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风险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控制缺陷
对于缺陷的控制,应该尽量减少缺陷的可能性,对于风险管理来说,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是重中之重,在尽量减少缺陷的可能性中再创造最大的机会做出服务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护理管理来说,患者的态度是衡量风险管理夜上海论坛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减少缺陷具体体现在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准备充足、应对突况不能慌乱、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待患者的态度要良好等,对于护士的培训要做全面,护理的过程中要有监督奖惩制度完善。
2严格要求护理人员
通过对护理人员自身的严格要求,不可以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护士的护理效果是整个护理阶段最直观的表现[1],也是患者能最直接感受到的,因此对于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护理技术要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做到每一名护理人员都有高素质高水准的护理程度,才能够让风险管理变得容易。具体做法可以是定期组织培训,对于当天的工作要有考核,月度季度可以评选优秀工作者,对工作认真并且受到患者欢迎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激励其他人员更加优质的完成工作。对于一些医患纠纷的相关问题要及时解决,分析典型案例,争取下次遇见类似情况可以避免纠纷产生。对成功解决问题的护理人员可以让他们进行相关经验培训,为大家讲解一下自己遇到那种情况的时候是怎样解决的,分享经验。对于相关法律要熟悉,必要的时候通过法律条款来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捍卫医院自己的利益法律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定期对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法律考核,这样可以督促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牢记。
3安排正常合理的上班时间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不仅是心理素质要高,体力也是很关键的,面对各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24h不断的进行观察处理,风险管理在其中的体现的就是,要为护理人员安排正常合理的上班时间,上班时间合理意味着可以让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只有工作时间合理,他们才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避免工作失误以及情绪的保持。这样医疗事故以及医患纠纷的风险就会降低到最小。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让护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能够高效高质的完成工作,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有新人及时补充,不要让护理人员超时工作,尤其是对于医疗行业这种行业,如果护理人员长期不间断工作会导致身体疲惫以及精神紧张,这样会导致工作失误。
4做好交接记录
夜上海论坛 做好交接记录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医疗护理工作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患者病情的变化记录很关键,工作记录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同样重要,对于工作记录一定要规范严格的执行,而且在面对医患纠纷的时候,医院的工作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很多医院会因为忙或者是医患纠纷少就对工作记录不做太硬性的要求,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同样也是增加风险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加强工作记录的监督力度,做到每一个患者每一次变化和治疗都要有详细的记录,这是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重点,无论是纸质记录或者是电脑记录,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最适合自己医院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对于意外或者是医疗纠纷发生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积极面对的态度,及时上报以及讨论应对程序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事态的恶化[2]。对于风险管理部门的机制建立也要重视起来,只有风险控制部门建立才能够对护理部门或者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加强医护人员本身对风险管控的重视,出现了违规的人员要及时的予以惩处,这样才能够起到监督以及控制的作用。风险因素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分析风险因素对于避免下一次风险的发生有预防作用。风险因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夜上海论坛 5.1从管理因素入手。只有做到先制定风险管理章程,明确责任制度才能够保证风险管理能够正确的实行,因此对于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让正确的人来进行管控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对于风险的控制,还是风险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风险管理人员不应该缺少。
5.2从执行人员的水平入手,护理管理中风险控制者就是护理人员,对于护士关于风险知识的培训是有必要的。很多护士比较关注护理的结果以及医疗方面的知识,但是不注重患者感受,这样做是一个危险因素[3]。所以培训和考核很重要,并且要监控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执行。
5.3患者因素也要重视,因为患者进入医院治病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心理受到很大的打击,出现纠纷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对于特殊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护理方面要采取特殊的方式,减少因为护理不得当或者是态度问题增加医疗事故的产生几率。
6小结
1.1一般资料
1.1.1患者情况选取2012年8月~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1年后,于2014年1月~5月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1.1.2护理人员情况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者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7.6±2.3)岁;其中护士10例,护师8例,主管护师2例。
1.2方法
以科室为组成单位,推举护士长为组长,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小组长、小组成员构成三层管理体系,形成对临床护理风险的管理及管控,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及时掌握各类护理信息,召开会议,管理日常工作和总结,提出改进举措,护士长则对总结之后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上报,采取实际对策;在工作中,将风险教育以及法律意识都纳入到护理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中,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责任的教育,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来我院讲座,促进护理人员对有关案例的讨论,深入了解风险事故,提高风险意识;对我科室近些年来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护理工作者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可以精准判断风险因素,并能够自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根据本科室日常工作特点以及常见风险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人人必须掌握,并能实际操作,遇到风险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有效处理;构建不以责任追究为目的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工作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上报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可的对策,进一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护理质量各项指标;
②患者对护理工作者工作质量评分,内容包括责任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以及操作熟练情况,每项25分,共计100分;
③护理工作者风险意识评分,内容包括风险管理、风险因素的认识,风险管理态度以及应急能力,每项25分,共计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①护理质量:患者投诉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满意情况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夜上海论坛 ②工作质量:护理工作人员在责任心、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方面评分应用后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
③风险意识:护理工作者对于风险管理、风险因素的认识,风险管理态度以及应急能力应用后均较之于应用前显著提高。
3讨论
1.1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实施的风险管理前后收治的240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男140例,女100例,年龄13~73岁,平均年龄(43.0±5.1)岁,所接受手术治疗类型:消化道出血、肾结石、胆结石、乳腺癌、肠套叠、肠梗阻、结肠癌、胰腺癌等。
1.2方法
1.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医护人员担当护理小组组长,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人员由责任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组长等组成,详细规定风险管理小组的具体职责,并按照具体内容实施,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2.2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
夜上海论坛 明确护理工作中各项制度内容,如不良事件发生后要立即上报,若不然应采取强制的惩罚措施;针对积极上报者,可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可有效保证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风险管理制度实施效果。
夜上海论坛 1.2.3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夜上海论坛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理论基础培训,锻炼医护人员的具体实践操作水平,增强其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保证医护人员能熟练相关业务操作。分析近期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明确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每个月组织质控小组进行巡房检查,明确患者的具体病情,评估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责任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评估护理质量,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
1.2.4做好病房护理工作
为了保证病房护理安全,可通过建立醒目的标识牌,提醒患者防滑防烫。监控病房的湿度温度,保证患者处于舒适的病房环境中,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医护人员严格遵循病房探视制度,尽量减少探视,保证患者足够的休息,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同时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绝对的安静。
夜上海论坛 1.2.5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
根据医护人员的年资以及护理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针对人力资源缺乏的班次,医护人员可通过合理安排,保证在突发急诊以及患者人数增加下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
夜上海论坛 1.2.6外科手术管理
在外科手术治疗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监控手术治疗情况,防止手术意外发生。术前有必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患者具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术前详细检查术中可能会使用到的仪器,保证仪器的安全无菌;巡回护理人员应提高仪器的操作水平,仔细认真填写护理单;严格实施手术室质量监控,组织定期考核调查,分析手术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手术治疗以及护理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护理风险事故发生17例,所占比例为7.1%,护理质量满意率为70.8%(170/24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5例,所占比例为2.1%,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8.8%(237/240),与实施前相比,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夜上海论坛 当前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认知不断提高。临床在实施护理工作时,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医院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工作时,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和谐护患关系,保证护理安全是当前临床护理重点。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实施过程中,评估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探视人员可能造成的风险事故,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善。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预防,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护理工作是保证临床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且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以及风险,尤其是疾病种类多而繁杂的外科科室,则具有更大的护理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医护人员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护患沟通交流,正确患者的支持,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并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改善,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本次研究中,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且护理满意率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