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理护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心理护理论文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TURBT治疗和术后常规比柔吡星灌注治疗;均于术后得到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对自身疾病完全知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进行个性化护理,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

1.2方法

1.2.1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观察、交谈以及客观评定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按不同年龄、不同血型、不同治疗手段、癌症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障碍、不同情绪状态等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模式。

夜上海论坛 1.2.2依从性评价: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师及护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优(完全接受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配合各项护理措施);良(部分接受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大部分治疗计划,不定时治疗,对护理措施部分配合);差(偶尔或病情加重时治疗,对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理解,对护理措施不配合)

夜上海论坛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应用2-independentSamplesTests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无论任何人患上癌症都面临生死的严峻考验,因此家属常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1]。但在现今的医疗法规中明确规定医护人员对患者有告知义务、病人有知情同意权。但是患者一旦证实自己患癌症,常由于对癌症的恐惧感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如不给予正确引导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对患者的生存期限与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制定客观的癌症患者知情同意后个性化心理护理新措施,保障患者知情恐惧变为主动配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依从性是指患者行为(如服药、饮食、或者改变其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依从性不佳不但影响患者正常康复,甚至严重干扰医护工作的进行[2]。进行手术治疗的癌症患者依从性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本次研究中的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对留置导尿的依从性情况直接影响到术后排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术后灌注治疗,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术后康复。调查中发现,经过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水平有显著增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使其更容易接受各种治疗方案及治疗结果,以使自己更好的配合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已经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个性化心理护理正逐渐成为护理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3]。特别是在新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有告知义务、病人有知情同意权的时代,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个性化护理是指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模式[4]。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往往是多样性,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不同家庭的病人对癌症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尽相同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医学心理学表明,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护理实践要求对不同患者进行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夜上海论坛 为施行个性化心理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常用方法为观察、交谈以及客观评定法[5]。从而正确判断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类型。此外需要家属及病人的密切配合,才能使病人面对现实,告知自己的躯体症状和心理感受,从而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提供最真实、最原始的个性心理资料,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心理类型及目前的心理状态,制定最佳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本研究采用了常用的心理评估法,得到结果可靠满意,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类型和心理状态,保证了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黄雪薇、王利.癌症患者的信息需求—应否与如何告知癌症诊断[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5(4):264.

[2]闫改菊.癌症患者知情程度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994-995.

[3]HellbornM,BrandbergY,KurlanJ,etal.Assessment,andtreatmentofpsychosocialproblemsincancerpatients:anexploratorystudyofacoursefornurse[J].PatientEducCourse,2001,45(2):101-106.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作者对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也是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本文结合了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格式和要求等范例,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夜上海论坛 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丁娜,胡成文,陶艳,等.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焦虑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36(18):78-81.

[2]赵秋歌.首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6):168-169.

[3]程和瑞,翟西菊,亓德美,等.奥氮平治疗伴肿瘤相关性焦虑抑郁肿瘤的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4):28-30.

[4]崔孝菊.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06-108.

夜上海论坛 [5]黄露,梁键,林海珍,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干预研究[J].光明中医,2015,30(1):155-157.

夜上海论坛 [6]张婧.对住院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62-63.

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怀素.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89-1490.

[2]娄春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骨穿和腰穿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1):100-101.

[3]韩静,刘均娥,肖倩,等.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护理干预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09,6(5):219-221.

[4]梁艳梅,雷永红,韦慧,等.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效果研究[J].内科,2014,(2):181-184,198.

[5]田艳珍,任小红.白血病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1):3321-3324.

[6]肖智智,简黎.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41-142.

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谢刚敏,刘玉馥,冯正直,杨国渝,梁莉,赵玛丽;心理护理研究方法与内容的进展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3年09期

夜上海论坛 [2]汤羽达,张慧;我国近10年心理护理研究文献的调查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01期

夜上海论坛 [3]赵鲁平;熊伟;;试论优化医疗执业环境[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10期

夜上海论坛 [4]蔡雁;施晓群;金艳;;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2期

[5]麻妙群;护理程序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1999年06期

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及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腹部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n=65)与对照组(Ⅱ组,n=62)。排除既往精神病史或心理疾病史患者。其中胃次全切除术47例、胃癌根治术38例、结肠癌根治术42例。其中男69例,女58例,ASAⅠ~Ⅱ级,年龄26~74岁,体重42~70kg。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入院时简单介绍医院环境,术前常规访视,对手术前、中、后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鼓励患者以轻松心态面对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重点介绍患者关心的问题,包括疾病知识及手术必要性、医院技术力量及安全保障、同类疾病多个成功病例、手术麻醉流程以及胃管、营养管及术后引流管的必要性与可能出现的不适。②术后心理护理:及时告知手术结果、正确认识疼痛及不适、放松身心、同时动员家属一起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对患者的进步及时鼓励和肯定。

1.3观察指标

夜上海论坛 ①采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SAS及SDS评分。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0~10:0分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分别评估两组术后3天,并计算其平均得分。③出院时所有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分析

夜上海论坛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及手术种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夜上海论坛 入院时SAS及SDS评分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测试结果(SAS37.23±12.59,SDS41.88±10.57),说明手术患者均存在一定焦虑及抑郁情况。观察组(Ⅰ组)采用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心理有所好转,且术后SAS及SDS得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术后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得知要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紧张与恐惧心理,而紧张焦虑情绪会导致非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出现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因而作为现代医学模式下护理的重要内容—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愈后及机体的康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们从临床中进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好转,可使患者的心理、生理调整到较理想的状态来面对手术治疗。作为外科手术的副产物,术后疼痛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它可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并可诱发多种术后并发症,然而疼痛并非简单的感觉而且具有主观特性,许多研究证实,患者的负性心理可增加疼痛,术前焦虑、抑郁等情绪可增加术后疼痛敏感性。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其原因正是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负性心理因素,从而消除“疼痛的心理性成分”,加强机体自身的疼痛调控机制,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增强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