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统计学的研究特点范文

统计学的研究特点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统计学的研究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统计学的研究特点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听力残疾儿童;教学空间;设计要点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夜上海论坛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成为教育建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建筑创作探讨也成为建筑设计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特殊教育学校应该能够提供一种特殊的教育学习环境,来满足不同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通过分析教学空间的位置及布局、教学空间的物理环境及内部设施等方面,就听力残疾儿童教学空间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夜上海论坛 一、教学空间布置要点

1.1总平面布置

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区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保证良好的朝向。教学区与活动场地之间,既有一定分隔,也要便于联系。

1.2平面布置

夜上海论坛 应紧凑集中、布局合理、动静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易于识别;利于安全疏散;教室分区、教室组合水平及垂直联系空间应简洁明晰,流线通畅。

1.3朝向布置

夜上海论坛 首先考虑南向房间布置为普通教室;北向房间可布置为美术教室、美工教室、手工教室、实验室、办公室或相关的辅助房间。南方教学楼多为外廊式布局,则不需作此考虑。

1.4垂直交通布置

规模大、使用人数较多的视听教室、图书阅览室和活动室尽量安排在教学区的适中部位和底层,以便于全校共同使用及安全疏散。按高低年纪设置教室在建筑物的楼层,低年级设置于低层,高年级设置于高层。

夜上海论坛 二、室内教学空间设计要点

室内教学空间的按空间功能分类分为: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学习用房。以下介绍一些重要的室内教室设计要点:

2.1教学空间的共性设计

夜上海论坛 2.1.1声学设计:

原则:(1)分区设计:首先要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合理安排邻近空间。对于易于产生噪声的房间,如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应当与其他教学用房分开布置;(2)隔声设计:对于普通教室来说,首先应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噪声,教室位置应远离吵闹区(如活动室和设备间);通常通过吸声材料和吸声措施来减少噪声。

夜上海论坛 2.1.2采光照明设计

夜上海论坛 学校教室的朝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不应采用东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1.5%、教室玻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6。多雾地区(如重庆等)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

夜上海论坛 各种教室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及照明环境,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使听力残疾儿童在学习及相互交往过程中能互相看到手势及口形。为了减少照明淘汰引起的直接眩光,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灯具距课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

2.1.3暖通空调设计

教室理想的HVAC系统(HVAC即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设备包括:1)根据气温,为教学用房提供供热和通风设备;2)在炎热、潮湿的气候里教室应使用风扇或空调;3)潮湿气候注意除湿;4)冬季运用节约循环系统,且各教室有单独的温度调节区。

2.1.4辅助设施

听力残疾儿童室内教学空间的设计要点还包括一些功能性的辅助设施及它们的布置方式,如储物柜、家具、桌椅、室内饰物等,设计时都应给予考虑。

信息指示灯:教室内前墙应设置色彩灯泡,通过亮灯、灭灯、有规律的闪烁等变化以传达各种信息,如上课、下课、集合、紧急疏散等等(如图1)。

夜上海论坛 黑板:以眼代耳在学习上带来巨大困难,须经多次反复方可理解,故教室的黑板应具有存放大量信息的机能,如设置可上下、左右推拉或多层黑板等设施。

储物柜:听力言语残疾儿童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教具非常之多,应增多储物柜的数量。

夜上海论坛 2.2教学用房的特殊设计

2.2.1普通教室

听力残疾儿童基本上都伴随有语言障碍,在相互交流时多用手语并配以对方的口形,故针对他们教学的夜上海论坛课桌椅多布置成面向教师和黑板呈圆形布置形式。为便于座位布置,课桌面应呈梯形,前后宽度各为500mm~550mm、600mm,宽度为420mm。

听力残疾儿童需要看清老师的口型来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针对他们的教学空间的照度要比普通儿童的高,读唇语的教学空间的照度最小值为1500lx。结合听力残疾儿童座位的排列方式,其灯具布置应与座位排列保持一致(如图2、图3)。

夜上海论坛 2.2.2计算机教室

为防止眩光和反射光,教室的计算机设备的屏幕摆放不应正对窗口;窗框结构的内表面或窗周围的内墙面,宜采用浅色饰面。

在计算机教室里还可以应用间接照明系统,可以防止在计算机屏幕上产生眩光和反射光。间接照明系统利用顶棚或者是墙体来反射光并柔和均匀地照亮空间,还可以有效减小光线的亮点和对比。

2.2.3语训教室

语言训练教室的布置,可将学生课桌围成半圆形面向教师,教师桌设集合型语训器形成主控台,以导线与各课桌学生用耳机相连,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听力损伤程度,调整到适于每生的频率及强度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室亦可做成一较大空间,设有观察室并安排较大空间作为儿童游戏活动场所,通过游戏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经过研究制定教学训练方案。

2.2.4律动教室

律动课是听力残疾儿童一至三年级的必修课,是针对他们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律动通过听力残疾儿童的视觉、触觉、振动觉等感官(包括重听儿童的残余听觉)进行音乐、舞蹈、体操、游戏、语言技巧等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机能,达到整体能力的提高。

夜上海论坛 律动教室室内净空高度不应低于4.5m,且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和良好的平面形状。律动教室除进行律动课教学外,还有可能进行多种训练活动,应保证足够的面积及有较大进深适于多种活动的需要。因此面积不应小于140㎡,一般采用方形、圆形或正多边形,教室面积较大,应设置两个出入口;室内不得设柱,亦不宜出现壁柱(如图4)。

2.2.5视听教室

视听教室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听力残疾儿童进行形象化教学的场所。视听教室应设置遮光设施,并应在黑板前区设置操作台和悬吊屏幕;每个课桌设有局部照明灯,当使用投影屏幕时,课桌面应设置最低照度为60lx的局部照明。视听教室宜选用可移动型桌椅而便于本室的灵活使用。

夜上海论坛 视听教室应配备有充足的电源;室内应有良好的声环境,后墙面及顶棚应设置吸声材料;室内装修选用耐火或不燃材料,并配有消防器材。在平面布局时将其设计安排在安全位置,远离实验室、设备房等位置;且尽可能与电教器材室相邻,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视听教室,如能与多功能活动室组合成一组公用活动空间时,既能充分发挥视听器材的作用,又为大空间灵活使用创造条件。

2.2.6多功能活动室

多功能活动室宜设于底层,以便于疏散。为配合室内开展多咱活动所需设置的辅助用房、准备室、电教器材室等应按室内功能关系,合理地安排其位置。多功能活动室尽可能单独设置卫生间,如不单独设置卫生间时,应在学校总体布置时,在其附近设置卫生间。听力残疾儿童进校后,经听力检查后配制助听器,并通过看说话人的口形活动以了解对方的讲话内容。在条件许可时还应在公共教学用房及体育场等处设置集体助听设施,以改善听觉环境(如图5)。

夜上海论坛 三、结语

总之,在进行听力残疾儿童教学空间设计时,必须考虑听力残疾儿童的行为特征,将声学、照明、暖通、色彩等物理因素综合设计,合理安排整个学校的各个教学空间布置,并细致分析每一类别教学用途的空间特点,从而为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和各项技能的学习创造一个真正合适且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这也是教育专业人士及我们建筑设计者应努力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张宗尧、赵秀兰.《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2]日本建筑学会.《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夜上海论坛 [3]日本建筑学会.《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物品篇][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日本建筑学会.《建筑设计资料集成》[人体·空间篇][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夜上海论坛 [5]日本建筑学会.《学校建筑设计计划与实例》[M].李政隆译.台北:大佳出版社,1982年

夜上海论坛 [6]桑东升.《残疾儿童学校建筑环境研究》[J].建筑学报,2002,04:20-21

[7]徐小林、李百战.《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2005年,04:P102-105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昆明地区; 冬季; 儿童; 呼吸系统; 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70-02

夜上海论坛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住院患儿中,上、下呼吸道感染占60%以上,绝大部分为肺炎[1],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儿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2]。儿童呼吸道感染是一个主要疾病,对儿童缺课、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医疗保健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3]。本文笔者分析昆明地区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夜上海论坛 2012年12月-201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诊断标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咽充血,肺部听诊一般正常;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呕吐等,肺部可闻及散在干音和粗中湿音;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中、细湿音。

1.2 检查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实验测定肺炎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1.2.3.型特异性IgM,按阳性标准判断结果。采用凝集法测定血清结核抗体IgG,按阳性标准判断结果。

1.3 研究方法

夜上海论坛 对96例住院儿童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96例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年龄1个月~14岁。其中6岁12例(图1)。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炎5例,肺炎79例。

2.2 临床表现

发热67例,咳嗽89例,痰量多27例,喘息17例,青紫8例,气促14例,呼吸困难2例,呕吐22例,食欲下降53例,腹泻11例。既往有呼吸道感染史21例。

夜上海论坛 图1 昆明地区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年龄分布图

2.3 体征

夜上海论坛 发热27例,呼吸增快86例,心率增快42例,三凹征阳性8例,肺部干湿性音阳性56例。

2.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升高>12×109/L,13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4~6岁儿童>70%,4~6 d到4~6岁>50%;19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4~6岁儿童>40%,4~6 d到4~6岁>50%;61例血常规,无改变9例,CRP升高>10 mg/L,21例血沉增快,男

夜上海论坛 2.5 呼吸道病原学9项结果

夜上海论坛 96例病例中,阳性41例,检出率42.71%(图2),6岁6例(图3)。肺炎支原体33例(34.38%),6岁4例(图4)。乙型流感病毒13例,腺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1.2.3.型4例,混合感染17例(图5)。

2.6 痰培养结果

细菌耐药情况,详见表1。

2.7 影像学结果

夜上海论坛 29例表现为肺间质改变,51例支气管肺炎改变。

2.8 治疗及转归

夜上海论坛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全部痊愈出院。

夜上海论坛 图2 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呼吸道病原学9项

注:阳性标本显示2个以上绿色荧光细胞,胞浆呈现明显的绿色荧光,胞核无荧光;阴性标本呈红色细胞

图3 呼吸道病原学9项阳性儿童年龄分布图

图4 肺炎支原体阳性儿童年龄分布图

图5 呼吸道病原学9项阳性中的病原学分布

3 讨论

夜上海论坛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常以发热、咳嗽、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第一位病因,同时需警惕病毒感染。掌握儿童的生理特点,配合辅助检查可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而明确病原菌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应提倡多种病原学联合监测,不滥用抗生素,强调适当的选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给药途径,适当的疗程。

表1 痰培养主要病原菌药敏耐药率 %

夜上海论坛 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菌 肺炎

克雷伯杆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肺炎

链球菌

青霉素 - 50.00 100 -

夜上海论坛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0 - - 0

β-内酰胺酶 - - 100 -

夜上海论坛 哌拉西林 100 - - 10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0 - - 50.00

夜上海论坛 氨苄西林 100 - - 100

夜上海论坛 氨苄西林/舒巴坦 37.50 - - 50.00

夜上海论坛 头孢噻肟 75.00 33.00 - 100

夜上海论坛 头孢他定 0 - - 50.00

夜上海论坛 头孢吡肟 0 - - 50.00

头孢唑啉 75.00 - - 100

头孢曲松 75.00 33.00 - 100

头孢西丁 - - 66.00 -

头孢哌酮/舒巴坦 0 - - 75.00

磷霉素 0 - 0 25.00

庆大霉素 0 - 0 50.00

夜上海论坛 四环素 25.00 100 0 50.00

美罗培南 0 50.00 - 0

夜上海论坛 亚胺培南 0 - - 0

夜上海论坛 厄他培南 0 0 - 0

夜上海论坛 氨曲南 0 - - 50.00

阿米卡星 0 - - 0

复方新诺明 25.00 100 0 100

环丙沙星 0 - 0 0

左氧氟沙星 0 0 0 0

ESBLS检测 75.00 - - 100

夜上海论坛 万古霉素 - 0 0 -

红霉素 - 100 66.00 -

克林霉素 - - 66.00 -

夜上海论坛 苯唑他林 - - 66.00 -

注:“-”药敏实验未做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9-272.

[2]陈文冰,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253-257.

第3篇

【关键词】 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现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和肝炎病毒等。为探讨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关系,我们对60例ITP住院患儿进行了多项病毒检测,下面阐述引起ITP的病毒研究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0例ITP均为我院2002~2004年住院确诊为ITP患儿,男36例,女24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为4.2岁,病前3~10天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符合1994年第五届全国止血血栓学术会制定的ITP诊断标准。

1.2 方法

清晨空腹采集患儿静脉血2ml于抗凝管内,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CMV-IgM、IgG、EBV-IgM、HSV-IgM、RSV-IgM、麻疹-IgM抗体等。检验试剂盒由北京科斯达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和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1)60例患儿血清中检测出6种病毒抗体阳性25例,占41.7%。其中CMV-IgM、IgG 10例,EBV-IgM 3例,风疹-IgM 4例,合胞-IgM 3例,Adv-IgM 3例、麻疹抗体2例。(2)60例中有7例属于慢性ITP,均未检测出病毒抗体。

3 讨论

夜上海论坛 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主要发病机制在于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吞噬破坏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夜上海论坛 儿童急性ITP多与前驱性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类抗体可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膜受到损伤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清除,病毒感染后还可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减少,这与HIV感染时抗HIV抗体与血小板膜蛋白CPⅢa具有交叉反应性引起ITP的发病机制相同[1]。由于病毒感染后早期产生的抗体类型多为IgM,因此急性ITP一般由IgM抗体介导暂时性免疫反应,这与急性ITP的临床演进相吻合。

夜上海论坛 免疫学研究发现,某些正常细胞表面可能存在极少数自身抗原决定簇,它们可以逃避T细胞的识别,而且往往与病原微生物(如病毒)抗原的所谓“隐源性抗原表位”具有交叉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中,T细胞首先针对病毒的某一特定抗原表位产生抗体,但随着T细胞的增殖扩展,出现新的T细胞克隆,后者可以与激活或受损的血小板膜抗原的其他抗原表位,甚至其他抗原成分发生交叉反应,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或浆细胞产生其他抗血小板抗体。目前认为这一机制在ITP发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血小板自身抗体也可与骨髓巨核细胞结合,导致巨核细胞受损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减少,这也是ITP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约半数ITP患者血浆血小板生成素水平降低,血小板更新率降低,提示骨髓巨核细胞的功能在ITP发病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夜上海论坛 本组60例ITP患儿病前均有上感史。其中25例检测出6种病毒抗体,占41.7%,以巨细胞病毒为主10例占检出率40%,以婴儿为主,CMV感染途径还不十分确切,公认为宫内感染,围产期感染等母婴垂直传播是一条重要途径[2]。而7例慢性ITP均未检测出病毒抗体,故有学者认为部分急性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而慢性ITP的发病似乎与病毒感染关系不密切[3]。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急性ITP尽早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大剂量丙球治疗,前者主要是抑制免疫反应,而后者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段,减少对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使血小板快速上升。根据CMV感染者加用抗病毒药(更昔洛韦)后,患儿血小板计数有明显改善。更昔洛韦在体内外可以通过竞争抑制病毒聚合酶和直接渗入病毒DNA,终止病毒DNA链延长机制抑制疱疹科病毒的复制,并对缺乏胸苷激酶的耐药株及巨细胞病毒等作用更显著[4]。

夜上海论坛 综上所述,病毒感染引起ITP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许多病毒直接对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产生,而随后发生的免疫反应则可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有学者认为,两种机制都存在[3]。一般认为早期引起的ITP是骨髓抑制的结果,而感染晚期的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免疫机制所介导。从病毒感染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理表现分为:(1)病毒可能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产生减少;(2)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使其破坏增多;(3)机体产生的抗病毒抗体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或激活补体导致血小板破坏;(4)病毒改变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构,血小板抗原性发生改变使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它,将血小板当成异物清除[3,5]。

夜上海论坛 总之,对病毒感染引起ITP发病机制中的未知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对病毒感染引起的ITP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出新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高举.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2):77.

夜上海论坛 2 于洁.血液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2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6):365.

3 乔丽津.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国小儿血液,2001,6(6):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