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信息系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给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必须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首先,图书馆的集成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人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源.同时使得图书馆的借阅、还书、预订以及续借等工作更加方便有效.减轻了图书馆人员很多的物理负担。
其次,在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上.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是以物质的文献资料为主,查阅、储存等既占空间.又存在质量保障问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的文献资料逐渐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购书的代价,同时也促进了文献资料的方便阅读和管理。因此.传统的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的结合是当前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特点。
夜上海论坛 再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条件下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以印刷型为主.图书馆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服务内容以纸质文献为主服务方式以人与人面对面为主。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馆藏以印刷型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管理与业务工作以计算机操作为主.服务方式以人与计算机(网络)及面对面相结合,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信息收集加工文献信息管理、文献信息传递、个性化针对性信息咨询与读者辅导,逐渐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因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进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有效运行但同时也暴露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许多问题.亟需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当前,如何加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主动跨入数字化时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1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夜上海论坛 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
夜上海论坛 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这种既有区别又具有内在发展联系使图书馆人认识到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图书馆务必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这样,才能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高校数字化建设也应把握这一主体方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服务创新。
2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在我国,由于图书馆数字化起步较晚,计算机在全社会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数字化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前提条件,不然,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犹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根据各高校的学科特点、科研方向和日后的发展规模,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同时,还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实现网上轻松阅读和下载。
社会资源馆藏化,指对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网上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搜索、跟踪和过滤,将有关资源分门别类地加以组织,供教师、学生使用。如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开通相关镜像站点,有用Web方式提供网上检索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一项关联度较高的工程,鉴于图书馆又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务必在政策上给予特别的扶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动作,据某省图工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的调查,目前,该省29所高校图书馆已有23所通过了自动化工作的评估,自动化建设的总经费达1855万元,购置各种硬件设备共计1317台(件),自动化应用集成系统计23套。在软件应用方面,采访子系统应用的有22所高校;流通子系统应用的有21所高校;查询子系统应用的有19所高校;期刊子系统应用的有18所高校;文献开发系统应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拥有校际局域网,联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某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中国船舶文献等5个专题数据库,存储14万多条数据。此外,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建立起来颇具特色的数据库,既充分收集了相关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又为学校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良的保障。
夜上海论坛 4组织模式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保证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崭新的图书馆形态。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要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对此,我们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去理解,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从技术层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户接口、预处理系统、查询系统和对象库等基本构件;三是从社会组织系统方面去理解,作为社会整个的数字图书馆与行为个体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各自的组织结构及相互关系。
从宏观角度去探析数字化后的高校图书馆,它仅仅是日后社会广义数字图书馆众多节点的一个点,是狭义的数字图书馆。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组织模式)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按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
夜上海论坛 1)人文科学部门。负责人文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学部门(可根据各高校的科学设置状况,设置若干小组加以细分)。负责自然科学方面数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询、传播等工作。
夜上海论坛 3)数字系统维护部门。负责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数据保存备份等工作,兼管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及诉讼工作。
夜上海论坛 4)管理部门。保障图书馆内部信息的通畅,负责管理指令的下达、执行和反馈,进行上下沟通业务联系及馆际间横向协作等工作,并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管理目标,作出科学、前瞻性的规划。
按主题进行部门设置、工作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时代组织模式的创新,大大精简了传统的庞大工作部门,便于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着重、着力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传播,突出信息咨询服务,有利于优化人员结构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题进行图书馆组织创新,实质是充分发挥专家型馆员的学科“领头羊”作用,同时也迎合了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同时,还要注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提高。日后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应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按数字化的发展建设进程,逐步增加既具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有信息学、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长复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现有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2)多媒体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夜上海论坛 (一)信息交换不畅通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存储、开发传递与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机构,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从事信息工作的机构,长期以来都存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从图书馆内部环境来看,各个工作环节、各科室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交流。从图书馆的外部环境来看,无论是横向交流还是纵向联系都存在信息交换不畅的问题。
(二)信息采集不规范
夜上海论坛 在文献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准确和不适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源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是管理过程中没有重视信息的优化,导致出现“信息污染”和“信息公害”。可见,想要保证信息源都是对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且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注意信息采集这一关键环节,使信息达到条理化、系统化。
夜上海论坛 二、应对策略及管理思路
夜上海论坛 (一)优化图书馆的内部管理
夜上海论坛 同其他形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相类似的一点就是,图书馆这样一个繁杂的管理系统同样能够简化成由领导与职工组成。在开展图书馆活动的时候,领导与职工间必然存在很多的联系,而通过对他们之间的关联信息进行有效地提取和分析,就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图书馆管理系统所处的状态。所以,在开展馆内工作的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上级系统所发出的信息,比如方针政策任务指标等等。因为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这部分信息,管理者才可以制订更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目标。借助于信息论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清楚地揭晓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联系及信息特征,同时也能够为目标管理的实现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接收、变换和传递信息的一个过程,其中信息的分析鉴别和处理工作,必须通过图书馆访问系统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通过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思维方法对多种信息进行加工,从中找出最有利于图书馆管理的信息。
(二)优化图书馆的访问系统
将图书馆访问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系统。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会收到来自于外部的文献信息,同时也能够收到源自于领导的管理信息以及邻近系统所发送的反馈信息,而这些信息不间断地流经访问系统,访问系统才得以不断运行。而访问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依据信息传递的相关流程来对信息进行接收并处理。
夜上海论坛 1.访问系统要对文献信息进行接收与处理。
夜上海论坛 访问系统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文献信息,而在这些信息未实现加工以前,它们通常都是杂乱无章的。在这种情况下,访问人员就应该在管理指令的引导之下,按照访问计划、具体需求以及文献价值,与图书馆内外部的反馈意见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对文献进行取舍,并确立其订量,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地建档以备今后的检查。
夜上海论坛 2.访问系统还应该对邻近系统所发送的反馈
信息进行接收与处理。进入图书馆的文献,在经过验收登记以后就会分别传给流通阅览系统以及分编系统。对于分编系统和流通阅览系统而言这部分信息是输入信息,而分编系统和流通阅览系统通过对这部分输入信息展开分析以及鉴别之后就会将相应的结果反馈给访问系统,从而形成了访问系统的反馈信息。访问系统在接收到分编系统和流通阅览系统所发送的反馈信息以后,就会根据这一反馈信息来对访问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整,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得到有效地满足。
(三)优化图书馆的资源管理
夜上海论坛 1.对自有资源的优化
夜上海论坛 连续出版物中不仅蕴含了大量的情报,而且其内容时新、论题丰富、范围广泛,同时连续出版物上所刊登的论文通常都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国内、国外在该领域的新发展以及新动态,具体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数据以及新的实验结果等。所以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根据现代的信息论设计好自己的主页,在自己的主页中依据资源类型进行排列,例如专业分类信息资源、网上综合信息资源、馆藏数字化资源等。各学科的管理员负责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网络学科专业指引库,突显出本校馆藏的独有特色,实现学校信息化。信息论在对图书资源管理中的另一种运用就是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反馈,了解用户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信息需求、心理倾向等,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用户的行为方式表示理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让用户检索到相关信息,使各类信息得以广泛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对图书馆资源的管理水平。
2.对外界资源的优化
首先,信息论有助于展开图书馆之间的图书互借服务。信息论的运用对高校图书馆在存储、标引、流通期刊、采编等方面有积极影响。网络联机服务能够避免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丢失或遗漏,防止文献资源重复储存,图书馆之间可共享文字资料。其次,信息论有助于构建图书馆信息传递服务体系,提供馆间互借服务。构建完善成熟的图书馆信息传递服务体系,允许多个图书馆之间互相借阅文献资料,具体情况如下:一是以省、市区图书馆系统为中心,构建图书馆信息传递服务体系,图书馆之间可以互借文献资料;二是购买硬件设备,依据相关要求进行安装,建立信息传递服务体系,对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互借服务进行合理规划;三是对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书目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制作联合的书目目录,将其和图书馆文献资料传递服务体系结合起来,方便广大读者和图书管理员查询相关信息。最后,信息论有助于构建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数字化参考与咨询。在信息论的支撑下,采用网络信息传输方式,通过在线交谈、电子邮件、MSN等工具给广大读者提供数字化的文献信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服务系统,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该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给广大读者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便于广大读者和图书管理员进行交流。
三、结论
1.1概念厘定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及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进行管理,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及与信息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高校开设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描述、信息构建、信息安全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等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起源、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开设的图书馆学专业通过文献学概论、电子文献检索、现代图书馆学、数字图书馆、JAVA 程序设计、新型程序设计方法、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与知识库、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理论、高级计算机网络、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等课程的设置,旨在有针对性的培养图书馆方面的专业人才,挖掘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库的价值,进行更有深度的情报交流与知识交流。
档案学是探索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和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水平,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终达到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的目的。高校开设的档案学专业通过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网站建设、科技档案管理、档案法规学、档案文献检索、专门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计算机管理、外国档案管理等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希望学生借鉴国外档案管理优势与经验,结合国内档案发展现状,运用专业技能管理档案文献,加强档案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建设档案室、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做出贡献。
夜上海论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点是计算机软件的维护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但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逐渐强调面向信息分析与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同时也注重与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相结合。高校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管理类专业课程,诸如西方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概论、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以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诸如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信息系统分析设计、JSP基础教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等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计算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四大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也各具特色,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突出人才发展的专业性。
1.2概念辨析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者紧密又有区别。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传统的图书馆学发展而来的,它偏重于对文献信息的研究,还涉及信息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等问题。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伴随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偏重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两大专业有很多重合或者相似的科目。但不能因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子学科,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国内部分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对比
2.1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能够掌握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以及熟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系统的档案学文化知识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或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局)、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等从事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行政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文秘、编史修志等工作及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背景,掌握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能够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从事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及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2.2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硕士意在培养信息技术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管理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能够独立承担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胜任国家机构、党政团体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能够在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管理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及利用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档案学本科重在培养从事档案管理及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资源开发及档案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能够胜任办公室科学管理及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维护和技术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可在国家机关、工商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等方面的管理人才。
2.3武汉大学
夜上海论坛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需要、掌握信息基础技能,具有较好信息素养、可胜任各类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公共信息工作部门的信息咨询、信息处理、信息服务尤其是电子信息服务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具备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检索、组织、描述、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政务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4南京大学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深厚文献功底、能够从事知识资源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从事档案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旨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能力、能够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5苏州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重点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机构从事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学本科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并能担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专业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胜任信息化社会中各类社会组织的文秘、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重在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软硬件开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综合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几所高校的这几个专业都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培养,反映出四大专业在学科范畴上的交叉性。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此本科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与控制的一门学科,它要求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但更多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档案学专业和图书馆专业在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高校甚至将二者合并设为一个专业。档案学专业人才主要从事档案资源的管理,是一种“社会记忆”工作,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主要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构成要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相对而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
3.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3.1创意档案
2001年,一个叫做“创意档案(Creative Archive)”的BBC姊妹创新开放了部分BBC大容量的档案文件――这个档案囊括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图书馆。公众可以按照他们的喜好免费享用这项内容,当然是非商业用途。
从此案例中可看出,档案文件包含了图书馆的内容,而这种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进行整合必须依赖信息技术。同时,“创意档案”内容的处理与开放则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公众对此种信息资源的享用是以用户的角色参与信息服务过程的体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四大专业的紧密联系。
3.2图书的数字化整合
像Google这样的公司,以及哈佛、牛津、斯坦福这样有影响力的机构的图书馆馆员,他们几千本几千本地迅速扫描这些书并将其数字化。与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起,这些电子书会被整合在一起进入知识与文明的图书馆。当这个全新而真实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成熟了,它将为合作、学习、创新提供一个共享平台,将使现在的因特网看起来像个二手书店。
夜上海论坛 从此案例可总结出,这样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数字化然后提供共享平台的过程实则体现了对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图书馆馆员对馆藏纸质信息资源的管理的创新。而这样一个过程无疑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想象档案纸质资料也可以相类似地被进行数字化整合。
3.3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渊源联系与区别
无论是从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交叉重复性来看,还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共性来看,图书馆学与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都有着同族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学、档案学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都是信息资源,档案文献和图书文献都是知识载体。我国早期的图书馆工作与档案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理论研究都是围绕文献如图书和档案的生产、采集、评价、组织、存储、传输、检索和传播等过程,技术方法上都是围绕索引技术、集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文献缩微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有着密切关系。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多必要条件,诸如大量的实践经验、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它们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领域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总结,从而对信息资源管理形成学科体系架构产生了有利影响。图书馆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图书馆更有成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与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用户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实现了以信息系统为中心到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转变,用户的角色力量在增强,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视用户的指向性。
图书馆学、档案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由于各自研究对象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在管理制度、原则和技术方法上各具特色、彼此独立,学科性质和学科研究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图书馆学一直以来都注重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利用,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图书馆学工作者都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和高效信息检索、信息共享等领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开放程度高,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可获得图书馆的资源。档案学最广泛的应用即是在档案室和档案馆内管理档案文献的实践。档案在一定时间内有着较强的机密性,因此,建立保密制度和开放制度是必要的。档案多数为原稿,档案室和档案馆都建立特殊的利用制度,规定档案文献一般不能外借出馆。档案的存毁也有相应的鉴定制度,不同的档案文献归属永久保存、定期保存和销毁三种形式。近年来,信息管理学派与信息系统学派互相融合,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交叉性越来越显著,文献互引现象也愈加明显,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管理都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体系,都可以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母学科下,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与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架构也正趋于成熟。
夜上海论坛 4.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4.1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信息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作为政府行政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企业和政府管理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改善企业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核心。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开展,信息服务以及对信息活动要素的管理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对于企业而言,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战略意义,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起源于美国政府的文书管理领域,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管理和图书情报领域,并形成记录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三大学派。在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增强,三大学派逐渐走向融合。近年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开始向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方向演进。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运营即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知识资源管理以及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在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IT部门和IT员工的激励和学习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同时随着企业联盟合作的加强和跨地区项目的增加,供应链管理和虚拟团队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国内学者借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协会会议提出的相关研讨课题,开始加强对电子商务、电子学习、虚拟组织、语义网以及Web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内部多学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是组织开展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如何选择、实施、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成功,如何将“人机”和谐化带来最大效益,这些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依赖。
4.2有效快捷地检索、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将成为重点
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当今社会中,图书馆分为纸质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角。因此,图书馆学专业将更充分深入地揭示有关收集、组织、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和知识的规律,尤其是对数字化资源的处理与利用。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功能、作用等;二是相关技术研究,包括XML语言、元数据、数据挖掘、数据仓储、知识信息导航、数据异构封装等;三是建设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联合与衔接、对馆员素质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新型服务以及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纯技术和纯理论方面,国内都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如何将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继而运用到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中,是国内学者面临的难题。
数字图书馆最富有创造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趋势即是创客空间将与数字图书馆相辅相成。创客空间是具有相同兴趣或爱好的人们将各种想法或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场所,它是创新2.0模式的典型范例。创客空间顺应了时展要求,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它将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甚至影响数字图书馆发生深刻变革。
夜上海论坛 4.3将更多的“社会记忆”数字化
夜上海论坛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覆盖,档案学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如何将文献数字化,即将文献集成、整合到网络上并供人们查阅。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在档案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档案文件管理已然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企业档案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划定企业档案的范畴,如何使企业档案上升到夜上海论坛的高度并得到企业内部员工与社会的认可,成为研究中的主流问题。而企业档案又与知识管理密不可分,两者有着共同的动机和目标,即是实现企业的知识传播、共享与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平衡档案资源的共享机制与其自身特殊的保密性之间的矛盾是档案学今后的研究重点。此外,档案研究必定会借鉴相关学科的高端先进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3G网格等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4.4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主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将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换言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更多的致力于培养新型高端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从国内外研究方法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尤其重视技术手段和系统规范的数学模型。但西方研究者注重实证方法,而国内研究者主要依赖于理论研究方法。信息技术的管理会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而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而其依赖的信息技术也势必会产生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软系统开发方法之外的新的技术方法。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
夜上海论坛 21世纪伊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更新,开启了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图书馆储藏信息的方式以及对信息资源查找的方式俨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以及人们发展需求。人们越来越希望信息的汲取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乃至地点和借阅等条件限制,由于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极大的节省人们查找信息资源的时间,方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到需要的信息,被人们所期待。这是传统的图书馆所不及的,更是单纯档案部门的工作无法实现的。所以,尽快将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是快速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作为高职院校获取信息最主要渠道的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部门,也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走一体化管理之路,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这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都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一、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具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夜上海论坛 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于1985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意见中不仅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的发展规划。学界和业界皆对图书、档案一体化从理论上进行了诸多讨论和分析,在实践中,各国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图书、档案具有同源、同根性
夜上海论坛 远古结绳记事,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档案萌芽。后来中华先民把这些档案加以汇辑,传播到外界,流传于后世,是原始档案功能升级,从而形成最早的图书[1]。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使得这两个学科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2、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夜上海论坛 图书和档案都是记录和传达某种信息的一种形式或者介质。信息是二者的共有本质,是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共同的起点和基础。图书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被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职能。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又可脱离产生它的实践活动而被存储和传递;都有现实的实用性;都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
3、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职能和发展方向,管理手段高度相似
图书、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都是信息及其载体的搜集、选择、整序、存储、传播及利用。管理手段主要是分类、编目、归档、主题、索引等,在过去都是手工操作,现今大都是自动化管理。广泛采用现代化技术是图书、档案管理的共同发展方向,它可以使信息传递网络化,从而达到高速、高层次、高效的使用目的。
4、贝塔朗菲定律指出:整体系统的属大于各孤立子系统的总和
我们把这一定律应用到图书、档案一体化的研究中,就可以得出将图书和档案合起来的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图书、档案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功能。因此,图书、档案一体化的本质就是整体内各个子系统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合理流通中,向着“合”的方向发展,促进系统属性和功能的增加[3]。
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能够全面满足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互联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到档案馆或者图书馆查询信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对于原始档案信息、系统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参考资料的查询非常不便。然而,从宏观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都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都具有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保障的职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信息都具有为不同读者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信息在利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会反过来促进图书和档案发展的一体化。
2、能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成本
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4],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和档案的价值,将图书和档案纳入高校的数据库是重要举措。第一,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与文献资料的共享、方便管理,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好的服务;第二,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索体系和检索平台,将图书信息、档案信息电子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使用网络链接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外,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为早日实现图书档案的一体化提供条件;第三,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积极使用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图书、档案有机联系,加快图书信息与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专题化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服务,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研需要。
3、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图书还是档案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馆藏丰富了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档案结合起来,借助科研等档案资料举办各种科技知识讲座、科技成果奖、评选师生优秀论文等,使广大师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从图书、档案中获取新知识,新思路,创造新才能,进而汲取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师生创新的热情。档案的编研与图书馆建设的一体化更是积累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史档案的人文建设,能够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更大限度地把图书馆与档案馆建设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使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这二者得以更完好的保存与传承,有助于高校从中总结办学规律、办学经验,最终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制约因素
1、缺乏坚实而正确的理论指导
在我国,设置有档案专业的高校一共33所,但图书、档案学专业在院系归属上不是很统一,不够明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如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设在管理学院,有的如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设在信息学院,有的如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等设在人文学院,还有的如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湖北大学等设置在历史学院等等。这说明这些专业目前还依然处于一种依附状态,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独立的专业定位,其发展和走向也未能形成学明确的思路,这样的结果往往就导致其理论水平也处于一种滞后状态。学科建设现状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夜上海论坛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档案两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的各自为政的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扩展,重新组成一个统一协作网络的过程。目前,这两个系统从各个角度来说还处于互不相干的孤立状态,缺乏横向交流联络。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归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则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重要核心问题[5]。
四、推进高职院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夜上海论坛 1、改变传统思维,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解决观念上的种种偏见,在思想上明确图书、档案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图书、档案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件迫切的任务。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档案学二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是创新管理机制的必要手段。
2、加强宏观管理,统一制度标准
夜上海论坛 从全局出发,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统一的规范对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加以控制和约束,改变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封闭、孤立的状态,理顺专业系统和各方面关系,加强二者横向联系,尽快实行图书、档案实体管理的相互交叉管理[6]。只有制定了统一的、权威的机构和相应系列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上的一体化,才能使两个独立但本质上又相同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下互相沟通、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3、研究二者共性,统一相应技术标准
夜上海论坛 图书、档案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一体化管理就无从谈起。目前,作为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它们的标准化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后的任务是要以一体化为目标,重新审视已制定的各项标准,结合图书、档案工作的工作特点,寻找两者具有互换性和交融性的结合点,制定出凸显共性、适用更广的技术标准,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
4、多渠道、全方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通用型人才
图书、档案一体化需要一支具有既掌握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经验和规律又熟悉网络技术、精通信息管理技术的新型知识结构的通用型人才队伍[7]。他们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图书、档案管理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有资源共享意识,为一体化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图书馆学、档案学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孙伟江,付杰.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4(4).
[2]袁素娟.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部大开发,2011(3)
夜上海论坛 [3]季晓林.图书馆办馆新模式: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天津泰达图书馆办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5).
[4]陈革.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5]韦晓燕.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0(5)
[6]黄媛.对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资料工作,2009(1).转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网络环境
夜上海论坛 目前,随着信息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环境的发展形势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也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将现代化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选取合理的措施,不断加大建设图书管理资料的力度,从而有效的推动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完善。
1 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简单的说是相关人员在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时,提高网络技术的使用效率,并且采取网络手段的优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而有效的将管理水平加以提升,为读者营造出一份和谐的氛围。从当前形势发展情况来说,以往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通常是用纸质当做媒介,而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图书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在以往管理模式下,致使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的图书因为储存不到位而损坏的事情很多,这样就使以往的管理形式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只有不断增强对其的使用,才可以最大程度上达到网络化管理的效果,将其必要性全面的呈现出来。
夜上海论坛 2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
夜上海论坛 2.1 系统建设思路分析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采取B/S体系架构,该系统主要包含3个子系统,分别为:用户查询系统、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JSP技术下的Web编程结构,采用SQL2008数据库。
2.2 系统功能的具体设计
(1)整体结构设计。该系统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数据库操作、图书管理、页面处理3个类集。其中,数据库操作类集的功能就在于管理与数据库的连接、操作;图书管理类集的功能就在于查询以及添加和删除、更新和删除管理员和用户的有关信息;页面处理类集的功能就在于集合JSP页面,为用户操作提供需求。(2)整体功能设计。该系统的功能主要包含了用户权限管理、图书管理、用户查询功能。
2.3 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夜上海论坛 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是为了使用,因此作为相关人员,应当在平时工作中对该管理体系进行使用,这样才能够发挥出给系统的作用,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目的。
3 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研究
夜上海论坛 相关单位在对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工作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即使将管理体系建立完毕,并且对其使用的方式提出了相关见解,但是并不是有了管理体系以后就能够实现一劳永逸的效果。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大D书资料的建设力度,相关单位还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夜上海论坛 3.1 网络化的图书资料收集
传统的图书资料通常都是将馆藏型当做主要对象,因此不管是购买相关资料,还是储存资料,都应当采取手工的形式进行。然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下,相关单位应当将以往的馆藏型逐渐转变成网络型,并且利用现代化设备的操作形式进行工作。
夜上海论坛 3.2 动态化的图书资料储存
当图书资料通过实物的方式放入到图书馆中,其主要方式是以静态的形式存在,当读者用到它的时候,才可以将里面的内容呈现出来。然而,就网络化图书馆而言,是利用数据化的方式在计算机中储存的,即使没有较强的直观性,但是所储存的资料不属于实物,这样就会依据储存数量而决定,通常都是以网络所存在的数量进行确定,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才可以使读者利用相关的管理系统对资料进行相应的查找、下载等操作,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拷贝。随着本系统中含有的用户模式,就能够设置有关的功能。
3.3 共享化的图书资料效能
夜上海论坛 和以往图书资料进行比较,网络化的图书资料在相应的数据模式在存在,并且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本系统的大力支持下,使图书资料不能因为读者的下载、输出等操作而在数据库里找不到,所以相关人员通过使用该系统能够实现共享资料的效果,并且有着较强的共享性。而以往馆藏资料中,只有等到借阅的时候读者才可以享受。因此,相关人员对处于网络环境下的资料应当尽快将不同种类的内容通过扫描的形式输入到数据库里面。
夜上海论坛 3.4 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夜上海论坛 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是发展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变化迅速、包罗万象和数量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只有合理地开发和配置网络信息资源,才能紧跟时展的需要。然而虚拟信息资源开发属于个性化、动态化的过程,所以作为图书管理人员,应紧密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方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化的优化和完善,加工和提炼动态化的网络信息,并使其成为序列化的信息资料,不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全、最新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还能适应时展对知识和信息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着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网络,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数字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夜上海论坛 3.5 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为了加强文献的网络化建设,一直注重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并具有各自的特色,而不足之处就在于其规范性和标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很多图书馆自身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往往功能不一、标准各异,而这就难以全面的实现图书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所以,为了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图书馆应切实将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科学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网络信息建设的同时,促进图书资料现代化的管理,而这就需要各图书馆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学习先进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就网络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以及图书馆建设而言,相关人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人员应当尽可能的使用网络手段,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管理系统不断创新,提高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推动图书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相关单位还应当紧紧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在使用网络手段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这样才能够推动其和谐的发展,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刘兴华.试论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A].“决策论坛――企业党建与政工创新工作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2]吴旭凤.图书资料分类标引的质量管理[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3]宋晓莉.谈谈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信息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关 键 词】理论图书馆……
夜上海论坛 1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与历史任务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应当是系统总结19~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在准确把握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史基础的同时,确定新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而建立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夜上海论坛 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一般可归纳为3个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通过建立起上述两个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夜上海论坛 1.1 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1)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应具有如下理论功能:
①准确把握并系统阐述图书馆的哲学本质
对图书馆的名称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哲学本质理论把握的前提。关于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称谓,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关于图书馆的概念,各国也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认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这些具有不同民族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称谓和定义不仅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实际状态,而且对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就图书馆的社会称谓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院”、“馆”、“楼”、“阁”等一系列名目繁多、各具细微语义差别的社会称谓[1]。就图书馆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大体而言,世界各国对图书馆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有3种不同的角度。其一是从图书馆的内容角度加以定义,指“为阅读、研究和参考而收集的一批书”;其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种具有藏书和阅读功能的建筑和场所的角度加以定义;其三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文献收藏和利用功能的社会机构的角度加以定义[2~7]。然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伴随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深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将关于图书馆概念的最终认识统一在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的统一之上。
夜上海论坛 根据以上对图书馆概念的认识,图书馆的哲学本质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记录、承载于一定物质载体和社会载体并传输于相应传通媒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即图书馆的本质是其知识本质、技术本质与社会本质三者的统一。这三合一的统一体由作为精神层的知识本质、物质层的技术本质和社会层的社会本质三个层次结构而成。就是说,图书馆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不仅有其精神内容,而且有其物质存在手段和物质存在形式,同时还有其社会存在手段和社会存在形式。即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在精神、物质、社会这三者关系中,图书馆精神层面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本质即其内在规定性的哲学基础与核心要素,即图书馆本质的核心层;图书馆物质层面的技术本质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赖以物质性存在的技术手段,是人类知识的物质外壳,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中间层;而图书馆社会层面的社会本质则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与技术本质的统一体赖以社会性存在的社会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表现手段的人类知识的社会外壳,是人类精神、信息技术与具有相应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现实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外层。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整体。吴慰慈教授所提出的图书馆中介性的本质,其深层意义即应是以这一由精神、物质和社会这三层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哲学本质为基础的[8]。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中介性这一本质特性,以信息和知识为内容,以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发挥着精神媒介、物质媒介和社会媒介的传通作用。
②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与具有一定历史文明特征的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知识的集合。这一知识集合是表现为人类知识的历史文明形态。
③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技术本质。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是:关于人类知识、信息的记录、存储、传输技术的社会应用形式即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形态。
④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社会本质。图书馆的社会本质是: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
⑤阐释构筑在上述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一般属性)的社会功能。
夜上海论坛 ⑥阐释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形态——社会职能。
⑦阐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的社会实现形式。
⑧揭示通过上述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所反映出来的由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社会生存依据、社会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动力所构成的关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
夜上海论坛 ⑨揭示图书馆在与其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这些外在因素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这些外部联系所构成的图书馆的社会运动规律。
⑩揭示通过上述内在规律与其社会规律的互动与融合所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质与其事业发展的总规律[9~10]。
(2)在阐述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阐述其社会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其理论关键是在准确把握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把握以下图书馆与相关社会要素的互动原理。
夜上海论坛 ①图书馆与其知识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类知识的互动。
夜上海论坛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图书馆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其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人类文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的历史标志。人类知识发展的直接结果对图书馆而言就是其本质和内涵的深化。而图书馆本质和内涵的深化反过来又为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构成了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意义的重要一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系统的社会标志的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文明三者内在的统一与一致以及这种统一与一致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准确把握21世纪图书馆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夜上海论坛 ②图书馆与其技术本质的现实基础——信息技术的互动。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所揭示的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因此,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正因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无不引发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性剧变与进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信息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同时交织着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发展的互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互动与同步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飞跃所引发的历史效应决非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人类社会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与历史深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正在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冲击的今天,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意义重大。
③图书馆与其社会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与其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与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对人类知识资源进行整序、存储、传通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构成了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沿革。
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反映在社会表象上,相应表现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三种性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质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构成了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即图书馆的社会形态是其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现实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史上,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往往呈现为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形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人类客观知识得以空前活跃与便捷的方式生存与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的知识空间,启动了人类客观知识虚拟化的历史进程,结束了人类客观知识只能固化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知识形态——由单一的物质实体形态转变为实体形态与虚拟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消长的互动形态。图书馆信息技术形态与知识形态的质变,必然引发其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发达国家所十分重视并竞相实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这样,21世纪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其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趋向不仅仅是理论图书馆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图书馆界所十分关心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上述三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图书馆与其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的互动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准确把握,是把握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以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为基础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应考虑以下研究内容:
(1)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史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结合对图书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图书馆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内在联系,构筑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基础。
(2)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夜上海论坛 基于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必须把其研究工作深入到关于图书馆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研究。这样就必须把哲学及其分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作为其核心层次——哲学层次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不仅关注人类个体认识和个体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同时更十分关注作为社会群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类整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这样,社会学与其分支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学、社会认识论必然是其第二个层次即与其核心层次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层次的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本质,图书馆学必然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特别是与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这样,科学学、信息科学便构成了当代图书馆学科学技术层次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一社会本质,传播学和与之相关的知识交流学、文献交流学、情报学、档案学、知识社会学等,以及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分别从社会知识信息交流、社会经济、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文化诸方面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社会与文化理论层次的科学基础。
夜上海论坛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知识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这一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社会竞争,越体现为对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便构成了当代社会管理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科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学学科群的核心研究领域。从研究对象角度加以分析,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显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11~13]。基于整体大学科群与小学科群乃至具体分支学科的关系,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次和理论层次构成了21世纪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众多学科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图书馆学在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应在与上述各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中,一方面及时吸收这些学科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理论营养,一方面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促进这些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推动当代科学的整体发展。就是说,21世纪的理论图书馆学应该发展成为上述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成果,形成21世纪综合性最强,最能代表本世纪科学整体发展趋势的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3)21世纪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夜上海论坛 图书资料是企业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需要。主要介绍了如何开发一个适合中小企业图书管理所需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对系统开发所包括的几个方面,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开发环境的选择等作了分析。详细介绍了软件的设计步骤,并提出了软件如何适用不同网络环境、如何解决输出表格的打印及客户端软件自动升级和数据库的安全性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系统设计;图书管理;软件
图书馆是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管理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有利于读者借阅、归还、查询图书情况;便于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操作.更简单地进行管理图书借阅者信息、借阅、归还、查询图书等下作: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对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备份.并能对馆内图书的借阅情况进行查询,易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进行整理和购置。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为了更好地完成图书管理的功能,使管理系统既起到推动图书管理水平的发展又不与传统的管理方式脱节,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既为其注入了现代管理的新元素同时也结合了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对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管理。
1 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资料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图书管理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随着夜上海论坛的发展,图书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它不仅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并且由于效率低下,往往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也不利于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开发企业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同时通过网络让读者及时方便地查到所需的图书,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强大的管理统计功能,通过统计图书的总量、金额、各种图书的借阅率等及时了解库存、图书馆发展的规模以及员工对各类图书的需求,掌握今后图书的订购计划及取舍方向。适应网络发展的具体情况(对等网、局域网都能使用);用户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层次清晰,用户容易上手;系统运行可靠,查询统计有较高的效率。
2 图书管理设计分析
2.1 需求分析
夜上海论坛 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本系统有3类用户分别为管理员、读者会员以及GUEST用户。读者和管理员经El令认证进人系统后,管理员可完成维护系统的功能,包括管理图书和管理会员。读者会员则完成查询图书、修改个人资料、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的功能,工作完成后可以退出系统。
夜上海论坛 2.2 功能需求描述
(1)用户登录。
管理员或会员根据工作证和密码登录系统进行身份验证。
(2)查询图书。
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图书检索,并可以通过点击图书名称查看书本详细信息。可以查看到书本的所有信息及借阅信息。
夜上海论坛 (3)添加图书。
夜上海论坛 只有管理员登录成功后才能添加图书。通过点击导航条上的“添加图书“超链接进入添加图书页面。填好后点提交,就迸数据库了。
夜上海论坛 (4)修改图书。
只有管理员登录成功后才能修改图书。通过点击导航条上的“修改图书“超链接进入修改图书页面。修改好后点提交,就进数据库了。
夜上海论坛 (5)删除图书。
夜上海论坛 只有管理员登录成功后才能修改图书。通过点击导航条上的“删除图书“超链接进入删除图书页面,点删除就可将书删除。
夜上海论坛 (6)修改和查询个人信息。
用户登录后可修改和查询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借阅图书信息。
(7)用户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添加和删除用户。
夜上海论坛 (8)借阅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依据书本登录号和读者会员编号给读者会员进行借书。
(9)还书管理。
管理员登录后可依据书本登录号和读者会员编号给读者会员进行还书。
夜上海论坛 3 实现图书管理的必要性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新的发展方向,一个企业要发展,在技术上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企业图书馆的藏书资料在这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藏书资料,有的放矢地不断补充新图书,让员工能更好更方便地从中获取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技术层次。要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就必须使图书管理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化。建立联机书目信息数据库,实现联机检索和资料共享是发展的第一步,开发图书管理系统软件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步骤。企业图书管理应该能够为员工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由于企业本身条件的限制,通常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工作繁锁、效率低,已渐渐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使其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方便、准确、统计精确、便于分析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水平,应用于企业,可为企业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下面将以一套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结语:
图书管理系统的实现在于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降低图书管理的成本。本系统实现了图书管理的基本功能。由于本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管理员可以方便的在联网的电脑上通过浏览器进行各项管理,比如添加、修改、删除图书和用户。进行借书和还书处理等。用户也可以使用浏览器检索图书,修改个人资料。本图书管理系统还支持条形码扫描.提高了效率。但本系统尚存有些缺陷,比如对安全性缺少考虑,对用户开放的功能少(没有网上预借和续借的功能等),对用户的管理也不够.比如没有对用户借书超过了期限实现处罚等。这些将会在以后慢慢改进。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苏月花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8)
[2] 陈新.张楠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硅谷2011(14)
[3] 密君英 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
夜上海论坛 [4] 胡敏 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图书情报管理;个性化;信息化;图书情报学;学科理论;知识生产 文献标识码:A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18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89
夜上海论坛 图书情报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学科理论与知识生产方面,已经积淀坚实的专业基础,具有自身的研究领域与特有的研究范式。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图书情报学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在研究与应用上也突破了传统的限制,将整个社会发展的信息活动纳入到研究范围,学科功能的定位也从专业性信息理论研究转向为社会各种相关机构,甚至是个人提供相应的信息理论支持与服务。加强对图书情报管理的研究,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1 当前图书情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图书情报管理的价值认识不足
夜上海论坛 知识时代,信息的价值性更加突出,但是我国整体社会对图书情报的认识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决策者们在日常管理中并没有认识到图书情报管理的重要性,对图书情报信息的传递功能与管理作用认识非常不足,因此不仅没有加强对图书情报信息的投资与管理,反而缩减信息项目的投资,减少信息资源的配置,导致我国的图书情报资源不足。而对于图书情报管理的远期计划制定过于笼统,目标模糊。在日常管理中,没有融入个性化服务与信息化管理的现代价值理念,使得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图书情报是信息传递与信息创新的基础,将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当成普通的图书管理工作,致使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足,图书情报信息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没有展现出来,图书情报信息的资源优势与价值功能也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1.2 图书情报服务没有形成统一机制
各地图书情报管理机构缺少有效的连接,服务标准没有统一,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的各级图书管理结构中,各类网络检索系统、服务数据库相对独立,处于分散状态,使得图书情报以及文献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大大降低了文献的检阅效率。由于政府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统一规划,导致在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限制了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此外,在图书情报资源建设中,各地区的发展进程差别较大。
1.3 无法适应文献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夜上海论坛 图书情报信息系统是面对社会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普通读者、科研工作者、企业决策者、政府领导等,不同的职业类型决定了他们具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图书情报服务需要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而我国当前的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工作,还未能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局部性的服务模式下,没有发挥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使得信息检索用户界面单一,个性化检索需求无法体现。
夜上海论坛 1.4 信息化管理技术不高
信息技术是实现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很多图书情报管理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简单的技术运用上,图书的更新管理跟不上发展需要。另外,对图书情报资料的收集、存档、共享等的信息技术处理,也由于信息化技术薄弱,再加上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较低,造成信息化管理滞后。
2 图书情报管理的个性化发展对策
2.1 开发信息分类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知识时代,信息用户对信息的分类要求更加多样化,服务要求更加细化,实行分类定制,信息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或目的,通过特定的系统服务功能与形式,设定所需的信息资源类型与形式,选取相应的服务功能。当前,分类定制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主要形式。
2.2 开发信息推送的个性化服务
夜上海论坛 信息推送服务是建立在Internet推送技术基础上的一种个性化图书情报资源信息服务方式,它通过主动的定期推送,向用户传送其所需的信息资源。信息推送服务,是在传统定题服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只要一次输入服务请求,系统就会根据客户的请求,定期地、不断地向客户发送最新信息。目前的信息推送服务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通过智能软件,建立全自动化信息推送服务功能。运用智能技术,智能跟踪用户在空间中的信息活动,自动捕捉一切与用户相关的兴趣爱好信息,通过智能系统主动搜索一切与用户兴趣相关的信息,提供用户参考;第二类,通过电子邮箱,结合人工的有目的性参与,向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的流程是:了解用户信息需求搜索相关专题信息信息定期反馈。用户在系统中输入相应的信息需求,包括个人档案信息、感兴趣的信息主题等,由智能系统针对相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搜索,并定期将信息推送给用户。信息推送的优点是,改变了传统的“人找信息”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找人”,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3 开发信息垂直门户的个性化服务
夜上海论坛 相对于综合性门户与水平门户网站,垂直门户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信息资源搜索,其特点是资源整合与分类更具针对性,在特定领域、特定人群的信息服务上更加“精、专、深”,更好地满足了用户深入的专业信息需求。垂直门户对于网络专题信息资源的收集、鉴别、筛选、过滤、组织、描述以及评论等,更具专业性,能为客户提供带有专业搜索引擎的组织目录式索引源站点地址。垂直门户对于信息搜索的要求,更注重特定领域的信息内容的全面性与专深程度,其立足点是建立某一领域或专业的精品信息服务。这种特定服务对于有某一特定领域或专业信息需求的用户来说更具吸引力。而通过这种精品信息服务产品,也能很好地将特定用户与其他用户区分开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于特定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
2.4 开发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服务
通过挖掘数据库中隐含的、潜在的专业知识信息,为客户提供更多感兴趣的知识信息,使数据信息资源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传统的决策系统中,知识库中的知识与信息,主要由专家和程序人员输入,知识库中的资源是对已知知识或信息的筛选,用户无法自己获取新知识或新信息。而通过数据挖掘智能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所搜内部数据库中大量未知的信息资源,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尚未被发现的知识信息,这是数据挖掘系统的优势。数据挖掘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面向数值数据的挖掘,一般统称为数据挖掘;第二类,面向文本信息的挖掘,一般统称为文本挖掘。这两种方式都是采用直观方式,将信息模式、数据的关联趋势以图形的形式呈现给信息用户。
2.5 开发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
信息呼叫中心是21世纪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提供一对一的用户专门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在企业界的信息服务中应用更为广泛。信息呼叫中心是在电话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电话、传真等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了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建立了信息技术呼叫系统,形成了可以处理复杂呼叫业务的呼叫流程,并实现了自动话务处理、交互式应答等多种智能服务功能。
3 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夜上海论坛 3.1 构建完善的网络情报系统
构建完善的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系统。区域内的图书情报机构应通过网络,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情报系统。通过公共服务网站,将区域内的图书情报结构网站关联起来,搭建一个互动的网络信息平台,实行统一化管理。通过图书情报信息平台,实现图书情报资源的信息交互、收集与整合分类。同时不定期更新图书情报系统的软件与硬件设备设施,以确保系统平台的正常与高效运转。通过图书情报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模块,通过制定约束策略与故障制度,以确保图书情报资源在共享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夜上海论坛 3.2 统一配置管理设备
由于在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各个图书情报管理机构所选用的硬件设备的规格与型号不尽相同,为区域内网络情报系统平台的建立造成了困难。为此应在各个图书情报管理机构的硬件设备升级中进行统一管理,调整硬件设备配套,实行统一的计算机和存储装置配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硬件技术的统一,保证资源与管理设备的统一。
3.3 建立复合型图书情报管理团队
夜上海论坛 复合型的图书情报管理团队,其特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人员,在信息化与个性化专业管理方面,服务意识更加强烈;二是图书情报机构的管理人员,个人的信息专业素质得到增强。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精神与服务行为实现了有机结合,达到复合型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对于图书情报结构来说,实现信息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建设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专业难度,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图书情报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工作人员建立正确的专业服务态度,通过考核使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进自身的缺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与专业素质。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图书情报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个性化服务进程进展缓慢,在管理与服务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程度,更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夜上海论坛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各类行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态势,信息在各行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图书情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的发展要求图书情报建设与服务同步发展甚至是超前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图书情报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功能的日益复杂与完善,也为图书情报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兴的网络技术已经取代传统的图书情报管理系统,在我国未来的图书情报管理发展中,将为企业、社会公共事业等的发展带来更切实际的、更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侯俊生.信息化背景下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模式探讨 [J].黑龙江档案,2012,(1).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实现路径 未来趋势 智能化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化进程不断加快,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它不仅突破了图书资料利用的限制,也能够更好地对图书资料进行保存和利用,更能极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实现路径
1 、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要以信息管理为中心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是以纸质为载体,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但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因此,为更好地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加强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构建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中心已变成时代的需求,实现现代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任何管理体系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那么什么是现代科学方法理论呢?现代科学方法论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其中系统论是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前提和基础。用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将会对构建现代管理体系的建立起到促进作用。
3、加强硬件、软件设施配备
实现图书资料信息管理,首先要配备先进的图书管理设备,购置安全性能高、质量上乘的必备硬件设施如计算机、扫描仪等,保证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不被硬件问题影响。此外,要持续加强数据库建设并深度发掘文献信息,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图书资料的可检索性和传递性,保证了信息资源的相互兼容和共享性。持续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深度发掘,可以满足各类读者求广、求深、求新的多样需求。
4、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
随着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上升,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作为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实施者,新时代下的图书管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图书管理员有传统的图书管理知识,同时还得掌握现代化信息知识,能熟练操作日常图书资料的检索与查阅。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起着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资料管理的作用。因此,日常工作中应将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夜上海论坛 5、加快网络建设速度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计算机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也使图书管理信息管理对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资料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包括局部区域网的建设还包括地区之间的联网建设。网络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各个地区图书资料的互通有o,方便人们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进一步为人们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二、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发展方向
夜上海论坛 1、图书资料信息管理要持续发展,力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新时代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它应该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从现实社会中寻找到更多的资源,不断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及时获取信息材料,并切实做好信息筛选工作,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图书资料信息管理最终目的就是要放在提高图书信息的服务上,在新时代的信息化时展背景下,现代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必须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图书信息网络化的服务覆盖面,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夜上海论坛 2、图书管理模式更加高效、便捷。现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主题就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即以服务读者为主要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所想获取的图书资料,这也就要求现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要更加高效和快捷,因此现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高效性、快捷性是现代图书资料管理必然的发展趋势。
3、密切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协作。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这就要求各行各业必须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全方位、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合作,相互联系。因此,图书馆也必须自觉地与社会开展全面的联系,实现图书资料职业活动的整体化。现代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也只有这一必经之路,主动将自身融入社会,才能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形势下为地方经济发展真正发挥作用,为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夜上海论坛 4、要建设多功能图书馆。传统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传递科学,提供文献图书资料等,而现代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已经不仅仅具有传递科学的职能,同时它还包括传统文化的保存、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智力资源的开发等,其中教育职能又是其他职能的根本。现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已不仅仅是进行图书资料借阅的途径,它更像是一座现代化文化科技的汇集,要明确现代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工作职能,改变传统老观念。现代化多功能的图书馆的建设使得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中通过网络数字平台获取任何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因此需要不断促进功能图书管的建设。
5、图书资料信息管理要求职业能力更高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随着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上升,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新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高,综合素质不仅是指图书馆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还应该包括了其服务素质以及管理素质。作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切实强化对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
6、图书管理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的图书资料信息管理要求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建立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建立,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推进现代化图书资料信息的管理。智能系统管理实现了三大优势:一是方便信息的智能查询,使客户输入简单的词语就可以迅速检索出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既方便操作又提高了效率。二是智能系统的辅助功能,如果人们无法查找出所需的资料,智能系统能够提供出类似的图书资料,以方便人们的使用。三是可以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读者可以再网络平台上建立自己的专属数据库资料,方便随时随地查看,同时也具有保密性。
三、结语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通过对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实践路径和发展趋
势两个方面分析,使我们了解实现现代化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软件设施的配备,加强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图书资料信息管理化工作提供物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的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图书资料信息管理能力,将相关举措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作出的努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优势。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柯平,王海娟.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53):16-18.
[2]金明生,黄菊香.影响中国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三个决定性因素[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1(53):19-20.
关键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夜上海论坛 本文是以某高校图书馆为案例,对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进行分析。某高校图书馆内有电脑5台,对这5台电脑的图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在进行归纳分类的过程中,可按照图书的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可分为中文图书,以及外文图书等。对中文图书跟外文图书再次分类时,可按照图书的规划进行。使其能够保证学生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简洁方便,节省时间。
1.2方法
夜上海论坛 1.2.1信息管理的定位
夜上海论坛 对信息资料采取处理跟加工的方式,是信息管理专业的首要要求。对于院校的图书馆而言,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对图书查找时,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纳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信息管理定位技术,能够将图书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对于不同类型的图书,要再次进行分类归纳,使其形成一个链接型的链子。让学生在对查找图书时,更加节省时间。对系统进行简单的操作,是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这种技术即是信息管理型的基础技术,也是较为初级的技术。而对于一些较为高级的技术来说,要想使高级技术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则需要探索跟分析,处理后的数据。
夜上海论坛 1.2.2信息系统的定位
信息的管理系统,算属于工程类的技术。但其中也包含了管理技术。二者间的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的定位,是能够更好的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以及技术的应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信息技术采取合理的运用,是能够增强院校间的竞争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查找书籍的时候,能够方便快捷,还能使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查找书籍时,对所定位的信息系统一目了然。
夜上海论坛 1.2.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
要想使信息技术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使较为基础的,管理理论知识得到了相应的培养,还能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使其能够让学生在查找图书的过程中,能够更方便,更快捷。这不仅是提高的计算机的使用率,还能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解决。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从学科与理论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专业并非是管理学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的相结合,那么会有一个结合点。那么结合点在哪里?是在管理方面中,把计算机作为实现管理的工作么?还是说要想实现管理,则需要计算机的应用。二者问题的而存在,都是不能对结合点有着明确的划分。使其很容易导致在对其定位进行思考时,会怎样划分。对于问题的存在,我们要冷静的思考,所谓的结合点,也许就只是要对二者的核心知识进行学习,使其才能够保证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逐渐壮大。从岗位或者行业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定位,主要是从对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对于院校来说,在图书馆内采用这种信息管理技术,与信息系统定位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还能够使学生在查阅书籍的时候,能够做到简单快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院校可以对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效果做评估,对查找书籍方面的便捷率可进行一次系统的调查,学生也可以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院校要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观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定位,可算是技术上的应用?若是算技术上的应用,那么是什么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网络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我们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信息管理跟信息系统的定位,简单的来说,可算是一种对数据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更具规范化的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所处理的数据,可按照计算机内的引擎进行构建,对于数据资料,可按照规定的存储方式进行。
3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的建设的教育教学也在各大高校相继实施。图书馆阅览室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形成之一。由于计算机的覆盖面比较广,内容较多,在知识含量上能够极大的满足师生的需求。但由于一些院校把经费只集中电子资源的购买上,忽略阅览室的设备系统更新,很容易导致电子设备低下,配置老化等问题。网速慢浏览器打不开、开机速度慢、电脑死机等问题都是由于不及时更新导致的。随着当前软件更新的速度,一些高校内的电子阅览室已经在更新系统上出现了滞后的现象。一些院校可以将电子阅览室自身的优势利用起来,在图书馆的主页上建立一个数据库。针对不同的信息资料进行逐一的归纳,减少学生在检索问题时所浪费的时间。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资源数据网,能够让学生搜索数据的时候能够避免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并且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信息管理的加强,不单单只是对一些配置上的问题,或者计算机上的系统进行改善。还需要对计算机自身的问题进行改善。使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对于信息系统的定位进行加强,不仅能够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还能使学生有效的节约时间。对于二者的相结合,能够使图书馆阅览室的使用率有所增加,还能够间接的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只有对一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或者正确的指引学生学习,才能保证图书馆阅览室真正本质上的意义。
作者:刘刚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
参考文献
[1]金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4,(09):37-37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上支付 网上书店
夜上海论坛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以前,我们主要是从书中获取知识。我们通常到书店购买书籍,或者到图书馆去阅读。每当我们需要新知识的时候,就不得不费时费力地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这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现在网上购物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就进行了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用到的网页设计软件是Dreamweaver cs3。编程语言用到的是html与ASP。数据库的实现采用Access数据库技术。本论文的实现环境是Windows 2008 server + IIS 6.0。
系统功能描述
夜上海论坛 网上书店系统分为前台后台管理。前台管理包括浏览、查询和订购图书,购物车,用户信息维护等功能。后台管理包括公告管理、图书管理、订单管理、投诉管理、留言管理和用户管理等模块。
现将后台管理具体描述如下:
1.公告管理
夜上海论坛 添加、修改和删除公告。
2.图书管理
添加、修改和删除图书类别;添加图书类别、名称、编号、作者等信息;图书图片上传、修改和删除;修改、删除及查看图书信息。
添加、修改和删除图书类别关键代码:
3.订单管理
处理订单;办理发货;办理结帐;删除订单。
4.投诉管理
录入投诉的解决方法;删除已解决的投诉;查看投诉用户。
5.顾客管理功能
夜上海论坛 注册顾客用户,含用户名、密码等信息;修改和删除顾客用户信息。
夜上海论坛 6.系统用户管理功能
添加系统用户,包括用户名、密码等信息;修改和删除系统用户信息。
功能模块说明
系统操作流程如下:
买家进入书店系统购买图书,书店系统接收订单相关图书信息,再由管理员处理订单并发送图书给买家。
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平台。本系统定义的数据库中包含以下9张表。下面重要的一个表作说明:
1.图书信息表。图书信息表用来保存图书基本信息,结构如下(字段名称-数据类型)。(id-自动编号)、(SalePrice-货币)、(TypeId-数字)、(StorePrice-货币)、(Namet-文本)、(Content-备注)、(SN_Number-文本)、(ReadCount-数字)(Producer-文本)、(BuyCount-数字)、(Package-文本)、(ImageFile-文本)、(PostTime-日期/时间)。
参 考 文 献
夜上海论坛 [1] 洪传华. ASP实例演练:组建商胀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1-364
夜上海论坛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所依赖的核心资源有所不同。在信息社会,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数字化革命将使信息资源成为至关重要的国家财富,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仅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战略价值,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凸显重要,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念、调整资源战略、大规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节约物质资源和能源,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IRM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产生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就IRM理论的起因而言,一则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信息系统的推广;二则归因于信息资源总量急剧增长所造成的信息供求矛盾的激化,人们急需一种理论来解决信息实践中的种种问题,IRM理论最初萌芽于工商管理和政府部门这两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引入了IRM理论,并与欧洲学者有相似之处,即在引入理论的同时大量地植入了情报学等学科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IRM理论。现在IRM主要应用于政府、企业、图书情报及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1]。
一门学科的制度化,即形成稳定的学科规则和模式,应包括以下内容:学科职业的制度化、学习和训练的制度化、研究的制度化、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及评价和奖励机制的建立[2]。虽然IRM出现时间短,但在20多年中,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国不仅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期刊,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地区IRM中心(北京和大连IRM中心等);而且成立了专门的IRM协会和研究基地(国家IRM北京和南京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IRM会议和论坛(如2004年人民大学IRM学院举办的“2004年中国IRM论坛”和武汉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信息化与IRM”学术研讨会),有了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尤其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发展:最先是一些相关专业开设IRM课程,后来一些研究生专业开设IRM专业方向,发展到设立IRM硕士和博士专业,而本科专业的设置,在2003年浙江大学、2004年四川大学批准开设IRM专业(由档案学、图书馆学合并调整)后,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也被获批准增设IRM专业,在此期间也有一些院系改名为IRM学院(系)。
2、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发展
图书馆、情报、档案学科同宗同源,图书馆和档案馆最初是合二为一的,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三门学科进行了分流,经过各自独立的发展阶段,又各自为政地形成了三个系统。19世纪初出现了图书馆学,19世纪末档案学开始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文献学,20世纪中期诞生了情报学。这四门学科最初的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图书馆学研究的是图书资料,档案学研究文书档案,文献学研究期刊论文,情报学研究科学文献情报的机械检索。由于出发点不同,并且从产生之时就朝着建立各自独立的研究领域方向迈进(特别是情报学),因而它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呈现出强烈的“离心化”发展趋势。可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图书馆、档案、文献和情报工作的对象逐渐出现了趋同趋势——它们都要处理图书、期刊及其他各种数字文献。由于这些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文献,只是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在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当代它们之间出现了“集成化”趋势。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老化周期愈来愈短,现代科学日益向微观方面纵深发展,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方法也在向整体化发展,这标志着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综合阶段,“大信息观”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现象。
三个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在20世纪50年代已露端倪。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图书馆组及书目、情报工作与科学名词委员会”改名为“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档案部”。1974年9月,该组织又在巴黎召开了全面规划国家文献、图书馆、档案馆基础结构的世界科技情报服务系统大会,提出了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TLB)的计划。许多国家据此采取了推动图书情报档案综合发展的相应措施。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研究的对象不论是机构、工作流程,还是资源和事业都有共性,所以它们的一体化自然顺理成章。特别是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问题的出现,三个学科更是错综复杂,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对象的同一化;②研究人员的一体化;③专业教育的融合;④专业期刊的交叉。叶继元教授甚至认为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基本重合,作为过渡性名称,可以称为“图情学”[3]。在实践中也有一些机构进行了三者的一体化,从其表现形式分: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档案集中到某个部门管理,实现全部的一体化,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图书、手稿档案(包括23位美国总统的手稿)和科技报告等,所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既是图书馆,又是档案馆,还是情报研究机构;另一种类型是把图书、情报和档案相互交叉地保管在一个部门,实行部分的一体化,例如,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实现一体化,这种模式比较普遍,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等;也有的将图书馆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的,如玻利维亚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柬埔寨国家档案图书馆。但在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将是失败的实践。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分别指导着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然而,那种追求自我完善的学科建设现状是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的。目前,少数图书、情报和档案单位进行了一定的一体化实践,但其中大部分仅仅是三个机构合在一起,挂一块牌子,而内部仍然是各行其是,其实是有名无实;而另一些单位则把档案、图书、情报资料无条件地合到一个地方去管理,这又属于一种混合。这些做法与一体化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随着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日趋加剧,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加强横向联系的趋势也日趋明显,而作为这种相互惨透、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是将出现一门研究它们的共同规律,以指导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几种理论,代表性的有文献交流学、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管理学及后来的IRM学等,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都没有很好地应用。
2.2 宏观管理无力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情报和档案三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协作,组成全国统一网络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才能使三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下,建成统一的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宏观管理的一体化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协调咨询性质的机构和系列的规章制度。目前,三个系统从上到下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缺乏横向联系。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而情报系统则主要由国家科技部管理。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情、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2.3 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对信息资源类学科的专业设置经历了一段混乱局面,这种混乱主要表现为:学科的名称不规范而且不稳定;多种分类标准并行,学科设置交叉重复;对学科的归属缺乏长远、一致的考虑,没有一个合适的学科名来统一三个学科的上级一类学科。例如,在历史上,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学科性质无一定论,经历了好几次的学科属性变更。在1998年教育部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虽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但把情报学删除,而图书馆学、档案学和新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及土地资源管理等共属于管理学门类,很显然,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关系与其他管理学门类中的学科关系更密切。而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指南和1992年制定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把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博物馆学及图书情报文献学其他学科等学科作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取名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这种取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现在,社会需要新型知识结构的信息人才,这些人才应是一专多能的,是综合性人才,他们在宏观上能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在微观上能精通某方面的业务工作,并能够推动信息综合管理的发展。在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中,这三个学科各自为政、独树一帜,大多数学校这三专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是过于专业化,适应面不广;要么对一些知识仅学到了一点过于广而泛的皮毛,显得空洞。这迫切需要三个学科求同存异、协调发展。
转贴于
夜上海论坛 3、在IRM体系框架中三学科的一体化
夜上海论坛 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情报学、档案学三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统一的IRM学科体系框架,探索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的途径,已是一件迫切的任务。
3.1 在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的理由
钱学森在《论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4]:“情报、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信息是三者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的纽带,是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图书、情报、档案信息都属于知识信息;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工作均属提供知识信息的服务工作;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新的数字化环境下,在三学科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国内众多的关于IRM论著的了解,从其发展历程、定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过程来看,IRM作为三学科的上一类学科是合适的。
IRM体系框架中一体化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①IRM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理论,1993年,卢泰宏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中,指出[5]:“IRM是信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IRM的内容构架,认为:“尽管关于IRM的阐释不尽相同,但至少有一点是众所一致的,即IRM是信息管理的综合,是一种集约化管理。”可通过IRM理论来指导一体化工作。②可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全国性和各地区性的IRM中心,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有效利用以及信息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有关于IRM科学、完备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统一的宏观管理。③在学科的设置上,可把IRM 作为三个学科的上一类学科。为适应社会现代化、信息化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课程设置遵循“淡化专业、强化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原则。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专业可实施按系招生,按“2+1+1”或“1+1+2”方案组织教学,把这三个学科统一按IRM学科招生和培养,把大学四年分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统一进行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和科学文化基础课综合教学,第二部分共同实施IRM专业课教学,第三部分依照学生自愿分专业,按图书馆、情报和档案学专业实施各自专业教学,组织毕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可遵照上述原则,在统一的IRM学科下,再细分专业和方向。
夜上海论坛 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信息技术在三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的整合作用。这三个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及其载体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及利用。IRM学科在包含三个学科的基础上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咨询学、编辑出版发行学等其他多个学科理论。IRM学科是这些学科在更高层次的集合和发展,这非常有助于促使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持。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科整合的同时还促进了各个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共同进步。对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若干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产生,例如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生态问题、信息法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是本学科体系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发生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其一体化提供了积极因素。
总之,用IRM来统一它们可谓名正言顺。当然,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都有各自特色,一体化并不是要取消和瓦解这三门学科,而是要在IRM这个统一的框架中促其协调、系统地发展;统一于IRM体系框架中,也可扩展和深化三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使它们得到新的发展。
3.2 IRM体系框架的构建
现在,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创设IRM学为一级学科,并将相关学科统一列入到该学科之下,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群。信息类学科可以从宏观上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基础理论研究范畴,属于探索未知,主要研究信息的本质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物内部的信息机理问题,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学科和由这些学科以及其他各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信息理论研究学科;第二类属技术科学范畴,重点是为信息工作研制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通常称它们为信息技术;第三类属应用科学范畴,主要是运用第一类学科的理论和第二类学科的手段来解决具体的信息问题,这类学科中的以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就是IRM学,其中主要包括图书馆、情报、档案学,也包括一些新兴学科。
夜上海论坛 IRM学的学科性质是其基本理论之一,从其形成背景及研究对象来看,IRM具有交叉学科、管理学科、应用学科的性质。IRM横跨信息科学、资源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领域,是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性质应为综合性学科。
夜上海论坛 IRM的学科体系结构,有众多学者在相关IRM专著和论文有表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霍国庆和谢阳群提出的体系[6]。在新的环境下,结合已有的体系,按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本文提出了有图书情报特色的统一的IRM学科框架(如图1),较具体的适用的学科体系则有待进一步拓展。从整个学科体系来看,作为一门学科的IRM应归属到管理学门类下。在理论研究中,一般理论研究主要是对IRM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它也是该学科确立的基本条件;专门理论则是指导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特色理论,除图书馆、情报、档案学外,主要还有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等。在应用研究中,IRM活动首先是一个过程,作为信息需求分析到信息服务的系列过程,IRM是由若干相关而有序的环节组成的;IRM活动也是一种宏观调控行为,一般通过行政和法制来规范,IRM法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包括一些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政策与法律问题、信息采集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公开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安全政策和法律、其他相关政策和法律;IRM活动还是一种技术行为,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和IRM本身的专业技术来实现其目标;IRM是应用广泛的学科,可以渗透许多领域,对特定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
一门学科兴衰的内在规律,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新的足够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可供研究。作为新兴学科,IRM也存在很多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面对信息化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是IRM学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其框架中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一体化也必然会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徐引篪.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7—98
夜上海论坛 [2] 李政涛.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制度”与“制度化”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76—87
夜上海论坛 [3] 叶继元.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关系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11—23
夜上海论坛 [4] 钱学森.论系统工程.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7—98
[5] 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7—139
论文摘要: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夜上海论坛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夜上海论坛 1信息系统的需求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www.133229.CoM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夜上海论坛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夜上海论坛 ①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夜上海论坛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夜上海论坛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2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夜上海论坛 (1)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2)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3)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4)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5)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夜上海论坛 (6)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3网络化图书馆的特点
(1)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图书馆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图书馆的信息大量存于光盘及其他介质的存储库中。网络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这是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最大的区别。
夜上海论坛 (2)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的使用更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夜上海论坛 (3)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性。资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之上,有了以上两方面的支持,使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医务工作者在图书馆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有的人可共同享有同一份文献资料,使交流和科研变得更加快捷。
(4)信息管理资源的自动化。管理者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使用者也是通过计算机终端才能进行网络的查询和阅览,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夜上海论坛 (5)信息资源实体的虚拟化。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相结合,在实体的基础上趋向于虚拟化,构成了网络实体的虚拟化。在数字图书馆中,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数字图书馆,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更多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了一种新的技术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即推送技术和信息推送服务。本文论述了教育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并针对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的一种技术即推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RSS的信息服务系统,并对RSS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设计和研究,这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RSS 信息服务系统 设计
基于RSS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可在图书馆主页上发布的推送信息服务平台,读者利用该平台订阅自己感兴趣的频道,在需要的时候,自动获取由图书馆推送的信息,是一个在线式的阅读器。
该信息平台设计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用户使用的阅读器,该阅读器具有用户登录、频道管理(订阅、退订)、信息阅览的功能;二是RSS feed (RSS源)生成设计,即图书馆将推送的频道生成相应的RSS feed,用于用户订阅;三是用户信息的管理,通过该模块,可实现统计有哪些读者订阅图书馆推送的信息和统计读者喜欢订阅哪些信息。
一、系统设计目标
夜上海论坛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图书馆推送服务的内容设置来设计,可实现:
夜上海论坛 (1)使用网页阅读,无须安装阅读器
夜上海论坛 (2)方便读者订阅和使用
夜上海论坛 (3)个性化界面,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改
夜上海论坛 (4)可对用户信息和数据统计
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指能使该系统达到以最小的开发成本取得最佳的开发效果。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要开发的信息服务系统从技术上、经济上、资源上和管理上进行是否可行的研究,以保证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失误和浪费时间的重要工作。经济上的可行性:因为开发与运行环境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有台配置一般的PC机和几种常用软件外就可以了。
技术上的可行性:在技术上主要采用ASP动态网页技术,简单的数据库技术,Ajax体系结构,MD5加密算法,当然还包括RSS技术。这些技术有的已经非常成熟,有的是现在的热门技术并且有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找到参考文献资料,所以实现起来是可行的。
夜上海论坛 资源上的可行性:图书馆有充足的文献资源、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计工作人员具有多年图书馆业务管理经验和自动化管理经验,为系统开发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夜上海论坛 管理上的可行性:帐户管理方面,系统提供登录和注册功能并能根据帐号管理自己的资源。图书馆本身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拥有全校师生的完整数据信息,通过转换,可以方便将数据转入本系统的用户数据库中,读者可不必注册直接登录即可。对于校外的用户可以通过注册登录。
三、RSS feed的设计与实.现
夜上海论坛 RSS是一种基于XML的信息内容描述、发布和信息聚合技术,通过支持标准的RSS feed (RSS信息源)格式实现信息内容的聚合和订阅。随着RSS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国内外图书馆界开始积极尝试采用RSS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使用者如果想获得RSS服务,只需要通过阅读器来订阅RSS feed,即可得到推送部门提供的服务。
每个图书馆将会根据本馆的情况设计多个推送频道,本文以推送图书馆新书通报为例,说明RSS feed设计与实现的方法。
新书通报是图书馆将每批采购经过编目加工后放入借阅流通的新书以一定的方式介绍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图书馆最新图书动态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为此图书馆可以设计一个RSS新书通报频道,读者一旦订阅,就可以及时获得该信息。具体实现通过先获取新书的相关数据,然后生成RSS feed.
(1)获取新书的相关数据,生成文本文件
以我校图书馆为例,现图书馆使用的是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图书的自动化管理,并支持图书按照国际标准格式(MARC)进行编目。编目后的数据,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报表功能将一定时期的书目数据输出,输出的书目数据用规范的字段和子字段代码揭示每一种图书的内容,并形成规范的文本格式。
(2) RSS feed生成方法
夜上海论坛 RSS feed本质上是一个XML文件,由多个XML标签((tag)构成。一个RSS feed包括两部分:描述feed的静态信息和构成feed的每一条目的动态信息。静态信息描述RSS的版本、编码和频道名称等信息;每一个动态条目以标签开始,包括Title, Link和Description等标签,并对应与之匹配的结束标签。
(3)核心代码片断
通过JAVA程序实现了定期自动生成RSS feed。以下为实现的部分核心代码:
夜上海论坛 根据读取的数据,构造RSS feed中每个内容
while((sline=br.readLine())!=null )
夜上海论坛 {通过subString()函数对每条数据做拆分,读出题名、出版说明、ISBN号等生成内容}
夜上海论坛 (c)输出RSS Feed
File f =new File(“..//newbook.xml") ;//建立输出的XML文件
FileOutputStream fis=new FileOutputStream(f);//建立文件输出流
OutputStreamWriter isr= new OutputStreamWriter(fis);
BufferedWriter br=new BufferedWriter(isr);
Br.write(head+content十tail); //将字符串写入文件newbook.xml .
夜上海论坛 本文针对网上各种免费阅读器进行研究,发现,网上免费阅读器功能强大,但是缺乏管理与统计的个性化功能。设计的目的是以网页形式来阅读,不需要安装阅读器和插件。阅读器开发平台:ultraedit编辑器和Dreamveaver2004;操作系统:Window XP和IIS系统组件。
四、阅读器页面设计结果
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也有不同形式的信息推送服务,如定题跟踪服务、课题查新服务等就是根据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的主动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推送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推送服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应该面向用户、面向主题,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和特点,将需要的信息及时推送给用户,用户无论何时只要打开他的频道就可接收到他所需的信息。
夜上海论坛 本论文通过对推送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RSS方式的图书馆信息推送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其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把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工作做的更好。信息推送技术使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主动信息服务的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基于RSS的推送服务只是实现推送服务的一种手段,在数字化图书馆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应随时根据读者需求,调整读者服务策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读者的需要,真正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清华.基于RSS的信息个性化服务系统[J].商场现代化,2008年 04期
一、 统计说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夜上海论坛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发表论文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发表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夜上海论坛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夜上海论坛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夜上海论坛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夜上海论坛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夜上海论坛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夜上海论坛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夜上海论坛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夜上海论坛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夜上海论坛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夜上海论坛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夜上海论坛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
—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
—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发表论文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发表论文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夜上海论坛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夜上海论坛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夜上海论坛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夜上海论坛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夜上海论坛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夜上海论坛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夜上海论坛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夜上海论坛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夜上海论坛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