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 传承与发展 安全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54

世界文化流的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保护中国文化安全是当务之急,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要与时俱进,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并利用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千年的文化积淀来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树立多元化的发展观,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坚持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才能保护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安全。

夜上海论坛 1 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全球化的冲击

夜上海论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借助网络变得异常便捷,却也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安全性挑战。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广泛和快捷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各类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全球化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文化的某些共同性质,并产生了全球意识、全球价值,文化的认同与交融无疑是件好事,但是不加以节制,最后会导致文化趋同,消灭一些文化的独特性,甚至威胁某些文化的生存。目前世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矛盾也频频出现,冲突更加复杂,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2 传统文化的断裂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带给了人们无穷的智慧与财富。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以及后工业化社会的思想冲击,剧烈的社会变革让人们慌了手脚,难以完成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思想文化的转变,这就使得传统文化没有进行充分的转型,而工业文明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传统文化出现了断裂。今日,我国大力建设文化强国,打造文化软实力,就要意识到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文化断裂问题,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3 产业文化的落后

夜上海论坛 以传统文化价值为基础、吸收全球文化、并将传统文化交融贯穿其中的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表现。由于长期对文化建设的忽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与国家的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目前,我国文化资源未能实现产业化发展,技术力量薄弱,文化产业结构化构造失衡,难以与国际市场接轨,文化产业政策体制落后,这种无序化的文化发展状态,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夜上海论坛 1.4 多元文化的冲突

夜上海论坛 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冲突,差异性导致的文化冲突不仅表现为地理空间上的横向多民族文化的竞争甚至对立,而且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纵向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多元交叉和时序错位。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内,由于生产力、价值观念等的不同,也存在文化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各阶层间的对立,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间彼此因价值指向不同会产生诸多的争夺,包括文化资源、文化利益的争夺,需要不断的磨合。

2 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安全战略选择

2.1 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树立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观

在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的不同文化处于不断的交流与学习过程中,呈现优势互补的态势,并最终实现文化的整合和快速发展,对世界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多元化的文化能够长期并存就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呈现文化的多元繁荣景象。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每一种文化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各种文化互相平等,和而不同是推进文化健康交流与合理发展的一条原则,符合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夜上海论坛。中国的传承与交流就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倡导文化平等交往,主张开放与融合,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优秀世界文化,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寻求创新。

2.2 坚持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维护文化

夜上海论坛 世界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中国文化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展现自身优秀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所用。在吸收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始终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扩张压力,树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文化独立性,并将文化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上来。

2.3 大力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借助网络扩大影响,西方文化已经借助互联网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的安全,因此,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创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才能有效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我国的文化发展要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积极推广我国优秀文化。构建安全规范的网络信息平台,鼓励人们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网络立法和执法,建立健全完整的网络信息管理体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

3 结语

夜上海论坛 在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交流借助于网络平台得以迅速快捷的传播,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却也给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保护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安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强盛之举,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与配合之下,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美)乔治・索罗斯.走向全球的开放社会[A].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C].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夜上海论坛 [2](美)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A].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C].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中国跨文化交流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增加、跨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等方面。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影视学等领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流具有学术和工具两方面的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本论文中将跨文化交流纳入到电影传播的行列。

夜上海论坛 跨文化交流是阐明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中不同空间文化之间的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包含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空间发展背景下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规则;跨文化交流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空间内的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和理解;跨文化交流还能分析各个文化领域内文化影响、延续和变迁的实际状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实际含义,实际上跨文化交流在各国的发展中已经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兹绸之路开始,到玄类西游、郑和下西洋等,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起世界框架结构体系的渠道主要有陆路、海路和互联网等手段,这些手段在构筑连接实际的体系的同时,并将其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枢纽。电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媒介,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能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电影交流手段以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好莱坞电影以现今的电影制作工艺为依据,将不同视角下的美国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

2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

夜上海论坛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被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当中,该范畴具有典型的原点性。原点性是指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空间和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化知识,其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存在原点,这种文化就会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英语电影中包含的英语国家文化植入了英语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认可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既包含英语国家对世界、对其他国家一些对人类的思考和总结,还包含着英语国家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英语电影文化植入既包含着商业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发扬文化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原点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但只要存在文化原点,文化交流过程中便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文化被视作为优秀的文化存在,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和发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交融和同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通常以弱势文化为牺牲对象,也就是说,文化在交流传输的过程中表现了既统一又分散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电影作为全新的媒介形式登上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几年,电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英语电影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抵触和摩擦现象,这种现象与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构架体系的成立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电影是具有人类最大优势的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摩擦与融合。

3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离不开现今的传媒手段,英语电影则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做了总结介绍。

3.1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英语电影快速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机制理念,并借助现今的电影媒体技术构架西方文化机制的世界文化整体格局。英语电影中包含着较强的帝国主义文化色彩,这种色彩传达出较强的文化霸权和侵略色彩,意在通过文化政策建立全球统一的文化框架,从而形成以英语国家为主的文化模式。

3.2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发生必须经过适应和挑战环境这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和区域的形态与结构,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英语电影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电影通常以单向传播形式为主,导致英语国家与其他非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认同感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夜上海论坛 3.3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双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英语电影以很强大的卖点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在改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例如,某部英语电影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让我国人民在一夜之间了解了牛仔裤,牛仔裤也逐渐成为我国很多家庭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当然,英语电影侵入我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英语国家文化在入侵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但是,就生活形式而言,英语电影的入侵使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我国受到广泛欢迎。

3.4英语电影在全球化传播体系的整体构成趋势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电影技术因此取得较高的发展成就,英语电影逐渐成为英语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英语电影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植入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的过程中,全球文化经济体系整合速度不断加快,英语电影的发展以影像技术的进步为前提,全球化时代下贸易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英语电影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载体。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其是媒介技术展示平台上,英语电影向全世界展示了媒介技术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在赢得无数观众支持的同时,还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电影的忠实追随者。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从而在文化的层面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夜上海论坛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既成事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态势下,各自发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不仅是世界文化发展应有的价值理性,而且正在成为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强烈呼声和实际行动。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充满自信,对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持多元、平等的看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民族文化沙文主义,抵制狭隘民族主义,坚持和平发展的文化战略,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10年的整体发展趋势之一。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拓展人类文化发展的世界胸怀和全球意识,将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以及其他种种类型的民族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总态势下,各擅所长,各有其位,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异彩纷呈,相得益彰,“道并行而不相悖”不仅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

夜上海论坛 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不可分离的部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诸多国际间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往往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因而,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多地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进行。经济文化化甚至政治文化化,使得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而在文化的层面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扩大了文化交流的范围和内容,强化了文化的价值。无论人们如何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特质,甚至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但最终都必须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中,通过文明对话而解决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是相反。

夜上海论坛 普世价值必将得到更多的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仍然存在

夜上海论坛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对于普世价值有颇为不同的见解。从对普世价值内涵和内容的认识,到普世价值本身的有无,都有见仁见智的阐释。但如果彻底否认普世价值,则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性和普遍性,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沟通的价值基础,就缺乏合理的证明和沟通的平台。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承认普世价值,关键在于如何诠释普世价值,谁掌握普世价值诠释的话语权。民主、法制、人权、平等、和平、公平、正义,这些经过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检验并已成为人类基本精神的价值理念,无疑是普世价值。而中华文化所长期坚持的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爱好和平的优秀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品德,当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至少,是可供借鉴的人类文明的重要资源。

夜上海论坛 当今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自然更是普世价值的重要内容。道理十分简单,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冷战早已结束的时代,如果不建设和谐世界,难道要去制造恶斗的、分裂的、动荡的世界吗?发达国家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更上层楼,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进程中需要奋起直追,二者都需要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在饱受全球金融风暴吹袭之后,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需要赢得时间治疗经济创伤,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略,推动自己的国家进一步发展,因此,未来十年内,普世价值必将得到更多的认同。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仍然存在,但势头将有所减弱。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源自西方,经过数百年发展后的西方,挟强大的经济优势,在文化方面也引领世界,甚至攫取了文化方面的话语权。即使在近年西方一些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势下,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其文化强势依然存在。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凭借其发达的技术和成熟的大众文化制作的经验,横扫全球,影响极为深刻。至于遍及全球的麦当劳、肯德基、汉堡包之类的非常生活化、人性化的大众文化,以及正在进一步扩张的迪斯尼游乐文化,其制作方式、传播手段和发展理念,都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好好学习、认真借鉴。而学习、借鉴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要根据本民族情况,从自家国情出发,以我为主而博取众长,建设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因此,在可见的未来10年内,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将依然存在。不过,由于世界格局这些年来的变化,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金砖四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成为新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因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将使西方文化的强势有所减弱。

在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意识形态的碰撞继续存在。无可讳言,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有意识形态的纠结。在未来的十年发展中,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总体上将是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进行,以双赢以至多赢为目标,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彼此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

文化民族主义的声调将进一步高涨,中国文化的价值得到进一步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