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低碳化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业发展夜上海论坛呈现如下特点: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总量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服务业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服务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品;服务业吸纳就业数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服务出口增速加快,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逐步上升。本文选取我国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服务业发达省份和地区,研究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过程及规律,以期对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和借鉴。
夜上海论坛 一、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1.GDP增长速度快,总量较大
如1978年广东GDP为185.85亿元,2006年达到26204.47亿元,是1978年的141倍。论文百事通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31053.34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为66086.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6%。
2.三大产业结构逐渐合理,相应地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3.6%、31.6%、18.6%、19.8%提高到2006年的42.7%、68.9%、50.6%、36.3%。如2006年广东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42.7%,三大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9.8∶46.6∶23.6演变为2006年的6∶51.3∶42.7;江苏省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36.3%,三大产业结构为7.1∶56.6∶36.3(见图1);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增加值8364.53亿元,2006年达到9837.42亿元,增长15.2%。
夜上海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2487.3亿元,已经占到GDP的比重为67%,2006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5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GDP的比重为70%。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5.8∶44.1∶50.1变化为2000年的3.7∶38∶58.3,2006达到年1.3∶28.7∶7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6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3.服务业增加值较高,占全国的比重大
夜上海论坛 200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82971.97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四省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为29869.7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36%。
夜上海论坛 从这几个省市来看,2006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均排全国第一位,分别为26204.47亿元和11195.53亿元;江苏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45.08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849.23亿元,在全国排第二位;山东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77.36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187.26亿元,在全国排第三位,占本省GDP的比重是32.6%,三大产业结构为9.7∶57.7∶32.6。
夜上海论坛 2007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2.1%,比其他省份和地区(东、中、西部)高出30个百分点。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
夜上海论坛 我国发达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较早,速度不断加快。从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及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来看:
1.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速度快,结构趋于合理
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最初是由流通部门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带动,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等服务业增加值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国家对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商贸餐饮服务业增速放缓,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下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增速加快,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如广东省深圳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速不断波动,从2000年的增速16.2%,2003年降到15%,到2007年的增速32.4%;但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增速在波动中降低,从2000年的增速11.9%,2004年的增速10.5%到2007年的增速9.1%。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增速在波动中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增速12.9%,降到2004年的1.2%,到2007年的增速47.8%;房地产业2006年增长5.3%,2007年降到-4.8%。2006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00.32亿元,增长15.9%;2007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88.47亿元,增长10%。
2006年深圳市服务业增加值2655.88亿元,增长13.1%。其中流通部门占服务业增加值35.83%,仍然带动本地区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服务业增加值34.0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30.13%。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下降为34.35%,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比重上升为38.8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6.81%。
2.从事服务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多
夜上海论坛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农业单位12个,占总产业活动单位的0.02%;从事工业的单位20680个,占26.9%;从事服务业的单位56187个,占73.08%。服务业中流通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9621个,占38.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4878个,占32.3%;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18078个,占23.3%,其中房地产业5717个,占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29个,占8.2%;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产业活动单位5898个,占7.6%;公共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589个,占3.3%。
夜上海论坛 3.私营经济占服务业的比重高
夜上海论坛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共270145户,占深圳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4.8%。其中,流通部门,包括从事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住宿及餐饮业个体经营户22098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77.5%。而批发和零售业189076户,占66.3%,住宿和餐饮业29913户,占10.5%;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4109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4.5%,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953户,占13.7%;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个体经营户713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2.5%;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930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0.3%。
三、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
夜上海论坛 就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来看,200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6.07%,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5.91%,原因是这两个省份工业基础雄厚,市场活跃,带动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占比也在30%以上。比较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中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2.34%,流通部门占33.03%;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0.52%,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占40.14%,说明这两个地区除了具备和广东、江苏一样的工业基础外,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特殊的地位和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和上海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加快了两个地区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中、西部地区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借鉴
夜上海论坛 1.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持续稳定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促进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增长,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村生产潜力;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适度增长;把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根据各地特点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断挖掘城市服务业增长空间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山区的服务业增长。
2.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扩大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带动金融、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房地产和公共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以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2005—2007年,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由787.36亿元上升到1037.11亿元。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都超过40%,说明甘肃省服务业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是拉动甘肃省服务业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20.87%上升到2007年的21.87%,上涨1个百分点。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业也呈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17.87%上升到2007年的18.21%。其他服务业变动不大。说明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额小、涨幅慢。服务业增加值内部结构中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政府投入和增加值有待提高。
3.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推动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事关中国21世纪发展的“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等等。尽快扭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扩大的局面,通过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建设农村和边远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夜上海论坛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
夜上海论坛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单位和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服务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对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技术的引进、改造。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增加卫生机构、医院床位数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满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影响[J].财贸经济,2006,(10):45-52.
[2]胡景岩.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7,(4):4-8.
夜上海论坛 [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来源[N].中国信息报,2006-08-25.
在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的积极领导下,文娱协会经过上学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在协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新的学期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的迎接新的挑战,给协会带来新的发展,必须制定出新的解决方案,战胜和克服困难。
夜上海论坛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了团结协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深思、探讨和解决协会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期协会能够达到更加的团结向上,使协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确定协会各部门的建设工作,使各部门具有更高的独立运作能力和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能力。此外确定协会各种文化标志,打造属于文娱自己的品牌,为协会更好地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三、活动主题
齐聚交流 共谋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四、活动举办
夜上海论坛 主办: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
郑州大学社团联合会
承办:郑州大学文化娱乐协会文讯部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地点
郑州大学数学系402教室
七、活动内容
夜上海论坛 本次论坛总共分为三项内容如下:
夜上海论坛 (1)协会部门建设。由各部门汇报其部门建设的情况,包括工作制度、会议制度、部门特色活动、文化建设等。
(2)讨论和解决协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协会的制度问题、实施情况的问题、新学期出现的新问题等。
(3)确定协会文化标志。包括协会的宗旨、口号、会徽、会歌等。
八、活动前期准备
夜上海论坛 1、由会长助理指导协调各部门依据《文娱协会2011年部门建设模板》,进行各部门的一个包括制度、特色活动、文化等建设,并在活动开始前,将各部门的建设方案收集齐全,并在会上作相关报告。
2、由文讯部到各部门收集协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或一些解决方案,统一起来整理分类。
3、由会长助理和文讯部提前向各部门征集一些会歌、协会口号等。
夜上海论坛 4协会各部长干事要与对接会员联系交流,让他们指出协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给协会提一些好的方案和建议。
九、活动预期效果
夜上海论坛 本次活动是以一次大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开展,因此,能够让更多的协会成员积极配合和参与进来,畅所欲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协会的团结融合。
夜上海论坛 十、活动流程
夜上海论坛 1、由会长首先介绍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带动起干事和会员的积极性。
2、由会长助理根据收集到的部门建设方案,向全体成员汇报各部门的建设情况,鼓励各部门在新的学期里,团结向上,共度难关。
3、有文讯部大体分析所收集到的协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和若干问题,让大家一一讨论想出措施,解决问题。
4、由各部门及成员补充协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和建议,让大家再次讨论交流。
5、随后由会长助理提出收集到的协会的文化标志,向大家公布,并作最终确定。
6、由会长做本次论坛的最总结,并鼓励大家共同奋斗,为协会的发展和后期规划作相关介绍,并结束本次论坛。
夜上海论坛 十一、结束后后续工作
夜上海论坛 1、活动结束后,文讯部及时写出本次活动的文讯稿,并发至社联文讯邮箱。
夜上海论坛 2、做好资料、照片的后期整理工作并上挂协会博客、邮箱和QQ群。
十二、活动中应注意的细节
1、协会各部门成员必须积极配合会长助理和文讯部的相关工作。
2、活动结束后要做好现场卫生的打扫。
3、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突况,要临时应变处理。
夜上海论坛 十三、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主要负责人:会长助理周后烽、丁建梅、文讯部长李书贞。
[论文关键词]文件管理;电子化;低碳;发展
夜上海论坛 长期以来,企业文件管理一直以纸质文件管理为主,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件管理的电子化发展迅速崛起,无纸化办公成为全世界办公室的共同追求,在文件管理电子化的同时,传统的纸质文件管理方式受到很大挑战,面临创新和调整。我们认为企业文件电子化将是大势所趋,但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共存的局面也将长期存在。
夜上海论坛 一、文件管理的“二元状态”
夜上海论坛 电子文件出现后,一直与纸质文件共同存在,原因复杂多样,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类型。
夜上海论坛 一是工作中用电脑直接生成电子文件,但出于文件阅读和实际需要,又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这种转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电脑中完成文件制作,或由网络传输的电子文件接收后,以纸质文件形式输出,比如中国石化的OA办公系统,各部门和企业在接收文件后,一般都要自行打印后存阅和归档;另一种是在归档环节为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二是先有纸质版本后来根据需要形成电子版本,也就是纸质文件的数字化过程。这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位收到外来文件后立即数字化;另一种是对已经归档的纸质档案实施数字化。
夜上海论坛 基于文件管理的两种类型,我们可以把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共存的状态称之为“二元状态”。所谓“二元状态”,是指文件管理的两种状态,可以对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拷贝,也可以对纸质文件进行数字化。实行“二元状态”文件管理的企业,是在文件进入运转程序时就形成电子和纸质两种版本,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对大部分文件的管理都是采取了这种“二元状态”法。
夜上海论坛 二、“二元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文件管理的“二元状态”下,必然要对这两种文件分别加以管理,这就形成了两种管理系统的共存。这两种文件管理系统既相对独立,各自发展,又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一)文件管理电子化是纸质化的变革和提升
夜上海论坛 自从文件管理实行电脑辅助管理以来,纸质文件管理就开始发生变化,电子文件的管理对纸质文件的管理影响深远,引发了更多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一是文件管理更加简单快捷。过去整理纸质文件需要通过实体系统固定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档案实体的科学秩序,并支持档案检索的有效实现。电子文件管理之所以导致纸质文件整理简化,一方面是因为快速度、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功能,以及随时随处的网上利用,多用户同时利用的便利,让用户更加乐于利用电子文件;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管理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只要在检索软件中标明纸质文件存放位置,便可以方便查找到对应纸质文件。这样就降低了对纸质文件实体秩序的要求,只要排列有序,位置明确,就可以借助电子文件检索功能实现纸质文件快捷查询。立卷的简化又带动了相关工作的简化,如排架方法、档案统计、手工检索工具编制等,档案部门可以从繁重的整理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与服务。
夜上海论坛 二是文件管理更加一体化。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文档一体化程度一直不高。电子文件管理使为建立统一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企业,在文件生成初期完成的工作尽量提前,使纸质文件的归档提前,通过电子文件推动文档一体化进入新阶段。纸质文件的归档提前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变革。提前归档使档案部门控制企业文件信息资源的起点明显前移。由于文件在办文部门几乎没有停留,归档之时不少文件还与现行事务具有密切关联,企业内部查阅还比较频繁。因此,业务部门需要更多地与档案部门打交道,档案部门需要更清楚地了解文件的现行价值以及运转过程。这就使得档案部门的介入时间超前于归档,自然而然向文件生命周期的起点延伸。
与归档提前发生的还有鉴定、著录等工作。按道理,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应该具有相同保管期限,对共同需要的著录项也应该形成相同著录内容,因此,有些企业开始探索两套文件鉴定和著录等工作的并轨,必然选择向电子文件靠拢。这就导致鉴定和著录等工作提前以及自动化档案学研究程度提高。在文件生成时进行的鉴定和著录会有不确定、不完整等问题,需要随文件流转而补充和确认,从而使这些工作从一次完成变成分段完成。为了保证分段实施中的顺畅衔接,必须以文件到档案全程为一体进行管理。
(二)文件管理纸质化是电子化的基础和补充。
与纸质文件管理相比,我们管理电子文件的经验要少得多。尽管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都是社会活动的记录,管理目标基本一致,在管理内容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共同之处。电子文件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立公众信任,主要有两条:技术和管理。
夜上海论坛 来源原则是电子文件管理从纸质文件管理中获取的最有价值生命之核。在电脑进入档案管理之初,一些技术专家和业内人士曾认为电脑构成的强大逻辑力量可以取代来源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档案工作者再次就来源原则的重要地位达成共识。大家认识到,电子文件来源原则仍然最为重要,区别仅仅在于从主要指导档案实体单元的组织,变为指导电子文件生成背景的理解、揭示和维护,用来源的真实性证实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从技术层面来讲,对纸质文件的伪造、篡改也并非不可实现。实际上,人们对纸质文件、档案的信任更多来自对其整个运转、保管过程安全性的默认。这个过程
建立在文件形成与保管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运行和各种复杂情况的检验而日渐严谨与完善,其中蕴涵的科学性对于电子文件也具有应用或借鉴价值。
可见,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二者互为条件、互补长短。在这些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各自经历着改造与被改造、同化与被同化以及调整定位的过程,两种管理方法在合理叠加、混合、功能替代中动态确定着共存状态,并逐渐融合为一套综合管理企业各类文件的管理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三、文件管理向低碳方向发展
可以预计,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无纸化”必然经历一个渐进过程。只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完全保证,人们就需要以纸质文件形式进行备份和保存。但是,共存的态势将持续处于变化之中,大的趋向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此消彼长,从以纸质文件为主到以电子文件为主。
夜上海论坛 一是电脑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电子文件逐步成为文件生成的最初形态。电子文件流程与信息化平台上业务流程的契合使之成为办公、设计、贸易、交往的必要工具;信息形态的多样性、极强的可操作性和传递的高速便捷,使企业和员工更愿意生成和使用电子文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文件必须通过网络传递;数字签名、用户认证、信息认证、防范攻击等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增强了对电子文件的信任;管理的改善使人们可以方便地检索利用。这些因素都给电子文件的增长和功能的提高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