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产业市场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市场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钛合金产业 市场分析 发展趋势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在1791年,钛由科学家格雷戈尔发现,随后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用希腊神话的泰坦为该元素命名。钛在自然界中虽然广泛存在,但因为其存在分散并且提取难度大,所以从发现钛元素到制得纯品,经历了百年以上。目前,钛合金具有耐蚀性好、强度大、耐热性强等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到20世纪50年代,钛元素得到重大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发展出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展出耐蚀钛合金。80年代,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极大发展。随着钛合金的逐步发展,其应用面逐步扩展,从航空逐步扩展到汽车,医用,体育等行业。钛是继钢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21世纪将是“钛的世纪”。

钛作为稀有金属,是重要的替代金属。我国钛资源储量丰富,在储量上拥有极大的优势,这也为我国钛产业能够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海绵钛产能和产量占到了全球的1/3以上[1]。随着消费和产业升级,稀有金属产业得到不断重视。尤其是在政策变动之后(比如我国稀土出口政策调整)。从中长期来看,稀有战略金属是非常有远大的未来。钛合金产业科技含量高,用途广,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将分析钛合金产业目前的市场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钛合金市场分析

1.1 钛合金运用面扩展

钛合金市场总量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以及钛合金的工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民用领域中对钛合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钛合金和钛合金材料会制作成环、带、丝、板等制品。钛合金产品在市场受到广泛青睐,其在建筑、医用、体育及电子产品、包装、手表等日用消费品和耐耗品领域得到开创应用,未来的市场十分巨大。市场统计,制作高尔夫球头及球杆所消耗的钛已超过1000吨。

比如在建筑业上钛合金也有不俗的表现。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用材很多都用了钛合金。今年来建筑业上用的钛合金总量不断增加。钛合金的用途的扩展对钛合金开拓新的市场有重大意义。

夜上海论坛 1.2 民用钛合金需求旺盛

夜上海论坛 根据目前最新统计,我国的钛合金和钛材料制品与民用市场需求量有较大的差距。按照国外通行的钛产量为钢产量的万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我国钛和钛合金产品的年产量应达到2-3万吨,而目前生产仅不足1万吨。钛合金的民用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这促进钛合金市场的扩大,也表明了钛合金市场拥有很大潜力。

以海绵钛为例,由以下图标看出我国对海绵钛的消费量逐渐升高,其消费量逐渐超过产量。(图一)

1.3 航空业发展促进钛合金需求增加

钛合金除了民用以外还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如下图表明了钛合金制品的运用分布。

夜上海论坛 从图中得知航空用钛合金占了半壁江山。从全球范围来看,钛合金和钛制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航空业以及工业领域,全球商业航空的消费比例达到42%左右,军用钛材比例约为7%,整个航空领域消耗钛合金材料接近一半,另外,工业消耗钛合金比例约为47%。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20年世界的航空公司将需要100个座位以上的新客机23385架,其中,需单通道飞机(如A320)16620架,占总需求的71%;需双通道飞机5482架,占总需求的24%;需VLA(如A380)1283架,占总需求的5%。这些飞机将价值2.6万亿美元。民用飞机的数量增加以及航空业的逐步发展,钛合金的市场前景良好。

夜上海论坛 民用飞机和大飞机的需求量大。并且在亚太地区,比如中国,航空产业不断发展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钛合金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支持。

1.4 亚太地区等新兴经济体促进钛合金市场增加

2008年,全球经济由于受到美国次债危机等情况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短期内趋缓,这对钛合金的需求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亚太地区等国家的经济依然有较强的增长动力,这使钛合金市场的重心逐步偏移到亚太地区。

长期来看,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世界各地的经济体联系日益紧密,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这对钛合金的发展是良好的契机。

夜上海论坛 由于世界各个经济体联系日益紧密,促进航空的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空中客运量每15年会增加一倍,那么未来的15-20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空中客运量也将按照这样的速度增加。

夜上海论坛 2 钛合金产业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2.1 目前我国钛合金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的钛合金产业发展快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钛生产大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我国有钛合金生产企业300余家,我国钛合金产品的产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2年我国海绵钛产量约为7.1万吨,钛锭产量约为7.4万吨,钛粉产量约为0.1万吨,钛加工材产量约为6.1万吨。

我国凭借着占据将近全球30%的钛资源储量,发展钛工业的矿石资源优势显著。目前我国家海绵钛产能和产量占到了全球的1/3强,但在高附加值深加工领域仍然落后国外先进水平。我国钛合金产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3]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国的钛合金产业该如何科学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我国的钛合金产业发展趋势必然应是朝着集约化,科学化,高附加值发展。钛合金产业面临产业调整和升级。

2.2 国家重视钛合金产业的发展

2013年7月5日,《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由国家工信部,该文件提出要加大重点新材料领域标准制修订力度。新材料领域包括了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有10种钛合金产品划分在新型轻合金材料里。这10种钛合金产品分别是优质宽幅冷轧纯钛板材、钛合金型材、大规格宽厚钛合金板材、钛及钛合金带材、高精度及宽幅钛合金薄板材、大规格钛合金棒材及特种锻件、大型钛铸锭及锻坯、大盘重钛带卷、专用钛合金材料、钛及钛合金模锻件等。该文件表现了对钛合金材料的极大重视,并给予相关发展帮助。

夜上海论坛 政策支持钛合金产业的发展对该产业是有利的支持。未来钛合金产业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这对产业的发展拥有巨大推动作用。

2.3 我国广阔的需求促进发展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的化工、航空航天、电力(包括核电)、冶金、真空制盐和体育等六大领域,以及医疗、海洋工程和船舶业的钛合金需求依然向好。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钛金属冶炼的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仍然是我国钛合金的重点发展方向,结合西部地区全流程高技术水平的海绵钛项目、新型钛加工材开发项目等也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中,以及国家对钛加工材料的出口退税政策等都利于我国钛合金的发展。[4]由此可见,我国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4 钛合金产业技术的升级调整

夜上海论坛 当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熔炼方法都采用了真空及冷坩埚技术,这是因为钛及钛合金的熔炼由于钛的活性高。熔炼方式可以按照熔化金属时热量来源方式分为外热式熔炼方法和内热式熔炼方法。其中外热式熔炼方法有自耗电极电弧炉、非自耗电极电弧炉、电子束炉、等离子弧炉,而内热式熔炼方法有感应熔炼。

钛合金材料的熔炼技术的当前发展表现在以下几点:①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采用冷床熔炼技术去解决钛合金铸锭中常出现的高密度夹杂和低密度夹杂等冶金劣势。和真空自耗电弧炉相比,冷床炉熔炼技术拥有诸多的优势,比如它可以更好地去除钛合金中的夹杂,并且因为其熔炼温度较高,可消除成分偏析,从而得到成分均匀的铸锭。尽管这项技术拥有诸多优势,但该技术的设备投入大,成本高,维护难,所以这项技术很难大规模推广。②发展内热式的真空感应熔炼,开拓新型熔钛坩埚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这些耐火材料都或多或少与钛发生反应,钛熔体中氧的含量也会增加,因此大多只能用作钛的熔模精铸的模壳材料,而不能用作钛及钛合金内热式的真空感应熔炼的耐火材料。坩埚式真空感应熔炼方法可能是解决目前常规钛合金熔炼技术能耗极高而材料收得率极低的一条有效途径。

夜上海论坛 由上可知,促进钛合金低成本优质高效熔炼的核心是寻找新型的熔钛坩埚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完成内热式的真空感应熔炼。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但直到目前还未见到能用于钛合金真空感应熔炼用耐火材料成功的报道,制造钛及钛合金真空感应炉坩埚尚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综合利用CALPHAD、量化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材料设计方法,设计与钛熔液相容的新型耐火材料,研究新型耐火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与钛熔液相容的新型耐火材料的坩埚制备工艺,将是攻克低能耗节约型钛及钛合金的熔炼技术的突破口[5]。这项技术让钛熔炼更加高效节能,从而大大的降低钛合金的生产成本,并且提高钛合金材料的质量,这对推广钛合金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制约钛合金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成本高,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步较低成本,成为发展钛合金产业的重要课题。

3 结语

钛合金是继钢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21 世纪将是“钛的世纪”。钛合金因为其优越的属性,成为更多制造产业的选择。未来钛合金的市场仍然不断扩大,钛合金产业是处于不断成长的产业。钛合金作为新生金属,其未来发展态势良好,现在主要受到技术的问题,钛合金生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应用,应不断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促进钛合金产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稀有金属行业研究报告[OL].http://.cn/cn/.

[2]陈国琳,吴鹏炜,冷文军,等.钛合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舰船科学技术,2009,31(12):110.

夜上海论坛 [3]张喜燕,赵永庆,白晨光.钛合金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市场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43-01

夜上海论坛 一、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

夜上海论坛 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趋于成熟,中国卡通产业每年有200亿元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在电视播出市场中尚存在巨大空白,也潜藏着国产动画片的巨大商机(国内电视卡通播出市场,保守测算也有每年25万分钟的缺口)。按目前国内电视动画片的一般制作成本计算,每分钟1.5万元左右,则每年卡通制作业收入为37.5亿元。这还不包括制片业的版权收入、形象权出让、衍生产品开发等,也未计算在国际市场分区域的播映权收入。据估计,中国动漫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但是如此巨额的空间却被日美韩等国的动漫占据着主要部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依然缓慢。总而言之,我认为主要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剧本

在缺乏强有力技术支持的同时,决定动画市场的另一重要的部分一剧本,在我国同样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即使以儿童作为主要观众的大部分国内动画剧本,却脱离了儿童的思想世界。更可悲的是,很多动画编剧在心理上根本没意识到,需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一员来进行创作,他们总是习惯于高高在上地进行创作。把动画片的功能和定位归纳为活动的说教工具。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扮演着传教士的角色加上我们似乎有畏惧商业性、娱乐性的传统,一提到二者极容易就联想到了低级乏味、肤浅。娱乐在他们眼中似乎成了难以启齿的东西,往往嗤之以鼻,避之不及。于是在强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驱使下,一些动画工作者更加鄙视动画片轻松、幽默与智慧的特质。

(二)产权保护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盗版较多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及市场人为因素的破坏,使得中国没有一个很好的产权保护机制来保护动漫产业。而国内不发达的动漫画水平一方面使得原创事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缺乏足够的消费者支持者使得中国的动漫产权价值相当低,无论是连载的稿费还是动画播映转让权费用都相当的低廉,极大损害了创作者、投资者的积极性。

(三)市场

夜上海论坛 1.投资商。传统的动画投资者是各大电视台,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央电视台,这是中国最大的官方动画投资商与制作单位。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的投资者比重越来越大,截至2006年为止,民间投资已占60%以上,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目前动画产业的投入资金大,投入周期长,使得民间投资者没有足够的信心投资动漫产业。

2.运营模式。中国的动漫产业市场运营模式依旧相当落后,一方面没有日本完整的产业链,动画与漫画之间没有联系,动画片生产制作在动漫产业中投资最大,是动漫书的200-300倍,相比于处境艰难的动画市场,漫画市场更是困难重重。目前在全国已有各类动漫杂志十多种,但是,至今为止,还未出现很成功的动漫杂志。近年来创办的这类杂志发行量多在两三万间徘徊,与日本、韩国的动漫杂志发行量高达50-80万份的数量相差很远,使得没有足够的土壤让中国的漫画家生存与发展,也丧失了巨大的消费群,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现在的孩子都是给日美漫画喂饱的。而如此薄弱的漫画市场就更谈不上可以为动画做基础。

二、推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脚步进程的有效措施

(一)基础设施

夜上海论坛 加快国内各个软件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

(二)政策

在各种政策上予以优惠,这种政策从租金税收到各种鼓励措施都是良好投资环境的保证。

(三)平台

提供更多的漫画动画平台,可以向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开设动画频道,增加动画电视放映时间,让更多的国产原创动画有一个投向市场的窗口,同时也应该加强在杂志等平面载体方面的建设,为漫画家提供更多生存空间,将漫画推向职业化,造就更多的职业漫画家。

(四)人才

夜上海论坛 鼓励国内各大院校开设动画专业,鼓励民间机构开办动画职业培训,培养本土动画人才,而在另一方面也应尽量吸引全国乃到全世界的动漫产业人才,这就涉及到cg动漫问题,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2D动画制作人员低于3D动画人员,而3D动画制作人员又低于游戏制作人员,这就使得大量的人才向游戏行业倾斜,极不利于整个动漫产业的平衡发展,使得整个产业结构失调,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建设。

(五)大力发展下游产业

第3篇

(一)在线音乐范围    

在线音乐主要指用户通过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在线音乐平台,获取包括但不限于收听、下载在内的数字音乐服务。    

在线音乐的产业链由内容提供商、版权服务商、在线音乐平台、终端设备和最终用户组成。内容提供商指依法拥有或被授权使用音乐版权或邻接权的企业或机构,包含环球、华纳、太合麦田等唱片公司、音乐工作室及独立音乐人。版权服务商是负责音乐内容版权管理的服务企业或机构,介于内容提供商与在线音乐平台之间,包含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各类版权保护协会及版权机构。在线音乐平台指的是具有经营互联网内容服务或电信增值服务资质并在中国境内提供在线音乐服务的企业,包含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等。在线音乐按终端划分,可以分为PC端音乐和移动端音乐。      

(二)在线音乐发展环境PEST分析    

夜上海论坛 PEST分析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帮助检阅产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其中,P(Political Factors)是政策环境,E(Economics Factors)是经济环境,S(Sociocultural Factors)是社会环境,一(Technology Factors)是技术环境。    

1、政策环境    

夜上海论坛 在政策环境中,国家出台关于打击盗版音乐、保护版权和扶持音乐产业发展等政策。2015年6月,由国家版权局牵头联合四部门开展整治盗版侵权行为的剑网2015”专项治理行动,重点监督整治提供网络音乐、网络云存储空间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并打击用户非法收听、下载、转发盗版音乐行为,关闭网站100余家。在线音乐网站的版权重点监管工作井然有序开展,净化我国在线音乐市场发展空间并促进了版权市场的规范化。同年,《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关于开展网络音乐版权重点监管工作的通知》陆续下发,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列入监管名单的20家网络音乐服务商按要求向国家版权局报送获得授权信息。    

2015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促进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打通音乐创作、录制、出版、复制、发行、进出口、版权交易、演出、教育培训、音乐衍生产品等纵向产业链。同时设法连接音乐与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硬件播放设备、乐器生产等横向产业链,进而形成上下游相互呼应、各环节要素相互支撑的音乐产业综合体系。到了十三五,期末,整个音乐产业实现产值300。亿元。    

夜上海论坛 2、经济环境    

从全球的数字音乐行业收入规模和增速情况来看,2015年数字音乐规模首次超过实体唱片,达到67亿美元。全球数字音乐行业收入规模从201。年的43亿美元稳步增长到2016年的72亿美元。年化10%左右的增长主要源自步入消费升级时代后对于高品质音乐订阅等付费模式的青睐。   

3、社会环境    

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增长,为在线音乐发展用户社会基础提供契机。2010年我国整体网民规模为4.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4.4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3.。亿占66.20/。到201。年,我国整体网民数量达到7.2亿,普及率52.50/,其中手机网民规模6.7亿占92.90/。同时,移动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日趋增多,上班途中、在家体息、运动健身等都是听歌的高频场景。    

4、技术环境    

夜上海论坛 自中国移动2014年推出4G网络后,网络技术趋于成熟,网络速度得以提升。智能终端逐渐普及,音频传输技术走向成熟。软件与硬件技术同步提升,如酷我推出智能煲机功能,旨在通过简易的操作让耳机或音响设备达到最佳状态,加入超重低音、纯净人声、3。旋转、HiFi现场等不同音效,极大地丰富用户享受高品质的听觉体验。二、在线音乐市场分析      

(一)在线音乐市场规模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在2010年我国在线音乐市场收入规模仅为6.4亿元。在之后的6年内,在线音乐市场收入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在2016年达到61亿元。在音乐市场收入结构中,广告、游戏联运等模式比较成熟,增长稳定;直播、用户付费等增长快速,是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演出活动和衍生商品售卖等虽然目前在市场中占比较小,但未来也有较大成长空间。在市场商业模式多元化的作用下,用户付费、广告、直播、音乐周边产品销售等收入模式将共同促进市场继续平稳快速增长。    易观智库利用15.1亿累计装机覆盖、3.58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的行为监测,推算出截止2016年末,中国移动音乐在线音乐市场活跃人数达到5.4亿。    

在所有互联网应用中,在线音乐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网络视频的第五大互联网应用,是网民日常使用的重要应用类型。在线音乐用户在网民中的占比自201。年起已经超过七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线音乐PC端的应用相对比较成熟,未来增长空间有限。而在移动端则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1。年的46.2%增长到2016年的72.00/ o      

夜上海论坛 (二)在线音乐用户行为习惯    

艾瑞咨询通过获取200。份以上用户资料,发现过半用户每天会多次听音乐,八成以上用户单次听音乐时长超过半小时。音乐APP对于用户而言是高频高粘性应用类型。中国在线音乐用户在音乐类型的偏好上,对海外音乐类型的接受程度较高,喜爱海外音乐的用户在总体占比为48.40/,其中,日韩音乐占比为26.20/,欧美音乐占比22.00/;而在真正的收听行为上,超过六成的用户则选择收听华语音乐,欧美音乐占比19.40/,高于日韩音乐的收听比例。    

夜上海论坛 在线音乐在用户生活中的应用涉及多个场景,用户对于音乐的需求十分多元。整体来看,67.2%的用户最常使用音乐场景是宅在家体息时;其次为乘坐交通工具或在旅行途中,占比分别为55.9%和54.70/;同时,睡觉前、健身时对于音乐的需求度也较高。在线移动音乐应用可以满足用户随时享受音乐的需求,同时音乐本身具有排解孤单、愉悦身心的功能,因此在用户独处、需要放松、或是需要节奏感时,使用在线音乐便成为其重要选择。    

夜上海论坛 在线音乐用户在使用移动设备收听音乐时,近80%的用户会使用wifi在线收听,41.20/的用户会使用3G八G流量包,28.5%的用户会使用音乐网站的付费流量包。在线音乐用户最能够接受的月付费价格区间为11-20元,这与当前的音乐网站会员付费标准基本一致。同时,25.2%用户接受每月为音乐付费21-30元,10%用户愿意每月花费30元以上。      

(三)在线音乐客户端偏好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分别以31.30/ ,17.80/ , 15.7%的占比位居累计下载量占比排行榜前三名。酷狗音乐和QQ音乐月度独立设备在3亿台左右,酷狗音乐的月度总有效时长达5.53万小时,远超第二名QQ音乐的2.77万小时与第三名网易云音乐的1.23万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