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服务业;现状;问题;前景
服务业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的一个特殊行业,它最早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它逐渐开始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后期又因为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促使一部分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从生产过程中慢慢分离出来,成为了单独的行业,并列入了服务业的范畴。现在,服务业经过千年的缓慢发展,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占比已超过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达到51.4%,并且在新登记的企业总数中,服务业占比超过80%,服务业已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并且随着新型产业的成长,我国服务业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转型,表现在:①互联网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移动互联网继续呈爆发式增长态势,2016年1-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累计达82.1亿G,同比增长124.1%,2016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也比上年增长25.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15.2个百分点,全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8%;②创业、创新企业猛增,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分别新增企业24万户、10.4万户、7.3万户,分别增长63.9%、58.5%、60.7%,均高于服务业企业平均9.5%的增速;③物流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快递业务量问鼎世界第一,2013-2015年,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3.8%,快递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8.0%;④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平稳增长;⑤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
尽管我国服务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很多问题。表现在:①我国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不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还远远低于与我国同等水平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据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对比显示,在相同增加值产出的条件下,与国外相比,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偏离度远高于国际标准模式水平,其吸纳劳动力的空间较小,如果服务需求没有新的增长点出现,我国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很难得到提升;②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依然过低,在完成相同比例的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美、英国等国家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高出我国几十倍,这种巨大的差距提示着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诸多隐患;③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美国、英国的服务产品以其附加值高、处于高级环节的优势,在国际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而我国的服务产品由于产品附加值低、涨势缓慢,无论是在竞争力,还是在抵御风险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前景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明确“十三五”时期现代服务业领域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和方向,科技部组织编制了《“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了“创新驱动,模式引领;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市场导向,培育环境;开放合作,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到2020年,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科学体系,理论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生产业、新兴服务业、文化与科技融合、科技服务业领域服务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在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建设10-20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大幅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规模、质量、效率和品质,实现我国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并跑,在部分领域达到领跑水平”的总体目标,这一文件将指导我国未来几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和现今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可知,创新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引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将更多的依赖于新兴科学技术,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医疗等众多新服务业态将占据更大的比例,为促进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提供新动力,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常态。加之中国制造业也已经从原来的粗放增长期渐渐进入成熟期,生产业加速从“微笑曲线”的中间向两端过渡,从制造环节过渡到研发设计、销售流通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支撑力。
加入WTO之前,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相对滞后,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仅为0.6%。进入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继续排名第二,这种成就在证明了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贸易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使我们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相关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夜上海论坛 [2]李冠霖 任旺兵.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J].财贸经济,2003(10).69-53.
夜上海论坛 商务服务,城市的名片
夜上海论坛 位于厦门岛东海岸之滨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把由“98”字样组成的金灿灿的钥匙,每年“九八”投洽会期问,万商云集。高规格的盛会,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巨大商机,而除开投洽会,厦门每年还要举办50多场相当规模和影响的展会,各种国内外会议、产品展示会、产品推广会更是不下1000场。展会经济,让厦门声名鹊起,甚至许多人的生活就是靠展会富起来的。据统计,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厦门市宾馆床位每年新增数千张,民航客运量每年提高20%,航空运输港已成为国内第五大空港。
会展业成为国内外客商认识厦门、认识福建的窗口。而今,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厦门市从高层到市民的共识。厦门会展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量可观的经济数字,还有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不仅打造了这座城市的名片,也大大提高了厦门的城市辐射力。
与厦门相同,福州市着力培植的“5・18”盛会,也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发酵器,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实体蓬勃兴起。放眼国际,衡量一座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城之列,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座城市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大型展会,可以给举办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有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夜上海论坛 会展,作为商务服务业中的一支大军,被誉为“无烟工业”、“城市的蛋糕”,德国的小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是借助会展经济,一举成为世界关注的名城,城市的诸多配套产业围绕着会展经济展开,成为当地经济最为丰厚的部分。会展经济能够作为一张名片,足以指引一个城市整个第三产业大发展的特色之路。
商务服务缘何能担当大任?
夜上海论坛 放眼国际,商务服务一直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且增长最快的领域。早在2000年,欧盟国家的商务服务GDP的比重就与制造业相同,而在2001年,美国的商务服务占GDP的比重开始高于制造业。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商务服务对于海西建设来说,具有着多么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现代商务服务行业范畴很广,它包含了所有直接向商业提供的服务,从最简单的办公室保洁,到知识密集型的技术科研等。研究认为,工业行业服务外包日趋专业化,商务服务领域投资处于高水平以及企业不断壮大过程中供需格局改变等,都成为商务服务业发展前景光明的重要原因。
商务服务能够将密集型知识注入其他的行业领域,是普及技术的重要途径,是其他产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对于普及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也尤其重要。商务服务在制造业全部中间需求的比重是衡量商务服务重要性的一个指标。以美国轿车产业为例,生产企业的核心功能已经从制造转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占总产值88%的中间投入的核心是服务,而不是生产制造。
夜上海论坛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技能,以及市场规模不足以维持高度专业化的商务服务众多业态,所以对商务服务的市场需求很小。这里有一个循环问题,即专业化程度决定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又取决于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当我们在探讨海西建设中如何发展商务服务业时,我们就必须正视市场规模和专业化的问题。
推进海西商务服务业的几点借鉴
产业推进。进一步确立商务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地位。把信息咨询、市场调查、会议及展览服务、广告服务、翻译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作为繁荣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商务服务业对其他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商务服务产业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与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适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探索政府资金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商务服务业投资机制。发展壮大一批品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力争进入全国同业百强,培育几个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品牌,形成相对稳定的参展企业群、采购客商群,使之真正成为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市场演化。加快培育信息咨询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翻译服务、公共关系服务、市场调研等新兴商务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商务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
要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增强商务服务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夜上海论坛 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节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法律制约。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商务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完善展览业、市场调查、旅行社等商务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形成有利于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执业资格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制订新兴商务服务业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监管办法,整顿和规范商务服务市场,研究建立中介组织的日常监管机制,使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能够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今社会,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开发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可以有效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不仅生活业发展迅速,而且制造业的服务含量也在大幅度提高。我国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要看到,当前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积极促进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拓展新兴服务领域,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有关部门要合理规划布局,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细化深化专业分工,提升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一是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要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要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要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要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要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围绕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服务业与传统第三产业的关系
夜上海论坛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按服务对象一般可分类为:一是生产业,指交通运输、批发、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二是生活(消费)业,指零售、住餐、房地产、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属劳动密集型与居民生活相关;三是公益业,主要是卫生、教育、水利和公共管理组织等。
夜上海论坛 二、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三、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夜上海论坛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国外对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是指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网络服务、移动通讯、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如电信、金融、中介服务、房地产等。 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
四、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现代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夜上海论坛 五、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夜上海论坛 (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业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WHO:“健康服务涉及疾病诊断和治疗、预防、健康促进、健康维护与康复的所有服务,包括针对个体和非个体的健康服务。”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相关支撑产业”。(2013国务院40号文)
夜上海论坛 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的相互关系
夜上海论坛 健康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
现代服务业――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域。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业具有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是健康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服务业态。
我国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背景与需求
夜上海论坛 国家层面:健康服务业具有扩大内需、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围绕健康的产业布局与调整,是现阶段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
社会层面:依据国务院40号文件布局要求,加快发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服务,是深化医改、走出“怪圈”的必由之路。
夜上海论坛 国民层面:国外实践证明,发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服务,是提高国民自身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我国健康服务业的现状与挑战
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医疗服务:一支独大,多元化办医格局正在形成;
健康管理:起步晚,发展快,服务单一,急需融合与提升;
健康保险:规模小,发展慢,前景看好,政策支持是关键;
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机遇
夜上海论坛 国民健康需求持续增长的牵引;
国家目标和配套政策的保障;
夜上海论坛 科研与技术进步的支撑;
医学目的与医学模式转变的导向。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卫生总费用GDP占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业发展规模及水平不平衡;
夜上海论坛 对发展健康服务业认识和行动不统一;
夜上海论坛 健康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不配套;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服务是健康服务业中惠及民生面最广、吸纳就业量最大、稳增长效益最持久的支柱体系,是健康服务业增量的主体。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健康管理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健康管理服务市场初具规模、相关产业链逐步建立,为健康管理学科及其服务业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创新理论与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统一了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的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健康管理学是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兴医学学科;是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健康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代医学的重要创新;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学科范畴:健康管理学是在健康医学理论指导下,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重点研究健康的概念与内涵,健康测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检测与评估、监测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实施路径;信息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等。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概念及要素: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是在健康创新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健康服务。服务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培训并取得资质者;服务的客体是健康、亚健康、慢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服务的重点是通过“零级预防”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手段对健康人群及慢性病高风险因素人群实施检测、评估和有效干预,对慢性病实施规范管理和控制。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健康管理信息技术和相关适宜技术及产品的集成运用。
夜上海论坛 摘自:《健康管理概念和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09》
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架构
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架构,包括健康管理学科基础、健康管理基本概念、健康管理基本理论、健康管理方法学、健康管理技术体系和健康管理职业技能等。
健康管理服务范围与服务提供
健康管理服务的范围
健康管理服务:是指从业人员运用健康管理理论、技术和资源,为健康人群和慢病早期以及疾病康复期人群提供旨在维护和增进其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按服务属性:可分为医学服务和非医学服务,其中医学服务,又可分为基本医学服务和非基本医学服务。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提供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提供: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体检与评估、慢性病风险筛查与干预、慢性病康复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心理咨询、健康监测与医学物联网等服务。
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提供:主要包括养生保健、运动健身、生活美容与按摩、营养指导、健康旅游、养老与健康照护等服务。
健康管理(体检)医学服务机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近十年来,我国以健康体检为主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攀升。据2013年估计,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数量已由2005年的约两千家增加至一万家以上,从业人员近50万人,年体检人次超过4亿。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业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健康管理非医学机构逾60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
夜上海论坛 当前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服务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缺位;
健康管理服务人力资源供求矛盾突出;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提供单一、质量参差不齐;
夜上海论坛 健康管理服务信息标准化和网络化建设严重滞后;
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与产品开发及集成应用明显不足;
夜上海论坛 规范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和路径尚未建立;
健康管理服务付费机制不健全。
夜上海论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促进我国健康管理创新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真正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必须始终秉承“学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推动学术进步”方针;必须致力于形成“产、学、研、用”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朝着2020年健康管理“学科大发展,服务业大繁荣”的宏伟目标迈进。
进一步完善促进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加强健康管理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
持续推进健康管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夜上海论坛 一、加快提升生产业实力
生产业是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动力,其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生产的上游、中游和卜游诸环节,是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领域。当前我国生产业整体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生产业有利于做大服务业规模,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生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加快扩大总量规模,提升生产业综合实力,打造以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会展业和农业服务业为重点的广谱系、多业态、竞争力强的生产业体系。
1.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区域性物流枢纽要求,构筑发达的铁、公、空、水四位一体物流网络。推动建立豫鄂陕交汇区域物流联动发展机制,争创中原经济区现代化多式联运和货运无缝化衔接示范基地。立足本地特色产品和产业,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粮棉畜等大宗农产品物流、药材和药品物流、轻纺工业品物流、建材物流、家电物流。推进枢纽型物流集聚区、产业集聚型物流集聚区、商贸流通型物流集聚区和空港物流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探索第四方物流模式,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构筑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平台经济。
夜上海论坛 2.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在城市新区集聚,培育和打造新区金融商务区。支持地方银行逐步成为全国重点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大力扶持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良好发展。加快培育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与发展,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扩大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以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积极拓展交易品种和丰富交易方式。加快保险市场发展,充分利用人口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的优势,进一步挖掘人寿险、农业保险市场潜力。
3.商务服务业。以建立城市商务中心区和县(市)商务中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营造宜商环境。重点发展本地企业和主导产业急需的知识产权服务,开展对专利、商标、软件等的、转让、登记、鉴定、评估、认证、咨询、检索等服务。
4.科技服务业。积极支持专利服务、技术交易、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碳排放交易、风险投资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构建城市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各类基地和园区以及专业科技教育机构开展研发设计,重点发展特色优势行业的工业设计,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核心竞争力。
夜上海论坛 5.信息服务业。以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推动信息服务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互动,完善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空问,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强力支撑作用。
二、积极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
夜上海论坛 新兴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新生力量,与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兴起、社会分工细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相伴而生。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兴服务业将面临巨大市场需求。利用本地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市场主体,出台定向性、专项性扶植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项目、采取新模式、研发新技术}一分必要。加快培育形成新的服务业增长点,有效吸纳城镇化带来的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创业,重点打造以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体育健身、人力资源培训等为主的新兴服务业体系。
夜上海论坛 1.节能环保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完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节能领域和环节的技能、服务和人才培训,重点开发针对高耗能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的节能服务。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节能专业服务机构。
2.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和深度挖掘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创意理念合理开发、适度保护,丰富文化主题,创新文化传承与经营业态,推进文化集聚区工程,打造商旅文融合景观,实施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的国家合作建议
夜上海论坛 1.创新融资方式,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应该创新融资方式,实现多样化直接投资,同时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强化风险预警,规范投资行为。
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提出,xx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提升我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夜上海论坛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2*0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人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速。20*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入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年的26.7%上升到20*年的54.6%。城区1*国道沿线京津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工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商业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入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京津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合理。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夜上海论坛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京津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工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xx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京津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京津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制约,京津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xx作为京津重要节点和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优势,有条件通过对接京津、服务京津,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热点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京津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对其今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京津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门和人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入、创业成本、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京津、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xx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力量在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京津工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枢纽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xx成为京津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结合xx新城开发建设,以1*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商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京津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xx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工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局。五是会展业。挖掘京津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夜上海论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3.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干部培训,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对重点领域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未禁入的行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自由进入,破除行政限制,降低进入门槛。在放宽入口关的同时,加大行业管理规范力度,搞好行业诚信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关于加快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提出,__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提升我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夜上海论坛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__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20__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人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__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速。20__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入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__年的26.7%上升到20__年的54.6%。城区103国道沿线京津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工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商业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入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京津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__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天津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天津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合理。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京津区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工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__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京津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京津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制约,京津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__作为京津重要节点和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优势,有条件通过对接京津、服务京津,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热点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京津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对其
今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京津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门和人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入、创业成本、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京津、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夜上海论坛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__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力量在具有相对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优势,依托京津工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工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枢纽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__成为京津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结合__新城开发建设,以103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商业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京津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__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工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局。五是会展业。挖掘京津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3.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干部培训,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对重点领域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未禁入的行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自由进入,破除行政限制,降低进入门槛。在放宽入口关的同时,加大行业管理规范力度,搞好行业诚信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
4.推进改造升级。以扩大对外开放为手段,坚持以项目带产业、以载体促发展,借助新城和城镇组团开发建设,把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的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的重点企业、新兴行业,并促进与传统服务业的嫁接与合作,提高全区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以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为抓手,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入驻,提高我区服务业的牵动和辐射力。
【关键词】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战略
一、引言
2007年1月1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意味着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为充分发挥《协议》对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保障作用,推动中国及东盟各国服务业发展,各成员国应根据自身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确定自由化进程。因此,分析和研究东盟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1.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总体规模上看,近20多年来,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5710①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3694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57%上升到2009年的5.69%。东盟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由1990年的288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776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45%上升到2009年的6.10%。东盟服务贸易的进口额由1990年的283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918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69%上升到2009年的5.30%。
夜上海论坛 由图1、图2②可以看出,东盟服务贸易规模在1997年以前增长缓慢,由于1998年的经济危机影响,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在近10年来,东盟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增长速度很快。在2009年受次贷危机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
东盟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在1990年到1997年迅速上升,199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有大幅下降,但很快恢复上升趋势,并保持了稳健的比重和上升势头。从总体上来说,东盟服务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逐年增加。
2.东盟服务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趋势。从服务贸易增长图(图3)可以看出,东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均大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增长率,说明东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除去199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东盟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1994年和2004年增长速度超过25%。2007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更是为东盟服务贸易增添了巨大的动力,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使东盟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在东盟各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服务贸易总额增长速度较为明显,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夜上海论坛 3.东盟各国服务贸易规模不均。虽然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在20多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都显示了平稳的上升趋势,但是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额,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差距巨大,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状态。
夜上海论坛 以2008年为例,新加坡的贸易总额达到1835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各成员国家水平。依据服务贸易额比重、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潜力,可把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贸易规模最大的新加坡;第二层次为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第三层次为文莱等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
4.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总体分类来看,东盟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如旅游,运输仍占主导地位,集中在资源禀赋有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此外,新兴的服务行业有着较大的潜力,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中进口以其他商业服务,保险和特许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证费;出口以其他服务行业,金融服务和通讯服务贡献较多。
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分类结构来看,东盟各国的产业各具优势。新加坡、马来西亚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酒店和会展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泰国的旅游服务业独具特色,竞争力较强。东盟各国中,新加坡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于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如通讯、金融、信息及技术、其他商业服务等。其他国家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如旅游和运输业。除新加坡外,各国总体处于逆差状态,但在旅游及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具有竞争力,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服务出口以旅游业为主,除旅游,其他服务贸易有明显顺差外,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较高的服务部门均出现逆差,这和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鼓励密切相关。
5.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用商品进出口额与服务进出口额的比例来衡量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度。世界总的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匹配度较为稳定,而东盟国家除印尼的匹配度较为稳定外,其他国家比例较大,变化较大,说明大多数国家处于服务贸易的发展期,发展的空间较大。
夜上海论坛 此外各国的匹配度都有所上升,表明货物贸易的增长高于服务贸易的增长。无论从总数、份额还是质量上,除新加坡外,各国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多数国家服务贸易多年处于逆差状态,与各国总贸易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多数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交换中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同时也意味发展的空间较大。
三、东盟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夜上海论坛 1.东盟服务贸易回归模型
夜上海论坛 选取如下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我们用自变量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来解释因变量东盟服务贸易总额。
夜上海论坛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本文中,我们采用服务贸易出口增加额代表服务业发展水平,用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代表货物贸易发展水平,用FDI流量代表FDI规模,用GDP代表经济规模。数据来源于东盟UNCAD数据库,以1980―2008的数据为样本,用计量软件EVIEW3.1对建立的方程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说明模型对于样本拟合程度较好,针对,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10%,,拒绝原假设,检验通过。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10%,,,,对应的统计量均大于,检验通过。
夜上海论坛 以上检验结果说明自变量,,,联合起来对于因变量的确有显著影响。检验通过说明各自变量分别对于因变量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所以有可能出现“伪回归”情况,故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在不同的显著水平下,每个变量的的检验统计量均大于相应临界值,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由于上述序列存在单位根,我们分别对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别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一阶单整不存在,一阶不平稳,二阶单整。
3.协整检验
夜上海论坛 根据协整思想: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式平稳的。为了检验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是不是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需要做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检验法,证明对于残差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从而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存在协整关系,他们之间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即说明上述回归方程合理。
4.结论分析
夜上海论坛 由回归的参数可知,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呈现正相关性。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154392百万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054849百万美元;FDI流量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671628百万美元;GDP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089456百万美元。由此可知,在影响东盟服务贸易水平的四个因素中,FDI规模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规模次之,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影响最弱。
四、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东盟应当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项目,大力促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重点部门的出口,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加快服务贸易发展速度。
夜上海论坛 东盟各国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各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但是传统旅游业也已发展成极具竞争力的势态,因此,在旅游业服务方面,东盟国家应致力于开发有差异化、创新性的旅游服务,如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道路。
此外,东盟国家应当积极有效地扩大旅游开放、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将旅行社人力资源培训、信息系统开发管理、酒店洗衣、绿化等附加值低的环节进行服务外包,提高旅行社管理水平。大胆开展合资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外资调整旅游业的投资结构,开展东盟旅游服务链,形成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连锁。
夜上海论坛 从目前来看,东盟各国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计算机信息服务产业对于服务贸易影响微乎其微,除新加坡,东盟各国在计算机信息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水平都较弱,急需加强和提高。
夜上海论坛 服务贸易的核心是技术服务贸易,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正是属于附加值较高的新兴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计算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还会对其他其他行业提供新的商贸机会,因此,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是东盟重点开发的优势服务业。东盟国家可以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对风险基金设立的引导、协助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立等措施,充分调动科技发明者的积极性,营造出一个有序的科研体制。此外,东盟各国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FDI集中而有效地流入计算机信息等高附加值的行业,促进服务外包出口。
《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10国进一步发展双边投资,更广泛地开放服务市场,但是,目前东盟成员内部在对待外资方面采取的服务贸易政策差异较大。东盟成员国也应该进一步进行政策调整,以便扩大与中国的服务贸易投资与合作。
站在应对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只要中国与东盟各国都能着眼于长远利益开展合作,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我们有理由相信双方的服务贸易将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前景一片光明。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整理得到.unctadstat.省略.
夜上海论坛 ②数据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整理得到.unctadstat.省略.
参考文献
[1]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夜上海论坛 [3]查贵勇,陈霜华.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9(1).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夜上海论坛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夜上海论坛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夜上海论坛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夜上海论坛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夜上海论坛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夜上海论坛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夜上海论坛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夜上海论坛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夜上海论坛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夜上海论坛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夜上海论坛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夜上海论坛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夜上海论坛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夜上海论坛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夜上海论坛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夜上海论坛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夜上海论坛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夜上海论坛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夜上海论坛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夜上海论坛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夜上海论坛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夜上海论坛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夜上海论坛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夜上海论坛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夜上海论坛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夜上海论坛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津台合作;现代服务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36-02
1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11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第一,从经济总量和比重看,2013年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370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GDP)10168885元。三次产业方面,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27668亿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增加值667860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03亿元,增长12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1%。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3∶506∶481。第二,从就业总量和比重看,截至2013年年末,天津市社会从业人员84746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4432万人。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6899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224万人;第二产业35385万人,增加2296万人;第三产业42462万人,增加2360万人,占全市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1%。第三,从固定资产投资看,2013年天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2120亿元,其中,城镇投资952809亿元,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额分别为:6356亿元、420874亿元和52557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6∶442∶552。第四,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长较快。2013年天津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72505亿元。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货运量5160254万吨。邮电业务量持续扩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053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方面,2013年实现增加值19025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4134亿元。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193226亿元。2013年天津市房地产业增加值5193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4808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84711万平方米,销售额161547亿元。
12天津现代服务业的现实问题
121服务业整体规模偏小,比重低
天津2013年的生产总值相当于上海的66%,北京的73%;天津服务业的增加值只相当于上海、北京的二分之一;与直辖市、环渤海经济中心地位不相协调,与国际大都市比较差距更大。长期以来,作为传统工商业城市,天津经济格局以第二产业为基础,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三次产业结构为:13∶506∶481(“二三一”结构)与上海的06∶372∶622(“三二一”结构)和北京的08∶223∶769(“三二一”结构)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122服务业从业人数少,比重小
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总数看,天津2013年为4246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01%,远远低于同期上海、北京的水平。从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看,就业人员仍然主要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三大传统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到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远远高于同期上海、北京的水平;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等现代服务业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吸纳就业人员的速度要慢于传统服务业,从业人员仅占到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远远低于同期上海、北京的水平。
夜上海论坛 123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传统服务部门仍占很大优势,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天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商贸餐饮等传统行业比重偏高,占一半以上,远远高于上海、北京30%左右的水平。而金融保险、信息业、咨询业、科技、文化传媒、旅游、专业中介等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不足一半,远远低于上海、北京70%左右的水平,新兴服务业发展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2津台两地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
夜上海论坛 21台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11台湾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服务业是台湾的第一大产业,也是推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后半叶,台湾的服务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岛内经济萧条,失业严重,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台湾的服务业增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但是服务业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并未下降。2013年台湾服务业占GDP总量的7165%。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台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业体系,且服务业在规模和结构层次上都已经成熟,特别是金融、流通、医疗保健、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尤为突出。
夜上海论坛 212台湾现代服务业优势
第一,管理理念先进,与国际化接轨。台湾在发展服务业的起步上较亚洲其他地区都快,国际许多知名服务业品牌都将台湾当作进军亚洲的试验地,这也为台湾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文化,使台湾的服务业相对于亚洲其他地区更早地实现与国际接轨。第二,特色行业日臻成熟,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台湾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善,并已形成一些颇具特色和优势的行业,物流企业在经营观念、管理水平等方面比较先进,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较高水平。第三,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在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持下,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台湾,在岛外尤其是大陆寻求更大的商机。
213台湾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岛内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不足,导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生活需求方面看,台湾人口增长缓慢,约束了生活市场的规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经济萧条以及失业增加等因素也制约了生活市场的购买能力;从生产需求方面看,从生产需求方面看,近年来,台湾的制造业大举外移,造成岛内出现产业空洞的危机,产业外移带来的结果是台湾岛内对生产型服务需求急剧减少。在岛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台湾现代服务业纷纷出走,在岛外寻求出路。台湾现代服务业投资大陆是大势所趋,并已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亮点。
22加强津台两地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221有利于加快天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夜上海论坛 多年来,天津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天津服务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总量规模小,比重低;新兴服务业发展慢、实力弱;辐射能力不强,开放程度仍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大力发展服务业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进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如果天津市能积极引进这些台资服务业,必将壮大天津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改变天津市服务业在GDP中比重较低的局面,促进天津的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222有利于引进台湾先进经营理念和模式,提升天津现代服务业的水平
夜上海论坛 加强津台两地现代服务业合作,更重要的原因是基于台湾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成熟,在经营理念和模式上处于跟国际接轨的水平,相比之下,台湾的服务业受观念和体制的制约较大,积累不足,发展水平较低,多数还停留在传统服务业的经营层次上,这与天津市的经济地位和未来发展战略极不相称。台湾现代服务业投资天津,可以带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为天津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元素,促进天津现代服务业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
223有利于天津借鉴台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
在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台湾当局通过政策扶持予以积极引导。例如,强调加强公共设施与相应的服务,进而重视对整个服务业的通盘规划,并考虑对服务业具体区位的选择与布局;对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员实行有计划的培训;健全法制体系,提高行政效率等。天津当前正处于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阶段,完全可以从台湾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历程中吸取有益经验。
夜上海论坛 3拓展津台现代服务业合作对策建议
津台服务业合作应当整合两地优势资源,以物流、会展、旅游、房地产、教育卫生等为重点,深化产业合作,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平台。
31以物流、会展业为核心,深化津台知识型生产服务业合作
天津的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物流业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极大,而台湾地区物流业发展相对领先。环渤海是台商投资的下一片热土,物流需求大,加上双方物流产业互补性强,因此,津台物流企业合作领域广,在冷链物流、港口物流、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会展业的合作可为津台两地经贸的双向合作、交流与发展搭建稳定的桥梁。津台两地应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提升会展业的合作水平。天津方面要将台湾某些展会引入天津,帮助天津企业赴台办展。在两地展会交流正常化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开创新的两地合作展会品牌,并可向周边地区扩展子展会项目,从而最终形成“巡回于两地,覆盖于东北亚”的两岸合作会展网络。
夜上海论坛 32以旅游、房地产业为核心,深化津台生活服务业合作
夜上海论坛 在旅游业合作方面,津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接,首先是旅游资源的对接,合力拓展客源市场,加快实现市场共赢。其次是旅游线路的对接,津台应联手推出旅游黄金线,并推动天津游客前往台湾旅游早日形成热潮。最后是旅游信息平台的对接,双方努力共建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在房地产业合作方面,天津市可以通过引进台资来挖掘市场潜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自有或租赁资产的房地产服务领域,除高标准房地产(包括公寓和写字楼)项目外,允许台商设立独资企业;以收费和合同基础上的房地产服务领域,鼓励台商投资,设立合资企业。
33以教育、医疗卫生业为核心,深化津台公共服务业合作
在教育合作方面,第一,应该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积极与台湾社会知名人士建立联系,并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打开对台交流工作局面。第二,建立稳定校际合作关系。加强与台湾高校的联系,积极开展合作项目,以此来建立稳定的校际关系,逐步形成对台交流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扩大招收台湾学生,并拓展联合培养项目。天津应积极创造条件,并争取教育部支持,逐步扩大在津高校台湾学生的招生数量,同时可同台湾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目前天津在医疗卫生方面的状况存在资源相对不足、城乡医疗水平差距较大且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级别与医疗水平低的医院业务逐渐萎缩退化,基层社区卫生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疑都需要稳妥有效的解决。台湾目前医疗市场趋于饱和不少地方小型医院及诊所受冲击倒闭。因此,首先应通过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合作托管的方式邀请有实力的台湾医疗机构到天津来。其次,逐步建立和完善两地医界合作交流机制。争取每年举办一次两地医疗合作与交流论坛,并建设一个交流网站,作为永不落幕的论坛为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最后,邀请部分台湾同人为天津师协会特邀顾问和特邀会员,并定期为天津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沈丹阳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意义、模式及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2007(7).
[2]张冠华两岸经济关系转型与服务业合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4).
关键词:中部地区服务业分析对策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经济结构演进与社会转型进程中,中部地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上升,初步显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器和增长点的作用,总的来看,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夜上海论坛 (一)服务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夜上海论坛 2001年至2006年,中部各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安徽、湖南和湖北接近全国水平(2006年全国为39.5%)。中部地区服务业近年来吸纳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但多数进入了劳动密集型行业,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比全国平均水平44.8%(2005年)略高。而在发达经济体中,初级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如1998年美国为3.1%,日本为5.4%。以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分析,近些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36.7%与45.5%之间,中部地区高出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二)生产业发展偏缓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支柱或主导行业已经集中在新兴行业。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和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并举、行业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
传统行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处于增长保持稳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偏高,但比重呈相对下降态势。新兴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相对提高。
按照发达国家生产增加值占全部服务增加值比重60%以上的正常标准,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30%以上,特别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房地产业等行业,中部地区落后于沿海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中部地区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加大,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入服务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力,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较少,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竞争力较弱。有些省份科技信息发达、教育水平高,人才聚集,有大批现代化的文化、医疗、体育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比较优势,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较小,竞争力不强,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四)服务业基础条件优势发挥不充分
中部地区一些中心城市的商贸、运输等行业基础较好,具有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潜力,但未形成整体发展优势。例如湖北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省的37.1%和30.3%。资源过于集中于省会城市,这一特点在中部其它省份也同时存在。
中部地区县(市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基本都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滞后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了城镇就业难度,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服务业没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夜上海论坛 目前中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较低,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农村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较低,反映了中部地区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和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缺陷。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夜上海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2003)曾经从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区市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以沿海地区为主的省市构成了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第一梯队,综合得分在60-80分之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5省份进入第二梯队,综合得分在40—60分之间;山西与西部等省区得分均在40分以下,属第三梯队。目前这一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且六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部6省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一)发展规模比较
同全国比较,中部六省服务业增加值低于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市。2006年六省比较,山西为1724.4亿元、河南3652.3亿元、安徽2458.7亿元、湖南3038.4亿元、江西1513.5亿元,湖北2993亿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河南和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2138.8亿元。
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06年全国为39.5%。中部六省比重分别为,山西36.4%、河南29.3%、安徽40.0%、湖南40.5%、湖北39.9%、江西34.8%,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11.2个百分点,安徽、湖南和湖北高于全国水平。
从服务业发展速度看,2001年到200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山西为14.2%、河南15.8%、安徽15.8%、湖南12.5%、湖北12.5%、江西12.5%,并排第一位为河南和安徽,末位分别为湖北与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3.3个百分点。
(二)服务消费需求和就业水平比较
夜上海论坛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水平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平均支出分别为:湖北2054.1元,河南1913.96元、安徽1743.28元、湖南2541.3元、江西则是2169.68元,山西2075.58元。从中看到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627.34元。其中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湖北640.39元,河南460.8元、安徽587.2元、湖南716.43元、江西则是660.53元,山西542.71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同上,最高与最低相差460.8元。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比重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30.5%,河南31.7%、安徽27.4%、湖南33.9%、江西27.8%,山西32.7%,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安徽,最高与最低相差6.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25.9%,河南24.4%、安徽26.7%、湖南26.0%、江西26.5%,山西28.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山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4.5个百分点。从服务业总人数看,从2001年到2005年,中部六省比较,山西为472.7万人、河南1299.2万人、安徽1101万人、湖南1139.9万人、湖北1124.8万人、江西749.1万人,第一位和第六位为河南和山西,最高与最低相差826.3万人;从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河南23.2%、安徽30%、湖南29.9%、湖北31.9%、江西32.9%,山西32.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江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9.7个百分点。
夜上海论坛 (三)内部各主要行业的比较
从房地产增加值业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看,2005年,湖北为217.17亿元,比重为8.3%;河南298.19亿元,比重为9.37%;山西106.5亿元,比重为6.8%;江西171.88亿元,比重为12.2.8%;湖南则是233.1亿元,比重为8.8%。在中部6省房地产增加值中,河南、湖南、湖北分别排第一、二、三位。
从2005年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看,铁路交通最发达的是河南,区域内铁路营业里程为4099公里,其次是山西(3154公里)、湖南(2902公里)、湖北(2525公里)、江西(2424公里),处于末位的是安徽(2353公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是安徽,区域内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6.0公里,其次是湖北(49.0公里)、河南(47.6公里)、山西(44.5公里)、湖南(41.6公里),处于末位的是江西(37.3公里)。2005年河南、湖北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共完成增加值分别为1527.亿元和1096.5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1%和41.7%,在中部6省中排第一、二位。
夜上海论坛 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看,2005年增加值:湖北为153.48亿元,湖南178.68亿元、河南143.4亿元、山西达到81.92亿元,最高为湖南,最低为山西。从通讯设施看,区域内局用交换机容量:河南为2266万门,安徽1623万门,湖北1606万门、湖南1562万门、山西1122万门,江西1096万门。最高和最低的是河南和江西。
从文化体育娱乐业看,2005年增加值分别为:湖南为94.78亿元,湖北为43.75亿元,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2006年中部六省旅游总收入最高为河南539.74亿元人民币,最低为江西390亿元。
从金融保险产业看,2005年河南、湖北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181.74亿元和127.3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7%和4.8%。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
夜上海论坛 从教育科技方面看,六省之间相差悬殊。最具优势的是湖北,其次为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和安徽。教育领域,2005年湖北教育业增加值达到340.45亿元,居中部省份第一。2006年每十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湖北为177人,位居第一,其次分别为江西(150人)、山西(121人)、湖南(119人)、安徽(96人),处于末位的是河南(91人);在科技领域,河南、湖北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增加值分别为74.98亿元和58.61亿元,分居第一、二位。三种专利授权量依次为:湖北(3860项)、河南(3748项)、湖南(3659项)、安徽(1939项)、江西(1361项),处于末位的是山西(1220项)。
(四)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从服务贸易的情况看,2006年,中部各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年末在外人数(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自然人流动)占全国比重达到8.23%和10.78%,其中最高为河南省,最低为江西省。按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和通信服务等大类统计的国际服务贸易额,山西、湖北、湖南服务贸易额约为10.9亿美元、5.98亿美元(出口)和5.1亿美元,(安徽、江西、河南数据不祥)。以山西为例计算,其在全国服务贸易额中的比重仅为0.057%,其地位微乎其微。
夜上海论坛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
城市化水平差异导致服务消费需求不平衡。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0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9%,为东部水平的65.9%;2005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3%,而这个数字中部地区仅为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的差异在较大的程度上缘于中部六省城市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
开放力度差异导致市场化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电力、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占绝对比例,这直接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银行、保险、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
夜上海论坛 智力支撑差异导致高层次人才层次不平衡。中部地区各省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等服务业中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差异很大,制约了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改进。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现已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格局。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处在长江经济带上,河南、山西处在黄河或陇海经济带上,河南、湖北、湖南同处在京广经济带上,并呈现“双十”结构关联在一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沿江城市群与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太原六大城市有利于形成中部地区服务业“群带互动”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实现中部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各项措施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树立现代服务业“共赢”的战略意识
夜上海论坛 中部各省必须统一认识,把发展中部经济、振兴服务业作为基本着力点,把共同构建中部地区大型的增长极作为共同利益目标,加强统一规划,形成合力。
一是充分认识中部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实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缩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发展差距的战略意义,各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共荣同辱、互补互强的意识。
二是进一步树立以开放为先导的战略思想,积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避免重自身发展战略,轻合作协调的倾向,自觉维护中部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大局。
夜上海论坛 三是抓住服务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不可能在一个省单独崛起的共识,积极建立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打造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各省要紧密围绕城市圈、城镇区域和资源中心、产业中心统筹规划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服务业,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
夜上海论坛 一是积极开发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工程总包、国际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服务业创新的亮点。二是围绕重点,以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传输和文化传媒为载体,打造一批软件、工商设计、信息传输和文化产业集群,以金融为载体,构建现资服务体系。
夜上海论坛 三是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鼓励优势企业以名牌为纽带,推进资产重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夜上海论坛 (三)营造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夜上海论坛 中部各省政府部门要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运行成本,把优化各省服务业软环境作为重点,实现措施性协调。
一是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放宽政策,鼓励和加快对外资和民资开放服务业市场,引资策略要由盲目跟从向重点选资转变,实现引资战略创新。
二是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机构。例如商务部在中部地区设立服务业发展支持中心,在一些重点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内设立联络办公室,落实协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政府公共服务与发展服务业有效结合。
三是建立以间接促进模式为主的合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商务机构、服务产业发展部门、各种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社会机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促进体系,保障各省服务业发展利益的形成、增长与分配。
夜上海论坛 四是实现服务业发展监控机制的协调,避免生产业发展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促进中部地区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四)实现中部各省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加大中部省际之间服务业市场改革与开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优势互补。
一是在中部地区打造一定规模的战略产业区:即服务外包业承接区、高新技术业发展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区和现代物流业中心区。各产业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引进海外和区域外人才,加快推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同时,加强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省际之间服务业信息与资源出现相互损害的情况。
三是多渠道促进中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提高信贷服务水平;鼓励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秦思敏.工业化进程中湖北服务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2007
2.袁永友.外包服务与我国服务贸易增长方式的缺陷、效应及创新.国际贸易,2007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方向选择,2007
关键词:中部地区服务业分析对策
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经济结构演进与社会转型进程中,中部地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上升,初步显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器和增长点的作用,总的来看,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一)服务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001年至2006年,中部各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安徽、湖南和湖北接近全国水平(2006年全国为39.5%)。中部地区服务业近年来吸纳了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但多数进入了劳动密集型行业,一半左右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比全国平均水平44.8%(2005年)略高。而在发达经济体中,初级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如1998年美国为3.1%,日本为5.4%。以恩格尔系数(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分析,近些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36.7%与45.5%之间,中部地区高出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夜上海论坛 (二)生产业发展偏缓
夜上海论坛 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支柱或主导行业已经集中在新兴行业。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和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并举、行业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
夜上海论坛 传统行业稳步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处于增长保持稳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偏高,但比重呈相对下降态势。新兴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住房、养老制度的改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市场需求,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旅游业、房地产、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在服务业中的比重相对提高。
按照发达国家生产增加值占全部服务增加值比重60%以上的正常标准,我国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均在30%以上,特别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房地产业等行业,中部地区落后于沿海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三)现代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中部地区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加大,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入服务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极大地增强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实力,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但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较少,行业繁杂,分布广泛,条块分割状态严重,一体化程度不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资源缺乏整合,竞争力较弱。有些省份科技信息发达、教育水平高,人才聚集,有大批现代化的文化、医疗、体育设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比较优势,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较小,竞争力不强,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四)服务业基础条件优势发挥不充分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一些中心城市的商贸、运输等行业基础较好,具有良好的服务业发展潜力,但未形成整体发展优势。例如湖北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到全省的37.1%和30.3%。资源过于集中于省会城市,这一特点在中部其它省份也同时存在。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县(市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基本都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滞后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大了城镇就业难度,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服务业没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夜上海论坛 目前中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较低,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农村居民年均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较低,反映了中部地区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和社会服务化体系的缺陷。
夜上海论坛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夜上海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2003)曾经从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区市服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以沿海地区为主的省市构成了中国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第一梯队,综合得分在60-80分之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5省份进入第二梯队,综合得分在40—60分之间;山西与西部等省区得分均在40分以下,属第三梯队。目前这一状况目前仍然存在,且六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中部6省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一)发展规模比较
同全国比较,中部六省服务业增加值低于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市。2006年六省比较,山西为1724.4亿元、河南3652.3亿元、安徽2458.7亿元、湖南3038.4亿元、江西1513.5亿元,湖北2993亿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河南和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2138.8亿元。
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06年全国为39.5%。中部六省比重分别为,山西36.4%、河南29.3%、安徽40.0%、湖南40.5%、湖北39.9%、江西34.8%,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11.2个百分点,安徽、湖南和湖北高于全国水平。
夜上海论坛 从服务业发展速度看,2001年到200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山西为14.2%、河南15.8%、安徽15.8%、湖南12.5%、湖北12.5%、江西12.5%,并排第一位为河南和安徽,末位分别为湖北与江西,最高与最低相差3.3个百分点。
(二)服务消费需求和就业水平比较
夜上海论坛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水平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平均支出分别为:湖北2054.1元,河南1913.96元、安徽1743.28元、湖南2541.3元、江西则是2169.68元,山西2075.58元。从中看到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627.34元。其中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湖北640.39元,河南460.8元、安徽587.2元、湖南716.43元、江西则是660.53元,山西542.71元,第一位和第六位同上,最高与最低相差460.8元。
从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比重看,中部六省2005年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30.5%,河南31.7%、安徽27.4%、湖南33.9%、江西27.8%,山西32.7%,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湖南和安徽,最高与最低相差6.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为湖北25.9%,河南24.4%、安徽26.7%、湖南26.0%、江西26.5%,山西28.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山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4.5个百分点。从服务业总人数看,从2001年到2005年,中部六省比较,山西为472.7万人、河南1299.2万人、安徽1101万人、湖南1139.9万人、湖北1124.8万人、江西749.1万人,第一位和第六位为河南和山西,最高与最低相差826.3万人;从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河南23.2%、安徽30%、湖南29.9%、湖北31.9%、江西32.9%,山西32.9%,第一位和第六位分别为江西和河南,最高与最低相差9.7个百分点。
夜上海论坛 (三)内部各主要行业的比较
夜上海论坛 从房地产增加值业和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看,2005年,湖北为217.17亿元,比重为8.3%;河南298.19亿元,比重为9.37%;山西106.5亿元,比重为6.8%;江西171.88亿元,比重为12.2.8%;湖南则是233.1亿元,比重为8.8%。在中部6省房地产增加值中,河南、湖南、湖北分别排第一、二、三位。
从2005年物流基础设施指标看,铁路交通最发达的是河南,区域内铁路营业里程为4099公里,其次是山西(3154公里)、湖南(2902公里)、湖北(2525公里)、江西(2424公里),处于末位的是安徽(2353公里);公路交通最发达的是安徽,区域内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6.0公里,其次是湖北(49.0公里)、河南(47.6公里)、山西(44.5公里)、湖南(41.6公里),处于末位的是江西(37.3公里)。2005年河南、湖北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共完成增加值分别为1527.亿元和1096.53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1%和41.7%,在中部6省中排第一、二位。
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看,2005年增加值:湖北为153.48亿元,湖南178.68亿元、河南143.4亿元、山西达到81.92亿元,最高为湖南,最低为山西。从通讯设施看,区域内局用交换机容量:河南为2266万门,安徽1623万门,湖北1606万门、湖南1562万门、山西1122万门,江西1096万门。最高和最低的是河南和江西。
从文化体育娱乐业看,2005年增加值分别为:湖南为94.78亿元,湖北为43.75亿元,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2006年中部六省旅游总收入最高为河南539.74亿元人民币,最低为江西390亿元。
从金融保险产业看,2005年河南、湖北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181.74亿元和127.32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7%和4.8%。在中部六省中分居第一、二位。
从教育科技方面看,六省之间相差悬殊。最具优势的是湖北,其次为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和安徽。教育领域,2005年湖北教育业增加值达到340.45亿元,居中部省份第一。2006年每十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湖北为177人,位居第一,其次分别为江西(150人)、山西(121人)、湖南(119人)、安徽(96人),处于末位的是河南(91人);在科技领域,河南、湖北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增加值分别为74.98亿元和58.61亿元,分居第一、二位。三种专利授权量依次为:湖北(3860项)、河南(3748项)、湖南(3659项)、安徽(1939项)、江西(1361项),处于末位的是山西(1220项)。
(四)服务贸易发展比较
从服务贸易的情况看,2006年,中部各省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年末在外人数(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自然人流动)占全国比重达到8.23%和10.78%,其中最高为河南省,最低为江西省。按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和通信服务等大类统计的国际服务贸易额,山西、湖北、湖南服务贸易额约为10.9亿美元、5.98亿美元(出口)和5.1亿美元,(安徽、江西、河南数据不祥)。以山西为例计算,其在全国服务贸易额中的比重仅为0.057%,其地位微乎其微。
夜上海论坛 中部主要省份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
夜上海论坛 城市化水平差异导致服务消费需求不平衡。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09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9%,为东部水平的65.9%;2005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3%,而这个数字中部地区仅为3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消费需求的差异在较大的程度上缘于中部六省城市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
开放力度差异导致市场化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电力、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占绝对比例,这直接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银行、保险、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入门槛较高、行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
夜上海论坛 智力支撑差异导致高层次人才层次不平衡。中部地区各省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等服务业中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人才差异很大,制约了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尽快加以改进。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策略
夜上海论坛 中部地区现已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格局。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处在长江经济带上,河南、山西处在黄河或陇海经济带上,河南、湖北、湖南同处在京广经济带上,并呈现“双十”结构关联在一起;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沿江城市群与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太原六大城市有利于形成中部地区服务业“群带互动”的发展前景。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实现中部各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各项措施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树立现代服务业“共赢”的战略意识
夜上海论坛 中部各省必须统一认识,把发展中部经济、振兴服务业作为基本着力点,把共同构建中部地区大型的增长极作为共同利益目标,加强统一规划,形成合力。
一是充分认识中部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实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缩小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发展差距的战略意义,各省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共荣同辱、互补互强的意识。
夜上海论坛 二是进一步树立以开放为先导的战略思想,积极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避免重自身发展战略,轻合作协调的倾向,自觉维护中部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大局。
三是抓住服务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不可能在一个省单独崛起的共识,积极建立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打造适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夜上海论坛 各省要紧密围绕城市圈、城镇区域和资源中心、产业中心统筹规划服务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服务业,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是积极开发具有带动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工程总包、国际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服务业创新的亮点。二是围绕重点,以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传输和文化传媒为载体,打造一批软件、工商设计、信息传输和文化产业集群,以金融为载体,构建现资服务体系。
三是以品牌战略为突破口,增强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鼓励优势企业以名牌为纽带,推进资产重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
(三)营造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中部各省政府部门要以主动服务、快捷服务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低廉的商务运行成本,把优化各省服务业软环境作为重点,实现措施性协调。
一是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放宽政策,鼓励和加快对外资和民资开放服务业市场,引资策略要由盲目跟从向重点选资转变,实现引资战略创新。
二是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机构。例如商务部在中部地区设立服务业发展支持中心,在一些重点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内设立联络办公室,落实协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政府公共服务与发展服务业有效结合。
三是建立以间接促进模式为主的合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商务机构、服务产业发展部门、各种半官方机构和民间社会机构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服务业发展促进体系,保障各省服务业发展利益的形成、增长与分配。
夜上海论坛 四是实现服务业发展监控机制的协调,避免生产业发展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促进中部地区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四)实现中部各省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
加大中部省际之间服务业市场改革与开放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优势互补。
一是在中部地区打造一定规模的战略产业区:即服务外包业承接区、高新技术业发展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区和现代物流业中心区。各产业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夜上海论坛 二是通过优惠政策引进海外和区域外人才,加快推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同时,加强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省际之间服务业信息与资源出现相互损害的情况。
三是多渠道促进中部城乡居民增收,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提高信贷服务水平;鼓励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思敏.工业化进程中湖北服务业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2007
2.袁永友.外包服务与我国服务贸易增长方式的缺陷、效应及创新.国际贸易,2007
3.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方向选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