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韩国没有专门的医学院校,医学专业均开设于综合大学中,与其他专业相比,韩医学招生质量比较高,韩医系规模不大,招生数量有限,却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报考,考取韩医的难度比较大,如庆熙大学韩医学院招生分数与韩国最好的大学国立首尔大学相当。每年考进韩医系的新生里,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大集团干部、记者,甚至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韩医学的考核比较严格,在学习过程中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故每年学生落第者不少。韩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国家保健福祉部(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韩医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韩医资格。
1.1专业设置
韩医专业均为6年学制,分为预科教育2年,本科教育4年两个阶段。采用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即用学分来计算学习成绩,用学年来计算学习经历。必须读满相应的学年,才有资格参加相应课程的考试。其中预科教育的课程有4类,一是公共类课程,包括国语、外语、体育、伦理、国史、哲学;二是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的课程,包括社会学概况、经济原论、心理学等;三是相关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史、东洋哲学等;四是与专业有关的必修课,包括韩医学概论、韩医学汉文、医学史、解剖、发生学、生化、生理、组织、本草学总论等。本科教育的课程分两类,一类为基础课,包括本草学、黄帝内经、东医病理学、经穴学、方剂学、伤寒论、诊断学,以及一些西医课程,如:组织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等等;另一类为临床课程,包括东医(即韩医)肝系内科学、心系内科学、脾系内科学、肺系内科学、肾系内科学、针灸学、妇人科学、小儿科学、外科学、精神神经科学、筋骨科学、四象医学、眼耳鼻咽喉科学等。此外还有一些西医的课程,如:临床病理学、临床心理学,放射学,应急处理、法医学等,但所占比例较少。韩医专业本科4年教育中,韩医课与西医课总课时的比例为2.81∶1。学生通过6年的学习,毕业后可取得医学学士资格。毕业后可参加国家每年在1月份进行的韩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政府签发的“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凭此证可以参加工作或开个人诊所。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或为进入医院成为专业医师进行为期4年的见习(即修炼医),但因为高额的学费等,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比较少。
1.2临床实习
韩医学生的实习是在3年级第2学期和4年级全学年,其中3年级第2学期每周实习4学时,4年级全学年每周实习20学时。实习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门诊实习随老师待诊。病房实习和修炼医、住院医师一起进行诊疗、讨论。此外在假期学校还经常组织义诊、参观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韩医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再到有资格接受并同意接受自己为“修炼医”的医院任修炼医,即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见习期),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加上本科阶段的实习,至少有5年半的临床实习经历,可见韩医比较重视临床实习。其中一般见习1年,为普通修炼医,一年过后,可继任“专门修炼医”,时间是3年。修炼医只能在病房工作,不能独立承担门诊任务。修炼结束后,由所在医院院长签发修炼证书,此证书对开业与就业同样有效力。比如专门修炼医凭借修炼证书就可以开设专科医院,或者在医院和个人双方同意继续合作时,可以在该医院正式就业,承担主治医师的工作。而本科毕业后仅有“韩医师资格许可证”和普通修炼医修炼证书者,只能开设普通医院。
2.1生源质量
纵观韩医教育,不难发现其生源质量比较高,重视临床实践,这是其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与此相比,中国中医专业学生的生源良莠不齐,参照北京、上海、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一本、二本均有招生,与国家最低分数线相比,其招生分数线不会太高,如2013年上海市全国统招第1批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05分,文科为448分,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第一批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5分,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稍高于全国统招分数线,北京、广州情况类似。全国各地中医类院校有20余所,本科专科均有招生,而且对海外留学生的门槛较低,如201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医本科(5年制)学士课程招生入学条件为:高中毕业或以上;新版HSK4级≥195分(新版HSK总分300分,笔试分为6级,4级词汇量为1200词,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所以,在生源质量方面中国中医专业学生不占优势。
2.2考核淘汰
韩医大学教育,每年设有年级考核制度,不合格者不能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被淘汰,所以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习动力也很足。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中医大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专业课的考试,考试难度也不高,淘汰率也很低,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混日子、混毕业的思想。
2.3见习实习
夜上海论坛 对于本科教育的课时安排,两国中西医课时比例基本一致,但韩医学生有1.5年的临床实习,而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实习为1年,在这一年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寻找工作而放弃临床实习,因此实际在本科阶段临床实习时间很短,而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韩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实习结束,通过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却不能马上进入医院工作,先要接受韩医师专业素质教育,再进行1年的一般见习和3年的专科见习。我国上海等城市近年来才实行医学毕业后的临床轮转培训制度,推行本科毕业生3年,硕士毕业后2年,博士毕业后1年的临床轮转培训,考核制度较严,能通过考核进入临床培训基地的学生比例较低,对能成为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要求也较高,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大有帮助。
3结语
夜上海论坛 还有就是中医的学校教育。这个和师徒传授类似,只不过规模更大,人数更多。它为中医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大作用。近代的一些中医学大家,为了让中医有更大的发展造福更多人,纷纷开办专科学校培养人才。河北人袁鹤侪,因为自身有疾的原因一边教学一边学习,进入京师大学堂深造,后来还成为御医。再有就是自学成医。这个较之于前面三类较为稀少。主要是自身有疾想要减轻苦楚,或者家人有病难以医治,再者就是本身对中医感兴趣没有条件去学堂或者无力拜师学习。四川的肖龙友,幼时熟读四书五经,文化底蕴极为浓厚,后对中医感兴趣,自己寻古籍阅读,苦心钻研,亦有所成。
2中医传承模式的利与弊
夜上海论坛 中医传承经历了数千年,数几种传承模式,自有其利弊优劣。师徒传授和家传优劣相似“。它的规模都比较小,学习者比较少,方便因材施教。而且由于其传授者同时也是医家,实践较为普遍,学生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者师徒传授和家传,都会考察学习者的资质,则优者而录之,这其中又会将品德作为考察项,对于医家的仁心善行的培养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还有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耳濡目染,对传授者的优良品德和高超医术深为钦佩并争相学习。”[2]当然,它的弊端也较为明显。或者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适应社会的能力显得尤为不足。小规模的从业学习者和大规模的社会的需求成了这种教育模式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这种传授模式也容易让学习者先入为主,固步自封,难以和社会上的其他大家形成较大规模的交流。至于自学者,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而更能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因此独成一家。当然,缺少名师的点拨和同学的沟通交流,极易走向歧路而不自知。注重实践者尚且可行,尽信古籍则有可能流于平庸徘徊于医学之外终无所成。现代教育规模大,人数多,形成了专业的系统学习体系。而且学校多开设有其它专业,方便学生博采众学科之长,而不至于局限于中医理论的桎梏。然后现代中医教育的备受诟病也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因为中医的重感官不易学,很多学校开设西医课程甚至西医独行而中医无所问津。再者,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对于古籍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枯燥。还有就是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这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不重视心理作怪,再者就是人多而教育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应有的教育实践。
夜上海论坛 3当代中医教育改革的探索
夜上海论坛 鉴于之前的传承模式的弊端,中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学校应给予足够多的重视,这种重视,可以是对于西医学习的相对减弱,而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并勤于翻阅医学古籍,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提升。这种重视还可以是学校对于教育资源的创建和争取,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并且越多越好。在实践中,老师勤于指导,使学生有较大的兴趣参与其中。再者,还要注重职业素质也就是学生品德的培养,作为医者,要有仁心,要有善行,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要体现在实践中。最后就是为了避免固步自封,中医教育的改革还要注重交流和沟通,不能夜郎自大,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4结语
因此,中医药双语教学不仅仅促进中国学生强化外语沟通能力,也大大利于外国留学生深化对中医学的理解。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正如上文所说,双语教学需要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人才来推动,中医药双语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前沿医学期刊主要以英语为主流,上述教学人才本身具备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有助于及时掌握自身领域学术动态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在国际期刊,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因此有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
2目前中医药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2.1专业教学人才的短缺
中医药学讲授的是中国国粹。由于本身学科的特点,在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外语的要求较西医院校薄弱。我国中医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中医专业教师缺乏中医英语的系统专业培训和留学经历,英语交流和授课水平较低,而已经开展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师又欠缺中医药专业教育背景的局面。因此,我国中医院校短缺那种同时具备中医专业素养和外语交流能力的教师。
2.2缺乏实用性强的教材
夜上海论坛 一般西医双语教材可以使用原版教材,不同于此,由于中医药学讲述的纯粹是源自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医学知识,因此没有可以借鉴的以西方母语编写的外语教材。与上述人才问题一样,我们的教材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不统一、中医古籍的翻译没有统一的版本、一些编写者对中医药学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使内容过于简单,等等。这些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扰,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授课的困难程度。因此,双语教学亟需契合学科特点的、翻译恰当的、实用性强的教材。
2.3课程安排合理性有待提高
夜上海论坛 目前进行中医双语教学课程很多为基础性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这些课程在中医药教育中是低年级的启蒙课程。这时候的学生多处在刚刚接触中医药的懵懂阶段,中医药理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新事物。如果在这阶段实施双语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同时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若能将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在高年级时设置为选修课程进行,不仅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增加他们学习中医英语的兴趣,可能教学效果更佳。
夜上海论坛 2.4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
可能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源自中国文化,与医古文的关系更为贴近,因此外语教育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而且中医药学有大量内容需要背诵记忆,学生课业繁重,能够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也较少,因此与其他专业和西医院校相比,中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而受众接受能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3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3.1明确教学目的
首先应该明确中医药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在外语的语境中讨论和理解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对中医药专业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不是医学英语课程,不应以教授外语为主要教学目的,要注意避免因语言理解的障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授课时,不能将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简单重复和翻译,要解决如何运用外语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解释、理解、思考、撰写等问题。中医药专业词汇的翻译存在一词多译的现象,往往难以统一。虽然大家很期待有一个统一的专业词汇翻译列表,但是目前情况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了解而无需辨别各种译法。双语教学目的在于沟通交流而非研究语言,了解几种常用的译法,学会与外国患者沟通、与外国同行沟通、与外国西医专家沟通、与外国专业编辑沟通,才是教学的成功。
夜上海论坛 3.2教学模式多样化
夜上海论坛 由于医学教育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中医药学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形、声音、视频信息等,播放能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原版科普视频,以便加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可以教授他们多种查询相关外文文献的渠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授之于渔。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英语演讲、中医英语竞赛、中医英语教学查房、撰写英语论文等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使用外语对专业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双语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宜追求精而不是追求量的铺开。目前有不少国内语言培训机构采取小班化教育,以对话及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这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双语教学之中。目前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已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甚至通过中级口译、高级口译考核的也不乏其人,他们的外语沟通能力可能较授课教师更高,而授课教师往往具有更高的医学专业水平,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课堂提问,让教师走下讲坛,和学生互动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3提高师资力量
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负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目前有很多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但缺乏一定的语言优势,有些语言能力突出的教师尚缺乏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时间。面对这样的困境,可以遴选一批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中青年优秀中医药专业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比如提供一些英语专业学习的机会、外语课程的培训、聘请外教进行辅导等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特别是通过一定的出国学习的经历,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3.4政策倾斜,吸引人才
双语教学的重视当从决策层抓起。在招生中即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学生给予择优录取,对于语言水平良好并且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功底的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推荐就业、提供跨校、跨省、甚至跨国交流的机会等,同样对于此类教师给以更多地培养和职业提升的机会,切实提高中医院校对优秀外语人才的吸引力,以储备外语和专业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