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家庭教育议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孩子的青春期和大人们的更年期都是值得家人重视的生命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青春期也有提前的征兆。由于身体变化的不适、功课的压力、生活的单调、初恋的迷惘、家长过分的关注等,却会造成孩子青春期的浮躁不安。成长中的少男少女,亦不是成人们想象的衣食无忧。他们渴望着心理救助和情感支持。面对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不要粗暴地去干预,不许怎样,那样会形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像如今离家出走的孩子,均是孩子家长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没有产生思想的共鸣。那么,就需要家长不是一味地去堵,而是需要去了解、去理解、去疏导,从而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期,家长怎么办?(1)注重心灵沟通。抓住合适时机,与孩子谈心,进行思想交流。交流时间可选在孩子思想情绪好的时候,抑或是散步、旅游时,并且要以朋友的身份、探讨的语气,从生活的琐碎事上引导,切记不要老是围绕学习、分数、成绩谈,诱导孩子发表见解,适时疏通。(2)注重赏识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肯定,更何况是亲人。生活中放大孩子的优点,及时鼓励、赞许,增加其幸福指数。不是在孩子面前总是提别人家孩子如何好。应懂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自信心。(3)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现今社会人过于现实,为此,孩子和家长都活得很累。家长为了孩子努力地打拼挣钱;孩子放学后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弄得孩子身心疲惫。为何不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我反省,自我解剖,增强自我意识呢?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也是说:“吾日三省吾身”吗?生活中不要家长事事亲力亲为要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办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这样孩子的判断能力、思想的缜密性、责任心等,都会不断的得到增强。有一句哲言说:有一种爱叫放手。不仅要让孩子成为家里的主人翁,更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同龄人的群体。那里有不尽的芳草地,有碧空如洗的蓝天,更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4)激发孩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打开一个人生潜能大门的钥匙。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一生重要的意志品质。那就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几代人的爱都赋予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唯恐孩子在学校受冷遇。有的家长每天放学回家就问:今天来事批评你了吗?同学欺负你了吗?长期下去就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孩子自然而然就觉得自己是生活中的弱者,又怎能产生强大的自信心呢?因而请家长多一份感恩教育,少一分怨恨怀疑;多一份鼓励与赏识,少一分批评与轻视。到那时,孩子就会多一份“山登绝顶我为峰,海到天涯我作岸”的自信心。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期,家长怎么办?(1)改变家庭教育理念。近年来,虽然大提素质教育改革,但中考与高考的考察模式仍没有改变,因而素质教育也就成为一纸空谈。孩子的考试分数、名次,仍是多数家长所关注的重点。孩子背负着太多家庭压力,社会负面影响与诱惑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减压。但求成长不求成功,孩子才能成长着,快乐着,生命价值才能够体现出来,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即注重过程,淡化结果。(2)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勇气。孩子在拼搏进取的奋斗过程中,同样会遭遇不可预知的挫折。记得前几年对日本和中国的孩子进行野外生存能力测试,日本孩子能自己生火做饭,中国孩子则脆弱地坐在地上哭泣。这一结果真的应该警醒我们中国的家长们。当孩子面对挫折时,家长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淡化孩子的受挫意识。当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后,家长要及时赞扬孩子,送去一个微笑,那是动听的语言,那是真心的鼓励,那是有力的支持,那更是幸福的分享。当生活的闲暇时,也要因势利导的给孩子讲老鹰折翅飞翔的道理。当孩子出现早恋时,帮助孩子从感情脆弱的心理性格中走出来,你会欣喜的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是那么的阳光、乐观、活泼、开朗。当孩子面对生活宠辱不惊时,面对输赢淡然处之时,他就可以在世上傲然独立了。我们做家长的,就会享受峥嵘岁月苦的值得,期待大鹏傲苍穹的愉悦。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性格平台。运用艺术的方法塑造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为他们成为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奠基。
夜上海论坛 作者:车艳华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第十中学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夜上海论坛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夜上海论坛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夜上海论坛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夜上海论坛 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夜上海论坛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夜上海论坛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夜上海论坛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夜上海论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夜上海论坛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夜上海论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夜上海论坛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夜上海论坛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夜上海论坛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夜上海论坛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引言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的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上存在的差异。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吸取美国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下文就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讲的是中美两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作者分别从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结果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大部分讲的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中国的家长所存在的悲观思维方式造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家长重养轻教,重物质轻思想,导致了中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品德问题等.由此也不难看出,美国的家庭教育有着一些我们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如: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第三大部分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作者认为我国只有变“传统”、“片面”、“封闭”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民主”、“全面”、“开放”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夜上海论坛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于: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大都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意愿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在我国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父母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对孩子的教导会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长者恒为师”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中形成了一种不平等,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近年来,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中心。家长总是对孩子千依百顺,这种溺爱的行为,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在中国,孩子在家里很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听话懂规矩。
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自由平等的相处。在孩子小时候就尊重他,重视给孩子个人自,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看做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尊重和理解。让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有独立的合理思想;美国孩子有选择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很重视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选择,作出决定,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图书,游戏,长大以后自己选择朋友,自己选择职业、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等等。美国父母大多不会替孩子选择,他们主要是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或者站在孩子的身后,给孩子信心,鼓励孩子。所以,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夜上海论坛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家庭很重视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工作。很多家长认为,父母责任就是尽力让孩子生活得更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美国家庭的育儿观非常不同,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美国家长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中美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2.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夜上海论坛 3.经济上任意放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5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过于严厉。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对孩子成绩要求非常苛刻严格。
夜上海论坛 而美国家长重视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从孩子出生,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第一,宁苦而不骄,美国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打工,这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纸了。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另外,美国家长大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施加太多压力。他们认为孩子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成功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夜上海论坛 由于两国育儿观和教育方式不同,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具有创新精神。(2)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
夜上海论坛 与此相反,中国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怕苦怕累,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夜上海论坛 二、对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哪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呢?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创造性。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那么,美国的家庭教育有哪些优点呢?与美国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哪些不足?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有哪些呢?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夜上海论坛 1、注重培养平等意识
在美国大人跟孩子谈话永远是蹲下来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孩子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负责引导,帮助分析,但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孩子参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夜上海论坛 2、注重培养动手能力
在国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他们会有意识的为孩子提供环境和条件进行劳动训练,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美国父母认为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劳动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3、注重培养独立能力
夜上海论坛 在美国,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靠自己挣钱来读书。美国的家长普遍都支持自己的孩子通过打工、做兼职等来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美国孩子从小睡小床,稍大后单独一间,从没听说过孩子与父母睡在一起。
夜上海论坛 4、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夜上海论坛 美国人不会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应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他们认为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二)当今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悲观的思维方式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
夜上海论坛 从如今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它无所谓;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2、重养轻教,重物质轻精神
现在不少父母仅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忽略孩子内心世界,这样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剥夺了孩子对人生的正常体验,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长对孩子学习上过高的期望又造成他们过重的精神压力,这种教育十分的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3、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中国家长爱孩子,更爱面子,家长喜欢拿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满足虚荣心,给自己挣面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就有权利支配孩子的行为,而当孩子违背他们的命令时,有的家长就会使用“威严”的家庭暴力,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
4、缺乏学习和家庭教育的氛围
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过于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既不学习教育知识,也不借签他人经验,教育结果一定不好,只会用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结果造成家庭教育气氛紧张,缺少亲情。家长与孩子交流非常重要,其实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家长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无一不在言教之中,无形影响,构成对孩子最直接最深刻的教育。
夜上海论坛 1.1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与约束。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同时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比较注重孩子的意愿以及尊重孩子的意愿,也会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反之,一个家庭里,父母总是为孩子做决定,就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不高。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也是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1.2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小学生评价能力方面,不仅表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包括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的去评级孩子,不能够过分的溺爱孩子,同时也不能够进行高标准地批评孩子。家长对孩子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从中得到肯定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在进一步的努力中,去改善自己的缺点,从而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再者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还应该是具体的评价,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把握一个良好的度,这样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并且为以后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奠定一定的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这样可以使孩子即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闪光点,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发现在记载一段时期内的不足与缺点,提高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能力。因此说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由此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1.3小学生自信心方面自信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史相当重要的。也可以说,自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心理状态。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才去的是鼓励性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那么这个孩子的自信发展也会与别人有所不同,很明显,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有自信的。因此,也可以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采取的方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孩子自信心水平的提高以及孩子自信心的发展都相当的重要。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老师批评孩子,对孩子实行的不是温情教育,总是认为孩子有很多的毛病,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会显得不自信,会影响到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以及孩子成就感的缺失。因此可以得出,父母在实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对孩子尽可能的鼓励,鼓励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较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2结语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2010-03—2012-01在我院住院且戒酒成功即将出院的患者,共入组86例,均为男性,年龄35~62岁,平均(47±7)岁;饮酒时间9~44年,平均(17±8)年;饮酒量(纯乙醇)180~880g/d,平均(420±51)g/d。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酒依赖诊断标准。②治疗效果均为戒酒成功即将出院患者。两组患者性别、文化、婚姻、住院次数、用药种类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③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夜上海论坛 1.2.1出院前教育内容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酒精依赖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及出院教育,而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家庭式健康教育,具体实施方法:由两名主管护师(责护组长)带领10名护士(责任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固定针对干预组或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主管护师及护士均进行系统统一培训,两组均采取2次/周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利用每周二、周六探视时间集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具体如下:①第1~3周动员及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采取互动方式与其沟通,了解其家庭成员及家人对患者的关注度;讲解酒精依赖的临床表现;戒断症状;住院戒酒的必要性;酒精替代治疗及脱瘾治疗方法;戒酒失败的原因及对策;酒后导致的法律问题等,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过程有全方面的了解。②第4~6周主要讲解对酒的重新认知;酒精成瘾对本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良性格、行为和生活方式与酒依赖的关系;患者对酒精产生心理渴求的原因;复饮的征兆及如何预防复饮;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饮酒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危机等,并讲述有关成功戒酒的实例,向患者家属提供尽可能多的保健及护理知识,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成功戒酒的信心。③第7~9周采取互动治疗方式、成功戒酒患者现身说法谈经验等方式,让患者与家属、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互相体谅,相互鼓励,互取成功经验,学习他人成功方法等。④第10周向患者及家属作相关出院指导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如何定期来院复查,如何遵医嘱进行药量增减,如何与医护人员沟通及寻求帮助,并将相关健康教育内容打印装订成册发送给患者,建立互访档案以便电话随访及患者咨询。
1.2.2出院后延续教育内容
两组患者出院后,对照组即停止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则延续进行为期8次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安排为:出院后4个时间节点内,每个节点进行2次干预。内容为:强化疾病知识的认知;如何克服性格中的自我为中心、偏执、非社会化等薄弱环节;强化对酒的理性认知,从内心抵制饮酒;学习新的行为表达方式,体谅他人,正确人际交往;行为治疗:与戒酒同伴结伴外出,将自己置于旧环境的暴露中,提高对酒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1.3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精神疾病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复饮率作为评价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出院后随访2年,将两组治疗依从性、疾病复发率及精神疾病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在出院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年等不同时间节点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将两组患者酒精复饮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使酒依赖患者出院2年后的疾病复发率为16.28%,而对照组为72.09%,这也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说明患者家庭成员的参与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效果。酒依赖患者在医院成功脱瘾后只是解除了患者对酒的躯体依赖,而对酒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依赖还要持续2~3年,患者的人格特质(主观意志薄弱或人格损害),家庭,社会,心理不良因素明显者更易复饮。除以上患者的自身因素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也尤关重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培训,增强家庭和社会对其的关注,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十分必要。造成酒精复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酒依赖者普遍存在着对外界环境的易伤性,遇有压力时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表达及宣泄,不能正确求助他人,与家庭成员及朋友沟通障碍,职业技能不能重建等都易加强患者对酒精的心理依赖与渴求。因此,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其掌握正确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重要。酒依赖者家庭成员对疾病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由于患者家属对酒依赖疾病常识及戒酒知识的掌握,患者定期到医院精神科门诊的复诊率就会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随之提高,疾病的复发率也大大减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存价值得以体现。
4结语
关键词:离异家庭;父母;子女;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离异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的数据称,我国每年离婚的夫妻保持在120万对左右。可以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而据统计,我国的离婚数量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离婚率越高,离异家庭子女也就越多,其对社会的消极作用也就越大。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限度,以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子女采取必要的心理保健和教育措施,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障碍
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玩具、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也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二)适应性差
父母离异后,儿童随父亲或母亲过着单亲生活,他们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有研究表明,家庭解体后,儿童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适应期,一般要经过2~3年或3~5年的时间。这一心理适应期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愤怒、痛苦阶段;盲目乐观阶段;流动、出走阶段;终日忙碌、闭门不出阶段;渴望、思索阶段;获得新生阶段。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尽快给孩子创设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适应期可以缩短。而如果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离异后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经常表现出对离异对方的忌恨、诅咒,情绪消沉、喜怒无常或借酒消愁等,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比如,有的孩子索性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后,失去父爱的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创伤严重。他们失去了男性特有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会延缓性别社会化的进程。
(三)性格缺陷
夜上海论坛 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主要有:
1自卑。因父母离异而产生自卑感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容易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经常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如不安、内疚、胆怯、害羞、忧伤、失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活道路上再次经历挫折(如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家庭关系剧变等)时,则自卑情结很容易被重新唤起。若经常沉浸在这种自卑情结的痛苦之中,就会形成自卑性格。
2孤僻。强烈的自卑感使离异家庭子女不能自如地与他人交往,唯恐被他人轻视和排斥。当恐惧感超过亲近他人的欲望时,就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采取冷漠的态度。为了避免孤独,他们往往在想像的世界中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并把“他(或她)”当成真实的朋友去对待。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的儿童,心中充满孤寂、愁苦与被遗弃的感觉,与外界环境就会越来越疏远。如果父母整天陷于“内战”,心绪烦乱,教育方式不当,或已重建家庭而放弃教育责任,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任其发展下去,孩子将会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
夜上海论坛 3怯懦。意志薄弱的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怯懦性格。他们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惶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等。夫妻离异后,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孩子管教严格,使孩子望而生畏,总是担心自己使父亲或母亲失望,时时体验着恐惧的情绪。此外,同伴的讥笑和轻视,也会使离异家庭子女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表现出抑郁和退缩。
夜上海论坛 4粗暴。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争吵、打闹,极易使子女产生冷酷、悲戚的心情,并由此导致惊慌、恐惧、心绪不定,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粗暴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及攻击行为,易引起孩子对父母及社会的攻击和破坏,特别是那些父母另有新欢后被虐待、遗弃的子女更是如此,即所谓“暴力的结果必然产生暴力”。
(四)学习困难
夜上海论坛 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必然会给学习带来困难。这是学习困难产生的内在因素。对儿童来说,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自觉性较差,而父母离异后,儿童多半无人管教,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外在因素。因此,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不如完整家庭的子女。已有的调查表明,许多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秩序,作业马马虎虎,抄袭别人,甚至不完成作业,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逐渐成为班级里的差生。
夜上海论坛 (五)社会性发展不良
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包容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支配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特别是当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消除情绪时,这种倾向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当然,当这种被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也会向主动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意向上,而不是那么强烈地表现在行动上。
二、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美满幸福、和谐友爱的家庭,不仅是社会安定的基础,而且也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之所以受到严重的阻遏,直接的原因就是夫妻离异使得家庭解体,从而使儿童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破裂的不完整的单亲家庭里。家庭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缺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离异父母情感教育的缺失有些离异的父亲或者母亲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子女的抚养权,但却往往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或将孩子视为“人质”,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或母亲常常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缺点,很少对孩子的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对方和孩子。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会产生严重缺陷。
(二)离异父母教育方式的极端化
夜上海论坛 1过分溺爱。父母在离异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更多的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生活上有求必应;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孩子不肯上进时总有借口,“谁叫他缺少父爱(或母爱)呢”。天真、幼小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由于过分的溺爱,儿童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无法成为一个明辨是非、有责任感的人。
夜上海论坛 2放任自流。这一类父母大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漠不关心。虽然他们也声称自己爱孩子,然而事实上缺乏真正的爱。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会自己克服困难。这类家长与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三)离异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心理
有些父母在离异前就缺乏独立精神和职业目标,离异后,又失去了对对方的依赖,所以,他们就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标,而这样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普遍的心态。离异的父母更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成才上。这种渴望子女成才的急切心态,往往会导致态度简单、粗暴和生硬。态度生硬,批评过多,会导致孩子出现情感障碍及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甚至拒绝父母任何合理的要求。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又会恶性循环,影响孩子正常的成长。
夜上海论坛 (四)离异父母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残缺
夜上海论坛 很多夫妻离异后,承担抚养子女的一方往往都千方百计阻止对方与孩子往来。但是,父母双方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功能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特别是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是通过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一方父/母的认同来完成的。一方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可能会对孩子的双性化人格的平衡,各种不同兴趣、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五)离异父母彼此之间的仇恨、诋毁
现在的很多离婚案,都是以夫妻一方伤害了另一方的感情居多,被伤害的一方难免会鄙视、憎恨对方。父母之间往往会相互攻击,丑化对方,美化自己,力图争取子女在情感上对自己的支持,他们会把这种仇恨带给子女。从小就受这种仇恨情绪影响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自暴自弃,充满仇恨情绪,自私和不信任他人。儿童看到父母的勾心斗角和精于算计,也会对人际关系的友爱产生动摇和怀疑,使他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他人。
三、改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的缺损实际上是做人的摇篮教育、甚至是做人的终身教育的缺损。因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同时家庭教育也必然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其具有自然的早期性、父母的权威性、巨大的感染性、强烈的针对陸、影响的随时陸、要求的连续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等有利条件和特有优势,因而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完全替代的。因此,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离异家庭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一)注意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的教育质量
教育家哈巴特说:“一个父母胜过一百个校长。”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心中,因此我们还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离异父母不仅要重视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更要重视家庭人际心理环境的改善。而改善人际心理环境的关键是提高离异父母的素质。离异父母可通过吸收各方面积极的信息来提高自身素质、文化修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离婚了,但还是爱自己的,从而使孩子能以正常的心态健康地成长。
(二)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社会化进程
夜上海论坛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父母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多地参与社会活动,主动与他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三)尊重子女的感情,注重同子女的情感交流
离婚往往阻断了子女与父母一方的亲情个联系,从而使之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波动或明显下滑。一些明智的离异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上仍然保持着较密切的合作,使子女自由地与父母见面、沟通,营造比较浓厚的家庭和亲情氛围。即使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子女无法见到一方父/母,他们也会采取培养子女的兴趣,树立远大理想等方法激励子女成长,从而尽量消除亲情被阻断这一负面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子女的学习成绩往往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夜上海论坛 (四)家庭教育应以表扬为主,增强子女的自信心
比起完整家庭子女来,离异家庭子女更需要关心和爱护。过分的责备只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造成提防、戒备和疏远他人与社会的心理。反之,如果注意发现儿童的长处,多给一些赞扬和鼓励,就容易造成愉悦的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夜上海论坛 (五)注意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父母失败的婚姻在子女眼里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一时难以接受。父母应当委婉地予以解释,尽可能使孩子以一种平常心看待父母失败的婚姻,减少对家庭的疏离感。同时,父母还可以安慰、开导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大小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增强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夜上海论坛 有许多父母在离异后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而且,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就会造成儿童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父母,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七)注意性别角色教育,正确对待子女同非抚养方父/母的交往
北宋词人柳永,天生聪明,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华出众。小时候,就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但他的科举道路十分不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的他,写下了“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知道了,再次使他落榜。从此,朝廷少了一位进士,江湖多了一位词人。所以,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
夜上海论坛 仔细推敲一下,这位作者想通过柳永的例子,证明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但他只陈述了柳永的事例,并没有交代清楚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这样会让阅卷的老师很费解,分数与柳永何干?它又怎么能决定一切?再如《教育要讲方法》这篇文章的片段:
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成长都与各人母亲的教育密切相关。孟母三迁,成就了一代圣贤;欧母画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刺字,成就了一代将星。她们都证明了教育方法很重要。
这位同学的积累不可谓不多,并且巧妙运用成语、排比,文采斐然。然而他只列述了事实,并未讲清这三位母亲分别采用了怎样的教育方法,也没有说明这样的方法与这些人物成功之间的关联。这样的文章空有许多事例,并没有对论点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类似的现象在高考作文中还很普遍,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问题,提升文章的档次呢?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讲道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事例的关键词]
夜上海论坛 这些关键词必须是能反映该事例核心内容的要素。我们在论述时对事例的运用一定是建立在对该事例明晰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知道事例讲的是什么,那就很难用它来证明什么观点了。当然,这一工作实际上应当在考前完成,也就是说,当你平时积累一个素材时,就应梳理出其中的关键词,思考它可以说明哪些问题。比如上文中柳永事例的关键词应当是:柳永、科举、词人。梳理出这些关键词后,我们就容易找出这样一些论述方向:考试与成材、挫折与成功、扬长避短等。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事例的核心内容,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也有些事例,其核心内容并不体现在表面上,还需要我们去挖掘、提炼。如上文中的孟母三迁,其核心并不是“三迁”,其背后是环境的改变与教育的方法,这才应该是真正的关键词;又如上文中的欧母画荻,欧阳修的母亲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用荻草杆在细沙上教欧阳修写字,艰苦的环境、学习、教育、母爱才是这件事的关键词;而岳母刺字的故事,则反映了教育、远大的理想、爱国等要点。
[找准事例的关联点]
夜上海论坛 在考场作文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容易找到非常切合观点的事例。很多情况下,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如果不做阐释,会让阅卷老师认为你的事例并不能说明该观点。因此,找到并点明这个关联点,就非常重要了。如第一例中,科举考试只有等次,没有分数,而现代考试中,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被录取,这一点,与科举考试中考生能否考中就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了。它们之间的关联点,就是考试。所以,我们只需说明科举考试虽然没有分数,但也是靠考试结果来说明考生的水平与能力,因此,科举考试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柳永写词的能力,同样,分数也不能完全代表考生的一切。让我们再看看第二个例子。这三个事例显然都是有关教育的,与“教育要讲方法”的主题关联明显,但具体到每个事例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方法,则是需要进一步找准的关联点。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孟母三迁的关联点在于利用h境进行教育,欧母画荻则可以通过“创造条件进行教育”来关联主题,岳母刺字显然是用树立远大理想的方法教育子女的。三个事例,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主题的,把这一点讲清楚,不但明确了事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更丰富了主题的内涵,使之更具说服力。
夜上海论坛 [紧扣主题分析论述]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中,任何事例也都是用来阐发主题的,找准关联点后,我们对事例的分析论述必须紧扣主题进行,不可旁生枝节。还是以柳永为例,这则事例除了可以说明“考试结果(分数)不能代表一切”以外,更多的情况下是用来论证“坎坷的经历成就伟大的诗人”的。如果考生在对事例进行分析时,不能紧扣主题,很容易去强调他的多次落榜,那就会扯到另外的主题上去了。我们不妨对上文作如下的修改:
分数所代表的考试结果,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北宋词人柳永,天生聪明,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华出众,小时候就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但他的科举道路十分不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心灰意冷的他,写下了“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知道了,再次使他落榜。从此,朝廷少了一位进士,江湖多了一位词人。科举考试的结果并不能抹杀柳永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皇帝的否定不能抵消“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赞誉。如果柳永在科举考试的结果面前完全否定自己,放弃词的创作,就不会有一代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佳话了。同样,在现代考试的结果面前,我们也应有正确的态度――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
夜上海论坛 再如,《教育要讲方法》可这样修改:
夜上海论坛 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都是在各自母亲独到的教育方法下逐渐成材的。孟母三迁,巧用环境,成就了一代圣贤;欧母画荻,创造条件,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刺字,树立理想,成就了一代将星。这些伟大的母亲,运用她们过人的智慧和独到的见解,寻找到了适合自己家庭环境和子女特点的教育方法。如果她们仅仅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那孟轲、欧阳修、岳飞就要在历史的长河里湮没无闻了。她们用实践证明了――教育方法很重要。
扣住主题,展开论述,应当是我们写作议论文的基本原则。可是,很多同学在讲道理时并不能时刻紧绷这根弦,导致论述不清、观点不明。其实,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很难。从上面的两处修改上,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在事例前后的论述中反复提及你要论述的主题,就很容易使你要论述的观点得到强调,事例也有了明确的指向,不再像原来那样含混不清了。
下面是2016年考场标杆作文《差别待遇》中的一段:
夜上海论坛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不一而足,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扬其长。
夜上海论坛 一、高中生议论文思维意识激发的可能性与现状
夜上海论坛 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议论文思维意识相契合。高中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有较强的评论意识。“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生确实到了一个认识自我、思考未来(内察与外省)的阶段。会被外界的一事一物而吸引,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在认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往往也有积极的回应。
夜上海论坛 “不动脑子的假大空作文”是怎么形成的?高中生议论文思维意识往往呈现厌弃继而应付的特点。高中生拒绝的往往是无法陈述主见(没有能力清晰表达)、陈述主见无法得到认同(或理据不足或自身认识确实有局限)的痛苦,主观错误地认为老师让我写的都是我不想写的(我有能力写好的、有心关注的与作业、考试无关)。是的,有不少学生的随笔写的很好,却无法写出老师要求的“好作文”,自卑的学生说“我不会写”,自信的学生说“我不擅长写”。应付的是让他们生厌的“有形的”“目标明确的”系列的“议论文”写作任务。当“学写”完全成了形而上之物,追求如浮尘般的表象与末节,渐渐死寂的是如火山般涌动的青春的思考与表达的冲动。
二、议论文思维意识的激发与文体定格
议论文思维意识的觉醒实质上就是文体意识的觉醒。学生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写作指导重在激发表达的潜意识。
什么是议论文思维意识?即我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并极力陈词说服。什么是“议论文”的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是对文体本质的把握。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注重以理服人,严密清晰的分析推理,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可以简化理解为表达一个观点或一种态度并用论据来阐述理由。两者诉求相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议论文没有统一的范式,以固定的模式来为文体定格的方式是僵化的、不科学的文体定格方式。
夜上海论坛 三、高中生议论文思维力当着力提高
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议论文思维力不相协调。1、思维的动荡性,评论的不成熟性。高中生思维敏锐、独立而有批判性,但还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面,容易偏激、迷惘、忽左忽右,不知何去何从。2、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但往往未尝试换位、多角度思考。思考的动机层次提高,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结果会出现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心理冲突,有牢骚等消极情绪。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信息时代,心智仍不成熟的高中生还缺乏对客观事物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念,缺乏较为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容易受到表象的诱惑,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进而影响自身对生活、对学习、对老师、对社会的看法,所以,高中生当着力提高议论文的思维力,这是议论文能力提升的关键。
夜上海论坛 四、议论文思维张力的共性构建与文思开阔
议论文思维张力是源于思维意识生根后的枝繁状貌,思维的繁枝伸展,茂叶丛生的百花园才能形成。议论文思维张力的共性构建有两大层面。
(一)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的抽象逻辑层面进行分析、评论,即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面。与通常主张不同的是,它的思维意识是有张力的。它可以是俱到式的逻辑,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比如“尝试”这个话题,由“什么是尝试”到“为什么要尝试”再到“怎样尝试”。也可以是选择性逻辑,如选择其中一个逻辑层面或某两个角度(可以由表及里纵向式,可以多侧面横向式)。比如“幸福”这个话题,选择“是什么”这个角度探讨“什么是我们理解的幸福”。也可以是任选择其中二个逻辑层面组合,比如“中国梦”,可以从“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中国梦”到“我们如何可行地实现中国梦”。它甚至可以有“倒序”的可能,比如“低调”这一话题,主体部分充分论述它的重要性、必要性等,但在最后适当地交代一下文中所倡导的“低调”在新时代的内涵也是可以的。这样的逻辑思维呈现多样性、变化性,富有思维的张力。
夜上海论坛 (二)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从其所涉及的自然、人生、生活、社会等生活的感性层面切入进行分析、评论。当然,四个层面还可细化至更小的切入点,比如“社会”这一角度可细分为“政治、历史、文化”等等;“文化”有包括“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等等。比如“低调”这一话题,从各个不同的领域去探讨自会五彩缤纷、精彩纷呈。还有,感性生活层面的切入依然可以借助抽象逻辑层面来纵向建构,如“学习生活的低调是什么状态”,“有什么意义”,“如何保持学习的低调”。也可以从生活的感性层面横向式建构,比如由兰、梅内敛之风骨,淡远之风韵,到人生的格调淡远、沉潜。也可以是批驳式的时评体,如当今社会精英式的家庭教育,辨证式批驳,欲抑先扬是批驳,深入生活,理性反思。
五、思维路径的建构与作文模式的建构的区别
夜上海论坛 思维路径的建构的开放是过程体系,作文模式的建构是闭合的终点归结。学生的感受不同,前者是灵魂雀跃的灵动,后者是思维机械的填塞。前者“我思故文来”,后者“文在我故来”。前者写作的主动性强,后者写作的被动性强。
一、文言文阅读
夜上海论坛 中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基本限定在课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生复习的压力,教师只要把文章理解分析透彻,应该说是比较容易拿分的。
(一)解读要领
1 注意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文言文的阅读目标定位于“读懂”,即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上面。文言知识是无法回避的,但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其目的是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注重在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分析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内容和精当的文章形式的巧妙结合,将会给学生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夜上海论坛 3 强调诵读背诵与品尝领悟。诵读的作用就是在诵读感知语言的优美与动听中去感知语境,去揣摩和体味意境。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背,加强积累。
(二)具体操作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地说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读读、背背。教学中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
夜上海论坛 1 理解文中主要文言实词的含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夜上海论坛 3 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 理解文言句式,即判断、省略、倒装、被动四大句式的用法,更好地理解文言课文。
5 理解、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6 能理解、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
7 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
(一)总体把握
1 词语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常抓不懈。
夜上海论坛 2 文意的把握,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并加以概括。
3 信息的筛选,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提炼有用信息。
4 内容的探究,通过阅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夜上海论坛 5 写法的揣摩,通过写法的揣摩,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把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内容。
6 分析比较,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家、作品及特色。
7 综合理解,通过阅读训练,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夜上海论坛 8 能力开放,在以上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综合理解的能力,最后达成能力的迁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具体要求
阅读简单的说明文
夜上海论坛 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简而言之,即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它的文体特点是:说明性、知识性、客观性等。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解读说明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章所说明的知识内容,明确所要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说明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石拱桥”。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上的独特创造;第二,本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文章在提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后,先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在结构与形式上的特点,接着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发展;第三,阐述赵州桥设计与施工上的四个特点,这是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结构与形式上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2 要明确而具体地解读文章说明事物的规律。说明文说明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抓住事物特征,安排说明顺序,使用准确的词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析解读说明文说明事物的规律应着眼这四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1)揭示文章所说明事物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说明的核心,全文的说明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说明的顺序、语言、方法都是受说明事物特征的需要制约的。对事物的特征揭示的准确与否,往往会影响对文章整体分析的质量。因此,抓准事物特征,是分析说明文最紧要的一步。一般来说,说明文彰显所要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规律是:其一,通过文题显示,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中的“雄伟”二字;其二,通过文章开头部分的某些语句显示,如《晋祠》开头部分的一句话“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第三,通过文章开头部分的文字逐步显示,如《中国石拱桥》的一二自然段就有“早”、“优美”、“坚固”等;第四,在说明过程中,分段显示,如《食物从何处来》中的“自养与异养”特征,便是分段提出的。
(2)搞清文章说明事物的顺序。
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时,总是要安排一定的说明顺序,有层次的分条缕析,以求清晰地说明对象。一般顺序有:时间顺序,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空间顺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逻辑顺序,如《中国石拱桥》等。
(3)阐明文章说明事物的语言特征。
夜上海论坛 准确、周密、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共同特征。这种语言的共性,需要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的分析来揭示。
夜上海论坛 (4)分析文章说明事物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恰当的说明方法,往往可以帮助作者把复杂的事物、深奥的道理说明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解读说明文,就应揭示其说明方法及所起的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分类别等。
3 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说明文,确定不同的分析侧重点。
阐述性的说明文,应侧重于揭示文章所阐述的事物原理、点出内在含义;记述性说明文,应侧重于记述、说明的核心部分;介绍性的说明文,应侧重于所介绍事物形态与本质;文艺性说明文,应侧重于对主要说明部分的文艺笔调的分析来揭示所说明事物的知识。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议论的针对性;思想内容的说理性:结构语言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与主张;论据: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从正面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批驳错误的见解和主张。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立论: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驳论:批驳论点、批驳论据、批驳论证。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
夜上海论坛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鲜明、准确的逻辑性。
夜上海论坛 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解读议论文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 要弄清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搜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的信息。
夜上海论坛 2 要掌握议论文的论证体系,即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三者组合的过程就形成了议论文的论证体系。所以解读议论文要从三要素着眼。
找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文章的题目即为中心论点;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先列举事实,再提出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的结尾归纳中心论点。
夜上海论坛 要找出文章用以证明论点的理论与事实根据。议论文的论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理论论据。一类是事实论据。
夜上海论坛 要分析文章是怎样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从论证方式
夜上海论坛 看,有立论与驳论。从论证方法看,立论要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驳论主要有批驳论点、批驳论据、批驳论证、归谬法等。除了上述几种论证方法外,还有正反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这些常用于立论这一方式。
夜上海论坛 3 要理清议论文的结构。总的来说,议论文的逻辑内容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反映在逻辑结构上,便是引论、本论、结论三段式结构。具体结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总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分总式结构;递进式结构;横式结构。
4 要分析议论文的语言。对议论文的语言进行解读,关键是分析其语言的逻辑性。那么如何分析呢?要抓住关键性词语分析;要抓住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要抓住语言的鲜明性分析;要抓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逻辑关联的分析。
夜上海论坛 记叙文的阅读
夜上海论坛 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泛指记人、叙事、描写景物的文章。记叙就是用书面语言记录,它包括叙述和描写两种基本方式。
记叙文的特点是:
夜上海论坛 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夜上海论坛 记叙文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记叙文的种类: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解读要领:根据上述记叙文的特点,其课文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抓记叙文的要素解读;抓记叙文的结构解读;根据记叙文的类型,明确解读重点;把握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进行解读;把握记叙文的照应解读。这里重点说一下根据记叙文的类型解读。
1 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人物是记叙的中心,那么解读重点就应放在人物上,具体地说,应该围绕人物展开解读活动。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分析人物的活动;分析人物外貌与心理;分析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夜上海论坛 2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事件是文章的中心要素。也是解读的核心。具体地说围绕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要抓住线索,梳理事件进程;要抓住事件进程中的典型事件;要抓住作者的议论与抒情。
3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多属游记一类。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景物展现的层次方位;分析写景的主要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景物的不同特色;把握写景是我一生中宝贵经验。
夜上海论坛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人们又何尝不是在重复着我的故事。父母对子女的爱开始变得扭曲,家庭“纲常”尽失。甚至父子关系发生严重错位。“老子”变成“小子”;“小子”变成“太上皇”。弄得一家几代人团团转,唯恐侍奉不周,怪罪下来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常常是唯命是从。孩子吃得不知吃啥,穿戴的牌子不能杂。让我学习就得满足要求:上学带手机,课下玩电脑,给点儿压力我就跑,弄得家长不知咋办才好。于是便常常听说某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这都源于那份糊涂的爱――溺爱酿成“大害”,为人父母只能摇头苦笑,望子兴叹了。
如此家庭教育令人担忧,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老师总是唯恐学生做不了,想把一切为他们做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讲得多。练得少;写得多,动手少;课内多。课外少;定式多,创新少。结果“糊涂的爱”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也因此使教育变得被动而缺少生机。长此以往,这可是民族的大悲剧呀!
好心的人们,我们要当心啊:糊涂的爱后患无穷。真爱有度。切不可再犯好心错误。
夜上海论坛 (二)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作文的批改是以学生个人为对象进行的,因此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效,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夜上海论坛 1 遵循内容与形式兼顾及多批少改,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畏惧作文。
2 批改的内容方面:对于时下流行的话题作文。首先,要看标题拟的好不好,与内容是否有关。其次,要看文章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具体、真实、可信。第三,结构安排好不好。第四,表达方式是否恰当,有无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第五,写作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有错别字,词语标点运用是否准确。
3,批改的方式方法:批改方式有精批细改、学生互批互改、抽样批、示范批、当面批等。批改的方法有眉批、总批和增、删、调、换等。
夜上海论坛 古人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意思是说“红色和黑色如果相结合,就会变成黑色",你对这句话抱有怎么样的态度呢?今天小编整理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三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夜上海论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议论文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这句话的意思,大家应该都了解吧。我今天看了一组漫画,这一组漫画的主题思想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已经很接近了。这组漫画虽然没有几个字,可从这一组漫画中就足以了解这一组漫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了。
图画中一个穿条纹衣服的小同学,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一本书。一个少先队员从一旁路过,少先队员见了就请求那个小同学给他看一看那本书。小同学欣然同意了,把书双手递给了少先队员。少先队员看了一下这本书,说了一声是坏书,那一个小同学吓了一大跳,最终小同学把坏书扔进了火盆烧掉了。少先队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扬。
这一组漫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近朱者赤,近墨着黑。读好书就好似吃了良药,它可以治人之愚病。如果读了坏书结果就恰恰相反,坏书就像毒药,最终坏书会把你引上歧途,难道不是吗?
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着名女作家冰心也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啊,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知识丰富的老师,只不过这位老师不会开口说话,只有你去默默地读它才会默默地把知识传授给你,一本好书就像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大道,只要你从书中获得了成功的秘密,你就会走上这条捷径大道。难怪别人都说,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享受一顿丰盛的知识大餐,如果读了一本坏书的话,那就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本来想获得一点有用的知识,结果没有获得一点好的知识,反而还知道了不好的信息。
夜上海论坛 我也读了不少好书,比如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书对我还有不少的帮助呢。记得有一次考试,里面有这么一道题,过五关斩六将---(填人名),如果当初我没有阅读过《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那一段的话,我绝对不知道应该填关羽。还有一次测试其中有一道题叫,梁山伯的军师----(填人名),若不是我读了《水浒传》,在括号里我绝不会填吴用。说不定我都填成刘备都有可能的。
一个人如果读了一本好书的话,他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如果读了一本坏书的话,那一点知识都获得不了,反而不好的信息却知道完了,所以我们见到好书要多去读,如果见到的是坏术,那最好还是离坏书远一点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议论文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出自晋代傅玄的《太子少傅箴》中的名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短短八字,却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君子相交,自己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得到提升;与小人相交,自己也会随之堕落。可见环境对我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庆澜说,人一出生就好比一条雪白的丝,一生要经过三道染缸,第一道是家庭,若是红染缸,以后着朱色便容易,反之若是黑色染缸,以后想变好就难了。
谢道韫,一代才女。小小年纪便才惊四座。这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哪来“未若柳絮因风起”?书香之家自然会出咏絮之才。
学校便是第二道染缸。“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在三观还未完全形成之时,与我们交往的人便至关重要。在学校中,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既可润物无声,又可毁人无形。
而社会环境便是伴我们一生的染缸。孟母家中有多少钱,先后搬了三次家,只为给儿子买一套学区房,远离哭丧的、远离杀猪的,让儿子离墨而近朱,这才成就了孟子这一伟大的思想家。此时有人便说:莲出淤泥而不染。但事实上,并非莲洁身自好,而是“芙蓉净清水”,也就是说,是莲强大的净化能力让身上的淤泥消失。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呢?因此,谨慎的孟母搬了家——哪个家长愿用孩子的一生去冒险?
有一个百万富翁,活了大半辈子依然只是百万富翁,他便去找千万富翁,问他是如何变得这样富有。千万富翁问:“你每天和谁呆在一起?”“百万富翁啊!”千万富翁笑了:“可我每天和亿万富翁呆在一起。”这个故事很简单,却反映出环境氛围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它既可以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助力器,也可以是蒙蔽我们双目的迷雾,让我们安于现状,限于满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我们将自己置于兰芷之室,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绽成一朵高尚的花。
夜上海论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议论文3有个很著名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多次搬家,择邻而居。在老舍的笔下,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善良朴实的青年——祥子因旧社会的腐败而变成了一个自私贪婪的人,这些似乎都印证了一句很著名的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一定黑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本义上讲,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然而朱砂,墨汁,只是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因,它们要想使事物近其者变赤、变黑,还需要看内因。将布匹浸入朱砂或者墨汁,那么布匹必然会染成赤、黑;倘若将本来就不能染色的物体染上赤砂和墨汁,它们会变颜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么一来便从根本上否定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国时期的刘禅,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刘阿斗。他自幼便有知识渊博,忠心耿耿的人常伴左右,甚至连“卧龙先生”诸葛亮都来辅佐他,还为他留下了《出师表》这篇著名的文章。他却不知进取,不务正业,不但兵败他国,还闹出了“乐不思蜀”的笑话。在现代,清华学子刘海洋饱读经书,学富五车,周围也尽是书香之辈,却做出硫酸泼熊这等毫无素养且破坏法律之事,令社会轰动一时。
夜上海论坛 历史也告诉了我们“近朱者未必赤”。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中通外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像中国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出身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并没有被这你封建思想所拘束,在国家危难之时弃医从文,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用一支笔写尽了大半个中国。在旧社会背景下,像鲁迅先生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比比皆是,这无不在告诉我们:近墨者黑这个观点太过荒谬。在初中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近朱者不赤,近墨者而不黑”的人。在学习氛围好的班级中读书的学生也不一定认真学习,若心志不坚,也难成大器。在学习氛围不深厚的班级中的学生,不甘落后,倍加努力,最终取得好成绩的大有人在。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以指一部分人尚可,倘若加于全体,也太过片面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倘若内心坚定,任有万般能耐也撼动不了你的内心。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夜上海论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议论文4生物学上说:环境影响并改变这生物。人亦是如此,而对于一个人而言,周围的环境最大的组成部分便是人。因此,人在无形中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别人。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人人都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环境中,那么你也会成为一个积极向上、优秀的人;如果你生活在一个人人消极的环境中,那么你也会染上恶俗。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妇孺皆知的。当孟母把家安在墓地旁时,孟子见多了下葬的仪式,开始与伙伴们玩起了哭丧、下葬的游戏;而孟母把家安在市集里时,孟子天天看着商人与顾客们讨价还价,也染上了斤斤计较的坏习惯,但当孟母把家安在学堂边时,孟子可以见到学生们认真学习、讨论学术,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学习,并养成了勤奋刻苦的好习惯。这为他最终成为儒家学派的奠基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若孟子依旧住在墓地或是市集边上的话,那也许就不会有对他“亚圣”的尊称了。孟子的事例不正是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吗?
夜上海论坛 明末万历年间,明神宗执政,起初,他在清廉正直的首辅大臣——张居正的辅佐下,兢兢业业,一心为国。而在张居正去世后,神宗身边的人变成了外戚与宦官,这些人都虚伪奸诈,趋炎附势,到处仗势欺人、为非作歹,于是神宗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疏远朝政、对政事不管不问,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日益衰亡。这个事例不也在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吗?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莱克家族,两个家族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莱克则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这两个家族截然不同的命运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而正是因为爱德华品德高尚,所以他的后代在他的影响也成为了优秀的人;而莱克则正好相反,他是个臭名昭著、道德品质败坏的人,所以他的后代在他的影响下也变成了这样的人。
虽然说人是人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人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更重要,他人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所以,我们应该“近朱者赤”,同时,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议论文5墨者黑与不黑,这个话题被无数人讨论过,大多数人认为是黑,也有部分人另辟蹊径,得了个未必黑的道理。
黑与未必黑,我觉得关键在一个近字。有的人所谓近,是从始而终的近,长时间的相处交流,必然会有互相借鉴和学习的影响,这几乎是人与生惧来的本能。当然也存在两人相处,各方面差异极大,但又互不影响的情况,那必定其中有一人非常坚持原则,且不愿以自我的意志强加与人,这种关系一般不会太长久,因为个体之间没有精神上的交流,结果就是最后分道扬镳。肯定有人会说,此类关系的也有长久维持的情况,但那大多是物质上的需求导致,不存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何谈近?还有种情况就可笑了,某人为证明近墨者未必黑,故意与另一有明显差异的人接触,到一定时间,谁也没影响到谁,于是某人就高呼,近墨者未必黑。这就好比带上橡皮手套洗碗,当然不会伤手,甚至手都不会湿。所谓近,应该是存在精神层面交流。近不是指物理上的距离,而应该是个体之间的观念产生交织。只一瞬间的观念碰撞,如果观念不合,便就分开,各走各道,此不为近,如若观念之间有共鸣,那之后的交流必定衍生出新的思维,此为近。近必衍变。还有这样的情况,个体之间的近只存在与某一个层面,只在这层面里观念产生交流。这样就会有虽近朱不赤,近墨而不黑的情况。古往今来也有不少典故为证。还是那句话,观念的交流,必然导致衍变。那些典故里所谓的近只存在与单方面,或是双方为了某目的而以近求得。举个简单的例子,监狱里放出来的犯人,有的从此洗心革面,不再作恶;有的却依然冥顽不灵。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浪子回头的,都是有心向善的,所以那些好的东西他们就能接受,与自己的观念产生糅合。而那些不知悔改的,他们把那些劝解都挡在心门之外,甚至假装接受,结果心里丝毫没有转变。还有的也许敞开心接受了,最后因自制力差,又犯下了错事。这就是典型了,与好的接触,接受好并且为之改变,出狱后接触到不好的,又变了。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夜上海论坛 古人诚不欺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大学问家孔子的名言,几千年来都被人们视为真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世界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以笔代枪深刻地偈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其实,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
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近墨者未必黑!人是很难改变的,即使你周围的人全是朱者,但你不向他们学习,反而越学越坏,那么朱者对你来说又有何用呢?听了这些,难道你还坚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夜上海论坛 从小就对女儿严格要求。泰州有句俗语:“桑树从小抈,长大直笔笔。”(“抈”,泰州话意为强行矫正)书中所指的“精养”,我认为倒不是指“用精料养”,而是指“精心培养”。“严格要求”则是“精心培养”的首要内涵和前提基础。高鸣在女儿3岁时就教她学打“114”,让女儿领会“对不起”的含义;在女儿5岁时就培养她的社会公德意识;上小学前,就让女儿学会了到菜场买菜,学会了杀鱼,学会了洗衣服;很小就让女儿住亲戚家和老师家等。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高老师的“家教之严”。
不放过任何一个随机教育的机会。比如关于报销发票事件的讨论;辨别“需要”与“请求”的区别,做聪明的好人;碰到困难和遇到问题,不要一味强调客观,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等。这些都是高鸣通过随机发生的事情,对孩子适时进行教育的成功案例。
十分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高鸣冬天带着女儿下水游泳,让她学会像父亲一样在艰苦中寻找乐趣;自己成为“书迷”,再把女儿培养成“书迷”;自己“不唯专家”,也让女儿“不唯专家”,独立思考;以自己实事求是的消费观,培育女儿实事求是的消费观;自己至今使用手帕,女儿至今也是手帕不离身;等等。
树立先进和开明的教育理念。这一点,我是深以为然的。书中《穿衣服的故事》一文,表明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不从众的观点;《批评父母》《叫我“高鸣”》等文章表明了民主、平等的观点等。特别是《不要100分》一文中表明的一些教育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咀嚼品味的。现在,确实有一些分数是“过剩”的,有一些成绩是多余的,有一些付出是得不偿失的!有许多东西比分数更重要,比如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比如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比如眼界胸怀和人生态度,等等。高鸣在文中也引用了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一次回母校发表演讲的事例。小布什对学生们说:“成绩好的,我向你们祝贺,成绩差一点的,我也向你们祝贺,因为你们今后可以当总统。”
做一个家庭教育的有心人和勤勉记录者。高鸣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是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曾发表过数百篇议论文章,并结集出版《星见集》。现在,他把这一特长和爱好延伸到家庭教育领域,“精心记录”家教故事,“精心挖掘”家教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心记录”和“精心挖掘”,高家“精养女儿”的故事就变得尤为精彩,高家的经验之谈就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夜上海论坛 我与高鸣未曾谋面。他女儿说他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从他的文字中,我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作为一名父亲的精细。高老师自己在《自序》里说:“重读自己写作的《精养女儿实验报告》,我突然发现,与其说,其中的文字是议论怎样教育孩子的,不若说,句句都在教育成年人,教育小孩的家长。这样说来,《精养女儿实验报告》只是卖了一个如何教育小孩的概念,实质不是那么一回事,实质还是教育成年人的小杂文。”
近年来,我读书有一个习惯,读到一个人的书,喜欢把他的所有书都买来读。比如读余秋雨、易中天、周国平、蒋勋、于丹、孔庆东的书都是这样。在读了《精养女儿实验报告》之后,我又把高鸣的《名言有毒》和高韵冽的《韵冽看风流》都买来读。我感到高鸣的文章小中见大,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有时也可能偏执和有失偏颇。他的女儿高韵冽也曾说:“我觉得书中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但是这些故事中所阐述的道理带有爸爸个人的主观性。”而他女儿博闻强记,视角独特,语言洗练、犀利、幽默、深刻、干脆,不拖泥带水。一个二十多岁、主要从事广告、地产、金融投资的女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是不多见的。就语言风格而言,我更喜欢高韵冽的这种。
总之,《精养女儿实验报告》不失为一本关于家庭教育或者人文教育类的好书。读罢全书,我深切地感到,“教育当如放风筝”,必须管放自如、粗细有别、穷富相宜、动静结合。女儿有时要“精养”,有时要“粗养”;有时要“圈养”,有时要“放养”;有时要“富养”,有时要“穷养”;有时要“静养”,有时要“动养”。高老师在《放风筝》一文中也说:“风筝是个调皮的小孩,倘若不用绳子控制他,他会飞得不见了的,最后还会摔下来粉身碎骨”,“大人也像风筝一样,要有法律和道德两根绳子拉着”。
夜上海论坛 吾家有女初长成。近年来,我也阅读过许多关于父亲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像蔡笑晚的《我的事业是父亲》、孙云晓的《我要做个好父亲》、张文质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等。张文质在《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中说,作为父母,孩子是你推卸不了的责任。孩子,不仅是你最大的幸福,还是你一生的“对手”,甚至是你一生的“敌人”。如果教育孩子失败了,你就是有再大的权、赚再多的钱都没用,你一辈子累积的好名声,孩子也可能在一件事情上就让你颜面扫地。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任何帮助、关怀、成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帮助、关怀和成全。
关键词:初中;语文;后进生;转化策略
对于后进生,教师不能给予忽视,而是要积极加以关注,必须认真找出学生学习困难的本质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不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夜上海论坛 一、后进生出现的原因
1.语文的学习基础不稳固,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字词、阅读分析、写作等基础不扎实,所以,学习中会有畏难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习越来越困难。
2.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由于一些家庭教育中,学生长期被呵斥,逆反心理严重。在学校,学生常常不能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引,不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班级荣誉感不强。
3.评级标准缺乏层次性,后进生学习缺乏动力。一些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评价标准均是一样的,没有针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不同学习水平的评价标准,所以,常常是后进生受到教师的鼓励、表扬较少,学习的动力严重不足,这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是不利的。
二、实现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1.激发后进生学习动力。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必须是具有趣味性的,否则学生的学习动力难以产生。教师应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来实现。备课时,紧紧抓住后进生的兴趣,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将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转移到学生中来;认真了解后进生的特殊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给予其积极表现的机会。
夜上海论坛 2.创设教学环境,产生师生期待。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所设置的导入情境,可以将学生迅速吸引,并且难易结合,让后进生主动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不断增强其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议论文时,教师可以让后进生试着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具体阐述,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加强情感教育,提供温馨环境。教师要努力打开后进生的封闭心灵,让其从班级的边缘中走向同学和教师,教师要给予其鼓励,帮助其努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用教师的爱心、细心、耐心,经常和后进生沟通谈话,给予安慰,促其转化。
夜上海论坛 4.分层教学,改进教学。教师要按照不同的教学难度,安排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收获;及时鼓励,摒弃一概而论的思想,开展个性化教学。
夜上海论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后进生的问题,积极给予有效的策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作文;兴趣;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0-01
夜上海论坛 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看上去是个老话题,每位语文教师对此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但在实际的学生写作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语言可以分为口语与书面语,其根本目的在于交流。书面语往往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人写出来的。把口语中要表达的信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文章,写作文说白了就是把日常说的话用书面语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会写作文,并且会写很好的作文。因为每个人都会说出让人感动喜欢听的话。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似乎很难提高,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好办法。这往往是因为把作文异化成为一种作业与学生经历较远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是一种难以完成的负担。对于这种作文学生不愿写,也不会写。应该从根本上着手,正本清源,既要画龙,又要点睛。只画龙不点睛,龙很难飞天,只点睛不画龙就无处可点。
夜上海论坛 一、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让学生想写
夜上海论坛 要画龙要让学生想画。在学生阶段,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尚处在他律向自律过渡中,学生的行为需要他人特别是老师与同学的赞同。这样的赞同能够增加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心理学的规律用在作文教学中同样适用。要让学生想写下来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受到重视,把自己的长处展现出来,得到别人的肯定。每个人都喜欢说自己得意的擅长的事物或活动。鼓励学生并给予机会在班上多说完整的话,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并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定期在班上宣读写得好的,在班级固定的地方展览学生的作品,如果能发表更能激励学生。当这些外在的鼓励慢慢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需要,自己想写,并从写作中得到快乐时,作文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教师就不用再去强迫学生写作文了。,学生想写的情况下,想不写好都难。
夜上海论坛 二、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身边的事,有东西可写
夜上海论坛 了解龙才能画龙。只有经常见到才能深入了解,才会有话可说。经常看到老师们对学“懒动笔”现象的抱怨。可能老师要求的,并不是学生想写的,自然懒;或者学生没经历过怎么可能写得出来,只好懒;抑或写作这样正儿八经太约束人的思维了。给朋友写信、参与网上的讨论、和同学们争论……这些可都不懒。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命题作文、同步作文,可能一些学生能够知道一些,但好多同学并不知晓这些相关的知识,害得学生背作文选或者抄作文来来应付,不得不说远离自己生活的假话。有人说“说假话从作文开始”是有道理的。在学生作文提高的过程中,“真话”和“假话”都有需要!它们都可以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依托!我们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的说“真话”,但也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假话”来使故事更圆满,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如果一味地说假话,就会远离自己的生活,远离自己的知识范围,最后变成谁也不相信的话了,就失去了文章的价值。经历更多才可能了解更多,有更多的思考,写出更有广度与深度的文章来。
三、要让学生养成勤写的习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夜上海论坛 画龙经常画才可能画好。只是有了兴趣偶尔写一下,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帮助有限。要让学生把自己平常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想法用文字经常记下来。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鼓励与表扬,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并通过经常的、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展示学生作品来强化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自觉的写作习惯。一旦学生养成了写文章的习惯,写作水平提高会非常快。有些优美的语句,新奇的构思,创意的想像都是在一时间想起,如果不记下很长时间里难以再现。经常记下来这些东西会给自己的思维以新异刺激,促使自己更深入思考,一个人成长的需要,也能给学生的创新作文写作带来极大的帮助。在学生开始形成写作习惯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作文,不必拘泥于形式与长短,质量也不过多要求,只要写就行。不挑过多毛病,教师与家长要以鼓励为主,使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渐增强。
夜上海论坛 四、进行写作技巧指导,让学生会写
点睛成龙。前面说的是写作教学的根本问题,没有兴趣,学生不愿意写,再好的方法,再好的老师都是白搭。但学生愿意写,也写了自己熟悉的事物,经常写,但并不一定能写好。写作文还要一些基本的写文章的知识与技巧,这是真正的画龙点睛。而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只瞄准了教技巧知识而没有前面的根本,就像没有龙,点睛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大部分教师作文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
对于记叙文,要让学生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正叙、倒叙、插叙的结构,当然这些不是直接以知识的形式让学生记得,而是要在优美的文章中让学生自然学得。
夜上海论坛 对于说明文,要让学生知道说明的顺序,如时间先后,如空间顺序的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整体再部分再整体之类的,但都要有一定的逻辑。还有基本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对比等,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于自己说明对象的方法与逻辑,使人能够清楚明白。
对于议论文,学生要知道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与论据才能够让人相信自己的观点。这其实并不难,小孩子很早就会这些,说服成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当一个孩子学会使用“因为”这个词语时,他已经是在潜移默化中尝试着议论和证明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讲,运用比较规范的“因为”句进行熏陶,就是议论文。但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论证方法,比如讲事实,打比方,类比等都是必要的,但要结合具体有趣的文章。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小学生 厌学问题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夜上海论坛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当代小学生厌学问题严重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对我国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小学生厌学问题”为题目进行搜索,共搜索到了94条记录,其中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硕士论文和会议论文。通过查看文章的题目和摘要,筛选出其中的30篇做重点阅读,就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梳理,以期通过对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做一综述,使教师和家长能从中得到启发。
一、小学生厌学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学的内涵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关于厌学,研究者基本达成一致,普遍认为,所谓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校生活,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抵触的心理状态及其在生理和行为方式上的不良表现。
(二)关于小学生厌学表现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厌学,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抑或是一种问题,总有一定的外显行为。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小学生厌学的表现。陈洪友,武秀玲(2003)研究认为小学生的厌学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不参加班级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上课故意捣乱,顶撞老师,师生矛盾激化后逃学现象也时有发生。郭志芳等(2011)研究认为:厌学的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甚至于想辍学。周福英(2006)根据厌学外部表现程度的不同,厌学可分为三种:一是轻度厌学。通常表现为能坚持上学不旷课,偶尔会对某门课程或对某位教师产生厌烦,讨厌上某门课程或不愿听某位教师的讲课。二是中度厌学。通常表现为经常旷课或经常对某门课程或某位教师产生厌烦,上课经常睡觉,不做作业,某门课程或所有课程的学习成绩差,在学习某门课程或所有课程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头痛等生理反应。三是重度厌学。通常表现为拒绝上学,因被父母通迫上学而逃学或离家出走,对所有课程均不感兴趣,对书本、教师甚至“逼”他上学的父母充满恨意,讨厌阅读、听课和做作业,一提到读书学习便会出现诸如头痛、呕吐等生理现象。
夜上海论坛 还有研究者对于如何判断小学生厌学的标准进行了研究。比如,梁爱红等在2013年对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厌学现状进行调查时,对厌学的判定标准进行了叙述: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目前在学校完全是被动混日子;因不努力而致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厌恶学习3科及3科以上者。具备以上4条中的1条即判定为厌学。
夜上海论坛 (三)关于小学生厌学现状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们有把农村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也有把城市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还有把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关于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就厌学率基本形成了一致的结论。即厌学率基本在14%~30%之间,而且男生的厌学率高于女生,且厌学率随年级增高而增高。比如郭志芳,范安平在2011年对江西省5所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学生厌学率为16.4%,男生厌学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5.232,P
(四)关于小学生厌学原因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小学生厌学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因此,探索小学生厌学原因成为众多研究者所关心的课题。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小学生自身因素。比如,关欣(2011)认为小学生厌学的校园因素包括学校的不良环境、来自教师的压力、同伴关系;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家庭因素指家庭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自身因素包括自我归因不当、归属感缺失、替代性动机过强、自我监控能力不完善;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社会因素指不良社会环境。宣新华关于厌学产生的原因有以下观点:首先是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低俗文化的传播、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其次是不良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过高要求与期望、错误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不良榜样);再次是学校教育的失误(重应试轻素质的思想、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不良教学态度);最后是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学习能力不足引起的学习障碍、多动症)。
(五)关于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对策的研究
关于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对策的研究有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几个因素提出解决方案,有的研究者只笼统地提出解决的措施。牛欣欣,周彬(2008)认为政府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强力后盾(政府要对农村小学做出政策和财政上的倾斜、组织大学生进行支教活动、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鼓励社会助学);学校是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主导(建立友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完善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家庭应成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参与者;社会应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提供环境支持。陈洪友(2003)提出了7个方面的对策: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要淡化考试意识,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发展;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把握好中年级的教学,尤其是三年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探索新形势下学生乐学、善学的教学模式;加大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家长懂得一些教育法规、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科技兴农,减少税收,增加收入。
夜上海论坛 二、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问卷、访谈)、经验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一线教师往往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厌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而一些研究者则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比如,郭志芳,范安平采用分层抽样问卷法对江西省5所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的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运用χ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资料处理。
夜上海论坛 总之,过去关于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研究内容比较集中,集中在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方面。而且研究也关注到了小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区别,比如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及年龄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从所收集到的材料能看出其所占比例不高,大多数是通过思辨的方式得出结论,期望以后的研究者们更多地关注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郭志芳,范安平.城区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8):92-95.
[2]刘明涛,梁爱红,薄传梅,唐烟台.东营市东营区城乡部分中小学生厌学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11):654.
[3]李才邦.对小学生厌学情绪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203.
夜上海论坛 [4]陈洪友,武秀玲.农场小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J].教育理论研究,2003(1):7-8.
夜上海论坛 [5]牛欣欣,周彬.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08年11月号上旬刊,132-133.
[6]郭志芳,盛世明,郭海涛.农村小学生厌学现状及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1.9:58-60.
[7]周福英.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6(5):102-103.
夜上海论坛 [8]郭志芳,苏春,张德乾.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J].中小学学教育,2012(9)245-246.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概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继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需要进行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等二百多处改动,“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较之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评价建议中的评价维度更综合、评价更具体等;特别是其内容标准成分呈不断增加趋势。”[1]日臻完善的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语文新课标》一经推行便聚集了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一线的高度关注,研究内容涉及课程性质与理念、教学建议、增删条目等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比较研究、田野调查法等等。“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语文新课标》研究具有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集中在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陡然下滑。如此短暂的三年,研究文献竟有552篇之多,涉及期刊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研究者绝大多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学教师作者不到百分之十,同时,这小部分一线教师的写作内容多偏向于学习心得体会类。”[2] 从《语文新课标》的研究主体我们可以发现缺少正将此运用于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高校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而后者较缺乏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经验,所以从研究现状上《语文新课标》体现出研究者和实施者之间的疏离隐患。
夜上海论坛 二、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难点
对于“农村”的含义向来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包括县和县以下地区,也有人坚持应该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和县以下地区。按照我国统计年鉴关于人口的分类规则,城镇人口包含县城人口,也就是说,县城人口属于城市人口而非农村人口。在国家财政拨款中农村教育部分也不能用于县城学校。因此,按此逻辑结合他人研究,我们可以将农村地区看作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行政级别属于县级以下的乡(镇)和村。与城市教育生态环境相比较,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而导致教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难以吸引人才,进城务工人员过多而留下许多和祖父辈居住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因素交织形成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通过在贵州农村地区田野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此严峻问题:超过一半教师认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对自己教学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同时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也没有起到指导作用,甚至有近六分之一教师根本没有听过“课程标准”……在农村经济文化如今都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在相对欠发达的西南农村地区得到该结果似乎也在客观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我们安于现状、寻找解释理由而不采取行动,那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更加难以打破,更谈不上教育公平。农村地区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造成课标难以实施的直接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更加信赖自己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从而忽视课程标准。而关于课程标准的相关培训方面,较多针对集中在城镇完小的部分优秀教师,培训覆盖面还不够宽广,这也是导致有些教师没有听过课程标准为何物的重要原因。
夜上海论坛 (二)学生基础较差,难以达到课程目标
夜上海论坛 上文提到在西南农村地区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某些村级教学点的留守儿童超过百分之九十。近些年因为“撤点并校”涌入乡镇中心校,除在镇上工作或做生意的家庭外,超过六成的乡镇完小学生也是留守儿童。在村小时家庭教育至少还有祖父辈承担,当转学进乡镇完小住校后,年幼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部分仅剩周末和祖父辈的共处时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奠定学生一生的成长基础,在父母缺席、祖父辈少部分时间代管的农村地区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加上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欠缺,缺乏优良教育生态环境,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基础较差。在语文学科上,学生根本无法在低学段完成应有的拼音学习,调查发现甚至到了初中课堂语文老师仍然在进行小学拼音教学。阅读、口语交际更是难以达到《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目标环环相扣,一步未达标直接影响下一环节教学,多年累积未完成的课程目标如何“消化”?@也是农村地区教育难以逾越的“大山”之一。
夜上海论坛 (三)过于注重应试能力
应试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仍不能全盘否定应试能力,而是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点。当城市已经从素养步入核心素养时代,农村地区的教育还在为素质教育而拼搏努力。好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农村教育还处在较低需求层次。有人建议为了教育公平应该取消高考,立即有人反驳对于社会资源占有率低、文化资本匮乏的农村地区孩子来说,取消高考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这确实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客观存在。再次,学生和进城务工的父母交谈内容中难以避免“你这次考试多少分?”甚至有些父母将孩子考分作为衡量零花钱的重要标准。同时,班级平均分也是科任教师评职称、绩效考核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复杂的农村地区教育生态环境造就了应试偏向的教育结果。应试属于学习评价范畴,它的弊端在过于看重考试结果而使得评价方式单一。绝对统一的评价方式下只能测量出善于应试的学生,但人的智力又是多元的,一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失偏颇,还会造成培养“考试机器”的畸形教育模式。教师就真的成为“园丁”――将花园里的树苗全部修剪成失去本真状态、没有个性的统一形状。《语文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3]
夜上海论坛 三、解决策略
夜上海论坛 关于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实施难点,前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学生和教育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原因,农村教育是庞大且复杂的系统,绝非三方面就能概括问题全部,但是只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问题就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夜上海论坛 (一)《语文新课标》的自身原因
本文讨论主题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农村地区的实施难点,之所以存在实施困难,首先应该反思课程标准自身导致的原因:为何有的教师宁愿选择多年教学经验,为何有的教师认为《语文新课标》对实际教学没有指导意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自课标自身。该问题已有很多学者分析,列举一二:王荣生认为《语文新课标》的“主题是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目标包括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语文教学要关注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学段之间目标的关联,采用分解、揭示、提炼、选择、开发等策略,将课程目标具体化。”[4]王荣生在此分析的是课程标准与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从多个策略环节可以感知其高度的复杂性,这对于一线教学老师实施相对较难。加之多年致力于课堂教学,相对缺乏理论分析能力,所以要把形而上的课程标准转化为直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的方法绝非易事。在与其它各科课标对比方面,有学者指出“在教育理念上,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比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教育公平。课程标准作为课程编制和实施的指导文件,它蕴含着特定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课程标准的设计应以一定的教育公平观为基础……但是,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全文仅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句话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的阐述和必要的保障措施。……中美两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均设计了课程的总体目标。……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体目标一共有10个,这些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相比较而言,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太多,不够凝练,缺乏一个统摄的目标。”[5]总之关于课程标准不足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教学缺乏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同时修订的一些内容显得随意且缺乏研究背景,例如识字写字教学中的数量变化,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降低到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与2001年课标相比平均降低200个汉字,这是通过何种研究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向外界公布。所以,我国在下一轮修订课标时不仅要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还要通过广泛的田野考察,多做相关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收集有关的研究结论和证据,使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之上。
(二)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夜上海论坛 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处于轴心地位,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推动力之源。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课程标准自身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同时仅次的便是农村地区语文教师的原因。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国内外教师研究领域重要概念,教师教育实践水平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结果,其涉及行政方面的教师管理,也关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涵义:摒弃“教书匠”角色成为一种无可取代的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改善。如果换个视角更全面地理解“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应是教师专业实践的改善。农村地区语文教师若是能主动改善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不断在反思自我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开展教育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就能够逐渐实现王荣生所述――将抽象的课程标通过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了。
(三)家校合作
夜上海论坛 W校教育活动得以开展是建立在教育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因素整合之上,教育绝不是学校象牙塔的“专利”,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更需要家庭积极参与,甚至很多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5+2>7”,即5天的学校生活加2天家庭生活大于7天收获;假如该学生缺乏家庭教育,那么“5+2
夜上海论坛 总之,农村地区《语文新课标》的实施难点远不止三个方面,解决策略也应该是由下至上、由上至下相结合、互动自觉的“共振”过程。按照至少十年一修订规律,离下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时间也只有几年时间了。但通过调研发现2011年的课程标准在农村地区都还没有让所有教师“听说”,由此可见下一轮修订难度之大。课程标准本应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文献,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让研究者和实践者产生共鸣,要是课程标准变成十年一次、仅停留在研究层面的“独角戏”就完全失去应有之义。纵观整个课程标准的研究,文献研究、对比研究较多,而实地田野考证较少,在修订时参与的少数教师皆为城市优秀群体,缺乏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参与,这些都是下一轮课程标准修订中应该给与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武玉鹏等著.语文课程教学问题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17.
[2]龚露,吴永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语文,2015(1):14-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