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务会计是一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紧随社会经济前行的步伐而不断更新和丰富,不论是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它都倍受重视。但是由于时空的局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全面细致地传授该门课程的所有内容。近年来,“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为财务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有助于本课程向人类终身学习和学习社会化的趋势迈进。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国内已有的如超星、智慧树、学堂在线、果壳网等“慕课”平台,整合本校及其他高校的优秀课程资源,再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适应“慕课”环境下的财务会计课程资源建设,并尝试付诸教学实践,可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同时,也会为学校其他课程的资源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一、“慕课”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资源建设的特点
“慕课”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动力,其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且能够完全开放并免费使用。借鉴国外Udacity、Coursera、Edx、Udem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Open2Study七个典型的慕课项目和国内学堂在线、超星、果壳网、智慧树、C20慕课联盟等“慕课”平台,[1]“慕课”背景下财务会计的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一)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
夜上海论坛 财务会计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适用于在校学生、会计从业者以及非会计从业人员。在高等教学趋于普遍的现代社会中,“慕课”这一工具可以使财务会计的相关课程资源实现大范围的共享,可以降低师资力量有限对于课程的影响,优秀的教师和课程资源可以被更多人所获取,从而使学习者具备更高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夜上海论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体现的是学习刺激和反应的连接特性。在该理论的影响之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特点,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被动学习、“填鸭”学习的方式存在,学习效率和效果均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在逐步地改变人们的教育理念,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应用而生。
夜上海论坛 (三)“慕课”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性增强
财务会计的“慕课”课程资源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也会有较大的转变,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就要求“慕课”课程更具有互动性。
二、“慕课”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门户建设
夜上海论坛 课程门户主要体现的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学团队信息和课程相关信息。教学团队信息主要包含各位授课教师的基本信息、主要研究领域、科研信息以及所获取的奖项等;课程相关信息主要包含课程的基本知识、章节设置、教学资源、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等信息。[2]通过这些信息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课程的基础架构,还可以充分地了解授课教师,对所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教学基本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基本资源的建设是“慕课”的主要内容,它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方案,学生可以根据各个学习方案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在“慕课”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团队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便利条件来进行财务会计课程基础资源的制作、收集与整理工作,该项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
夜上海论坛 (三)教学拓展资源建设
财务会计课程的拓展资源通常包括各种典型的案例分析、专家讲座、专业知识链接、模拟实验、校企联合项目等,该类资源主要侧重于对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的指导。如果能够利用“慕课”这一工具,把上述拓展资源加以有效地整合,则会大大方便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并为课堂学习提供非常完备的学习资料。教学拓展资源能够反映课程教学的科学性,能够体现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可以将其大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
夜上海论坛 (四)资料库资源建设
夜上海论坛 财务会计课程的资料库资源主要包含了教材资源、最新会计规范、各类试题库和试题分析、参考文献、经典阅读书目等。教学团队在建设资料库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各种资源的时效性的审核,比如相关财务会计教材是否能够结合当前最新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及时修订。同时还要注重表述方式和可理解性。资料库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动态目录体系,以方便学生进行检索。
三、“慕课”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资源建设的未来规划
夜上海论坛 (一)打造具备全面能力的教学团队
夜上海论坛 课程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的努力,“慕课”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会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对现有的财务会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足够的实践经验,全面改进课程教学设计,探索和总结先进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3]教师应当抓住“慕课”所提供的这一契机,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各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水平,并有计划地推进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
夜上海论坛 (二)微视频资源建设的长期性
夜上海论坛 财务会计的知识点丰富,时效性强,学习内容多,关联范围广,有些复杂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一些会计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初学者来说,很难深刻理解这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在“慕课”背景下,微视频是一种需要长期不断地建设的教学资源。借助于微视频,学生可以重复多次地观看和学习,深刻地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程资源更新的及时性
会计是社会经济的产物,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也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使得财务会计课程不会一成不变。那么,在“慕课”背景下,在财务会计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就要及时补充和完善新的教学内容,及时摒弃不合时宜的旧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拓展资源和资料库资源。同时逐渐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教学管理体系。
四、结语
在“慕课”背景下,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逐渐丰富,学习效果也逐渐提高,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应“慕课”环境的财务会计课程资源建设方案,以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2]王晓亮,吴秋生.慕课背景下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资源构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2):35-37.
关键词: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1-056-03
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已如火如荼展开,然而作为边疆地区的新疆则起步不久,特别是作为开放大学参与到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中,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也是刚刚尝试。在建设和开发、特别是在应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如何突破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瓶颈,探索其可行的路径,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一、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由于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强、牵涉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必须关注社区远程教育管理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和社区远程教育学习方等三个方面。
(一)社区远程教育管理方认识不足,投入不够
1 说起来轻视,做起来漠视。各级政府对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注重大规模、大场面的群众性课程资源,因为这类资源具有轰动效应,能带来“政绩”,而远程教育资源则因为其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很难聚集大量人员集中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重视“热热闹闹”资源,轻视“扎扎实实”效益的状况。
夜上海论坛 2 多头管理,投入不足。虽然克拉玛依区社区远程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与打造“世界知名石油城”的要求和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社区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同全国先进社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但需要政府的统筹指导,更需要举全社会之力,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才可能实施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当前,克拉玛依社区远程教育在行政上划归克拉玛依区教育局社区教育办公室管理,但具体操作又归各社区,而远程教育资源又主要集中在一直由新疆油田公司主管的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其管理体制和管理力量各行其政,缺少对于社区远程教育资源的总体规划,因而经费投入无法保证。例如,本课题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克拉玛依区政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区政府出资一直未能按时足额到位,资金的严重匮乏,导致课程资源在录制视频课程时,无统一场地,无统一灯光、音响设备,严重影响了视频课程的效果。
3 无法构建公共网络学习平台,难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整合。由于社区教育没有独立的网络学习平台,而社区教育办公室也考虑到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愿意与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在线学习网联网使用,因此,所有远程教育资源只有统一挂在克拉玛依区政府网上。但是考虑到政府信息网络的安全,克拉玛依区政府网只能是针对克拉玛依区相关部门单位,很难面向分布在社区的普通居民开放,也无法覆盖到我们电大校区。虽然我们多方努力,但迄今为止仍未能解决联网问题,以至于我们很难对课程进行维护、完善。虽然课程已开发完成,但由于不能为社区的广大居民提供自主学习全过程的支持服务和管理,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就成为一个静态的“死”资源,无法体现远程教育的优势,更谈不上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
(二)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准备不足,针对性不强
1 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刚刚开始,无成熟经验可借鉴,特别是长期从事学历教育和干部培训的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对社区远程教育资源的需求及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社区远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上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单一、枯燥,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兴趣不高,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2 社区远程教学资源协调性不够。由于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一直是在做电大系统的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大多集中在学科性较强的系统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与社区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不相统一,广大教师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关注不够,积极主动开发居民闲暇时间的学习课程的意识不强,丰富、成熟的优质课程不多,因此,现有师资所能开发的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课程的设置模式也离居民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相去甚远,离构建“学习超市”愿景的实现还有相当一段路程。
夜上海论坛 (三)社区远程教育学习方兴趣不高,技术手段不够熟悉
1 先进的学习理念缺乏。传统的教育观念、惯性的思维方式,导致许多社区居民对社区远程教育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 远程教育技术掌握程度不高。现阶段参与社区教育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全职家庭妇女,这一部分人文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对电脑和互联网不甚熟悉,因此,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不会使用,这也是导致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功能得不到真正发挥的重要因素。
夜上海论坛 3 参与社区远程教育学习者成分单一,范围狭窄。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初衷之一是把在职成人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学习的便捷及居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及创业训练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设置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群体基本不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因此,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功能也得不到这部分人的认同。
二、突破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瓶颈的建议和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一)社区远程教育主管方应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和合作力度,多渠道投入
1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树立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必由之路的理念,改变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体制,可组建“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组”,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使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让社区居民快速了解、认识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居委会和联络员的作用人户宣传,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宣传。
2 社区远程教育主管方要设定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定期对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评估,建立面向社区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制定社区居民参加学习的优惠政策。
夜上海论坛 3 建立衔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借鉴国内外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先进经验,“通过学分银行和资源超市等方式,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通互联的立交桥”。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建立“政府主导、电大科研拨付、社会参与、使用者自发投入”的资金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远程教育领域,逐步使社会和使用者成为投资的主体,改变政府一家投资的局面,搭建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自我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通道的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平台。
夜上海论坛 4 充分利用“云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合作模式,保证数据和资源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社区远程教育网络是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其建设水平决定着社区远程教育的发展状况。考虑到政府网络的安全性,或是与区政府网络协调,为社区教育开辟相对独立的网络平台;或是与市教育局的卫星教育网、电大在线相联系,多家合作共同建设“多网合一”的远程教育网络;或是抓住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建设的机遇,与云计算产业园合作,运用云技术解决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服务器不统一、异地分布、网站格式不统一、资源类型不统一、带宽不统一、速度各异等共享问题,这样既可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又能使社区居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远程学习,这或许将成为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网络建设最为安全、便捷的方式。
(二)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方要加强针对性、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夜上海论坛 1 了解社区教育学习者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提高其实效性。根据社区学员学习需求复杂多样、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分类分层设计远程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打造针对性强、种类齐全、丰富多样的资源超市,加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形象性,争取社区远程教育的主动权。要确保课程资源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把本土课程资源的制作当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譬如本课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发的“学唱新疆民歌”、“学说维吾尔语”等课程就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有效指导了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
2 重点开发社区多数居民急需课程,使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与时俱进,提高其时效性。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开发者必须根据社区工作的需要和居民的动态需求及时制作最新课程,例如,党的十的召开、新疆跨越式发展、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提出,都需要开发者及时开发包括“党的十精神解读”、“共建美好家园”、“世界石油城印象”等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夜上海论坛 3 开发建设反馈交互平台,实现网络教学与学习评价个性化及课程反馈、完善的一体化,实现其交互性。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不但要能够呈现多媒体教学信息,还要能够解答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对其做出判断和评价,提供反馈信息。因此,从“课程学习的一开始,就通过远程系统对其需求、学习个性等的评测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入口建议,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收集其学习数据,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分析和指导之下,帮助其对学习进行调整,使每一名学生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此同时,通过反馈系统随时搜集征求居民对课程资源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据此要对课程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强其交互功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4 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更多类型的远程课程资源,提高其多样性。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社区教育课程的需求,加强急缺课程师资的培训,例如,园艺、民间艺术、厨艺、养生、美容健体等方面的师资都是一般电大系统稀缺资源,但是由于克拉玛依广播电视大学是由原教育学院、卫校合并过来的,其师资力量虽然已流失了许多,且许多教师已多年未上过课,但只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可操作性强的奖惩措施,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到社区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来;既能满足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也能解决电大教师工作量不饱和的难题。
(三)社区教育学习方要明确目的,提高主动性,适应新的学习载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课程资源 《化工制图与测绘》
目前,基于web2.0、云计算等技术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空间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在给学习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些课程结构不够优化;课程资源不平衡,可做、可训、可测、可思、可辨等职业教育特征凸显不够;资源静态的多、动态的少,可交互不够,无法组织,不适合活学活用[1];课程资源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可学性不强;资源的再利用和可二次开发不够,应用推广不够;课程资源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有效合理的组织,没有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效结合,缺乏系统性、完备性和可接受性,难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约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云计算环境下,高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如何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联?课程资源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组织?我们以《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建设为例,对高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进行研究。
一、课程资源建设调研
针对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企业调研,明确课程定位及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涉及化工设备及化工工艺流程,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工学结合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识读和绘制化工工程图的能力。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探讨,我院化工技术类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定位为从事化学品生产等领域的生产操作及维修岗位。化工生产岗位职责中任何一项典型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化工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本课程在化工技术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处于主干地位,是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
夜上海论坛 二、课程资源总体设计
夜上海论坛 课程资源建设总体设计主要从课程教学系统的整体上对课程资源进行设计,包括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设计等诸多方面。分别从老师、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角度对课程资源的使用要求进行研讨,组织专业课教师探讨课程资源体系开发框架设计,涉及内容包括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从宏观上把握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
1.设计理念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依托周边化工企业实训基地及学院生产实训车间,选择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化工总控工、有机合成工、化工检修钳工等工种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读图能力与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能力。
2.设计思路
以学生经过训练后获得的能力为目标,以“能力点”和“知识点”构建《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体系,将课程划分为两个校内工作项目和一个下厂现场测绘项目,以完成齿轮油泵、氧化锌生产实训车间两个典型工作项目的全套图纸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两个项目工作过程设置为十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又划分成若干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基本知识点贯穿始终,使学生学会识图、绘图、测绘技术。
3.课程资源内容及建设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及建设要求如表1所示。
夜上海论坛 表 课程资源的内容及建设要求
三、课程资源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要针对总体设计方案,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表现形式、导航方式进行具体设计,是课程内容与网络媒体具体集成的过程。
1.课程内容组织结构设计
图1 《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
夜上海论坛 课程内容组织结构指网络教学信息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它定义了资源建设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发生联系的方式,反映了整个资源建设的框架结构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风格。《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2]。
2.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根据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及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程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的基本要求(或标准),并以此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依据;开发出课程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原则;满足教师“主导性”及师生交互原则;满足泛在学习原则。
夜上海论坛 3.课程资源的导航设计
夜上海论坛 本课程利用“《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结构”图作为总导航,有利于学习者了解整个课程资源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夜上海论坛 “《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教学资源”导航可查看本课程的各项分类资源,如教学管理与评估文件资料库、课程资源库。
夜上海论坛 “工作项目”导航可查看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的相关知识,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目标等,使学习者对此项目有一个整体认识。
“学习情境”导航可查看本情境的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知识点说明、技能点说明及本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使学习者对此情境有一个整体认识。
夜上海论坛 “工作任务”导航可查看本任务的教学设计方案及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任务工单、媒体素材、虚拟仿真、名词术语、习题、任务指导等教学资源,学习者可在此选择自己所需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实施”导航可查看各学习情境采用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夜上海论坛 “职业资格”导航可查看相关国家职业标准链接,有利于学习者明确本专业的职业要求。
夜上海论坛 4.课程资源的优化和完善
夜上海论坛 应用上述标准对基于云空间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运用制定的标准进行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采纳教师和学生的建议予以改进,再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和完善。
四、结论
1.课程资源建设基于工作过程
夜上海论坛 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从企业调研入手,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依据完成“工作项目”的能力要求,使学生在完整工作过程中通过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获得与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建构知识体系,同时获得处理信息、整体化思维、系统化思考和团队合作等关键能力。
夜上海论坛 2.基于情境化和精细化理念开发和设计课程资源
夜上海论坛 情境化:基于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情分析,以视觉、操作、实用为导向,使学生在体验情境过程中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职业能力。数字化资源呈现的形态有图片、虚拟模型、视频、动画、课件和仿真。
精细化:精华:主要指采纳的资源是典型的项目、案例及文化精华、技术精华。细分:依据培养目标,细化分解每一个知识点、素质点和技能点,形成原理库、视频库、案例库、习题库、训练库、方法库、标准库等。
3.注重数字化课程资源整体设计,资源层次清晰、相互映射
本课程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整体设计数字化资源,包括教学管理与评估文件资料库、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中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资源整合中分别有与工作项目、工作情境、工作任务相对应的资源,资源层次清晰、相互映射。
参考文献:
[1]平培元.试论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策略.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4).
[2]曹咏梅.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设计与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
[3]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7(9).
[4]唐永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6).
夜上海论坛 一、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优化基础
夜上海论坛 尽管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研究者们对于课程资源的内涵有着相似的见解,即一切与课程实施有关的事物和条件,与学习有所联系并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资源,都属于课程资源。学者们对课程资源的范畴也进行了探讨,但无论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还是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或者物质课程资源与精神课程资源,都难以涵盖所有的资源类型。加之各种课程资源之间本身存在着交叉、融合,更是无法完全分割开来。比如现实中的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了上述的两种功能,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网络、人力和环境资源等,它们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再如,无论校内课程资源还是校外课程资源都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由此可见,课程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范畴,如果单单根据某一种分类去思考课程建设的策略,难免会存在偏颇。
夜上海论坛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等。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步骤是制订本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课程实践环节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包括课件制作)、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实践、课程资源上网及完善维护等,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程资源内容的网络化建设及精品课程的网络化评审。精品课程的网络化建设使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从而起到更好的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并对其他课程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意义。
由此可见,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必须实现以网络为载体,才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其他非精品课程起到借鉴价值和示范作用。国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专门就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建设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等应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对外开放。将精品课程的这一特点与课程资源的广阔范畴相联系,笔者认为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可以从符合网络化需求的资源人手去思考优化策略。
夜上海论坛 二、精品课程资源筛选的优化策略
从资源的形式来讲,由于精品课程资源要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和共享,所以在筛选资源时应当把重点放在能够以网络为载体的资源上。相对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往往无法直接放到网络上,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教具、实验仪器等工具设备。因此,在筛选精品课程资源时,第一步应加强对素材性课程资源加建设。在完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第二步是运用媒体技术再开发有关的将某些条件性课程资源转化为可上网的数字资源,如将与课程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等文化资源制作成CA3或PDF格式的文件,对某课程内容链接数字化图书馆资源,运用摄影、摄像等技术手段将博物馆的馆藏资源转化为可上网的数字资源制作成视频文件,将实验操作步骤制作成FLASH格式文件,等等。
夜上海论坛 从资源的内容来讲,在筛选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由于精品课程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汇聚了高校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精品课程资源应代表着国内同类课程资源的最高水平,承担精品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也应当是在该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在保证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应当将重心放在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资源中筛选出体现课程特色和教师理念的内容上。另外,还应在同类资源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使用权威的教材,列举经典的案例等,应避免资源在多个网站上的重复建设,使精品课程资源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
三、教师资源的优化策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担当的是课程实施中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只是消极地接受专家学者开发出来的课程,对课程进行解释并推向学生。而在建设精品课程时,教师首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然后才是实施者。勿庸置疑,教师资源是精品课程资源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而要使教师在建设过程中发挥起积极的作用,可通过多元、多级的培训,帮助教师尽快转变角色。
首先,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促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改变把教材、书本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意识,认识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广阔的,将视野拓宽到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上,使精品课程资源贴近生活、符合现实。同时,使教师认识到自身的学识、经验、态度和价值观也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人文修养,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资源。
夜上海论坛 其次,通过培训提高任课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技能。由于精品课程是以网络为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将课程资源转化、制作成电子素材的技能。目前,不少高校采取的是精品课程资源的筛选者和实施者与制作者分工合作的方式,即承担某门精品课程的教师负责确定课程资源的内容,如大纲、教案、讲义等,然后交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完成资源的上网。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技术人员往往是这门课程的门外汉,缺乏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制作出来的网络素材难以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也容易出错。因此,任课教师应提高网络课程资源的制作能力,尽可能地使网络课程资源与教师的课程理念相符。
夜上海论坛 四、学生资源的优化策略
夜上海论坛 从新的课程资源观来看,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所有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既是课程设计的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内容,任何课程的开发者都不能抛开这一基本资源。由于精品课程面向全国免费开放,受众广泛且层次复杂,对于课程
夜上海论坛 内容的需要也各有不同,这就对精品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精品课程资源应具有最大程度的普遍适用性,另一方面,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在选取素材时还应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特点,将课程资源进行分层归类,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另外,建设者在搭建网络平台时,应设计可供学生反馈的平台,使学生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融入到课程活动之中,既能为教师调整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也可在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起到借鉴、启发的作用。
无论是加强教师作用还是开发学生资源,其实都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建设策略,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在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的能动性。除了教师和学生,文化界、科学界、艺术界的学者、大师以及学有专长的社会名人,都属于人力资源的范畴。只不过这一部分人力资源不直接参与精品课程资源的制作和使用,而是将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贡献出来,进而转化成为素材性课程资源。
夜上海论坛 五、信息技术的优化策略
网站是精品课程资源实现示范、辐射作用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桥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精品课程资源的价值与效果。 精品课程的资源一般分为:多媒体素材库、cAI课件、课程教案、教学大纲、课堂实录、教学案例库、试题考试库等,其中多媒体素材包含了多种媒体信息,如:图片、动画、视频等。要使丰富多样的资源能够在网络上实现有机整合、准确链接,这就要求精品课程网站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资源容量大、种类多、有交叉的特点,设计出条理清晰、操作简便的界面。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课程资源 Flas 资源建设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如今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也是资源整合的时代。因此,职业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要将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因素进行整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职业学校课程资源建设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企业开展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职业学校的课程资源建设。
1.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
1.1课程资源设计
“Flas制作”是数字媒体领域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项基础性课程。通过和其他课程的结合,能够让学生具备相应岗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课程资源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工作岗位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教育,对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分析,以学生的教育为核心,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夜上海论坛 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为基础进行教育。可以和多个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通过将学生送入企业,经过企业实训后,让学生对Flas制作、设计制作等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等,适应全新时代下市场的人才需求。
1.2课程资源建设
首先,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教材;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参考书,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材料;通过网络进行教材;职业学校图书馆建设;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夜上海论坛 其次,要拓展资源。当代教育体系下有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教学时要通过多种项目,丰富学生资料,为学生学习奠定信息基础。
1.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和特殊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工作奠定基础。
2.课程资源建设的重点
2.1转变传统课程观念
通过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多个层面,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将学习任务、生产任务、岗位任务等加入教学计划中。对教师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基本原则,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大多过于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要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原则,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契合度,密切学生知识和市场之间的联系。
2.2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
夜上海论坛 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良好的师资团队,也是提高师资队伍能力的过程。通过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影视动画类企业的生产制作流程更加熟悉。同时,教师能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教学发展方向,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中,随着教师不断自我提高和实践学习,对原本缺少实践的问题进行改善,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良好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夜上海论坛 2.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夜上海论坛 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首先要保证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对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内容进行选择,以实践为教学基础,通过教师的工作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创建以生活为基础,专业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模块,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通过科学、系统化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课程内容中,可以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岗位要求为基本,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夜上海论坛 2.4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夜上海论坛 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如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计划;其次,通过现代化教学方式,对传统教师授课方式进行创新,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对教学进行管理,创新教学资源,并推动其他工程建设。
2.5改善课程教材
在教材选择方面尽量规范、先进,通过认真研究分析选择职业学校的教材,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将其融入教材。良好的教程资料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可以通过建设课程网站对课程教材进行完善。相对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Flas制作的传统教材难以适应这种快速发展,教材较为滞后,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需要通过网络对课程进行完善,同时在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使其符合市场需求。
夜上海论坛 2.6健全实践性教学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相符,学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生产实训和仿真实训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工程环境。将岗位需求作为首要原则,不仅重视理论知识,更要和专业性技能结合,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接触到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Flas制作学科教学更加专业。
2.7完善评价机制
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育,教育的实践性和特色性是其根本特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还要以过程性评价、特质性评价和隐形能力评价为主,从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评价对象要多元化,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等。
3.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职业学校要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做出相应的改善,尤其是在“Flas制作”这种新兴领域,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茹虹.关于职业学校课程资源建设的再思考――以“flas制作”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职教通讯,2014,18:77-80.
转变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与普通本科精品课程共用一套评审指标体系;第二个阶段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特点制定和实施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的独立评审指标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分类指导的亮点。但2011年至今,教育部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而是实施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
准确定位课程服务对象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服务对象从以教师为主,转向服务学生和教师。这种服务对象的转型,是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也是高校对自己办学反思的结果。新一轮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不再只是方便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还要求服务对象扩展至社会学习者。这个转型是高校服务地方功能的体现,也是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具体来讲,服务对象的转型要求在课程设计时以实践中的项目为驱动,合理设置每个教学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就是项目中一个任务的完成,每个任务既互相联系,也互相独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能锻炼学生的进出口业务操作的能力,但基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可以以出口为例,以某公司某笔出口业务作为项目,把涉及出口的每个任务做出一个教学单元,教学单元的完成也就意味着相应能力的获得。涉及出口的任务主要有四个:交易准备――找客户;交易磋商――询盘、发盘、还盘与接受;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业务善后。根据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目的,建议以地方的重点出口产品为例来设计项目以及教学单元。
夜上海论坛 课程建设突出校企合作 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征,在课程建设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共同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合作开发课程。课程的能力目标点不应该是老师说了算,应该是市场说了算、企业说了算。要引进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根据此标准再进行课程设计。同时校企合作还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场教学、学生短期实习、企业专家作讲座等来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来自老师的评价与期末试卷的分数,还应该有来自企业的评价,形成综合考评机制。此外,作为一门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必须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但目前该课程的难点就在于学生在外贸企业找不到相应的岗位实习。主要原因是外贸公司往往规模较小,需要的外贸业务人员、跟单人员、单证人员等较少;而且在编人员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因此,企业接收实习生的动力不足,从而造成校企合作的“单相思”――学校有意、企业无心。面对这种状况,如何才能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可行的方法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要求企业分批分时地接纳实习生实习,企业所得利润按学生贡献大小反馈给学校与学生。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的实习热情,又给学校带来额外利润。
夜上海论坛 建立持续更新与共享机制
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增加网络的浏览量 要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网站吸引力,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首先,要把界面做得简洁、漂亮、整齐。要尽量使用最新的Web技术来设计页面。尽管内容是站点的关键,但没有悦目的视觉享受,会使得访客感到枯燥无味。其次,要经常更新网站的内容,方便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可在网站上建立一个“全文搜索”的功能,让学习者的查询效率大大提高。再次,要增加更多的个性化信息。网站能经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将更能吸引访客。最后,网站速度要快,并且要有交互平台。因为课程网站的访问限制或“无法访问”监控记录也是列入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分标准。另外,越来越多的访客希望有互动的内容,他们不想只是看,还想动动手,因此在网站加一些自测题,或者增加一个BBS和微信群,都会提高站点的流量。
夜上海论坛 持续更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要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建设,上网课程内容每年更新率达到10%以上,这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精品课程不能搞成只注重评审,不注重维护和更新。要实现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一是时效性,要注重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把本学科的最前沿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实现资源的动态发展;二是互动性,要构建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共享性,利用区域优势,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可以就每门精品课程成立一个“鉴定小组”,每年向各院校征集相关专题的意见,把鉴定评审通过后的优质资源,丰富到精品课程网站上,这样的精品课程才是大家的、与时俱进的。
夜上海论坛 加强信息技术的利用,方便课程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为增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易用性、有效性、共享性和普适性,给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构建一个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十分重要。其中,“教育云”将会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教育信息化所必需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经虚拟化之后,会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云服务。借助基础云服务平台、教育资源云和教育管理云,精品资源共享课将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之目标,全面实现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之梦想。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普及,其所具有的学习形式的移动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技术的融合性等,都将成为支持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学习模式的新途径。因而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新技术的学习功能,利用其交互性、共享性、社会性等特征,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造新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要结合这些新媒体特性,开发相应的适合移动媒体的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其广泛性、灵活性、个性化等特性,实现再学习的目标。
优化教学团队
夜上海论坛 选取有行业影响力的课程负责人 课程的负责人往往决定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走向。因此在选取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时,要选取在外贸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同时该课程负责人还要能承担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对进出口商品交易的前沿动态、实战问题都有相当的把控;而且能为外贸公司提供一定的咨询与社会服务,从而深化校企合作。
纳入更多可双语教学并有行业企业经验的教学人员 国际贸易实务属于外向型课程,授课内容中外贸英语所占的比例很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虽然有的学生过了四级,但是专业词汇相当贫乏,也不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在实际应用时会遇到诸多困难。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将外语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培养出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师资是双语教学质量的保证,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能够用英语表达、解析本专业知识,要具有相当高的英语表达能力,发音准确,符合语法及外语的表达习惯。就整体而言,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还很难胜任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纳入更多可双语教学且有行业企业经验的教学人员成为当务之急。
拓展教学资源
更新基本资源,支撑专业教学 基本资源应做到系统完整,反映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应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同步支撑专业教学,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最核心的教学活动是用基本资源实录教学过程。其基本资源列表如下:
夜上海论坛 丰富拓展资源,加大社会服务覆盖面 拓展资源要能充分反映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和特色。拓展资源具有通用性、易用性、交互性、科学性和可扩展性,它能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是较为成熟的交互性辅助资源。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以教师与学生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需要,设计了自主学习类、实训类、作业考试类、在线答疑与交流类等四大模块。其中,自主学习类模块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实训类模块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到技能转换;作业考试类模块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效果;在线答疑与交流类模块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其主要项目和内容要求见下表:
完善建设环境
夜上海论坛 逐步完善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环境,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提高原创性资源比例。这是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的路径之一,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特殊性而形成的原创性课程资源在高职课程开发和建设工作要作为重点来对待,这样就可以提高原创性的比例。二要实现课程建设的常态化管理。学校应当建立利于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财、物管理制度,进入国家“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实现课程建设的常态化管理。三要建立起学校间通力合作、师生与社会共建的长效建设机制。高职院校的突出特征就是校企合作,因此课程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要引进企业的参与,从而保证课程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蓝洁,方绪军.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
夜上海论坛 微课程,是基于学科教学知识点或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的系列微课教学视频。微课程由一系列的微课视频组成。每个微课视频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们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让学生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关键内容。而专题微课程是基于一门学科/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那么,又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是指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型教学。它既可用于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又可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辅导。微课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赛课活动中,并且它对于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微课程也是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有5-10节微课组成(具体数量因学科、学习对象、专题内容等而定),这些微课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过程,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和提升成绩。
因此,我们“班班通”背景下高中校本微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要求是:通过研究与应用实践,1)形成一套高中“自助式”网络校本微课程的建设和应用策略。2)建成一个高中“自助式”网络校本微课程学习平台(网站)。3)通过高中“自助式”网络校本微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高中教师的教学指导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重点是如何设计“班班通”背景下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微学习的高中微课程? 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并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具体为:
1)在哪里挖掘知识?学生注意力时间短,适合微学习。微课程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单一、陈述清晰,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微课的学习,体现了“微”的特色,短暂、高效。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但这样更易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不断滚雪球式增加信息量。移动设备,包括iPhone、iPad、iPod等,都能让学生进行微学习,草坪、汽车……都是微学习的场所,学习将无处不在。微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是一种及时、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微”特征,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展开微学习的要求,但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体系的深入理解,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2)需要挖些什么?只有深挖微课细节,加强互动,才能提高学生微学习效率。我们要深挖微课细节,设计体系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互动,提高微学习目标精准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微课要重视细节研磨,设计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的、短小精悍的微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疑难讲解,都要不断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微问题。在建构微课程时,我们应该用系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策划,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把一些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划分成若干小主题,把内容相关的微课程组织成小专题,供学生选学,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重,集中精力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微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程简称“微课”,它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另外它的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加之其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非常适合Web 2.0时代,借助移动终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
夜上海论坛 1 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LESSONS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成功的应用案例极大的促进了“微课程”在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1.2 国内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夜上海论坛 在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有研究者认为,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使其更加得本土化,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同时,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夜上海论坛 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其目标是建设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192条《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并推广应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 “微课”教学比赛。一个席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国性推广与普及“微课程”的活动自此展开。
2 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流程
2.1 微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的选取
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选取适合进行讲解和演示的内容或知识点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夜上海论坛 2.2 微课程的设计
夜上海论坛 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选取一个学习专题或知识点,结合“微课”类别,设计具体的“微课”的教学设计。
2.3 微课程的资源开发
微课程的资源包括视频资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以及图片素材。根据需要,结合具体知识点可以拍摄教师某一章节的授课视频和教学过程、也可以制作三位立体的虚拟仿真或者二维空间的时间序列动画,当然也需要一定量的图片展示素材、文本素材等资源。根据不同的资源,选取适当的开发工具,进行微课程的资源开发。视频编辑软件可以采用Premiere、会声会影等编辑软件,三维动画可以采用Maya或者3Dmax软件,二维时间序列动画可以采用flash软件,图片资源可以采用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软件。
2.4 微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研究
在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将开发出来的微课程资源进行组合、整合与统合,利用架构好的移动教学平台,实践微课程的移动学习、开放学习和泛在学习。并实现平台间同类微课程或不同微课程之间的交流与应用,实现微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
夜上海论坛 2.5 微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微课程开发、应用与交流共享之后,需要对微课程进行多元评价和微课程的教学与应用评价,为接下来微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教育评价、多元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都可以用于微课程的评价,及时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更优秀微课程的开发与共享。
3 “微课程”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在网络web 2.0时代,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13(2):65-72.
[关键词]微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11.134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终端的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步成为教育技术学和远程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而基于移动网络的“微课程”,利用其资源容量小,形式多样,设计丰富等特点,迅速在移动网络中普及起来。“微课程”简称“微课”,它的主要载体是视频,课堂教学视频是其核心内容。微课视频记录了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各个阶段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活动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练习测试、学习反馈和师生交流等。“微课程”一般为10分钟左右,大小一般在几十兆,加之其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借助移动终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移动学习。
1 研究意义
夜上海论坛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利用移动网络来获取资源,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可以利用上网本、掌上电脑和各种品牌的智能手机,下载视频,阅读文本,聊天交流等。然而据调查,在我国发达地区学生中智能终端的拥有率接近80%,但是学生们主要用来听歌、上网和打游戏。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些移动终端,将微课多媒体的特性与移动终端的便利性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也是对传统课堂的延伸和丰富。
当前移动学习缺乏的是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如何建立有效的移动学习资源来辅助教师更好的教与学成为移动学习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首先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是传统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延伸,我们可以培训教师构建微课程平台,其课程为1个小时左右,教学目标集中,重视学习情境和活动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微课程”在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微课程内容具有 “短”、“精”、“活”的特点,可以快速聚集成海量的信息资源,使资源库的资源快速积累,为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第三,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微课程是教师自行开发的,来源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可以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网络实践性的新尝试。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多方应用。
夜上海论坛 2 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夜上海论坛 2.1 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选取
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选取适合进行讲解和演示的内容或知识点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不同的老师,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同,采取的教学手段也是不尽相同。有的老师通过丰富的经验和幽默的表达就能将知识点很容易就教授讲得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有的老师动手实践能力强,身体力行中让学生了解接受。有的老师教育技术手段高超,能通过多样的教学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微课程基于这样的思路,将相同的知识点配以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挑选自己能理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夜上海论坛 2.2 微课程的资源开发
微课程的资源多种多样,如视频、二维和三维动画以及图片素材等。在微课录取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加入相应的素材。如讲授空间立体图形时配以三维立体的虚拟仿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当然像二维空间的时间序列动画,当然趣味的图片素材展示、生动的文本素材等资源能使得微课程更加的丰富。在微课程的资源开发上,我们也需选取相应的开发工具。如视频编辑软件可以采用Premiere、会声会影等编辑软件,三维动画可以采用Maya或者3Dmax软件,二维时间序列动画可以采用Flash软件,图片资源可以采用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软件。
夜上海论坛 2.3 微课程在移动学习中的技术分析
夜上海论坛 微课程的主要格式为文本文件、音频文件、图片文件和视频文件,对于文本文件,所有的智能终端都兼容,基本以txt格式为主。图形文件格式有jpg,gif,bmp等格式,音频格式有mp3,wma等。而视频文件的则更多,如MVB、AVI、FLV、MP4、3GP、MKV、MOV等,在移动的智能终端因芯片等硬件的不同支持的格式也不一样,即使同一种格式标准因压缩算法不同也不能完全兼容。如今主流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平台有Android、iOS 、Symbian、Windows Phone和Black Berry OS。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智能系统的发展,资源的兼容性变得越来越好,因此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技术就变得简单易用了。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的自适应技术框架主要包括设备识别、XSL样本单生成、XSLT转换模块。同时,也要构建起自适应技术应用环境或情形的模型,即实现上下文建模。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中,兼容不同学习内容的格式、大小,使其根据不同移动设备实现适应转换,从适合移动终端的屏幕大小到适应移动设备计算能力,甚至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满足这一系列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已成为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平台开发实现的核心。
2.4 评价与反思
对微课程和微课程在教学与应用中的评价,可以为下一步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宝贵的一手反馈信息。教育评价、多元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都可以用于微课程的评价中,及时准确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微课程的开发与共享。
3 未来发展趋势
如今移动设备和网络技术正高速地发展,基于移动网络的各类应用更是层出不穷。如微博、微信、Facebook、淘宝等,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领域,移动学习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关注,而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微课”是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的突破与革新,是传统教学课堂的数字化变革,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为教师的听课、评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提供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新模式。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库的构建,对于学生而言,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应用的飞速发展,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研究[J].开发教育研究,2013(2).
【关键词】Web2.0 资源建设 远程教育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201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课题名称:“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高慧波。项目组成员有:张东,孙英娟,李海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6-01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Web2.0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获取信息向制造信息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一、国内外Web2.0理论研究进展
夜上海论坛 目前,Web2.0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主要理论基础、技术体系、与Web1.0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其中关于Web2.0概念的研究居多,这说明Web2.0仍处于概念丛林的初级研究阶段。蒂姆·欧雷利(Tim O′Reilly,2005)提出Web2.0观念关系图(Web2.0 Meme Map)及Tim O′Reilly其后的一系列研究是Web2.0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亦是中外学者研究Web2.0时的重要参考。而国内对Web2.0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专业研究机构和独立思想者,他们均从各自的角度对Web2.0概念进行了界定。
夜上海论坛 通过以上梳理,可得出以下结论:
夜上海论坛 (1)Web2.0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Web2.0本身及其与各领域结合的理论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2)在已有的Web2.0实践中,并无显著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其商业价值是潜在的,尤其是对于远程教育领域,它转变了常规的网上教学模式,即摆脱单纯的单工通讯,而从求知者的教育需求入手,最终诱发前所未有的教育模式。
夜上海论坛 二、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目前,各类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均以Web1.0模式建立和教学资源,资源的建立和属于单工模式,由教学主体单位确定并,没有专业同行、下级单位或学员等其他人员的参与,资源具有局限性,资源的优劣没有选择、无法给予正确的评价。采用Web2.0模式建立和教学资源,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可以吸纳更多人参与教学资源的建立,改善教学资源的评价机制,加速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的进程。
夜上海论坛 三、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的实现方法
夜上海论坛 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的建立可使用开源软件DotNetNuke(简称DNN)。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平台应充分发挥Web2.0优势,将博客、维基、网摘、论坛、IM(实时通讯)等Web2.0典型应用与知识管理中的协作、交流、共享等功能紧密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知识管理实践中隐性知识开发利用程度有限、全员参与性弱、知识更新缓慢、知识交流不足、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难以满足等缺陷。其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
夜上海论坛 (1)博客模块是发表个人见解、学习经验、心得体会等内容的空间。用户可撰写博客、相互访问、参与评注与评价,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及其传播利用。
(2)维基模块是用户对知识进行协作式编辑、修改和的平台,可用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协作、文档共享、专家指引等功能。为保证页面知识不被错误修改而是逐渐趋于完善,平台需具备版本控制、页面锁定、IP禁止等应对不良修改的保护措施。
夜上海论坛 (3)网摘模块让用户对其感兴趣的互联网学习资源赋予相应主题标签(Tag),进行收藏、分类和排序,从而利用集体智慧简易快捷地实现知识的采集、组织与共享,同时也有利于用户个人的学习积累及其知识体系的形成。
(4)文件管理模块主要为用户提供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载与共享。
(5)RSS订阅模块是实现用户根据需求订阅相关主题或关键词的学习资源,实现了站点间数据交换与内容共享,不仅使得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与效率得以提高,还能过滤掉无关信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学习资源需求。
四、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
夜上海论坛 (1)使用者的贡献。在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中,用户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可以是资源的者;既是资源的受益者,也可以是资源的创造者。他可以对已的资源进行更新、改进以及深加工,也可以新的资源,以实现资源供应的最大化。
(2)共同创作。即很多资源不是来自一个人的智慧,它可能是某人制作了一个资源,然后整个资源的改进的方向就会向前去形成一个叠加形态,其他人又可能去创造一个新的形态,他们共同以矢量的方向向前发展。使整个资源趋于完整和完善。这就如同百度百科的建立过程。
(3)用户评价。在整个课程资源体系中,即使一门课程也可能会存在很多资源,资源的优劣由用户的评价产生,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来科学合理的产生评价结果,从而引发更多优质资源的诞生。
夜上海论坛 (4)个性化学习。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资源建设中利用Tag、RSS、CSS等技术向学习者提供符合不同学习者需求的资源形式、交互形式和评价方式。
五、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的价值
夜上海论坛 Web2.0模式教学资源的建立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各类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建立教学资源的单一性,可以吸纳更多的系统内、外同行以及各级一线教师参与资源建设,优胜劣汰,不断完善。
夜上海论坛 基于Web 2.0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改变了原有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由传统的单工模式转变为以Web 2.0技术为核心的课程资源建设体系,为远程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框架模型 切片 元数据 视频资源
一、前言
夜上海论坛 我国以网络课程为主的网络教学已经发展了几年,处于很不理想的状态。从网络教学的学生人数来看所占社会学习者的比例非常少。深究其根本的原因是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学习的实际需要。从学校的内部来看,网络课程的需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也被提高了非常急迫的地步。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建设完整网络课程资料库,而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资料库,这只能说是网络的电子教材,而不是网络化的课程。
我们可以看出,实现网络课程,是教师授课过程的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核心业务信息化的基础。未来十年的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必经之路,也就是首先教师课堂面授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因此能够建立标准的网络课程,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资料,应该不仅仅包含完整课程文字资料,最重要的是建设网络课程视频,从而能够真正的让网络课程在社会教学和提高教学中都将起到十分关键的重用。
关于学习资源的元数据规范,国外起步于1997年,并正在研究之中,并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由于这些规范和标准都正在制订之中,并没有形成正式的标准,其中相对完备的是IEEE的LOM模型,它规定了在WEB页面中呈献学习资源时,所应提供的一些基本元素,但并没有规定这些元数据的实现,如它们的体系结构、编辑语言、数据存取方法等。
夜上海论坛 二、框架研究与探讨
夜上海论坛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资源应用需求,尝试创新网络课程视频资源的工作思路,提出一种面向局域网的网络课程视频资源门户建设框架:
1.框架模型
夜上海论坛 视频资源门户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架构。它的整个工作流程由三层模型构成。
(1)资料采集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大规模地采集常态的课堂教学视频及教学素材采集,并进行基于知识点或时间为单位的切片,按已有关联教学元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处理(压缩等)送至资源存储系统或直接播出。主要由课堂视频录制系统、课程视频分析工具等构成。
(2)资源存储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大量数据的存储及高速度检索。将采集来的优质视频进行分类存储和标签索引,采用流媒体技术形成网络视频资源库。采用流媒体解决方案的优点是减少网络带宽占有率,减轻服务器负担,保证视频传输的流畅性。
(3)用户应用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网络课程过浏览器进行呈现。各种终端用户(教师、学生、家长、领导、管理员等)结合自己的个性化应用需求,应用系统的各种功能模块。
夜上海论坛 2.体系结构框架创新机制
(1)在技术途径上。整合了课室录播系统、流媒体(Streamingmedia)、存储管理系统三种新的技术手段。课堂录播系统主要用以解决在成本总量可控的前提下,大规模录制常态课堂录像的问题;流媒体技术主要用于对所采集的视频资源进行格式加工,解决网络环境的带宽问题。
(2)在资源分类上。通过进行校内整体规划,根据各学科课标的知识或时间分片进行体系完整的课堂视频录制与分类归档。校内的整体学科规划,主要解决网络课程视频资源零散不成体系的问题,更加符合教学实际应用需求。
(3)在应用途径上。采用基于不同用户角色(教师、学生、家长、领导、管理员等)应用需求的个性化视图定制方式,将网络课程资源与区域教研、校本观摩、学生辅导、教学质量监督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应用推广。
夜上海论坛 3.基于B/S门户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应用途径
通过上述框架建设的网络课程视频资源,能够形成一个校内的教育门户,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功能。包括:(1)开展针对课例视频的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基于B/S网络课程资源供广大教师用户调用、研讨观摩、案例评价等,为区域集体教研提供基于相同知识点的多执教版本的视频比较,为校本教研提供本校视频录像的观摩反思。它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捕获了教学课堂中的大量细节,能够更好的解释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共享(教学的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重点、难点等的把握等);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学技能改进。
(2)共享校内优质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成效。网络课程视频等多种资源,能够反复再现教师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难点知识的巩固提高,提高学生掌握课堂所学内容的质量。在应用上通过当场演示其它教师执教的优质网络课程,现场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难点问题。网络课程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重复播放。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还有遗留下来的问题,或者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接受课后的网络视频辅导,学生可以享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业成绩。
(3)进行教育督导与校本应用,帮助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在以往的教育督导中,很难精确地抓住教育质量的细节问题,也很难全面评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大规模录制常态环境下的教学录像并加工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以知识点为单位的课堂录像进行“精准定位的”分析督导和质量监控;可以将这些评估数据与学科教育资源库及学生学习质量检测系统的数据相关联,深入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全面监控和管理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与实践需求,针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难点问题构建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设思路,但受篇幅和条件所限仍对具体的实施细节没有全面展开。笔者认为,从应用角度出发对此问题做更加深入的实证开发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晖.精通visual C++6.0.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6).
[2]曲宏毅,韩锡斌.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6,(5).
夜上海论坛 [3] W.Richard Stevens.TCP/IP协议详解卷1:协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关键词:酶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138-03
酶工程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工业、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方面利用酶高效、专一的催化性能的应用工程技术,与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并称为现代生物技术四大工程[1]。进入21世纪,随着酶学研究迅速发展,特别是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推广,《酶工程》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医学及农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对学生完整了解生物学科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十分重要课程[2-4]。华南农业大学《酶工程》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2013年立项作为精品资源课重点建设。三年多来,课程建设团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改革,力求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考核的公平性和多样性,提高酶工程课堂教学质量。
夜上海论坛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
夜上海论坛 21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酶工程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实验技术不断改进[5]。原有的教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系统化、模块化建设势在必行。
夜上海论坛 1.加强课程的系统化、模块化建设。围绕着“产酶―分离酶―改造酶―用酶”主线,配合学院学分制改革,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重点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与要求、学时安排、参考教材、课程类别、学分、考核方式。理论课实施模块教学,以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为教学主轴,循序渐进,不断扩展与深入,构架起酶工程的理论体系。所有的教学章节调整为四大模块:一是“产酶”模块,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细胞工程产酶和现代分子技术产酶等;二是“分离酶”模块,包括酶的酶学性质、酶的分离纯化等;三是“改造酶”模块,包括酶的分子修饰、酶的固定化和酶的有机催化等;四是“用酶”模块,包括酶反应器和酶传感器,酶在医药、食品、轻化工、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实验课结合任课教师的科研,由产酶菌株的快速筛选、鸡蛋清溶菌酶的磁性亲和分离、鸡蛋清溶菌酶的纯度分析、鸡蛋清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分析、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壳聚糖颗粒固定化木瓜蛋白酶、酶反应器设计及酪蛋白水解物的制备、酶试纸法检测消毒液中过氧化氢含量、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重组表达等九个实验组成,形成完整的“酶源的选取―酶的分离纯化―酶的纯度鉴定―酶学性质分析―酶的体外改造―酶制剂的应用”实验教学体系。
2.书本教材与互联网资源相辅相成。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对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为了顺应这一需求,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以王金胜主编的《酶工程》为核心,参考了众多的《酶工程》、《酶与酶工程及其应用》、《酶学原理与酶工程》、《酶制剂的生产技术》等教材,集众家之长,取其精华之作,在不影响酶学与酶工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大了对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等技术的介绍和讲解。在酶工程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我们用教材而非单纯用教材,在课程序言中,引入电子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酶学与酶工程相关网站,如、、.并提议学生关注“酶制剂网”、“酶好生活”等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及时了解酶工程的发展前沿与动态,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建成了酶工程精品课程学习网站(http:///mgc/),将教学大纲、教学进程、教案、习题、课件讲义、实验指导、课堂教学视频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提供渠道。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酶工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酶工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验教学又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思考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围绕巩固理论知识展开,才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酶工程的原理、实验方法和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不断完善,形成了由九个实验组成的《酶工程实验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涵盖了酶源筛选、酶制剂制备、酶制剂的改造、酶制剂的应用,与理论课的“产酶―分离酶―改造酶―用酶”四大模块遥相呼应。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酶的生产方法、酶分离纯化方案的设计、酶的化学修饰和固定化以及生物酶工程的操作,并能根据需要改良酶和设计酶。
夜上海论坛 4.校企协同,增加酶工程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校企协同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途径,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酶工程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校企协同,创造条件让主讲老师主动到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协助企业开办“酶制剂检测技术培训班”,所获得的信息和心得在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学生分享,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直接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酶的应用教学环节,我们邀请了广州博仕奥公司技术负责人,讲解了该公司在甘露聚糖酶、支链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等主要饲用和食品用酶的研发和市场拓展经历,以详细的数据和具体的示例介绍了酶制剂及其固定化、化学修饰、分子改造、酶和生物反应器等在饲料生产、食品加工、污水处理、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并且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对酶的生产应用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夜上海论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建设
夜上海论坛 1.启发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强调以学为中心,要为学习者的主动性发挥创造条件。在酶工程理论教学部分,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指导的原理讲解部分,任课教师通过设计和安排思考题、综合题、小论文等方式,从之前的课堂“灌输”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带着问题想和学,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坚持启发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首先,老师的“讲”要有艺术,是启发式的讲解,而不是“填鸭式”的“灌”;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学习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
夜上海论坛 2.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现实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提炼和深加工课程内容,使课件版面设计简洁并能与丰富的讲授内容有机结合,图文并茂,减少视觉疲劳,直观形象生动地解释教学难点;其次是制作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软件,形象直观地展现酶的结构特征以及运用这些结构特征进行分离纯化酶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最后,结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建设酶工程知识题库,利用“扫码”答题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摸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夜上海论坛 3.实验教学引入导生制,实现个性化的及时指导。伴随着高校扩招,学校仪器设备、师资等实验教学资源日趋紧缺。仪器设备等硬件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逐步缓解,但师资受制于人才的招录和人事制度的制约,很难短时间内解决。导生制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验教学过程中师资不足,而扩招情境下的在读研究生具有热情高、知识面广、发现力和创造力强等优势,是“导生”的首选来源。在酶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导生制。借助导生,实验课教师从原来的讲解员、辅导员、纪管员等多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实验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学生在实验教学动手环节产生的疑问能够得到及时解答,并且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评价。此外,导生还能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督促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思考,变盲目照搬实验指导书为积极有意义的实验学习、探索,使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均得以提高[6]。
夜上海论坛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建设
1.增加理论课的平时考核比例,构建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考核评定、质量区分、教学预测、教学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期末考试在课程终结时给予结论性的评价,仅能发挥考核评定和质量区分的功能,而教学预测、教学反馈和激励导向的功能得不到体现。因此,在酶工程课程考核中,我们增加了平时考核的权重,将平时考核由原来占总评成绩的30%提高到50%,并且改变了单一的课程考核形式(表1),综合采用随堂对教学知识的测验、课堂主题讨论、课程小论文、课后习题作业等方式,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
2.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改变单一的实验课程考核。生物学实验由于课时长、知识涉及面广、师生比大,如何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公平合理评价一直是难题。在酶工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单向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建立了更为客观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实验成绩由知识考查、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知识考查占总评成绩的30%,根据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以及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定;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分组进行评价,组长人选由各组推选,由组长组织实验开展,并根据实验实施情况对组员进行评价,指导老师根据课堂情况酌情扣分;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40%,由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报告的规范情况、实验结果分析的认真程度评价,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各次实验加权平均。这样,既解决了实验评价单纯由老师进行而导致的单一片面,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其公平合理性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酶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和参与性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校内教学督导对这门课程的评价是:酶工程精品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新颖,能跟踪时代最新理论,课程教案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娴熟,PPT质量好,实验教学基础好,实践教学条件成熟;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始终突出教学重点,既重视理论知识传播,又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效果。而学生及相关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评价是:《酶工程》及《酶工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合理,注重实用性,修读了该课程的学生能在生产实践中独立地从事酶的开发生产及酶活性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黎高翔.中国酶工程的兴旺与崛起[J].微生物学通报,2015,31(6):805-819.
[2]冯飞,梁佳勇,张雅君.酶工程课程的教学与思考[J].农业与技术,2008,28(5):154-156.
[3]宋根娣.高校转型发展新形势下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化工,2015,(44):117-119.
夜上海论坛 [4]孔维宝,杨红,曾家豫,等.生物技术本科专业“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杂志,2015,32(5):101-104.
[5]窦世娟,侯春燕,侯名语,等.生命科学世纪呼唤酶工程教学改革深入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1(3):326-328.
[6]龚慧,徐超,黄九九.生物专业本科实验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3):88-90.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r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Enzyme Engineering
HUANG Jiu-jiu,LIU E-e,GONG Hui,HOU Xue-we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outh-China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China)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中均开设。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应突出技能性培养目标。然而,从现有的教学状况来看,高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依然沿用本科教育的知识理论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型训练目标尚处在探索之中。可以说,积极开展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迫在眉睫。期冀本文能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的基本建设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应以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总体指导思想。即在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联系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理念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充分体现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特色。
具体而言,基本建设思路为:(1)立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强调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2)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4)课程建设体现整体观和以生为本的建设观。
夜上海论坛 二、课程的建设方法
1.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积累一线教学经验。主讲教师上好每堂课,形成经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成包含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视频等的“课程资源库”。通过一线教学,将新取得的建设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用实践来检验建设的实际成效,促使最终炼成精品。
2.师生到现场感受现实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现场、人才招聘会现场参观,直接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流程和相关管理经验,使其亲身体验、感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模拟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此外,课程组的主讲教师也应定期走访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不断征求企业需求意见,以之为基础不断调整原有教学内容、方式等教学方案的设计。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课程组可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训使学生对关键技能进行反复巩固练习,增加学生熟练程度,规范操作程序。
夜上海论坛 4.多种渠道并举,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通过相互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共同建设课程、集体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进步;其次,通过参加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再次,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到校开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跟听、跟学,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实现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通过利用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以及与校外兼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标准、需求,提高其实践技能。
夜上海论坛 5.全面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交流,使广大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夜上海论坛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目标。以培养容纳高职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能力为着眼点,强调“面向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好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以及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课程体系。该教学内容体系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而以满足高职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课程实践环节建设。本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采用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实训。根据六大教学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设置相应的实训任务,注重岗位针对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在高技能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到企业、人才市场去实地调查的方式,达到既增加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又把知识讲授融入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去的目的,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直观、深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兼职教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等到学校开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管理动态和实践中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开阔眼界。通过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战型实训系统,全面模拟企业人力资源的典型职能和工作,使学生通过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掌握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结构、职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主动应用到一个逼真的具体场景中,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收集并制作大量与课程内容配套的、实时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资料。教师的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夜上海论坛 4.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展开师资队伍建设。按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1:1的比例引入兼职教师。通过相互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共同建设课程、集体承担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进步;通过参加进修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通过利用专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以及与校外兼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标准、需求,提高其实践技能。最终,逐步形成以“双师型”主讲教师为主体、企业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和教师梯队。
夜上海论坛 5.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建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实施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应用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课程教学在任务安排和设计上将遵循由易到难(即通过图片、实用表格、实例等形象化的材料阐述知识和任务,以可感知、可想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案例到实训(即先呈现企业真实的案例并对之加以讲解,再结合情境设计实训任务)、由实践到理论的方式相结合(即在每一个模块及任务结束之后再将教学任务结果及模块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6.教学手段建设。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采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经营实战演练等虚拟企业与项目,构建全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7.教学资源建设。围绕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情境设计、单元设计、授课计划、课件、试题库、案例资源库等资源的建设,整合完善已有的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使课程教学团队能实现标准相同、资源共享的目的。所有教学资源全部免费上网并开通网络交流平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谢一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陈胜荣.《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08,(158).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课程构;资源库建设
一、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
夜上海论坛 在现阶段,国际国内并未出现专门的云计算平台来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然而,我们可以不断地探索在飞速发展的云计算技术的新形势下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许多大型的计算机软件企业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云计算服务,通过对于这些服务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就能够将其应用到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的过程中来。
夜上海论坛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可以采用云・地对接的网络课程构建模式,是将开源免费软件搭建在本地端,而云端具体负责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一定的云服务。对于网络课程所需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且密切联系开源免费软件和云服务的作用及其主要特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借助于云地对接的方式,就能够达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的目的,与此同时,对于师生双方的网络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支持。具体来说,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二、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层次结构
(一)基础设施层
夜上海论坛 基础设施层又具体涵盖了虚拟化子层和物理硬件子层两个子层次。其中,物理硬件子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真实的物理硬件,具体涵盖了网络设备、存储器和服务器等等。而物理硬件子层之上是虚拟化子层,虚拟化子层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各类虚拟机,对于底层硬件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借助于虚拟化技术来完成,与此同时,向上一层进行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网络通讯等各种各样的虚拟资源的提供。
(二)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面向开发人员的,其作用就是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公用API以及网络服务等等。
(三)教育应用层
夜上海论坛 教育应用层提供多种多样的和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具体来说,可以为学生提供底层虚拟计算资源环境,也可以提供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也可以设计和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制作和演示软件、文档处理软件等,又能够在教学管理的教学平台、OA系统和作业提交系统等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应用。
(四)用户接口层
用户在云客户端对于教育云进行访问,具体可以采用传统的图形用户接口GUI和基于Web的接口这样两种途径。倘若用户使用基于Web的接口,那么,仅仅借助于浏览器就能够对于相应的功能进行操纵;倘若用户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那么,就能够远程登录教育云上的虚拟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对于底层的资源进行访问,这种方式主要就是作为Web接口的辅助方式。
夜上海论坛 三、建立属于自己单位的私有资源云
学校能够结合其所具备的的网络课程资源库以及云计算技术,在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的前提之下,建设学校自身的“私有资源云”,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和外部的“公共资源云”进行连接。另外,私有资源云是由不同的学校自行管理的,它是在结合并且扩充了学校所具备的网络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而建设的。而公共资源云是依托当前的教育网,由各个学校私有资源云经过相互连接而得到,所有的公共资源云都具备其相应的管理机构,对于公共资源云的资源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所有公共资源云通过互联就会得到整个的教育云。
夜上海论坛 四、建立统一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技术标准
在云计算的大背景下,将来的数据中心仅仅需要花费非常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进行机房的建设。云计算环境对于数据的通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必须尽可能地防止“数据孤岛”问题的出现。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来进一步统一和规范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下述的四个方面来建立统一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技术标准:第一,在资源的技术开发角度,设置最低的技术标准;第二,在用户的方面,为了保证网络课程资源的素材的使用变得更加方便,有必要对于素材的相关属性进行标注,对于其编写类型和数据类型进行规范,也应该对其可操作性进行规范;第三,在资源评价者的方面,设置资源建设的评价指标以及各种相应的参数,并且将其作为用户进行资源筛选工作的关键依托;第四,在管理者的方面,对于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规范,并且明确系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模块。
夜上海论坛 五、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夜上海论坛 通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不同的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将会得到加深,也能够建设共同的信息共享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又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统一管理所有的教育云,对于所有学校都设置的各种各样的基础课程,有必要安排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来加以建设,与此同时,借助于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来实现高度共享,切实充分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的学校只需要对于存在着本校的自身特点的课程来实施申报,安排一定的资金以及人与来搞好集中建设,切实凸显出学校自身的特色,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出现相同的一门课程在全国、各省具备多个网络课程资源库的重复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人员能够借助于云计算技术在线同时参与设计、编辑和修改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减轻反复编辑修改所消耗的工作量,也能够直接存储结果,并且将其在云中进行。
六、结语
夜上海论坛 总而言之,云计算是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的核心技术,云计算将对于教育领域产生非常巨大的革新,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模式也必须密切联系云计算技术的具体特征来不断地进行变化。结合现阶段的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状况,本文设计了云・地对接的网络课程构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非常科学有效地解决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互动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将来的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以便保证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淑香.网络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J].理论观察,2011(05).
[2]毕丛娣.关于“云计算”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3]邱俊斌.浅析云计算在高校实验室中的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4]王福成.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07).
[5]施丽红.云计算对高校网络建设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0(04).
[6]万利平,陈燕.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9).
夜上海论坛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夜上海论坛 摘要:微课程的兴起,进一步丰富了知识传播的途径。体育术科的教学特点与微课程建设的内涵及特点吻合。文章基于微课程发展视角,对体育术科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进行思考,以期为体育术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微课程 体育 术科 精品资源共享课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27—02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中北大学教改课题。
作者简介:吴剑(1974~),男,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夜上海论坛 微课(Micro-Lecture)是由微课最早源于英国纳皮尔大学的T·P·Kee 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及美国北爱荷华大学McGrew 教授所提倡的60 秒课程[1,2]。国内学者胡铁生于2011 年第一个将微课的概念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一定的阐释。随后,焦建利、张一春、黎家厚及吴秉健等师范院校的学者开始广泛关注微课程的发展,并对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诸位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微课程有别于传统的视频课程资源的建设,它更加具体、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使得抽象、生硬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鲜活、形象,受到了众多学习者的喜爱, 也逐渐成为各大高校课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
教育部于2012年主办了全国首届微课教学大赛,标志着微课程教育在高校的正式启动。本届比赛共有25个省份112 所高校182 门体育微课参赛[3],其中12 门获奖。在全部参赛的182 门微课中,术科132 门,占72.5%,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术科项目。在此背景下,对体育术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对于提高体育术科课程建设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微课概念研究
在先前学者对微课程概念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微课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微课程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碎片(知识点),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的,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小型化的网络视频课程。微课程具有讲授知识的针对性、知识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及自主学习的目的性等特点。微课程建设是Mooc 教材建设的重要基础, 也就是说一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连在一起,最终形成现代Mooc 教材,通过PC、手机及平板等终端设备供学习者自主学习使用。
夜上海论坛 2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概述
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2003 年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截止2012 年,共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程14446 门(国家级2682 门、省级5648 门)。2012年教育部开始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建设5000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4]。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分两类:一是对原有精品课程的升级转型;二是新课程的建设。其目的在于课程资源建设及共享,为广大受众提供自主学习的课程平台。
夜上海论坛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差异呢? 如表1 所示,二者在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及服务对象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精品课程以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为起点,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及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课程的实践条件及教学评价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核心在于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突出教学过程中“教”的环节。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以课程资源设计为起点,注重课程资源建设、评价、保障及共享,突出教学过程中“学”的环节。
3 体育术科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资源微课化的思考
夜上海论坛 3.1 微课信息传递特性适用于体育术科视频资源建设
微课主要通过视频与音频信息的叠加, 同步向学习受众传递知识信息。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80%的信息通过视觉感受器进入大脑,14%的信息通过听觉感受器进入大脑,6%的信息是通过其他感受器(嗅觉、触觉及味觉)进入大脑[5]。也就是说,人们主要通过视觉与听觉来接受外界知识信息的感知。在体育术科教学过程中,示范法与讲解法是讲授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般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学习者对技术动作建立直观的感知, 继而通过倾听教师的讲解对技术要领建立进一步认知, 从而在头脑中初步建立技术动作的概念。微课正是运用不同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及音频向学习者进行某一知识碎片的全景介绍。比如在足球项目踢球技术微课制作时,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下观看踢球的完整技术,比在传统教学现场更加的全面、直观。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可在展示技术动作的同时,加入不同技术环节技术要领的音频,使示范与讲解叠加,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夜上海论坛 3.2 体育术科教学内容单一性适应于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夜上海论坛 体育术科教学与理论课教学在内容选择上差异较大, 理论课教学更多时候是多个知识点的串讲。而在一般情况下,体育术科教学在一个单元重点讲授一个知识点(技术或战术),其中讲授部分不超过十分钟,这与微课程的时间特性高度一致。据此,在进行术科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时,针对某一个技术或战术,通过十分钟左右教学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个包含示范、讲解、易犯错误及多个针对性练习组成的微视频。将该技术或战术在实际比赛中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剪辑而成的微视频, 作为拓展资源进行建设,既便于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3 体育术科微课程制作的一般要求
体育术科微课程应包括课程内容介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及实战应用)、易犯错误及练习方法。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将视频资源与音频资源进行同步剪辑。示范应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下进行展示,便于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技术环节的特征,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动作技术要领。讲解除了介绍动作要领之外,还必须要介绍该动作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因为所有的技战术学习的指向都是比赛。在易犯错误部分,除了要介绍错误的形态特征,还必须要讲解发生错误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练习方法应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展示。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 为微课程制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除了视频及音频资源外、3D 技术、动画及PPT 都成为微课制作重要的技术手段。
4 结语
夜上海论坛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微课程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微课程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是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国民体质及相关政策的出台, 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必将进一步提高,而对运动健身知识的学习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基于微课的体育术科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资源库, 必将给全民健身的蓬勃发展提供支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自主学习。在提高运动健身知识的同时,促进我国国民体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50-51.
夜上海论坛 [2]梁乐明,曹倩倩,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
[3]杨青宝,时立新.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体育学微课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