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木工程的出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土木工程;线路初测;测量方法
一般来说,进行勘测的目的就是要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进行外业勘测与调查工作,以便能够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资料。具体来说,初测的任务就是对路线方案研究阶段所提出的各个具有比较价值的方案,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实地选定线路位置,并对各比较线进行同样详细程度的带状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勘测和水文勘测。最后在合理的运用纸上定线的方法初步设计线路的平面位置和立面位置,最终能够按照设计结果,有效的计算出土石方数量、工程数量,编制工程程费用概算和初测报告,经上级批准后作为定测的依据。
1.导线布置
夜上海论坛 初测的首要工作是根据线路方案研究阶段在已有地形图上规划的线路位置,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线路转折点的位置,并打桩插旗,标定点位。担任这项工作的小组通称为大旗组。选点插旗是初测工作的关键,能否选出优良的线路位置,将直接影响道路工程的质量。
插旗时一般应在道路纸上定线的平面图上标出大旗点的位置和标高,并记录线路沿线的特征。大旗插完以后需要绘制线路的平、纵断面图,以研究确定地形图测绘的范围。当发现个别大旗位置不当或某段线路还可改善时,应及时改插或补插。大旗间的距离以能表示线路走向及清晰地观察目标为原则。
初测导线的选点工作是在插大旗的基础上进行的。导线点的位置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夜上海论坛 (1)尽量接近线路通过的位置。大桥及复杂中桥和隧道口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垭口地点,均应设点。
夜上海论坛 (2)地层稳固,便于保存。
(3)视野开阔,测绘方便。
(4)点间的距离以不短于50 m不大于400 m为宜。
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距时,导线点之间的距离不受限制,为测图应用方便,应在导线边上加设转点,转点间的距离应不大于400 m。对于钢尺量距导线除在导线边上设置转点外,宜设百米标,在地形变化处、道路交叉处、大中河流两岸、沟底、电线线路交叉处及其他各种需要处,均应设立加标。百米标及加标对导线边的横向误差不应大于0.1 m。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其他间接方法测距时,可不设百米标,但加标间不宜大于100 m。
2.导线测量与计算
线路导线测量时水平角的观测应使用不低于DJ6型精度的经纬仪,以全圆测回法测量右角,观测一测回,角度较差在±20“(DJz)或±30”(DJ6)以内时取平均数作为观测结果。
导线边长丈量的工作量很大,它直接影响着导线测量的进度与精度。根据规范规定,线路导线边长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仪、钢卷尺、2米因瓦横基尺和基线法测量。边长测量的相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2000。
地形复杂地段和沿河流有比较线或需要大面积测绘地形时,可布置三角锁,以代替导线测量。这时,三角形中求距角一般不应小于30°,复杂时亦不应小于25°。三角形的边长一般以400 m为宜。水平角观测用DJ2型经纬仪,以全圆测回法观测两测回,满足要求后,平均分配闭合差于各角。三角锁的两端均应设置基线。两条基线之间三角形的个数不得超过10个,终了边基线长度与由起始边基线推算的长度的较差不得超过边长的1/1000。
在线路测量中,为控制测量误差的积累,规范规定:线路测量的起点、终点,以及每隔30 km的点,应与国家平面控制点或其他部门的不低于四等平面控制的点进行联测。联测的方法可采用导线测量法或角度交会法、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或两点后方交会法等。
夜上海论坛 如果遇到与国家平面控制点联测困难时,就需要在导线的起点、终点和不远于30km的导线点上用天文测量方法(太阳高度法或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或用陀螺经纬仪,测定导线边的真北方位角,以控制角度误差的积累。
当导线与国家控制点联测进行坐标计算时,首先要调整角度闭合差,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角度闭合差和边长计算导线的坐标增量。由于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都是高斯投影面上的坐标,因此,在进行检核之前,必须将利用地面丈量的长度计算的坐标增量改化到高斯投影面上。这项改化分为两步:
(1)将坐标增量的∑x和∑y改化到大地水准面上。计算公式为
夜上海论坛 式中,∑x0,∑y0为改化为大地水准面上的纵、横坐标增量总和,以m为单位;∑x,∑y为根据边长和平差后的角度计算的纵、横坐标增量的总和,以m为单位;‰为导线的平均高程,以km为单位;R为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以km为单位。
(2)将大地水准面I二的坐标增量的总和化算至高斯投影面上。计算公式为
线路水准测量的任务是沿着线路设立水准点,并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然后在水准点的 高程控制下测定线路导线各点和加标点的高程。前者称为基平测量,后者称为中平测量。
初测阶段一般地区水准点每两千米设立一个,遇有300 m以上的大桥和隧道,大型车站或重点工程地段应加设水准点。水准点应选在距离线路100 m的范围内,设在未被风化的基岩或稳固的建筑物,卜,亦可在坚实地基上埋设。水准点的标志一般为木桩、混凝土桩或条石。设立在基岩卜的水准点不需埋桩,可用较为突出的岩石代替,高程点位以红色标记,周围凿成圆形。
3.带状地形图测绘
初测阶段的带状地形图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测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初步设计的结果。因此,应当精心测绘,确保成图质量。
初测阶段控制测量包括路线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目的,一是控制地形,二是作为定测时放线的依据。因此,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满足上述两项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一级导线或小三角;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应采用二级导线或小三角;三级导线是在测量设备等受限制时,方可采用。
在采用上述导线或小三角有困难的情况下,测量导线或中线点,其目的是要求用横断面控制路线两侧的地形。因此应钉设加桩,增测横断面,用横断面控制其地形,以便定线和移线之用。路线经过地区已有国家或其他部门设置的平面控制网时,宜予以利用,坐标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换算。
夜上海论坛 公路勘测规范规定:除水准控制测量外,对于路线沿线设置的中线桩、导线桩和设计需要进行控制的高程点以及有关建筑物、水位等,都应测量其高程。有些高程点,路线纵坡的设计要求很严,不能在地形图上判读,而应实测,点绘总断面图。路线地形图的测绘宽度,应以设计需要为准。路线有可能摆动较大,应测绘得宽一些。有比较线时,包括比较线及其中间地带都应测绘地形图,如正线与比较线过道或中间有山或河流、中间带可以不测。采用“现场定线法”初测时,线位移动量不会很大,地形测绘宽度可减小。路线地形测绘的图根点,应利用平面控制点作图根点。采用“现场定线法”时,用导线或中线点作图根点。当平 面控制点数量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应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及用图的目的,公路地形图测量应参照《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对带状地形图的测图比例尺、带状地形图测绘宽度、等高线间距、视线长度规定执行。
地形图测绘的方法一般采用经纬仪小平板联合测图法或大平板仪测图法,在荫蔽地区有时亦采用横断晒测图法。地形点的密度,应能控制地形变化的特征,满足正确绘制等高线的要求,一般在图上的间距为15 mm~20mm。地物地貌的测绘除遵守测图的一般要求外,对于山顶、谷底点、垭口及山坡变化处的高程要准确测定;对于池塘、浅滩、河流、沟渠、泉井、水库、沼泽、坟墓、古迹、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点以及地质钻孔等均应仔细测绘;测绘范吲以内的高压线、电力线、通讯线应分别测出,注明杆材及所属单位,与线路交叉跨越的已有铁路、公路、道路以及渡口应注明名称及去向;对于树林、果园、农田、旱地、荒地、菜地及其农作物区,应测绘其范围,并按规定的符号表示清楚;对于地质水文专业要求的其他特征,一氘如不良地质、高水位泛滥线,应由专业人员现场指定测绘,或由有关专业人员测绘。
4.结语
对施工线路的测量,是保证施工设计图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关键。因此,测量人员在进行线路的测测时,必须要根据地形的需要,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 实践能力
1.引言
夜上海论坛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高等工程教育在继续强调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越来越把工程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1]。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更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起到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涵盖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多个专业方向,在这多个专业方向的教育中,实践相教学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约达25%左右[2]。
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观念陈旧,重课堂、轻实践的现象;制度上仍沿用认识、生产和毕业实习三段制,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堂的融合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4]。从近几年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可看出,受聘于设计单位的越来越少,而受聘于施工企业的却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大多分布在生产和管理一线。此外用人单位一般均要求新进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很快上岗工作,而刚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往往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5]。如何加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夜上海论坛 2.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夜上海论坛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兴起,需要大量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就业情况良好,造成了很多高校盲目扩招,由此带来了诸如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相关工作等问题。实践教学的缺位,其主要原因如下:1)学生人数多,实验设备少,实践场所容量小;2)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校外实践难度大;3)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4)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上述的问题的存在,使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端,根据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新的实践教学的研究十分必要。
3.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力、办学质量等方面远不能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院校相比,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面向施工生产一线,为本地区工程施工企业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夜上海论坛 3.1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能施工,会设计,懂管理。
夜上海论坛 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趋势来看,大多数学生到施工企业就业,因此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需强调施工能力,将施工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工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概念和工程能力,这些也是一名合格施工工程师所必需的。其次,考虑未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未来的毕业生有可能从事中小型结构设计工作。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从事常见结构形式的设计能力,“会设计”不强调建筑设计,而强调结构设计,不强调结构计算的难度、结构形式的新颖,而应强调设计过程的完整性、设计深度是否能达到“施工图深度”。
根据毕业生跟踪反馈,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本地区建筑业担任了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施工企业的经理、项目经理、施工工长等领导职务。考虑本专业毕业生的任职和发展后劲,懂管理也应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3.2踏实敬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踏实敬业向来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必备的优良品质,毕业生只有安心施工一线,虚心好学,吃苦耐劳,才能在建筑工程业有所建树。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不能丢掉这一优良传统,不能因为所培养人才的知识技术层次提高了,而放松思想道德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要盲目与科研型、教学科研型院校相比,注重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正确定位,也是今后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夜上海论坛 4.提高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对策
夜上海论坛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造就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人才,即具有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宽口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相对应地,就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土木工程领域中的设计,尤其是施工、管理等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也正是以学生为根本的最好体现。
夜上海论坛 加强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的洽谈并与他们进行多方面合作,建立了一批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基地,充分利用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地。
夜上海论坛 让学生参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使之对施工的全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体验。在施工现场,给学生布置内容和任务,要求学生定期完成实习和研究报告。所有这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及早期的工作适应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的工程适应能力增强。
5.结语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必然遇到诸多的困难,特别是实习需求不断扩张而实习资源相对短缺的困难。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丽婷,熊世树,李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6):44-47.
夜上海论坛 [2]闻亮.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4):46.
夜上海论坛 [3]胡秀兰,祝明桥,刘锡军,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90-93.
高校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只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理论,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如果能获得第一手的实践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土木工程专业的测量教学也有了新的使命,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我们必须不断开拓思路,变换教学模式,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进而让他们能够成功地走向未来工作岗位。
2当前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定位混乱。诸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使得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实质内容不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认为这门课程的出路不大。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院校难以考虑到专业之间的结合问题,也没有解答学生们对于类似问题的疑问。
夜上海论坛 其次,教学理念落后问题。诸多院校依然采用着老式教学的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去,难以亲身体验。课堂中往往以老师为中心,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并没有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可以说这种填鸭式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最大的绊脚石。
第三,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当前高校教育中,难以对施工测量等学科的重要方面做详细讲解,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或者教学资源的限制等原因,教师难以对这些重要内容完整地对学生阐述清楚,让学生不能深入掌握。
第四,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矛盾。随着现代测绘学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及时地在教学中体现出来,难以迅速形成完整、专业、合理的教学体系。第五,教学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问题。由于部分院校缺乏资金,因此实验仪器设备陈旧,使得学生不能获得第一手实践操作经验。另外还有部分院校坚持过去的办学思路,让学生死读课本,或者根本不安排学生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对仪器设备并不了解,更不能对书本知识深化了解。
夜上海论坛 3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夜上海论坛 首先,明确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定位。院校要对这门学科的定位作出明确解释,测量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学生未来后续专业打下基础,随着土木专业以及国家基础测绘成果的发展,测量学的教学目的已经转变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运用途径。其次,优化教学模式。院校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通过讨论、自问自答等方式,攻克知识的难点、重点。另外,要联系工程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第三,加强硬件建设。高校应尽量建立独立的规范的测量场地,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们进行实践课程。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更新仪器设备,将实习仪器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