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面发展理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
夜上海论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人学底蕴,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的思想资源。
一方面表现为注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尚书・泰誓》记载,周武王在孟津大会诸侯时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是最早的对人自己的价值的肯定。周朝一些思想家在天、神和民(即人)的关系上,也开始从重“神”向重“人”转变。到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在人神关系上更进一步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作用。郑国的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边,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明确提出与“天道”不同的“人道”概念,并反对简单地用“天道”来推知“人道”。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后来就发展成为中国人学思想史上延续两干多年的著名的“天人合一”、“天人之分”的思想讨论。纵观中国历史,可以说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天地之性人最为贵”,人来自自然,但在宇宙万物中地位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人格”中发掘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国传统哲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人生哲学,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主要是对人格境界的探讨。“理想人格”就是典型代表,所谓“理想人格”,既是人的发展方向和期望达到的境界,又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儒家的“理想人格”就是孔子首创的仁道,孔子的“仁”的含义:一是强调人的社会关系;一是把“仁”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前者是对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而言,后者是对个人自身的修养而言。道家的“理想人格”则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世俗人们所追求的感官声色的愉快享受,而是精神上不为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绝对自由境界。庄子更是把个体的自由发展放到生命价值的首要位置,力图通过“心斋”和“坐忘”,达到对人世的利害、得失、祸福不容于心的超越,使人从被世俗功利所压迫和扭曲的痛苦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完美的人生境界。即所谓“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夜上海论坛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虽然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和见解,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阶级的局限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是片面性,不完整。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从未形成真正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2西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可以追溯到西方思想的源流之中。作为古希腊文明最无可争议的代表的雅典人,就提出了“和谐地发展的人”的概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的思想,也就是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美、智、仁、勇的要求。亚历士多德认为,社会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人应该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对人格的尊重,并使它充分地发展是古代希腊人留给西方世界的伟大遗产。古希腊哲人们重视对人自身发展的研究,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身心和谐发展” 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训练。这些思想对后来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极大影响。
人文主义思潮在17-18世纪,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这期间欧洲启蒙运动的理论家们弘扬人性,弘扬理性的创造性、批判精神,怀抱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是这一时期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基本特征。在卢梭《爱弥尔》、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和荷尔德林德《徐培里昂》中,都可以看到对人本身的关爱和关注。1795年席勒发表了他的著名论著《美育书简》,系统地阐述了他设想的美的理想王国对人的完善的重大意义,他的美育观念充满对人的自身关心,发出了人道主义的呼唤与警告。这些关于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这些主张无论从内容上或实质上看,都还说不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理想的特定概念的出现和使用,是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1825年圣西门在《论文学、哲学和实业》这一著作中,首次把文艺复兴时代出现的一些多才多艺的人物称作“全面发展的人”。法国的傅立叶继承和发展了圣西门的思想,他在《经济的协作的新世界》一书中写道:“协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由于社会的历史条件限制和阶级的局限,他们无一不是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所发现的人是抽象的人,从整体上脱离人的社会性、历史性,离开人的感性物质活动去考察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没有达到真正的科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丰子义.“世界历史”探索与唯物史观研究――从当代全球化的视角看[J].南京大学学报,2007(4).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和谐;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72-02
夜上海论坛 在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异化现象也层出不穷。有的人认为这是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的,于是就以此为借口来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也这样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灭异化现象及异化劳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本人认为,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是巨大的,它对于我们重新把目光投向人本身,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及作用,人类发展前途,以及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异化现象等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夜上海论坛 一、异化劳动的概念
异化的原意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思。从哲学角度来看,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劳动是人类的社会属性,通过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才能称其为人,也才能从事其他多方面的活动,从而在各个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但是劳动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还有其消极的一面。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异化,即指人类劳动活动丧失了自由自觉的含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和资本家极端对立,劳动发生了异化。本来是由人的意识支配自己的活动,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活动与人的意识活动相脱离,人不得不通过非自由的劳动来维持人的生存,人的生存活动降低为动物的生存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劳动人民的成果被剥夺甚至成为奴役和支配劳动者的物质力量。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异化的劳动。
夜上海论坛 二、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
夜上海论坛 (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作为一种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产物,本应该属于工人,但由于私有制的缘故,体现工人主体本质力量的劳动被资本家所占有,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的本质力量被资本家所占有的就越多。这就导致了工人越发贫穷,他所生产的产品最后又被资本家拿走后转化为资本,反过来继续统治他,奴役他,使他感受不到自己本质力量的存在。 因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技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97。
(二)生产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通过劳动这种活动人的智力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感。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完全改变。“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1]37这时候,劳动已经不再是一种自我确证和自我满足的过程,相反,它成为了人们的负担,是劳动者“自身的丧失”[1]92-93。
(三)劳动者与自己类本质相异化
夜上海论坛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生活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但由于异化劳动,人们已经被降低成为一种动物性存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于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贬低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93。当人的类本质与人本身相异化的时候,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应有的那种创造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异化劳动让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实质上导致的是一种全面的异化的产生。
(四)人与人关系相异化
由于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的分析指出,既然人同自己的产品、他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异己的关系,这些产品和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那就一定是属于一个在他之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既不会是自然界。也不会是任何神灵,而 “只能是人本身”,因为 “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1]97这个人是不同于劳动者的人,是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人就是资本家。劳动活动、劳动产品都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异己的东西,实质上都是归资本家所占有,为资本家所支配。人的异化表现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劳动人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劳动的异化使人的精神受到压迫和控制;劳动产品不但不能反映出劳动者的创造性,而反过来成为支配劳动者的对立物。劳动者在整个生活中谈不上有自由全面发展自身的机会。
三、异化现象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人们已经意识到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存在的异化现象对人类生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尤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拜金主义”和“商品拜物主义”的流行,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看病难、住房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代中国人。在一系列压力下,劳动已经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并不是目的。在劳动中人们找不到快乐,找不到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现象特别在一些私有制企业中,工人与雇主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异化。雇主只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提高,忽视了工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类似富士康青年职工那样的 “十三连跳”,便是鲜活的异化劳动摧残人的事实。许多人过分追求财富,导致被物所统治,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那么怎样减轻异化这一现象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扬弃异化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一)防止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对我国目前来说,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共享,尽量防止劳而不获、不劳而获的现象。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全社会意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防止和克服劳动过程的异化
人的发展史也是人的劳动史,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真正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要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核心精神和本质要求。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是互为前提的。
夜上海论坛 (三)防止和克服人的本质异化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则为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的主体性,它突出了发展的目的,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会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四)防止和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现在蛋糕已经够大,需要的是能够公平分配,我们应该在缩短工作日、增加闲暇时间方面多加努力,促使每个人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现在社会的劳动为人的休闲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和自由创造活动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生产劳动的发展达到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最终摆脱不合理的束缚,解除劳动对人的奴役。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
当代社会的主题是发展,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我们重视人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思考人类发展的前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更多地应该考虑人的因素,做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因为这有利于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人们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所以,我们要尊重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使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解放和摒弃一切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机制和观念,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近年来,我国高校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善传统教育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总之,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重心应逐步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转变[1]。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分析
夜上海论坛 1.1个人能力发展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来看,个人能力指存在于人的身体,人在生产某种价值的过程中,利用体力与智力活动的总称。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心理、生理方面的素质,涵盖智力、体力、社会能力及自然四个方面[2]。其中,体力及智力作为人从事各个活动的生存需要基础及身心基础,人所有的生命活动均涉及智力及体力,只有维持生命体征才能涉及发展,缺乏足够的个人能力是难以获得成长的。所以,要想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培养,首先必须培养人的个人能力。
1.2人的才能整体发展基于人的能力培养方面分析,不难看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进而促进人的个体进步。因此,为了促进人的才能的整体发展,需结合社会、自然的一些成果,并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此外还有必要对人加以引导,唯有如此才能够促进人的才能整体发展。此外,必须注意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需为人提供优良、健康的实践场所,避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及思想,从树立人的正确思想观及价值观为基础,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协调共存、有机统一的。作为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人与人能通过社会方式满足个人需求。同时,社会需求真实反映着个人需求,但是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受限,比如:在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人的需求也会发展一些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发展促进了人的进步及发展,进而促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相融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涵盖人的能力发展及社会的协调发展。
夜上海论坛 2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
夜上海论坛 人的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性及动机性的心理及生理活动的总和。同时,近几年来,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不断改变,其个性呈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基于现今大学生的性格追求角度来看,均注重自我个性的表现,然而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及思想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及人生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高速发展阶段,其个性倾向特征尤为突出,例如:自信、自尊、独立、力求独树一帜,力求与众不同,是年轻、张扬、自信的年轻知识群体,主要体现于学习、生活、心理三个方面。
2.1在学习上的体现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的思维独立,创造性及批判性强,具备强有力的创新精神及怀疑精神,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复杂社会现象存在独特的个人见解,偏好以网络为主,拓宽兴趣知识面,发表个人观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2.2在生活上的体现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的情绪及情感丰富,普遍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情感表达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但是欠缺替他人考虑,自控能力较差。相较于现代大学生,传统大学生的情绪表现特点多为曲折性、内隐性及文饰性。
2.3在心理上的体现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对于成人存在着渴望心理,追求平等、自由、独立,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内心相对幼稚,心理素质相对不成熟,特别是抗压能力差。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以个性化教育为切入点,提高群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性格缺陷,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改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法的糟粕,紧密联系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以树立个性化价值观念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作为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自由个性理论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其中,个性发展指人出生后,形成、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其实质为人类思想进步、性格逐步健全以及智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历程。所以,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实际上是对人的个性进行培养。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为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设想的理想化目标,发展人的个性及主体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属于个别现象,是普遍现象,其目的为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措施为:(1)由于马克思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不进步,也无法达到总体的和谐,亦不存在全面进步的希望;(2)马克思理论以分析现实生产关系及人为切入点,得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其真正目标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为培养全能人才。对于个性自由来说,为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必要基础,在了解个性自由的内涵的基础上,需注重人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进而使人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与此同时,完成“传统”转变为“自由”的过程,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教育方法为主,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增强理性能力,逐步构建健全的自由人格,弥补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要求及人的发展需求为基础,选择正确、高尚、进步的观点、道德、思想完成培养活动,提高其素质水平。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探究
4.1注重学生个体思想个性化的发展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来看,加强人的个性化发展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课程改革原则为以人为中心,培养人的个性化发展。从中可知,为使学生的社会性觉悟得到有效提升,有必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多与学生沟通,进而了解学生的诉求,与此同时,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职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清楚认识大学生的一些需求,比如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及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等,并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夜上海论坛 4.2培养大学的自主学习能力顺应时展潮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力求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大学生的发展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约束,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满足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全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这一要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师生平等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普遍忽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教育方为教育主导,教育方又为知识传授方,社会地位高,社会优越感强,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的培养需求,逐步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主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淡化社会优越感,力求教学双方的平等性,以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受教育方,准确认识自身不足,即暂时性及相对性的知识面贫乏,以自我勉励不断进步。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能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同时,教师重视大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从根源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信息收集、信息破译及信息转化的过程,进一步完成信息吸收,实现思想的进步。
夜上海论坛 4.4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双方必须真诚互动,做好“听”与“讲”角色的转换工作,以双向互动方式为主,促使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引发思想共鸣,找出思想共识。此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授课的一种载体,而非核心,也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定位,显然这样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有必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保证大学生在发展进程中实现全面化及个性化发展。在网络化时代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延伸至教育领域,人类逐步走向与现实社会相区别的网络社会。同时,网络社会不仅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还创新了教育方式,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渠道、空间及手段。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尤为重视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为使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有必要加快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综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概念,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为提出具体的创新教育策略提供显著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芳放.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夜上海论坛 [2]史小禹.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农民工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作为现代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为此,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角度,通过分析农民工现实问题的根源所在探讨提高农民工现代性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现代性;人的全面发展
一、马恩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理论
夜上海论坛 人,既是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同时又是整个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具体说来:人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物。人是历史活动的创造主体,离开了人和人的生产活动,人类历史就不能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是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①这段话对于人和人类历史的本质联系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告诉我们任何脱离了人类历史而去认识人,或是脱离了人而去分析人类历史,都是不正确的。只有立足于人的本质,将人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界定。
夜上海论坛 二、农民工现代性的本质内涵
现代性的元素, 表现为个体的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创造性、社会参与意识等现代性的文化特质,而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的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 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的机理和图式。
国内有学者认为,农民工进入城市, 不仅体现为一种地域空间的变迁、社会角色的转变, 更体现为一种精神空间的转移, 即变农村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城市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农民工以市民的生活标准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重构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以适应城市生活对自身要求的社会过程。这种新的关系网非常有利于农民工现代性的形成, 他们通过对关系网的运用, 重释了各个关系的意义。此时, 关系成为一种社会资本, 被理性地运用于谋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进步。农民工并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 完全抛离了所有类型的传统社会秩序的轨道, 从而形成了新的生活形态, 也并未在城市中获得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其现代性已经由一种被追求和向往的理想价值而变成在内在精神世界和外部社会领域引发出无穷的困惑、焦虑、紧张和冲突的麻烦问题, 其现代性体验也同样没有出现瞬间由农民彻底向市民转变的全新的感受。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标准衡量农民工现代性的束缚
(一)社会存在感低、政治参与能力弱
我国农民工主要从事着市民不愿意做的脏苦累的工作。他们工资收入低,几乎没有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很差,经常遭到城市市民的歧视。农民工几乎成为了社会底层的代名词,其社会地位和所做贡献不能成正比。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及能力普遍较弱。加上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很少有人自觉地去参加政治活动。部分农民工由于缺乏民主法治意识观念,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往往偏向采取越级上访,使用暴力等违法违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农民工作为夹杂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群体,往往农村的政治活动参加不了,城市的政治活动无法参加,合法的政治权利无法实现。
夜上海论坛 (二)农民工工资收入低、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夜上海论坛 我国农民工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大部分农民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许多企业不给农民工购买医疗、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险,他们的工作没有相应政策保障,随时有被辞退的可能。失业后的农民工,没有生活来源,而且农民工大多从事危险的工作,劳动场所没有或者很少有安全设施,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发生事故后他们得不到任何组织的救助,只能默默忍受病痛的折磨。相当数量的农民工住在地下室、简易工棚、集体宿舍或城郊小产权房里。他们的生活质量很低,极易引发卫生、安全等问题。
(三)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人的重要性被忽略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的主体分散、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的销售模式落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低、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低、其他支撑服务不完善等等。而且,由于城市化进程中过多考虑的是城市的空间扩张问题,为满足追求城市化水平数量的提高,从而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形式化工程。没有考虑到市场和人的需求,忽略了人的因素。仅仅把农民工当做廉价劳动力,没有从根本上为其融入城市、转化市民、建立家庭提供一系列的制度保障。
四、促进农民工现代性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引导农民工及城市市民加强文化沟通与接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性
农民工问题的形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文化沟通接触的缺乏所导致的。所以要促进农民工的现代性获得和提高,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首先,引导城市居民了解农民工。针对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可以广泛利用媒体加强宣传,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农民工,了解他们人格的质朴与工作的坚辛,意识到他们对这个城市和他们自身的重要意义。要注重引导城市居民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全局的高度,善待农民工,逐步树立城市居民认可外来农民工是“新市民”的观念,突破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思维模式,公平地对待农民工。
其次,引导农民工加强对城市居民的了解。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偏见和误解会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进步,甚至会促使他们误入歧途,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和提高。农民工必须主动冲破周身的狭隘的圈子,与更多、更开放的人群接触,尤其城市居民群体。鼓励农民工主动和城市居民接触,认识到他们和自己一样,也需要为生存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现有的生活也大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从而减少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的抵触、怨恨甚至恶意破坏等心理和行为,增强对城市居民的理解和认同,并通过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发生积极的互动。
(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会制度,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
夜上海论坛 当农民工离开家乡,迁移到城市,家族背景随之消失,农民工零星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往往是松散的、不可支撑的。甚至可以说,目前农民工并没有能力建立或参与那些能使他们改变自己被动地位的持久、正式的关系组织,进而导致他们在市场中缺乏像其他阶层一样的权力和机会。当他们遇到需要一些社会组织帮助处理的问题时,往往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和明确的帮助。许多农民工在对外参与中受到伤害之后,经常会做出极端的举动,例如通过伤害自身与他人等方式索要被拖欠的工资,更多的农民工遇到合理权益被侵犯时,选择忍气吞声或退让回避,而不是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要解决这一难题,政府需责无旁贷,以法律的形式在农民工务工单位强制建立农民工工会制度,利用组织的力量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利,为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和提高建立组织保障。已经建立农民工工会的,要切实保证工会的权益得到落实。针对目前农民工的实际知识水平、组织水平还比较弱等情况,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三)加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农民工现代性转变发展
城镇化水平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过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要在现阶段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积极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说,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农村生产率的现代化发展。通过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村从业人口数量的下降和收入的增加。二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让农民工长期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使农民工的现代性获得和提重缺乏社会保障。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考虑广大农村人口的福利待遇,使政策福利向农村倾斜。只有实现了这点,农民工在务工期间才有了坚实的精神和政策依靠,才敢完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三是实现农村人口生活和行为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帮助全体农民逐步摆脱传统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养成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使广大农民不仅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解放和提高。只有全体农村人口得到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农民工的现代性获得和提高才有了无穷的空间和动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2]贾楠、郭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分析――现代性的渗入与缺失》,《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李广贤:《人的全面发展与农民工现代性的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
[4]许林、袁桂林:《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审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江小容、王征兵:《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选择》,《求索》2012年第1期。
[6]杨莉芸:《公民意识: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驱动力》,《求索》2012年第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全面发展;指导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概述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开展实际活动关注的普遍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目的,通过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学说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提升、人的个性的塑造、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1.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人类社会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着全新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人的活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还包括体力劳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还包括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水平的提高,自由实践的时间越来越多,实践活动和创造性生活空间越来越大,成为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广泛的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人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和社会能力。首先,人的身体能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其次是人智力的开发,不断接收新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新的活动方式,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开启人的发展潜能。再次就是人要控制能力的发展,实现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并举。最后就是人能的开发,包括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全面发展。
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个性的培养与发展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的个性是人类特有的性格。只有每个人的个性独立了,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在人的发展中形成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作性的特征。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展。自主性发展就是要超越本能,发挥人的最大能力实现人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5.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中心内容,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人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能保证人自身在未来达到的和谐、均衡和持久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面的和正面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依然缺乏统筹
各级政府与职业学校、市场之间至今仍未找到管理的平衡点,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支撑,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低,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地信息沟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所需岗位脱节,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实践应用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2.公共财政投入依然不足
夜上海论坛 职业教育的成本要远远地高于普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各类资金仍然不足,直接导致实训、实习设备简陋,陈旧,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学校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理论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缺乏,实践课教师最少,使得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穷与应付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同时,专业课教师的素质不够理想。当前在有些职业学校,一部分专业教师,理论知识可以,但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较差,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某些专业课教师所学专业与开设专业并不对口,一些“双师型”教师虽然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能力并不相称,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不能真正独挡一面。专业课教师的素质不够理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的发展,也就是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建设
夜上海论坛 1.提高社会及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夜上海论坛 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应破除教育以升学、考大学为目的的思想,正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合理处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经科学合理论证,政府每年应拨出相当的经费用于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始终保持职校设备的先进性。同时政府在职业教育土地划拨、行政审批、融资、借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师配备、实践场所等方面给予统筹协调;在培训资金、培训项目、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与支持。为职业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夜上海论坛 首先,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改变学生仅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全面发展。其次,进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依法执教。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以《职业教育法》《教师法》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明确教师的权力与义务。再次改变教师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和健全新型的教师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使教师的教育评价机制具体化,标准符合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加大对教师的德育考核,以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提升工资的依据。
3.加强职业指导
夜上海论坛 加强职业指导既有助于学生确立在社会座标系中自身存在的位置,又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适应性和效果。职业指导的内容不只是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职业介绍,而是作为职业入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包括:个性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提供职业信息,帮助学生熟悉职业;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决策和发展能力。总之,只有将职业指导融进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使学生“知己知彼”,教育有的放矢,才能保证职业技术教育切实促进人的发展。
4.建立纵横贯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合理的体系是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机制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员,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和其它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因此,横向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开放性极为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纵向上职业技术教育自身形成序列,包括层次上的初、中、高序列,及进程上的终身化序列,使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成为纵横贯通的教育网络,包括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和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罗琼. 浅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1):149-150.
【关键词】马克思 发展理论 大学生发展 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49-02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夜上海论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对青年人的培育,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拓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大力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积极营造他们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通识教育,密切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
二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培养和造就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优良品格的个体的一种育人模式。素质教育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开展素质教育,着重加强大学生做人的教育、做学问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真正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前条件下,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学科交叉日渐明朗,从客观上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据此,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为契机,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全面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必须按照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来指导自己,前瞻性地提升自我的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的素质。
夜上海论坛 三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进通识教育,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科学建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凸显。从国际背景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多样化、价值冲突、伦理道德标准的不一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网络信息大量涌入。从国内形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归结为一点,就是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精神空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这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个道理: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建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独特的生存方式,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现实社会的呼唤,只有消除人的精神世界的痛苦和困惑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特别是要关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帮助当代大学生积极构建充实的精神家园,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实现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通识教育思潮与通识教育实践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学生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意义世界的关注。通识教育强调基本知识、基本价值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通过打好人生持续发展的根基,借助于唤醒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来形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创新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自我发展精神。高校要通过对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帮助、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四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统一,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须臾不可分。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求善求美。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航向;从本体论上讲,科学精神和技术为人文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这两方面要相互融合、协调统一。其一,人文精神是首要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探究其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来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同时,要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来导引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合。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生的主要生命活动,贯穿了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同时,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其二,科学精神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
五 结束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指明了最高目标和发展内涵,而且对实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积极营造大学生求真、向善、达美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化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n the All-round
夜上海论坛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夜上海论坛 TANG Yingyi[1], XU Zhengwei[1], CHEN Yumei[2]
([1]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夜上海论坛 [2]Guangxi Beiliu No. 6 Middle School, Beiliu, Guangxi 537423)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Ther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betwee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today's pluralistic values, we can us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all-rou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modernity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夜上海论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是人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主编《中国化教育概论》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1)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2)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他们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消灭了等级、消灭了剥削的社会。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实践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对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它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以实践观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实践活动是按照人的需要、利益进行,打上人的价值烙印的活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而为了满足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实践,在这种循环中,促进了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发展。首先,从需要的起源看,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主体的角度看,有个人需要、集体或社会需要。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夜上海论坛 (2)人的需要的层次性发展。人的需要总是从低层次逐渐向高层次发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恩格斯则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创造的需要三个层次。尽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1.3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素质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则是人的本质体现。郑永廷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等内容,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 人的现代化理论
2.1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论文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殚精竭虑的事情,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同时也是依靠人去做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是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夜上海论坛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近代的费尔巴哈等一大批思想家都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但他们都把“人”扔到人生活的社会之外去理解,因此,“人”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看不见的抽象物。只有在马克思那里,“人”才真正显露其面目,“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而这一切,都应在人的实践中得到理解。也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有效性。由此,也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有着比较科学的把握。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正是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据。因此,人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也正是劳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就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从中,可以这么认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夜上海论坛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发展也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诚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也表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表现人类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是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所讲的人并不是栖息在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类”和“种”,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个人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的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任务和主题。时代的任务和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因而重新审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下,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误区。
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上:以远期目标代替阶段性目标,造成目标的高不可攀与远不可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预期结果。由于我国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思想教育目标也要求高度的保持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常常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代替,按照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所要的要求来实施任务。这样目标的设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阶段性特征,使得目标高不可攀,人们失去信心。
2.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归属上:片面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分强调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使得工具性价值发挥到极致,忽视其目的性价值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主义的影响,在教育中,存在着把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人为的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自我价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集体主义片面理解为反个性、反个人利益的整体主义,甚至贬斥个人欲望、利益、自由。这种过分强调集体、社会、组织,淡化了个人;强化了个体的人身依附关系,抑制了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不恰当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被理解为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个人的物质化、精神化的需求,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使思想政治教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单纯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受教育者成为没有独特能动性、缺乏创造自为性的“自然动物”。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疏导人心理、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的功能,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4.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上:只重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内容过于狭隘,陈旧。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其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一贯制,教育周期长、信息量少,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环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们普遍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而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同样,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相对大学宽松的人文环境赋予学生更为强烈的成熟追求,进而也使得他们对于自身个性人格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渴望心理。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培养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因此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有利于社会的大学的安全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新能力,压抑个人的发展。
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上: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途径单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被仅仅归附为“传道”即以强制灌输为中心。灌输教育方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即向大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些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再加上说服教育法运用不当,自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内容与教育行为的排斥,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削弱。
夜上海论坛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1.工作要创新。要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我价值中的高层次需要,只有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使人更好的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夜上海论坛 2.方式要得当。多样性、互动性的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追求个体生命自然而和谐地发展,促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传统做法,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的方法、平等交流的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文之中,增强现实感、亲切感、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唱主角。
夜上海论坛 3.结合要紧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想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教育与管理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光靠正面灌输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运用管理手段,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思想教育工作为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舆论支持,而管理工作又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法律支持,二者统一于管理系统之中,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夜上海论坛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夜上海论坛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夜上海论坛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夜上海论坛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里既有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观问题,又有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问题,又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应该牢固占领课堂这个培育人文精神的阵地。
夜上海论坛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夜上海论坛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夜上海论坛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也就导致个体在以后各自发展的结果产生差异。对于众多不一样的个体,却用统一的结果来规范,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平等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否引导每一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果,获得自由的发展。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夜上海论坛 对于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夜上海论坛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夜上海论坛 据介绍,新落成的滚筒洗衣机工厂于2007年正式奠基,占地29100平方米,总投资金额7000万美元,年产量达到80万台。洗衣机工厂全面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全自动生产、监测、物流设备,达到更高的能耗标准,进一步兑现了绿色环保的承诺。滚筒洗衣机工厂落成后的博西家电园,将以1.89亿美元的总投资额成为全亚洲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家电生产园区之一,同时也将成为西门子家电在德国总部以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战略发力,瞄准中国市场
夜上海论坛 “中国一直是博西家电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潜力充满信心。”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首席技术官盖茨先生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在回顾金融风暴对市场的影响时,盖茨表示,金融风暴是一个考验,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只有立足未来、目光长远的企业才能抓住机遇、出奇制胜。作为拥有超过160年历史的品牌,西门子对危机有着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盖茨告诉记者,西门子永远不会因为短暂的困难牺牲未来的利益,更不会因此缩减在重要战略市场的投资,“而我们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证明,我们的投资策略是明智的。”
夜上海论坛 据中怡康数据显示,在刺激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从第二季度开始,中国家电行业指数提升了10%。截至2009年7月,2009年西门子滚筒洗衣机市场份额为28.9%,居整体市场第一;西门子冰箱的市场占有率攀升至14.9%,居外资品牌第一。
技术创新成为制胜引擎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技术创新是立足之本,也是发展之道。如果说对中国市场坚定不移的信心和长期投资的策略是西门子制胜的法宝,那么,坚持不懈的技术革新则是西门子家电制胜的引擎。博西家电(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尔克在面对记者时说:“深刻了解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甚至未来的需求,进而开展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是我们产品获得用户喜爱的原因,也是我们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因素。”
夜上海论坛 西门子家电自创立以来,便以技术革新为立身之本。据了解,西门子家电每年在研发上都投入重金。2009年,西门子先后推出了3D正负洗系列洗衣机,真空零度保鲜冰箱,“digi数感智控”厨房电器、以及“灵感”智能电热水器等多款基于全新技术平台的革命性新品。此次全新推出的西门子3D空气冷凝式洗衣干衣机更是采用了革命性的3D立体烘干技术,通过最大化衣物与气流的接触范围,大大提升烘干效率;同时以独有的空气冷凝技术实现了干衣零水耗,比传统干衣机平均节约30~90升水,将产品的节能性提高到全新水平。
盖尔克还告诉记者,在新洗衣机工厂竣工后,博西家电园将拥有超过200名研发工程师,为博西家电园在中国的所有生产基地提供更快捷、更全面的研发服务,并在全球范围共享技术专利。家电园更强大的研发力量,也必将为西门子加速新品推广、进一步拓宽产品线打好基础,使西门子家电在华发展如虎添翼。
拓宽渠道,深耕中国市场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企业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185-02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实施的各种决策方案,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适度的分权、授权、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等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自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企业面临着各种难以控制的风险,近几年来,不少著名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毁于一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
夜上海论坛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预算管理的构建是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并且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企业战略目标通过预算定量化指标体系来完成,预算是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它通过监测企业业务运行过程使其向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不仅体现在预算目标的战略意识上,还表现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良好沟通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合理衔接上。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机制。它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各个方面的预算,从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到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因此,它需要全员的参与来共同完成。
夜上海论坛 3.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和控制机制安排,它是对预算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的全过程监控,而不是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管理手段。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控制始终贯穿其中。预算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目标,进而表现在预算下达主体对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和预算执行主体对其内部预算细化指标责任执行体的控制上。预算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必须相互分立,保证权力的制衡和系统的有序运转,才能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为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一)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关键。根据企业经营特点,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实务进行具体的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企业时刻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激励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目标的积极性。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阶段计划,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指标使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济资源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随时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量化以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统一经营理念,明确奋斗目标,激发管理的动力,增强管理的适应能力,确保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帮助企业发掘市场中潜在的机会,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市场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市场多变的供求关系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及运行,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掘潜在的机会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传统管理概念下,企业管理者为了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往往倾向于稳定的保守的管理方式,但这种相对静态的管理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反应较慢,从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进而加强对市场机会的把握程度,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夜上海论坛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将自身有限的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才能达到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正是企业短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地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短期经营目标,通过严密的预算编制机制、高效的运行制度和清晰的考评体系,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系统地规划,从而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供内部绩效考核依据
夜上海论坛 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是考核与奖惩。预算是对企业阶段计划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为业绩评价提供了标准。预算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它以企业各级预算执行主体为考评对象,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比较,据以评价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以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科学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标可循,有制度可依,而且也加强了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
(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夜上海论坛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等的预测,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日常监控,当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方面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管理者可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具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力求使每一个员工都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得企业整体环境下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都清晰明了,这也大大提高了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预测其中的风险所在,以便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夜上海论坛 三、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一)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夜上海论坛 战略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机会上,必须做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集中和对企业意志的全面统一。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企业战略作为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同时,还要将预算管理建立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很多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分部预算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之间的关联,因而经常产生由于各层次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利益冲突,基层管理人员过分维护各自部门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出现破坏预算实现的行为。因此,企业应逐步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后,企业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分析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各部门的短期运作计划,在计划的编制中应注意采用既能反映企业战略又能在实际中操作的指标,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二)加强预算监督机制的执行
预算管理因缺乏战略指导会使预算工作变得盲目无效,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同样也易导致预算工作徒劳无功。贯穿全面预算管理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为预算监督,即对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运行过程的监督。监督的过程应遵循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日常监控与特殊监控以及权责利相结合的监控原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由预算管理执行人员对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对预算结果进行监督评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接下来实行的奖惩措施,奖惩只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真正目的是对企业整个预算管理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通过预算监督机制的严格执行使企业各级责任主体深度分析自身行为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寻找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关键词】精细化 财政管理 国际市场 市场意识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而财政工作也因此涉及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事物。而政府财政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而出,这些问题阻碍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掌控和把握。本文对当前财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出了如何全面推动财政管理精细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一、财政管理精细化中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当前,如全面预算、全面质量控制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进行财政管理时都严重缺乏,对整个经济市场无法有效地进行全面的掌控和了解,管理手段已经跟不上经济市场活动中的变化,阻碍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财政控制和有效管理,造成了政府财政支出严重超标。
(二)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低
夜上海论坛 有很多财政人员缺乏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对当前国际经济市场中的一些财政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以及新技术的了解都严重不足,在财政预算中缺乏合理分析、控制以及预测能力,无法满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政府财政部门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控制造成了阻碍。
(三)缺乏市场意识
虽然我国很多财政部门都加强了财政工作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但是却缺乏经济管理市场意识,仍然延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来应对复杂的市场经济。财政部门没有将政府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财政工作的目标有机结合,这在无形中就降低了财政管理工作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四)缺乏高程度的信息化财政管理
夜上海论坛 目前,在我国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办公软件辅助财政管理,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软件的应用范围限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信息化管理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政的工作量,还无法实现财政信息的真正共享。
二、加强财政管理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实现财政管理精细化,就必须要完善内部的控制体系,要以内部控制机制为基础,财政具体实施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所以,为了保证政府财政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和顺利实施,必须要完善财政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健全或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财政管理模式。
(二)对企业筹资新模式要加强规范与控制
夜上海论坛 规范与控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金筹划的管理模式,也是一项实现财政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要对经济市场中的杠杆效应进行充分利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筹资管理规范。同时为了提高对企业的控制力度、经济管理以及规范企业的筹资行为,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资金需求、企业的性质以及银行授信等等因素构建筹资新模式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要对市场中的资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建立综合性的筹资新模式。
夜上海论坛 (三)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夜上海论坛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财政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和意识,要加强各财政部门职工和领导对财政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了解,要让他们理解对政府整体管理效益和财政管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此外,还要创新并建立起精细化、现代化的财政工作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精细化财政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来实现政府财政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夜上海论坛 (四)加强培训财政人员的业务素质
夜上海论坛 实施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就是财政人员,对于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财政精细化管理财政人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财政人员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等的提高和培训。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操作能力和对经济市场的把握,提高他们对当前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识、新模式以及对财政精细化管理意识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加强他们的职业素质,我们可以对财政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财政精细化高素质管理队伍。
夜上海论坛 (五)提高管理效益,加强对执行成本的控制
提高政府的经济效益,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实行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所以,对财政成本特别是执行成本财政部门需要着重加强控制和管理,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精细化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以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利益,为了实现对财政管理中财政支出的控制和管理,我们还需要对财政管理中的时间、人力、物力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此外,还要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以达到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益的目的。
三、总结
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对于财政的发展来说精细化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推动政府财政效益的不断增长,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变化中政府财政工作的应对能力,政府需要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并创新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模式。
参考文献
外贸立足保增长、保份额、调结构。一是提高出口基地发展水平。在推动出口基地建设过程中注意与我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等相衔接,注重与世界知名专业展会对接,加强南北合作和政策引导,完善开发区功能,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强化各类开发园区产业特色,进一步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培育出口品牌,形成产品、企业、区域三个层次的品牌,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二是增强本土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以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为目标,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建立境外营销网络,积极并购境外品牌,推进品牌国际化。把外贸出口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赴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带动机电、成套设备等商品出口。三是把外贸与内贸结合起来。通过网上展销、电视购物、设立专业展销会、进驻卖场等多种方式推动出口商品开展国内市场开发与销售。加快省内大型专业市场与国际知名专业展会的对接,促进专业市场国际化,有效开拓国际市场。
夜上海论坛 外资立足稳规模、保领先、提质量。一是大力引进新兴产业。抢抓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新机遇,密切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着力引进更加符合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层次更高的创新型外资项目,特别是物联网、新能源、环保等重大外资项目。二是发挥重点产业和大企业的整合作用。根据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13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我省产业的外向度情况,确定一批重点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做大做强产业链;同时,针对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促进增资、延长产业链,引进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发展高端环节,提高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抓住国家对设立私募基金、创投基金、投资性公司审批权限下放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引导外资创业投资基金投向我省新兴产业,促进股权基金投资于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一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支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利用国外创业板市场开展融资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和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四是优化外资区域布局。以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逐步优化沿海地区利用外资布局,引导沿海地区重点引进石化、船舶、新能源、现代物流等项目。在加快苏南地区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南北共建开发区建设和跨江联动,积极落实各种鼓励和引导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共建机制,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苏中、苏北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和苏南地区外资企业转移的能力。
外经立足上规模、拓空间、争先进。一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推动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海外商标注册、广告宣传和质量认证,建立境外销售公司、产品展示中心、品牌专卖店和售后服务网络等,形成稳定、畅通的产品出口渠道。推动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兼并和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利用境外企业的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拓展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集聚区建设。建立和完善符合东道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规划内项目快速集聚,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拓展境外投资合作的领域和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尤其在铁矿石、煤炭、木材、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不断创新境外投资方式,在海外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四是提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层次。推动我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明显扩大,跨国企业集团的经营实力明显提升,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推进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外派劳务竞争力明显提高。
外包立足优载体、促集群、创优势。一是做大做强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在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初现雏形的基础上,扩大外包规模,提升外包产业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继续推进南京、无锡、苏州三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二是努力形成服务业的产业特色。抓住上海世博会的机遇,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引进物流、金融、设计咨询、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各类服务业开放载体,加快建设服务贸易发展集聚区和示范区,做大做强花桥国际商务区,形成全省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外智立足建平台、强机制、优环境。一是拓宽人力资源引进渠道。依托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驻外机构、境外高校、研发机构等的合作,定期在境外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依托各类创新基地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各类孵化器等载体,吸引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落户江苏;依托重大项目引进人力资源,通过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等项目平台,让人才随着产业的引进而落户。二是创新人力资源培养机制。开展境外培训,加强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开拓外经贸从业人员的国际视野;开展联合培训。推进各类大专院校与境外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培养能力和水平;开展基地培训,建设国际服务外包等多个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着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水平。三是营造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环境。在新一轮发展中,我省服务业开放水平将大大提高,白领人才急剧增多,人才对环境的要求从过去的物质为主更多转向精神需求,因此,应更加注重打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以及适应人才精神需求的文化环境。
夜上海论坛 内贸立足扩消费、稳市场、保增长。一是扩大农村消费。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率。提升“双百市场工程”的商品集散和价格发现功能,加快农产品加工、物流、冷链系统的建设。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建立稳定产销关系。汽车、摩托车、农业机械及家电下乡继续扩大品种,简化手续。支持生产资料企业延伸农村服务网点,满足农村木材、钢材、水泥等产品消费需求。二是扩大城市消费。推进家庭、家政服务一体化,鼓励社区发展理发、洗染、菜场、废旧物资回收等服务网络和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支持有实力的连锁企业拓展服务项目。加快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推动“大众化餐饮”工程。加快推进零售业节能行动,促进循环消费。i是扩大换代消费。完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研究完善补贴标准和操作方式,着重提高便利性、协调性和规范性,加强政策效果评估。促进新车市场、二手车市场、维修服务市场、拆解报废车市场和汽车租赁市场的配套发展,形成完整服务体系,增强汽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四是扩大信用消费。创新信用、融资业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继续发挥内贸信用险在拓展市场、防范风险方面的积极做用。创新信用消费模式,扩大信用保险补助范围,推进信用消费。支持和规范商贸信用服务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鼓励网上购物,规范网上交易环境。五是扩大节庆消费。结合传统和现代节庆日,组织开展各种“购物节”等促销活动。整合各地活动资源,组织开展全国性促销活动,不断提升活动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夜上海论坛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设银行忻州分行党委中心组通过学习,紧密联系实际,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银行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管理推进全行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好、维护好员工根本利益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版权所有
一、建设和谐银行,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全行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是赢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硬件方面,一要积极争取上级行政策支持,着手营业网点改造,加快精品网点建设。精品营业网点建设要达到“一流的硬件、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业绩”的标准。二要立足长远发展,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营业网点综合竞争能力。三要加快自助渠道建设。加大自助银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信用卡、电子银行业务,完善自助设备和银行卡功能,缓解柜面业务压力。四要加快营业网点扁平化管理步伐。择优对城市行、业务量大的储蓄所、办事处进行升格,一要增进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深化“用心抓服务、用心抓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防卫、多角度、差别化的优质文明服务。二要加快客户经理和大堂经理队伍建设,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内涵和品质。三要制定全行统一的柜面服务标准和规范,选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标准化服务。四要加大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保证培训质量,把培训工作纳入全行重要工作抓,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五要加强宣传工作,及时将建行的业务流程、产品种类及服务内容传达到社会和公众当中,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夜上海论坛 二、建设和谐银行,就必须努力营造好和谐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在营造和谐的外部发展环境方面,密切银政关系,通过支持重点建设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赢得政府的重视和信任。改进银企关系,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要树立发展意识,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企业的意见,积极改进银行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促进银企双赢、良性互动。要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并经常深入企业,加强协调、交流意见,研究发展策略,形成银企共谋发展、共创效益的良好局面。在营造内部环境方面,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行的各项制度规定,严格落实有关制度操作程序,重点抓好信贷、结算、综合业务系统等电算化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要针对基础管理薄弱、问题整改不力的线装,有针对性地对各项业务流程整合和管理方式改变,输理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的工作程序、操作标准,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要从严执行违规行为积分管理考评机制。要把员工工作行为进行积分量化考核,要不断增强员工遵纪守法观念、加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力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及时消除案件和风险隐患。加强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和查处力度,加大对“不作为”、“不在状态”管理人员和失职行为的监督和追究力度。另一方面要坚持民主管理、行务公开,进一步拓宽民主的单位和渠道,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广大员工的知情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版权所有
三、建设和谐银行,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夜上海论坛和职工队伍建设。要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夜上海论坛建设。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融洽相处的内部人际关系,上下级行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部门之间要团结协作、主动配合、主动协调;同志之间要宽容忍让、待人以诚、与人为善、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从我坐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将“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搭理倡导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扇,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团队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队伍是基础。在员工中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能测试等活动,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继续在全行深入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形成二线服务一向,全行服务客户的良好文化氛围。党风廉正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惩并举、注重预防,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