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家庭教育的策略范文

家庭教育的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家庭教育的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家庭教育的策略

第1篇

1.缺失的家庭教育

完全缺失型,完全缺失型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都缺位,导致这种状况可能是父母双亡、父母外出务工、被父母遗弃等情况。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也许是寄养在亲戚家,也许是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他们严重缺乏血缘中最直接、最浓烈的亲人的关爱和教育,享受不到普通家庭的天伦之乐,当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茫然失措,一旦有类似于父母的“关怀”出现在身边时,他们便不顾一切想要抓住,而这样的心态很容易被利用引诱,最终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2.不当的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于有的父母将培养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然而,形形的家庭教育类型中,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反而会使孩子背离初衷,走向家长和社会期望的反面。

①过分关注型,过分关注型家庭教育意指父母将孩子作为生活的中心,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过于关注,有强烈的控制欲。在分数至上、成功是目标的观念下,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有的家长,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也有的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盲目跟风,给孩子报这个兴趣班、那个特色班,他们往往要求严苛,不容孩子有任何“越轨”,让孩子小小年龄却失去了童年的嬉戏打闹,感受到的只有竞争的压力、生活的枯燥。都知道“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育不出万年松”,这样逼仄压抑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会产生自闭、不合群、烦躁不安、消极等心理情绪,甚至会离家出走,到外面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更有极端者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举动。也有的家长,他们的过分关注表现出来的是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他们太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不容许孩子受到任何的委屈和伤害,只要能让孩子高兴的事,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去做。这样产生出来的“小皇帝”必定会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上述种种,都会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隐患。

②放任不管型,放任不管型家庭教育意指父母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把孩子养大,不管不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单亲、重建、父母忙于其他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中。这类家庭教育与完全缺失型家庭教育又有所区别,完全缺失型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缺位,而放任不管型是父母在,但却没有履行教育的职责。这类父母只养不教,在家庭里形成一种冰冷的怪异的气氛,他们对孩子冷漠、不关心,更谈不上有沟通和交流,于是,当他们迷茫、有困惑时,就会走出这个家,去投奔能带给他“热情”和“能量”的伙伴。不论是缺失的家庭教育,还是不当的家庭教育,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家庭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每一个人的启蒙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补充。

夜上海论坛 二、改善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快乐育人

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一句口头禅“,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言下之意,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那么,究竟怎样的前途才是家长们期望的呢?图书市场、各类媒体充斥的“成功学”,应该就是这部分家长认为的前途,他们把孩子以后能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名成家、能当官、会挣钱当成奋斗目标,并将这种观念灌输给孩子,且贯彻到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让家长们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你争我赶的竞争中,这样的情绪营造出来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家里无法休憩、无法放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占有,慢慢地,孩子也会“传染”到这种情绪,弄得自己紧张兮兮,达到极限便容易情绪崩溃,产生偏激的行为,走极端。所以,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摈弃世俗“成功论”。

夜上海论坛 要保护好孩子的童年,给孩子深切的关爱,而不是严苛的要求,因为经过爱的滋养的孩子,即便成年后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也更容易站起来。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他自己的兴趣爱好,留给孩子闲暇时间,适当引导,不要妄图控制孩子,他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也不是家长未完心愿的继承者,他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人。如果家长能以这样的理念来实施对孩子的教育,那么,这样的家庭就是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也是自由轻松的,孩子生活其中,会健康而且快乐。这不正是当孩子降临在这个世上之初,我们每一位家长最大的愿望吗。

2.提高素养,轻松育人

大部分的家庭重视家庭教育,但实施教育的家长素养却有待提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素养。未成年人违法,绝大部分是不懂法而犯法。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启蒙老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家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并将法律常识和意识灌输给孩子,会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因此,提高家长的法律素养是当务之急。第二,道德素养。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理念下,家长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这本身也体现了家长德育的欠缺。更有的家长,自身人品不正,甚至有违法犯罪行为,这样的家长,无疑给了孩子最坏的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加强和提高家长的道德素养是改善家庭教育重中之重。第三,文化素养。各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者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一般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当然,文化程度和文化素养不是一码事,但也会有相当的关联。

夜上海论坛 前不久,新闻媒体报道成都某女孩考上大学,其父固执认为读书无用,不给钱交学费。这就是文化素养的问题。作为父母,应以身作则,勤学上进,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积极健康的榜样。家长要明白,教育是慢的艺术,学校不只是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具备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今后踏入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家长自身也要不断学习,真正实现“学习型家庭”,只有丰富和拓展了自己,才能与时俱进,融入到孩子当中,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夜上海论坛 3.加强合作,协同育人

第2篇

江总书记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家庭教育、学习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教育的延伸和保障,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只有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教育好学生。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结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可以追溯到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显得极为重要。但目前家庭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过分溺爱现象普遍,拔苗助长现象严重……作为家长应怎样开展家庭教育呢?

 

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夜上海论坛 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你播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因此,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个人成长。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说家长作为榜样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时刻牢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其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模仿、学样。如果父母一有空就打牌、逛商店,看电视,却叫孩子学习,孩子就会不愿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也不会好。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对学习就没有自觉性,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将学习时间都用于玩乐上,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家长一定要重视“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经常检点自身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永远读不完的一本书”。家长的人格最能影响教育孩子,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最好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并不识字,但她给我以生命的教育。”

 

二、爱不是溺爱

夜上海论坛 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小,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孩子受到了父母过度的呵护和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现象十分普遍,孩子很少甚至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有一位小女孩这样叙述她被班里同学称之为“娇娇女”的原因:她的母亲从不让她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深怕她受到一点伤害。为了不让孩子参加体育队的训练,说谎女儿身体不好,医生不让参加剧烈的运动……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心和爱护,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的人,剥夺了孩子在锻炼中成长的机会,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历史上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引发的悲剧很多,作为新世纪的家长、教师更应深思。是的,我们爱孩子,但“爱”绝不是“溺爱”。当我们把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了之后,孩子如何才能学会独立行走?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孩子,不管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多么的好,和动物园里养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未来怎样才能融入社会?因此,我在教孩子时,特别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性,只要他能做到的,哪怕弄伤身体,摔坏东西,我也绝不帮忙。现在孩子比较懂事,自理能力较强,学习成绩很好,并且还能主动帮助他人。我很自豪,我没有束缚了孩子的手脚,而是给了他独自行走的机会。

 

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爱孩子更是一种艺术。对孩子爱应该是向孩子传递一种正确的情感,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引领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一名合格公民。只有解放孩子的手脚,孩子才会独立行走;只有解放孩子的心灵,孩子才能创造奇迹。

 

夜上海论坛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习惯决定人的健康与未来,世界上天生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天真无邪,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语言是美好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但他们又是生活在家庭这个环境里,同时又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大环境里,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如果不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一个一个养成。比如吃饭时,不爱惜粮食;写作业时,爱看电视,爱吃东西;在人多的环境下,不能专心致志等。

 

好习惯的养成是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贵在长久坚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养成好习惯的前提,只要有了能够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力,才能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孩子学琴,开始情绪蛮高的,可一个月后,就不感兴趣了,怎么办呢?我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了《学琴计划》,如果每天坚持练琴,就奖励一朵小红花,集够十朵小红花就一起出去玩一次。这下孩子的兴趣高涨,每天都能认真主动完成。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好的习惯一定养成,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益一生,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

 

四、家教的关键,是促进孩子人格、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

当今家庭教育潜存着一种可怕的功利主义倾向,注重实力、注重财富、注重比较和竞争,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非常关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视。这些家长对子女寄予过高期望,不惜工本,加大智力投资力度,并且盲目攀比,施加超负荷的压力。而对孩子非智力因素却少关心或者放任不管,甚至采取错误的引导使儿童身心受到摧残,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金华杀母”、“摧花恶魔”等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直接受害者。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作为父母要从小在子女的心灵上撒播理智和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己爱人之心。只有童年时代有善良的同情心,长大之后,才有仁慈的品质,才能成为有道德情感的正直的公民。这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家庭教育之本。

第3篇

第一,农村学生家长学历较低,文化知识尚浅。生活在农村的家长大多数只是初中毕业,他们读书时成绩好的一小部分学生,选择继续上学,念中专的较多,而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留在了城市生活,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只能选择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这样的学生成为今天学生的家长。即使他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当时班里的差生,还有的初中都没有毕业,所以现如今农村家长学历很低,文化知识很浅。

夜上海论坛 第二,农村家长家里耕地较多,少有农闲时间,忙于打零工。近几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外流,生活在农村的家长们家里的耕地变得越来越多,农村家长需要起早贪黑不停的忙碌农活,平时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家长教育严重缺乏,有的家庭不仅缺少家庭教育,而且中学生或大一点的小学生家长还让特别农忙时放学回家做饭,孩子的作业不检查就算了,就连写作业的时间都变得少了。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变化,农村家长还要在农闲时打些零工以维持家用,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有些家长甚至把家庭教育简单理解为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那样简单。

第三,农村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较少。农村家长与孩子的老师沟通机会很少,除学校统一组织的家长会外,家长很少平时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许多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任课教师是谁,这种缺少家校沟通的教育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第四,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家长家教方法简单,大致分三种情况。第一种过分溺爱,目前农村家庭,已由过去的多子女变为两个孩子或独生子女,由于孩子少了,家庭生活条件相比过去好了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具体表现在有的家长一味迎合,百依百顺,过分地关心呵护。这样的孩子成了家庭的主宰,惟我独尊,自私冷漠,不通情理,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立足于社会。第二种过分的指责训斥。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疏于管理。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犯错误时,家长不去认真查找原因,以自己干活动较忙为借口,一味的指责、训斥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抵触情绪,当孩子受到挫折打击时,父母经常责备。第三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淡漠。家长对孩子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不了,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和隔辈或与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则更缺乏亲人的理解。孩子不能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自闭孤僻性格。

夜上海论坛 基于以上的现状,学校应如何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呢?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夜上海论坛 第一,切实有效做好家长学校培训工作。首先,每一个农村中学都要创建家长培训学校,给家长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家长培训学校有专门的领导负责,有家长学校培训教师,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活动日程表等,并按计划开展好各项家长家庭教育培训工作。培训教师大部分是学校有很高声誉的教师,他们要么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要么有着深厚的心理健康知识,要么有着广阔的专业知识。其次,家长学校要有专门的家长培训教材,学校的教育主要面向学生,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教材并不多,甚至没有,家长学校的培训教材要从两个渠道获得,一个是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征订,一个是学校要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编校本教材,这样做既有家庭教育的理论支撑,又有家长的校本培训。

夜上海论坛 第二,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便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是每个班的家长代表,每个委员会成员要代表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委员会可以参加学校的班子会议,学校周工作例会,也可以参与学校各项重大建设和重要决策。家长委员会要协调好学校领导、老师和每一位家长之间的关系,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家长的联谊活动,还要协调好各村领导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便于开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