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政所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切服从目标需要
2012年是铜山区乡镇财政所强基练兵之年。局长李振芹在多个会议上强调:乡镇财政是全局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之基础,从规范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入手,年内要实现“满堂红”,为下一步争创省级规范化财政所打好基础。按照江苏省档案管理最新标准,基层局要求23个乡镇财政所要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有条件的所要力争达到四星级,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举办星级档案管理培训班,请市、区档案局专家系统授课、演示;聘请区档案局离岗退养的领导、专家现场指导、答疑;成立由区档案局、区财政局业务骨干组成指导小组,对各所进展情况进行巡回指导、现场调度;召开现场会,及时推广先进经验、现场观摩,推进工作进度;鼓励互帮互助,所与所之间进行无私的传授,成果共享;对难度较大的所,实行重点帮扶,不让一个所掉队。
对照《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对三星(四星)级档案室(馆)要求,到2012年7月份,各所还存在明显差距。为保证全面达标,各镇党委、政府要房给房、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把新到的大学生村官派到财政所负责档案整理,让自己的驾驶员随时听从所长调遣,无偿配给或协调适合的房子,按照标准配备最新最好的设备及用品,使全区23个财政所在2012年12月初全部高标准地达到了预定目标。房村镇党委书记海英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财政档案记录了30年来镇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三农”政策上的变化,惠农政策的落实,它是直接反映当代农村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档案工作不仅记录了过去、现在,还将延续未来,给现在人和未来的人以启示、教育,为领导提供借鉴、史料。”正是有海英书记这样一批基层党的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使铜山区财政基础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现代化和日常化。
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给财政人员极大的鞭策和必胜的信念。各镇财政所成立时间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书档案、会计凭证、账簿跨度达30年,他们主动联系财政所退休在家的老所长、老会计,回顾财政所的历史变迁、提供线索资料,或亲力亲为,使各所完备了建所初期最珍贵的史料。在岗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自觉奉献、团结互助的感人事迹铭刻在各镇财政人的心间:何桥镇财政所青年同志孙吴结婚前两天还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直至把所有文档输入微机后才放心地离开。房村镇财政所档案管理员王培用极大的毅力克服妊娠期反应,不惧多年尘封档案的霉变气味,至始至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马坡镇财政所朱梅父母生病住院,她没请过一天假,周六在医院伺候爹娘时知道所里的同志们都在加班,她毅然请外甥女接换自己,迅速赶到所里。大学生村官贺艳秋为了能够一步到位,随身带着相机,在向兄弟镇学习时,把标准化程序和样本拍照下来,然后对照程序样本去工作,保证了质量,节省了时间。刚迈进财政所大门的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王超,面对一库房的档案迷茫了、纠结了,如何才能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他去2011年达标的张集镇财政所学习后,放弃每天回家、每周末与朋友打球的惯例,沉在所里,认真做功课,标明每个程序每个细节的规范要求,为全所人员标准化工作提供了蓝本。
走出麻袋的档案
2000年铜山区撤乡并镇将各种档案资料装入麻袋,交给财政所;2004年农服系统改革原七站八所的档案资料装入麻袋,交给了财政所;2006年镇账县管镇级财政管理功能削弱,人员被频繁借调,队伍在萎缩,无人无暇顾及麻袋档案;2009年起随着中央惠农政策加大,镇财政职能不断增加,各种政策补贴、资金就地就近监管日益繁重,堆得像山一样的麻袋档案更无人无力整理。2012年,各所利用中午、晚上时间,每天加班4、5个小时,终于使麻袋档案得到彻底清理。如今,无论走进哪个所的档案室,清晰的存放示意图、存放索引一目了然,独立的档案库房,办公室、阅览室实现了三分开,库房配备了温、湿度测记仪器、控制设备,采取了防盗、防光、防鼠、防有害生物等有效防护措施,所有会计档案、文书档案、影像档案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档案柜中,如同正在准备接受检阅的战士,精神、漂亮、有素。
走出麻袋的档案,成为财政所和镇党委政府、人民群众最珍贵的史料。例如,201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因手续不全冻结马坡财政所的账户,要求必须提供成立时的文件。马坡财政所1981年1月成立,在与有关部门联系未果的情况下,通过整理所里30年来的档案,找到了县政府的原件,问题得到解决。
何桥镇政府2006年决定撤销农机站, 30多名集体人员按一年发一个月的工资给予一次性退休补偿,但终因人员工龄、工资标准没人能说得清,导致补偿问题多年未能到位,集访不断。财政所通过整理档案,向镇政府提供了所有人员工资发放原始表,上面清楚地写着当事人被录用、任职的具体时间,拖欠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夜上海论坛 张集镇某村兄弟俩因房屋产权归属问题争执不下,老人已不在,外人谁也说不清楚,矛盾不断升级。谁也没有想到,财政所保存期限15年的档案没有销毁,依然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哥哥1983年付款签字的原始发票存根成为最有力的证据,纠纷化解了。
原吴绍乡与张集镇合并后,镇企业近30家,1997年企业改制出售的是净资产,土地以租赁形式交给企业使用,租金很少,即便如此,有些企业仍然一直未交。财政所在这次整理档案过程中,把企业改制合同、交费发票、需交未交情况、以及当前不同地区土地租赁的现状提供给镇政府,研究制定政策,与企业明晰土地产权,明确土地租赁费用,追缴欠费,盘活了土地资源。
超越
10余万卷标准化档案的整理,练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据统计,23个所的全体财务人员平均义务加班三个多月,每人每天加班4个小时,按100天计,每人贡献400个小时,使全区乡镇财政档案管理整体实现大跨步升级。这是一次基层财政管理强基练兵的持久战,是基层财政队伍精神、毅力、技能、团结的大会战,铜山区财政基层局赢得了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
夜上海论坛 财政档案管理升级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镇政府工作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廉洁化。凡是涉及公共财政、企业改制、惠农补贴、工程建设、村干部任职及土地、房屋产权等有关方面的原始资料,都已按规定归档;凡是在以上方面出现的问题或纠纷,只需到镇财政档案室打开微机,便一目了然,真实的原始资料、数据,令遗留的问题或纠纷瞬间化为乌有。
一、组织落实
夜上海论坛 (一)移交档案单位应成立由分管档案工作领导挂帅的档案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和鉴定工作小组。
夜上海论坛 (二)把档案移交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中,指定专人负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档案移交范围和时间安排
(一)移交范围
夜上海论坛 凡区级机关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2004年以前形成的文书档案(永久和长期)、会计档案(永久和长期)、婚姻档案(100年)均应移交区档案馆。
(二)档案移交时间安排
夜上海论坛 2009年档案移交单位有:区委办、区政府办、档案局、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东山街道财政所、秣陵街道财政所、*街道财政所、谷里街道财政所、禄口街道财政所、横溪街道财政所、湖熟街道财政所、淳化街道财政所、汤山街道财政所等13个部门、单位。
2010年档案移交单位有:东山街道办事处、秣陵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谷里街道办事处、禄口街道办事处、横溪街道办事处、湖熟街道办事处、淳化街道办事处、汤山街道办事处等9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档案移交单位有:区人大办、政协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审计局、建设局、科协、环保局、党校、党史办、老干部局、局、机关工委、总工会、团委、妇联等19个部门、单位。
三、档案移交要求
(一)档案移交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抽调一定人员,指定专人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夜上海论坛 (二)全面收集珍贵材料,确保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能够真实反映本单位的历史面貌。
夜上海论坛 (三)严格按照档案规范进馆的要求,进行科学分类,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保管和利用。
(四)编制科学的档案检索工具。各移交档案单位必须用档案管理专用软件,对案卷级目录、文件级目录进行全部录入,确保档案同软件录入一并移交,缺一不可。
多措并举促财政所规范化管理
夜上海论坛 今年以来,我街道财政所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财政所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展业务培训,加强队伍建设。针对当前我街道财政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财政所工作人员开展了政策法规,会计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会计基础业务、涉农补贴发放、业务流程办理,及注意事项,从多个方面增强了财政所人员的业务能力。
夜上海论坛 二、加强档案管理。财政所业务涉及资金拨付,会计资料的保管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针对业务的特殊性,我街道财政所工作人员对以往的会计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并针对档案管理开展了专项学习,对需要保管的资料,保管期限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以备后期查询。
三、加强资产管理。资产的购置和处置严格按照国资部门的批复为依据,对于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登记在册,做到专人管理,人员交接时,同时进行资产的交接,严禁随意处置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