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英语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中医学;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中医英译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 “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 “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 ⋯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
夜上海论坛 1 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 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与发音直接联系,对其语义的理解是以听觉为基础,从而跳出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材料的视觉思维框架,为发展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抽象推测、概念思维和范畴区分以及对这个世界力求得出客观判断的传统。实际上,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的纯英语词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是由医学词缀通过构词法拼缀而成的,而医学词缀多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词素。由于深刻的结构性差异(包括世界观、思维模式乃至语言),产生了中西文化之间理解和翻译的极大困难。从一种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都“走私”进来,而这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能否被对方文化传统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气”为例。《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气”在甲骨文中作“气”,象空中流动的气流,蒸发升腾,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为无形。因此,“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时的“气”可英译为air。随后,包围、充斥在人类空间的“气”,被抽象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具有物质含义的“气”。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医学家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气”引入医学。这样,“气”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桥梁。到了《内经》时代,“气”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亦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且可化而为血、为精、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体正常生命功能活动为“神”。《内经》的全部理论与技术,几乎无一不与“气”相关,且各种各样的“气”名目繁多,有阴气、阳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正气、邪气;营气、卫气;四时之气、藏府之气、经脉之气;等等。此时。“气”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 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现在,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qi已不再陌生。
2 中医学术语、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英译
现代术语学所观察到“专业术语的产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语言衍生而来”的情形,在中、西医学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证明。熟悉中医用语的人应该能够察觉,中医书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语言用字,且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同一成书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逦杰博士和文树德教授都主张将中医学的基本术语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语,如头、脚、胸、腹、心、肝、血等;一是从日常用语所引申出来的中医学专有名词,如窍、穴、卫、邪、命门、三焦、督脉等。由于前一类用语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化种群都有这类概念,而且各种群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也都存在着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因此翻译时,采用译人语的对应词应该是最准确的方法;后一类代表中医专门知识的词汇则大多源自于隐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语言、以类比的方式形成,翻译时,可以通过字对字直译的方式加以译解,也就是将字面上的意思译出来 。如窍译成orifice,穴译成point或hole、卫译成defense、邪译成evil、命门译成life gate、三焦译成triple burner、督脉译成governor vessel。关于西医学术语,魏逦杰博士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用词构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类则是由西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类由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类词语,尽管通常由医师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够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够分辨这些名词所指的情形为何。第二类词语中虽然有些词(如anemia、
夜上海论坛 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对一般非专业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还被他们所使用,但是非专业者并无法以医学的准确性诊断出这些病情;这些名词所反应出的专业知识与一般的认知有很大的距离。第三类词语则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设备便能加以了解或确定。魏遁杰博士认为,应该绝对避免使用纯然“严谨专业性的”第二类西医学名词术语翻译中医学概念,认为这样“必然会破坏了他(指‘译者’)意欲传达的这个知识体系(指‘中医学’)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类与第三类西医学名词术语才能用于翻译中医学概念H 。笔者颇为赞同。笔者认为,中医学术语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词汇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发热、头痛、咳嗽、心悸等;第二类由中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第三类由中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说文解字·广部》中的某些形声字—— 疝、疸、痈、疡、痔等。而当初西医中译时所“借用”的中医学词汇也是相应的第一类和第三类,也就是说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别译为“心、肝、脾、肺、肾”和“麻疹、麻风、疟疾、癫痫”是基于全人类对人体和病的共同认识。而同时,我们也应从西医中译实践中吸取教训:采用第二类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西医学术语所引起的中西医学概念混淆不清的状况不应在中医英译中重演。如将typhoid,typhoidfever译为“伤寒”,typhoid或typhoid fever指的是“infection ofthe intestine caused by Salmonella typhi in food andw ater”,临床表现为发烧、腹泻,甚至有血便,是肠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of the intestine)。而中医学中的“伤寒”,广义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 。
3 医古文、医学英语与中医英译
让我们先观察比较一下下面两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2)“Man is 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 out—lines of each of his principal system of organs may be traced back,like those of other mamm als,to the fish—es.’’(L.A.B.一orradaile) 。 (译文是:人属于后生动物,系五趾,三胚层高级动物,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象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他的每一个器官系统的轮廓可以追溯到鱼类)。以上都是从“发生学(genetics)”角度来界定人生命的起源,若仅从语言学角度考察,第一段四、六字成句,文辞简练、优美,具有诗一般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第二段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语句平实、严谨,属于科技英语,谈不上文辞、韵律的优美。中医学的核心知识都来源于古典文献,即“文言文”。实际上,自《内经》问世以来,中医语言就基本定格在“文言文”。而“医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种,是文学语体。由于中医学术语具有高度多义性、同义性和模糊性,医古文又异常简练、具有丰富的修辞格,因此极易造成中医语言语义模糊,并引发学术之争。因此,中医学中的“咬文嚼字”现象— — 校勘、训诂或注释中医古典著作,更是渊远流长,并延续至今,从而体现出中医学所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而医学英语语义明确清晰,所表达的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属于科技英语,是科学语体。因此,在译介中医时,尤其是中医古典著作时,绝不能像西医中译一样仅注重传达原文所体现的医学知识,同时也应对原文所体现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特征给予必要的关注,因为这些特征本身就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坚持严谨应用保持中医概念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体现中医典籍文化的更完美的翻译体系,使建立在中医典籍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顺利、持久地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夏征农.辞海[缩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006.
2 何裕民.差异·困惑与选择— —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49,170.
夜上海论坛 3 魏遁杰.中医西传与翻译问题.医学与哲学2001;22(7):51— 54.
4 魏遁杰.英汉汉英中医词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
想象的语言表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高中英语教学的特殊性,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做到发音标准、语调规范,还要表达自然、简介。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表达和汉语负迁移、英语表达和汉语辅助之间的关系,尽量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来教学,减少母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干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使用肢体语言,使课堂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二、高中英语教学语言艺术应用策略
夜上海论坛 1.吃透教材,巧妙进行教学导入。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料。要想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语言。只有这样,教学语言组织才会更加科学、高效,才能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导入是让学生了解课堂知识的重要一环,巧妙的教学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巧用导入语启发学生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牛津高一英语必修第三模块里的unit3backtothepast一章lostcivilizations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对单元知识背景进行分析,搜索有关庞贝、楼兰两座古城的资料,然后根据学生知识储备、认知特点,组织教学语言、准备课堂教学活动。
2.优化教学语言,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语言,才能为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应用提供有利条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与教学。鉴于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依照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优化,缩短师生距离,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如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goodmorning、goodafternoon为主的、例行公事似的师生问候方式,用校园趣事、社会热点或新授内容为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同样,在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时,教师可用haveyougotit?canyoucatchwhatIsaid等问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检验自己的教学节奏是否得当。在提问学生时,为了避免语言的单调性,用please、Ihope等礼貌用语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在提问总结中,尽量用“总结很全面”、“值得学习”等奖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让学生树立自信。在课堂结束时,巧用归纳总结用语和结束语,如“这节课大家的表现让人欣慰”、“希望大家能通过今天的学习有所收获”等,对课堂内容进行概括,布置课后任务,为下次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0 引言
夜上海论坛 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演变、发展都和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其语音、句法、语义以及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运用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散布于语言系统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甚至制约着语言的结构、修辞、交际模式等。在外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对加深学生对外语的领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把外语教学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很难甚至无法做到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
我们习惯于用东方文化背景去理解西方文化,尽管外形上非常相似,而由于貌合神离,常常形成难过的关口,所以抓住英汉区别,了解背景知识,应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教学已成为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各高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的大学生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但英语口笔头的交际能力却很差,说起话写起文章来往往词不达意,这里面原因很多,如过分重视语言的输入积累而忽视了输出创造,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但教学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不够重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英语老师只热衷于给学生讲授语言点,缺乏在大的文化背景下传授和解释语言知识的能力,殊不知正是那此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文化构成了我们“语言的底座”(Sapir,Edward. 1972. Language Defined),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效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要正确使用一种语言必须具备两类知识,一类是有关该语言本身的结构体系方面的知识,也即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的实际知识;一类是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的实际知识,包括各种“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交际知识、交际规则,这两类知识的融合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对母语和外语都是如此。学生只有在熟知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之后,才能更加自如和准确的使用英语,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大学英语》精读的编写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融知识性、利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课文的词汇解释简明扼要,练习安排合理有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交际能力,这是这套教材的特点和优点。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首先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夜上海论坛 这里所说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伦理道德、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些宏观因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必要,因为他们不象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语言材料,和外教交流的时间相对也少。所以在课时最多的精读课教学中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夜上海论坛 《大学英语》精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历史、科技、人物、风俗、生活等很多方面,但由于篇幅的原因,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只能是略有涉猎,课后的注释也不可能详尽,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些更直观、更丰富、更有趣的文化信息。比如第一册有两个单元都是描写发生在圣诞节期间的故事Unit5:A Miserable,Merry Christmas;Unit7:The Sampler,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圣诞节的起源、它的庆祝方式、它在西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而导入课文教学。
夜上海论坛 2 对英语习语的讨论
习语是指在意义和结构两方面都相对稳定的词组和句子,包括谚语、格言、固定表达法等。习语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尽管英汉语言中部分习语很相近,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如 “walls have ears”和“隔墙有耳”,还有一些英语中的习语已成为汉语习语的一部分,但大多数英语习语在汉语中是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补充一些解释和说明,比如介绍它们的起源,和汉语习语进行比较,引入相关的习语,等等,这样学生既获得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大学英语》精读中出现的习语都很常见且具有代表性,在课堂上花一些时间进行讨论是很必要的,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This was the last straw, I was very young: the prospect of working under a woman constituted the ultimate indignity. ( Book 2. Unit 4: My First Job. Line 43-44)
关键词:中医学;西医学;语言文化差异;中医英译
夜上海论坛 中医西传历经300多年,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西医学都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可见,二者至少具有三点共性,即研究对象相同——“人体生命过程”,目标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但是,二者的语言文化差异折射出中医学文化所具备的人文特征和西医学文化,尤其是现代西医学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科学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结果,一个民族所说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总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语言与文化都共同发展了几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与思维模式
中国文字是3000多年以来一直保留着象形书写法(与拼音书写法相对)的唯一文字。笔者通过比较、分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注:东汉·许慎撰,我国第一部收字齐全、形音义综合考辨、编排科学而系统的字典]与《黄帝内经》所反映的思维模式、哲学观念以及人体解剖、疾病和治疗知识,得出以下结论:《说文》中蕴涵的中医学知识与《内经》一脉相承;《说文》所体现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维模式与贯穿《内经》的“天一地一人”生态医学思维模式同出一辙;作为《内经》理论基础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可通过《说文》追本溯源;《说文》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结构、追溯汉字源流及本义,是研读《内经》以及探索研究中医学起源的重要书籍。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守性。这对于促进中医学家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用《内经》奠定的这种思维特点去影响其后的历代医家,发挥了无形的巨大作用。从阴阳、五行、精、气的象形字到《内经》广泛的取类比象,再到明清医籍对字的形音义的校勘、考辨,都显现出中医学思维之链中象形汉字的深远影响。
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的“形”与发音直接联系,对其语义的理解是以听觉为基础,从而跳出了以事物具体形象为材料的视觉思维框架,为发展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抽象推测、概念思维和范畴区分以及对这个世界力求得出客观判断的传统。实际上,医学英语词汇中所含的纯英语词汇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都是由医学词缀通过构词法拼缀而成的,而医学词缀多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词素。由于深刻的结构性差异(包括世界观、思维模式乃至语言),产生了中西文化之间理解和翻译的极大困难。从一种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都“走私”进来,而这套世界观和思维体系能否被对方文化传统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气”为例。《说文·气部》:“气,云气也。象形。”“气”在甲骨文中作“气”,象空中流动的气流,蒸发升腾,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为无形。因此,“气”是无形的,无处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时的“气”可英译为air。随后,包围、充斥在人类空间的“气”,被抽象化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具有物质含义的“气”。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医学家抓住时机,适时地将“气”引入医学。这样,“气”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学与医学的中介、桥梁。到了《内经》时代,“气”不仅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亦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且可化而为血、为精、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体正常生命功能活动为“神”。《内经》的全部理论与技术,几乎无一不与“气”相关,且各种各样的“气”名目繁多,有阴气、阳气;清气、浊气;天气、地气;正气、邪气;营气、卫气;四时之气、藏府之气、经脉之气;等等。此时。“气”早已不是a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现在,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qi已不再陌生。
2中医学术语、西医学术语与中医英译
夜上海论坛 现代术语学所观察到“专业术语的产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语言衍生而来”的情形,在中、西医学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证明。熟悉中医用语的人应该能够察觉,中医书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语言用字,且比较广泛地出现在同一成书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逦杰博士和文树德教授都主张将中医学的基本术语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语,如头、脚、胸、腹、心、肝、血等;一是从日常用语所引申出来的中医学专有名词,如窍、穴、卫、邪、命门、三焦、督脉等。由于前一类用语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化种群都有这类概念,而且各种群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也都存在着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汇,因此翻译时,采用译人语的对应词应该是最准确的方法;后一类代表中医专门知识的词汇则大多源自于隐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语言、以类比的方式形成,翻译时,可以通过字对字直译的方式加以译解,也就是将字面上的意思译出来。如窍译成orifice,穴译成point或hole、卫译成defense、邪译成evil、命门译成lifegate、三焦译成tripleburner、督脉译成governorvessel。关于西医学术语,魏逦杰博士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用词构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类则是由西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类由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类词语,尽管通常由医师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够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够分辨这些名词所指的情形为何。第二类词语中虽然有些词(如anemia、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对一般非专业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还被他们所使用,但是非专业者并无法以医学的准确性诊断出这些病情;这些名词所反应出的专业知识与一般的认知有很大的距离。第三类词语则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或设备便能加以了解或确定。魏遁杰博士认为,应该绝对避免使用纯然“严谨专业性的”第二类西医学名词术语翻译中医学概念,认为这样“必然会破坏了他(指‘译者’)意欲传达的这个知识体系(指‘中医学’)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类与第三类西医学名词术语才能用于翻译中医学概念H。笔者颇为赞同。笔者认为,中医学术语基本上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借用自普通语言的词汇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发热、头痛、咳嗽、心悸等;第二类由中医用以描述特定专业概念的词语组成,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第三类由中医学来源词语组成,如《说文解字·广部》中的某些形声字——疝、疸、痈、疡、痔等。而当初西医中译时所“借用”的中医学词汇也是相应的第一类和第三类,也就是说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别译为“心、肝、脾、肺、肾”和“麻疹、麻风、疟疾、癫痫”是基于全人类对人体和病的共同认识。而同时,我们也应从西医中译实践中吸取教训:采用第二类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西医学术语所引起的中西医学概念混淆不清的状况不应在中医英译中重演。如将typhoid,typhoidfever译为“伤寒”,typhoid或typhoidfever指的是“infectionoftheintestinecausedbySalmonellatyphiinfoodandwater”,临床表现为发烧、腹泻,甚至有血便,是肠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oftheintestine)。而中医学中的“伤寒”,广义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指外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
3医古文、医学英语与中医英译
夜上海论坛 让我们先观察比较一下下面两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2)“Manis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out—linesofeachofhisprincipalsystemoforgansmaybetracedback,likethoseofothermammals,tothefish—es.’’(L.A.B.一orradaile)。
(译文是:人属于后生动物,系五趾,三胚层高级动物,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象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他的每一个器官系统的轮廓可以追溯到鱼类)。以上都是从“发生学(genetics)”角度来界定人生命的起源,若仅从语言学角度考察,第一段四、六字成句,文辞简练、优美,具有诗一般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而第二段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语句平实、严谨,属于科技英语,谈不上文辞、韵律的优美。中医学的核心知识都来源于古典文献,即“文言文”。实际上,自《内经》问世以来,中医语言就基本定格在“文言文”。而“医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种,是文学语体。由于中医学术语具有高度多义性、同义性和模糊性,医古文又异常简练、具有丰富的修辞格,因此极易造成中医语言语义模糊,并引发学术之争。因此,中医学中的“咬文嚼字”现象——校勘、训诂或注释中医古典著作,更是渊远流长,并延续至今,从而体现出中医学所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征。而医学英语语义明确清晰,所表达的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属于科技英语,是科学语体。因此,在译介中医时,尤其是中医古典著作时,绝不能像西医中译一样仅注重传达原文所体现的医学知识,同时也应对原文所体现的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特征给予必要的关注,因为这些特征本身就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坚持严谨应用保持中医概念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并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体现中医典籍文化的更完美的翻译体系,使建立在中医典籍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顺利、持久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2006.
夜上海论坛 2何裕民.差异·困惑与选择——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149,170.
3魏遁杰.中医西传与翻译问题.医学与哲学2001;22(7):51—54.
夜上海论坛 4魏遁杰.英汉汉英中医词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
关键词:感染;英语文化;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31-01
夜上海论坛 自从国家取消师专,将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纳入高师院校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也成为各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已经适应了原有培养模式的高师院校必然要根据小学英语课程中的需求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理念,同时在专业课程讲授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小学英语课堂和国家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要求。
一、关注语言习惯的细小问题
夜上海论坛 语言习惯是文化特性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内涵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学生从学习专业课程之初,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是否符合英语文化习惯,对于不符合的内容要加以指导、练习,在日常交流中为学生做出此类型的典范,让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知英语文化。
拿称呼语来讲这是学生最容易犯错的简单常见问题,很多学生都自然地将英文中“teacher"与汉语中的“老师”等同起来,常常会听到学生对英语教师直呼“teacher"。这里学生犯错表面上是由于不了解"teacher”这个词在英文中不是称呼语的问题,而进一步来看是学生没有正确掌握英语称呼语的使用问题。称呼语能够反映文化因素,体现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地选择称呼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英语中称呼语的常见形式是直呼其名,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名字,男性可直接用“Sir",女性用“Madame"。而多数学生则根据汉语的习惯文化无法做到直呼教师的英文名字,这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明确英文的常用称呼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使用英语称呼语的习惯。
再如英文中的致谢在使用上也有别于汉语。英语中“Thank you.”一语几乎可以用于一切场合,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亦或关系亲密的朋友,都会在交流中使用到这句话;也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存在这种语义关系,一定会说“Thank you.”而汉语中在亲密关系中“谢谢”的使用要远远少于英语。汉语中对于别人的赞美总是采取谦和的方式应对,常用“哪里”或是“没有”这样的话语来回答,而英语的类似回答却只有简单而坦然的“Thank you.”汉语式的回答只会让英语人士迷惑不解。要让学生正确地使用“Thank you”这句话,这要求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不可轻视这个简单的习惯,要以自己语言上的规范致谢和对学生不懈的纠正来增加学生的文化意识。
夜上海论坛 语言学习的程度常见于语言使用的细微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善于发现学生的语言问题,及时纠正、解释,并用自己良好的语言习惯感染学生,使学生适应这种习惯并内化为自己语言知识的一部分。
二、深挖专业课程的文化点滴
1、词汇的内涵与使用
夜上海论坛 英语专业课程的教材中常会遇到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这时需要教师在语言技能训练过程中不忘强化文化内容。例如:英文在表达“老年人”这个概念时常使用“senior citizen",而英语国家的“senior citizen"与汉语中的“老年人”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汉语中的“老年人”受人尊敬,是智慧和知识的象征,英文中的“senior citizen"多有“无用,过时”之意,这让学生对英语社会构成有更深的理解。再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绝不是简单的“个人主义”,汉语中的“个人主义”多有贬义,而英文中这个词多有积极向上的语义色彩,体现了英语中强调个人价值,依靠个体发展而取得成功的价值观,是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反应了英语对个人努力的认可。只有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学生才可以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地道使用,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夜上海论坛 2、句式的选择
夜上海论坛 论文摘要: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是文化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笔者首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而阐述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及文化教育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学好文化,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夜上海论坛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 教材内容有缺陷。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
2 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 考试指挥起误导。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在考试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 教学环节有偏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夜上海论坛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可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仅注重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夜上海论坛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夜上海论坛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语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夜上海论坛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为特点的课程,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借助于文化知识传授,帮助学生探索英语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站在文化高度,挖掘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通过课文中所涉及和反映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情等等的分析,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其文化内涵,把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中学英语 小组讨论 问题 解决办法
夜上海论坛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1],这种师生关系是对话交往的关系,是双向和交互作用的,是互惠式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和缺乏沟通的关系[2],因而合作学习成为当今世界上颇具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3]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和策略[4]。合作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是小组活动[5],因而这种学习方式特别适用于中学英语课堂,现已被广大英语教师采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小组讨论易出现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讨论中教师调控过多或过少,或者教师相应的课堂控制能力有限。小组讨论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如果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活动之前错误地预期了讨论的时间,在学生讨论刚刚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要得出结论之前就过多地横加干涉,学生的讨论就会戛然而止,不能达到讨论预期目标;相反,若教师在讨论时没有任何干预,只是在讲台上等待讨论结果或者只是参与某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则无法发现整体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且相应的做出调整。
夜上海论坛 2.讨论的效率低下,讨论过程中学生容易散漫,不能关注于要解决的问题。有些情况下,老师给出的讨论题目不明确,或者是给出的题目过难,且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知识背景输入,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讨论;或者是题目过易,学生没有兴趣讨论,所以在讨论时就会出现说闲话、聊天等现象,讨论本身变成了并没有意义且浪费时间的活动,不仅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索获取问题的答案,还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3.在讨论过程中,小组内的职能分工不明确,有可能会导致中等生或差生的参与性不高,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讨论,其他学生只是在最后结果展示时随声附和,小组讨论变成了班里几个优生在主导整个讨论过程,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中等生或差生的积极性,优等生也会感觉这样的讨论浪费时间、没有意义。
夜上海论坛 4.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同学使用汉语,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标。英语课堂小组讨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小组讨论。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目的不单单地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努力探索问题答案,还有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讨论的问题用英语表达出来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小组讨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讨论过程用全程汉语或极少英语得出最终结论,再将结论翻译成英语。这种方式的讨论学生并不能将自己暴露于一个英语交流的环境,讨论预期达到的作用也大大削弱。
夜上海论坛 5.讨论结束后讨论展示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首先,在展示的过程中可能每次都是英语水平高的同学去表达,那些英语水平低的同学即使积极参与了讨论,或者是在讨论中有不同与别人的新奇想法也没有机会向同学们展示。其次,在其他小组展示时,许多学生还沉溺于激烈讨论的氛围中,或者是自己小组展示的最后润色中,并不能仔细聆听、思考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组与组之间不能做到充分的相互学习。
夜上海论坛 二、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
1.教师应该找到相应的可讨论点,或贴近学生生活,或紧跟时代潮流,使得学生有兴趣讨论、有能力讨论;并且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具有收集信息并针对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能力[6],因而在讨论之前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输入,使得小组成员在讨论前能够明确讨论的内容、目的,从而确定讨论及展示的形式以及做出相应的组内分工。
2.小组成员应控制在4-8个,并且分工明确,有组长、记录人、发言人以及计时员,组长应该是小组内相对而言英语水平最高或者是班长、学习委员等组织能力较高的同学[7];记录人应该负责记录并整理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思想的火花,使得小组在最终的展示环节中有相应的参考,不会遗漏重要信息。最终的展示也不拘泥于一个发言人,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是整个小组,对于一些困难的表达可以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展示,一些需要表演性且对英语水平要求并不严格的问题可以邀请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展示,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计时员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应该及时地提醒组内成员各个活动的展开时间,不会有时间已经到了但是讨论还没完成的结果。这样一来,分工明确,并且每位同学都有存在感。
夜上海论坛 3.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小组讨论以学生的讨论为主,但是教师的作用已不容小觑,教师要做到“转”、“看”、“听”、“说”。“转”,即教师要不停地在教室内走动,不能只是在讲台上机械地等待小学生讨论而不给与相应的调控;“看”,即教师要观察小组间的协作情况,观察同学们是否明确了讨论的目标,是否每位同学都参与到了讨论中;“听”,即教师要仔细地聆听是否小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尽可能多地使用了英语,是否有学生开小差或趁讨论的时间聊天、偷懒;“说”,即教师随机应变对于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作出调整,如适当地提高或者降低讨论的难度,给与恰当的提示,或者是提醒学生时间的掌控等,做好协调者、帮助者的角色,以提高讨论效率。
4.小组讨论必须有相应的讨论规则,制定可行的奖惩政策。若出现极个别学生讨论,其他学生聊天、说闲话;讨论中不能做到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在其他小组展示时没有做出及时、有效地反馈等现象,都应受到一定的扣分或惩罚。相反,在展示中小组推荐平时沉默寡言、腼腆内向的同学展示或者在其他小组展示时给与及时的赞同或质疑应该有相应的奖励。
5.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必须有团队意识,发挥每位同学的长处,给每位同学均等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中等生、差生参与讨论,因为参与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参与的经验给人一种内在的满足感[8],这可以提高中等生、差生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并且在发言结束后老师应该给表现好的小组相应的奖励,且给出自己认为更加合理的答案,在学生的讨论结果与老师的推荐答案之间应该有相应的引导与过度,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而讨论,讨论的结果有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合理的答案。
夜上海论坛 小组讨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在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中也要认识到小组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规避、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小组讨论合理、高效有序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活动中,教师也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式,因时因地制宜,因而,一线教师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活动的探索中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北京:教育研究,2002(9).
[2]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177.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5-7.
[4]徐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133.
[5]徐辉.现代西方教育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130.
[6]Barrows, Howard S, and Tamblyn, Robyn M, B. Sc. N.[M].Problem-Based Learning, Publ.1990.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原因 教授方法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夜上海论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夜上海论坛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夜上海论坛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夜上海论坛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夜上海论坛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夜上海论坛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夜上海论坛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夜上海论坛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夜上海论坛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夜上海论坛 1.抓好阅读课的教学。
(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
高中语文的学习知识主要是对于作品的赏析与体会,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文学类型,所以在高中时期,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文章要求你背诵或者默写,只是要求你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再用以前学习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了,这样容易造成前迁移,而且在高中语文的学习知识过程中,针对一个知识点,要归纳总结,将这个知识点的所有概念都连接起来,这才是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的迁移。确切的来说,是正迁移,就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对以前所学习的只是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的迁移将初中等以前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串联,实现了知识的凝结和加强,对于我们理解相关的概念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学习借景抒情这样的文章,高中语文课本往往是一章有两三节课的篇幅都是借景抒情文,通过对这三个文章的讲解和阅读,学生理解了借景抒情文的主要特点和相关的概念,这样在关于借景抒情文的整理中,学生就可以想到,借景抒情文运用到的主要的修辞手法、主要的语言描写、主要的背景和环境等等,都是将以往学习过的零散的知识点汇集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使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习知识的迁移。
夜上海论坛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的迁移主要是指通过学会分析的方法和写作的特点来让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让学生跳出语文书本的条条框框,培养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再依赖于老师的引导与讲解,而是在学习了老师的基本课文讲解过程之后,自己可以结合老师的经验和自身的理解能力,独立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分享,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这也是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一节课老师只是简单地做个开讲和结语,其他的部分由学生全部自己完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迁移理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就是让学生由单纯地从课本中汲取知识迁移到学生自己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这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者和引导者。
夜上海论坛 (三)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迁移理论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会教材和课本知识,而是通过对教材和课本的学习来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就是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的重点项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讲解和阐释,而是在课堂上恰当的迁移策略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说在讲到文言文中“之”这个字的用法时,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发言,或者在讲台上组织全班学生踊跃发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对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迁移策略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敏锐性,能够在教学中展开联想,让迁移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高中的语文老师不仅要精通语文课本,还要把课本之外的信息元素带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因为高中语文与各门课程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作为老师,只要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广泛学习知识,这样才能为提高迁移技巧和迁移能力做足够的准备。
二、结语
关键词 活动教学 课堂主体 学生主动性 学生需求 活动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英语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外界各种英语培训班的火爆,信息浪潮的扑面而来,这一切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我们还能固守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吗?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课程资源,才能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呢?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渠道是课堂,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是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体现的。因此,面对中职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设计有效合理的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武汉市财政学校的课堂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活动教学的措施。
二、活动教学的实施依据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皮亚杰也指出,社会经验知识---语言、价值、规则、道德和符号系统只能在与他人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心理及认知的发展。可以说,活动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的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教育部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积极实践,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这些理念的提出为中职英语活动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学生课堂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课堂活动实际情况如何呢?笔者对武汉市财政学校部分班级进行了英语课堂活动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及汇总。
(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方法需要引导。
归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的状况,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占一定比例,学生接触英语主要在课堂,但课外很少主动学习英语。他们碰到问题时会向同学或老师求助,也有学生选择放弃。因此,我们只有抓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才能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这个渠道抓不好,学生会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后面的教学将很难推进。
夜上海论坛 (二)课堂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效率需要提高。老师经常采用的课堂活动依次为:讲解、提问-回答、角色表演和朗读。学生上课的学习行为以听讲、记笔记居多,有时参与和很少参与课堂活动的比例相近,超过三成。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机会较少,而且即使说英语也以和其他同学一起答为多。这说明,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足、机会不多,课堂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这种以“语言知识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会压抑学生本已不太浓厚的学习兴趣,影响其课堂参与度。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得说“语言教师的缺点和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试图以教代学,剥夺了学生练习的时间,等于把学生请出了学习外语的主阵地”,因此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变。
(三)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看法和对英语教学的需求。有一半学生认为参与课堂活动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有些提高。这说明,只要我们设计的课堂活动能使更多学生参与,将大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部分学生希望今后能改变学习习惯和态度,能在实践中尝试新的途径提高英语。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有趣、互动的学习资源,多开展课堂活动和改进教学方式,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需求,它也是今后教学改进的方向之所在。
四、英语活动教学实施策略
夜上海论坛 语言教学是旨在产生语言学习的活动(activities whichare intended to bring about language learning),它是教师和学生交换思想、情感和信息的活动。这里强调的“活动”就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与参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怎能提高?没有练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他们哪来的兴趣?课堂何来的效率?针对学生的课堂现状及需求,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活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通过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策略指导形成良好习惯。在课堂中,老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的活动,让其在“做中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了才能领悟到学习的乐趣。
夜上海论坛 学生掌握策略了才能不断进步。
夜上海论坛 (二)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Hollingsworth认为,对课堂活动而言,有大的输入量并不一定有大的输出。要保证有效的输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提供学生使用这些交际语言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最大内化,使学生能主动吸纳信息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
从活动设计上说,首先要创设真实和与职业相关的语言学习情境,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体验成功。比如我在导入《What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高教社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1)一课时我先出示几张学生熟悉的俱乐部活动图片,让他们回答:What do they do? What club are they in? 然后观看一段校园俱乐部的视频,让学生说出听到的俱乐部名称。之后给学生一些表爱好的句子,让学生互相推荐俱乐部。其次,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其难度既具一定挑战性又能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比如在本课中,我为学生设计的任务是把学生分成面试组和应聘组,根据俱乐部的招聘信息(用英文列示俱乐部名称、要求、活动时间等),用学过的句型编加入俱乐部的对话,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反复操练,能精彩地展示应聘俱乐部的过程。第三,适当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和扩大教学容量。
夜上海论坛 从活动的操练而言,要遵循先模仿后复用、先单项后综合、先机械后活动的原则。活动形式有纯语言活动,即在教师的控制下,针对教材的某一语言项目,进行认识模仿、识记;准交际活动,即在教师的半控制条件下,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允许学生发挥、创造具有模拟交际性质的活动;交际活动,即在教师的不干预状态下
,学生的自由交际活动。比如在教《What doyou do?》(外研社国规教材,基础模块1)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生动的情境图片,猜测人物的职业。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要特别倡导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培养,要以学生认知、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效果。
夜上海论坛 从活动的结果和评价而言,活动要有结果、真实、有意义。
夜上海论坛 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种评价模式需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得展示他们知识、能力和成就的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能够做什么,而不是反之。学习评价不仅要对学习结果做鉴定,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之间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反馈、激励和改进,形成以评促学的动力机制。
夜上海论坛 (三)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并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步,活动中成长。
夜上海论坛 总之,语言学习不是一个理论活动,而是一个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活动教学法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英语活动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焕发教学活力,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Nunan,D.2000.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培养自学能力 积极性 兴趣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怎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学习能力依赖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图的确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比如老师教单词和短语;详细地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语言点。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的背诵和训练。如今,学生逐渐会使用新教材,而我们的教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夜上海论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有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
在每次的阅读课上,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然后就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再简单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讲些有关的幽默故事为阅读做铺垫。这些预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现在我们以初中教材unit13“Albert Einstein”为例,我们可以激励学生讲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将一些有关爱因斯坦事。很多学生会仰慕爱因斯坦的精神。
也有学生崇拜爱因斯坦的简朴而又有意思的人生。通过对爱因斯坦的讨论,联系到本班,那一位学生具有爱因斯坦的这种精神?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我们再以Unit17 “Life in the future”为例。我先让学生设想我们的未来生活是个什么样子。一个学生对他的同伴说:“去另一个星球” 我问他为什么,他答到:“因为地球上的能源越来越少,而人口越来越多”另一位学生说:“将来我呆在家里使用电脑去做我想做之事,有机器人为我代劳”其他各组的讨论都很激烈。 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听力和阅读课上也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那么口语课上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练习口语;阅读课上也能积极地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
夜上海论坛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读后的一系列任务。
以Unit13 “Albert Einstein”为例。当学生阅读完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复述课文。学生会尽力做准备。他们会看课后补充材料,会去改写、背诵、会查阅自己要使用的词或短语。这无疑中训练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地阅读习惯。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读懂简单的文章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学习方法的引导。阅读前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学生回答有困难的题,可以设计成用“ yes”“no”回答的题型。有时也设计一些能开发学生思维的“why”一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如果学生完成任务时有困难,老师要加以引导。比如,学生第一遍读了“Albert Einstein”我让学生完成一些在句子中填入单词的题。或者缩写课文。当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再让学生就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进行讨论。不同的是:在阅读 unit17 “Life in the future” 这篇文章时,我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我给他们帮助。
夜上海论坛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新的语言知识点,那是对学生另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查出在学习中遇到的新单词的意思;自己先找出不懂的新的语言知识点,然后我让学生用这些新词造句。根据情况,可以口头训练,也可以做笔头训练。当然,学生查出新词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句子后,不是说老师就马上去讲解,而是要学生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再读,然后学生再不懂的话,老师就有必要讲解。然后就这些句子复述课文某一句子或某一段落。这种方法是给予学生必须需要的帮助。
关键词:商务英语 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夜上海论坛 中西文化各自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不同,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传媒形式之一,不可避免地映射了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如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教育。让学生感知了解并熟悉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为正确使用地道的英语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般来说,中西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例如, dragon(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权力、威望的象征。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却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East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变译理论;娱乐新闻;编译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H05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外交流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渴望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了解,时下很多人对外国的娱乐、体育和各类名人的花边新闻等“软新闻”饶有兴趣。这就使得相应的新闻编译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对新闻编译提出了一些要求。
1.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黄忠廉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并发展的一个翻译理论体系。原本目的旨在探讨科技翻译,尤其是如何从国外海量的科技文献中选择我国急需的信息,并经过加工、整合、翻译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所用。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用信息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1a)。变译作为变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作为基石,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改译、译评、阐译、译写、参译作为变译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展开变译理论画卷。”
2.1变译理论与新闻编译
新闻翻译属于二次传播,由于原语作者和读者与译语作者和读者在社会背景、文化习俗、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性。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顺利阅读和迅速理解译语新闻,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语文字进行增删或顺序调整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新闻翻译实际上是新闻编译。现代媒体在新闻翻译方面多采用编译的方法,以期使新闻内容更集中,更精炼、更宏观,更便于二次传播,也更适合于译语语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从微观方面看,新闻编译势必具体使用到变译理论体系下的各种手段和具体方法。
2.2新闻编译的标准
中国学者刘其中,21世纪之初在归纳前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闻编译的标准:新闻编译必须充分展现新闻文字的体例和文风,突出一个“简”字:标题要简明精炼,导语要言简意赅,文字要简洁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再次传播,易于为广大受众迅速理解和接受。这一标准当然适用娱乐新闻编译。
2.3娱乐等“软新闻”的特征
软新闻有以下几点特征:(1)内容主要以体现社会、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方面为主;(2)写作动机是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注重趣味性;(3)表现手法上讲求轻松活泼、打动人心;(4)软新闻无时间限定,属于延缓性新闻。与那些题材严肃、着重时效性的硬新闻相比,软新闻更容易吸引当今社会不同读者的注意力,满足其不同的阅读需求。
3.变译理论在环球娱乐新闻编译中的应用
环球网站娱乐新闻可分为:娱乐人物(演员、歌手、名媛、名人)、娱乐性事件(金球奖、奥斯卡、格莱美、全英音乐奖、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电视剧(美剧、英剧、韩剧、日剧、泰剧)、电影(电影报道、影评)。
3.1先摘后译
夜上海论坛 正式提笔做稿子前,一定要通读全文,查看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情,掌握总结全文的能力。避免一开始就盲目做稿子,像复印机一样逐字逐句。这样就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应该站在第三者的高度去审视稿子内容。
这一点对于娱乐新闻编译尤为重要,因为英语娱乐新闻一般呈现金字塔式结构,内容比较散漫,外加各个外媒对某个重大娱乐新闻都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予以报道,这就更要促使译者具备能够从多方面摘取信息的能力。在这方面,变译理论中摘译方法的作用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般几千字的英文稿件用三四百汉字表达出来。超过这个长度的娱乐信息很难吸引到喜欢猎奇的遨游于信息之海的读者。
3.2标题的编译
夜上海论坛 标题好比新闻的眼睛,所以标题翻译的成败往往会影响到整条新闻的可读性。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英语新闻标题直译成中文的话,往往毫无趣味,这就要求译者根据所摘取的内容,重新拟一个比较能吸引中国人眼球的标题,有时还得到专业记者和编辑的帮助。
3.3导语翻译“增”与“缩”
夜上海论坛 做稿时,第一句导语很关键,但也需要简洁易懂,告诉读者:某某何时做了什么事情。如:歌坛天后蕾哈娜近日登上了某时尚杂志的封面;小甜甜布兰妮为某内衣杂志拍摄宣传广告;贝克汉姆代言某知名男性内衣品牌。从导语开始,就要注意做成的稿件是倒金字塔式结构,所以导语要把全文最重要的信息都凸显出来.
3.4正文翻译――译评
夜上海论坛 特别是既要注意抓住重点,又要使读者感到有趣,因此要边译边评,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
原文:Ultra-plunge long gown with a pap-friendly glimpse of sideboob: yawn, right? Nope, not when Burberry rustle you up a special number with the top half armoured in tiny gold spikes, which might be a little hedgehoggy on a more rounded body but which combine with that minxish Cara attitude and insanely willowy figure to make punk magic. The piled-on earrings, rings and necklaces and bad-girl plait are all working here. They don't call her the new Kate Moss for nothing, you know.
夜上海论坛 编译好的稿件:拖地长裙和深V的剪裁,其上半部布满微小的金铆钉就像刺猬一样,体态稍微丰满的迪瓦伊穿上巴宝莉该款长裙,其性感的风度与极其苗条的身材相配,绝对是朋克味十足。再加上叠戴的耳环与戒指,一个活脱脱的朋克坏女孩形象横空出世。
夜上海论坛 需要指出的是,以图片为主的新闻,不易太长、太繁琐,避免不需要的信息,不能被英文原文领到歧路。
4.娱乐新闻编译的一般原则
夜上海论坛 新闻翻译旨在向操不同语言的受众准确真实地传达信息,准确性是新闻翻译的首要标准。此外,新闻翻译须重视预期读者的反应,做到通俗晓畅,明白易懂,重视受众的接受效果。因此,我们在编译娱乐新闻时,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来使用相应的变译手段和方法,用既简洁准确又不失趣味性的语言把相关的娱乐信息尽早、尽快和尽可能明确地传达给读者。
夜上海论坛 结语:也许我们在做某件事时,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了某种方法,回头再了解并系统学习该理论时,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理直气壮地感觉。获取新闻已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闻编译为我们看得更远――了解全球的最新发展形势;走得更快――跟近最新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但愿本文能对于从事其它类型新闻编译的译者有所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1):19
[2]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13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国学教育 伦理观念 师资培训 素质教育
夜上海论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国学经典的文化价值、教育思想的学习,从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国学的理解与传承,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表现。本文从在初中语文课中开展国学教育的影响和意义出发,并对提高学生的国学意识的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研究。
一、国学经典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影响
作为国学的重要部分,四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主旨,它不仅对我国的古代社会有着长期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当代的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此,学习国学,必须注重从四书中获取有益的思想价值。
(一)国学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伦理观念
孔子是开创儒学经典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已传承了三千多年,在孔子的著作中《论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蕴藏的丰富的道理至今仍被人们深信而奉为经典。如“入则孝”提倡在家要尊崇孝道,“出则悌”则提倡与人交流要符合基本的人际伦理要求,言简而意赅的表达,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也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重要思想,在家庭、生活、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的行为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比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封建社会的角度出发,不仅道出了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封建道德,而且也将人民对家庭,对朋友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对今天的社会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影响,同时,对“爱”的阐述作为至上经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话道出了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为此,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为中国成为礼仪之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国学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殿堂的一枚瑰宝,因为音乐,让我们的情感得以抒发;因为音乐,让我们能够从枯燥的生活中寻找到宽松与激越,可以说,音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常常将“德”与“艺”作为一种高尚的艺术成就,而在“艺”中的音乐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足见音乐对成就艺术的地位与价值。通过国学的学习,不仅加深对精神生活的洗礼,同样也能提高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教化。
夜上海论坛 (三)以国学来推进“知行教育论”的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为我国“知行”理念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从对知识的认知,到对知识的应用,只有对知识的运用才是对知识的真正认知和掌握,周易有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说的就是“知”与“行”的关系与意义。
夜上海论坛 二、初中语文中开展国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夜上海论坛 教育的发展是要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其根本的,从素质教育的理论出发,对中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人生素养,同时也为国家的教育创新提供有力的实践,从小就加强国学文化的熏陶和教育,逐步形成学生高雅的人生境界。
(一)教育体制上加强对国学教育的引导
国学教育若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引入,需要从教育体制上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和引导,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其能够在对学生人格的树立和素质教育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在教材编选上要辅以必要的国学内容,都是引领国学走进课堂的重要举措。
(二)对国学教师的师资培训
拥有必要的师资是促进国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推进国学教育进程的必要前提。通过对国学教师的进一步培训,使其具有必需的正确的国学文化水平和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诵读经典,正确的看待国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对国学的正确认知和学习。比如,定期举办国学培训班,邀请国学大师亲临现场教学指导,开展有益的国学诵读比赛,让师生从国学中领悟国学的真谛,通过活动的开设,让国学教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热点。
(三)对国学教育的科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推动课堂改革的必要环节,国学教育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引入,同样需要通过课堂评价来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学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是国家教育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学校开展国学课堂的迫切需要,从台湾国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来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学教育的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大发展,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国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国学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加强国学教育,特别是加强对语言文化及礼仪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语言交际方面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够对学校的文明建设带来促进,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在对人的教育中以德为先,加强对国学的学习,加强对国学中优秀的思想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国学教育,推动教育观念的更新
夜上海论坛 知识加上能力才有生命力,才有创造力,即使你有丰富的知识,如果不能与能力进行结合,所学的都是无济于事的浪费。学习国学,将学习与实践进行有益结合,革除掉过去以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去推动教育的改革,国学作为文化的根源,民族精神的魂魄,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来继承,来发展。
总之,国学的精神在于教人如何做人,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国学知识的有效引入,让学生从学的过程中感受“觉悟”的力量,弘扬国学精粹,振兴国学教育,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而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摘要:任何文学作品的翻译都不能“忠实”地反映原文的面貌,本文试从译文对原文的误译、失落、添加和转译四方面浅析理雅各英译《论语》中文本变异现象。
关键词:论语;翻译;理雅各;文本变异
夜上海论坛 (一)译文对原文的误译
理雅各在香港的三十年里,虽然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典籍以帮助其更准确地翻译《论语》,但是他作为一个外来文化者,对文言词意的理解难免出现错误。
1.虚词误译
原文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人而不忠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乎?”(而)
译文1: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理雅各在这句翻译中,将“三省吾身”的“三”理解为指具体数字,译成“three points”,但实际上在古代,“三”、“九”等数字表达的是一个虚指概念,意思是多次,即“many times”。杨伯峻更说:“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1但在《论语》译本中,理雅各多次把这类虚指数翻译成了实数,可见在这个概念上他并没有了解中国古代对数字的使用含义。
2.实词误译
夜上海论坛 原文2:色斯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哉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文2:The Master said,“There is the hen-pheasant on the hill bridge.At its season!At its season!”Tsze-lu made a motion to it.Thrice it smelt him and then rose.
根据杨伯峻注,“嗅”当作“”的通假,意思是张两翅之貌。理雅各只是根据字面意思将它翻译为“smell”,这显然是错误的。
(二)译文对原文的失落
夜上海论坛 因为中西两种文明的异质性,《论语》中一些含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在英语世界里找不到对等的替代物,理雅各只能将这些词汇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或用一般的泛化事物去替代,而其在中华文化里特有的内涵就丢失了。试看:
原文3: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之矣。”(八佾)
夜上海论坛 译文3:The Master said,“At the great sacrifice,after the pouring out of the libation,I have no wish to look on.”
杨伯峻在注释中说“――这一礼是指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2在理雅各的译本中只将它翻译为“the great sacrifice”,用一个泛化的词去替代“”,从字面意思上丝毫看不出有“天子”之意,而且“great”既可以指天子,也可以指诸侯或者其他大的祭祀之礼,可以说“”这个词特有的文化内涵丢失了。
(三)译文对原文的添加
夜上海论坛 译者在翻译文本中,为了更好地解释原文,会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在译文中添加一些原文中没有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添加有时候是对原文本身意思的违背。
夜上海论坛 原文4: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者,其由?”子路之喜。子曰:“由也好勇我,所取材。”(公冶)
译文4:The Master said,“My doctrines make no way.I will get upon a raft,and float about on the sea.He that will accompany me will be Yu,I dare say.” Tsze-lu hearing this was glad,upon which the Master said,“Yu is fonder of daring than I am.He does not exercise his judgment upon matters.”
在最后一句的翻译中,理雅各自己对原文进行了发挥。“无所取材”的本来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可取的”。
(四)译文对原文的转译
夜上海论坛 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在本源上是有很大差异的,翻译者往往采用目的文化与源文化相似的事物进行互译。如在理雅各英译《论语》中就习惯用“Heaven”来翻译儒家文化“天”的概念。
夜上海论坛 原文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七十而心所欲,不矩。”(而)
译文5:The Master said,“At fifteen,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At thirty,I stood firm.
“At forty,I had no doubts.
“At fifty,I knew the decrees of Heaven.
“At sixty,my ear was an obedient organ for the reception of truth.
“At seventy,I could follow what my heart desired,without transgressing what was right.”
夜上海论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英语中的“Heaven”和汉语中“天”并不是一个概念。将汉语的“天”翻译成为英语“Heaven”,就会直接导致歪曲的理解。英汉词典对于“天”的标准翻译有“物质的天体、太空、天空”,“天气”,“一日”,“天国、天命、上帝、拟人化的大自然”,“丈夫”,“必不可少的”;对照汉语词典对“天”的所提供的解释:天空,气,天的运动与气象,太阳,神,自然界、自然的,君,父亲,必不可少的,一段时间,一日,阳,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自然倾向和天性、身,巨大、伟大。尽管两者的这些释义有些重叠,英汉中对“天”的规定最大的不同是,汉语词典中明显地缺少“天国”、“天命”、“上帝”、“拟人化的大自然”(Heaven,Providence,God,Nature)的释义。事实上,西方传统中需要诉诸于超越的神的二元论,与中国文化根本毫不相干。将汉语之“天”译成“Heaven”,或将“Heaven”译成“天”,不仅会改变汉英两种语言中“天”这一词的语境生成链条,而且会将西方文化中赋予“Heaven”这一词的具有超越的神的观念传达给中国人。当然,反之,在汉语语境下来理解“Heaven”,也会让英语中的“heaven”一词过滤掉其固有的原语文化本蕴。
夜上海论坛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