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贸易形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国际贸易发展;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冷战虽告结束,但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东欧剧变、前苏联政局动荡加剧了世界政治形式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进程。九十年代前半期,受上述因素和经济衰退以及海湾战争等消极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仍然缓慢,1990~1993年每年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分别为4.9%、3.7%、4.5%、2.5%。随着世界经济调整的深入和各种矛盾的逐步缓和,世界经济和贸易都出现了加速稳定增长的趋势。
夜上海论坛 一、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出现的显著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走过20世纪九十年代前几年的疲软后,1994年开始出现强劲增长。随着世界生产量增长率的提高,世界货物出口量增速也相应提高。199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4%,高于20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世界贸易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了9%,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多,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1%,达到8.8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6%,达到2.10万亿美元。
2、服务贸易、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其年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国际货物贸易。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强。2004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10万亿美元。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推动全球贸易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息革命使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信息时代”产品(如现代办公及电信设备)的出口增长迅速,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日渐上升。1983~1993年的国际贸易中,办公和电信设备贸易发展速度高达13%,位居同期各行业增速之冠,其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4.2%提高到1993年的10.4%,成为所占比重最大的贸易商品。
20世纪八十年代是世界环保意识崛起的年代,九十年代是环保付诸行动的10年。在世界市场上,环保产品风靡全球,许多发达国家把生态研究与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置于重要地位。
3、跨国公司的作用增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数目剧增,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并且开始结成新的“战略联盟”。这对于加剧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国际市场的统一、推动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和开放政策盛行,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全球和各国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传递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国经济上的差异,经济部门和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
5、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为今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最基本的规则,并负责实施多边贸易协议,定期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贸易争端,加强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它不仅强化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规则,管理协调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贸易争端调解机制,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夜上海论坛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发展经济、提高谈判和竞争力的需要,八十年代以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美、加、墨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美洲首脑会议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原则宣言》。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夜上海论坛 二、当代经济形势下我国外贸发展的战略措施
1、建立知识型国际中心城市,带动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把一些重点沿海城市发展为国际知识型产业中心城市,并通过知识型产业和信息产业带动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推动知识型产业对外贸易发展。
夜上海论坛 2、加快知识产业的培养,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我国通过外贸带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初具成效,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开始从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的数量增长向增加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内涵式、集约型转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并不能真正换来高新技术和知识产业,我国的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通过产业倾斜,立足自主创新。这就要求在发展和谐社会进程中要进一步体现知识经济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3、重塑比较优势,推动知识贸易发展。按照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我国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对外贸易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而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这种比较优势目前我国还应充分利用,因为这种国际分工格局还可以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4、积极探索和利用风险投资,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我国的“科技兴贸战略”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当代的国际竞争,技术创新的作用不仅是给产量提供一个乘数、不仅是为了少投入多产出、不仅是给产品增加一点博得消费者垂青的“美丽羽毛”。所以,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要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和利用风险投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保证。
5、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保护幼稚产业。从发展角度看,当代国际贸易,不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的摧毁,而是在传统贸易之上继续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贸发展水平,一方面必须继续加强与培养传统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在当代贸易中的基础地位和对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应该优先发展知识产业,以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良好的贸易投资环境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6、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知识经济的出现说明了知识资源的形成和积累的增加,可供人类支配的资源在量上得到有效的补充,在质上得到更大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本投资,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物质资本(特别是战略物资)和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高新技术、能创新的高级人才。
夜上海论坛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战略目标;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体开始走向全球发展趋势,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等。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自此象征着我国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在参与全球贸易自由化上,我国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到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成本,进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夜上海论坛 一、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一)新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发达经济体发展缓慢
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日本、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经济力量的70%。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平均增长速度为2.5%,在20世纪后十年,平均增长为3.5%。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2.2%,在后十年,经济增长为2%。20世界90年代,日本一直处于萧条发展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较高,但经济体空心、人口老龄化、供不应求等,造成经济发展逐渐缓慢。而一些新经济体发展尤为迅速。金砖国经济总量占G7经济总量的35%,在十年后,预计两种经济总量几乎相近。2015年,我国GDP总量在6万亿美元,俄罗斯在1.8万亿美元。
(二)贸易经济不均
夜上海论坛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总体贸易增长不断提升,在2000年达到高峰,贸易总额在64560美元,增长12.5%。但是受“9•11事件”影响,世界贸易额开始逐渐降低,在2001年贸易额增长率出现负值情况。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提升,各国开始复苏,世界贸易逐渐增长。2015年,世界贸易额高达182750亿美元。
(三)多边贸易谈判发展较慢
自由贸易与保护自由一直是世界贸易的两大主体,处于对立关系。20世界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失衡,美国经济超过日本、亚洲等经济发展,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于是,各国开始投入市场竞争中。20世纪初,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贸易发展受到冲击,新贸易保护开始走向市场发展中。世贸组织成立后,开始进行多变贸易谈判,到20世纪后期,贸易谈判困难重重。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次谈判,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上出现较大意见,谈判期限被打破。多变贸易谈判尽管缓慢,但是自由化与全球化没有被打破。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将在农业产品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发展上开始进一步谈判,进行综合调整进而达成一致想法。(四)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发展贸易自由化中,双边、区域经济合作是其两种主要方法。二战后,欧洲区域合作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近几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加快了贸易自由化发展。现阶段,多数国家都成为了区域经济组织。欧洲、亚太、北美等成为最大经济组织;亚洲、南美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组织;苏联的解题、东欧剧变,各国家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合作。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也提升了自由化的发展脚步,对外贸易逐渐增加,战略目标进行调整。在很早以前,我国最主要战略目标是:进口代替出口导向融合外贸目标;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自由贸易方针。如今,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发展迅速,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418亿美元,同比提升22.5%,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二,其中出口19983亿美元,占据世界第一;进口184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对外贸易大国。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为了跟上世界发展形式,制定了与我国发展相吻合的对外贸易战略目标,主动加入到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进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实力。
夜上海论坛 (一)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如果从政策方针上而言,我国贸易战略偏向于出口导向,兵器俄出口贸易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出口产品主要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出口形势缺少多样化,竞争力较低。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开始不断进行出口转变,着重发展重要出口部门技术,调整对外贸易提升形式,由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进行税收倾斜;在外资引进方面,着重发展技术外溢较大项目,进而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发展。
(二)出口贸易
夜上海论坛 一直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为导向,也是我国经济占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口贸易在推动竞争、出口发展、市场需求上具有重要贡献。所以,在进口贸易战略目标上,我国主要考量技术的提升和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现阶段我国出口发展情况看,需要加大重视程度,转变进口结构,健全进口税收制度,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资源进口的多样化发展,提升资源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战略性贸易
夜上海论坛 如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技术行业发展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大重视程度。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现阶段,尽管整体实力较弱,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在高技术研究上我国保有一定实力,也是我国战略贸易政策的新发展方向。例如,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华为、中兴表现显著,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处于前端。华为公司曾经以17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世界企业排名中位居首位,而后连续四年稳居前列;中兴则以2826件的申请量超过松下电器,恒伟世界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冠军,华为则排在第二名。
三、结语
夜上海论坛 总而言之,顺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参加到全球化发展中,抓住贸易发展的主体形式,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和贸易结构的调整,打入国际市场,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融合,寻求合作。同时,主动加入到国际谈判中,加入到国际贸规则的构建,降低贸易风险,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朱涛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东方夜上海论坛,2015,(2).
夜上海论坛 [2]唐宜红,符大海.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5,(2).
[3]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8).
[4]熊麒.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背景下我国国际经济战略的制定[J].商场现代化,2015,(6).
一、电子商务兴起的意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一般指基于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是指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是市场、金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必然产物。这种依托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联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动在国际贸易领域得以实现的形式。电子商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并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如果在全球国际贸易中使用电子商务,每年可带来大约1000亿美元的收益,因此贸发会议将之誉为“提高世界贸易效率的革新方法”。还有专家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会有1/3是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世界进出口贸易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比重还将会逐步增加。
夜上海论坛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夜上海论坛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夜上海论坛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货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夜上海论坛 二、网络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类型;狭义的网络贸易则仅指因特网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开发应用时间较早,但它是一个封闭性系统,费用昂贵,且技术标准复杂,缺少通用性,至今EDI无纸贸易的发展仍较缓慢。而因特网是一种开放性的网络系统,有统一的协议标准,通信费用低廉,更能适应市场日益扩大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因特网贸易将是未来网络贸易发展的主流方向。
夜上海论坛 目前,网络贸易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开始形成。可以预见,网络贸易在未来的21世纪内,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网络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从根本上讲是科技革命的大发展,要求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众所周知,科技进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经济融合成以全球为一体的“网络经济”,经济活动的国内国际界限逐渐模糊,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已开始突破时间概念和空间界限,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成为信息社会中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趋势,给传统贸易的改造与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机会。网络贸易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它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地位。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经 济 全 球 化 是 指 世 界 各 国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的 经 济 融 合 。 它 是 世 界 生 产 力 发 展 的 结 果 , 其 推 动 力 是 追 求 利 润 、 取 得 竞 争 优 势 和 谋 求 经 济 的 发 展 。 90 年 代 以 来 ,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趋 势 大 大 加 强 。 导 致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国 际 直 接 投 资 与 贸 易 环 境 出 现 了 新 变 化 。
夜上海论坛 一 、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主 要 表 现
( 一 ) 生 产 活 动 全 球 化 。 生 产 活 动 的 全 球 化 主 要 表 现 为 传 统 的 国 际 分 工 正 在 演 变 成 为 世 界 性 的 分 工 : 1 国 际 分 工 的 内 容 发 生 变 化 。 国 际 分 工 从 传 统 的 以 自 然 资 源 为 基 础 的 分 工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以 现 代 工 艺 、 技 术 为 基 础 的 分 工 ; 从 产 业 各 部 门 间 的 分 工 发 展 到 各 个 产 业 部 门 内 部 的 分 工 和 以 产 品 专 业 化 为 基 础 的 分 工 ; 从 沿 着 产 品 界 限 进 行 的 分 工 发 展 到 沿 着 生 产 要 素 界 限 进 行 的 分 工 ; 从 生 产 领 域 分 工 向 服 务 部 门 分 工 发 展 。 2 国 际 分 工 的 形 成 机 制 在 变 化 。 即 由 市 场 自 发 力 量 决 定 的 分 工 , 向 由 企 业 , 主 要 是 由 跨 国 公 司 经 营 的 分 工 和 由 地 区 经 贸 集 团 成 员 内 组 织 的 分 工 发 展 , 出 现 了 协 议 性 分 工 。 3 水 平 型 分 工 成 为 国 际 分 工 的 主 要 形 式 , 其 内 容 为 产 品 型 号 的 分 工 , 产 品 零 、 部 件 的 分 工 和 产 品 工 艺 流 程 的 分 工 。 4 形 成 了 世 界 性 的 生 产 网 络 。 5 世 界 性 的 国 际 分 工 使 各 国 成 为 世 界 生 产 的 一 部 分 , 成 为 商 品 价 值 链 中 的 一 个 环 节 。 它 有 利 于 世 界 各 国 充 分 发 挥 优 势 , 节 约 社 会 劳 动 , 使 生 产 要 素 达 到 合 理 配 置 , 提 高 经 济 效 益 , 促 进 世 界 经 济 的 发 展 。
( 二 ) 世 界 多 边 贸 易 体 制 形 成 。 1 国 际 贸 易 对 世 界 经 济 拉 动 作 用 增 强 。 它 表 现 为 国 际 贸 易 增 长 率 大 大 高 于 世 界 经 济 增 长 率 。 如 以 1990 年 为 100 , 世 界 货 物 出 口 值 指 数 从 1985 年 的 56 , 上 升 到 1995 年 的 144 , 同 期 世 界 生 产 指 数 从 86 上 升 到 107 ; 世 界 实 际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指 数 同 期 从 85 上 升 到 106 。 1990-1995 年 间 , 世 界 贸 易 出 口 量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6 % ; 同 期 世 界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率 为 1 % 。 2 服 务 贸 易 发 展 迅 速 。 世 界 服 务 贸 易 额 从 1985 年 的 3809 亿 美 元 增 加 到 1995 年 的 11 , 678 亿 美 元 , 在 国 际 大 贸 易 ( 货 物 与 服 务 ) 中 的 比 重 同 期 从 16 3 % 上 升 到 18 8 % 。 3 国 际 货 物 贸 易 交 换 品 种 多 样 化 。 在 世 界 贸 易 中 , 占 世 界 出 口 1 % 以 上 的 货 物 从 1980-1981 年 的 11 种 增 加 到 1993-1994 年 的 21 种 。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出 口 货 物 中 , 80 年 代 中 期 , 制 成 品 所 占 比 重 开 始 超 过 一 半 ; 在 出 口 中 占 1 % 以 上 的 货 物 种 类 从 1980-1981 年 的 6 种 增 加 到 1993-1994 年 的 19 种 。 4 发 达 国 家 同 类 货 物 相 互 交 换 增 加 , 主 要 的 经 济 贸 易 大 国 一 般 既 是 某 类 商 品 的 主 要 出 口 国 , 也 是 该 类 商 品 的 主 要 进 口 国 。 5 国 际 贸 易 趋 同 化 。 它 表 现 为 : 电 子 化 贸 易 手 段 普 遍 使 用 , EDI( 电 子 数 据 交 换 ) 已 在 国 际 贸 易 中 广 泛 使 用 , 其 他 如 电 子 商 务 (EC) , 电 子 贸 易 撮 合 (ETM) , 电 子 资 金 转 账 (ETF) 等 已 在 许 多 国 家 开 始 使 用 ; ISO9000 系 列 成 为 国 际 贸 易 商 品 的 共 同 标 准 ; 贸 易 合 同 标 准 化 。 6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建 立 , 多 边 贸 易 体 制 正 式 确 立 。 1995 年 1 月 1 日 诞 生 的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标 志 着 世 界 贸 易 进 一 步 规 范 化 , 世 界 贸 易 体 制 开 始 形 成 。 作 为 世 界 多 边 贸 易 体 制 组 织 和 法 律 基 础 的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 以 其 法 人 地 位 对 所 有 成 员 方 都 有 严 格 的 法 律 约 束 力 。 因 此 , 世 界 贸 易 组 织 的 建 立 标 志 着 一 个 以 贸 易 自 由 化 为 中 心 , 囊 括 当 今 世 界 贸 易 诸 多 领 域 的 多 边 贸 易 体 制 大 框 架 已 经 构 筑 起 来 。
(三) 各 国 金 融 日 益 融 合 在 一 起 。 1 金 融 国 际 化 进 程 加 快 。 90 年 代 以 来 , 西 方 国 家 的 大 银 行 根 据 《 巴 塞 尔 协 议 》 的 要 求 , 开 始 了 大 规 模 合 并 、 收 购 活 动 , 以 提 高 效 益 。 如 法 国 里 昂 信 贷 银 行 买 下 了 大 通 曼 哈 顿 银 行 在 比 利 时 和 荷 兰 的 附 属 机 构 。 德 意 志 银 行 、 巴 克 莱 银 行 和 国 民 希 敏 寺 银 行 也 吞 并 了 一 些 欧 洲 其 他 国 家 的 小 银 行 , 以 扩 大 在 欧 洲 的 网 络 。 为 了 提 高 本 国 银 行 的 竞 争 能 力 , 很 多 国 家 对 于 大 银 行 的 合 并 表 示 了 支 持 的 态 度 , 1993 年 以 来 , 世 界 排 名 在 200 名 之 内 的 大 银 行 之 间 至 少 发 生 过 25 次 合 并 。 2 地 区 性 经 贸 集 团 的 金 融 业 出 现 一 体 化 。 欧 盟 统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概念;意义;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根据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将服务贸易划分成广义的服务贸易和狭义的服务贸易,狭义的服务贸易就是出口国以出口现实的服务过程来达到进口国的某种要求来换取经济回报的交易方式。广义的服务贸易就既包括了实际存在的交易过程,于此同时还包括服务出口方和服务进口方没有直接交易的无形交易的过程。一般人们提到的服务贸易就是指广义上的服务贸易。就是指一方出口其服务,另一方进口服务的贸易方式。服务贸易涉及的领域有160余种,其中金融、咨询、旅游、交通运输、IT技术和教育等行业是服务贸易的主要领域。
全球范围内上所发生的服务贸易可以一般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境交付。是说一个国家的服务者在国内像国外的服务消费者提供其需要的服务,比如利用通信、网络或者邮电等方法提供的影音咨询等方式。第二,境外消费。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到另一个国家接受这个国家的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并支付给服务者报酬的形式,比如出境旅游和留学等。第三,商业存在。指一个国家接受其他国家的个人或公司来到本国进行投资、合作或者设立独资企业和分部机构。第四,自然人的流动。指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到另一个国家去提供服务,比如本国公司雇佣外国职员和来本国创业的自然人。以上四种交易方式,提供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内容,消费服务所在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进口国,提供服务的国别就是服务贸易的出口国。
夜上海论坛 二、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的意义
如今全球经济都在向服务性质的经济转变,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同时成为新的国际形势下各个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他可以把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服务生产力转换成可以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价值形态,使本国的无形商品和无形资产国际化货币化,实现了增值价值的贸易方式,可以占用比较少的资源来实现更多价值的交易途径。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各国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加快贸易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新时代对各个国家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今服务贸易已经变成国际贸易举足轻重的一个领域,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国家把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换的重要手段。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提高国家外汇水平,加强对外经济能力。有利于促进国内生产,提高人民就业率。扩大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资本扩张。同时也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而且可以转移国内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伴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已然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加速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作为各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增强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应对新形势的战略选择。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国际服务贸易进出总额为72037亿美元,到2014年增加到93494亿美元,年均增长4.6%。其中旅游、交通运输和金融所占比例最大,在2010年这三个领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8.1%,到2014年三项占世界贸易总额的55.2%,四年之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行业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9643亿美元增长到2114年的13119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7.3%。
夜上海论坛 三、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在各国加速转移转移,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发展
夜上海论坛 新兴的服务贸易在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不断转移是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化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服务贸易的跨境移动,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同时也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一体化。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全球大市场中组织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同时也必须有金融、运输、通信等服务的支撑,引起了生产性的服务业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动的态势。其次,由于IT技术的不断进步,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促进了服务贸易在国与国之间的飞速发展。
2.世界服务贸易加速结构优化,新兴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夜上海论坛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的服务贸易结构出现了特别大的改变,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趋近于向资金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改变。同时,伴随着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大大加强了服务贸易活动的可行性,加快了例如像IT技术、信息咨询、财务管理和通讯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的服务贸易将会慢慢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方式,逐渐向资金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的服务贸易发展。
3.服务贸易的外包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增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发包方仍然是老牌经济强国如美国、日美和西欧各国。但是,接包方除了像印度、巴西、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之外,像中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都在积极的承接服务贸易的转移和外包,正在成为新兴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的变化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已经变成了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台强劲的发动机,并且也将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林.中国与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测度[D].辽宁大学,2013(7):11-14.
[2]孙莉莉,霄.中韩双边服务贸易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夜上海论坛 [3]李雪威,吴昊.新贸易环境下中韩FTA促进战略评析[J].东北亚坛,2013(11):33-34.
夜上海论坛 [4]张维.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9):57-61.
关键词:自由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多―双边”贸易规则;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夜上海论坛 自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其涵盖协定基本固定鲜有变化,多哈发展回合谈判陷入停滞。与之相对,自1995年后,谈判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区域贸易协定(RTA)文本呈井喷之势。早在2008年,就有国外学者对纷繁浩杂的自贸协定发出“为何那么多、为何那么快、为何那么杂、它往何处去”的感慨。分析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是冲突还是互进,并认识自由贸易协定规则的特性,有利于我国选择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路径。
夜上海论坛 一、 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现状对比
当今世界处于贸易体制和结构变革的时代。自多哈回合之后,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而与多边谈判僵局相对应的是以自由贸易协定、双边投资协定等为代表的“多―双边”贸易谈判势头强劲。目前大多数的WTO成员都参与了一个或多个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来安排贸易纪律。根据WTO官方网站的数据,截至2015年1月,已经有604个自由贸易协定向WTO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做出通知,其中有398个贸易协定已经生效。自贸协定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发达国家之间签订的新型自由贸易协定,近期的有“欧盟―加拿大全面经济和贸易协议(CETA)”,以及谈判中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的自贸协定,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签署的自贸协定,远期的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近期的有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除了区域性的自贸协定,还有诸多双边的自贸协定,如美韩自贸协定、中瑞自贸协定等。国家间经济实力、世界贸易份额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在多边场合进行贸易协定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传统发达国家要保证其优势地位,而新兴经济体也要在规则制定中体现其国家利益。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来安排贸易纪律。
区域贸易协定,以及不局限于地缘因素的自由贸易协定构成了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的“多―双边”贸易体制。所谓“多―双边”贸易体制,指不同于世界贸易组织涵盖所有成员的多边贸易体制,而是在部分成员之间的双边、区域、次区域国家间的贸易纪律安排。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多―双边”贸易体制同时存在,是当今世界贸易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一特征带来的时代命题是多边贸易规则与“多―双边”贸易规则的关系问题,WTO多边贸易体制是否仍然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自由贸易协定于多边贸易体制而言,是其“绊脚石”还是“垫脚石”?
二、 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规范逻辑
关于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相互关系的争论有很多,主要集中在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掣肘,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
有点学者认为,自由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绊脚石”。依托WTO多边体系,可以产生“贸易创造”、“贸易增长”的效果,而依托自由贸易协定,只是将与协定区域外国家的贸易量“转移”给区域内的成员方,这样也会对区域外的成员构成隐形的歧视。自由贸易协定比较灵活,成员方之间更容易完成对价交换形成共识,许多国家都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贸协定上,不利于多边贸易谈判。更主要的是自由贸易协定的规则,尤其是WTO-plus、WTO-extra规则使得全球贸易规则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但实际上,自由贸易协定对WTO、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多边谈判的影响上,在规则、规范层面上,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多―双边”贸易规则的最终走向是与WTO多边贸易规则相融合。
夜上海论坛 1. “多-双边”贸易规则具有WTO规则框架下的正当性。WTO制度的核心是推进贸易自由化,其基本进路与方法是扩大市场准入,贯彻非歧视原则,保障经贸政策公开透明等;而自由贸易协定等“多―双边”贸易规则是通过歧视的方式实现贸易自由化,在协定的内部实行比外部更优惠的贸易待遇。由此可见,自由贸易协定等“多―双边”贸易协定包含了与普遍最惠国义务相反的歧视,自由贸易协定潜在地可能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违背。因此,WTO成员如果想加入自由贸易协定,其前提是要获得在WTO框架内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实际上,WTO协定包含了一系列例外,自由贸易协定符合某些条件可以有限地克减WTO规则义务。而这些例外条款就是“多―双边”贸易规则在WTO框架下的法律要求,是“多―双边”贸易规则的基本法理、“基本法”。相关例外包括:GATT1994第24条,授权条款(Enabling Clause)第2(c)节和GATS第5条。其中前两者涉及货物贸易领域的例外,后者是服务贸易领域的例外。这些例外条款或者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规定“不得禁止”成员方达成更优惠的贸易协定,或者授权发展中国家之间达成更优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的形成,自贸协定、“多―双边”贸易规则的形成,是为WTO组织规则和WTO缔约方所认可的,具有WTO规则框架下的正当性。
2. “多―双边”贸易规则具有WTO规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多―双边”贸易规则以WTO规则为基础,但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横向维度上,研究“多―双边”贸易规则在WTO规则基础上形成了四种规范类型,分别是WTO规则确认型(WTO basic)、WTO规则补强型(WTO plus)、WTO规则创制型(WTO extra/ WTO more)、WTO规则克减型(WTO minus);在纵向维度上,“多―双边”贸易协定在贸易救济、贸易待遇、非贸易价值条款、竞争政策、投资章节、争端解决等章节都有不同于WTO涵盖协定的规定。
(1)WTO规则确认型“多―双边”贸易规则,即自由贸易协定的条款与WTO协定的规则基本一致,甚至采用同样的措辞。如在自贸协定序言中确定WTO规则的基础性地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的确立,反倾销、反补贴规则的设计等,基本上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内容一致。
(2)WTO规则补强型“多―双边”贸易规则,即自由贸易协定的条款、或者说协定对缔约国的约束义务严于WTO规则。如要求成员方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或者要求成员方开放更多领域的市场,或者对贸易产品要求更高的卫生检验标准等。
(3)WTO规则创制型“多―双边”贸易规则,即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了WTO协定中所没有规定的内容或议题。多哈发展回合谈判中列入的诸多议题均陷入谈判僵局,但这些议题大多在区域贸易协定中有所体现,如环境保护、竞争政策、能源、电子商务等非传统议题。
(4)WTO规则克减型“多―双边”贸易规则,即自由贸易协定的规定比WTO协定的规定更宽松,成员方承担更低的义务,或者放弃WTO规则赋予的权利。如在自由贸易协定中明确地排除了TRIPS协定允许的专利强制许可,或者限制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决定实行强制许可条件的自由。
3. “多―双边”贸易谈判具有WTO谈判模式外的多样性。以主要经济体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样本,可以总结出“多―双边”贸易规则的规律与范式。有学者对比美国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文本中的劳工章节,总结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劳工章节采取的是“保护惩罚型”,即主要是对不符劳工标准的用人单位予以惩罚;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劳工章节采取的是“保护激励型”,即鼓励企业遵守劳动法规定并予以奖励。对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投资章节,美国的态度是推进投资自由化,多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方式;欧盟的态度比较保守,偏向于仅规定投资保护,多采用准入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加正面清单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之间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范式也会随着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协定谈判实践予以调和,形成新的混合式的自由贸易协定范式。如欧盟―加拿大“全面经济和贸易协议(CETA)”就是发达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实践,反映了发达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协定范式之间的冲突和协调。现在的CETA投资章规定了美、加贸易协定中常用的准入前国民待遇、采取了负面清单模式,但相较于美国投资协定2012年范本,CETA在很多方面又有创新。
夜上海论坛 4. “多―双边”贸易规则/谈判具有WTO规则精神内的同一性。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僵局,更多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谈判陷入僵局,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仍然起作用。“多―双边”贸易谈判及规则,是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的现实选择,其依托的仍然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谈判经验、WTO规则及其争端解决机制,其追求的也是成员间的贸易自由化。
夜上海论坛 5. 小结。“多―双边”贸易体制不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绊脚石”,该体制为WTO规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所授权和允许。而自由贸易协定规则中的WTO规则补强型和WTO规则创制型已经在实践中逐步突破WTO规则谈判的僵局,在多边环境下没有实现的共识在双边和区域层面上得以实现“质”的突破,如欧盟主张的动物福利规则,如韩国的牛肉、汽车市场开放等。继而在未来谈判新的WTO多边贸易规则时,在既有“质”的突破基础上只需“量”的调整,如韩国可能不再坚持农产品、汽车产业市场不可开放,贸易谈判的重点是开放程度。
三、 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路径选择
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均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路径,前者的自由化范围限于协定成员方范围内,而后者拥有更广大的成员方市场。而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更优惠的、“多―双边”贸易体制已经与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旗鼓相当,甚至成为许多国家一段时间内贸易投资谈判工作的优先考量。面对这种现状,我国应该如何选择,继续坚守WTO多边贸易体制,还是扬弃WTO、仅追求自由贸易协定?
从国际层面上看,几乎所有的WTO成员均签署了一项或多项自由贸协定,数量多、种类丰富,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包括传统贸易政策安排以及投资、竞争、电子商务等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尚未规定的商事议题,还包括人权、劳工、环境、动物福利等社会性议题。自由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可以与世界贸易组织相抗衡的贸易自由化安排。从国内层面上看,我国很早就开始了自由贸易协定安排,由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属于单独关税区,中国内地与其签署的自贸协定也属于一种特殊的、一国内的自由贸易协定,如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还有内地与台湾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关于我国如何在自贸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做出选择,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细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要求,该《决定》第七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25节要求“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以及总理于2013年9月11日在大连“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均强调:区域贸易安排与多边贸易体制并非是彼此排斥的,而是可以形成共力,“两个轮子一起转”,两者均是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贸易的自由化的可选方式。我国在新时期应该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应对国际挑战。经济全球化已经呈现新的趋势,多边贸易体制仍然重要,而区域贸易安排也成为了驱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贸易体制变革的重要力量。加强区域贸易安排,对内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有利于优化国际经贸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可见,我国最高层管理者在我国贸易体制规则战略方面已经形成了共识,既坚持世界多边贸易体制规则,也不断发展区域贸易安排,推进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多―双边”体制)开放合作。
1. 坚守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系,积极参与WTO规则谈判和争端解决,并在谈判和诉讼过程中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世界贸易规则的发展。WTO规则对我国的影响不仅是经济层面,还有国内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方面的影响。WTO规则中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等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塑造、法治理念的形成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等都有重要意义。WTO规则以国际法的形式要求我国承担国际义务,经贸领域的法律法规要与WTO规则相一致,司法机构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解释应符合我国的承诺和义务,WTO争端解决报告在一般意义上使我国承担修改不符措施的义务。WTO的多边谈判、规则创制和争端解决等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在后“入世”时代,我国更应注重利用规则、创制规则,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区域规则与WTO多边规则的一致性。
2. 坚定但审慎增加区域贸易安排,既要把握住国际贸易体制、贸易规则变革的大趋势,又要在贸易协定谈判中平衡国内产业利益、国民公共福利与国际义务与承诺的关系。自贸协定是更优惠的贸易安排,协定内的成员享有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我国绝不能置身世外,而应通过签订自贸协定获取更优待遇。对比日本和韩国,该两国家已经完成与欧盟、美国、加拿大等最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正在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我国已经落后于该两个活跃的东北亚贸易经济体。而美国完成TPP和TTIP这两个巨型自贸协定后,将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外再次保障其贸易优势地位,该两个自贸协定中的其他发展中成员方的许多产品与我国具有同质性,会挤占我国的市场份额。所以,我国谈判签署自贸协定的任务是十分紧迫的。但同时,对于区域贸易安排应当审慎,不能为了签署而签署。自贸协定的签署是为了保证竞争机会、市场份额以及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并且要与国内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公民福利与社会环境等相协调。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产业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程度,国内新兴产业、幼稚产业如何得到发展应对国际竞争,大量进口的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检验检疫标准、是否对人体和国内生态环境有害等等,都是我国在进行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以及自贸协定谈判时应当予以考量的。自贸协定的谈判与签署,最终是服务于国家利益。
四、 结语
夜上海论坛 为自由贸易协定代表的“多-双边”贸易安排,以及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安排,两者有竞争但不相斥。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在WTO规则的基础上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但最终两者的目标均在于实现贸易的自由化。面对自贸协定兴起的大趋势,我国应顺应潮流并起主导作用。我国正在参与、推进、倡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包括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东北亚自贸区、亚太自贸区(FTAAP,包括APEC所有成员,涵盖范围大于TPP和RCEP)以及“一带一路”(沿线近30个国家)建设,正是对区域贸易协定缔结浪潮的把握和积极应对,有利于保障我国产品的竞争机会和市场份额,利于进一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我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同时,我国还应继续学习世贸规则,掌握贸易规则话语体系;利用世贸规则,参与争端解决,保护国家利益,应对他国的歧视性政策;改革世贸规则,结合自身政治经济硬实力以及法律文化软实力,影响世贸新规则的制定。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Jaime de Melo and Arvind Panagariya.New dimens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夜上海论坛 [2] 陆燕.美欧谋求自贸协定对世界经贸的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国际贸易,2014,(2).
[3] 王中美.特惠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协定:一致或侵蚀.国际经贸探索,2013,(3).
[4] 曾令良.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法学研究,2004,(5).
[5] 贺平.地区主义还是多边主义:贸易自由化的路径之争.当代亚太,2012,(6).
[6] 韩立余.入世对中国法治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5).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TO法律框架内的产业保护与发展”(项目号:NCET-10-0793)。
夜上海论坛 一、电子商务兴起的意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一般指基于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是指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
夜上海论坛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是市场、金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必然产物。这种依托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联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动在国际贸易领域得以实现的形式。电子商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并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如果在全球国际贸易中使用电子商务,每年可带来大约1000亿美元的收益,因此贸发会议将之誉为“提高世界贸易效率的革新方法”。还有专家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会有1/3是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世界进出口贸易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比重还将会逐步增加。
夜上海论坛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货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二、网络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类型;狭义的网络贸易则仅指因特网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开发应用时间较早,但它是一个封闭性系统,费用昂贵,且技术标准复杂,缺少通用性,至今EDI无纸贸易的发展仍较缓慢。而因特网是一种开放性的网络系统,有统一的协议标准,通信费用低廉,更能适应市场日益扩大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因特网贸易将是未来网络贸易发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网络贸易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开始形成。可以预见,网络贸易在未来的21世纪内,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网络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从根本上讲是科技革命的大发展,要求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众所周知,科技进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经济融合成以全球为一体的“网络经济”,经济活动的国内国际界限逐渐模糊,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已开始突破时间概念和空间界限,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成为信息社会中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趋势,给传统贸易的改造与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机会。网络贸易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它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地位。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网络贸易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国际数据公司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1998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表题为《崛起的数字经济》报告中称,因特网上的贸易额正以每3个月1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另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到2002年,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贸易可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15%。为了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主张对网络贸易实行全面自由化。一些国际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也开始就网络贸易问题进行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因此,网络贸易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将极大地推动网络贸易的发展。
但是,网络贸易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网络贸易的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这就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贸易中信息技术因素成为贸易国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全球网络化发展很不平衡。据国际电信联盟1997年9月的报告表明,截止1996年底,全世界Internet用户有2/3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21.9%分布在欧洲大陆,6.3%分布在亚洲,3.7%分布在大洋洲,拉美及非洲仅占1%和0.6%。这使发展中国家在网络贸易的发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发达国家还试图控制和垄断世界信息资源,以达到继续主导国际贸易主流的目的。美日两国在世界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中大约占1/3,以它们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贸易占国际信息贸易的90%,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只占10%左右。这种国际贸易中新的分工格局,将不发达国家排除在国际贸易主流之外,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中新的“边缘化”倾向。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性降低,全球信息网络使数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国际金融业务变成只是一种信用信息符号之间的流动,在瞬间即可完成,也为国际投资者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从而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实行保护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
夜上海论坛 前文提及的企业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创新型合作竞争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同时通过非资本参与型的自发协议而联结成的信息网络,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生产协调。这不仅淡化了公司活动的地域边界,而且有效地利用了公司的经营资源和经营能力,促进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增长,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总体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由原来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成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使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从传统的“单赢”向着“双赢”的合作型竞争模式演进。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挑战。传统上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身份。但在网络交易中,由于大量运用电子货币和电子签名,有形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网上无形的合同,而无形的网上合同如何确定权利和义务,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此外,网络信息的隐私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电子数据及网上信息的证据效力问题;电子签名和认证问题;无形产品的网络交易对征收海关进出口关税和国内其他财政贸易政策与市场准入等问题,都要求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使之有利于保护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遵循统一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运行。因此,要为“数字市场”建立基本的游戏规则。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第29届年会通过的《电子商业示范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目前只起“示范”作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创造了一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网络贸易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促进其产生和发展,就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全球性合作。
三、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仍处在萌芽阶段,至今国内尚无一家实际网上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税收、运输等部门实现网络化的目标尚需时日。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政府自90年代初开始,就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这些工程已初有成效。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网共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电子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开始启动。1998年7月8日,在外经贸部互联网官方站点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它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夜上海论坛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网络贸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是挑战大于机遇。为了推动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积极对策:
1.转变观念,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快步向我们走来。网络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数字化竞争,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目前,我国居民和企业对网络贸易的观念淡薄,传统的购物习惯和销售方式仍根深蒂固,认识上的滞后将会阻碍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居民和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构筑推进网络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制约网络贸易发展的“瓶颈”。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Internet以来,国内用户数已超过80万,WWW站点数1500多个,在CN下注册的域名5100多个,ChinaNTE已覆盖了31个省市,CERNET已连接了260所大学。“九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投资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很遥远。以Internet普及率为例,目前我国上网用户数只占人口总数的0.07%,而美国多达30%以上,相差400多倍。因此,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单靠传统管理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宴。上网开拓市场,已被全球大公司认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经营手段。目前,世界上企业之间的兼并浪潮发展迅猛,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使其在利用信息资源方面与大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仅花费很低的成本就能在因特网上实现跨国经营。因此,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并充分利用网络贸易带来的商业机会,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众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近50万家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电子商务兴起的意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iness或ElectronicCommerce)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一般指基于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是指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
夜上海论坛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是市场、金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必然产物。这种依托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企业外部网)的工作方式,利用Internet技术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和贸易所需环节联接到现有的信息技术系统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是全球信息流动在国际贸易领域得以实现的形式。电子商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使国际贸易活动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并实现了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如果在全球国际贸易中使用电子商务,每年可带来大约1000亿美元的收益,因此贸发会议将之誉为“提高世界贸易效率的革新方法”。还有专家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会有1/3是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世界进出口贸易通过电子商务完成的比重还将会逐步增加。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夜上海论坛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货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二、网络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TradeonLine),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类型;狭义的网络贸易则仅指因特网贸易。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开发应用时间较早,但它是一个封闭性系统,费用昂贵,且技术标准复杂,缺少通用性,至今EDI无纸贸易的发展仍较缓慢。而因特网是一种开放性的网络系统,有统一的协议标准,通信费用低廉,更能适应市场日益扩大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因特网贸易将是未来网络贸易发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网络贸易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开始形成。可以预见,网络贸易在未来的21世纪内,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网络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从根本上讲是科技革命的大发展,要求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众所周知,科技进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正在把世界经济融合成以全球为一体的“网络经济”,经济活动的国内国际界限逐渐模糊,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已开始突破时间概念和空间界限,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成为信息社会中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趋势,给传统贸易的改造与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机会。网络贸易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它的产生与发展必将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夜上海论坛 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网络贸易将会大大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买卖双方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节省了资金,降低了成本;由于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在网上直接传递电子单证,既节约了纸单证的制作费用,又可缩短交单结汇时间,加快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2)网络贸易提高了工作效率。现有网络技术实现了商业用户间标准格式文件(如合同、提单、发票等)即时传送和交换,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报关、报检、租船订舱、缴税、支付结算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方便,从而带动了金融、海关、运输、保险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3)网络贸易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地位。公司和厂商可以申请注册域名,在Internet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页介绍产品、劳务和宣传企业形象,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网络贸易无时间、地域的限制,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可以进行“全天候交易”,把产品推向全球,增加贸易机会,同时又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密切同客户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市场竞争地位。
网络贸易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领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网络贸易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据国际数据公司资料显示,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1998年4月美国商务部发表题为《崛起的数字经济》报告中称,因特网上的贸易额正以每3个月1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另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到2002年,通过网络进行的国际贸易可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15%。为了促进网络贸易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主张对网络贸易实行全面自由化。一些国际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也开始就网络贸易问题进行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因此,网络贸易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将极大地推动网络贸易的发展。
但是,网络贸易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和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在网络贸易的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这就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贸易中信息技术因素成为贸易国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世界各国和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全球网络化发展很不平衡。据国际电信联盟1997年9月的报告表明,截止1996年底,全世界Internet用户有2/3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21.9%分布在欧洲大陆,6.3%分布在亚洲,3.7%分布在大洋洲,拉美及非洲仅占1%和0.6%。这使发展中国家在网络贸易的发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发达国家还试图控制和垄断世界信息资源,以达到继续主导国际贸易主流的目的。美日两国在世界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中大约占1/3,以它们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信息贸易占国际信息贸易的90%,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只占10%左右。这种国际贸易中新的分工格局,将不发达国家排除在国际贸易主流之外,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中新的“边缘化”倾向。这种情况也使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自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性降低,全球信息网络使数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国际金融业务变成只是一种信用信息符号之间的流动,在瞬间即可完成,也为国际投资者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从而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实行保护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
前文提及的企业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创新型合作竞争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同时通过非资本参与型的自发协议而联结成的信息网络,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生产协调。这不仅淡化了公司活动的地域边界,而且有效地利用了公司的经营资源和经营能力,促进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增长,也带来了国际贸易总体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由原来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成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使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从传统的“单赢”向着“双赢”的合作型竞争模式演进。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法规提出了挑战。传统上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身份。但在网络交易中,由于大量运用电子货币和电子签名,有形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网上无形的合同,而无形的网上合同如何确定权利和义务,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此外,网络信息的隐私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电子数据及网上信息的证据效力问题;电子签名和认证问题;无形产品的网络交易对征收海关进出口关税和国内其他财政贸易政策与市场准入等问题,都要求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使之有利于保护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遵循统一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运行。因此,要为“数字市场”建立基本的游戏规则。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第29届年会通过的《电子商业示范法》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目前只起“示范”作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向各国立法者提供了一套国际公认的规则,创造了一种比较可靠的法律环境。网络贸易法律法规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要促进其产生和发展,就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全球性合作。
夜上海论坛 三、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对策
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仍处在萌芽阶段,至今国内尚无一家实际网上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税收、运输等部门实现网络化的目标尚需时日。我国现阶段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贸易,而只能做到“在线浏览,离线交易”。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网络贸易的发展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国政府自90年代初开始,就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这些工程已初有成效。1998年3月,中国银行和世纪互联网共同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电子交易,这意味着我国电子银行建设开始启动。1998年7月8日,在外经贸部互联网官方站点组建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网上交易市场。它标志着我国在网络贸易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网络贸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是挑战大于机遇。为了推动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一些积极对策:
1.转变观念,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快步向我们走来。网络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数字化竞争,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目前,我国居民和企业对网络贸易的观念淡薄,传统的购物习惯和销售方式仍根深蒂固,认识上的滞后将会阻碍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居民和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构筑推进网络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制约网络贸易发展的“瓶颈”。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Internet以来,国内用户数已超过80万,WWW站点数1500多个,在CN下注册的域名5100多个,ChinaNTE已覆盖了31个省市,CERNET已连接了260所大学。“九五”期间投资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投资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很遥远。以Internet普及率为例,目前我国上网用户数只占人口总数的0.07%,而美国多达30%以上,相差400多倍。因此,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快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单靠传统管理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宴。上网开拓市场,已被全球大公司认为是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经营手段。目前,世界上企业之间的兼并浪潮发展迅猛,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参与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使其在利用信息资源方面与大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仅花费很低的成本就能在因特网上实现跨国经营。因此,在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并充分利用网络贸易带来的商业机会,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众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近50万家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WTO
夜上海论坛 一、后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从此世界经济急速下滑,直至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指标普遍出现逐步企稳的趋势,全球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所谓的“后危机时代”。但在这个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并没有明显脱离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高失业、恶性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市场保护、消费低迷等因素仍然代表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众多障碍和挑战。而2011年初由欧美债务危机刺激经济成本过大引发全球债务激增,全球政府负债突破2010年年底的49万亿美元,主要经济体的赤字率和负债率均冲历史新高,世界经济再次陷入谷底。与此同时,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QE)常态化的政策选择后,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再次给世界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新矛盾、新风险和新博弈;而2011年3月份日本强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对商品期货以及货币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即时打击,这场有史以来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亦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多更广泛的影响力。
夜上海论坛 在这样持续的低迷经济中,各国政策除了不断在金额庞大的国内经济刺激政策的同时,频繁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采取各种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保护政策。从美国的“买美国货”条款起,各国纷纷仿效,加拿大城市联盟的“不买美国货”决议,西班牙地方政府遣返外籍工人,瑞典政府优先担保瑞典产品,德国接受政府救助的银行优先考虑对本国企业放贷,英国爆发抗议外籍工人的罢工事件等[1]。由此,21世纪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拉开帷幕并频繁上演。纵观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的形形的贸易保护政策,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多的是对之前新贸易保护方式的延续和精细化,具有方式更隐蔽、手段多样化、范围更全面、措施更复杂、以及主体集团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等特征。
历史告诉人们,以邻为壑、高筑贸易壁垒的做法必将给经济带来更大的灾难和危机。为此,做为全球最大的、最权威的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为WTO)理应发挥其特殊作用,为抑制后危机时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作不懈努力。
二、WTO在抑制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鉴于历史上贸易保护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的巨大恶果,国际社会普遍识到全球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而WTO亦从一开始起就密切关注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进展,不仅发表了多项贸易措施监督报告,频繁处理成员方提交的贸易纠纷案件,还通过多种场合发表了抵制贸易保护的声明、建议和呼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的巨大压力面前,各国领导人还是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转移危机方式。根据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2010年9月18日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各国政府共出台近280项贸易保护措施,这显然与这三后以来各国领导人在各种世界级首脑会议和经济论坛上的呼声和宣言明显相悖。由此可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从高喊的口号到切实的行动还需要较长的路要走[2]。与此同时,虽然WTO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在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这次经济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其诸多努力亦显得有些无力和苍白。深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个情况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层次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1.贸易保护管理体制上的缺陷
夜上海论坛 第一,WTO基本原则若干规定为贸易保护的“灰色地带”。考虑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国家利益的差异性,WTO基本原则在鼓励自由贸易的同时允许成员方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如保护幼稚产业条款、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这些规则往往规定模糊、弹性过大,给原本就难以界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赋予上了合法的外衣和最大的庇护。正因为此,中国长期以来密集地遭受世界各类国家的“两反一保”调查。据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十年来,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其中,反倾销调查510起,反补贴调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而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
第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强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传染性、投机性和伤害性。一方面,为了保护贸易的公平性,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允许其成员在其他成员违反WTO协定或其利益受到减损时采取报复的权利[3]。然而,WTO的这个运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贸易保护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上诉案件的裁决存在不稳定性,使得相关案件的上诉和应诉上都存在盲目性,这带来投机性;此外,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要求的相对繁琐性使得贸易保护的受害方缺失通过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权益的信心,这又加重了贸易的伤害性。
第三,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一向承担管理成员国贸易政策的透明性以及其对WTO规则以及多边协议遵守和实施程度,其宗旨是最大程度避免贸易摩擦。金融危机以来WTO业已公布的多份全球贸易措施监督报告,在国际社会引起较大反响,但是仍然存在若干不足之处。首先,这些报告只是对成员国的近期贸易政策做出列举和宏观分析,并没有明确地做出评定和判断,无法构成有效的约束;其次,这些报告由于缺乏法律权威性,无法对贸易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成员形成实质影响;再次,当前该项报告一季度一份,在贸易保护迅速蔓延的阶段,这样的频率无法保证对成员国贸易政策的实时跟踪和监督。
第四,多哈回合的屡屡受挫影响了各国经济的均衡性发展和对贸易保护共识的达成。多哈回合谈判的发起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转折点,众多发展的瓶颈问题急待解决。而WTO主持之下的多哈回合谈判的屡屡失败,使得人们寄于其实现的贸易开放、均衡发展以及纠正世界贸易规则中的不合理成分等目标的实现显得渺茫,一方面严重挫伤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前景亦显得不明朗。在此背景下,各经济体慌不择机,只能以守为攻,直接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争端增多,多边贸易体系受损,由此世界经济更加动荡。
2.贸易保护主义管理体系上的不完善
世界贸易是全球的,贸易保护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因此对贸易保护的抵制需要世界各国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通过一致认可的机制来实施。虽然WTO对贸易管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范围内首当其充,但直至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贸易保护主义管理体系,至今未有明确的协议和文件将其确定为全球范围内管理贸易保护主义的唯一法人。贸易保护主义管理体系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缺乏有效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多边平台。虽然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和各种各样的经济峰会或论坛在协调各国经济和贸易中曾经发挥过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危机时期,没有一个正式的、合理的发表贸易保护主义抵制的声音、想法和建议的平台,没有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被充分尊重的严格执行的多边机制,各主要经济体政策最终纷纷放弃“同舟共济”、“求同存异”而转向“各扫门前雪”,国际经贸合作的政策摩擦由此层出不穷。
其次,缺乏权威的贸易保护主义界定。虽然目前世界各界都深明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性,各主要经济体亦都声称反对贸易保护,但是对于如何严谨界定和判断贸易保护主义这类的根本问题,至今未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比如2009年2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虽被普遍认为是这次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最具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之一,而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眼中,它却是完全符合WTO基本规则的,WTO总干事拉米亦声明,经修改过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虽然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但其实施方式仍符合全球贸易条例[4]。可见,无法有效、准确地界定贸易保护主义,“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将流为形式和口号。
第三,缺乏一个公认和专业的贸易保护主义居中裁判者。贸易保护主义的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对其判定应该考虑严谨性、专业性、准确性、公正性和系统性,以客观地评判、辨识并制止那些确实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然而目前全球尚未形成一个像法律体系一样中立、公平和强有力的贸易保护主义判定系统,也未集中并任命一组能实现该目的权威专家。因此,对当前全球层出不穷的各种贸易政策的评说总是众说不一,不但无法形成有效的认定,而且往往造成了利益趋动的不公平性和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欺压。
第四,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制裁手段,从而无法保证任何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国家都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得不到切实的落实。既然贸易保护主义是大家共同要抵制的对象,因此如同法律一样,要实现对其有效的抑制必须依靠强而有力的制裁。然而,当前不但缺乏一个详细界定的有关贸易保护主义制裁的法律文件,也缺乏一个能够有效实施制裁手段的机构。当贸易保护措施面临的只是众说不一的评判时,它当然可能视而不见,唯自身利益是首。
三、对充分发挥WTO作用以有效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若干建议
夜上海论坛 虽然如上所述,WTO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先天不足”的缺陷,但是作为当前全球唯一的规范国际贸易的政府间国际组织,WTO具有史无前例的国际认知度和参与度,其制度特色和优势使其具备了解决当前贸易保护难题的制度性基础。基于上文的分析,我们对如何发挥WTO的作用以有效抑制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以下建议。
1.引导世界性贸易保护主义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完整的贸易保护管理体系,应有贸易保护管理机构去组织、构建、运营和执行。所以WTO首先应设法构建一个全球共同认可的贸易保护管理机构。贸易保护的抵制不仅需要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策略,而且其所以决策都必须由一个机制来实施,为此WTO作为贸易保护主义唯一权威的管理机构,其首要工作是要建立并完善贸易保护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基础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1)明确基础性界定。首先利用WTO为成员方提供的谈判场合,求助于权威经济学家,对贸易保护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严谨、精确、详细而深入的界定;其次,对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对外贸易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界定其在什么样的程度构成贸易保护;第三,对于WTO原来出于经济、贸易等发展不平衡的考虑而允许的例外原则以及出于公平性原则而允许的报复原则等“灰色地带”,通过成员方的各式谈判进行详细深入的明确,并且最好能通过一些定量的指标明确这些灰色规则的允许程度及条件,而超过允许程度和条件的则应定性为贸易保护。
夜上海论坛 (2)建立贸易保护相关指标体系。首先,从贸易保护措施或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对世界贸易、对相关国家的经济、贸易、就业、产业、市场等方面的影响,选择一些指标,根据其关联性,构建贸易保护程度指标体系;其次,对于出于自身保护的贸易保护行为我们不可能一概否决,而是要建立一个贸易保护启动指标体系,当这个指标体系衡量的条件达到了,我们允许成员方采取一定的自我保护措施,而对于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实施的程度,要依该指标体系评价的贸易保护启动条件而定,使贸易保护不得借机发挥。
(3)确定贸易保护管理裁定机构。可以在原有的贸易争端解决机构的基础上作提升,着重强调其类似于法院的作用,扮演一个中立、公正和居中的裁判者角色。它根据相关的界定和指标体系,客观而公正地辨识成员方贸易措施的性质,对于可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要裁定其实施程度的合理性,并引导其尽量通过贸易融资、经济援助等其他方式来实现自我保护和发展;若为非允许范围的贸易保护,则要依其程度通过强制性的制裁手段加以惩罚。
(4)实施强制执行力的制裁手段。首先制裁手段的设立要经过成员方共同商讨一致同意。其次,对于实施了带贸易保护性质措施的国家,可根据其贸易保护措施带来影响的评价,相应地采取不同程度的制裁手段,比如相关世界性经济组织对其一定的经济封锁,减少其在世界性经济组织的投票权,缩短对其的贸易政策审议频率,增加其在世界经济组织中的应缴的管理费等等。第三,我们的制裁手段应主要地从世界性角度去实施,尽量不从国家的角度去实施,以避免报复性手段的实施以及相应地带来的贸易保护的传染性和恶性循环。第四,制裁手段应给予强而有力的执行力,这是对贸易保护有效管理的必要保证。
(5)构建一个有效的贸易保护平台。对贸易保护的有效管理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以上提及的贸易保护管理机构、相关的贸易保护界定、评价指标体系、裁定机构、制裁手段,除此之外,还在定期和不定期地提供一些机会和场合,供成员方共同探讨贸易保护管理的相关问题,使成员方有一个正式的、合理的发表贸易保护主义抵制的声音、想法和建议的平台,使贸易保护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共同行动。
2.充分发挥WTO在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的作用
(1)减少和取消WTO贸易规则的“灰色地带”,断绝贸易保护主义的“合法”借口。一方面,通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个案判决的解释活动澄清在现有规则中的“灰色地带”,一定程度上防止成员方滥用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另一方面,通过成员方的谈判并制定新的协定,对现有规则中允许的贸易保护从其实施条件、程序、和操作等方面通过定量化进行精确界定,使之更严谨、精确和严格,减少可随意发挥的空间。
夜上海论坛 (2)提升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监督职能的权威性,形成对成员方的有效约束。首先,通过投票机制使成员方共同授权于贸易政策审查机制,使之正式化和合法化,适时地以贸易政策监督报告的形式对成员方的贸易政策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调整建议。其次,对贸易政策监督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化、全面化和完整化,除了对各国贸易政策做列举及宏观分析之外,更重要地是要详细分析其原因、特点、影响,根据公认的严谨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各项贸易政策做出明确的界定,根据其实施背景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对明确的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措施还应该根据规则做出制裁建议和决策。第三,根据贸易和经济形势合理规定贸易政策审查的频率,对于经济贸易稳定时期,可以规定一季度或半年的频率,但是对危机时期或者贸易保护主义泛滥时期,则应考虑缩短监督报告频率,甚至实时监督,以实现对贸易保护主义及时有效的扼制。
夜上海论坛 (3)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投机性和伤害性。首先,适当缩短争端解决期限,以增加当事方诉诸争端解决机制以获得及时救济的信心,减少贸易保护措施的伤害性;其次,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不仅要通过集体或制度的力量来做出可信、公正、有效的评判,而且要肯定“先例”的效力,使争议的处理沿袭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增强纠纷裁决结果的可预见性,减少贸易摩擦案件的盲目性和投机性;第三,对争端解决机制允许的报复权利的实施应规定严格和精确的条件,从而从客观上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效果。
(4)充分发挥WTO现有规则的作用,保证国际贸易权利义务更广泛的平衡。WTO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基本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公平、自由的贸易,在WTO现有的基本规则和框架协议之中不乏体现此精神的规定。为此,除了WTO中那些显而易见的公平自由贸易的规定外,还应充分挖掘其中隐藏的成员方不尽熟悉的相关定,如“非违反协议之诉”之规则,以维护成员方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使WTO的宗旨和初衷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实现。
夜上海论坛 (5)加强成员国贸易政策及法律上的协调一致,建立贸易政策的公平性。由于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人文社会和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悬殊不一,这种差异性极易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在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必然要求技术性的共同语言。为此,WTO应充分利用其特殊地位以及在信息、专业和技术上的全面优势,帮助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在充分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和法律等差异性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快贸易规则和政策的技术创新,在规范贸易行为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有效抵御外来风险,确保经济安全。
(6)促进成员方多维谈判,为共赢博弈提供良好的平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它是成员国之间博弈的一种结果。贸易保护行为必将招致报复,这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传染性。但是根据博弈理论,在无数次重复博弈之后,博弈双方必将逐渐从互相背叛走向稳固的合作,但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协调的产生。贸易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作为一个管理国际贸易的国际组织,WTO不仅要让成员国充分遵守现有框架下的各种规则,还要不断地创造机会和平台,让成员方充分地进行双边、区域和多边谈判,并通过引导和协调,促使各成员方尽快走出多国博弈的“囚徒困境”。
夜上海论坛 (7)推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突破全球经贸发展的瓶颈。首先,贸易保护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衰退,为此通过多哈回合谈判促进更加公平与自由的贸易,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解救世界经济于所谓的“3F”危机之中,稳定世界经济形势,这对拉动世界经济恢复和新一轮增长极其重要;其次,加强WTO的规则和纪律,通过调整和纠正WTO规则和规定中的不合理和不明确之处,以修复多边贸易体制信任危机并重塑权威;第三,借用WTO多哈谈判的平台,真正建立起贸易保护主义的管理体系,通过与现有世界贸易管理框架的共力,实现成员国贸易措施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第四,贸易摩擦和不平等的世界经贸格局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旁推力量,通过多哈回合的谈判重建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有助世界各国的均衡发展,减少经贸发展中的不公正以及政策摩擦,以促进世界经贸长期稳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程盈莹.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多国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09(5):130.
[2]毛燕琼.WTO:全球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最佳平台[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11):9-14.
夜上海论坛 [3]戴海珊.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59-60.
一、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程
(一)初步形成阶段――二战前古典、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横空出世
自由贸易园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当时腓尼基人将泰尔和迦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不受任何干扰,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1228年,法国南部马赛港在港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赋的情况下出入这一区域。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自由市联合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称之为“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联盟;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Leghoyn)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此后,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园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
17-19世纪约2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贸易大国先后在一些主要港口创办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园区。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自由区、的里雅斯特(Trieste)自由区、威尼斯(Venice)自由区;德国汉堡(Hamburg)自由港、不莱梅(Bremen)自由区;法国的敦刻尔克(Dunkerque)自由区;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自由港;葡萄牙的波尔图(Porto)等。这些自由港或自由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采取免除进出口关税等措施,吸引外国商品到此转口,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贸易园区开始在美洲大陆出现。1923年创办的乌拉圭科洛尼亚(Colonial)自由区、墨西哥的蒂华纳(Tijuana)自由区和墨西卡利(Mexicali)自由区是美洲大陆较早建立的自由贸易园区。美国则直到1936年才在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建立了第一个对外贸易区。
从自由港区问世至二战前夕,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经历了近400年的发展。从“量”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数量和规模有限,主要以自由港和自由区为主,共约有75个,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从“质”的角度说,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经营活动相对单一,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允许外国商船自由进出,但各国对区内经营的业务范围普遍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因此被称为“古典和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
夜上海论坛 (二)逐步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的异军突起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众多殖民地附属国相继独立,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划定隔离区域同外商合作发展出口工业,并以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优惠待遇,吸收客商的资金和技术。由此,“出口加工区”作为一种自由贸易园区新形式和发展的新形态登上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从事出口加工活动的自由港区一般认为是1958年在爱尔兰设立的香农(Shannon)出口自由区。但世界加工区协会(WEPZA)认为必须设有制造工厂,并具有免税性质的自由区才是出口加工区,香农自由区仅是免税而已。据此,WEPZA认定1947年至1951年间波多黎各岛上的免税工业区才是世界出口加工区的鼻祖。我国台湾省于1966年建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自由贸易园区。
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共同点是设立于港口附近、行政手续较区外简化、由区外输入原物料或零组件,再以非技术劳力来产生附加价值,区内企业享有税收及投资政策优惠,以“两头在外”为主要发展模式,发展出口工业产品。从实际情况看,异军突起的出口加工区,成为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助推器”,可谓功不可没。
夜上海论坛 (三)蓬勃兴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多种类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发展
夜上海论坛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贸易、生产、资本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日益加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迅猛提升,全球自由贸易园区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目前,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园区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夜上海论坛 以出口加工区为例,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已有1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500家出口加工区。1975年至2006年的30年间,出口加工区的数量增长44倍,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出口加工区增长最快,数量净增长2155家(见表1)。除了出口加工区蓬勃发展外,自由港、自由区、自由经济区(Free Economic Zones)、保税区(Bonded Area)、免关税区(Customs Free Zones)、企业园区(Enterprise Zones)等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园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br>
二、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典型模式
(一)物流集散模式――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
欧洲是自由贸易园区的发源地,保持着所有自由贸易园区中最传统的一种形态,即西欧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利用其优越的航运和地理条件,将港区设为自由港,并将发展目标定位为贸易枢纽。欧洲的自由贸易园区表现为大进大出的物流集散模式:自由港利用先进的港口设施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货物可在24小时内疏散到所在国的任何城市,48小时内辐射欧盟全境。
夜上海论坛 (二)出口加工向物流集散过渡模式――亚非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
广大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园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形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战后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随着亚非各国经济的相继腾飞,出口加工区逐步发展成为功能更全面、更完善的自由贸易园区,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功能的发展,使众多自由贸易园区中逐步发展出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三)综合型模式――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
夜上海论坛 综合型自由贸易园区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以香港、新加坡为代表。园区包括整个港口城市,由若干工业区组成,兼具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及金融、商业、旅游等多种功能。园区内允许居民居住、生活、娱乐, 并可享受免税进口消费品。通常来说,这种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地理位置优越,邻国或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成形之中,自由贸易园区扮演“中介人”角色,协助周围国家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目标呈现国际性。
夜上海论坛 (四)商贸结合模式――美国、阿联酋的自由贸易园区
夜上海论坛 商贸结合模式的自由贸易园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其自由贸易园区称为“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 Zones)。除法律禁止的商品外,任何国外和国内的商品都可以进区,不受美国海关法的约束,国际贸易的各项活动均可在区内开展,包括存储、展示和销售、重新包装、组装、分类、清洁以及搭配国内货物加工。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区。区内共有企业5000余家,其中贸易物流业占74%,加工制造业占22%,相关服务业占4%。货物在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关税及其他税收。
三、全球自由贸易园区的运行机制
(一)便利化的监管措施
夜上海论坛 自由贸易园区建立后能否顺利运行并有效吸引投资者与海关监管的原则、方式和手段密切相关。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监管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尽可能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对于进出的船只和货物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提供合理便捷的管理是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的共同监管目标,为此,多项便利化监管措施被各国和地区普遍采用。如,海关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监管往往是抽查式的,只有在违反海关法规嫌疑的情况下才进行;便捷的管理服务贯穿于从货物装卸、运输、再装运的整个过程中;以信任为前提实行备案制;以企业为监管单元,利用风险管理方式,实施分级监管和以对账目的监管代替货物实物监管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监管,等等。
夜上海论坛 (二)多样化的管理体制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管理体制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自由贸易园区进行宏观决策、立法、监督、协调的国家级管理系统;二是对自由贸易园区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组织、领导的区内组织体系。一般而言,拥有较多自由贸易园区的国家通常设有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各地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设区审批、监督、检查和协调管理。而一国一区的国家往往通过授权地方管理机构的方式进行直接管理,不设专门的宏观管理机构。
从宏观层面来说,中央政府层面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管理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专管型和代管型。从微观层面来说,根据区内管理机构性质、权限划分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型、管理公司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三种类型。
夜上海论坛 (三)全方位的优惠政策
为了使自由贸易园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各国及地区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政府在制定自由贸易园区法律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措施。一是税收优惠,包括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关税豁免优惠以及所得税和其他税收的减免优惠。二是金融优惠,主要包括放松外汇管制、放宽信贷、提供各种补贴优惠等措施。三是包括土地租用、开放内销市场、加速资本折旧、特殊安全保障在内的其他优惠。
四、各国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比分析
夜上海论坛 本文选取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的自由贸易园区与我国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在监管模式、管理体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探寻我国保税港区的设置短板和发展方向(见表2)。
夜上海论坛 各国自由贸易园区尽管功能选择各不相同,但基本以转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为主体功能,以保税仓储、展示批发、商业为辅助功能。反观我国,虽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设定较宽泛,涵盖了国外自由贸易园区的大部分功能,但在各个功能的实际效用发挥上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具体而言,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发展较好,但转口贸易功能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成规模。目前国际中转运营最好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其中转量也仅达到货物吞吐量的10%左右,远低于国际其他自由港中转量超过50%的比重。出口加工功能也因企业货物在出口加工区内的诸多限制发展不畅,导致出口加工区招商困难,仅长三角地区昆山、漕河泾等几个出口加工区运转正常。
此外,商业性销售服务在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尚未开展,区内还不能进行商品买卖零售等业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功能,均衡提高,错位发展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新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
夜上海论坛 [1]李力,《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研究》,改革出版社,1995.
[2]成思危,《从保税区到白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夜上海论坛 [3]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77.
夜上海论坛 [4]郭信昌,《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自由贸易 新常态 一带一路 战略 启示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浪潮的推进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多元发展、跨界发展、融合发展、纵深发展的新态势。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产业转型思维的渗透和影响,国际贸易呈现出诸多新格局、新模式、新思路,从而构建新的“国际经济圈”,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迭加出现。
“自由贸易”由最初的国家(或地区)的货物(或服务)“对外贸易”,逐步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而初级阶段的“自由贸易区”和新时期的“自由贸易区”又有很大的不同,有“质”和“量”的区别。相比较来看,传统“自由贸易”的理论、政策、规则、流程、技术、服务等方面,远不及新时期的“自由贸易区”在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政策、顶层设计、战略思路、产能合作、资本移动、服务贸易等方面,发展得那么快速、那么广阔、那么纵深、那么新颖。
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为特征的跨国贸易“自由”形态新格局、新模式、新常态,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自由贸易区”,是新时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而,传统“自由贸易”由国家之间(或地区)的货物贸易“点对点”,发展为“自由贸易区”的“片对片”,再延伸发展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面对面”、“区域对区域”,由“点”到“面”的跨越式、跨界式、迭加式发展,充分彰显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潮流,也彰显出国际贸易“自由”形态已经创新发展到一个新时代。
一种模式更加独特、内涵更加丰富、合作更加广泛、融合更加深度的“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自由贸易战略开启了。这不仅对传统国际贸易、“自由贸易”理论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且,对传统“自由贸易”实践发展,也是一个非常突破和品质提升;无疑是“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更高阶段、更深层次,是国际间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多元融合、深度推进、共赢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构建更加前沿、更加新型的“自由贸易区”,一个全新的“自由贸易圈”。
夜上海论坛 “一带一路”战略,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称,是中国发起、引领的,聚合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产业融合、金融投资、互联互通、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合作共赢、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从而构建21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亚洲自由贸易区”、“亚欧自由贸易区”、“亚非自贸区”。这三大新型的“自由贸易区”,是在“中国力量”的强力推动下,依托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既有的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机制,借鉴古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符号,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的人文精神,共同缔造包括和平发展、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古“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连接亚、非、欧,构筑一条古代最著名的陆海“国际贸易”路线图。中国古代的丝绸、瓷器等是主要代表货物,是一种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贸易载体。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古“丝绸之路”精神在21世纪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仍然释放着文化生产力,支撑和构建21世纪“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洲自贸区”、“亚欧自贸区”、“亚非自贸区”的宏伟蓝图。
夜上海论坛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都面临着“转型”,“互联网+国际贸易”,也是“自由贸易”的“转型”。“一带一路”战略,是一种新型的跨国贸易“自由”形态,无疑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自由贸易”新常态,是对国际贸易“旧常态”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是新型“自由贸易区”发展新阶段的“升级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激荡之下,“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形式,各类形态的“自由贸易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一带一路”战略,涵盖了广义和狭义的“自由贸易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这种广义的“自由贸易”新常态与实质“协定”的“自由贸易区”协同发展,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诸如:“中国力量”的启示、“政治互信”的启示、“顶层设计”的启示、“政府推动”的启示、市场“自由贸易”的启示、“战略带动”的启示等等。“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实施,无论是“亚洲自贸区”、“亚欧自贸区”、“亚非自贸区”的构建,还是“中亚自贸区”“中欧自贸区”、“中非自贸区”的构建,或者更多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构建21世纪新型“自由贸易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推动作用。
“自由贸易”新常态发展背景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近30年间,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动力之源;以“欧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区”等三大自贸区为标志,带动和引领其他各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蓬勃发展,如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中国境内的“自由贸易区”、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小型“自由贸易区”等等,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主导之下,共同跨入“自由贸易圈”新常态、新境界。
由此可见,“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的首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产能合作、直接投资、扩大市场、品牌影响、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欧盟自贸区”和“北美自贸区”拥有20多年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模式。“欧盟”是老牌“自贸区”,拥有28个成员国,多为欧洲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主导的“北美自贸区”成立,成员国加拿大是次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建“自贸区”的先河,形成第二大区域经济共同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历经艰难的探索和实践,逐步达成共识,战略雏形已定,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中韩“自贸协定”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该自贸区的进程,成功构建与整体推进尚待时日。“中日韩自贸区”将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其经济体量超过“欧盟”,类似“北美自贸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成,其构建和发展模式也有很大的创新。
近年来,美国正在推动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谈判以及与欧盟的FTA谈判,加上“欧美自贸区”的实质性谈判,意在构建更大范围、合作范围更广、“自由贸易”更加活跃的“国际经济圈”,即新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展态势。这种新型的“自由贸易”战略,无疑也是一种“自由贸易圈”的新格局、新模式、新常态;不仅对世界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非常态性的影响,也将对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自由贸易”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中国作为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新一轮的“自由贸易”新常态发展进程中,不可能被欧美“国际经济圈”进行“边缘化”、“孤立化”。中国作为有实力、有责任、有担当的经济大国,在新的“国际经济圈”必须拥有“话语权”;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倡导、引领和构建新型“自由贸易”新常态,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国家级”国际贸易战略,不仅促使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结构性调整和升级,而且对“国际经济圈”背景下的“自由贸易”新常态也将释放更加强势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一带一路”战略即是例证。事实上,按照“一带一路”战略愿景构想,“一带一路”已经趋向构建“亚洲自贸区”、“亚欧自贸区”、“亚非自贸区”,并延伸构建“中亚自贸区”、“中欧自贸区”、“中非自贸区”等,而且这些新型“自贸区”的构建与发展,将会有别于传统的区域“自贸区”以及三大“自贸区”,在理论创新、模式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更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内涵性,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将在多个层面助推亚洲经济、亚欧经济、亚非经济的发展,让“一带一路”战略真正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自由贸易”新常态。
“自由贸易”新常态理论创新与突破
夜上海论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自由贸易”逐步迈入“迭加式”的“新常态”,“自由贸易”的规律逐渐显现其功能与变革。这个过程,“自由贸易”理论是支撑和基石,其理论体系的形成、传承与创新,都是伴随着“自由贸易”形态的进步、变革而创新的。早期的“自由贸易”理论,无论是诸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郝克歇尔、俄林、里昂惕夫等古典经济学论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还是现代经济学家诸如维纳、邓宁以及小岛清等,以及关税同盟、大市场、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完善,都是以“自由贸易”的“技术层面”解析“自由贸易”成长与进步的历程。“自由贸易”实践在变革,理论在丰富,更需要完善和创新。
夜上海论坛 21世纪“自由贸易区”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欧盟、北美、中日韩、欧美、TPP、亚欧、亚洲、中亚、中欧、中非”等“自由贸易区”呈竞合形态发展中,“自由贸易”理论也在传承和变革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只有发达国家成员才能组合、合作、共建、运营。但“北美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以及后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亚欧自贸区”、“亚洲自贸区”、“亚非自贸区”、“中亚自贸区”、“中欧自贸区”、“中非自贸区”“美欧自由贸易区”、TPP等等,已经突破和创新了“自由贸易区”理论体系。“点对点”的“自由贸易”理论时代已经过去,“集团对集团”、“区域对区域”的“自由贸易”新时代已经来临。因而,“一带一路”战略及其带动发展的新型“自由贸易圈”,需要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产能合作、资本移动等多个层面进行“自由贸易”的理论建树,从而体现“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理论主张和理论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夜上海论坛 “自由贸易”新常态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为什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需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来驱动呢?为什么传统古典经济学背景下国家之间“点对点”的“自由贸易”,不适应当代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的区域之间“集团化”的“自由贸易”发展趋势呢?这是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和地区经济格局、经济形态的差异,“点对点”的“自由贸易”不能满足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利益;因此,国家和地区需要对外“整合优质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利益需要“最大化”。
夜上海论坛 当今,以欧洲、欧美为核心的“国际经济圈”逐渐形成,而“亚洲经济圈”、“亚欧经济圈”、“亚非经济圈”等彰显“中国力量”的“国际经济圈”还没有形成强势,不足以与欧盟、欧美“国际经济圈”抗衡、对峙、博弈。因此,“一带一路”战略,高举世界经济和平发展的旗帜,倡导亚洲、亚欧、亚非区域经济一体化,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谐发展的潮流,构建新型“自由贸易”形态,创建新型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产业投资、文化交流的“自由贸易区”。
这种“自由贸易”新常态,不仅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发展趋势,也是亚洲、亚欧、亚非、中亚、中欧、中非经济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无疑是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独特创举。实际上,并没有哪些“自由贸易区”是固有的模式和形态;因此,开创先河、先行先试,“一带一路”战略占尽先机,其中,更多的商机将吸引更多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更多的相关国家参与,从中获得更多更大的“国家利益”。
“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夜上海论坛 “中国力量”的启示。世界经济一体化有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全球经济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均衡发展,不提倡发达国家和地区“呈强呈霸”。“自由贸易”进入新常态,倡导的是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国际间的合作发展,带来各国的经济利益和人民的福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有大国的风度和担当。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方面,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包括倡导“和平发展”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中国倡导、主导、引导、担当、设计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引领沿线各国和地区及相关国家,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为此,中国倾注了“国家力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通过中国政府的引领,国内沿线省市区及相关城市、民间力量都纷纷“动”起来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及相关国家也都“动”起来了,各自寻找“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商机,各种合作项目、交通能源建设等经贸往来、产业投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自由贸易”形式空前活跃,如亚投行的创建即是例证。整体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有效推动了亚洲、亚欧、亚非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中国力量”是巨大的推动力。
“政治互信”的启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力量的推动。尤其是“自由贸易”新形态的环境下,政治力量不可忽视,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进程中,“政治互信”显得尤为重要。各国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不应当成为影响各国和地区对外开放利益的阻碍。“自由贸易”价值观的“共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形态不同,可以求同存异,相互包容;资源可以共享、产业可以融合、投资可以互通互联,文化可以交流,“自由贸易”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和地区利益是有目共睹的。
关键是“政治互信”为前提。中国倡导发展的“一带一路”战略,主张“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弘扬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精神,这种以“政治互信”为前提的主张,引发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及相关国家的共识,大大激发了各国和地区参与“自由贸易”新常态建设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构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自由贸易”新常态,“政治互信”是基础。
夜上海论坛 “顶层设计”的启示。从整体建设和发展方向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包括战略带动发展的“亚洲自贸区”、“亚欧自贸区”、“亚非自贸区”、“中亚自贸区”、“中欧自贸区”、“中非自贸区”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这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中远期发展思路和构想,整体上是一个宏观“自由贸易”新常态,中观、微观来看,即是“一带一路”战略愿景及相关系列“自由贸易区”组合而成。“顶层设计”主要包含三层意思:其一,“一带一路”战略由中国政府发起和主导的,中国政府有两个担当。一是担当“一带一路”战略及带动发展系列“自由贸易区”的宏观思路和设计蓝图,统筹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二是担当中国经济发展如何与“一带一路”战略及相关系列“自贸区”发展相接轨,也需要一个明确、务实的“顶层设计”,将战略和策略有机结合。其二,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及相关“自贸区”建设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需求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产业模式不同,投资方式不同,因而,各国政府也要有一个确定的“顶层设计”。其三,政治互信、经贸往来、产业投资、文化交流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合作的层面和程度实现差异化,都需要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政府推动”的启示。有了“政治互信”,有了“顶层设计”,“政府推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促进改革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高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政府的召唤、政府的构想、政府的设计、政府的政策就是巨大的“生产力”和推动力。
沿海发达城市和地区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外向型企业和品牌集群,开始抱团参与,积极捕捉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机遇,交通信息先行,产能项目对接;内陆城市政府组织研讨、论证“一带一路”的商机,指导地方产业和品牌资源优势,进军“一带一路”。以河南为例,河南已发起国内沿线城市旅游品牌联盟,并向沿线国家和地区延伸;先期开通的郑欧班列,不仅在交通动脉上连接亚欧大陆桥,而且,在货物流通、交通运输、信息互通、产业合作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全面打开了亚欧大陆贸易通道,连接了亚欧经济圈。
市场“自由贸易”的启示。从区域经济大市场的视角来看,“一带一路”是一个带动亚洲、亚欧、亚非经贸市场的超大型“自由贸易”市场。所有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局部市场融合起来,各种产业要素在这个大市场“自由”流动,诸如货物贸易、产业合作、金融投资、文化交流等。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产业技术都有望提升,投资空间有望扩大,市场有待拓展,……如此等等,在“一带一路”这个大市场,资源可以共享和优化配置,产业可以深度合作和优化升级,资本可以相互投融,市场可以深化扩大。总之,“一带一路”战略,给各国和地区不仅带来更为丰富的多元利益,而且,带来更加“自由”的亚洲、亚欧、亚非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市场。
“战略带动”的启示。“一带一路”,开辟了21世纪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的新蓝图。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国家战略”,也是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国际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与发展,已经显现了几个方面的战略带动作用:
一是“政治互信、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精神,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弘扬和共识。二是“一带一路”战略,直接打通亚洲、亚欧、亚非经济联合发展的通道,无论是沿线国家和地区还是相关参与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还是发达国家,都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意愿,都看中了“一带一路”大市场的丰富资源和超大市场,都看中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巨大商机。尤其是资金规模达1000亿美元的亚洲投资银行,以及资金规模达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等等,对世界各国和地区利用外资刺激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强力提振“自由贸易区”建设,带动更多的“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形态,变革发展模式,尤其是带动亚洲经济圈和亚欧经济圈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激活了“自由贸易区”的核心竞争力;“一带一路”战略将融合更多“点对点”、“面对面”、“区域对区域”、互联互通、互补互助混合运行的“自由贸易”新常态。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实质上构建了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亚欧经济圈”。“一带一路”不仅植根于陆地与海上古“丝绸之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且,还彰显了21世纪“自由贸易”新格局、新模式、新常态、以及区域推进、跨界合作、创新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个大趋势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必将形成一个新型而巨大的“自由贸易圈”,从而体现中国经济战略发展的“自由贸易”主张,即“中国力量”。这无疑是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史以来先行先试、开创先河的创举,必将对世界经济“自由贸易”发展产生更多的利好和深远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一)新经济力量发展迅速,发达经济体发展缓慢
世界经济发展中,美国、日本、欧洲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经济力量的70%。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平均增长速度为2.5%,在20世纪后十年,平均增长为3.5%。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2.2%,在后十年,经济增长为2%。20世界90年代,日本一直处于萧条发展中。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较高,但经济体空心、人口老龄化、供不应求等,造成经济发展逐渐缓慢。而一些新经济体发展尤为迅速。金砖国经济总量占G7经济总量的35%,在十年后,预计两种经济总量几乎相近。2015年,我国GDP总量在6万亿美元,俄罗斯在1.8万亿美元。
(二)贸易经济不均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总体贸易增长不断提升,在2000年达到高峰,贸易总额在64560美元,增长12.5%。但是受“9•11事件”影响,世界贸易额开始逐渐降低,在2001年贸易额增长率出现负值情况。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提升,各国开始复苏,世界贸易逐渐增长。2015年,世界贸易额高达182750亿美元。
夜上海论坛 (三)多边贸易谈判发展较慢
自由贸易与保护自由一直是世界贸易的两大主体,处于对立关系。20世界90年代,世界贸易发展失衡,美国经济超过日本、亚洲等经济发展,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逐渐增加,于是,各国开始投入市场竞争中。20世纪初,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贸易发展受到冲击,新贸易保护开始走向市场发展中。世贸组织成立后,开始进行多变贸易谈判,到20世纪后期,贸易谈判困难重重。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是最为困难的一次谈判,其中农产品市场准入上出现较大意见,谈判期限被打破。多变贸易谈判尽管缓慢,但是自由化与全球化没有被打破。现阶段,世界贸易组织将在农业产品发展、服务贸易、技术发展上开始进一步谈判,进行综合调整进而达成一致想法。
(四)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发展
贸易自由化中,双边、区域经济合作是其两种主要方法。二战后,欧洲区域合作得到了发展。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近几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不顺利,加快了贸易自由化发展。现阶段,多数国家都成为了区域经济组织。欧洲、亚太、北美等成为最大经济组织;亚洲、南美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区域经济组织;苏联的解题、东欧剧变,各国家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合作。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也提升了自由化的发展脚步,对外贸易逐渐增加,战略目标进行调整。在很早以前,我国最主要战略目标是:进口代替出口导向融合外贸目标;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战略目标,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自由贸易方针。如今,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发展迅速,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418亿美元,同比提升22.5%,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二,其中出口19983亿美元,占据世界第一;进口1843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对外贸易大国。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为了跟上世界发展形式,制定了与我国发展相吻合的对外贸易战略目标,主动加入到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进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水平,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实力。
(一)转变出口贸易结构
夜上海论坛 如果从政策方针上而言,我国贸易战略偏向于出口导向,兵器俄出口贸易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出口产品主要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出口形势缺少多样化,竞争力较低。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开始不断进行出口转变,着重发展重要出口部门技术,调整对外贸易提升形式,由数量提升转变为质量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商进行税收倾斜;在外资引进方面,着重发展技术外溢较大项目,进而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发展。
(二)出口贸易
一直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以出口为导向,也是我国经济占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口贸易在推动竞争、出口发展、市场需求上具有重要贡献。所以,在进口贸易战略目标上,我国主要考量技术的提升和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现阶段我国出口发展情况看,需要加大重视程度,转变进口结构,健全进口税收制度,引进先进技术,推动资源进口的多样化发展,提升资源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战略性贸易
夜上海论坛 如今,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技术行业发展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加大重视程度。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现阶段,尽管整体实力较弱,但还是有一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在高技术研究上我国保有一定实力,也是我国战略贸易政策的新发展方向。例如,在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华为、中兴表现显著,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处于前端。华为公司曾经以17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在世界企业排名中位居首位,而后连续四年稳居前列;中兴则以2826件的申请量超过松下电器,恒伟世界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冠军,华为则排在第二名。
三、结语
夜上海论坛 总而言之,顺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参加到全球化发展中,抓住贸易发展的主体形式,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和贸易结构的调整,打入国际市场,实现投资和贸易的融合,寻求合作。同时,主动加入到国际谈判中,加入到国际贸规则的构建,降低贸易风险,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夜上海论坛 作者:王弥 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涛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东方夜上海论坛,2015,(2).
夜上海论坛 [2]唐宜红,符大海.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5,(2).
夜上海论坛 [3]牟光宇.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8).
: 我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自己再加点废话吧,比如说,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等等。我想这个对你来说很简单吧。嘿嘿~) 一、国际贸易(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外贸公司实习报告”版权归所有;请注明出处!
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一)、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十一、知识产权贸易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次实习,…………..(继续写废话,可以把开头的再写一遍,嘻嘻~)“外贸公司实习报告”版权归所有;请注明出处!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中国,对外贸易
夜上海论坛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参与到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中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随之加深,其在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夜上海论坛 1.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成崛起之势。20世纪90年代前后,美日欧以均衡的经济实力形成世界格局中的“三足鼎立”,但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就走入了低迷的状态中,欧洲经济增长稍有放缓的趋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呈崛起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各国的GDP总量排名中,中国的GDP总量为9.3万亿,巴西的GDP总量为2.5万亿,印度的GDP总量为2.2万亿,俄罗斯紧随其后,GDP总量为2.1万亿。据预计,未来10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不相上下。
2.多边贸易体系谈判进程迟缓不前。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式,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最基本途径,但是无论在任何时期,贸易自由化都是相对的,是与贸易保护政策同时存在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纪经济不平衡趋势在逐步加强,由于美国的经济发展要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这就使世界各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竞争逐渐加剧。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经贸呈迟缓态势,从而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再一次加剧,致使贸易冲突升级,新贸易保护政策随之诞生。但是,在新一轮的多边贸易体制谈判中,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自由贸易竞争的激烈化,致使谈判进程缓慢,并不断在寻求各国统一利益立场的解决办法。
夜上海论坛 3.区域自由贸易相对比较活跃,并得到蓬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转轨使区域经济合作现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由于双边贸易谈判进程迟缓,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成为了世界各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新途径,从而促使国际经济贸易自由化途径变得方便。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加入到了区域合作经济中,从而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WTO成员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贸易协定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区域自由贸易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基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夜上海论坛 1.转变对外贸易的出口方式,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从我国关于对外贸易的政策上分析,目前我国是以出口贸易为主要贸易战略。虽然我国的出口贸易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我国的出口贸易在结构与方式上都存在着局限性。首先,出口产品的结构大多数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有着世界加工厂的称号;其次,我国的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缺少市场竞争力。由此,我国应及时改变对外出口产品的结构和方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转变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生产制造,并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以提升我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2.强化我国对进口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相应的进口贸易战略。进口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还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因此,应强化我国对进口贸易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家还应制定相应的进口战略,以更好的引进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保障我国经济的安全。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着重突出进口贸易的重要性,并积极的扩大进口,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技术原料资源的引进,以保证我国资源进口的多元化,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夜上海论坛 3.提高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面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形势,为了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实力,我国应全力提高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国家要鼓励服务贸易企业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实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完善关于服务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服务贸易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服务贸易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完善管理体系,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武装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4.积极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当中。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要积极的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当中,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积极的加强与港澳台之间的贸易合作,使我国的经济共同的繁荣发展并走向富强。其次,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格局中,寻找与自身利益需求互补并关系友好的合作对象。
总结: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并在经济转轨探索中,纵观全局的把握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完善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实力,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在哈召开[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0(06)
[2] 庞兴忠.《国际经济贸易知识》系列丛书即将问世[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2(01)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夜上海论坛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夜上海论坛 (二)、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夜上海论坛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夜上海论坛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夜上海论坛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夜上海论坛 九、有形货物贸易
夜上海论坛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二)、复进口(Re-import)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夜上海论坛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夜上海论坛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夜上海论坛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夜上海论坛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