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设高铁的好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沪昆高铁的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早期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干线网基本成型。
高密度的高铁网络,不仅大大缩短了云贵高原与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1―3个小时的高铁生活圈也让相邻城市成了时空上的“同城”。r空距离的压缩,使旅游业、物流业直接受益,制造业、特色农业也因高铁沿线城市人员的频繁往来和信息流通的便捷化而获得更多红利。
旅游业率先受益
夜上海论坛 交通是旅游的命脉,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最大红利。在这一点上,贵州、南宁最有发言权。
2014年12月26日,贵阳至广州、南宁至广州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成为我国西北、西南连接珠三角通江达海、陆海联动的重要通道,贵州、南宁也从此迎来高铁时代。
夜上海论坛 2016年1月至11月,贵州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41.51%和43.53%,其中入黔游客增长50.06%,过夜游客增长32.36%。
夜上海论坛 作为国际旅游胜地的广西桂林市也明显感受到高铁发展带来的好处。2015年桂林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其中75%的游客是乘坐高铁来到桂林的。
夜上海论坛 借助高铁带来的便利,粤桂黔三省(区)积极引导高铁沿线城市相互合作、客源互换,旅游合作日趋多元。
“高铁经济圈”初具雏形
夜上海论坛 高铁的通达,助推沿线区域形成经济圈。据了解,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形成了一个横贯粤桂黔的Y字形快速客流通道,泛珠城市互通大西南腹地的通达性大大提升。原本贵阳至广州、南宁至广州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分别为20个小时、16个小时,高铁开通后缩短至约4个小时、3个小时,粤桂黔至此形成了4小时经济生活圈。
来自香港的东方宏基集团正是看中了贵州黔南州龙里县的特殊区位优势,于2015年到龙里投资打造占地253亩的龙里东方宏基电商产业园,目前已开始试营业,并将于2017年5月全面开园运营。
高铁经济圈也催生了区域深度合作。2015年,粤桂黔三省(区)及高铁沿线13个市(州)在广东佛山召开了首届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现场推进会,决定以“一区三园”(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和广东园、广西园、贵州园)的形式,共同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以贸易往来为例,截至2016年9月底,佛山市南海区与广西、贵州、云南每月交易铝棒铝锭约14万吨,估算交易额达20亿元。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路通则业兴。5年前,贵州还没有通高铁,其招商政策再优惠也很难吸引到好项目。高铁的贯通给贵州的投资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贵州投资促进局谈成大小项目共454个,累计投资额1.2万亿元。
云南也面临同样的情形。长期以来,由于受高原地质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铁路建设速度相对迟滞,地势险要、山高坡陡也限制火车运行速度。
近年来,云南铁路建设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沪昆高铁的全线通车,使昆明至上海由以前的30多个小时缩短为11个小时左右,乘高铁从昆明到北京,13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到广州只要8个小时左右。
夜上海论坛 “高烧”与“冰冷”反差强烈
我国高铁建设的速度之快,令世界都感到震惊。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一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营运;此后不久,全长1068.6多公里的武广高铁又投入营运,郑西高铁开通。尤其是近两年来,由于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巨大的资金投入,我国高铁建设一路高歌猛进,建设速度十分迅速,一大批高铁项目开工或建成通车。武广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以及宁波一台州一温州一福州一厦门客运专线相继建成通车;京沈高铁、津保高铁、杭甬高铁、向莆高铁、津秦客运专线等一批高铁正在加紧建设。据有关资料披露,目前在建的高铁项目超过40个,到2012年底,我国有望铺设1.3万公里高铁轨道。国际铁路联盟和野村证券称,这将让中国的高铁运输能力超过世界其余地区的总和。
夜上海论坛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中国高铁列车跑出了486.1公里的最高时速,再次创下了“世界第一”的称号。其实,不仅仅是在列车的奔驰速度上创下世界第一,而且在建设速度上也可用神速来形容。以一个最简单的数据就足以证明:目前我国高铁已建成的里程即将超过世界各国用40多年时间建设的时速300公里高速铁路里程的总和。中国高铁创造的奇迹,几乎让国人都激动过好一阵子。
然而,激动过后平静下来,却发现高铁并非我们预想的高速度能带来高利益。
高铁由于速度快,营运成本高,造成票价畸高,致使平民百姓根本无法承受。票价高一直是社会各界对高铁的最大诟病。以武广高铁为例,从武汉到广州,全程票价一等软座780元,这与飞机的票价极为接近,甚至比低折扣的机票价格还要高。只有二等软座490元稍比机票便宜点。但是高铁需耗时3小时50分钟,而飞机只要1.5个小时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高铁与民航相比并无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是高铁为何叫好不叫座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高铁票价高,而且动车的票价也不低,使许多乘客根本不买账。4月15日,运行只有5个月的青岛至汉口的动车组悄然停运;同时停运的还有仅仅开通2个月的北京至福州的动车组。这些动车的停运,皆因旅客稀少而被迫停运。4月中旬,媒体又爆料:运行仅仅一年的京津高铁净亏7个多亿。实际上,不光是京津高铁亏损,现已开通运营的高铁基本上都是全面亏损的,无一赢利。
夜上海论坛 一边是高铁建设的如火如荼,一边是高铁营运的冷冷清清,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窘况,让国人对高铁感到莫名的迷惘:高铁还要不要加速建设呢?!
高铁减速,无奈的选择
京沪高铁开通前的今年4月初,新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对外正式宣布,京沪高铁将采用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的动车混合运行方式。盛光祖部长为高铁踩下的“刹车”无疑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始步人减速之路。高铁为何要减速呢?铁道部给出的答案是:保障安全和给下调票价留下空间。
夜上海论坛 应当说,铁道部的解释是实事求是的。高铁在开行时速350公里时,车轮会因这种高速度而打滑,因而惯性加大,这就需要更大的马达和大幅度增加电力来支撑运行。同时,这也使轨道损耗较大,造成每天的检查、养护和维修的费用大大增加。如果高铁的速度稍稍下降一点,不但能够降低各项支出成本,而且安全系数也有了更大的保障。国外的高铁专家称,时速超过330公里的列车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且成本较高。这也是为何欧美包括日本、韩国等几乎都没有超过时速320公里的列车。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说,实际上我国并不掌握高铁的核心技术。国外的高铁采用的都是既安全可靠、运行又经济实惠的策略。有一项数据比较有说服力。开通一年的京津城际高铁,时速350公里与时速300公里相比,仅是耗电一项就要多支出6700万元。因此,降速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降低高铁的票价。
夜上海论坛 高铁的速度适当下降,可以确保沿途停靠更多的站点,使一些县级市的站点可以得到停靠,让一些小地方的人也可以乘坐高铁,充分发挥高铁的辐射优势,吸引更多的乘客。当上座率得到提高后,高铁的亏损状况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
迫使铁道部降速降价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道部承担高铁建设以来,一直是靠大规模的负债来进行的。截止2010年,铁道部3.3万亿的总资产中,负债达1.8万亿;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在1000亿元以上。而铁道部每年的铁路建设基金只有500亿元左右,根本不足以支付利息。因此,必须采取降速降价的办法来提高高铁运营的效益,以缓解巨额的负债压力。
夜上海论坛 中国需要一条更实用的高铁
今年以来,关注中国高铁发展的各界人士或许会有一个困惑:4月中旬以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召集各路专家、官员已经多次召开小范围会议,论证未上马高铁是否具有开工的必要性。据称在“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发展思路下,有些计划内的高铁项目将被停止。而铁道部在经过几天研讨后,对于今年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基本达成一致:缩水2000多亿左右,即从年初计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减少为4000多亿。由此看,高铁建设的步伐是明显放缓了。而6月初,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却又对媒体公开称,高铁的建设速度不会放缓。铁道部长的话与新闻发言所说似乎有些矛盾。但是,业内人士和专家称,这并不太矛盾,因为,中国需要一条实用的高铁。
夜上海论坛 中国大力发展高铁是正确的,只有更快捷的交通,才能拉动更快速的发展。但是,中国的高铁应该更符合中国的实际。一般而言,在500公里范围内,高铁有优势,如果在1000公里以上,高铁并无多少优势。而中国的主要中心城市间的距离基本上都在1000公里以上。时下中国铁路运输市场,廉价、便捷、舒适比节约几个小时更重要。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小时的时间而花费比普通列车高出3倍以上的价格,绝大多数旅客是难以接受的。就以500公里内的高铁而言,太快的速度有时甚至是一种浪费。比如,京津高铁全长113.54公里,如果按时速200公里标准建设,运行时间大概为40分钟左右,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盈利状态。而京津高铁实际是按时速350公里标准建设的,虽然运行时间要比时速200公里的快10多分钟,但是,营运20年左右都难以达到盈利的水平,只是为了10多分钟,有必要花费这么高的代价吗?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是中国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贯通了“三市四省”,串起了京沪“经济走廊”。这条总长度1318公里的崭新运输线承载着沿线23个城市经济腾飞的梦想。抢抓高铁机遇就像是“偷菜游戏”:你不抢先下手谋划、布局、对接,机会就会被人抢走。列车的速度已经“高”起来,这些已经买好票的城市能否赶上这辆高速列车,享受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仍需它们再加一把力。
打通任督二脉经济快马加鞭
夜上海论坛 “交通是经济之母,铁路是交通之母”。现有京沪线的运输能力已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京沪高铁的建设将大大释放京沪大通道的运输能力。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连接了中国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重量级经济圈。虽然在高铁开通之前,这两大经济圈之间就有飞机、火车、长途客运等运输工具连接,但是高铁的出现无疑增加了一种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这种交通方式节约了两大经济圈内民众的出行时间,让两大经济圈的物流现状得到极大改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芮明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京沪高铁节约两大经济圈物流费用,促进资源的快速往来,有利于两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他认为,京沪高铁带来的沟通和方便将让两大经济圈产业分工更趋向合理。
夜上海论坛 交通的限制曾让不少地方经济出现产业同构现象,不利于经济发展。产业同构是指一个地区产业经济趋于相同,比如都在发展汽车产业。这样的同构现象会导致产业的空间布局变得不经济。这种产业格局不合理的同构现象,不仅仅是交通的影响,地方市场的保护也是重要原因。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产业同构现象更严重,只有通行和沟通方式更加便利,在市场的引导下,整体产业的配置和供需才会更趋向合理。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带来的长期效应会让市场壁垒越来越小,物流往来越来越多,人员交流更加频繁,这些都会促使产业的分工更为合理。
夜上海论坛 对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京沪高铁的建成将是一个重要节点,它将成为京津冀发展的加速器。京沪高铁的建成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大幅度拉近京津冀与长三角的经济距离,增强长三角技术与经济理念对京津冀的扩散有效性。
夜上海论坛 2010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13777.9亿元,天津达9108.83亿,河北达20197.1亿。一直以来,京津冀城市圈都依托着大北京的概念,实质上并不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经济圈。
夜上海论坛 较长三角而言,京津冀城市圈目前农业经济成分较多,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较低,商品经济的层次和密度不高,计划经济对市场的影响残余还较多。京沪高铁建成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变化将随之发生一一伴随沟通频繁化产生的观念趋同。京津冀城市圈重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又有政治中心与优良港口的支撑,一旦经济理念出现转折性的变化,其发展速度有可能超过珠三角。
夜上海论坛 同时,京沪高铁的建成将为长三角民资北进创造更好的环境。长三角民资异常活跃,仅温州就有超过3000亿的民间资金在流动。目前,这些资本北进的主要方向还局限于资源开采业等部分行业。京沪高铁的建成将扩大长三角民资的有效投资范围。
夜上海论坛 但相对于京沪高铁建成对京津冀带来的投资增量,市场经济理念与细节的传播更加值得重视。这种传播将使京津冀真正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发达区。
夜上海论坛 而对于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的上海,京沪高铁的开通将会大大加速其产业结构由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港口经济和金融业的调整。
上海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将随着沟通和交通的便利,逐步转移到外地,形成更为良好的地区产业分工体系。不仅仅是京沪高铁,包括沪宁、沪杭等高铁的发展,让外地经济资源更加顺畅到达上海,也让上海经济能量更容易向外扩散。
夜上海论坛 “上海建设港口经济和金融业核心,都需要物流和高技术的服务人才,这些都与交通的便利性、成本和时间的节约密切相关。”芮明杰称,“京沪高铁在这些方面将带来长期的效益。”
夜上海论坛 沿线借机提速完善配套设施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北接环渤海地区、南衔长江三角洲,经过十几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沿线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GDP占全国40%。新华社文章称,京沪高铁贯穿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不仅实现了北京与上海的高速连接,还将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人员就业,将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两大经济圈串联起来。
京沪高铁速度快,选线要求更高,加上部分城市的旧火车站周围已经建成当地商业中心,增加线路或是把车站建在城市中心都有许多不便,所以京沪高铁24站中,大部分车站是新建的,有些还远离市区。有专家指出,沿线城市要想借高铁发展经济,基础配套设施必须迅速跟上。
夜上海论坛 此外,京沪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同城效应日趋显著。高铁驶来,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沿线各城市带来挑战。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葛金田曾表示,京沪高铁对济南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企业总部迁出、高端客户群体流失、高端人才流失、高端产业难以汇聚等方面。他建议,首先应当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要素能力,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各种高铁沿线要素流积聚。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起点和终点又是两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其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不言而喻。京沪就像是一个哑铃的两头,以往是两头沉、中间轻,京沪高铁的开通将增加中间的重量。
除京、沪外,沿线其他22个城市纷纷打起“高铁牌”,寄希望于一趟趟列车在往来间给自己留下财富。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通车后,廊坊到北京和天津都在20分钟以内,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高达715.6亿元。
安徽省蚌埠市恰是京沪高铁的中点,到京沪的时间均为3 5小时,且已成为南京、合肥“半小时生活圈”的一员。如今,凭借高铁“东风”,又将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如何利用高铁优势加速蚌埠的发展?蚌埠市市长周春雨表示,蚌埠要抢抓高铁机遇,实施“南融北接”,有效集聚资源,推动本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成皖北中心城市。
夜上海论坛 山东省内京沪高铁沿线的城市,正在加紧建设与高铁相关的文化、物流和会展中心等配套设施,5个站点城市高铁物流枢纽园均已建成,通过与公路、铁路联运,运输效率将提高两倍以上,一条高铁串起的“南北经济带”正在形成。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欧国立表示,高铁运输人流的同时,也能盘活沿线站点的货运经济,提高物流效率。
加速区域旅游优化产业布局
夜上海论坛 京沪高铁不仅是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黄金旅行线”,沿线站点涵盖了包括长城、故宫、泰山在内的9处世界遗产、1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
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高度聚集的地区。
夜上海论坛 “高铁时代”的来临,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方向。与普通铁路和公路相比,高铁的开通对中国旅游业的市场分布、产品配置、区域格局等方面都会带来深远影响,各地方应该抓住机遇,将区域旅游经济做强做大。
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工具,高铁方便、快捷、舒适,近年来受到热捧。继武广高铁开通让湖南、湖北、广东3地旅游业实现大联动之后,京沪高铁的开通再次掀起了一股跨越多省份的高铁旅游热潮。
夜上海论坛 从社会和人文的角度分析,京沪高铁的开通,率先受惠的很可能是类似徐州、济南、曲阜以及苏北一带,这些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经济“低洼区”。这几个城市中,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徐州汉文化景区是区域内规模最大、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标志性景区,有着被誉为“汉代三绝”的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景点。而号称“泉城”的济南,更是拥有着闻名天下的趵突泉。
夜上海论坛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国旅、中青旅在北京的多家旅行社已经陆续推出京沪高铁游的系列产品。例如,北京到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的经济半自助游,多个高铁旅游团已经开始收团,情况良好,带动了休闲散客和商务旅游群体。
高铁为何能给旅游业带来如此大的利好呢?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首先,高铁速度快,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让很多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长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按照固有的计算模式,旅行时间每减少半个小时,客流量就会有相应幅度的增长:其二,高铁的容载量大。尽管近几年高端旅游发展也很快,但中国目前还处于大众旅游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就是注重以“量”取胜。此外,高铁的舒适性更好,不管是硬件环境,还是软件服务方面,几乎都能和飞机相媲美了。高铁的开通势必会抢夺一部分中近程航空市场,其稳定性和准点性都能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