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

第1篇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生命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传统生物教学过多地重视生物的“双基”教学,对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认识不足。在新教材生命健康教育是主题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思想意识,生物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利用生物学科的自身优势,把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之中。

1.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

夜上海论坛 课堂教学,作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因而,可以把生命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夜上海论坛 1.1结合教材进行生命健康教育

夜上海论坛 如:在学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一节课后的“科学技术社会――脱缰之马癌细胞”时,结合教材所阐述的概念原理,通过讲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癌症的发病情况: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癌症正在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我国癌症每年要花掉数百亿元,每死亡5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癌症。讲到这,引起同学们的高度注意进而很关注致病原因和预防措施:(1)教育同学们不要吸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控烟是预防和控制癌症的主要策略,因为控烟可以消除大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2)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达到60%,乙肝病毒的携带率大于10%,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所以每一位同学要注意饮食卫生,公共碗筷要消毒。预防还应该从新生儿接种乙肝病毒疫苗开始,切断母婴传播。(3)饮食不合理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重要,而且是可避免的癌症发生原因。癌症约有1/3的膳食不当有关系。比如超重和肥胖与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有关,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不足又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及食管癌等切相关。我们平时饮食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食物尽量多样化,少吃腌制食品和食盐。(4)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电脑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的(砷、苯、煤焦油)等各种致癌因子,防止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是同学们认识癌症,并与之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在学习“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中,新教材不仅介绍了“营养膳食宝塔”,合理营养的有关知识。而且还要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午餐。这个活动学生十分感兴趣。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的改善,居民的膳食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中超重和肥胖正在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胖子那么多呢?尝试让学生结合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肥胖的原理:一个人多食少动,消耗的少很多营养物质就转变成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了肥胖。所以要预防,要注意几个方面:(1)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吃高脂脑、高糖膳食,减少能量的输入。(2)加强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增加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体内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3)少年儿童由于生长的需要一定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4)平时要注意摄取富含纤维素的薯类等食物。

1.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生命健康教育

1.2.1教师可提出一些联系生活实际方面的例子,并加以拓展和分析,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也有立竿见影的益处,又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平时我们发现有些同学爱喝一些饮料,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色彩鲜艳,往往是添加了人工合成的色素,现在吃下去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毕竟不是自然的东西,应该是自然的食品比较好,比较环保,至少也应该是植物色素才比较让人放心,色素本身又没有什么营养,还不如喝白开水对身体好!还有现在市场上烧烤的食品对学生也很有诱惑力,烧焦的食品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比较多。炒菜时不要放加碘盐太快,以免碘升华而使人缺碘,易导致大脖子病。又如,酶的催化效率是受到温度影响的,让学生知识在37℃左右人体内的酶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温度过高时就影响酶发挥作用。生病时出现发热现象,认为这是坏事,很多人就想到要马上退烧。其实,一定程序的发热,是身体代谢加强,杀菌能力增强的表现,应该是好事,。因此要正确认识发热现象,一点点发热就惊慌失措是没有必要的。如果长期的高烧不退,则要引起高度重视。领会和运用这些保健知识对自己身体健康终生有益。

1.2.2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避免意外伤害和遇险急救的方法,更是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职责

夜上海论坛 新教材中已经在关注这方面的教育,把《用药和急救》作为生物教材中第八个主题下的一章进行学习。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弄清原理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急救技能,我们专门安排了课外活动时间利用模型让学生练习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处理危机的方法。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才能使学生在紧急时刻有救助他人的技能。

2.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在实验室里,学生免不了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药品和实验器材。作为老师,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损坏赔偿”而不是“小心使用”,这种警示带给学生的作用常常都是负面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会学生正确的安全急救措施。实验结束时,对环境和人类有危害的一些废弃物或废弃液,要将它们进行回收、集中处理,达到有毒物质的零排放,并且要用香皂把手清洗干净。结合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用哪只手开启电器更为安全。心脏位于人胸膛的左侧,距离左手指端较近,用电器泄露的电流易从肢体左侧侵犯人的心脏,因此用右手开启电源较为安全。又因人具有非条件发射的缩手活动,故最好用右手的指端或手背接触用电器。

对学生进行健康安全教育,促进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形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关注了学科知识,更体现了生物学科关注人体健康,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中学体育;健康课;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人所做出的应激的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应急和保护,避免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损失。中学体育和健康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质的必修课,不仅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中学生必经的道路。生命安全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最终目标一直都是培养中学生的求生能力并且加大对于自己的保护力度。

夜上海论坛 一、当前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不难显示,中国学生由于意外伤害而导致死亡的概率普遍为发达国家学生由于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率的3-11倍。2014年,昆明市的明通小学就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这次事故一共造成了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原因是体育老师将教学所用的海绵垫放置在宿舍楼的过道处,学生蜂拥而出的时候,先下楼的学生跌倒在海绵垫上,后续小学生不明情况,相互积压,造成了学生的严重伤亡。这起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从侧面证明了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力。虽然2000年以后,中国开始实施一系列教育和课程的改革。此时有关的教育部门才开始慢慢正视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健康课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中学存在升学率的问题,生命安全教育在落实到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校方和老师足够的关注。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的层面,并没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求生技能。可以这么说,中国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整个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达成,但是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却已经迫在眉睫,不容许我们再忽视了。

二、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一部分,不仅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进一步阐述,而且影响着中学的基础教育。但是目前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纯理论层面,中学生本身缺乏实践的应用,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仍然没有更好的应急性。如何更好地在体育和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我们在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夜上海论坛 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明白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探索,而且是学校落实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的模式。我们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的能力。学校作为特殊的群体在面临突发事件中应该将合理的疏散作为自身的必要课程。

2.加大对于师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的重视力度

中学校方要明白生命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老师必须思想上有着清晰的认识,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增强中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真正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明白生而为人真正的价值。善于利用合法的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的质量。要在体育课程中明确运动的危险性,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练习。

3.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生命安全教育

(1)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导学生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如人工呼吸和紧急外伤的处理。逃生技巧和自救互救的办法并不是中学体育课的考试内容,关于逃生技巧的理论学习,很多学生不重视,没有认真听。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善于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的一生可能会遇到诸如火灾、水灾、地震、食物中毒等危险,遇到这些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接着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比单纯老师说理要更深刻。关于自救互救的方法,不能光让老师示范给学生看,教师必须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训练,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自救互救的办法,当危险来临时,学生才能很好地应对。(2)要善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展开生存技巧的训练。生存技巧训练包括生存训练和逃生拓展训练,经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各种生存训练和拓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与选择或把学生的错误做法与选择记录下来,训练结束后再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通过这样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中学生在灾难中得以生存并且提高生存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相信这些求生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生命安全意识。(3)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求生,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属于弱势群体,但是如果过于慌乱,就会降低应急避险能力。教师要在平时练习中注意对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突发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并且积极施救,从而降低这个突发灾难对于自身的影响,才能真正面对险情,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夜上海论坛 4.教师教学过程一定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

体育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客观存在的教学规律。要组织中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并且让中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从心里做到真正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味地突飞猛进,要尊重学生的接受程度,拒绝毫无意义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生命安全教育的真正含义。最后,体育老师要排除器械的不确定的故障,经历从根本上克服不安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并且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5.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命安全教育的不到位,由此而来的相关民事诉讼大大增加。强化学校体育法制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老师责任感和法制观念,真心实意地关心中学生,老师要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时候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不难发现,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迫切的。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有助于中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中学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构建,还要有丰富的技能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不能仅仅做到纸上谈兵。正是基于此点,在新课改中完善生命安全教育是中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并且责无旁贷的责任。

作者:周明 单位:钦州市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素质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夜上海论坛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夜上海论坛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夜上海论坛 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夜上海论坛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夜上海论坛 主要是对中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四、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夜上海论坛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学社,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