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

经济发展潜力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潜力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发展潜力

第1篇

一、基于钻石模型的保定市夜经济发展潜力模型的构建

夜上海论坛 钻石模型理论又称为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为什么在国际上有竞争力提出的。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适用范围,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研究者发现钻石模型理论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了钻石模型理论,国内学者对钻石模型理论深入研究并对钻石模型理论进行了创新,使之更适合我国现状,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本文以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夜经济的发展特点构建了由一个核心要素、五个关键要素和一个辅助要素构成的夜经济发展潜力模型(如1图所示)。

二、保定市夜经济发展潜力评析

夜上海论坛 (一)城市综合实力城市的综合实力主要是对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的综合衡量。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是开展夜经济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十二五”期间,保定市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这一中心任务进行建设。据2014年《保定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特辑》显示,2013年保定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50,6亿元,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财政收入达324.7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1%。2013年,保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06.5亿元,同比增长13.8%。保定市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先后与19个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英利集团、巨力集团等多家企业成功上市。在此期间,保定市“三横三纵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总体来说,对“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主导战略的实施,使得保定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但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发达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

夜上海论坛 (二)生产要素夜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为基础。目前保定市教育发展迅速,人力资源较为丰富。根据2014年《保定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特辑》数据可知,2013年,保定市常住人口1022.93万人,比上年增长5.6万人,城镇人口439.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2.93%。目前,全市有普通高校16所,在校学生25.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6所,在校学生10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2762人,在校研究生7791人。这些无疑对加快夜经济发展进程起着重要作用。夜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商业和餐饮服务的发展,而且还要求交通、金融、休闲等各方面配套设施的发展。京石客运专线和津保铁路这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也降低了人流、物流成本,从而推动保定市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保定的经济发展。但通过对保定市公交运营时间的调查发现,在保定市公交网中注明的65条公交线路中,有22条线路是在晚7∶30之前停止运营,13条路线是在晚7∶00-8∶00之间停止运营,17条路线是在晚8∶00-8∶30之间停止运营,3条路线是在晚8∶30-9∶00之间停止运营,仅仅有10条路线是在晚9∶00之后还持续运营。由此可以看出,保定市公交运营时间较短,并不能满足人们夜晚外出的需求,这必然会对夜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外出消费时停车位的数量远少于私家车的数量,而且还有很多流动商贩占用了部分停车位,使得市民不得不面临停车位紧张的问题,这也会影响人们夜晚外出活动。

夜上海论坛 (三)需求条件本地居民是内部需求的主体,是城市夜经济发展潜力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目前,保定市居民已经有了可观的休闲消费能力和闲暇时间。据2014年《保定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特辑》数据可知,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1元,当年价格消费水平达到8896元/人,全市最终消费支出达到1006.29万元,按照国际惯例的标准已经进入了对夜间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期。保定市的游客群体是保定夜间消费的另一个主体,保定客源地范围不断扩大,由京津冀鲁晋等地扩展到蒙苏鄂粤地区,这些地区大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普遍较好。而且到访保定市的中短途自驾游客数量激增,旅行社组织的大巴车、中巴车相对减少,这便于游客留宿市区,有利于保定夜经济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四)关联产业城市开展夜经济也需要多个关联产业的扶持,如餐饮业、旅游业、住宿业、交通业等等。从保定市旅游局了解到,2013年,保定市旅游接待人数达4759.8万人次,同比增长19%,境内游客人数达4746.13万人次,境外游客达13.67万人次。4A级景区以上接待人数707.2万人,收入达16789万元。全市旅行社数量约170多家,同比增长了60%。保定市星级饭店总数达到50多家,同比增长96%,所提供的床位数也达到10万余个。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企业的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夜经济,若没有企业的加入就无法顺利开展。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推动夜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保定夜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需求不断扩大,保定市的各大商场和超市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纷纷延长营业时间,并不断举办促销活动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好滋味、老驴头和闫家驴肉火烧等连锁企业也都很好地把自身的特点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在发展战略上既立足于市场又立足于自身条件,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六)政府发展夜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了政府工作和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2010年河北省政府提出了“扩大夜消费,做旺夜经济”的口号,2011年到2013年省财政厅拿出1个亿对夜经济的商业街区进行补贴。2011年2月河北省发改委下发通知,从2011年起暂时对全省多家发展夜经济的企业实行峰谷分时电价。2010年11月保定市政府在《关于丰富市民夜生活发展城市夜经济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将力争在2010到2015这5年间,使保定市夜经济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0%以上,并搭建包括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在内的4~6个高品位、高标准的综合类大型夜经济载体,初步形成设计合理、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的夜经济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市公交公司对途经裕华路、东风路、朝阳大街3条主干道上的公交运营班次和运营时间也做出调整,部分公交运营时间延长至22点,并增加运营班次。同时,集中在三条商业街上的多家大中型商场和超市也纷纷延长营业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保定市夜经济的城市品牌。

(七)机遇1.扩大内需战略的出台国际经验表明,只有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才能真正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十二五”期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扩大内需战略的提出,使得城市在发展夜经济时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如在税收方面对夜间经营活动进行税款减免和补贴等措施,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目前,从产业布局和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利益共同体。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战略,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创新需要,也是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保定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要按照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大力发展本地经济。近年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也指出,把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打造承接首都行政、教育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多赢之举,保定若能把握好历史机遇,就能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从而带动夜经济的发展。

三、保定市夜经济发展的推进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一)出台扶持政策,加强监管力度在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夜经济的发展。比如,对夜间经营的商店进行税费的减免或者进行资金补贴,并鼓励发展有特色的适合夜经济的项目,从而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方案,特别是工商局、城管局、卫生局、环保局等部门要重视对夜间消费场所的市场环境、社会秩序以及卫生条件等方面的监管。同时政府要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及时解决保定市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夜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适宜的环境,使得保定市夜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拓宽宣传渠道,培养消费主体目前,市民和游客对于夜经济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多数市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在下班以后很少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据保定市的信息平台和统计资料可知,大多数市民对夜经济持有可有可无的态度,而且说到夜经济,人们一般认为是到KTV、酒吧、大排档等地进行娱乐消费,有点不务正业。这样的错误观念还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保定市在发展夜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及时纠正市民和游客对夜经济的错误认识,并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消费观念,使人们正确认识夜经济并参与其中。

(三)打造特色品牌,开发夜间旅游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可以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特色和发展方向,打造凸显自身文化的特色品牌。保定在发展夜经济时可以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所宣传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策划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节目,例如文艺节目可以与保定老调、徐水的舞狮、涿州的皮影戏相结合。把夜经济发展和保定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完善夜间旅游设施,设计合理的夜间旅游项目和路线,如改建裕华路恒祥南大街至长城南大街的建筑,使其风格保持明清仿古风格;治理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的周边环境并在门前广场上演精品文化节目;夜游白洋淀等等。同时,要做到市井文化和高端文化并存。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夜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虽然保定市的多条公交线路已经延长运营时间,但市区的交通运行状况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此外,还要对自驾出游的消费人群做好停车位的安排工作,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做好调度计划。同时,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照明设施,在照明建设中要重视合理性的规划,并营造城市夜间景观。虽然目前保定市的夜晚亮了起来,也带来了更多夜间景观,但照明建设主要集中在裕华路商业街、保百购物广场商业圈、时代商厦商业圈等几个繁华地段,其他地区的照明设施还有欠缺。这不仅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也不利于夜经济的发展。为了保定市夜经济迅速发展,还需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上加大投入并不断完善。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重庆与成都;经济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54-02

引言

夜上海论坛 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渐入人心,现在某一地区或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往往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量了,而是日益重视经济增长的方式、经济制度的革新、价值的分配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作为评价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能,能够很好地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夜上海论坛 为了促进成渝经济圈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认清重庆和成都各自经济发展的现状之外,有必要分析重庆和成都各自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将通过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对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在分析存在差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潜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评价体系

夜上海论坛 《辞海》对潜力一词的解释为:隐蔽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力必须在抢抓机遇的情况下,才能使这种潜能得以发挥,迸发出活力。郭亚军[1]等人认为,区域发展潜力区域复合系统(是指一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科技和管理调控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袁晓龙[2]则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需求的潜力、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成本等等。而朱钰[3]等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应该来自地区发展势头、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地区发展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文化教育卫生因素、科研水平因素和资源因素等方面。

夜上海论坛 二、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

在收集相关数据后,为了使重庆和成都的经济发展潜力指标的相关数据间具有可比性,分别将影响经济发展潜力的因素各自选取一些代表指标并进行量化。具体为:在经济发展势头因素下选取人均GDP增长率、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贡献率、当年引进外资数量等指标;在经济发展效率因素下选取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万元产值能耗量等指标;在环境状况因素下选取森林覆盖率和工业废水达标率等指标;在基础设施因素下选取高速公路密度和人均电信量等指标;在文化教育卫生因素下选取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等指标;在科研发展水平因素下选取百万人专利申请数指标;在资源供给因素下选取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口密度等指标。

夜上海论坛 根据以上选取指标,通过查阅《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等资料整理,我们得出在经济发展势头的影响因素中,在人均GDP的增长率方面,重庆2002―2006年人均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13%、13.62%、17.95%、13.13%和12.66%,而同期成都为10.54%、10.78%、15.13%、6.23%和13.77%;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13.5%、15%、17.2%、18.9%和21.3%,而成都为10.94%、11.55%、12.57%、15.43%和17.78%;在第三产业贡献率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44.8%、44.6%、42.8%、43.9%和44.8%,而同期成都的该指标分别为45.9%、45.89%、45.5%、49.82%和48.85%;在当年引进外资数量(万美元)方面,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为45 034、56 654、68 214、70 423和87 667,而同期成都的该项数据分别为36 700、50 000、33 000、55 000和76 000;在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中,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2002―2006年间,重庆分别为3 944.90元、5 076.49元、6 814.79元、7 970.15元和10 048.03元,而同期成都的该项指标分别为5 814.4元、64 19.5元、7 452.2元、6 999.3元和8 371.1元;在万元产值能耗量(以吨标准煤为单位)2002―2005年间,重庆分别为1.28、1.19、1.18、1.26,而成都为1.04、0.98、1.00、1.02;在生态状况影响因素中,2002―2006年间,重庆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5%、27.1%、27.14%、30.0%、32% ,而成都2003―2005年的数据为29.3%、36.1%和36.5%,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重庆分别为89.36%、89.86&%、93.41%、93.66%、93.9%,而成都为100.00%、95.31%、95.58%、96.19%、97.88%;在基础设施状况影响因素中,高速公路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指标,在2002―2005年间,重庆分别为0.49、0.71、0.87、0.91,而成都在2002―2006年间的数据为2.89、2.89、3.61、3.61、3.61,人均电信量,2002―2006年间,重庆分别为254.21元、360.43元、506.46元、629.82元和823.64元,而成都分别为691.31元、725.84元、776.64元、820.68元和878.19元;在文化教育卫生影响因素中,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采取第四次[1990年]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抽样调查的数据),重庆分别为1 070人和2 819人,成都的数据分别为3 193人、7 237人和9 475(2005年抽样调查的数据)人,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002―2006年间,重庆为126.51元、137.20元、158.34元、191.41元、245.83元,而成都2002年的数据为157.81元,2004―2006年的数据为182.60元、195.56元和249.32元,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2002―2006年间,重庆为2.52人、2.47人、2.46人、2.51人、2.49人,而成都为5.93人、5.94人、5.95人、5.91人和5.98人;在科研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中,百万人专利申请数,在2002―2006年间,重庆为100.90件、146.61件、164.46件、197.53件和202.29件,而成都为316件、399.21件、408.04件、669.21件和817.84件;在资源供给影响因素中,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分别为2 742.95、2 599.15、2 075.06、1 660.22、1 089.25,而成都为628.60、637.93、683.12、704.88、553.38。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在2002―2006年间,重庆的数据为377.88、379.85、381.57、384.59、388.20,而成都的数据为827、836、849、864、882。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因素下,重庆在人均GDP增长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方面高于成都,而成都市在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当年引进外资数量方面要高于重庆。而在经济发展效率因素下,在人均工业企业总产值方面重庆后劲十足并不断超过成都,但是在万元产值能耗量方面成都要高于重庆。在生态状况因素下,成都在森林覆盖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均高于重庆。在基础设施因素下,成都在高速公路密度和人均电信量方面均高于重庆。在文化教育、卫生因素下,成都在每10万人中大专及以上人数、人均地方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以及千人医务专业人员数方面都高于重庆。在科研发展水平方面成都高于重庆。在资源供给因素下,重庆人均水资源量高于成都,在人口密度方面也低于成都。

夜上海论坛 三、发展潜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从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就目前而言重庆众多的经济发展潜力指标均低于成都,说明重庆的经济发展还弱于成都。通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差距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重庆作为一个老牌的重工业城市,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对GDP的贡献较大。而现代服务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另外,重庆农村人口占多数,三农问题依然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产业贡献率、万元产值能耗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经济发展潜力指标。

夜上海论坛 2.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重庆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谷倾斜,起伏较大,多呈现“一山一岭”,“一山一槽二岭”的地貌。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构造,因而溶洞、温泉,峡谷、关隘多。因而,重庆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气候宜人、地势平坦,交通四通八达。因而影响了重庆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设施指标。

夜上海论坛 3.发展导向所致。重庆在直辖之前,四川省政府预料到重庆划为直辖市具有必然性,在投资开发建设及科技教育方面,更多地把资源向成都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庆经济的发展。

4.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文化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在种种的社会历史原因下,重庆的外来移民较多,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差异,在发展经济时不利于形成发展的合力。

四、对策及结论

结合以上对重庆和成都经济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比较以及产生差距的原因分析,为了促进重庆经济有好有快发展,更好地发挥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带动和拉动作用。笔者认为重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不断升级。一方面,在搞好工业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延长与工业相配套的服务业链条,逐步引导服务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夜上海论坛 2.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生态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并从税收体系上对发展绿色经济进行补贴;另一方面,要求工业企业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搞好资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

3.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优化创业投资环境。一方面,要求政府要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经费、科技和人才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要培育优势资源、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同时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探索招商引资的新模式,不断优化创业投资环境。

4.进一步提高科研发展水平和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企业和科研院所机构层面给予政策、物质和精神激励,逐步形成科技基础设施完善、成果转化便捷、人才支撑有力的新型创新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有创新意识,要扩大产品研发的经费投入,在企业内部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和创新技能。同时要重视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5.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方面,政府应搞好城乡和产业规划,不断推动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把城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另一方面要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和回乡创业投资的制度障碍;同时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覆盖面,农民享有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郭亚军,董会娟,王杨.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袁晓龙.四国经济增长潜力初步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第3篇

关键词 海洋经济;潜力;价值量;收益还原法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9(2010)06-0151-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和环境问题。目前,海洋资源退化和海洋环境恶化已成为不争事实,已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订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1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涵义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依据勘察的海洋资源及开发条件信息,对其未来海洋资源进行工业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在计算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即: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海洋资源总价值(未来贴现价值)-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

2 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潜力分析

此处主要评估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价值潜力,主要海洋资源包括: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以下采用收益还原法对我国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夜上海论坛 2.1 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经济价值

2.1.1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价可采用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夜上海论坛 P:A/i=R-C/i (1)

式中:P表示海洋渔业资源价值;A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纯收益;R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理论上需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还原利率。但实际计算时,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范围在3.3%~20%之间,年均增长9.8%。取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为3.3%~20%之间,平均为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为5.55%~22.25%之间,平均为11.05%。

夜上海论坛 据测算,我国近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567万t(其中黄渤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03×10t,东海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279×104 t,南海北部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为180×104-190×104 t)。2006年我国海水水产品产量2887.68万t,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1445.64万t,海洋渔业增加值为1708.1亿元。因此,经计算得到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合理年纯收益近似为1190.5亿元(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近似采用当年海洋渔业的年增加值,其中计算时采用捕捞渔业的最大持续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计算)。因此,根据公式(1),可得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总价值范围在5350.56亿~21450.45亿元之间,平均价值为10773.76亿元。

2.1.2 港址资源价值

港址资源包括已开发利用的港址资源和未开发利用的港址资源。对于已开发利用的港址,可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港址资源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如下:

P=A/i=(R-C)/i (2)

式中:P表示港址资源价值;A表示港口运营的年纯收益;R表示港口运营的年总收入;C表示港口运营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港址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还原利率取8%。

2006年,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2842.1亿元,则可近似为港址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到我国港址资源价值为35526.25亿元。

2.1.3 海洋石油资源价值

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价值可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收益还原法评估。市场价值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夜上海论坛 P=Pe×Q×r (3)

式中:P表示资源总储量价值;Pe表示资源单位采出量价值;Q表示资源储量;r表示资源回收率(%)。

2006年,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原油产量3239.91万t,实现增加值668.9亿元,单位海洋石油开采量价值为2064.56元/t。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的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t,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t。假设回收率为30%,采用市场价值评估,则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价值为152364.5亿元。

夜上海论坛 2.1.4 海盐资源价值

夜上海论坛 海盐资源价值评估,可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假设海盐生产年收入扣除年成本(包括投资成本、生产成本、税费、劳动者报酬等)后的年纯收益和还原利率不变,海盐资源价值评估的计算公式如下:

P:A/i=R-C/i (4)

式中:P表示海盐资源价值,A表示海盐生产的年纯收益,R表示海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盐开发的年总成本,i表示还原利率。还原利率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盐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但实际计算时,海盐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盐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年~2008年我国海洋盐业增加值增长率在-1.1%~17.4%之间,平均为3.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范围在1.15%~19.65%之间,平均为6.23%。

2006年,我国海盐产量3100.89万t,海洋盐业增加值44亿元,则近似确定海洋盐业职员开发的年纯收益为44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我国沿海海盐资源价值为223.92亿元~3826.09亿元,平均价值为706.26亿元。

夜上海论坛 2.1.5 滨海旅游资源价值

夜上海论坛 滨海景观资源价值评估采用或然价值法、收益还原法和成果参照法。2006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2619.6亿

元,则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年纯收益近似为2619.6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其还原利率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但实际计算时,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难以计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计算。2000年~2008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在0.2%~34.2%之间,平均为14.06%。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范围在2.45%~36.45%之间,平均为16.31%。根据收益还原法计算,我国滨海旅游资源价值为7186.83亿~106922.4亿元,平均价值为16061.31亿元。

2.2 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根据陈新明,我国在太平洋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专属区,目前控制了4.2亿t干结核量,11175.52万t锰,406.4万t铜,514.42万t镍,98.49万t钴的资源量,可形成年产300万t干结核、开采周期20年的深海产业。初步测算,投资该规模的产业总资本14亿~19亿美元,回收期7~12年,可获利润40亿~50亿美元。

夜上海论坛 根据测算,未来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26亿~36亿美元,平均为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212亿元。

3 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及海洋灾害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环境污染造成渔业损失、风暴潮和赤潮造成的灾害损失等。

3.1 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

夜上海论坛 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次数仍然较多,损失较大。根据农业部和国家环境部的《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02~2007年,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污染造成直接损失为2.43~10.8亿元,平均为5.6亿元,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为27.4~42.7亿元,平均为31.86亿元(见表1)。根据收益还原法,取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估的还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据收益还原法,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渔业损失总计为493.69亿元~769.37亿元,平均为288.33亿元。

夜上海论坛 3.2 海洋灾害造成的渔业损失

我国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风暴潮灾害、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其中风暴潮灾害和赤潮对海洋经济影响较为严重。我国沿海风暴潮主要造成沿海养殖业、港口设施等方面损失,赤潮对海水养殖业造成损失。我国2000~2007年风暴潮灾害和赤潮灾害损失(见表2)。2000~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和赤潮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平均为133.23亿元。采用收益还原法,取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估的还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据收益还原法,我国海洋灾害造成损失的现值为598.79亿元~2400.54亿元,平均为1205.7亿元。

4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综合分析

通过计算可得,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在199737.16亿元~320335.57亿元,平均为214150.1亿元,见表3。

5 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开发潜力在5350.56亿~21450.45亿元之间,平均为10 773.76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潜力为35 526.25亿元,海洋石油资源可开采潜力为152 364.5亿元,海洋盐业发展潜力在223.92亿~3826.09亿元之间,平均为706.26亿元,滨海旅游业发展潜力为7 186.83亿~106 922.4亿元,平均为16 061.31亿元。未来国际海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26~36亿美元,平均为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为2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