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园艺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学者一直在尝试对设施园艺夜上海论坛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和归纳,但对设施园艺技术全貌的把握上还比较模糊,对体系的揭示还不够完整、深入和科学,专门针对技术分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科学实践证明,给对象以正确的分类,把握不同类对象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运动规律,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完备的分类是建立完备学科体系的前提和技术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在宏观、微观上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技术分类的范畴总体上,设施园艺工程夜上海论坛技术主要由生物、环境和工程技术3大部分组成。在传统农业长期存在的条件下,设施园艺始终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涉及的要素不仅针对生产工具,还要针对生产者、生产对象和生产环境(自然与社会)。设施园艺工程技术是在设施种植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者说是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农业生产,以达到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束缚的工程化手段和方法。在确定技术范畴时,要将一个在不同层次上具有完整功能(实现商品化)的设施园艺工程作为技术依附的主体和对象,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设施装备发挥效用作为表现形式,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化作为技术的时代特征,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进行分类研究。
夜上海论坛 (二)技术分类的方法由于每一项设施园艺工程技术都是以数门基础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多个应用技术和生产技术为条件,如湿帘降温系统涉及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多个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因此按技术属性和技术形态来分类不仅会形成过多的技术交叉、也难以反映技术的目的,而应将设施园艺工程本身作为主体,将实现设施园艺的完整功能作为技术分类的基本依据。1.横向技术链条。由于设施园艺的完整功能有赖于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和产品使用价值的最终体现,因此将技术链作为产业链的基础和重要内在依据,使技术内容涵盖设施园艺产业链的全过程,以此为特征在不同层次上横向展开。设施园艺产业链主要包括“育种、生产、贸易”3个主要环节。分类时在“育种”链条上以工程化、商品化的籽种技术为主,在“贸易”链条上以产地物流、产地加工和质量控制等与设施园艺生产紧密衔接的工程技术为主。2.纵向分类层次。为清晰地揭示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采用线分类法进行纵向层次划分,即将设施园艺工程技术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在层级数量上,采用大类、中类、小类、子类4层次,分别反映设施园艺工程技术链条、技术环节、技术功能、具体技术手段等属性。——大类(技术链条层次):是反映技术链条特点的基础层次,主要是维持产业链有效运转的工程技术,包括与产业链直接对应的专项技术体系和为维持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所需的公共管理技术体系,具体包括籽种工程技术、设施生产技术、产地物流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4个大类。内容较稳定,受其他技术变化影响小。——中类(技术环节层次):是各技术链条中体现其基本特征的技术集合,揭示技术服务的主体与主要行为特征,如种苗工程技术包括籽种、育苗2个环节,产地物流技术包括内部输送、分级、洗净、包装、贮藏保鲜、追溯6个环节等。该类内容会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小类(技术功能层次):是实现各技术环节特定功能的层次,揭示了各环节下技术功能特点和实现功能的基本流程和构成,如种苗工程技术(大类)中的籽种技术(中类)包括育种技术、种子检测、种子加工等。小类技术综合性强、受技术变化的影响很大。——子类(技术手段层次):是实现微观技术功能的具体技术手段,包括各种具体的技术措施或方法,进一步揭示出技术功能的实现过程,如种子加工技术(小类)包括清选、分级、干燥、消毒、包衣、包装等技术等。子类技术种类丰富、手段多样,受技术变化直接影响,动态性、成长性很强。3.技术分类定位。要尽量使不同层次上的技术点都具有独立和鲜明的个(特别是较基础分支),在横向形成并列关系,原则上以主要属性和最显著的功能为依据,而对那些可以发挥多种功能的技术,则按照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定位。如湿帘在温室或畜舍中兼具降温和加湿的功能,但生产实践和功能实现过程上须以通风为前提,因此将降温作为其主要属性进行分类;其他如遮阳保温幕、定比施肥器等也同样。
夜上海论坛 二、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的全貌
夜上海论坛 根据上述分类方法,以具有工程技术特点、特别是装备技术特征为主的技术详细介绍如下:
(一)种苗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籽种技术和育苗技术两个部分。1.籽种技术:包括“育种技术”,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生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诱变育种技术等;“种子检验”,如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等检测技术等“;种子加工技术”,如清选、分级、干燥、消毒、包衣、包装技术等。2.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技术”(如消毒、变温处理、浸种等技术)、“播种技术”(包括管式、平板式、针摆式、滚筒式等播种技术)、“嫁接技术”(如手动嫁接、半自动嫁接、自动嫁接等技术)、“移苗技术”(如手动移苗、自动化移苗等技术)。
(二)设施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设计技术、建造技术、环境调节技术、栽培技术、资源利用技术5部分。1.设计技术:包括“工艺设计”(如场区工艺设计、建筑单体工艺设计等技术)、“建筑设计”(如平面功能设计、材料与构造设计等技术)“、结构设计”(如荷载设计、构件强度和稳定性设计、基础设计等技术)、“给排水设计”(如给水、排水、废水处理设计等技术)、电气设计(如常规或可再生供电、配电、自动控制设计等技术)“、采暖设计”(如热水采暖设计、蒸汽采暖设计、空调、热电联产、热泵等技术)。2.建造技术:包括“骨架材料与工艺”(如新型结构、新型材料、镀锌或烤漆等防腐技术、通用连接构件及天沟等标准件)、“围护材料与工艺”(如专用薄膜、直射或散射专用玻璃、硬质板、镶嵌材料、密封材料等)、“施工机具”(如专用升降车、各类专用施工工具等)。3.环境调节技术:包括“增温技术”(如根基增温、苗床增温、土壤增温、地面增温等)、“降温技术”(如热压通风、风机-湿帘、喷雾、遮阳等技术)、“调光技术”(如补光、光周期控制、遮阳等技术)“、调湿技术”(如加湿技术、除湿技术)“、调气技术”(如自然通风、强制通风、二氧化碳增施、空气循环等)、“保温技术”(如内覆盖、外覆盖、密封、隔热等技术)、“供水技术”(如净化、消毒、储水、输水、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移动灌/潮汐灌等灌溉技术、保水等技术)。4.栽培技术:包括“耕整地技术”(如耕整机、铧式犁、整地机、旋耕机、微耕机等)“、新型栽培技术(如无土栽培、土壤栽培、营养液栽培等技术)、“施肥技术”(如肥料增施、肥料输送、定比施肥等技术)、“植物保护”(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栽培设施”(如苗床、栽培槽/池、栽培架、空中吊篮、吊挂线等栽培)、“栽培管理技术”(如植株调节、自然授粉、人工辅助授粉、生长调节(化学调节、物理调节)、收获(采摘车、采摘机器人等技术)。5.资源利用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利用技术)、“废弃物利用”(如无害化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空间利用(如非耕地利用、多层空间栽培等技术)。
(三)产地物流技术主要包括内部输送、分级分选、洗净、包装、储藏保鲜、商品追溯6个部分。1.内部输送:包括“带式输送”(如固定式带、滚轴、单轨、移动、组合式等)、“苗床输送”(如平面、立体等)、“室内运输”(如专用手推车、苗盘、成品运输循环等)“、机动运输”(如铲车、吊车、运输机器人等)。2.分级分选:包括“分级技术”(如机械、介电选、机器视觉、核磁共振分级技术)、“分选技术”(如重力分选、静电分选技术等)。3.洗净技术:包括“清洗技术”(如气泡式、水流式、喷淋式、滚筒式、毛刷式等)、“杀菌技术”(如超声波、次氯酸液、臭氧、负离子、紫外线、辐照等)。4.包装技术:包括“包装材料”(如容器、标签、包装带等)“、包装机械”(如填充、计量、包裹、封口、扎带、喷码等)5.储藏保鲜:包括“预冷技术”(如风冷、水冷、真空预冷等技术)、“储藏技术”(包括自然储藏、机械冷藏、气调储藏、减压贮藏等)、“保鲜技术”(如化学保鲜剂、气调、保鲜膜/袋、涂膜保鲜、微生物、生物酶、基因工程、辐射、电磁等生物和物理保鲜技术等)。6.商品追溯:主要包括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数据库技术、商品标牌等,这部分技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不仅针对设施园艺生产。
夜上海论坛 (四)综合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安全生产、现场检测、设施维护等5部分技术。1.信息化管理:包括“软件技术”(如环境调控软件、综合调控软件(含水肥等)、运营管理软件(财务、办公)等)、“硬件技术”(如气象与环境传感器、作物传感器、远程传输设备、ID识别设备等)、通讯技术(如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等)。2.管理标准化:包括“操作规程”(如作业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产品标准”(如采收、包装、储存等)、“管理定额”(如劳动、生产、成本等定额等)。3.安全生产:包括“工程防疫”(如出入消毒、风幕除尘、杂草抑制等)、“安全应急”(如报警、化雪、防雨、防风等技术)。4.现场检测:包括“环境检测”,如温度、空气、土壤、光照、湿度等检测技术;“水体检测”,如pH值、EC值等检测技术;“气体检测”,如CO2(二氧化碳)、其他有害气体CO(一氧化碳)、SO2(二氧化硫)、O3(臭氧)等检测技术;“土壤检测”,如水分、肥力、酸碱度、有机质、重金属等检测技术“;农残快检”(生物测定、化学检测、生化检测、免疫分析等)。5.设施维护:包括“覆盖清洗”(如玻璃屋面、塑料板材、棚膜清洗等)、“维修更换”(如玻璃更换、薄膜更换等)。
夜上海论坛 三、认清技术全貌的作用意义
园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采用相应的工艺手段在地域范围内对地形、园林布局进行改造,将园林塑造成为环境优美的休憩、娱乐场所。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以园林建筑为主,花草树木为园林绿化的必备景观要素,园林中的建筑与绿色植物以及园林山水等,组合成为园林景观综合体。园林工程景观是人工与自然合成的结果,其依赖于园林自然景观,根据城市理念和园林思想进行人为构造,那么在进行园林施工中,就离不开土建工程、绿化工程等。从园林工程的施工性质来看,其属于政府投资修建的工程。部分园林工程为政府与地方房地产开发合作修建,政府投资比例超过60%,房地产开发投资30%左右的资金,剩余部分为民营投资。园林工程是城市的品牌工程,不仅要求在景观设计上对质量以高要求,而且还要维护城市的形象,因此,对于承担施工作业的单位会提出更高的技术性要求。园林施工技术直接关乎到园林绿化效果。园林施工不仅要严谨,需要引进新技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需要采用新的施工工艺以维护园林植物的可持续性,避免园林投入使用后,导致园林植物大面积死亡。出于经济的角度考虑,园林施工单位会更为关注所获得的利润,而由于园林以景观绿化效果为主,施工单位对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往往会有所忽视,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的总体质量降低。
2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园林工程施工中采用新的技术设备的同时,还要求施工人员对这些技术设备有所熟悉,并能够做到应用自如。否则,就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造成影响。特别是技术设备被应用于施工现场时,会发现新的技术工艺与设备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施工人员并不会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而提高施工效率,相反,会因为对于技术工艺的特点没有准确把握而影响工程施工。对于新的工艺技术不够熟悉,就无法对新工艺以熟练操作,结果导致员工将旧有的工艺技术与新技术混淆。特别是园林景观的搭配,不仅关乎到园林植被景观是否完整,而且还对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所面临的问题都要尽快解决。
3园林施工中所采用的新工艺
夜上海论坛 城市改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环保问题。人们对环境的高要求正是向城市注入创建宜居城市的理念。所谓的“宜居城市”,就是人们在城市中生活,不仅要求生活舒适,而且还希望经常走出户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但是在长期的园林建设发展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从经验的角度对施工技术进行操作。随着新技术在园林施工中投入使用,需要施工人员对各种技术有所了解。
夜上海论坛 3.1园林雨水回收技术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园林浇灌可以使用回收用水来解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很多园林在工程建设中,都引进雨水回收技术。园林雨水回收主要是利用雨水回收系统,将园林建筑屋面设计为集水屋面。以5…000…m2的积水屋面为例,设置集水池600…m3,可以使雨水尽可能地消纳,而不会在地表上形成径流。如果按照目前每1…m3水价4.8元计算,全年可以节约用水达到3.36万元。
3.2园林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维网垫边坡防护上。三维网垫技术在土木合成材料中属于较为新型的合成材料,可以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由于其结构上与丝瓜类似,其质地疏松、柔韧性强,因此,其内容空间容量很大,足以将栽种植物的土壤、砂子以及细石等容纳于其中。而且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还能穿过其中间而对植被的自然生产不会产生影响,且与三维网垫牢固地粘合于一体。使用土工合成材料的三维网垫,植被根系可以深入地表的深度达到30~40…cm,因而可以形成较为牢固的绿色保护层。
3.3软式透水管技术软式透水管包括起到过滤作用的管壁、pvc管和弹簧钢线主体,规格为直径50…mm、80…mm、100…mm、150…mm。…通常50…mm透水管要依据隧道环向长度与纵向100…mm透水管,在6~30…m长度连接处设有配套的接头,以便于连接。在该技术的使用上,要对技术原理有所掌握,即软式透水管技术所采用的是透水渗透的毛细原理,以可以将土壤中的多余水分吸收到纤维中以达到饱和状态后在水管的管道内汇集,然后进行排水工作。
3.4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具有双重密封止水的功能,主要用于各种密封性的技术处理。比如,在水管的接缝处往往会有渗漏现象,可以采用雨水膨胀止水胶技术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当水渗透于接缝处的时候,就会以橡胶的弹性将水堵住不要流动,以有效防止渗漏现象发生。
3.5高边坡防护技术园林施工中,人工湖施工和高坡施工是较为常见的,那么边坡防护技术就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施工操作中,需要按照边坡的高度、坡度以及水质条件等制定边坡防护施工方案,以使边坡强度有所增强的同时,坡面的抗滑能力有所提高,因此,通过边坡力学性能得以改变使得边坡的稳定性得以维护。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植物根的固定效果利用起来,以将植物周边的水土维护住,比较适合于在地质条件较好的环境中使用。此外,运用高边坡防护技术还可以使土壤本身的肥力有所增加,因而促进植物的生长,使生态效益良好。
夜上海论坛 4园林施工中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影响
4.1新技术对园林建设的促进作用新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园林建设,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无论是技术管理上还是施工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使新技术的优势在园林施工中难以发挥出来。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管理中同样遇到的难题包括小园林建设、植物的种植以及园林管理等环节。比如,为达到园林景观四季中展示出不同的特色,需要在植物的选配和种植上考虑到四季感,并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突出出来。这就需要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搭配。由于各种植物生长各有特点,包括乔木、灌木、草本地被、草本花卉以及水生植物等,都会在四季生长中,对土壤、湿度和温度等生存环境体现出不同的生活习性,那么就需要在栽种植物时,对植物进行协调配置,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还可以使植物之间合理搭配,形成四季生物的多样性,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此外,园林工程对于新工艺的运用效果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对园林生态景观的改造上,更需要依赖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协调合作才能够完成。
4.2园林施工新工艺的使用促进了苗木的科学化管理在园林施工中,新工艺的使用注意苗木的种植,以维护园林的景观效果。由于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那么选择种植苗木时,就要注意苗木对土壤的适应性。最好是以近地苗源为主,选择生长旺盛且品种优良的苗木,不仅要求苗木在规格上符合园林规划要求,而且要考虑植株的形态,要确保叶色鲜艳并叶簇丰满。特别要求苗木要有发达的根系,而且不可以有病虫害发生。高边坡防护技术的使用,主要用于铺栽草坪以维护边坡稳定,要求草块的使用规格一致,而且草卷、草块土层厚度在3~5…cm之间,其中草卷生长的土层厚度大约为2…cm左右。
4.3使用园林施工新工艺需要重视养护专业力度高质量的园林绿化施工,要注意园林养护工作。园林管护的专业化管理,要求管护工人接受过专业化培训。为了能够选择到信誉优良、经验丰富的绿地养护管理单位,可以公开社会招标的形式,以确保管护成本低,且质量好。此外,园林管理部门还要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养护质量,利于园林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5结语
夜上海论坛作者:游姗 单位:武昌工学院
目前的多媒体手段单一,并且内容比较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桥梁设计理论、施工技术也发展迅速,超过了教材的更新速度,教师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讲新理论、新设备在有限的课堂上介绍给学生,也是一个挑战。(3)三本院校的教学经费普遍不足,同时可利用的校外资源也比较少,能安排给学生的教学实习场地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的实习仅限于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学习,实习效果不理想,使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桥梁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器械缺乏形象的认识,因而影响到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性。
三本院校桥梁工程教学方式探讨(1)多媒体课件在桥梁工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前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仅仅限于将书本文字换到投影屏幕上,内容单一枯燥,并且制作完成后,很少更新,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而一个优秀的能被学生认同的多媒体课件是需要精雕细琢的。所以,教师首先应提高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将课件当作一件艺术品一样展示给学生,讲解的同时更应该语言生动,避免照本宣科。同时插入一些小幽默,结合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该时时更新,确保与当下的教学理念相符合,其内容应该包括:最新的理论介绍、与知识点相吻合的图片,或者一些施工分段的解析性的flash,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清晰的施工现场视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所学知识点的实用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使知识不至于因为枯燥、深奥而被束之高阁。(2)充分利用网络、社会资源,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目前,一些桥梁工程专业的优秀高校,例如同济大学,在如何进行课程教学中作了很多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有用资源,如建立了桥梁工程图片库、桥梁工程的资料集、桥梁工程的三维模型库等,并且这些资源对大家都是开放的,三本院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取其适合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的资料,剔除掉不适合该类学生学习的较为深奥的东西,这样对三本院校将会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尽量与地方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直接进入工地现场进行场地教学,在没有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内通过情景模拟进行补充教学。假设学生作为施工者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实际施工过程,这样也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3)举办桥梁结构模型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桥梁结构模型竞赛能够促进学生对桥梁工程课程的学习。桥梁结构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涉及到结构选型、计算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主动去认识和理解各种桥梁结构形式,理解各个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过程管理等,弥补教师因时间限制没法在课堂上介绍到的新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增强工程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竞争意识的提高。同时,举办模型竞赛对教师也有促进作用,让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完善、扩充和深化,促使教师在教学上做更充分的准备,来帮助学生解决其将要面临的问题。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方向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直接面对实际工程,所以桥梁工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何更好的组织课堂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学好用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三本院校桥梁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做出了相应解决办法的探讨,希望能促进桥梁工程在三本院校的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