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学基础汇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处处捕捉、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通过“辐射发散式”图表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联想,交汇及盘活所学的零星知识。此类的图表旨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及掌握中医知识。较实用于中医学诊断章节的运用。如在病因一节“气”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气”的运动出入失去协调平衡的“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时,授课时可以“气”为中心,通过辐射发散式的图表盘活所学的气病的分类,并继续辐射式的将各种气之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及异同融会贯通。
夜上海论坛 2边框式图表: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西医院校的学生以西医为主要专业,在接触中医学课程之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学的理论,在其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观念,因此在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总是将来自外界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进行比较。调查发现也证明临床学生在学习与西医学有较大反差的中医学时,理解和接受有较大困难[4]。中医专业理论晦涩难懂,在授课中既要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完整性、突出中医学特色;又要多用西医知识来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较多理论性知识教授中,使用边框式图表教,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让学生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输入与建构,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培养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尤其是在中医学中医内科疾病章节的教课过程中,通过边框式图表教学,可以尝试通过中西医疾病的对比,通过西医的知识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应用,运用于临床,并取得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西医院校的同学在进入临床工作以后可能并不会去开中药处方,但却可以开出中成药处方,在这时候,合理的辨证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对一个临床医师提高临床诊疗疗效具有早期教育和灌输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3看图填空式图表:参与性强,增加互动,学以致用
由于图表给人以形象、生动、直观、简明的印象,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相对比较感兴趣。看图填空式图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将复杂的理论更加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加强记忆和临床运用。尤其是在中医学针灸章节及耳穴中的学习和运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黑板上绘画出耳穴的分布,根据教师的要求合理配穴,并在选择的耳穴上进行标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耳穴及其他穴位分布位置,还加强了学生临床实践的简单配伍原则,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兴趣,推广了中医学的可操作性,无创性及安全性的知识普及,使临床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对中医特色诊疗的理念培养和多门交叉学科的相辅相成作用具有更深刻的认识。
4汇总选择式图表:归纳总结,,去伪存真
夜上海论坛 国家培养战略情报人员时,十分注重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学生其实也都是自己知识构建的小小情报员。萧伯纳说:“要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学生一旦对知识有了错误的建构,要比不理解更难纠正。“汇总选择式”图表,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知识的内容,去伪存真。尤其是在一些知识点比较多比较集中的中医学内容方面,如中药及方剂章节,使用汇总选择式的图表更加有利于变繁为简,增强学生对医学内容的记忆性,通过图表的归纳,将同一类的方剂的中药组成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在同一类方剂中的相同中药出现的比例高低,从而使学生对中药属性的再次温习和了解,找出差异和不同,去伪存真。
一、转型期中国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前景
夜上海论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经历了深刻变化。针对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美学如何作出及时而有效的阐释与回应?对此,与会学者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是当前国家建设的宗旨,也是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立足点;关注人自身、重视人文价值建构,应是中国学者探寻美学出路的着眼点。曾繁仁指出,实践证明,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所有发展的关键是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当今美学的发展应在人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关注“人”的问题,以“人”与“人性”探索为旨归,美学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人学。宋一苇强调,从“美是什么”的本体论式追问向“美如何存在”的存在式追问的转变,将美的存在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连,将美或艺术视为人类生存境遇的一种呈现方式、展开方式或存在方式,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存境遇,这就是美学的发展旨要。同这种重视美学建构中的人文价值作用、关注人的存在维度相一致,王元骧则阐明了对美学建构方向的见解,即认识论、知识论传统与人生论、价值论传统的融合。在他看来,当下美学研究应重新评估审美的内省性、超验性的理论价值,实现两大传统的融合。这种研究对象的转变,有待新的研究方法产生,即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间性研究”模式。即此,杨春时认为这是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展的要求。
二、当下美学的困境、问题及其转机
夜上海论坛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转瞬即逝性、娱乐现时性、美感统一性取代了传统的艺术/美学所要求的永恒性、沉思性、超越性。对此,与会学者认为,美学只有不断思考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承认生活与审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新变化与新动向并及时作出回应,不断淘汰过时观念,增加历史本身所提供的新的理论因子,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近年来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就是美学研究者对美学现时困境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它突破了传统美学的“贵族性”,开始走向生活,积极关注周围现实,标志着美学开始与生活合作共存。
文艺美学研究作为寻求美学发展的一条通道,在近三十年中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浮现。王德胜就认为,当下文艺美学研究忽视了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现象,转型中的文艺美学应努力在跨学科研究中走出困境,而重构美学话语、尤其是文艺美学基本概念,正是一个亟待开展的学术工作,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文学艺术的新变化,应成为文艺美学关注的焦点。杜书瀛也提出,文艺美学研究一方面需要对审美和艺术的新现象进行理论界说,另一方面要走出“学院派”,强化其“实践”意义和“田野”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对美学研究方式及美学价值的反思,同样是美学走出自身困境的契机。有学者指出,现今美学研究中理论建构与艺术审美实践的脱节,缘于“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的缺乏,因而美学研究应由“外求式”为主导的创新方式转向以“自主式”为主导的方式。也有学者通过反思美学价值问题,强调文学价值是多元价值的统一体,它关注人的全部感性生活,因而不能把美学价值狭义化为审美价值、文学价值窄狭化为美学价值。
三、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美学策略
转型中的中国美学如何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彰显当代中国美学的独特性?代迅认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全球化带来了从美学到文艺生活的一系列深刻转型,只有带着中国美学思想独特的自身经验和传统跨入国际美学领域,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打破西方中心主义;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发展的方法策略,在于立足本土语境,对中外审美文化现象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和连贯性阐述,寻找超越东西方的共同美学规律。胡家祥强调,将中国传统人格理想研究的维度应用于现代美学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学家的审美观念体系和华夏美学观念的历史流变,使中国美学研究获得一种新的特性。陶礼天、祁海文等人则从微观层面,表述了六朝文艺观、古代“中和论”美育观等对当代美学研究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CBL(Case-Based Learning)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强调以案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夜上海论坛 1 中医学教学的现状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的内容,而课时安排只有一学期的授课时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本科、儿科七年制的中医学教学安排为大课理论54学时,本科示教3学时,七年制示教9学时。短时间内把中医院校几年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讲授完毕时间短任务重,不能深入。而且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理论体系的巨大差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思维转换非常困难,往往对中医不能产生兴趣及真正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临床示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机会,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医。但是示教时间短,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短短的几个学时,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条件有限,没有病房,只有门诊,就造成病人随机性很大,对于示教病例病人的病种不能选择,示教病例数量不能确定,也不能预先安排典型的病人给学生看。就导致不同组别的学生示教内容不一致,学生体会不一致,而且以往的示教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对如何四诊、如何辨证论治进行单方面讲解,力求让学生多了解临床。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主动思维很差。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差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示教结果就形成参与性差,实际效果不佳。
2 中医学CBL教学法应用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2012年中医教研室利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论证的契机,对示教部分进行了改革,加入了CBL教学。
具体方法:在示教之前2周把典型案例发给学生,按学号将学生随机分组,一组约10人左右,每次上课两组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先个人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再进行组内讨论,组内汇总意见后,由一名学生制作成PPT,示教当天进行汇报。示教当天,一组汇报分析,另一组学生对对组的内容提出意见及疑问,由汇报组学生回答疑问,两组讨论。最后,由教师简短点评。
夜上海论坛 3 CBL教学法应用的效果
夜上海论坛 通过CBL教学,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性。事前大家己经自行查询资料进行了个人的分析,然后组内讨论,汇总意见,在示教时学生代表汇报时,可能有错误,可能思路与对组不同,另外一组的学生就有疑问提出,针对每一个小问题,又会展开进一步讨论。对整个讨论范围的拓展,及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很直观的得到。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能够在自学及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自行改正;也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学生反映良好;教师能够在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可以直接针对短板问题进行讲解,学生感触也更加直接,容易理解。
夜上海论坛 此种教学方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单方面输出为双方面互动,形式不再枯燥,反馈性也很好,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合理分配今后的授课安排。
夜上海论坛 4 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通过目前CBL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1)病案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不宜选择过于复杂的病案。因学生中医基础比较薄弱,简单病案的诊断都可能存在问题,过于复杂就可能造成讨论时间过长,讨论容易偏离重点,造成不可控因素增大。这就要求在最初选择病案时,必须全体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分析,精选病案。如果讨论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病案,并存入CBL案例库,以备后用。(2)带教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当学生们不能积极发言时,可适当的加以启发;当讨论偏离方向时要适时地扭转形势;当大家没有发现错误时要适当的提醒,使讨论能围绕主题,不偏离方向。不然就会造成花费时间很长,讨论的目的却没有达到。(3)虽然汇报学生的分析并不会完全正确,但是对于中医基础很弱的学生来说,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汇报内,马上发现对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不容易,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把存在的问题单独呈现给大家,再让汇报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释,之后对组学生质疑,这样两组的参与性就很强,而且会在争论中对问题得到深刻认识,即使不能对问题得到准确结论,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4)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应该注意弱化自己的主导地位。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不自觉的站在向学生授课的位置,学生也往往不是互相讨论而变成向教师汇报的状况发生。这就背离了CBL教学方法的初衷。讨论不单单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关键是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后,让学生成为讨论主体,但又要掌控局面,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讨论。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授课前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5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案例库的形成。因为刚刚开始,储备案例少,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成案例库。
(2)师资培训。案例讨论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更加敏锐地洞悉学生的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工具上的支持对教师要求很高。目前的师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到外校及本校优秀科室进行学习。提高带教教师能力。
(3)与之相配的学生评价体系配套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4)没有设计相应方案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这将是下一步我们要完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