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护理风险论文范文

护理风险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风险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风险论文

第1篇

本文作者:覃华凤工作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电灼伤随着外科学科的发展,各种仪器的应用,如高频电刀、电钻、腔镜仪器等,低年资护士由于操作不娴熟或未遵守操作规程,未管理好台上电刀笔等用物,手术人员意外碰触按键,造成烧伤或灼伤。应急能力差护士的应急能力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夜上海论坛工作中,敏锐地发现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的配合和抢救和护理,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手术室护理工作应急性极强,护士必须具备很好的应急能力。低年资的护士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显得心理紧张,茫然失措,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夜上海论坛 加强培训及考核,全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岗前培训结束,将低年资护士安排到各手术专科组,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参加手术配合工作,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指出,纠正错误。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设备,请工程师讲课,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每月写工作笔记和心得体会。坚持每月一次手术护理查房及业务学习,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开展手术室专科技术竞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室工作的应急性强,工作量大而繁重,手术室护士应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洗手护士必须提前洗手,与巡回护士、本院医生共同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缝针、缝线,并口头诵读数字,清点一项,记录一项,如有怀疑必须重复清点,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体腔前、关体腔后、缝皮后四次清点保证数目准确,核对无误方可关闭,严把查对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专人负责管理,使用无菌物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为了区分灭菌与非灭菌物品,建立各种灭菌指示卡灭菌前后对照表,放于各手术间醒目位置便于对照。预防手术损伤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在摆时,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充分暴露、不妨碍呼吸、循环功能为原则,根据手术部位正确摆放。束缚带不可固定过紧,肢体不可过度外展、屈曲防止神经损伤。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改变,肢体末梢血运是否良好,或按摩受压肢体,每次3一5而n。‘规范仪器设备操作使低年资护士了解电刀、电钻、腔镜等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电刀时正确放置负极板,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检查病人身上有无金属物。强化与病人沟通技巧的训练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病人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更需要沟通和理解,利用晨会、护理查房的机会就如何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等问题,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模拟病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进行现场示范,与大家分享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重视护士的应急能力的锻炼组织学习护理部、科室的各种应急预案,熟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方法,通过不定期的演练及考核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2篇

(一)一般资料

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患者产妇163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26.05±1.15)岁。其中初产妇1068例,经产妇570例,阴道产1320例,剖宫产318例。将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产妇1626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5.98±1.20)岁。其中初产妇1060例,经产妇566例,阴道产1316例,剖宫产310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理人员共32人,均为女性。学历:本科(含在读)12人,大专(含在读)15人,中专5人;职称:高级2人,中级10人,初级20人;年龄:40岁以上5人,30~40岁8人,30岁以下19人。

(二)方法

1.对照组

夜上海论坛 采用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护理服务项目为评价对象如特、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房管理等。科内设立质控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质量检查为主要模式。

2.实验组

采用改革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以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基础护理14项和专科护理47项)、患者满意度为标准。科内人人是质控员,针对科内的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或不良结果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区分风险或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频率,而采取正确行动为主要模式。

(1)风险识别:①患者风险识别:将当天入院、妇产科常见危重症(如宫外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等)、大手术患者、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自杀倾向等)的高危患者设为重点监控对象。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将护理队伍中的低学历、低职称的护士人员视为临床经验欠缺,加大妇产科临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③探视者风险识别:携带危险物品如玻璃、利器、易燃物品等进入病房的探视者以及精神异常、醉酒等神志不正常者,不遵守探视制度、非探视时间留院过夜者,视为安全隐患。

夜上海论坛 (2)风险评估:①制定评估护理风险的监控内容,列出重点监控的基础护理指标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输血反应、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定为基础护理评价项目,以及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定为专科护理评价项目。②设立从事妇产护理专业的各级护理人员考核指标,根据能力审核准入资格。责任护士应具备:熟练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工作,准确执行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反应等条件。辅助护士应具备: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测量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物理降温、准备各类护理技术操作的物品等能力。

夜上海论坛 (3)风险处理:①建立三级质控网:科内建立以护理组长为核心的三级质控网:一级为责任护士和高级责任护士自控,即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二级为护理组长督导,即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三级为护士长监控,即制订科内各项工作的流程、考核标准和工作内容,每日检查和指导责任护士的工作,每周进行护理查房一次。②实施前瞻性管理: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粤卫函〔2010〕244号)中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设立质控标准,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医院建立的信息网页中填报《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从“人”“机”“物”“环”“法”5个方面,确定近端原因,分析事件的相关因素,分享经验和教训,及时纠正行为偏差。科内当月汇总不良事件的信息,针对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频率等特点,找出事故根由,进行整改,如增加设施、改善条件、优化流程等,避免更严重或更广泛的失误,并作为科内下月护理风险监控的重点指标。③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以责任护士双班制,新老搭配,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护士长一护理组长一责任护士一助理护士为层级框架,所有护士排班按A,a、P,p、N,n双班模式,由上级护士(A、P、N)担任当班组长,与下级护士(a、p、n)搭班,实行层级帮带。④建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根据护士的不同职级、岗位、职责和权限等,制定产科护士N1、N2、N3等级的核心能力培训计划,通过完成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提升各职级的护士专科能力和质控水平。

3.管理效果评价:

(1)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统计两组患者6项基础护理高风险项目:药物使用错误、高危药物外渗、患者跌倒、运送意外事件、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源性皮肤损伤等发生例数。

(2)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统计两组患者3项产科高风险项目:产房产后出血、产后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发生例数。

(3)患者满意度比较:使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d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结果

第3篇

1.1一般资料

夜上海论坛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选取的病例对象均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全部患者共136例,男100例,女36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4.34±3.24)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风险护理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研究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夜上海论坛 1.2.1常规护理组

本组患者均实施一般常规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措施和方法。

夜上海论坛 1.2.2风险护理组

本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采取以下风险护理措施和方法:①将手术结束后进行必要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讲解,使其对术后存在的跌倒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有充分的了解;②根据压疮出现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使患者充分了解加强翻身的重要性;③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身上的管道情况进行识别,气道湿化管和静脉输液管都需维持一定压力。针对不同管道应该设计不同颜色标识,使其一目了然,使护理隐患和护理失误的发生减少。

1.3观察指标

夜上海论坛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过程采用的软件以及统计工具均为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常规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有7例患者发生了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55例;风险护理组68例患者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没有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针对护理整体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患者66例。不良发生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显著的高于风险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8,P=0.0066);临床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风险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667,P=0.0026)。

3讨论

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患者而言,在针对其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对于改善和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院在不断探索和总结护理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院临床护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的特点,不断总结并提出了一套了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通过临床病例的验证,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本院在组织开展相关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意识,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本院经常通过专题培训、集中讨论的形式不断向相关医护工作者强调和灌输“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讲解等形式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升其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践能力和应对风险实践的效率,从而确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迅速康复,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从本文研究数据比较情况上分析,实施风险护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水平显著降低,而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显著升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