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中学劳动教育范文

中学劳动教育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劳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劳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劳动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1.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加深对于生物课堂教学的印象

夜上海论坛 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是组成生物课程的两个最主要的部分。课堂教学是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而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劳动技术教育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应用于实践,在劳动过程中知识的印象就得以深化。

1.2发展劳动技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目标之一。动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重复性的锻炼,而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还能够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方式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此外,劳动技术教育还能够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当学生步入社会、独立生活时能够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任务。

2.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拥有多种途径,通过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课堂授课中渗透、生产实践中渗透以及科技创新中渗透。

夜上海论坛 2.1课堂授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夜上海论坛 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生物授课时,由于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思维较为活跃,以及劳动教育技术的传授较为系统,所以渗透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夜上海论坛 实习是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技术的重要方式。在进行生物学知识学习之后,立即在劳动中对其进行检验,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遗传与变异”一章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制种基地实习,通过对父本母本植物进行授粉,观察子代形状来检验所学知识,在此过程总还获得了授粉的劳动技术。又如在讲解“无氧呼吸”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水田中观察烂根的水稻,一次加深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植物光合作用于呼吸作用”的课程时,对学生进行植树技术的教育,给学生传授合理密植的种植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

2.2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生物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员利用生物学知识服务生产的能力。生物学的教学效果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而生产实践也是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

夜上海论坛 生物学知识中的劳动技术最主要应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例如生物学教师推广“鲜尿喂牛”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肉牛养殖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而在生物学中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的鸡蛋保鲜、小鸡孵化等劳动技术一经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能够对原有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技术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体现了在生产实践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夜上海论坛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生物学劳动技术,例如人工育种、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改良等技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足以体现生物学劳动技术在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2.3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学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转化要依托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基础就是劳动技术的革新。生物学,尤其是微观生物学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众多的学术成果在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涌现,所以在科技创新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科技创新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最初是通过科技小组的形式进行技术革新,例如食用菌科技小组在培育新菌种的过程中对食用菌的养殖收割技术进行培训,之后在组员和群众中进行普及,就能够将技术的革新产业化、效益化。

目前,科技小组的组织形式日益被科技团队的形式取代,团队中具备各方面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一个全面兼顾的技术创新集体,在生物教学中,这个集体可以进行研发和劳动技术的传播,已到达技术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亚乾.农村中学夜上海论坛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技术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3(4).

夜上海论坛 [2]孟召英.联系生活实际[J]. 山东教育科研,1994(5).

[3]龚凤英.浅谈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培B[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7).

第2篇

【关键词】劳动 学校劳动教育 途径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90后的中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受到多重呵护的优越环境中,“骄娇”二气十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注重享乐,奢侈浪费,早已丢掉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根本不知“稼穑之苦”,不会搞卫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等现象随处可见。从2007级学生进入生产实习后反馈的信息,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主动性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尤其是以培育和造就新一代劳动者为己任的职业学校教育。

夜上海论坛 一、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性

夜上海论坛 “所谓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并使他们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教育活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劳动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劳动教育,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独特性,在学生的成长中不可或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

学校劳动教育与其他形式的劳动教育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劳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即“通过掌握某些技能技巧,喜爱某项劳动,培养其志向(不是对决定专业预先做出的选择)”,获得一种精神财富。在劳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紧张、勤奋、努力的状态有助于其性格和能力的形成。

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劳动的项目、时间和强度都有严格的控制。在学校里,劳动教育主要是一种集体教育的方式,这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具备的特点。集体中进行的劳动教育,具体活动的设置要在结果中能明显的表现出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实施中要以社会的、创造的和审美的目的去激励学生,使“每个人都极力的要给集体的工作做出尽可能多的贡献”,培养他们的集体责任感。集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集体尊重热爱劳动的感情越强烈,对每个人的教育效果就越明显。学校劳动教育具有普及性和集中性。

二、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夜上海论坛 早在5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把孩子们养弱了”,“他们既不尊重动,又缺乏对劳动的爱,同时对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劳动这一点,似乎也缺乏明确的理解”,时至今日,学校劳动教育仍存在着很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劳动教育形式大于内容

夜上海论坛 在许多学校,劳动教育写进了工作计划,但却没有按规定执行。加之,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卫生打扫等全部承包给清洁公司,在学校里学生根本不用劳动。课内、课下劳动教育的缺失,让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素养的目标成了一句空话。

劳动课教学的物质基础,诸如设施、基地等不能保证。劳动课作为一门不纳入考核的“副课”,其软、硬件条件根本无人过问。物质基础和教师指导的匮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对劳动课感兴趣的学生,也只能将其当成课下的“游戏”。同时。劳动课教学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考评标准。

2.教育方法不合理

现实的学校劳动教育中,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一些教师劳动观念扭曲,把劳动当成了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如有的班级在班规中写上违反某条纪律,罚扫教室或清洁区;有的学校对清洁区、教室、宿舍卫生检查采取负分制,这就很容易形成学生对劳动的逆反心理。

三、有效实施学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1.为学校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学校劳动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从不同方面为其创造条件。

夜上海论坛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现时代需要学校教育培育出‘心灵手巧’的人,而不是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头脑发达’却‘笨手笨脚’缺乏‘行动能力’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强烈的责任感,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肩负起教育的社会使命。第二,保障劳动教育的软、硬件条件。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劳动课指导教师,并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教育和指导实践的能力。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定的劳动基地,配备相应的基本设施。第三,保证劳动课教学的时间。将劳动课列入课表或设立劳动周,同时要注意实践教学中劳动时间和强度的控制。第四、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可以在黑板报、宣传栏中设置关于劳动教育的专栏。

2.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夜上海论坛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多样的考评方法。在班风评比、学生个人操行评定方面,劳动的态度和行动应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参加考核,学校期中和期末可设立“劳动积极分子”奖,对劳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

3.教师以身作则,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第一,教师要做好榜样。在组织学生进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快乐并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爱好来教育学生,因为学生们“对自己教师见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及多面性、与其说是在理解,不如说在感觉”。这样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引导到超过教学大纲以外的世界。第二,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渗透,不歧视差生,不要因为学生劳动表现不好,就不让其参加劳动,更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学生。第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劳动本身并不能带给学生兴趣,相反,在劳动中学生首先感到的是失望,而后是厌倦。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劳动的意义。开展竞赛活动,竞赛活动的内容可以从平凡的小事入手,诸如擦玻璃,看谁擦得又快又干净,并让成绩突出的同学介绍经验。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劳动,比如打打扫教室、美化校园、植树绿化等活动。

夜上海论坛 4.教育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学校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即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体验到劳动中的幸福感,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可以根据本地、本校情况,围绕学生的自我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实践等内容开发一些校本课程。内容的选编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另一方面,要切合学生身心发展,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不能艰涩难懂,但又不能太过简单,用一句俗话就是 “跳一跳,摘桃子”。

5.培养学生劳动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教育是自我教育。但在实际的劳动教育,学生往往只将劳动看成一种义务,这是一种很可悲的现象。学校劳动教育要抓住关键时期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劳动课教学内容要丰富、有趣,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自己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和学习,把劳动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一件作品诞生后,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才能,自己的成果,劳动成了一种创造性活动。劳动中自我教育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好的方面在别人身上表现了出来。班级中成立的劳动技能小组之间进行技术交流,会的同学教不会的,“一个孩子,当他越深刻的感受到他在教别人时,他本人想学习的愿望就越大。”通过教会别人,学生自己也感到了一种自豪和光荣,增强了自信心。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周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推动中职又好又快发展,2008.4.3.

夜上海论坛 [2]孙俊三,邓身先.家庭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程万里.劳动教育诸问题研究[M].汉口:中南人民艺术出版社,1954,(7).

第3篇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不断充裕的家庭条件下,大部分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怕其吃苦,危险,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却取而代之,忽视了劳动教育,于是,独生子女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加上部分学校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没有开设好劳动课,安排的“劳动课”的目的在于打扫清洁卫生或变劳动课为知识课。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这部分人素质的发展。于是,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十分重要。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长大成人才会有所作为。当今,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素质教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一、劳动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紧靠家长的言传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课外引导学生不断参加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劳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成果,才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例如:让学生捡废品,通过学生对一件件废品的积累到出售,让其去体会自己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从而受到了不能铺张浪费的教育,逐渐形成节俭的美好品质。出售后的收入虽少,但是总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因为是学生已经证明了自己,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劳动价值所在。农村家庭的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投入到粮食耕种的劳动中去,只有让孩子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背痛的滋味,才感觉到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切身体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正含义,使之自觉地爱惜粮食。只有参加劳动,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体会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

夜上海论坛 二、劳动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磨练人的意志。

夜上海论坛 一个人有无劳动的兴趣和习惯,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大量事实表明,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很美满。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动手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营养良好的情况下,劳动能促进大肌肉、小肌肉的发育。劳动在培养完美体魄上所起的作用,同运动一样重要。许多劳动能显示体力与技能、技巧等多种多样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不仅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

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会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养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害怕和逃避,我们为之努力的事情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怎样磨练人的意志呢?诚然,轰轰烈烈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险恶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首先,让学生从生活的一切方面锻炼意志,如遵守学习与生活制度、及时独立地完成作业、做事有始有终、坚持锻炼身体、待人始终如一等。其次,引导学生做一些自己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如让学生在炎炎夏日跟随父母下地劳动,或在寒冬腊月用冷水搓洗衣服等,完成后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强的意志就是在完成无数件小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三、劳动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夜上海论坛 在人类发展史上,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容忽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低年级学生学会自我服务活动。如:穿衣服、削铅笔、洗手帕等;中年级学生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如:包书、整理书包、洗碗、扫地、擦窗、给花草浇水、在校内进行大扫除等;高年级学生以家务劳动为主,如:洗衣服、做饭、涮锅洗碗、农村儿童学会农田的种植,能参加学校的科技小组,在活的自然中学习,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只有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去完成这些事,才能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提高生活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在学生的素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以下建议:

家庭:

夜上海论坛 第一,建议家长改变教育观念。

夜上海论坛 即便是独生子女,不能溺爱,不要怕其吃苦和危险而不让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孩子多动手做事,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夜上海论坛 第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障碍”。

所谓的“障碍”就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多找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如;中、高年级的孩子,饭前盛饭,饭后收拾、清洗。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零用钱,可让中、高年级的孩子利用假期自己挣零花钱,城市的孩子卖报纸,农村的孩子卖菜等。

第三,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

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足,部分家长的家务活也随之减少,吃饭上馆子,洗衣服有洗衣店的服务,或雇个家庭保姆包揽一切家务,这样不但没有事情给孩子去完成,而且滋生了孩子享乐主义的思想。

学校:

要切实贯彻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地改善和创造劳动课教学条件,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老师布置的家庭劳动任务可让家长督促完成并签字认可。

社会:

呼吁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积极劳动的社会氛围,大力渲染“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如何构建和创新评价机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