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状况范文

产业发展状况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产业发展状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产业发展状况

第1篇

Facebook发展状况:到2010年底时,Facebook全球用户量为6亿,其中2.5亿为新增用户。当时在Facebook所有用户中,70%来自美国之外市场,Facebook用户平均每天会安装2000万个应用程序。到2011年10月时,Facebook市场规模已相当于整个互联网产业在2004年所具备的规模。2011年期间,Facebook移动服务向Android等移动设备延伸,3.5亿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Facebook网站。用户每天在Facebook网站分享300亿条内容(网络链接、文件和图片等)。预计到2012年底时,将有大量用户通过平板电脑尤其是苹果iPad来访问Facebook网站。

Twitter发展状况夜上海论坛:到2010年底时,Twitter用户总量为1.75亿,新增用户量为1亿,所发送Twitter信息总量为250亿条。美国女歌星Lady Gaga(帐号为“@ladygaga”)成为Twitter网站上关注者数量最多的用户(770万名“粉丝”)。到2011年底时,Lady Gaga在Twitter网站上的粉丝数量已增至1810万,她仍保持了Twitter粉丝数量多的纪录。到2011年底时,Twitter用户总量已增至2.25亿,但仅1亿为活跃用户。

2011年期间,美国轻博客网站Tumblr及WordPress旗下所属小型博客网站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1年9月,Tumblr所获页面浏览量为WordPress的8倍。到2011年年底时,Tumblr所属博客站点数量增至3900万个,WordPress相应数量则增至7000万个。

亚洲网民比重最高:2010年期间,亚洲网民数量在全球网民总量中所占比率最高,为42%;2011年期间,该比率增至44%。到2011年年底时,欧洲网民在全球网民总量中所占比率,则由2010年的24.2%降至23%。北美地区网民相应比率也由2010年的13.5%降至13%,非洲网民相应比率则由2010年的5.6%增至6%。从2010年到2011年期间,拉丁美洲、中东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地区的网民所占比率则基本维持不变。

第2篇

关键词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问题;对策;江西萍乡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85-01

夜上海论坛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ZHOU Wei-ping 1 MEI Shan 2 XU Jing-ping 3

(1 Nankeng Forest of Pingx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Jiangxi 337037; 2 Forest Seedling and Forest Management Station of

夜上海论坛 Pingxiang City; 3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s Center of Pingxiang City)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analyzed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in Pingxiang Cit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ingxiang City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and build a green ecological Pingxiang.

Key words Camellia oleifera Abe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Pingxiang Jiangxi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江西省各地均有油茶林分布,是全国油茶原生区和两大中心产区之一[1]。但长期以来,由于萍乡市各地油茶管理措施不当,导致油茶低产,究其原因:一是品种不良导致产量偏低[2],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二是缺乏有效管理,杂草、灌木丛生,高大乔木入侵,导致油茶林通风透光不良,林木生长发育恶化,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甚至绝产。为了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萍乡的具体情况,优化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格局,努力构建完善的油茶产业发展体系,以将萍乡市打造成全省油茶大市、油茶强市,确保萍乡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不断提升萍乡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

夜上海论坛 1 油茶产业发展状况

夜上海论坛 1.1 油茶经营面积

据2014年萍乡市“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和近期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调研数据显示,萍乡市现有油茶林总面积5.63万hm2,占萍乡国土总面积的14.7%,占林业用地的21.2%,其中:安源区800 hm2,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353.3 hm2,武功山风景名胜区2 093.3 hm2,湘东区9 766.7 hm2,芦溪县9 520 hm2,上栗县1.63万hm2,莲花县1.75万hm2。油茶林资源按产能划分:低产林3.71万hm2,占65.95%,中产林4 860 hm2,约占8.64%,高产林2 346.7 hm2,约占4.17%,2009―2014年新造林1.19万hm2,约占21.23%。按龄组划分:产前期9 160 hm2,约占16.28%;初产期3 320 hm2;约占 5.90%;盛产期1.13万hm2,约占20.21%;衰产期3.25万hm2,约占57.80%[3]。

1.2 种苗繁育现状

萍乡现有省级定点油茶采穗圃1处,即莲花县棋盘山林场油茶采穗圃,面积14.2 hm2,良种穗条年生产能力 10万支。省级定点油茶育苗单位2个,即赣西油茶繁育中心、萍乡剑郝专业合作社,生产“长林系列”等高产无性系油茶苗品种,育苗面积逾13.3 hm2,良种苗木生产能力500万株。

夜上海论坛 1.3 油茶加工状况

现有油茶加工企业上百家,基本上以作坊式粗榨生产茶油毛油为主,消费形式多为自产自销毛油。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油茶深、精加工逐渐被重视,经过多年培育,现已形成了一小批以精制茶油为主的油茶加工企业。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年生产“绿海”牌茶油1 000 t;莲花县工业园区的绿莲实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贡安”牌茶油500 t。另有一小批企业如芦溪县一村食品公司生产“一村”牌茶油;湘东区木林森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木林森”牌茶油等。萍乡市油茶产品畅销上海、南京、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油茶深、精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夜上海论坛 1.4 油茶产量与产值

夜上海论坛 据2015年统计,萍乡油茶籽产量2.1万t,生产茶油逾5 000 t,全市油茶产业总产值达6亿元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油茶经营管理粗放

现有油茶林特别是原有的老旧油茶林多数还是处于“人种天养”的自然生产状态,且大部分面积为天然林或20世纪50―60年代所造人工林,品种单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力外出务工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严重的油茶林荒芜,树龄老化,以及病虫害和火灾频繁发生,加上萍乡市又是一个工业城市,部分地方工业污染较重,致使油茶单位面积产量低,全市茶油年均产量仅有75 kg/hm2,低于近90 kg/hm2的全国平均水平。

2.2 科技推广有待加强

在油茶生产整个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落实不够,企业、大户初期大面积造林技术不规范,后期管理不到位。不少林农个体种植户缺乏技术,有的地方仍然采用常规造林方法来造油茶林,造林后未及时进行修剪、施肥和抚育,使得一些种植高产品种的油茶林不能达到预期产量和效益目标。除此之外,一些种植户未经过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向供应使用油茶苗木,甚至把实生苗当作嫁接苗用于油茶造林。

2.3 缺乏资金投入

油茶林新造、更新改造的前期,一般投资超过22 500元/hm2,第4年才开始结少量果实,一般8~10年后才到盛产期。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对于一般农户和企业来说较难接受,也难以承受。虽有各级财政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但远远不能调动茶农的积极性,油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

2.4 经营机制不活

萍乡老油茶林主要以农户自主、分散经营为主,组织规模生产难度较大。油茶未到生理成熟,一般每提前收摘1 d,出油率减少1%。而新造油茶林,对一般个体农户而言,由于经营规模小、信息不对称、技术未掌握等原因,营造林标准低,而企业、大户规模经营则因土地流转集中难,后期管理技术难按要求到位,加上部分地区油茶采摘秩序混乱,不时发生偷摘、哄抢、乱摘、滥采现象,导致经营者提前采摘、丰产不丰收。

2.5 综合加工利用率低

萍乡油茶主要加工产品为一般食用油,没有标准化生产技术,缺乏深加工、精加工。萍乡市尚缺乏化妆品茶油、茶壳综合利用、高等级保健茶油、茶皂素提取等技术工艺,对茶枯、茶壳的利用基本上停留在菌类栽培、制取有机肥等方面,缺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产品单一,产业链延伸不够。

夜上海论坛 3 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3.1 科学制定规划

各县(区、管委会)应因地制宜制定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建设重点以及目标任务等,科学布局油茶生产基地,并将油茶产业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实现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

3.2 创新经营模式

夜上海论坛 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和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的要求,充分调动企业、大户、林农的积极性,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有效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促进油茶产销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3]。

3.3 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

保证油茶产业科技的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油茶产业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化事业发展。应逐步落实增加对油茶项目的科研立项,引导企业和民间资金向油茶科技创新的投向,加大各级财政对油茶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油茶综合生产技术”项目的支持和培训,建立优良高产油茶新品种和系列配套技术种植的示范基地,加大油茶产业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以及整合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水土保持、防火林带、科技创新等项目资金等多项举措。

3.4 扶持龙头企业

夜上海论坛 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加工一体化,扶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各级政府应主动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运用“茶油冷榨加工技术”“茶皂素提取和纯化工艺”“工业废水处理转化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模式[4-5],支持开发茶油新产品,着力打造拳头产品,形成萍乡油茶核心品牌,使萍乡市茶油、茶皂素等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R].南昌:江西省政府,2011.

夜上海论坛 [2] 徐京萍,徐鸣,王学红,等.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1(8):42.

夜上海论坛 [3] 江西省萍乡市林业局.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R].2015.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永胜县;马玲薯;发展状况;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1 永胜县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是永胜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666.7万~1866.7万m2。1950年播种面积393.3hm2,单产119.5kg;1955年播种面积646.7hm2,单产98.5kg;1965年播种面积1086.7hm2,单产71kg;1975年播种面积1293.3hm2,单产112kg;1984年播种面积1433.3hm2,单产118kg;1995年播种面积1853.3hm2,单产152.5kg;2005年播种面积1906.7hm2,单产164kg(注:以上年份产量按马玲薯折原粮统计,马玲薯折原粮比例为4:1)。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永胜县的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马铃薯播种面积1653.3hm2,总产为2.62万t,平均每667m2产1055.5g(鲜薯产量),永胜县马铃主要分布在羊坪、顺州、大安、东山等乡镇,永胜县马铃薯播种面积和单产呈阶段性上升的趋势,种植面积上升主要源于马铃薯种植区域人口增加的需求。产量提高主要有2个方面的主要因素:品种改良带来的产量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前永胜县马玲薯生产主要以老鼠洋芋、万红洋芋、洋仁洋芋等地方品种为主,80年代初引进金苹果种植,在精细栽培条件下每667m2产达1500~2000kg,接着引进内蒙系列品种,有代表性的是内蒙s14134、内蒙s14135、脱毒育苗种国际中心22,在精细栽培条件下每667m2产达1500~2500kg。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马玲薯脱毒种示范种植,90年代以合作系列、会选系列为主推品种,21世纪以来以推广丽薯系列品种为主,其中脱毒马铃薯种植933.3hm2,平均单产1200kg,2011年主要种植品种有丽薯6号、丽薯7号、合作88、会-2等品种。近几年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种植面积266.7hm2,单产1500kg,主要分布在期纳、三川等乡镇;栽培技术改革带来的增产效应:如地膜覆盖栽培、磷、钾肥应用、规范化密植技术。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永胜县马玲薯主要分布在高寒、冷凉山区,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差,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生产主要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因此,马玲薯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受交通、经济等因素制约引进高产、优制品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受经济条件限制较多;随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马玲薯从山区农民的主要食粮改变为经济作物,但山农民在马玲薯交易经营中仍以传统模式就地出售为主,缺乏大市场的观念;品种选育及引进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要求。

3 产业发展对策

夜上海论坛 永胜县目前马玲薯种植面积近2000hm2,涉及较大范围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在比较效益提高的前提下有3333.3~4000hm2的发展空间,因此,做好该产业发展的服务工作,开拓该产业,对提高永胜县山区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增加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加大对马玲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永胜县马玲薯生产主要在特、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要从产业定位、良种选育、生产资料扶持、科技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2 要找准产业发展的优势

永胜县马玲薯生产区域由于主要以传统耕作模式为主,生产环境较好,农田、水体、空气受污染程度低,山区群众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为有机化和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应高起点定位马玲薯产业,并通过相关认证,形成品牌效应,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3.3 在准确定位产业的基础上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产业效益

根据产区条件,准确定位产业,确立加工型或菜用型,选育和引进相适应的品种,研发相应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达标产品,创立品牌,并通过有经验和技能的营销队伍与加工商和销售商对接,做到优质优价,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3.4 强化科技服务,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