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中学德育方法范文

中学德育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德育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德育方法

第1篇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懂得了一些道理。我们在德育夜上海论坛教育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德育道理、道德行为准则,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要求,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德育道理时,务必做到由浅入深,旁敲侧击,还要有耐心,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学生内化教师讲授的德育道理。只有理解和明白了德育道理,学生才能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做出有道德的行为,反对和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夜上海论坛 二、应用案例,触动心灵

德育工作是一项养育和净化心灵的工作,我们要应用一些真实感人的德育案例,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触动灵魂,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呈现在5.12汶川地震中、在抗洪抢险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涌现出来的具有较高道德风尚的人和事,应用那些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封闭和冷酷的心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触动学生心灵的一个有效方法,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对于一个中学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健康的道德环境。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发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向上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在课室张贴一些道德名言,在板报栏里展示一些特别的好人好事和德育图片等,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德育的熏陶。良好的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正面舆论对每个学生的具体行为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当某一个德育故事和案例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时,这种德育教育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也就增强了德育效果。

三、加强实践,养成习惯

夜上海论坛 良好的道德行为要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才能最终形成和巩固,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而且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完善和提高。由于中学生生动活泼、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大量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讲述道德故事,开展以“我助人,我快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评价等,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认为的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进行集体讨论,最终作出合情合理的道德评价。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一是要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这是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进行德育以思想品德课及各门学科的渗透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学校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开展学生基本道德养成教育,要发挥共青团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二是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教育是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家长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勤劳节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意识,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教师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梳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发挥家庭的辅助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组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三是要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功能。社会对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要通过社区来实施,以街道居民区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是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间,在学生德育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协调各方面关系,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青少年社区文明行动、青少年志愿者行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意识。

夜上海论坛 二、教育目标上要体现一致性

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倾向,才能取得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在家庭的实惠教育中要充实进商品生产、交换、分配等要素,强调公平交易、礼貌待客、勤劳节俭、讲究信誉等内容,这是时代赋予的崭新的家教内容。社会商品教育要强调商品社会属性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内涵、交换产品即交换劳动的法则,以及明确市场经济的属性和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和法律,使学生在社会经济激烈变革中稳妥地完成思想转型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自身提出了人才价值观和人才伦理观的标准,其中人才伦理观又是前提条件。为造就各级各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学校的德育应奠定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之上,这就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性的任务所在。

三、教育方法上要体现多样性

第3篇

一、德育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属于重要部分,素质教育应将德育作为前提,所有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的教学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德育就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内容。那么,德育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所谓德育,实质上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教育者根据社会中相应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们施加一定的系统的影响,将社会中相应的思想观点与政治准则以及道德规范演变成为对个体思想品质的一种教育过程。德育的涉及面较广,具体涵盖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等。从个人角度上分析,德育体现出了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作哪些贡献,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另外,如果从哲学的角度上分析,物质对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对物质又有着一种能动的反作用,而德育与意识这两者间又是一种从属关系,也就是说意识中涵盖了德育。好的德育能够推动个人以及社会持续良好的发展。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要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点,具体涵盖了要热爱家乡、自然、学习、劳动等一系列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夜上海论坛 1.掌握音乐教材内容,开展德育渗透

教育者应树立起良好的德育意识,将教材作为基础内容,将课堂作为重要阵地,对音乐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含有的德[第一论文dylw.net]育要素全面的挖掘出来。在音乐教材中,相当一部分的作品都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以及十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能够引导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比如,在教学生们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每位学生对歌曲中那种跌宕、放诞以及升沉的旋律加以体会,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而换来的,将每个学生的爱国之情全面激发出来。再如,教育者在教学生们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时,让他们在雄壮以及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到烈士们的勤恳勇敢,将他们为祖国贡献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全面的激发出来。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德育融入到形式中

音乐教师要时刻保持着认真的态度,对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加以有效的设计,结合学科的具体特征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所开展的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结合实践引导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以此激发出他们的浓厚兴趣,并提供丰富的内容给学生。这样,课内教育在获得升华的同时,还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创新了思想教育的路子。比如,音乐教师可以结合音乐活动,让每位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对音乐加以欣赏;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信念,并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加以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陶冶学生的德育等。总而言之,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步步的将德育融入音乐教育全过程之中。

夜上海论坛 3.对歌曲内容加以理解,以情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