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方向
夜上海论坛 Abstract: The modern city, people requires life qualit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quires more and more humanistic landscape to beautif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 direction
夜上海论坛 科学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要将社会、自然和人类彼此协调,为人类创造更加接近自然的健康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能够在赖以生存的城市中宜居宜商。目前,国内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相关的实践逐步开展起来,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适合我国人民生活的园林规划,效果显著。
1.园林景观规划建设原则
夜上海论坛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要同时面向历史、自然、现代三个角度,尽量挖掘展现本地文化,将都市文化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同时彰显城市独特的个性。城市滨水景观的开发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文化性原则
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城市,都厚厚的堆积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中,历史的沧桑留下了许多痕迹,这些历史印痕对这座城市来说弥足珍贵,是这座城市走向未来的精神。他们或者是古代的码头,或者是留存下来的建筑,或者是街道的肌理,甚至于街坊间的传说故事和古老的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中首先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并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强调并凸显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是规划的首要任务。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有利于营造滨水景观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增加城市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例如上海的外滩,保留了从近代到现代不同时期 不同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风云岁月的历史变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外滩成为上海的象征,吸引海内外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1.2生态性和协调性原则
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走廊,也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的重要栖息地。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遵循生态原则,注意保持生物多样性很多城市早期忽视了污水排放管理,致使城市的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因此,景观的规划设计应当同滨水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将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城市环境管理中,严格控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观的设计要与周围的建筑风貌和环境氛围相协调,与建筑风貌协调并非以为强调其一致性,与其周边建筑的风貌应有差异性和个性化。
1.3时尚性原则
城市的规划设计是为城市的未来设计遗产,在设计理念上,不应一味的仿古,应与时代同步,甚至超前时代;设计风格上,要注重时尚元素展现,使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具有时尚感,能够展现都市文化。
1.4立体设计原则
夜上海论坛 以往景观、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师们非常注重美学上的平面构成原则,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去刻意追求平面图案的美观、线型的流畅。但他们忘了景观是使人在其中游憩的场所,人不能一直俯瞰这个景观空间,而对于人的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他的关注与兴趣。因而,景观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纵观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些名品,无不注重立体层次的设计。立体设计涵盖了软、硬质景观两方面: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灌木时,应先堆土成坡,再分层高底立体种植;硬质方面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园林规划景观设计方法
夜上海论坛 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 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 绿化广场 生态廊道 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 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
2.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 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2.1.1植物景观带来精神审美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 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 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 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 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 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 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2.1.2植物景观三大功能
夜上海论坛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 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 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 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 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3.建设生态景观
3.1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 灌木、 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 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 空气、 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 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 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 植物和谐共生、 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 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3.2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 、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 木本植物为骨千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徽观人工植物群落, 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4.结束语
夜上海论坛 总之,园林景观是人化的自然。园林设计,不但需要有社会性、 经济性、 技术性等方面的科学思考与分析,还需要热烈的情感催化,二者合一才是我们创作的真正动力。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 特别是那些具有典型意思的形象与事件,最能提供我们创作的灵感, 这也是我们无法从资料与书本中得到的实惠。从生活与自然中得到的信息,永远是我们进行创作的灵感。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常毅恒.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及方法[J].城市建设 ,2010,5.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200-01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商业及住宅区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营造出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轻空气污染、降低噪音,还能放松人的心情,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介绍
夜上海论坛 乡村景观作为景观的一种,主要产生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改造。它居于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乡村景观即保留了自然景观的景观特色,又透露出人工气息,主要表现为生产性、地域性、生产性、自发性、生态性以及历史文化性。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包含了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比如耕作、村落、工具、牲畜等,同时,乡村景观所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为其景观更是增色不少[1]。在审美方面,因为乡村景观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所以有较强的审美性。乡村景观在演变与发展的历程中,更是集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在城市景观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空气,具有双赢的效益。
二、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2.1 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开发起到启示作用。
乡村景观有其独特的原生态元素,它所具有的朴素与纯真是城市景观所缺乏的。乡村景观重在原始、清新、质朴,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所以把这种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依据。乡村景观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繁忙与紧张的生活节奏,还很好的弘扬了生态环境,宜居城市的生活理念。
2.2 使城市园林与规划设计更符合审美规律
乡村景观是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的,所以更加符合我们的审美规律。相反,城市给我们的印象通常都是高楼、混泥土、灰尘、雾霾以及古板的景观。如果能把乡村景观很好的引用到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不仅可以体现历史文化元素,还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把乡村景观的优点应用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取其精华,扬其长处,一定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更加实用的园林景观[2]。
夜上海论坛 2.3 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夜上海论坛 乡村景观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因需要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乡村景观引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乡村景观的引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协调城市发展,为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灵感。这也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夜上海论坛 三、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坚持和遵循的原则
3.1 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
把乡村景观引用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本身就是对乡村景观的一种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多或少对乡村景观有一定的破坏,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可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承。 因为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不仅包含了天然的自然景观、优渥的土地资源,还维系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可以把这些资源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启发,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园林景观, 也能较好的保存乡村景观的元素。
3.2 遵循协调性与统一性
夜上海论坛 在景观的营造和规划中,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加强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景观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同时,做到整体区域的统一。还要从大局出发,减少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充分尊重与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
夜上海论坛 3.3 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夜上海论坛 在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乡村景观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对全民 、全社会的开放[3]。只有遵循了开放性原则,才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同时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过,在遵循开放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尺度,不可对乡村景观产生负面作用,也不能破坏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 设计策略的启发
夜上海论坛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不少设计师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包含如何将乡村树木、乡村动物、乡村花草等引用到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启发。但是此领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4.1 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
城市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乡村的美丽风景、乡村的祥和气氛、乡村的新鲜空气,都是每一个城市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在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乡村景观加以借鉴甚至是模拟,比如在城市中心地带规划一个具有浓烈的乡村景观的园林,提供给人们闲暇之余放松娱乐,一定很受大众欢迎[4]。
夜上海论坛 4.2 可以借景乡村田园风光
夜上海论坛 在乡村,错落的绿植、艳丽的花朵、起伏的山岗、潺潺的溪水、飞舞的蝴蝶,无不惬意愉悦。这恰恰是冰冷的城市所缺乏的生机与活力。设计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并运用到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可以使城市的人们也感受到乡村景观的魅力,视觉上得到享受,精神上得到放松。
夜上海论坛 4.3 传承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夜上海论坛 乡村景观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生存而做出的改变。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乡村景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社会发现的体现,凝聚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尽最大努力延续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元素,这样的园林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更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5]。
4.4 增加农业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膨胀,很多孩子从出生就在城市,不 了解蔬果是怎么长成的、不了解耕作是一种什么体验,甚至连很多基本的动物都不认识。所以说,增加农业体验,对城市园林的塑造有独特的意义。乡村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引用,同时也传达了历史地狱等特性,如果再加上农业体验,对大人是休闲游憩的场所,对孩子,还兼备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园林的建设中,增添一些特色的农业体验,比如种菜、种果树、采摘等,构造出一个新颖具有乡土气息的城市园林。
夜上海论坛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风景的融入,既是对乡村风景、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为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增添的一种新思路,不管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宜居的角度考虑,乡村景观都为城市人带来一抹清新。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在乡村景观的融入方面还欠缺融合发展,而乡村景观的建设却对乡村和城市的发展都有裨益,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是具有独特风情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赵东燕.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 现代园艺,2015,02:83.
夜上海论坛 [2] 王文海.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 中国园艺文摘,2015,01:140-141.
[3] 呼苗. 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 北京农业,2015,23:75-76.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JG10058)。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密切关联,同时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实施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夜上海论坛 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开设以来就依托我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优势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同时积极引进规划行业人才,进行城乡规划实践课程的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即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等特点,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何综合学生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技能等,着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夜上海论坛 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联课程的开设也主要以规划、园林、建筑和艺术为主,而与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衔接相对较少,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也主要以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3]但景观设计课程本身是属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知识结构复杂且综合性较强,需要初学者具有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淀。[4]
夜上海论坛 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城镇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设计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掌握了设计必备软件。在大三大四期间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和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将大学教育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夜上海论坛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景观设计课程考虑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室内轻室外、重计算机轻手绘等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夜上海论坛 尽管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例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以48课时为例,理论讲授占据了40课时,设计实践仅学期末的8课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但因为设计实习安排在学期末,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于陌生,不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同时,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含居住区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等多种主题和类型,但鉴于课时的安排,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的选题进行设计实训,很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2.重室内轻室外
夜上海论坛 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均以室内为主,对景观案例的赏析、景观美学的体现、景观要素的结合均以图片和幻灯片的形式获取,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如对景观空间尺度、景观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很难获取以自身尺度为标准的景观空间感受;同时对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难以获得真实的直观的感受。[5]缺乏了实际观察和体会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成果,其现实操作性较差,这也就是当前学习过景观设计的学生甚至景观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园就能进行实际景观设计的原因。
3.重计算机轻手绘
夜上海论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手绘功底普遍较为薄弱,故而在景观设计实训中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件的绘制。但手绘仍然是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手绘表达是设计思维从大脑向手的延伸,并最终艺术化表达出来的过程。手绘表现是判断把握环境物象的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特征的心理体验过程,是感受形态的尺度与比例、材质的特征与表象、色彩的统一与丰富的有效方法,其对环境空间的远、中、近景层次的先后处理、体面与体量关系的掌握、色彩与色调关系的理解、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都能做到缜密的安排。计算机手段固然在很多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现力,在手绘仍然是进行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
1.教学内容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