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人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人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文艺术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文艺术教育论文

第1篇

要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事者开始关注人文艺术教育夜上海论坛对于素质教育的价值,艺术教育一般是指艺术知识艺术欣赏、艺术创作教育,涵盖美术、音乐、文学等学科,艺术教育可以启发人的智慧,对人格进行完善,同时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开发人的智力,尤其可以促进人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与近年来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品。高等学校必须将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体系,实现人文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精神,才能顺应时展的潮流。

二、艺术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由前文陈述可知,各级各类学校要想培养出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就必须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准绳,贯彻落实教育新课程改革计划,修正过去对于艺术教育的偏见,注重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将创新突破艺术教育的科研领域纳入到推进高等学府的学科建设当中,为了成功完善艺术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夜上海论坛 (一)完善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及师资

目前,艺术类课程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面普及。高中教育阶段仍需要按照规定增加艺术课程的开设。高等学府不仅仅要将艺术课程作为选修课,更应该将其纳入主体的教育计划当中,计入学分,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同时,大力培养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不仅要能达到学校艺术教育的要求,而且要具备专业性、全能型。除此之外,投入更多经费以提供更好的艺术硬件设施,促使高校的场馆设施、艺术器材走向现代化、多样化、全面化。

夜上海论坛 (二)打造艺术精品课程,强化艺术校园建设

要推进艺术教育,首先要强化艺术校园的建设,充分挖掘周边的艺术教育资源,努力建设诸如少年宫、文化活动中心等便民的艺术学习活动基地。其次高质量、优秀的艺术课程才是吸引生源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做到全新的转变,创新思维,才能升华艺术教育的理念,推陈出新,开发出个性化、趣味化的艺术课程。开设的艺术课程类型必须多样化,充满互动性、协调性。此外,创新的教育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的积极性,“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的评估制度也有利于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升华。

夜上海论坛 (三)推动、引导艺术社团的建立

为推动艺术社团的建立,学校应该扮演好带头人的角色,引导学生遵照一定的程序建立各类艺术社团。由老师参与监督,引领艺术特长的学生自主管理和运行社团,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享受和发展艺术的自由。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艺术类的集会活动,例如艺术讲座、艺术表演、各类表演集会、各类艺术考察活动等等。只有在经常性的艺术活动中,学生的艺术细胞得到激发,创造性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夜上海论坛 (四)组织、强化艺术实践活动

夜上海论坛 推广大型艺术实践活动,必须把握住“普及”和“提高”这两个关键词不放。首先,高校必须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准,量力而行,举办具有广泛参与度的艺术实践项目。例如校园文艺晚会、校园歌手比赛、课堂寝室文化节等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准,可有条件的开设一些高雅的艺术实践活动,例如师生美术展览、师生书法展览、师生平面设计作品汇总展示等等。在普及中有意识的举办一些提高性的活动,最终达到提高师生艺术修养、获取审美愉悦的目的。当广泛的艺术形式已经在校园中得到普及,此时,可适当推进高雅艺术进入校园。高雅艺术并不是小众的,每一种艺术生于大众,最终的归宿依然是大众。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贯彻以来,国内外的艺术交流层出不穷,各省市的艺术交流活动大有峥嵘之势,一些地级市就曾在有关部门组织下举办了诸如中日音乐交流会、国际童声合唱节、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国际化的艺术交流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三、结语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不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人文精神都与设计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显得空洞无力,人文精神则可以设计艺术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1.1设计艺术离不开人文精神。设计艺术源自西方,历史上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希腊和雅典城邦时代,一些艺术家把人文精神引入到艺术领域,设计出了大量不朽的、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这些经典的作品直到现代还在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进程。随着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到来,宗教色彩开始统治设计领域,一些艺术学家不得不抛弃了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作品就显得空洞发力。这种现状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得已打破,一些艺术学家,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重新把人文精神运用于设计领域,又使得艺术作品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又诞生了大量不朽的艺术作品。

夜上海论坛 1.2现代科技的发展,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工业革命之后,流水线作业和机械化大生产,慢慢就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发展要求,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与艺术设计领域之中,电脑基本上了代替了传统的人脑构思,设计出来的作品批量大增,但艺术型明显不足,更缺乏人文关怀,这就引起了消费者的反对,也使得自身的审计人士深感不足,故此,现阶段,设计艺术的发展仍不能偏离人文精神,而是应加大人文关怀的使用力度,适时加大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

2人文精神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艺术,需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设计过程之中,艺术作品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而是用于共同欣赏,或者是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设计艺术就应兼容并包,这其中,人文精神就是设计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

2.1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的源泉和动力。艺术设计创意的动力,来自人所提供的信息而产生的情感,各种信息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创意结果给人带来的功利。“人”即指各行业的作者,也包括团体、社会、国家和民族。艺术设计创意也一样是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所以艺术设计如同创造一样,一是要有感情,二是要有方法。艺术设计基本上是理性的,但理性需要感情来激发。可见,感情和方法两者,感情起着根本作用,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感情的真实体现,为艺术设计提供了真实的源泉和灵感。

夜上海论坛 2.2人文精神可以提升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艺术设计理念是情感与创意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艺术设计师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文社会因素。只有高度的人文精神,才能激发起高度的设计创意,因此人文因素是艺术设计工作者是否有艺术设计理念,是否具有创意、情感的试金石。人文精神也是现代设计人士抵抗功利化思潮的思想武器,只有心无杂念、不为功利目的所熏陶,才能设计出人们满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最强。现阶段的设计艺术领域万万不能忽视人文精神,可以把人文精神和现代设计技术进行结合使用,提升人文氛围。

2.3人文精神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首先是思维方式,研究出好的创意要有正确的思维。艺术设计创意不仅需要逻辑和实证的理性思维,同样需要形象思维,直觉,领悟与灵感,以及有机的整体观与感悟。艺术创意是在激情下产生的思维火花,这是人们对创意动机的一种通常理解。艺术设计进入当代,与其他学科一样,已经到了“大科学”时代,多数学科研究需要合作。要学会与人相处,要有平等待人,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的态度。设计师需要学会使用人性关怀的理念,不能置现实生活于不顾,更不能忽视消费者对于人性关怀的呼声,用真、善、美来指导自己的设计过程。

3人文精神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

艺术设计既是专业的,又是大众的,除了考虑设计本身艺术性的考虑之外,更应照顾大众阶层的现实需求,在高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更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回归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源,现阶段设计艺术的发展,不应排斥人文精神,而是应加大人文精神的教育力度。这种教育不仅仅是依赖于校园之中,更应渗透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夜上海论坛 3.1设计环节中增加人性关怀。现实生活中,一些消费者就反应我国商品的包装设计重在强调功能效果,对于一些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问题,则考虑不足,比如药品的包装重在突出疗程疗效、食用油包装中是否非转基因标志不明显、一些产品的设计不偏于携带,等等,这种功利化倾向应切实加以纠正,增加人性理念,包装中可以明确一些标志信息、突出环保色彩、强调使用方法等,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3.2把人文内容融入到设计艺术理念之中。艺术设计不能仅仅站在艺术思维的立场上开展工作,而是应拓宽思维理念,积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内容,提升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现代设计艺术的艺术理念,应容纳宗教、历史、文学、哲学的经典内容,这些内容就是人文精神的真实体现,只有摆脱了单纯的艺术束缚、更新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

第3篇

关键词:设计专业;设计教育;人文素养观

随着我国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逐渐普及和范围的扩大,高质量设计人才的输出成为设计艺术教育探讨的新课题。新时期的设计师应该逐渐摆脱“高技巧、低审美”的尴尬境地,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设计的品质。而其中,设计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文素养观培养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夜上海论坛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当前的设计发展趋势是,设计应该建构在伦理的高度上,设计不仅要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关注其产生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具体包括了在设计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宏大,但是正是这一系列重大的问题,预示出未来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使人达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双重平衡,社会责任意识应该先于设计意识存在,设计师首先是社会中的人,然后才是造物活动的创造者。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决定了设计师对设计价值的把握和衡量。因此,在设计教育的具体环节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训练的出发点上都应该着重进行考虑。

2设计伦理反思培养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名词,这一设计理念一经提出已经受到无数人的拥护。一度成为了设计师的设计依据,但随着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和设计教育的深入,我们应该让学生以辩证式的眼光看待这一设计观,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1)精神层面的人性化。历史上的丰裕社会在物质上带来了富足,却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匮乏,当时的以满足人们过度的物质追求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错误的消费观念,因此,设计师应该看到自己在引导消费观念时的重要作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引导消费者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环境层面的人性化。以人为本不能单以满足人类的欲望为目的,因为在整个的人类社会中,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周围的环境、其他动植物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单纯以满足人的“一己私欲”作为“以人为本”设计的评价标准,这无疑是自私且片面的,以人为本设计的前提是不对人类以外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等形成破坏。

(3)不同群体层面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应只考虑为健全人、生活达到温饱或富裕的人设计,还应考虑其他群体需求,例如母婴群体、老年人、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的需求,真正地做到根据不同人群进行设计,最大程度上为这些群体提供便利,减少他们的使用障碍,方便他们的生活,通过设计减少他们的紧张和不安的感受,真正做到关注不同层次的人群,促进社会真正的和谐。

夜上海论坛 (4)历史发展层面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对象应该是当前的人类以及未来的人类,因此设计应该具有可持续性,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能满足未来人类持续发展,那些名义上以满足当下人们需求而实际上通过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资源的过度损耗的设计理念是违背伦理的,最终会将人类陷于困境,因此只有从时间和空间上看待设计的发展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跨学科多元融合

夜上海论坛 丹尼尔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已经预言: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产品生产经济逐渐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传统的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用户体验取代了以往的产品体验。这种服务于体验并不仅仅来自于开发商的技术手段,更来源于对整个设计与消费流程的管理与设计,不难看出,这一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单凭设计方法和产品开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基于这样的发展情况,以跨学科知识为设计支撑架构势必成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师必须要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面对设计问题。同上设计师也必须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有效地与设计相结合。

夜上海论坛 4对文化的关注

文化是一个民族及国家的烙印,文化规范了人们的思考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分工。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传播性,而设计师正好承担了文化传播的部分任务,设计师利用设计的表现形式将不同文化进行借鉴、融合和传播。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瓷制餐具“西湖韵”被选作西子国宾馆举办的欢迎晚宴用瓷。这次国宴瓷的图案创意灵感以南宋瓷器文化为底蕴,器型设计参照西湖十景中的“三潭映月”等著名景观,表达精妙绝伦的祥瑞寓意以及对世界各国共赢合作的美好愿景;画面设计参照西湖山水为主轴,以江南元素“园林石窗”、“楼阁”为切入点,使得本次国宴用瓷风韵十足、大气婉约,透出美好寓意以及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伟大魅力与自信。一个国家和地域的文化特色经常会用一些灵活生动的载体体现,如诗歌、民歌、舞蹈、美术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这些艺术形式中,从视觉上带给人们震撼的设计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视觉,给人以惊艳的感觉。从G20峰会的瓷器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将杭州地域特色与瓷器完美的结合,通瓷器的画面展示、器型外观的设计,让前来参会的各国领导,从视觉层面领会到中国文化中含蓄婉约的美感和意境,通过与地域性代表美食的搭配,将独特的中式文化传达出来。一直以来文化都是各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和重大课题,对于设计专业,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力以及设计文化的独特特色也成为了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当前设计师应从设计文化的含义和内容入手,研究设计方面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对于设计师以及受众产生的影响。因此,总结以上内容,我们发现设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注文化,不仅要让学生关注本民族的文化,更要让他们对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文化提取精神,并融合进设计中,让文化成为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