产中游产品,随着产业需求的扩大,影响的提高,不断吸引上游配套企业入驻,下游依附企业衍生。如湖北鄂州市金刚石刀具企业集群,该集群起步于1983年,由燕矶人张忠明从上海引进技术,投资3万元,从创办的第一家金刚石锯片厂开始,逐渐裂变、扩大,2005年市场拥有量占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的规模。在中游核心产业金刚石刀具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碳片生产、石材加工等上下游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2005年,该集群中石材机械系列包括各种类型的锯石机、切割机、磨光机等,年产值达到1亿元。

第三,下游产业引致型。最初,本地企业以生产下游产品为主,随着这些企业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需求的增加,外部资源和新企业由于受到当地需求的吸引而进入该产业的上游环节,在拥有大量下游企业的地区投资建厂,为当地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其它中间产品,这样,大量的上、中、下游企业逐渐形成纵向合作关系。

夜上海论坛 (二)基于产业链异地分解合作扩展的形成模式

夜上海论坛 基于产业链异地分解合作扩展而形成企业集群,这类集群往往是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键生产环节分布在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相邻但不属于同一行政区划的地理边界上。如广东顺德的乐从镇和伦教镇之间的纵向合作案例,乐从镇家具企业成行成市,构成全国最大的家具市场,同时依靠家具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全国各地采购商。对于乐从镇而言,较快的家具设计需要有成套的家具生产模具和木工机械设备,而靠国外进口这些设备,价格高、周期长,也不能满足当地企业的特殊需求。而毗邻的伦教镇开始专门开发和生产木工机械,其中60%的产品专门提供给乐从家具生产企业。这样,乐从是一个专门从事家具生产的专业镇,而伦教则是为乐从专门提供上游产品的专业镇,两个镇依托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而形成更大范围的企业集群。

夜上海论坛 (三)影响企业集群产业链分解的关键因素

夜上海论坛 从企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可以看出,影响企业集群产业链分解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衍生。不论是哪种形成模式,产业链的裂变、分解、扩展,都离不开企业家的创业和大量企业的诞生。二是政策因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需求扩大、利润吸引而引致的产业链分解扩展是比较普遍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下至上的自发形成模式。但在湖北的典型专业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制定一系列拉长产业链的规划,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给予新创企业土地、税收、家庭子女教育、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撑,同时在企业创办以后,给予配套的扶持企业成长的措施,才使得产业链得以延伸。三是跨行政区域合作。当产业链分解在异地时,这一点尤为重要,没有这种合作,生产要素和服务要素就无法自由充分流动,产业链就无法通过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实现分解扩展,跨区域的生产和服务协作就无法实现。

夜上海论坛 三、基于产业链的企业集群联结模式及服务共享机制

(一)企业集群联结模式及成员结构

以产业链为主导关联模式的企业集群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以单一产业链为主导关联模式的企业集群,一种是以多个产业链交互在一起的企业集群。前者在意大利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意大利南部,存在着众多依托产业链而形成的特色经济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大量中小企业承担着从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到后勤服务的完整的产业链价值活动。如美国加利福尼亚葡萄酒业集群。后者主要是带配套关联企业的集群模式(Poter,1998),比如绍兴纺织业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品关联,围绕该产业链还出现了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辅行业。由这些紧密联系协同互动的企业构成了庞大的纺织企业集群。

虽然两类集群主导关联模式不一样,但两类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都主要表现为“供应商――用户”关系。正如帕得卯和吉勃森所说的,集群是一些企业互动形成的,这种互动可能是通过充当价值链中的供应者或顾客来实现。在这种价值链联结模式中,企业之间有较为明确的专业分工,并由此而分化出四类集群成

员:供应商、竞争者、用户和公共部门(PadmoreGibson,1998;魏江,2004)。从产业链联结的角度看,集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则主要可以划分为四种:供给与需求关系、合作与竞争关系、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规制与被规制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集群成员间的关系图谱(图1和图2)。

(二)服务共享机制

供应商、竞争者、用户三个子群通过垂直网络关系和水平网络关系相联结,可以共同分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公共部门子群,包括专业化服务结构和政府部门则主要通过知识流、物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结合规制安排与前三个子群相关联,构成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架构。

夜上海论坛 从服务联结机制看,前三个子群(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的主体)与后一个子群(专业化服务部门和政府服务部门)又通过两种机制相联结,一是直接服务联结机制,包括中介结构为集群企业直接提供劳动力培训、教育、技术和管理咨询,以为企业提供商业为主。二是间接服务联结机制,如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中心等),以为企业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公益为主。同时,地方政府提供的扶持性政策则为两种联结机制得以有效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夜上海论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从产业链分解的角度看,中小企业集群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一是为企业创业成长提供完善服务,促进企业衍生;二是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建设有利的政策环境;三是加强对内开放,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服务体系共享平台和机制;四是培育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五是加强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四两个方面的作用在于使商业与集群企业通过知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力资源流联结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二、三、五三个方面的作用在于提供公益,并为服务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供有利的政策保障。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设,建立起中小企业集群与服务体系的共生机制。而就建设方式而言,则主要包括强制性和诱导性两种。经过调研,我们在湖北典型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大都找到了相应的个案。

(一)为企业创业成长提供完善服务,促进企业衍生

1、融资辅导及信用服务。融资服务开展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政府、银行、企业的三方联盟,如2005年2月,黄陂区政府、交通银行武汉分行、佳海房地产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由交通银行武汉分行对佳海都市工业城授信10亿元,向园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小额授信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确立定期沟通、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全力支持佳海都市工业城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通过这个由政府、银行、企业组成的全新战略联盟,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提供信用担保,开展信用评级。通过建立信用担保公司,鼓励和支持集群内外的法人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商业性信用担保和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搭建银企互信平台,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活动,能有效帮助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例如,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黄石采取的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成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的运作模式是按企业法人注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采取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二是成立了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中心,会同人民银行、工商、税务、质检、公安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实行百分制考核办法,将评价结果在有关媒体予以公布,并实行分级别和淘汰制;三是成立了市中小企业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四是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夜上海论坛 2、技术服务。包括组织中小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服务、为中小企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各种技术服务机构,如孵化器、生产力中心、科技园区等,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集群内部设立技术服务中心,主要是龙头企业自己建立或几个企业技术联盟共同发起建立;二是吸引外部研究机构在集群内部设立技术服务中心;三是由企业和外部研究机构在集群外部设立技术服务中心。我们发现这三种途径往往是相互结合的,比如仙桃市彭场镇无纺布企业集群,在成立省级“无纺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基础上,依托新发公司,成立国家级无纺布产业服务平台,引导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姻”,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与此同时,在省科技厅的指导和帮助下,集群中的部分骨干企业纷纷与中国纺织研究院、武汉纺织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功研究开发出了多层厚克度复合无纺布等10多个新产品。

夜上海论坛 3、劳动力培训和教育服务。对于非中心城市的企业集群,开展人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走出去”,如徐古镇按照“人人会种菇,个个当行家”的要求,实施蘑菇技术能手“万人培训工程”,每年培训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组织外出学习技术100多人次,造就了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为蘑菇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持。第二种是“引进来”,主要是通过专门培训机构或企业自己从中心城市聘请高校教师或科研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如鄂州金刚石刀具企业(公司)在全国各地聘请了国家级的专家3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国家两院院士1人,与多家国内知名院所、专业机构常年保持技术联系,并通过金刚石生产力促进中心,培养金刚石专业技术人才。第三种就是“自主服务”,主要由集群机构(经营性专门培训机构)组织当地技术能手、企业家为当地群众授课讲解,这种形式在农业企业集群中更为常见。

夜上海论坛 此外,考虑到吸引外地企业家的需要,还要顾及外地企业家的落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细节问题,为企业家及家属提供生活服务等。

夜上海论坛 (二)提供政策支持,为集群企业建设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地方政府为集群企业提供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土地征用政策、资源(如水、电、煤)价格优惠政策、技术支持政策、融资政策、品牌扶持政策等。目的主要在于吸引企业入驻、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软环境。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以税收优惠减免政策比较普遍,是现阶段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利器。如为了做大做强金刚石刀具企业集群,鄂州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18项优惠政策,鼓励金刚石刀具企业向燕矶刀具城集中。为此,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区长为指挥长的“鄂城区刀具城建设指挥部”,由区经贸局牵头,抽调21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规定对入园企业在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优惠。按照能减则减、能免则免的原则,不收或少收规费,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投资达2000万元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前三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全额征收全额返还,后两年全额征收减半返还。优惠的政策招来了一大批优质企业,2005年以

来共有18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入了刀具城。

(三)加强对内开放,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集群服务体系共享平台和机制

夜上海论坛 有研究表明,我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国内省际贸易强度不断减弱,国内市场被划分为众多子市场。这种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是各级地方政府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果。这种作法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为了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对内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按党的十六大要求,“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由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要做好相关工作,仅仅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服务体系共享平台主要是针对具有共性的服务项目而言,比如,针对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成本较高,不利于新技术向中小企业扩散的问题,湖北省有关部门先后分别走访了化工、建材、食品、纺织、制药、生物制品在内的10多个不同行业的127家中小企业,针对这些企业普遍有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提高产品技术和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需求,与某大学合作共建“智能可视化优化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这一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为中小企业解决带有行业性和基础性的共性技术。

此外,在各地(市)、县成立各类服务机构的基础上,还要形成信息及各种服务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工作机制,政府要扶持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成长,为它们提供信息支持,特别是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的信息支持,还要善于选择包括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咨询、认证评估等在内的各个社会化服务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借助其专业素养提升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进而形成特色服务产品和长效合作机制,体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培育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企业集群过程中的作用

中介机构主要有两类,一是行业协会,二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在企业集群中广泛存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筹资融资、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各种服务。而行业协会同样在集群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作为保护和增进协会会员企业利益的单位,行业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会员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在湖北的典型企业集群中,行业协会大多由政府牵头,企业自发成立的行业协会并不多见。政府在行业协会成立之初,主要起引导作用,协会成立后,政府逐渐放权,鼓励协会自主解决会员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武汉徐古镇建立了“政府引导,协会搭桥,部门联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调服务体系。抓中介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政府本着“引导不干预,指导不代替”的方针,帮助菇农建立了食用菌协会,为菇农牵线搭桥,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建立了“空中联系,地面落实,电话一挂,服务到家,有求必应,高效优质”的便捷服务机制,变菇农“找政府”为“找菌协”。

夜上海论坛 对于中介机构的培育,首先,地方政府需适当提供财政拨款,为中介机构的启动提供一定资金,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信息和组织优势从区外引入相关产业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或其他专业性机构的专业人才以及设备,成立“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姚海琳,2004)。其次,当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交易持续增多,中介机构实力持续增强时,地方政府就要实现退出,退出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退出,就是使中介机构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而不是地方政府的某个职能部门;二是政策退出,包括最初的资金支持政策以及其它特殊的扶持性政策(补贴、价格等),目的在于在财务上与中介机构脱钩,从初始的资金垫付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同时促进社会化服务机构的自发建立和成长,促进服务市场化。最终,通过退出,实现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第9篇

夜上海论坛 一、数字电视的经营资源、增值业务、业务平台及经营方式

夜上海论坛 数字电视的经营日益成为运营商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运营是数字电视产业的龙头,直接关系到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有线数字电视的经营资源主要包括,本地区专营权:节目资源;人力资源;业务平台,信息资源等。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和运营商所能获得的与上述资源相关。

扩展数字电视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如数据广播业务、交互式音视频业务、宽带数据业务等),可以有以下两类业务平台供选择。一是建立在硬件平台上的嵌入式应用。运营方和台作方捆绑在一起,合作伙伴能否根据市场和运营的要求,不断提供端到端的新兴业务解决方案,对是否成功运营至关重要。二是以中间件构建通用的增值业务平台。选用中间件作为增值业务平台,可供选择的机顶盒较多。标准的中间件如DVB-Mlip涉及的技术许可限制较少,发展前景较好,目前处于开发应用的初级阶段。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主要还是面向用户消费的高端市场。而近期的数字电视业务,是建立在模拟电视的基础上推向市场的,必然会在原来的收视费基础上增加额外的服务费,以获得投资回报的,获取增值利润的。目前,数字电视业务包括以下几类,节目转播业务、数据广播业务、NVOD业务等。

夜上海论坛 数字电视业务是通过投放机顶盒,在电视机上重现业务的服务来获取利润的。业务和机顶盒的关系十分紧密,实施灵活的业务和控制手段可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可分拆业务。数字电视业务是否迅速走上发展之路,不仅关系到运营商、更关系到上下游产业的兴衰,运营商的成功也就是内容提供商和产业界的成功,也将促进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夜上海论坛 多标准数字电视。由于目前欧洲、北美、韩国和中国等大多数国家地区仍处于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的转换过渡时期,因此市场上仍然有不少希望既能接收模拟电视节目,又能接收数字电视节目的多功能电视机,数字电视开发商和制造商也不一定非要把这两项功能都做在一部电视机中,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他们也可用机顶盒+模拟电视的方案来实现。美国市场要求从2007年3月1日起,所有新上市的模拟电视机和电视接收设备均必须安装数字调谐器,这意味着数字电视一体机将在美国市场占据统治性地位,因此,未来数字电视一体机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大屏幕数字电视。随着现代人们住室的不断扩大,用户市场对大屏幕数字电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总体上讲,目前,LCD数字电视是业界的发展主流。但由于性价比的关系,一旦尺寸大到某一限度,LCD屏幕的成本就会急剧上升。随着技术的进步,近期50英寸有望成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新的分界点。

高清化。随着高清节目源的增多,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的高清数字电视(HDTV)越来越成为数字电视的主流,相应的数字电视机顶盒以及编解码芯片也要适应这一发展的要求。

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连接互联网,在当今3G时代,消费者通过互通网络,就可以自由迅速、方便地观看高清晰的电影了。

夜上海论坛 DTV+PVR。PVR(个人视频录像机)也是未来数字电视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未来的数字电视集成DsP或多媒体处理器,PVR功能将逐步融合到未来基于硬盘或微硬盘的数字电视产品中。以上是目前数字电视的几个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但实际上,真正的未来数字电视产品很可能是上述几个技术发展方向的组合或融合。

三、政府扶持

政府要为数字电视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基于目前数字电视整个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有碍产业的良性循环:各地广电网络的运营者目前仍处于割据状态,各自为政状况严重等问题,这些都要求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此外,内容不足也是数字电视发展的软肋。而数字电视要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也有待像宽带网络的运营商一样,引导拥有各种各样内容提供商广泛参与,而这些都迫切需要政策给予倾斜和扶持。广电总局从2003年起,就一直在抓紧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政策和规范,针对频道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网的改造、付费频道业务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而这次制定的《政策》将涵盖更广,更加完备。从投融资、税收、产业技术、运营及监管、业务发展、价格资费、三网融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以期为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硬环境支持。如深圳是全国最早进行数字电视试播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试点城市,按照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数字电视商业模式

我国国情不同于其他国家,发展数字电视产业不可能照搬国外运营经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青岛模式:中国特色。青岛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和厂商先垫付机顶盒的巨大成本,用户每个月只增加10元的有线电视费,分区分片整体转换。电视节目从原来的28套增加到56套,还有17套数字广播和视频点播节目,尤其是增加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内容,这一点正是青岛市政府愿意投巨资做有线数字电视的初衷。对于中国多数城市而言,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青岛模式最容易打动当地一把手推动工作整体平移。

夜上海论坛 佛山模式:资本铺路。佛山模式是在青岛模式基础上加装cA系统,可以收到付费电视节目。佛山模式最重要的优势是借助了外来资本。整体平移最缺乏的就是资金,佛山模式像一个洼地,让社会资金、技术、各式各样的力量都流到这里来。佛山模式让人清晰地看到了回报前景,对于经济较发达或者商品意识较强的地方政府更具有吸引力。

第10篇

夜上海论坛关于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李长江为全面系统掌握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情况,深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领导要求,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自10月中旬至10月底历时20天,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分析会、解剖典型、走访企业和农户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报告如下:一、建设情况与成效(一)基本情况调查情况表明,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以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经济为主的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区域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框架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调查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畜禽产业稳健发展。抓住畜产品价格攀升机遇,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以优化畜禽饲养结构、扩大规模养殖为重点,走小规模大群体与发展畜牧养殖大户、养殖场区并重之路,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以兖州绿源、嘉隆公司,梁山农家乐、科龙公司、臻嘉公司和济宁维维集团、邹城呱呱鸭等为龙头,以规模养鸭、养鸡、养猪、肉牛和奶牛养殖场户为基地的畜禽养殖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畜禽养殖小区达到1260余处,养殖专业户8.1万户;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存栏500头的奶牛基地、年出栏千头的优质生猪养殖场分别达到39处、25处和250处;年出栏万只的肉鸭、出栏2万只的肉鸡养殖场和年存栏千只的蛋鸭大户、存栏千只的蛋鸡大户分别达到860处、751处和6145户、3750户。1-9月份,全市牛、羊、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9.3万头、384.2万只、407.7万头和7470.6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0.3%、-4%、-1.8%和8.2%;奶牛存栏量达到1.7万头,增长3%;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2万吨、31.1万吨、和35.2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3.1%、57%。渔业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以微山渔湖产品综合加工场、市内外名优产品市场为龙头,以湖区、库区、塌陷区规模养殖和养殖户为基地,抓住水丰质优、水产品价格居高的机遇,坚持以优化结构、扩大养殖面积为重点,加快渔业发展。1-9月份,全市养殖面积达到63万亩,同比增加1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10;百亩以上规模养殖基地达到539处,养殖面积23.8万亩。2、林果产业亮点频呈。各级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林果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苗木花卉、速生林、干杂果和小水果经济林、林下综合种养等已成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以任城李苗木市场、杨桥和吉洋花卉公司、济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兖州太阳纸业、任城兰氏木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以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干杂果和小水果基地为依托,林果产业链不断延伸。今年完成造林56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其中新发展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41万亩,苗木花卉15.3万亩。目前,全市已形成以任城、兖州为主的全市23多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其中200亩以上规模基地277处,面积8万亩;以兖州、汶上、泗水、梁山、嘉祥为主的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以邹城、泗水、曲阜为主的90万亩经济林和17.3万亩干杂果基地。3、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结构调优。全市各级把以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为主的高效农业,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基地规模膨胀,优势特色凸显。今年全市粮食作物中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面积分别达到250万亩、100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68%、35%。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45.1万亩,比上年增加32.3万亩。其中瓜菜面积381.2万亩,比上年增加33.2万亩;棉花面积154.4万亩,增加5.1万亩;花生面积93.0万亩,减少4万亩。全市种植业结构层次进一步提升,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58:42调整到今年的55:45,特别是以保护地蔬菜、大蒜、圆葱、西瓜为主的无公害绿色瓜菜、以甜叶菊、中药材、芦笋、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优势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基地不断膨胀,带状经济特征凸显。全市以金乡大蒜和鱼台陈集圆葱专业批发市场、任城华仙集团、邹城华源公司、曲阜圣地药业及以菱花、雪花味精和华龙、正龙、华丰方便面生产企业等为龙头,带动形成了以金乡、鱼台为主的90万亩大蒜和25万亩圆葱种植基地,以泗水镇、杨柳为中心的10万亩 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泗水为中心的11万亩土豆基地,以任城南张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鱼台王鲁、邹城平阳寺为中心的13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中心的5万亩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梁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以兖州、汶上、梁山为主的2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4、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以“百万农民大转移”为目标,以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东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为重点,以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培训为手段,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步伐,形成了泗水、梁山、汶上等一批境内外劳务输出基地。截至9月底,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44.6万人,比上年底新增2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其中就近就地转移74.7万人,同比增加13.5万人;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11.1万人,年创劳务收入42亿元;境外输出1821人,增加231人,年创劳务收入近亿元。5、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为延伸做强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全市各级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810家,年销售收入190多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2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52家,亿元以上的32家;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二)初步成效调查结果表明,近两年来的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大力度推进和实施,已取得明显的初步成效。一是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五大产业链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级大力度的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引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对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增收致富的欲望非常强烈,许多农民主动接受调整、积极参与调整。二是加快了农村工作方式的创新。五大产业链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特别是通过建立“硬约束、严考核、重激励”责任落实机制,使各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的一般性号召逐步转向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同时,对各级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第一要务、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现实路径。三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大产业链建设过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产业链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培植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向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客观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市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对龙头企业和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凸显。四是加快了特色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和规模膨胀。五大产业链建设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既要要求有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来源,又要满足标准化、批量化需求,从而推动和加快了农产品特色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和膨胀。近两年来,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是农村产业链建设推进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市畜禽产业链中的规模化养殖场区建设和养殖大户培植特别是奶牛养殖新兴产业的发展,林果产业链中的苗木花卉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经济基地建设,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链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服务培训基地壮大,在较大程度上是五大产业链建设快速推进的结果。金乡大蒜产业在大蒜专业批发市场的带动下逐步发展形成了全县60万亩、辐射周边地区40多万亩的大蒜生产基地;鱼台圆葱产业在陈集圆葱专业批发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全县13万亩,带动周边10多万亩的圆葱种植基地;全市苗木、中药材、芦笋等特色产业,分别在李营苗木专业市场和协会、曲阜圣地药材公司和德龙公司等龙头带动下,培植发展形成了10万亩的苗木、6万亩的中药材和5万亩的芦笋特色种植基地。五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据调查统计分析,20xx年1-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019.75元,比上年增加544.76元,增长22.0,增幅高达2位数,为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构成看,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收入成为全市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19.75元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1885.58元,占62.4%;增加422.51元,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6%。其中,瓜菜和粮棉油产业、林果产业、畜禽产业、渔业和劳务产业分别达到1067.79元、29.8元、351.52元、77.73元和358.74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35.4%、1.0%、11.6%、2.6%和11.9%,同比增长37.3%、32.7%、6.8%、21.2%和33.1%;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3%、1.4%、4.1%、2.5%和16.4%。如果再加上来自二三产业农产品加工、贮藏、运销、服务业延伸效益等间接性收入,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大。农民收入来自五大产业部分的增加,主要是五大产业链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亮点增多、效益提高。农业丰产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扬、降税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民增收。二、主要工作与经验(一)主要工作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产业链建设。为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市里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对全市农村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布局,作出了全市实施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按照全市产业链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工作重点进行明确,对工作措施进行强化,对领导责任进行落实。规划的制定并落实,科学指导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产业链建设。为充分调动农村产业链建设主体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专题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各级的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情。兖州、任城举办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训班,请龙头企业和协会负责人讲座,宣讲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和有关知识;邹城、泗水、嘉祥召开10万人多人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对结构调整进行动员和部署;任城、鱼台、汶上组织由农业专家和致富典型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工巡回报告团进村入户宣讲。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300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5万册(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产业链建设各主体的积极性,营造了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浓厚氛围。3、抓典型示范,带动促进产业链建设。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快速发展,各级都总结推广了一大批产业链建设不同方面的典型,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新闻媒介和《农业产业化》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推广。去年以来,市和各县市区先后总结推广了兖州、邹城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关系加快畜禽、林果、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泗水大棚西瓜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金乡、鱼台依靠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建设发展大蒜、圆葱种植基地,任城李营发挥协会作用建设苗木种植基地,梁山官驿林下养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汶上搭建平台促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有效对接、发展订单农业等方面的典型。这些不同类型典型的总结、宣传、推广,对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4、抓配套服务,合力拉动产业链建设。围绕加快产业链建设发展,各级从解决制约产业链建设的突出问题入手,切实做好市场营销、订单生产、培训指导、资金协调、土地调整等项服务工作,合力拉动产业链快速发展。一是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种植200多万亩,订单养殖4000多万头只。任城喻屯镇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大中城市,帮助农民销售甜瓜,争取到大量客户和订单,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制定政策,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扶持7个经济基础薄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县市区、乡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亿多元专项资金对生产基地、种养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对乡村干部制定了奖励政策。三是搞好服务,切实解决好产业链建设中的信息、技术、资金、土地等实际困难问题。各级实行产前重抓信息和土地流转服务,产中重抓技术和管理,产后重抓流通和市场营销,全程重抓资金扶持和协调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围绕五大产业链建设,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00多期,培训人员6万余人次;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构调整贷款资金7亿多元;采取租赁、置换、承包等形式,调整流转土地65万亩。5、抓督导调度,强力推动产业链建设。一是健全机构。市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调度管理和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为产业链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落实责任。各级把产业链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突出位置,并建立了严格的包保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三是实行严格督导调度。对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季节,实行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和督导。在今年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连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泗水、嘉祥、梁山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调度乡镇一把手,收到良好效果。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责任落实、强力的督导调度,促进了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发展。(二)基本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认真回顾总结近两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实质上就是在整合农村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壮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必须长期坚持。二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和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践证明,建设五大产业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和引导职能,搞好规划布局、制定扶持政策、强力组织推动。去年以来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考核奖励和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措施。三是必须坚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积累发展差,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农村产业链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只手”的作用,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四是必须抓住并突出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这个关键。龙头企业通市场、联基地、带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引领分散农民进入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就能够带动一个大基地,开拓一个大市场,富裕一方老百姓。抓住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核心和关键,就抓住了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工作的切入点。三、存在问题与分析近两年来,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就总体讲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发展中存在的结核层次低、产业链条短、区域特色不突出、比较效益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农业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主要是产业产品结构、加工经营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在大农业结构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到50%;在农产品结构上,大路货、粗放型农产品多,准化化、设施化、高值高效产品少;在区域布局结构上,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数量少,区域间结构雷同化明显;在农产品加工结构上,初级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仅40%左右,仍有大量富裕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农村人均资源量少,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在全省217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我市仅9家,且多是粮油加工型,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多是市场买断关系,经济利益联接不紧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法律法规、外经贸、现代市场营销和管理等知识方面确有较大差距和欠缺,亟待加强。龙头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外向度不高。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民群众的标准化意识还不够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滞后,与国内外市场需要有较大差距;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测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品创汇规模小、水平低,且品种单一。全市农产品年出口创汇额仅占全省的1/40左右,与我们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四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落后。功能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换平台和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的市场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有效中介载体,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市场交易成本高、竞争力不强。五是农村产业链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尤其是基层农技部门普遍存在着人员老化、知识老化、设施陈旧、经费无保障的现象;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高新技术采用、设施农业发展上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结构调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健全;同时,制约农村产业链建设发展的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科技推广、资金需求等制约因素还比较突出,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不够充分。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长期矛盾积累的体现,也是相对滞后的农村改革与市场经济接轨碰撞的必然结果,既有政策性、体制性原因的影响,也有观念性、职能型因素的制约。综合分析,主要是长期城乡分割二元体制,致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长期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自身积累、发展能力的提高;农民受长期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主动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淡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这充分说明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四、工作对策与建议当前,我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已进入从点上突破、量的发展到面上推进、质的提高的发展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新思路、新举措,强力推动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向纵深发。工作中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产业链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力争在“调深、调优、调高、调外、调强”上尽快实现突破。在发展方向上,重点围绕区域布局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加工流通和生产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构筑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区域产业规模化、优质专用标准化和高产高效产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各具特色的带状版块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在发展路子上,围绕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产品规模,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培植专业户、专业村和示范园区开始,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专业经济带和专业经济群。在发展重点上,扶持东部山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带;湖区、滩区、煤矿塌陷区大力发展渔湖产业带;城市近郊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瓜菜产业带;中部平原发展设施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带,特别是以金乡、鱼台为主的大蒜和圆葱产业带;西部牛羊和中部优质生猪与家禽业畜牧饲养产业带;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沿线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泗水、梁山劳务输出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格局。(二)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支撑,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把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放在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实现突破。以加快全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监测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为重点,尽快制定发布一批农产品地方标准,建设认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标准基地,认证一批国优、省优农产品,申报注册一批知名品牌。积极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提高我市区域特色和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以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绿色证书教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搞好农业技术和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三)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把龙头企业作为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力度更大、措施更硬、操作性更强的扶持优惠政策。一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的政策性意见。在财政支持、退税减免、用地、用水、用电以及规模扩张、技改、联合与合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与扶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尽快膨胀规模、壮大实力,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尤其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扶外的原则,重点扶持3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32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培植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完善财政资金对经济基础薄弱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扶持政策。逐步探索实行贷款贴息、技改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并行的有效途径。三是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全市对外招商引资的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纳社会闲散资金,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的加工企业。四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的路子。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通过建立风险基金、贷款担保基金、贷款贴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同订立等多种方式,建立紧密型经济利益关系,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路子。(四)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手段,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产业链建设发展的要求,实行反弹琵琶,改重抓生产为重抓流通。一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主动围绕市场需求搞调整。二是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突出抓好金乡大蒜、微山渔湖产品、任城苗木花卉、鱼台圆葱、嘉祥小尾寒羊、梁山鲁西黄牛等现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在农产品集中产地再新建一批专业市场。三是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搞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拓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重点区域农产品市场;培育现代营销主体,鼓励支持农村经纪人、农村大户和农村能人参与农产品流通;改进营销方式,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供销点、一条街,实行连锁、配送、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四是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为依托,加快二级平台建设,加快网络终端向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延伸,建立健全快捷、高效、准确的农村经济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五)以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民营性质的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作为加快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措施,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以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和科技带头户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大宗、优势农产品专业协会、研究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运销联合体等专业性和中介性服务组织,加快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联合组织分散农户进入大市场,提高农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市场交易成本,有效规避和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带动促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六)以政策扶持和督导考核为保障,推动链条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和扶持。针对当前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通过抓重点、抓关键、抓项目、抓载体,在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的同时,调整优化公共财政分配和支出结构,根据全市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成效做法,逐步形成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农产品市场推介宣传和市场开拓、农民科技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方位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督导考核力度,充实考核内容,健全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程序和办法,由目前偏重生产基地建设数量型考核向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农民增收等并重的质量效益型综合考核转变,推动五大产业链条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11篇

调研报告

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李长江

为全面系统掌握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情况,深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领导要求,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自10月中旬至10月底历时20天,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分析会、解剖典型、走访企业和农户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一、建设情况与成效

(一)基本情况

夜上海论坛 调查情况表明,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以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农村劳务经济为主的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稳步发展,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区域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框架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调查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夜上海论坛 1、畜禽产业稳健发展。抓住畜产品价格攀升机遇,克服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以优化畜禽饲养结构、扩大规模养殖为重点,走小规模大群体与发展畜牧养殖大户、养殖场区并重之路,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以兖州绿源、嘉隆公司,梁山农家乐、科龙公司、臻嘉公司和济宁维维集团、邹城呱呱鸭等为龙头,以规模养鸭、养鸡、养猪、肉牛和奶牛养殖场户为基地的畜禽养殖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畜禽养殖小区达到1260余处,养殖专业户8.1万户;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存栏500头的奶牛基地、年出栏千头的优质生猪养殖场分别达到39处、25处和250处;年出栏万只的肉鸭、出栏2万只的肉鸡养殖场和年存栏千只的蛋鸭大户、存栏千只的蛋鸡大户分别达到860处、751处和6145户、3750户。1-9月份,全市牛、羊、生猪、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9.3万头、384.2万只、407.7万头和7470.6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0.3%、-4%、-1.8%和8.2%;奶牛存栏量达到1.7万头,增长3%;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7.2万吨、31.1万吨、和35.2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3.1%、57%。

渔业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以微山渔湖产品综合加工场、市内外名优产品市场为龙头,以湖区、库区、塌陷区规模养殖和养殖户为基地,抓住水丰质优、水产品价格居高的机遇,坚持以优化结构、扩大养殖面积为重点,加快渔业发展。1-9月份,全市养殖面积达到63万亩,同比增加1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同比增长10%;百亩以上规模养殖基地达到539处,养殖面积23.8万亩。

2、林果产业亮点频呈。各级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快林果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苗木花卉、速生林、干杂果和小水果经济林、林下综合种养等已成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以任城李苗木市场、杨桥和吉洋花卉公司、济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兖州太阳纸业、任城兰氏木业等龙头企业为主,以苗木花卉、速生丰产林、干杂果和小水果基地为依托,林果产业链不断延伸。今年完成造林56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其中新发展经济林15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41万亩,苗木花卉15.3万亩。目前,全市已形成以任城、兖州为主的全市23多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其中200亩以上规模基地277处,面积8万亩;以兖州、汶上、泗水、梁山、嘉祥为主的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以邹城、泗水、曲阜为主的90万亩经济林和17.3万亩干杂果基地。

3、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结构调优。全市各级把以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为主的高效农业,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基地规模膨胀,优势特色凸显。今年全市粮食作物中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面积分别达到250万亩、100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68%、35%。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达到645.1万亩,比上年增加32.3万亩。其中瓜菜面积381.2万亩,比上年增加33.2万亩;棉花面积154.4万亩,增加5.1万亩;花生面积93.0万亩,减少4万亩。全市种植业结构层次进一步提升,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58:42调整到今年的55:45,特别是以保护地蔬菜、大蒜、圆葱、西瓜为主的无公害绿色瓜菜、以甜叶菊、中药材、芦笋、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优势区域特色产业规模基地不断膨胀,带状经济特征凸显。全市以金乡大蒜和鱼台陈集圆葱专业批发市场、任城华仙集团、邹城华源公司、曲阜圣地药业及以菱花、雪花味精和华龙、正龙、华丰方便面生产企业等为龙头,带动形成了以金乡、鱼台为主的90万亩大蒜和25万亩圆葱种植基地,以泗水镇、杨柳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泗水为中心的11万亩土豆基地,以任城南张为中心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鱼台王鲁、邹城平阳寺为中心的13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中心的5万亩甜瓜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梁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种植基地,以兖州、汶上、梁山为主的2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

夜上海论坛 4、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以“百万农民大转移”为目标,以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东接西送、南上北下、技能培训”三大工程为重点,以健全服务网络、强化培训为手段,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步伐,形成了泗水、梁山、汶上等一批境内外劳务输出基地。截至9月底,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44.6万人,比上年底新增2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其中就近就地转移74.7万人,同比增加13.5万人;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11.1万人,年创劳务收入42亿元;境外输出1821人,增加231人,年创劳务收入近亿元。

5、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为延伸做强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全市各级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贷款贴息等方面进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810家,年销售收入190多亿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2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52家,亿元以上的32家;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二)初步成效

夜上海论坛 调查结果表明,近两年来的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大力度推进和实施,已取得明显的初步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五大产业链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级大力度的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引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对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增收致富的欲望非常强烈,许多农民主动接受调整、积极参与调整。

夜上海论坛 二是加快了农村工作方式的创新。五大产业链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方式的重大创新,特别是通过建立“硬约束、严考核、重激励”责任落实机制,使各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的一般性号召逐步转向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更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同时,对各级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第一要务、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现实路径。

三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大产业链建设过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产业链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培植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向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客观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市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主导产业,对龙头企业和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凸显。

夜上海论坛 四是加快了特色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和规模膨胀。五大产业链建设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既要要求有稳定可靠的原料基地来源,又要满足标准化、批量化需求,从而推动和加快了农产品特色主导产业基地的发展和膨胀。近两年来,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是农村产业链建设推进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市畜禽产业链中的规模化养殖场区建设和养殖大户培植特别是奶牛养殖新兴产业的发展,林果产业链中的苗木花卉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经济基地建设,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链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服务培训基地壮大,在较大程度上是五大产业链建设快速推进的结果。金乡大蒜产业在大蒜专业批发市场的带动下逐步发展形成了全县60万亩、辐射周边地区40多万亩的大蒜生产基地;鱼台圆葱产业在陈集圆葱专业批发市场的带动下形成了全县13万亩,带动周边10多万亩的圆葱种植基地;全市苗木、中药材、芦笋等特色产业,分别在李营苗木专业市场和协会、曲阜圣地药材公司和德龙公司等龙头带动下,培植发展形成了10万亩的苗木、6万亩的中药材和5万亩的芦笋特色种植基地。

五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据调查统计分析,2004年1-9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019.75元,比上年增加544.76元,增长22.0%,增幅高达2位数,为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从农民收入增长的构成看,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收入成为全市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19.75元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1885.58元,占62.4%;增加422.51元,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6%。其中,瓜菜和粮棉油产业、林果产业、畜禽产业、渔业和劳务产业分别达到1067.79元、29.8元、351.52元、77.73元和358.74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35.4%、1.0%、11.6%、2.6%和11.9%,同比增长37.3%、32.7%、6.8%、21.2%和33.1%;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3%、1.4%、4.1%、2.5%和16.4%。如果再加上来自二三产业农产品加工、贮藏、运销、服务业延伸效益等间接性收入,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大。农民收入来自五大产业部分的增加,主要是五大产业链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亮点增多、效益提高。农业丰产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扬、降税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民增收。

二、主要工作与经验

(一)主要工作

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产业链建设。为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市里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对全市农村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和布局,作出了全市实施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按照全市产业链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工作重点进行明确,对工作措施进行强化,对领导责任进行落实。规划的制定并落实,科学指导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

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产业链建设。为充分调动农村产业链建设主体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专题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各级的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加快结构调整、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情。兖州、任城举办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训班,请龙头企业和协会负责人讲座,宣讲产业化经营的重大意义和有关知识;邹城、泗水、嘉祥召开10万人多人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动员大会,对结构调整进行动员和部署;任城、鱼台、汶上组织由农业专家和致富典型参加的农业结构调整工巡回报告团进村入户宣讲。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300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5万册(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产业链建设各主体的积极性,营造了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浓厚氛围。

3、抓典型示范,带动促进产业链建设。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快速发展,各级都总结推广了一大批产业链建设不同方面的典型,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新闻媒介和《农业产业化》简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推广。去年以来,市和各县市区先后总结推广了兖州、邹城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关系加快畜禽、林果、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泗水大棚西瓜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金乡、鱼台依靠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建设发展大蒜、圆葱种植基地,任城李营发挥协会作用建设苗木种植基地,梁山官驿林下养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汶上搭建平台促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有效对接、发展订单农业等方面的典型。这些不同类型典型的总结、宣传、推广,对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

4、抓配套服务,合力拉动产业链建设。围绕加快产业链建设发展,各级从解决制约产业链建设的突出问题入手,切实做好市场营销、订单生产、培训指导、资金协调、土地调整等项服务工作,合力拉动产业链快速发展。一是开拓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今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种植200多万亩,订单养殖4000多万头只。任城喻屯镇组织机关干部进驻大中城市,帮助农民销售甜瓜,争取到大量客户和订单,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制定政策,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扶持7个经济基础薄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县市区、乡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亿多元专项资金对生产基地、种养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并对乡村干部制定了奖励政策。三是搞好服务,切实解决好产业链建设中的信息、技术、资金、土地等实际困难问题。各级实行产前重抓信息和土地流转服务,产中重抓技术和管理,产后重抓流通和市场营销,全程重抓资金扶持和协调服务。据统计,今年以来围绕五大产业链建设,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00多期,培训人员6万余人次;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构调整贷款资金7亿多元;采取租赁、置换、承包等形式,调整流转土地65万亩。

夜上海论坛 5、抓督导调度,强力推动产业链建设。一是健全机构。市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调度管理和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套政策、一套实施办法,为产业链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落实责任。各级把产业链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突出位置,并建立了严格的包保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三是实行严格督导调度。对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季节,实行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和督导。在今年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连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泗水、嘉祥、梁山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调度乡镇一把手,收到良好效果。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责任落实、强力的督导调度,促进了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发展。

(二)基本经验

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的成效。认真回顾总结近两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实质上就是在整合农村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和壮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必须长期坚持。二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和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实践证明,建设五大产业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和引导职能,搞好规划布局、制定扶持政策、强力组织推动。去年以来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健全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考核奖励和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措施。三是必须坚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业是弱质产业,自身积累发展差,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农村产业链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只手”的作用,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四是必须抓住并突出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这个关键。龙头企业通市场、联基地、带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引领分散农民进入大市场的有效途径。一个好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就能够带动一个大基地,开拓一个大市场,富裕一方老百姓。抓住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这个核心和关键,就抓住了农村五大产业体链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工作的切入点。

夜上海论坛 三、存在问题与分析

夜上海论坛 近两年来,全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就总体讲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发展中存在的结核层次低、产业链条短、区域特色不突出、比较效益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业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主要是产业产品结构、加工经营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在大农业结构中,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到50%;在农产品结构上,大路货、粗放型农产品多,准化化、设施化、高值高效产品少;在区域布局结构上,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数量少,区域间结构雷同化明显;在农产品加工结构上,初级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转移到二三产业的仅40%左右,仍有大量富裕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农村人均资源量少,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

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在全省217家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我市仅9家,且多是粮油加工型,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多是市场买断关系,经济利益联接不紧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法律法规、外经贸、现代市场营销和管理等知识方面确有较大差距和欠缺,亟待加强。龙头企业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三是农业标准化水平低、外向度不高。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民群众的标准化意识还不够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滞后,与国内外市场需要有较大差距;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测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健全。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品创汇规模小、水平低,且品种单一。全市农产品年出口创汇额仅占全省的1/40左右,与我们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四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障碍性因素。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市场营销方式和手段落后。功能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换平台和上下贯通、左右相联的市场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有效中介载体,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市场交易成本高、竞争力不强。

五是农村产业链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尤其是基层农技部门普遍存在着人员老化、知识老化、设施陈旧、经费无保障的现象;在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业高新技术采用、设施农业发展上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结构调整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健全;同时,制约农村产业链建设发展的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科技推广、资金需求等制约因素还比较突出,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不够充分。

夜上海论坛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长期矛盾积累的体现,也是相对滞后的农村改革与市场经济接轨碰撞的必然结果,既有政策性、体制性原因的影响,也有观念性、职能型因素的制约。综合分析,主要是长期城乡分割二元体制,致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长期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自身积累、发展能力的提高;农民受长期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主动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淡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这充分说明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四、工作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市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已进入从点上突破、量的发展到面上推进、质的提高的发展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新思路、新举措,强力推动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向纵深发。工作中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为主线,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产业链建设目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力争在“调深、调优、调高、调外、调强”上尽快实现突破。在发展方向上,重点围绕区域布局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加工流通和生产经营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构筑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区域产业规模化、优质专用标准化和高产高效产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各具特色的带状版块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在发展路子上,围绕提高产业聚集度和产品规模,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培植专业户、专业村和示范园区开始,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专业经济带和专业经济群。在发展重点上,扶持东部山区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带;湖区、滩区、煤矿塌陷区大力发展渔湖产业带;城市近郊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瓜菜产业带;中部平原发展设施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带,特别是以金乡、鱼台为主的大蒜和圆葱产业带;西部牛羊和中部优质生猪与家禽业畜牧饲养产业带;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沿线的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泗水、梁山劳务输出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格局。

(二)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支撑,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把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放在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实现突破。以加快全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监测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为重点,尽快制定一批农产品地方标准,建设认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标准基地,认证一批国优、省优农产品,申报注册一批知名品牌。积极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提高我市区域特色和优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以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绿色证书教育工程、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契机,搞好农业技术和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

(三)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把龙头企业作为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力度更大、措施更硬、操作性更强的扶持优惠政策。一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的政策性意见。在财政支持、退税减免、用地、用水、用电以及规模扩张、技改、联合与合作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与扶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尽快膨胀规模、壮大实力,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尤其要按照扶优、扶大、扶强、扶外的原则,重点扶持3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32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培植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完善财政资金对经济基础薄弱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扶持政策。逐步探索实行贷款贴息、技改扶持、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并行的有效途径。三是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全市对外招商引资的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纳社会闲散资金,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的加工企业。四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的路子。引导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通过建立风险基金、贷款担保基金、贷款贴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同订立等多种方式,建立紧密型经济利益关系,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路子。

夜上海论坛 (四)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手段,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按照产业链建设发展的要求,实行反弹琵琶,改重抓生产为重抓流通。一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主动围绕市场需求搞调整。二是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突出抓好金乡大蒜、微山渔湖产品、任城苗木花卉、鱼台圆葱、嘉祥小尾寒羊、梁山鲁西黄牛等现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在农产品集中产地再新建一批专业市场。三是加大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搞好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拓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重点区域农产品市场;培育现代营销主体,鼓励支持农村经纪人、农村大户和农村能人参与农产品流通;改进营销方式,通过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供销点、一条街,实行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四是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为依托,加快二级平台建设,加快网络终端向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延伸,建立健全快捷、高效、准确的农村经济信息收集、整理、制度。

第12篇

夜上海论坛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我国的能源供应更是全面紧张,因此我国发展新能源更显得迫切。我国是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大多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北方高原地区,发展太阳能利用既有可能也十分必要。同时,由于多晶硅是集成电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材料,多晶硅产业直接影响到我国信息产业和太阳能利用水平的发展,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形式重点支持了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产业化。

一、内蒙古具备发展成硅产业基地的资源优势

夜上海论坛 硅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元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硅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硅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一个国家用硅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其发达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全世界工业硅消费量在135万吨以上,排前几位的有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我国的产量为40万吨,大部分供出口,为主要出口国家,其中内蒙古产量在10万吨左右。随着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工业硅在高新技术领域和重要基础产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硅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学、电子、交通、医药、化妆品、纺织、建筑、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世界总体经济的复苏增长,工业硅消费量也在相应增长。

夜上海论坛 利用硅矿生产工业硅(也称金属硅)属高耗能产业,其生产工艺是通过碳作为还原剂得到工业硅,南方都是用木炭作为还原剂,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盟及蒙古国边境都有丰富优质低硫煤资源,如太西煤都是极好的碳还原剂。工业硅不同于硅铁,硅铁主要用于炼钢脱氧剂,而工业硅是多晶硅、单晶硅等电子材料以及硅铝等合金材料、有机硅产品的重要原材料。而有机硅可用于生产硅油、硅橡胶、液态橡胶、硅树脂和硅烷等几千个高附加值产品,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同硅铁产业相比,工业硅生产清洁、产业链长、应用广泛,附加值高。通过回收硅粉,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形成循环生产,产值是硅铁的2倍以上,属高附加值产品。回收的硅粉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腐蚀抗疲劳的建筑材料,是水泥价格的几倍。从硅矿到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及其应用产品,具有很长的产业链,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材料,也是生产集成电路用的单晶硅的原材料。由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和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的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严重影响信息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有丰富的优质硅矿资源,在全国属硅矿资源大省,储量大,品位高,仅巴彦淖尔市硅石资源储量就达3.37亿吨,已发现矿产地40余处,大部分矿床硅矿石品位达到97%以上,符合生产工业硅的用硅指标,适宜用作多晶硅、单晶硅原料,是发展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其中有3处矿点矿石经取样化验,其品位均已超过99.4%,属于世界上优质的生产多晶硅原料。同时内蒙古有其他省区无法可比的煤电资源优势,依托这些能源优势发展硅产业,把内蒙古打造成世界生产硅产业的主要基地,将有助于把内蒙古煤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内蒙古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积极促进太阳能利用以推动内蒙古硅产业发展

夜上海论坛 在内蒙古沙漠区建立大型沙漠并网电站示范工程,不仅能优化内蒙能源结构,也为内蒙古的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当今世界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迄今全世界已有120多个国家参与开发、应用光电池,有80多个国家已形成商业化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德国、美国等国家建立了6个大型光伏电站。我国虽然建有光伏电池的生产企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成一座大型光伏电站,这是需要改变的。

夜上海论坛 为了缓解目前我国电力短缺的局面,优化能源结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已将沙漠光伏电站示范列为重点。随着《可再生能源促进法》的颁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能源大省,目前电力供应主要以火电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及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区域、良好的上网条件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使得内蒙古发展光电事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内蒙古硅矿资源品质好,储量丰富,又有煤电资源,具备大力发展多晶硅产业的独特优势,因此在内蒙古建立兆瓦级的沙漠光伏电站示范工程,有相当的材料优势。同时沙漠光伏电站将和户用、连用太阳能光伏设备一起形成多晶硅太阳能硅片的应用市场,从而构成内蒙古从硅矿资源到硅应用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促进内蒙古太阳能利用与硅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规模化的多晶硅生产是内蒙古硅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项目

夜上海论坛 发展硅产业,对内蒙古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意义。硅材料电子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和大力支持的产业。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太阳能利用的不断推广,对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硅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高载能产业,利用内蒙古的硅资源优势和电力优势,抓住市场机遇,在内蒙古发展硅产业是大有希望的。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基础性原料,因成本低、性能优,将支撑和促进太阳能这一新型清洁能源的推广利用。

系统研究内蒙古太阳能利用的总体思路,即分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联户太阳能装置和户用太阳能装置三个层次来提高内蒙古太阳能利用的水平,以太阳能利用的推广来扩大内蒙古多晶硅下游产业的市场空间,带动本地区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太阳能产业系列产品的生产领域,从而促进本地民营企业的发展。

第13篇

一、我国硼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

(一)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硼是地壳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化学领域有“工业味精”的美称。硼产品具有的质轻、阻燃、耐热、高强、高硬、耐磨及催化特性,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中被广泛应用。

玻璃陶瓷工业中,硼砂可以用于提高玻璃耐温、耐压性及透光率,也是搪瓷、陶瓷釉料的重要成分,能够增强陶瓷制品的牢固度和光泽度,提高瓷釉的耐热性。冶金工业中,硼化物是冶金工业的添加剂、助溶剂,制备得到的硼钢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特性,是制造喷气发动机的重要钢材。电子工业中,硼化物的良好半导体特性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电子元器件。核工业和国防工业中,单质硼用于核反应堆防护控制;碳化硼作为一种新型超硬材料是航空和装甲的理想防护材料。农业领域,硼肥可使作物增产10%-15%,有效地防治棉花的“蕾而不花”症。轻工日化中,硼及其化合物被广泛的用于洗涤剂、阻燃剂和漂洗剂的生产。医药领域,硼砂、硼酸是外用药,用于止痛和消毒,硼酸铵等是生产医药的重要材料。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可用硼资源及硼工业现况

硼矿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硼砂、硼酸、元素硼及其他硼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我国硼矿资源总储量较为丰富,资源储量名列世界第四,但存在可利用存量少、品位低、伴生矿物多和产地分布不平衡等明显劣势。特别是多年来,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地区的易于加工的硼镁石矿被长期掠夺式粗放开采,已濒临枯竭;而储量占全国硼资源近60%的硼铁矿尚无成熟加工工艺,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对硼系列产品需求增多,与国内现实可用硼矿资源贫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硼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

产业顶端资源不足,再加上长期以“两硼”(指硼酸和硼砂,以下同)为主的初加工产品结构单一,经济附加值低,我国硼工业抵御海外市场冲击能力不强,下游硼精细化工品的研发、生产、应用迟缓,严重影响了我国硼化工产业链条的完整性,直接导致资源依赖性很强的硼化工业发展缓慢。综合高效使用现有矿藏,积极开发后备资源,突破硼工业“无米可炊”的困境,已经成为我国硼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构筑柴达木硼产业链的战略设想与实施建议

青藏高原盐卤型和盐湖固体硼矿资源丰富,青海的大型硼矿床均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区域内,已探明储量占到全国总储量25%,居全国第二位,周边硼资源也很丰富,且硼化工产业开发起步早,具备一定工业基础,能源水电资源保障能力强,公路、铁路、空运等交通运输便利,当地政策措施优惠等优势明显,近年来在硼矿开发和初加工方面异军突起,目前已经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的硼酸生产基地之一,成为破解目前我国硼资源短缺、硼工业发展迟缓困境的关键。

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按照“3R”(Reduce,Reuse,Recycle)既“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以科技研发为支撑,根据柴达木盆地现有硼矿资源和其他辅助资源的情况,拉长资源利用链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构建一条由“资源开采――产品初级加工――产品精细加工――建设硼系列产品交易和物流平台”四个关键环节组成的硼产业链条。

夜上海论坛 具体而言,就是从提高硼资源开采效率入手,首先建立硼产业链前端产品硼酸生产基地,然后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硼酸的下游中间产品生产基地,进而生产市场前景好的高附加值硼精细化学品,将污染物消化在产业延伸过程中,提升资源产品价值;最后,通过硼系列产品交易和物流平台建设,汇集国内硼产业优势资源进场交易,突出品牌优势,实现柴达木盆地硼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中的硼产业链,要特别注重四个关键环节。

(一)资源开采是产业链延续和硼资源综合利用的资源基础和最基本保障。在这个环节中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弄清家底,加强硼资源勘查工作。深度勘察旧有固体矿藏,延长现有矿藏寿命和生产周期;开展湖区、和地下卤水勘察工作,摸清柴达木盆地液态硼矿资源及周边地区硼资源状况。第二,聚集现有资源,转变开采方式。合理规划存量资源,将矿产资源向规模大、产业链相对完整、技术工艺水平先进的国有大型企业聚集,牢牢掌控国家战略硼资源矿权,充分发挥矿产资源集约优势,避免多、散、小、杂的掠夺式开采破坏。同时,通过富集加工工艺,转变粗犷式、采富弃贫的开采方式,以采选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固体低品位矿的开采与使用,提升现有资源开采使用效率。第三,加强盐湖卤水提硼工艺研究,提升液态硼资源获取能力。在固体硼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美国、俄罗斯、智利等国对卤水提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已应用于生产。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两年在回收利用青海盐湖水提取锂盐、钾盐副产粗硼酸的工业化上取得很好的实践结果,开发的前景广阔。在青海盐湖地区的地质深部的卤水中可能存在大量硼,储量很大,实现液体硼矿的规模开采将是解决我国目前硼资源短缺以及未来后备硼资源获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二)产品的初级加工是指硼酸、硼砂的生产(以下简称“两硼”),这是硼资源产品化的第一步,也是硼化工业的基础产业。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好两点工作:一是依托资源产地,培养龙头初加工企业,提升两硼产品产能,突出规模效应,建立成本优势。二是优化初级加工工艺,突出循环经济优势,有效地实现盐湖多种资源产业链的链接,使得不同产业间的副产物和废弃物向资源化利用方向延伸,实现多种行业的横向联合,形成互补互动、共生互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巩固柴达木盆地整体资源优势。

(三)产品的深加工阶段是指硼系列产品精细化、功能化的过程,是真正实现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的关键所在。“两硼”长期主导着我国的硼化工工业,维持了较长期的粗加工体系,硼产品精细化率不高,目前国内生产的硼化物仅有40余种。反观国外硼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则朝向专业化、高纯化和细微化发展。美国含硼产品与精细化工品种类达到150余种,日本仅硼化物就有上百种,主要是硼精细化产品和含硼新材料。

夜上海论坛 在硼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环节要做好硼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和硼化合物开发两项工作。在建立硼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方面,要加强高技术人才引入,与国际技术领先或国内技术先进企业合资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组建种类细分、科技先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在硼精细产品的选择上,可以选择碳化硼、硼铁合金两个市场前景良好的细分产品作为主要开发方向。碳化硼是近年来刚刚发展并得以应用的高性能、高功能新材料,主要应用于制造耐磨结构零件、防弹装甲、核反应堆中子吸收棒等领域。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硼生产基地。随着我国核电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未来几年碳化硼的市场需求量将连年递增,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不可替代的高性能材料,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硼铁主要应用于近些年开发研制的非晶带材和钕铁硼永磁材料等新兴产业。非晶带材产品可替代硅钢片生产变压器铁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近年来备受国家重视,市场前景看好。铷铁硼被称为“永磁王”,是发展最为快速的稀土功能材料,更是节能环保领域的朝阳产品,在汽车、硬盘、医疗、磁悬浮列车、航天航空器等领域有着异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拥有稀土资源优势、科研技术能力和产业规模优势,大力发展铷铁硼产业无疑会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建设硼系列产品交易和物流平台是形成产业链聚集,提升区域柴达木盆地硼资源开发利用品牌优势,最终实现硼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建设硼系列产品交易和物流平台就是要全方位建设和整合区域内硼资源及其产品采购、物流、配送、销售、资金、信息等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内企业协同运营能力,吸引区域周边硼化工企业进场交易,帮助企业有效地整合市场资源,放大企业的经营效能,推动完成产业链资源优势到产品优势,再到商品优势,最终到经济优势的升迁过程,树立柴达木盆地硼产业的行业地位。

第14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产业链 建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一、序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城市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泛在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为基础,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对环境的透彻感知以及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进化的跨越式发展之魂,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并将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变革,实现政府决策、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的革命性进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具体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又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应当根据其独有特性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因此对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及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夜上海论坛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球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产业链主体及各自诉求如图1所示。

其中通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者和运营者,通信运营商通过其完备的网络覆盖、成熟的通信技术和丰富多样的信息化增值服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条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丰富的、成熟应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特有的信息资源,也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后续的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节约资金,通过一定的资源换项目,利用产业链上各主要环节社会主体的资金、技术和运营优势,完成基本的基础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夜上海论坛 三、建设运营模式设计的总体原则

夜上海论坛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的数据、信息资源与物理建成资源、人文经济资源等同样都属于城市的基本资源。城市政府需要掌握和控制最基础核心的数据和信息,逐步建立完善城市资源数据库。

夜上海论坛 2、为建设和运行服务型政府,城市政府必须逐步建设、运营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同样也应该由政府掌控。

夜上海论坛 3、涉及维稳安全、市政服务等非盈利性、非商业化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由政府自建自营,而其余各项服务与应用应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源为主建设和运营。

夜上海论坛 4、所有智慧城市的服务与应用必须与政府建设运营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接。

夜上海论坛 5、只有遵循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政府许可下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单元,其业务系统和才能够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及城市资源数据库进行对接。

四、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结合的建设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取长补短,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其他企业与机构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在现有环境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一)政府独营模式。

所谓政府独营模式,是指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和推动,建设完成后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具体的工程建设以及运营工作可由政府直接负责也可外由社会资源承建和代维。本模式主要适用于必须政府投资的,涉及到公共安全、市政服务等领域,前期投资大,涉及政府部门较多,且后期无法带来商业价值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等。

在政府独营模式下,智慧工程建设的资金完全来自与政府预算资金,政府预算的资金可以有两种来源:一是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二是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由政府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掌握)。其中,针对政府各部门基础信息化建设、专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一般可以由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建设;针对信息互通共享项目(如公共平台)的建设,建成后的系统和数据需要对外开发和共享的,可利用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投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二)市场运作模式。

夜上海论坛 所谓市场运作模式,是指智慧工程的建设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资源通过自己建设或者与政府共同建设并运营维护。此种模式发挥了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并可利用社会资源的资金加快智慧工程建设,以满足用户需求,并缓解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针对有一定增值信息化需求,面向社会的,未来有一定盈利模式,且涉及政府部门较少、易于监管的智慧工程项目。

在市场运作模式下,可以按照以下五种方式开展:

夜上海论坛 1、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司化运作。

夜上海论坛 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的建设虽然对社会进行开放,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但还是应当由政府为主导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具体可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政府为主成立信息化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由国资委进行控股(国家股份在51%以上),同时注意要吸引社会相关的信息化企业参股到投资公司中。投资公司成立后按照公司化进行独立运作,进行智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但是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还需要对投资公司进行监管。

另外投资公司还可根据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和行业领域投资成立专业的信息化投资子公司,如交通信息化投资公司、市民卡投资公司等。此种模式适合前期投资大,虽然后期有一定的盈利性,但主要还是公共服务为主,且涉及到行政部门较多的智慧工程。

夜上海论坛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同时还有利于将相关信息化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

这种模式,称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公共事业的需求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的产业化优势,通过政府与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开发、投资建设,并维护运营公共事业的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往往先进行少量投资,通过先搭建诱导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再将平台出售或租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运营,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和扩大建设,专业公司可自行在平台中开发应用,吸引相关企业应用进入平台,所产生的收益未来可由政府和企业按照双方事前的约定进行分成。

3、政府牵头,社会资源出资建设,到期移交政府。

夜上海论坛 这种模式,政府提供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主要由社会资源来出资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根据社会资源是否参与运营,又可分为两种模式:BOT模式和BT模式。

(a)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作为委托方的政府会将智慧工程的建设特许权授予作为承包商的企业,由企业在特许期内负责工程的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待特许期结束后再将工程的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b)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社会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智慧工程的建设,建设完工、验收合格后,平台及其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再由政府赎回,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通俗地说,BT模式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

4、社会资源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提供租赁(补贴)费。

在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直接委托给社会资源提供资金并进行建设,或由政府直接租用社会资源成熟的信息化产品,或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包括运营商在内的社会资源除了需负责融资和工程项目建设,还需要提供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支持,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与运营工作。

此种模式主要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通信管网建设和升级、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或社会资源已经建设完成、运营较为成熟的全国性信息化产品,如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等;或与手机紧密结合,需要定制终端产品开发的工程,如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类和位置服务类业务。

夜上海论坛 5、政府与多方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以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创新型产业工程,政府与生产企业、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等信息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智慧应用的示范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以及引导资金、研究经费上的扶持,由参与企业出资建设运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整合产业链,传递价值链,创新新业态,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以示范效应推进该工程的推广,反过来可以提升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和层次。

五、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价值在于为城市经济注入智慧活力,城市通过智慧手段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也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社会资源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发挥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将成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杨天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高级项目经理;徐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黄春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

第15篇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产业链 建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一、序言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城市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泛在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为基础,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对环境的透彻感知以及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进化的跨越式发展之魂,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并将实现生产、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公共服务的巨大变革,实现政府决策、市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的革命性进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具体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又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应当根据其独有特性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因此对智慧城市产业链及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及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夜上海论坛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球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产业链主体及各自诉求如图1所示。

夜上海论坛 其中通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者和运营者,通信运营商通过其完备的网络覆盖、成熟的通信技术和丰富多样的信息化增值服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条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丰富的、成熟应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特有的信息资源,也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后续的项目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可以节约资金,通过一定的资源换项目,利用产业链上各主要环节社会主体的资金、技术和运营优势,完成基本的基础型信息化项目的建设。

三、建设运营模式设计的总体原则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设计首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夜上海论坛 1、城市的数据、信息资源与物理建成资源、人文经济资源等同样都属于城市的基本资源。城市政府需要掌握和控制最基础核心的数据和信息,逐步建立完善城市资源数据库。

2、为建设和运行服务型政府,城市政府必须逐步建设、运营城市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同样也应该由政府掌控。

夜上海论坛 3、涉及维稳安全、市政服务等非盈利性、非商业化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由政府自建自营,而其余各项服务与应用应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源为主建设和运营。

夜上海论坛 4、所有智慧城市的服务与应用必须与政府建设运营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对接。

夜上海论坛 5、只有遵循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政府许可下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单元,其业务系统和才能够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及城市资源数据库进行对接。

四、建设运营模式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可以考虑多种模式结合的建设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取长补短,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其他企业与机构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在现有环境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模式:

(一)政府独营模式。

所谓政府独营模式,是指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进行投资建

设和推动,建设完成后所有权归政府所有,具体的工程建设以及运营工作可由政府直接负责也可外由社会资源承建和代维。本模式主要适用于必须政府投资的,涉及到公共安全、市政服务等领域,前期投资大,涉及政府部门较多,且后期无法带来商业价值的应用系统及其子平台,如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等。

夜上海论坛 在政府独营模式下,智慧工程建设的资金完全来自与政府预算资金,政府预算的资金可以有两种来源:一是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二是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由政府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掌握)。其中,针对政府各部门基础信息化建设、专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一般可以由部门信息化预算资金建设;针对信息互通共享项目(如公共平台)的建设,建成后的系统和数据需要对外开发和共享的,可利用政府信息化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投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夜上海论坛 (二)市场运作模式。

所谓市场运作模式,是指智慧工程的建设可以由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资源通过自己建设或者与政府共同建设并运营维护。此种模式发挥了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并可利用社会资源的资金加快智慧工程建设,以满足用户需求,并缓解政府沉重的财政压力。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针对有一定增值性服务信息化需求,面向社会的,未来有一定盈利模式,且涉及政府部门较少、易于监管的智慧工程项目。

在市场运作模式下,可以按照以下五种方式开展:

1、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司化运作。

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的建设虽然对社会进行开放,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但还是应当由政府为主导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具体可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政府为主成立信息化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由国资委进行控股(国家股份在51%以上),同时注意要吸引社会相关的信息化企业参股到投资公司中。投资公司成立后按照公司化进行独立运作,进行智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但是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还需要对投资公司进行监管。

另外投资公司还可根据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和行业领域投资成立专业的信息化投资子公司,如交通信息化投资公司、市民卡投资公司等。此种模式适合前期投资大,虽然后期有一定的盈利性,但主要还是公共服务为主,且涉及到行政部门较多的智慧工程。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同时还有利于将相关信息化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

这种模式,称为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公共事业的需求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的产业化优势,通过政府与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开发、投资建设,并维护运营公共事业的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夜上海论坛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往往先进行少量投资,通过先搭建诱导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再将平台出售或租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运营,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和扩大建设,专业公司可自行在平台中开发应用,吸引相关企业应用进入平台,所产生的收益未来可由政府和企业按照双方事前的约定进行分成。

夜上海论坛 3、政府牵头,社会资源出资建设,到期移交政府。

夜上海论坛 这种模式,政府提供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主要由社会资源来出资建设,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管。根据社会资源是否参与运营,又可分为两种模式:bot模式和bt模式。

(a)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作为委托方的政府会将智慧工程的建设特许权授予作为承包商的企业,由企业在特许期内负责工程的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待特许期结束后再将工程的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b)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社会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智慧工程的建设,建设完工、验收合格后,平台及其设施的有关权利按协议再由政府赎回,政府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通俗地说,bt模式也是一种“交钥匙工程”。

4、社会资源投资建设和运营,政

夜上海论坛 提供租赁(补贴)费。

在此种模式下,智慧工程完全由政府直接委托给社会资源提供资金并进行建设,或由政府直接租用社会资源成熟的信息化产品,或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政府需要提供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包括运营商在内的社会资源除了需负责融资和工程项目建设,还需要提供无线和有线通信网络的建设支持,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维护与运营工作。

此种模式主要针对信息化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通信管网建设和升级、无线网络接入服务;或社会资源已经建设完成、运营较为成熟的全国性信息化产品,如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等;或与手机紧密结合,需要定制终端产品开发的工程,如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类和位置服务类业务。

5、政府与多方社会资源共同参与,以示范工程带动产业发展。

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创新型产业工程,政府与生产企业、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等信息产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智慧应用的示范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以及引导资金、研究经费上的扶持,由参与企业出资建设运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整合产业链,传递价值链,创新新业态,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以示范效应推进该工程的推广,反过来可以提升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和层次。

五、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价值在于为城市经济注入智慧活力,城市通过智慧手段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也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采用灵活多变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充分考虑政府的职能、社会资源建设运营的运作方式,发挥市场化的效率和服务优势,将成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杨天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高级项目经理;徐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黄春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现为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高级咨询师)

参考文献:

[1]沈明欢.“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