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夜上海论坛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夜上海论坛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夜上海论坛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夜上海论坛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夜上海论坛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夜上海论坛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夜上海论坛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夜上海论坛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47-04
夜上海论坛 马尔凯曾提出:“科学与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家与外部人员直接的社会接触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能通过科学家在一个特定时期对从特定的社会成员或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中普遍获得的文化资源的选择和解释中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 1 ]他将科学传播的地位勾画了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郑重提出:“把科学技术传播到人民中去,这是中国科技政策的优先目标。” 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向公民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 2 ]在国外,大学里的科学传播项目不完全源于拥护者的想象。20世纪中叶以来,这些项目出现前的几十年,科学传播和其相关学科已经教授给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以便他们拥有一些文科素养。[ 3 ]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已经为全社会公认,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为科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需要对称发展。国务院2006年2月9日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科学传播作为一门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大力发展,并形成学科定位。正如薛明扬提出,为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重点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其中,科学传播是一门值得教育者探索的学科。
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是科学传播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今国内从事科学传播事业的科班出身人才十分稀少,研究所中负责科学传播事务的人员也大多是兼职,较少有独立部门。社会对科学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与中国科协已经开展符合科技场馆需求的科学传播教育人才等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同时支持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北航、北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大学、华中科大六所高校)与科技场馆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试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完善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从国内外来看,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传播专业是相对较晚形成的一个学科建制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因为各国教育部门较晚才认识到科学传播的这种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进步。从国内来看,许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他们利用相关学科的育人资源,从能力、知识和素质方面培养了以科学传播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4 ]在本科培养阶段,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①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设置的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学士学位)。此外,复旦大学在哲学系内开设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第二本科专业);在硕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设置科技传播方向硕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②和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合办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硕士学位)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也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硕士课程(授予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传播学博士学位)之外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博士课程(授予哲学或历史学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依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培养高级科普人才,例如有的学校突出传播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有的学校着重理论研究方面的培养,但是它们都突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即在传播学、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培养文理交叉、多学科交融的科学传播人才。
夜上海论坛 科学传播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是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内大学开始科学传播学科的教育较早,它们的整个学科建制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科学学科,课程目标主要是强调怎样更有效地传播科学,即向学生讲授科学传播的方法和模式。现以澳大利亚开设科学传播课程的几个大学科学传播专业培养阶段为例,③来与上述我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阶段相比较。
夜上海论坛 具体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众理解科学中心”来看,它在澳大利亚国内是唯一一个。从自1996年以来,中心基于科学传播学科设立了科学传播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学位。该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在职业科学传播中掌握沟通方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的基础理论。⑤因此,从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机制来看,国外科学传播学科建设已经形成并积累了许多经验。而科学传播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建制,主要还以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为依托建立的科学传播研究方向来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当然,澳大利亚国内也有高校与国内培养机制相同,像中央昆士兰大学在科学和健康科学、传播学,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科学、媒体和传播学学科中开设了科学传播方向。
夜上海论坛 1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加强了高等院校科技传播专业的发展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科学传播人才。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B的科学传播人才授予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学位。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含科学传播方向的本科(传播学专业)培养模式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考察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⑦
夜上海论坛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本科培养方案中,提出明确的业务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这种偏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弱化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造成学生对科学传播价值理念的忽视。此外,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科教、工商、文化诸职能部门以及媒体咨询行业从事管理与传播策划工作,[ 5 ]尤其为中央部委撰写重要文件和为科技决策提供支持,从表2本科培养模式中可以看到,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方面亦凸显国家政治目标在教育领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市场需求来看,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科学传播培养经验,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和微观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制约。虽然社会各行业对科学传播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没有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夜上海论坛 在国外,各国高校培养的科学传播人才主要依托传播学、教育学、各门自然科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授予科学传播学位。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科学传播课程主要讲授科学传播或者误传播对政策结果形成和公众信念起到关键作用方面的历史和当代案例研究,包括最近黑客攻击气候学的邮件,核电厂选址,或者经典环境案例的伦理讨论,像二恶英污染案等。倾向于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与科学不确定性相关的科学传播政策理论和作榇播者的科学家的作用和媒体伦理。让学生掌握与媒体高效沟通的策略和较强的评估传播效果的能力。荷兰的屯特大学的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和传播硕士(MSc)课程模块包括:知识传递、科学报道、设计传播产品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包括:大众传播、传播策略和政策、危机和风险传播、营销科学和科学传播研究。该课程倾向于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撰写论文将传播与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北美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向学生传授传播理论和评估传播效率。例如纽约大学新闻系的科学、健康和环境报道项目(SHERP) ⑧着力培养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 6 ]一般来说,国外科学传播专业培养模式如下:
研究表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学传播的教学都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只是在学科的依托方面,中国倾向于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国外倾向于依托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虽然科学传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在国外大学中,科学传播学科的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科学传播学科一般在4个方向开设:科学、教育研究、科学社会研究和传播研究。科学传播作为一门新学科,本质上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4个学科为科学传播提供了4个强有力的支柱。它们都拥有很长的历史,因此为科学传播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信任度。在关于科学传播专业的建设问题上,国外一直围绕如下问题进行长期讨论:(1)是否存在一个科学传播课程的核心结构?(2)科学传播课程依靠课程的长度如何变化?(3)以理论引导和技能引导的课程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4)课程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怎样营销科学传播课程?(6)怎样衡量科学传播课程的有效性?等等。[7]这些问题除了对科学传播课程建设提出疑问之外,还表现出学科组织者对科学传播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较强关注。国外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了一个根据市场对人才实际需求来设置和调整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国外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受价值理念的影响较大之外,在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保持双向互动。
3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3.1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外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如下问题:
夜上海论坛 第一,科学传播学科尚未建制化,已有研究方向的培养体系尚待完善。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内科技传播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普能力快速提升的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这主要源于正规教育中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总体数量不足,没有形成科学传播和普及的学科建制。[ 8 ]科学传播学科的建制化,包括学科培养体系、学位点建设等是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形成和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在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中,没有将他们自身具有的前沿引领性、高效带动性和广泛辐射性的特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明确体现出来。
第三,科学传播人才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我国高校从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基地数量少、不集中,因此,课程大多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教师来承担,这主要是由于科学传播没有学科化而导致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我国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实践方面的运用,而国外对科普人才的培养更加凸现价值观方面的引导。然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职业观念有待加强。国内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复旦大学开设的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是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的,然而,大多数学校忽略了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单位或部门对整体科学传播人才以及各类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不了解,导致科学传播人才和人才需求单位之间不能形成正常供需对接,由此,也必然不能满足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⑨
3.2 对策、建议
为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1)科学传播人才的学科建制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最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可供探索的途径包括:建设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教育(本、硕、博)一站式的培养体系;整合和利用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资源;建设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9]尤其是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科专业建设中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科学传播人才的引领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培养。由此,树立科学传播人才的领袖形象和完善人格,构筑多元人才教育培养格局,才能推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趋向系统、完善。
2)科学传播人才的职业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二。积极完善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设立更多的科普研究、实践等岗位吸引科学传播人才,不仅鼓励已有的研究实践骨干留在科学传播领域,而且造就一批高水平科学传播专家学者。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弥补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单位、相关高校、科普研究机构建设科学传播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通过启动相关研究项目、加强科普研究基地建设、聘任科普学科特聘教授和兼职导师等相关举措,增强科普研究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0 ]建立新的执业资格制度,特别是一些条件成熟的专业技术职务,应当尽快向执业资格制度转化。
4 结论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的规约,而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逐渐导入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政治、政策和制度的干预和约束。因此,针对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尽快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科学传播学科,推进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职业化,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人才的就业平台,不仅如此,积极创建科学传播人才l展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为国家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的前身――编辑出版学(科技传播)专业创办于1987年,至今已招收17届本科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领域学士、硕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曾2次作为中国科技传播教育的唯一样本在国际科技编辑大会上介绍。
夜上海论坛 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的科学传播专业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已走向科技传播工作第一线。2007年12月1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正式成立。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面向社会、惠及大众,如何让社会各界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成立的出发点。“中心”旨在探寻中国社会文化条件下科学传播的现状和规律,搭建科学家与媒体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科学传播事业做出贡献。“科学传播中心”肩负起教学和研究两项任务。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培养既懂科学传播理论又懂科学传播实践方法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坚持国际共同认定的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公众理解科学和世界各国科学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中国科普实际情况,坚持将中国现实情况和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人才。从2004年招生到2013年,已经招收52名硕士生,27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媒体、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承担着科学技术传播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夜上海论坛 ③在此感谢澳大利亚皇家研究所Cobi Smith博士提供的信息。
④http://asc.asn.au/about/tertiary-programs/
夜上海论坛 ⑤http://cpas.anu.edu.au/about-cpas
⑥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夜上海论坛 ⑦在国家教育体制内,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通常从如下理论和观念出发:第一,从行为科学角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要求。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能力高水准化;第二,从教育学角度,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相关拓展理论,在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的过程中,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知识高开放性;第三,从文化观角度,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层面的培养,还要强调文化层面的熏陶。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素质全面性。因此,这些理论从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方面为培养高级科普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夜上海论坛 ⑧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夜上海论坛 ⑨笔者曾到蝌蚪五线谱网站访问了部门主管,就在职工作人员数量,各部门的职责,历年招聘人才的情况,人数、招聘标准和要求、人才缺口、科普专职人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较少与人才的就业需求相挂钩。科学传播人才较少知道科学传播单位的情况,科学传播单位不了解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招聘到合适的科学传播人才。因此,科学传播单位通常招聘的人才仅是相关专业的人才,例如中文、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最为缺乏的是企业科学传播人才,科学传播策划与组织和科学传播创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林聚任,等.译.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56-157.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公民素质[BE/OL].[2005-9-28].
[3]Schiele, B. Claessens, M. Shi, S.K. (2012) Science Communciation in the World , Springer,pp.241-257.
夜上海论坛 [4]张婷,郑保章,王续琨.科学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上海:新闻记者,2007(9):17-19.
[5]汤书昆.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科技传播专业设计模式[J].合肥:教育与现代化,1999(3):57-58.
[6]江世亮.科学传播太重要了,不能仅由科学家承担――从纽约大学SHERP项目思考科学记者的培养[J],上海:新闻记者,2008(2):39-42.
夜上海论坛 [7]Mulder, H. A. J. The Stat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Programs at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8, Vol.30, No. 2, pp.277-287.
夜上海论坛 [8]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7.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
夜上海论坛 作者简介:张山林(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21-02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目前,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研究生培养类型的不断增多,现有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构建交叉学科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实施跨学科教育,造就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与趋势,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网络系统的子系统,高校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以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身心发展已达到了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要求;同时,研究生导师本身也是高校内部学术造诣最深、科研能力最强的师资,有条件从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活动。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当然,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见仁见智,但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为“每一学科的创新,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和属于其他学科的专业领域的交换。最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往往属于某个杂交的亚学科。”
1.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助于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在广阔的领域中思考问题,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拔尖创新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求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科技和实践难题,而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具有整合、分析、重建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谈得上创新。跨学科教育就是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某一新兴学科或以解决某一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克服原有知识的狭隘性、单一性,建构具有相对整体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知识结构,从而促使研究生挖掘发展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不少国家都实行了不同学科分段培养或不同学科课程交叉配合的改革,改变过去单纯以科目为本位或以经验为本位的专业模式和课程模式,强调知识体系的集约化和结构化,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探究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
2.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不能产生创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跨学科研究就是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利用学科之间相关性、相融性、互补性,使不同学科知识相互结合,在多学科的融合、互动和多向交流中共同推动知识创新的过程。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形成交叉思维能力,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引导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可以使研究生摆脱固定的单一学科思维模式的束缚,吸收其他学科思维方式的营养,将两种或多种学科的特定思维模式有机地融合,产生具有新思想的思维活动,进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此外,由于创新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难题日趋复杂,单纯运用某学科领域的传统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很难实现创新性的突破,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跨学科教育不仅可以使研究生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方法,还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科技创新方法,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困境
夜上海论坛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重在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和学术氛围,更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政策的支持。但就我国高等教育现实状况来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相应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
1.学科组织的体制
夜上海论坛 第一,学科组织文化与行为取向的差异。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所独有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的差异体现为学科组织目标的差异。例如,信息工程的组织目标与人文类的组织目标不同,潜在的合作者必须对学科组织目标及其背后的学科文化达成某种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大学是“底部沉重”的学术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学系之间的目标往往缺乏一致性,不同学科的教授都围绕着不同的目标展开工作,不同目标的背后都隐含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一个学系通过传统和历史沉淀形成自己的学系文化,将成员凝聚在一起,拥有共同的价值。当要求学院与不同学科之间开展跨学科研究时,这种文化价值的差异就成了交流与合作的阻碍因素。第二,学科组织结构型障碍。大学中的学科组织主要表现为学院、学系与研究所,这些传统的学术组织在大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学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对跨学科研究的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院、学系与研究所大多以学科为基础构建,组织建制的学科单一性特征比较显著。每一个学科组织有着自身的学科研究领域,组织实体之间有着相应学术和组织结构边界,不利于跨学科研究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同时大学的科层化管理模式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时间存在冲突。现代大学注重实施科层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架构重视纵向上下级关系沟通,重视达成上下级之间沟通的高效率性,而学科组织则是围绕学科发展的逻辑组织结构,尤其是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在理论上应该更重视学科组织之间的横向沟通,这也导致了学科组织之间的隔离与分化现象,不同学科组织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第三,教师角色和身份冲突。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研究者带着所归属的学科组织的角色与身份进入跨学科研究组织,而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又有一种组织角色与身份,两种不同的角色与身份导致冲突;同时,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成员往往由不同学科组织的教师、研究者组成,他们因具有不同的学科文化与组织信念,在原来的学科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角色与身份而形成彼此之间的冲突,“严重的冲突是教师之间的关于学术的冲突――比如什么样的活动有价值、什么样的方法与技术最佳”。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这种冲突往往伴随着整个跨学科研究过程,这正是跨学科研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实际上角色与身份冲突的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学科文化冲突。
夜上海论坛 2.高校管理的制度障碍
第一,院系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学院壁垒坚固,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尽管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各学院没有真正形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局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缺乏整体把握。相反,在管理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化学院边界,单方面考虑学院自身利益,师资、指标、设备等资源基本上是“院系所有”,学科组成员被限制于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范围内,难以在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展开互动和交流,这就加大了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难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管理体制滞后,培养方案过于刚性。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忽略学科专业要求、个人研究能力等个性化因素。此外,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过多,而选修课程过少,跨学科研究生选课范围狭窄,如果选修了培养方案上没有开设的课程,则管理系统不予承认或者说计算机系统识别不出他们所修学分,从而影响学生选课的积极性。第三,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建设有了重大变化并逐步趋向合理,逐渐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但各校专业调整的力度和幅度有限,跨学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空间还受到很大制约。第四,不同学科教师缺乏对学生培养的有效合作。实行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广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范围。但在实践中,教师只专注于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这种学科专业的设置模式也就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教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森严的专业学科壁垒,学科之间也缺乏沟通和交流。也就从根本上制约着以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机制、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为必要条件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推进。
3.研究生培养的机制障碍
夜上海论坛 第一,跨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尽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在操作层面,我们对跨学科、跨专业课程的开发、课程目标以及价值取向都缺少较深刻的认识,与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协调。综合课程的设置是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是在我们所调研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中,大多数培养单位对综合课程如何设置或编制的问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工作中,几乎没有综合课程设置的成功范例。第二,缺乏资金和技术平台支持。观念上的禁锢会导致行为上的缺失,学校将跨学科建设资金直接下拨到各学院,而学院在对学科建设资金进行二次分配时一般会优先考虑传统优势学科,对跨学科研究则可能因为研究风险和研究成果的归属不明而很少给予考虑,使得跨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都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而失去发展动力。从技术平台建设来看,虽然我国高校大部分跨学科教育科研组织有自己的网站,能提供一定的信息和资料交流,但是交互功能较弱,利用率较低。第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缺乏制度支持,学院合作缺乏较为广阔的平台。就学校层面而言,没有从宏观上建立起指导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方针政策,没有建立相应的承接学科研究任务的载体。由于缺乏明确的需求导向,因而在真正意义上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单位很少。在全校范围内,难以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集中多学科优势去申请重大跨学科科技项目,有时即使两个或几个学院发挥各自优势申请到了科技项目或学位点,一旦目的达成,却又会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并不是仅仅只立足于学院或研究院,而是涉及到学校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办、科技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可是由于学校层面缺乏明确的政策和制度导向,或者说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没有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性措施,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操作难题,如研究生对跨学科导师的选择、跨学科研究生在其他学院选修相关课程等。
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反映了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改革我国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体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这就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切实推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1.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蓝图”。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要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改革课程设置的结构,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理论基础和课程体系。对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要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单独设置课程,拓宽培养口径,扩大学生知识面。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及教学管理实际,研究生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置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分层次设置课程,体现纵向衔接与递进,处理好本科生、硕士生两个层次的关系;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位,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关系,体现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课程设置的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不仅要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的研究提供必要的保证。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服从于培养目标,实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多样化,要制定弹性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研究生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数量规格的要求科学规划研究生的修业年限。考虑培养计划的弹性和可选择性,为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
2.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创新
我国研究生的管理一般都属于研究生院,因此,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院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要促进跨学科研究生的顺利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模式和束缚,明确研究生院的职责,加强研究生院的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资料网络环境建设和实验装备研究条件建设,为研究生跨学科研究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放宽学院间培养研究生的限制,鼓励各学院间的学科交流。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研究生院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学分制、主副修制、弹性学制,举办各种类型的学科综合试验基地等,给跨学科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3.营造学术氛围,构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跨学科学术交流不仅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思想火花和形成新见解的有效渠道,也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形式。因此,高校必须突破局限于专业性学术问题交流的定势,构建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首先,高校要积极加强与大学、科研、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协作,定期开展跨行业、跨区域、国际性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并逐渐制度化。其次,学校要构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从类型上说,可以召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也可以举办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论坛、校外专家论坛和研究生论坛等。从层次上说,可以在一个学院内部举办跨专业、跨学科的学术论坛,也可以几个学院联合起来共同举办跨学科的学术论坛,还可以由学校组织全校性大范围的跨学科学术论坛。从形式上说,可以举办轻松、自由的学术沙龙也可以举办常规性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与争鸣。通过形式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形成浓郁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氛围,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力,许晓雯.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3).
[2][法]马太・多冈.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壁垒上的裂缝[J].国际社会科学,1998,(3).
[3]刘楚佳.高校跨学科专业发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夜上海论坛 [4]周叶中.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11-15.
夜上海论坛 [5]王伟廉.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划分与授权问题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现代职业教育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又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面对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中国的工业企业更需要走知识化道路,对科技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就要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创建企业全称接入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的重点科技应用,而并非是学术研究,以避免所培养的人才由于过度教育而导致步入社会后,学非所用。
一、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夜上海论坛 (一)缓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应用科技大学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充分地把握教育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策略不断地探索,以确保应用科技大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中共党的十召开,中国的教育体制也要实施全面而深化的改革。根据十的指导思想,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应用科技人才需求,就要适应时代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缓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局面。
夜上海论坛 (二)为高校项目教学模式的开展创造全新的条件
夜上海论坛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实施了校企合作的“项目制”教学,其中的实训是重要的环节。通常而言,教师都是根据经验自行设计项目,请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开展科技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将企业项目引入到学科研究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应用型项目的实际操作性,并与知识理论建立密切的联系,从企业项目的角度实现科技学科应用性研究的创新。在项目研究中,将研究现场由学校转移到企业,企业的技术研究员和工程师但是辅导老师。让学生接受来自企业现象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在专业领域的自我认同感,并用自己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训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将企业项目引入到学科的实验教学中,以促进实训教学的展开。如果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可以企业企业合作创设高端实验室,由企业负责引进各种实验设备。比如,电信部门有通信实验室,各种实验设备俱全。华为向电信部门投入的商用设备所构成的实验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航空服务专业,可以建立“模拟客舱训练室”,动画专业可以建立“动作捕捉实验室”等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科技大学迎合了社会发展需要
应用科技型大学在教育模式上主要走的是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不仅适应了服务实体性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还创造了社会价值。相比较于综合性大学,应用型科技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技术性,而且会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一)应用科技大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夜上海论坛 应用科技大学在教学模式上,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在科技大学的创办理念上,就要以当地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创建办学条件,实现校企合作的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关于应用性大学的兴起,源自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欧洲。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欧洲的德国、英国等国家创办了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技术学院。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法相发展,欧洲的一些国家为了对技术性学院实施系统化管理,开始按照地区合并,形成了多所应用科技大学。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技术学院被整合为应用科技大学,可以实施规范化管理,并给予制度性保障,获得法律法规的支持。在大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法律地位上,与学术性大学等同。
(二)高校办学定位更为适应时展
科技领域成功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高校教育目标具有明确定位的基础之上的。根据社会科技人才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将学校的科技活动与实训相结合,促进科技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搭建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明确的定位,在教学理念上也要开展深入研究。一些应用科技大学实施了“名师工程”,为学校吸引更多的科技专业人才前来从教,打开建设思路。从吸引人才到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并不断地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整。
夜上海论坛 以某科技大学的学科技教学为例。大学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聘请了外销的名师参与教学。这些教师已经习惯了从基础理论开始教学,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但是应用性科技大学的教学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为主,这就需要在突出知识的应用性特点,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调整加血思路,将教学的中心转移到科技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技术创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更符合社会要求
夜上海论坛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应用科技大学突出了人才的社会实用性和专业应用性,因此,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从学科的专业设置上,科技人才的培养方式似乎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有所雷同,但是在教育性质以及教育目标上却存在着差异性。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提供科学教育,为社会培养职业实践性人才。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角度而言,实际应用技术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科技开发创新能力,要求学生经过了基础理论教育之后,还要获得必要的职业训练,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行的独立活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并以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具有显著的职业特色,并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企业需求“量身定做”专业性人才,不仅可以为企业培养适应能力强而有符合企业职业标准的专业性人才,而且还会是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根据社会人才导向以及企业俄科技人才需求不断地调整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作为职业教育在本科阶段的延伸,应用科技大学将学生的学习地点设在企业,并将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成果作为大学期间学习效果评估的重点。
三、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操作性
(一)应用科技大学要具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夜上海论坛 从201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应用科技大学各项改革措施,并在不同的地区,本着高校发展特色设立了职业教育园区,积极地开展了战略性研究工作。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有效整合,要促进应用科技大学的合理布局,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就要推进应用科技大学上的教育改革创新,并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转型发展,在促进学术与产业结合的同时,还要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推动应用科技大学更好地服务于地区,并系统创新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积极探索应用科技大学的路径
夜上海论坛 从普通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向应用科技院校的转型,要明确转型路径。转型为应用科技大学的院校,包括工程技术类以及应用文科等等,都要与专业技术和技能相适应,制定出战略发展规划。对于文科为主的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等等,都要纳入到全面综合教育范畴,向文理学院转型。文理学院属于是本科教育,但是其开办的规模小,但是教学质量很高。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要打造经典院系或者经典学科,就要区别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学校教学,而是要依托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逐渐向文理学院转型。
夜上海论坛 (三)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性
组建应用科技大学,可以保证职业学校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就需要在入学制度上有所调整。首先生源上要确保中等教育的不同轨道都能够顺利地并入到科技大学中,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实现课程设置上的一体化、标准化,以不断地提升职业教育层次。此外,应用型社会人才涉及到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那么就要应用科技学科教学的时候,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
夜上海论坛 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具有实践导向性,这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基于应用科技大学的社会区域性特点,在应用性或者技术性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践导向性,从课题的设立、课程的安排以及研究项目与职业需求,都要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在校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要超过40%,要求不同的课题项目之间相互结合,并吸收企业的评价。
(四)应用科技大学要加强通识教育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识教育被越来愈多的高校所重视,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用科技大学在强调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更为注重通识教育,并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按照目前的普通高校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往往是在低年级展开,学生进入到高年级阶段,就要专注于学习专业性课程。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同时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专业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角度考虑,往往忽视了通识教育,而着重于专业课程的培养,导致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完全分离。专业课程虽然具有基础性特点,但是,要使其真正意义地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于专业教育当中,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有助于专业教育的成功。
夜上海论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所不同,主要突出应用科技的优势。目前,开办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方向,着力于应用型培养模式,做到产学研结合,教学与实践为一体。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主要是利用了其地域优势以及强有力的社会资源,就要根据社会科技人才的需要重新定位,以不断满足社会人才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董变林,刘永焕.立体多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22).
[2] 任伟伟,郭峰.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01).
夜上海论坛 [3] 毛智勇,杨帆.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3).
[4] 荣,常云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
[5] 刘双兵,朱仁义.理工院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03).
[6] 魏小英.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启示――赴德国研修培训报告[J].陕西教育・高教,2013(10).
夜上海论坛 [7] 张锦,梁海霞,杜海东.高等院校科技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6).
【关键词】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陕西高校 培养机制
本文是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部分研究成果,立项号:SGH10072。
夜上海论坛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夜上海论坛 1.问卷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调查选取了西安市四所高校(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中的交叉学科专业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7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6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学校、院系、个人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了解情况,从政策、管理、个人能力、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问题。有效样本所在的学校与学科分布如表1。
2.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基本构成研究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人员基本信息结果的分析,受访的男教师32人,占样本总数的57%,受访的女教师24人,占样本总数的占43%。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师共18人,占32%,35~50岁的教师共34人,占61%,50岁以上教师共4人,占7%。因此,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了交叉学科教师主体部分。
夜上海论坛 从受访者的职称结构来看,受访的56人中初级职称的有3人,占5%;中级职称的有18人,占32%;副高职称的有23人,占42%;正高职称的有12人,占21%。
夜上海论坛 从受访者的学历结构看,受访者中绝大部分学历是博士,有34人,占61%;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各占34%和5%。从这一数据来看,交叉学科教师群体普遍学历层次高,其中所调研的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的教师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
夜上海论坛 从受访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单一学科背景有46人,占82%;跨两个学科有8人,占15%,跨多个学科的有2人,占3%。从这一数据来看,交叉学科绝大部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较好满叉学科发展需要。
夜上海论坛 3.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问卷显示,被调查人员中认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构成”“非常有必要” 、“有必要”的各占66%和32%,合计达98%;认为“学术背景能胜任目前的交叉学科教学或研究工作”“完全可以”占8%,“可以”和“勉强可以”的各占52%和21%。这一调查数据说明,交叉学科教师普遍认同多学科背景对交叉学科发展及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4.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认识是凝聚学科力量、保证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非常清楚”的占17%,“了解一些”和“不太清楚”的各占64%和12%;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认为“ 非常合理”的占7%,“合理”的占37%,“基本合理”的占34%,“不太合理”的占18%,非常不合理的占4%;“认为制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考虑的因素中,“学校发展决策”和“教学效果反馈”排在前两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大交叉学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的工作。
夜上海论坛 首先,认为学校为交叉学科发展或建设制订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占16%,“基本没有”和“无”的各占33%和37%,“不清楚”的占14%。这说明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其次,学校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定期为本专业进行专门的指导”的占9%,“没有”的占83%。认为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的占4%,认为投入较充足的占47%,认为不充足的占34%,认为不充足的占15%。学校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或实验室的占27%,没有的占63%,不清楚的占10%。在鼓励和资助教师学习新学科和新领域知识“完全符合”的占12%,“基本符合”的占36%,“符合”的占34%,“完全不符合”的占18%。在注重新的学科团队培养或发展交叉学科团队“完全符合”的占17%,“基本符合”的占43%,“符合”的占38%,“完全不符合”占2%。这一些调查结果说明,交叉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投入和政策机制,这制约了交叉学科的持续良性的发展。
6.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普遍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但学科背景较为单一,知识面较窄,能够担当起交叉学科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领军人较为欠缺。(2)交叉学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认识不足。(3)各项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有效实施,无法保障交叉学科建设正常进行。(4)交叉学科建设缺少外部环境支撑,如资金设备支持、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缺失等问题。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
1.明确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有机联系。因此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并能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自我发展、自我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
2.打破学科壁垒,为交叉学科探索新的培养体系
夜上海论坛 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比如采取讨论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相结合,鼓励以课题小组、对外合作、讲座等形式进行授课或学习,允许跨专业选课。像英国大学在原单一学院基础上组成的跨学科群教学研究机构,开设大量综合课程,使学生受到更加宽阔的、全面的教育。①最后,针对院校不同学科设置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交叉建设理论,普通高校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构建交叉学科培养体系,一是研究课题模式,二是研究中心(所)模式,三是学位点模式,四是交叉学科系模式,五是交叉学科群模式。②
3.为交叉学科建立教学研究“特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夜上海论坛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建立了旨在促进各学科交流、高级人才引进、前沿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区”。“学术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在人事、财务、科研、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其各项工作直接对学校负责。”③如西安交大的“学术特区”――前沿院是一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
夜上海论坛 4.改革创新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教师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教师始终是交叉学科培养人才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他们没有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先进的科研思想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无法让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得到高水平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既懂体育,又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数量太少,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形成“两张皮”的情况。
第二,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高校应消除院系组织壁垒,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是其他院校或科研单位,以制度作保障,让老师安心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同时,不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参与的新团队等方式,加大教师交叉学科研究的密度,并提升他们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
5.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专业考核评估体系一般由专业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并结合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教育部评估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制订了特色指标项。但交叉学科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其评价指标如何确立,必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建设弹性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遵循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④
注释:
夜上海论坛 ①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5):74.
②韩新君,张泳.高校体育交叉学科的设置―基于非传统体育院系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5-76.
③史俊斌.“学术特区”的锋芒[N].科技日报, 2012-5-6.
关键词: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98-02
夜上海论坛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试点实施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按专业招生和培养的模式被打破,构建了“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
大类招生和培养是一种新型的本科人才培育模式,这有利于改进学科与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及需要去选择专业,使高等教育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2]这种不按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将应该成为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符合“整体优化,增强适应”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向。[3]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通识教育与课程综合环节,是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途径。按学科大类招生及培养人才正是这种改革趋势的体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达成了一致,确定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从而提出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实施本科教育教学的新模式。[4]新模式主要有三种培养模式:其一是按学科招生,然后大类培养。按学科招生入学,低年级注重基础通识知识教学,高年级按高考时填报的志愿进行专业分流。其二是按大类招生,然后大类培养。学生在报考及入学时不分专业,在高年级通过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其三是采取“实验班”形式,按班级进行通识教育的实施。例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等。[5]很多院校实行了大类招生和培养,北京大学开设了22个大类,涉及60多个专业;浙江大学开设了20个大类,涉及60个专业;武汉大学开设了19个大类,涉及54个专业;同济大学开设了19个大类,涉及47个专业。
夜上海论坛 作为地方性普通高校而言,从其定位和服务面来说,实施这种改革目前已经具备了以下前提条件:其一,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缓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尊重学生并关注其个性,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才是根本任务,这是高校必然要面对的。其二,传统的按专业招生和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多样化的要求。其三,“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提出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夜上海论坛 黑龙江大学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化学学科是其一个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构建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的良好基础:化学学科的本科专业理工科兼具,能够宽口径地培养化学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但是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夜上海论坛 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人才,就是要按一级学科实施招生,并实行院、系分级管理,先根据学科整体情况实施学科基础部分的教学计划,然后根据学生意愿、专业兴趣、就业方向及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实施专业部分的教学计划。因此,作为黑龙江大学化学学科实施按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就是要在录取时按化学学科招生,统一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专业。通过一、二年级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培养,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先进合理学科知识的化学人才。通过学生三年级自主选择专业后的专业培养,突出个性培养和柔性化管理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个性化的专业综合素质的化学专业人才。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设计。实现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人才的模式,需要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平台+模块”的设计,改变只适用于单个专业的课程和内容设计,设置适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跨专业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建立“大专业”课程体系,全面进行课程设置调整。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就业后的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涵盖广,适用性和通用性强,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面为根本,并兼顾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以后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以后深造学习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夜上海论坛 黑龙江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课程质量高、门类数量多,因此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化学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设计为原则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化学基础教育进行化学基础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再通过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教育实现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充分利用黑龙江大学是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学习外语、计算机、数学、政治、语文、物理、创业等门类的课程,化学基础教育应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及相关实验课程,专业教育根据7个专业各自特点设置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夜上海论坛 3.师资队伍设计。化学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优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任课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第一,选用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主讲基础主干理论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第二,选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讲授基础实验课程(无机化W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第三,根据专业培养特色,结合教师的研究领域为专业课程配备优秀教师。
4.专业分流。如何公平公正地根据学生意愿、专业情况、社会需求进行分流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就业需求情况的反馈与预测。对近几年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对学生专业选择意向、专业就业前景等情况进行预测。其次,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统筹兼顾,让学生做出理性选择。
四、意义和作用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第一,基础知识更加牢固,能更好地理解和选择专业;第二,适应期长,能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第三,灵活性较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解决了由于专业设置过多过细导致的分散局面,能够形成院、系管理和统筹作用,有利于师资及设备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同时还符合学分制的实行。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够改进高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自主灵活的教学管理,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及教师的空间。
夜上海论坛 在黑龙江大学化学学科建立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化学学科大类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设置等,能够形成一套地方综合性高校化学学科的大类培养目标和理念、完整有效的培养和管理机制、大类培养模式的构建方案。该培养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成功,将开辟新型理工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科的品牌效应。
五、结语
按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成果,目前还处于边实践边探索和改进的阶段,还需要不懈努力,不断完善,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按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海利.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0,(16):209-210.
夜上海论坛 [2]阎春利,孙凤英,张希栋.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书育人,2008,(36):6-7.
[3]李志仁.本科教育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2):1-2.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培养 会计法律人才 高级会计人才
一、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市场经济下,各行业、各领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正逐步壮大,已建立了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制度、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制度、在校教育制度和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等制度,形成了国家支持、社会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全面的、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会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素养提高。形成了企业内部会计培训班、针对各类资格证书的会计培训辅导机构、各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的会计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等多种会计人才培养途径。
尽管我国会计人才的队伍再不断的壮大,但是会计行业却面临着”就业难与用人荒”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会计人才队伍分布不合理。通常根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资格认证、职位状况将会计人才分为初、中、高级三等。举例来说,这里所讨论的初级人才是指核算会计,出纳等。中级人才的职能有比如说负责一些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编制等。高级会计人才主要指高级会计师CFO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师、总会计师、高级财务分析师、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层从业人员合伙人以及高级经理等。目前初级会计人员过多,缺少高级会计人才,导致在出纳、会计等基础性岗位激烈竞争,而中高级会计则供给不足。二会计人才能力结构不合理。我国各办学单位会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不明显,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而依据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和会计工作技能要求设置的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开设比例不足够,忽视实务能力的培养。三会计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下,法律对于指导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财会领域,一系列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指导着具体业务的运行,内在的要求会计人员精通相关法律法规。而我国会计人才的法律知识欠缺,导致实务中出现种种问题,不仅体现在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的财务良性发展,甚至导致企业面临诉讼的风险,给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声誉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会计与法律交叉学科核心竞争力会计人才的思考
(一)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构想
夜上海论坛 现在会计人员已经由传统的以简单簿记为主的核算会计,转变成为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关键。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会计人才,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会计人才培养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主要是针对由国外引入的MPACC会计专业硕士产生的一种讨论。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生大量需求。二结果导向的会计人才,要求先确立培养的使命和愿景。根据所在环境建立符合使命愿景的培养目标,鼓励多样化目标的特色培养,培养过程围绕设定的战略和目标开展,同时以学生成就显示的培养效果又会反馈决定培养战略和目标的确定。三市场导向的会计人才,关注市场的需求和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来培养所需的会计人才。四IFAC的提出的关于会计培养之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其2001年5月的《职业会计师的预备及工作以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对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方法做了专门的解释。主要有两大类,IFAC认为功能分析法考虑会计人员的工作结果,可以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的角色与任务来观察这些结果;能力要素法考虑会计人员的投入,从投入的角度列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等。IFAC的国际教育白皮书IEP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则建议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考虑会计人才的能力投入又注重其工作后果,提出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应将会计课程的设置与工作需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工作角色职业团体可向后推导这些角色的能力与知识,从而可以使教育培训系统了解特定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设置会计课程时根据实务中的新要求决定如何修订课程模块和结构 ,使知识和能力可持续地保持相关性。
夜上海论坛 总结一下,其实这些理念关键就是培养会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应用型还是结果导向还是市场导向都是对于核心竞争力识别的一个方式或者说渠道,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会计高级人才。
夜上海论坛 (二)关于法务会计的启示
法务会计是司法会计的一种,是指由独立执业的法务会计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运用会计、审计及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纠纷及欺诈行为进行调查、审核、估算、分析和鉴定等,据以提出法律鉴定或为法庭审理作证的特定专业服务活动。而作者有感于此,认为可以把这个思路运用于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培养中去,但是不同于法务会计的是目的,不是为了司法服务,而是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高级会计人才,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不同,二者在培养方式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偏重于法庭或者司法技巧,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而运用法律。
(三)小结
作为核心竞争力会计的一个思路,作者结合自己法学和会计学的学历背景提出会计与法律交叉学科核心竞争力会计人才的构想,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创新。本文主要基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培养具有会计与法律胜任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会计。
三、培养会计与法律人才的必要性
(一)拓宽法律与会计职业的界限
现代社会,各学科知识交叉结合,各类别工作都越来越需要交叉学科知识结构。全球经济下最依赖的两个职业:律师和会计师也是如此,这两个职业支撑着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秩序和市场游戏规则,同时,律师、会计师也必须接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随着会计和法律交叉现象的增加,单纯律师和会计师都不能胜任交叉领域的工作。社会对于单一定位的法律与会计工作者是供大于求的,会计与法律工作的职业产生了界限,需要寻找路径突破,才能获得好的发展。
夜上海论坛 (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会计活动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法治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对于法律的遵守与执行。由于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一项社会经济活动涉及会计和法律两方面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法律视野的会计人才,需要我国会计进行改革实现其服务市场经济的目标。
(三)我国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的重要一环,是依法治国、依法理财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体现在会计工作上就是要依法理财,要根据法律的要求,管理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行为。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各国,普遍认为我国的法律渊源是大陆法系,以制定法成文法为特点。我国的会计准则等规范也不同于美国的会计准则由民间团体制定,是由国家为主体制定的。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的定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就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为中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企业会计制度》等组成的体系。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了证券法、公司法、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会计相关问题的法律。从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广义的定位上就可以看出,会计工作中涉及相当多的关于法律的部分,需要会计工作者具有相应的法律素养。
(四)法律在会计实务中的需要
会计工作者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并不是限于需要知法不犯法的一般层面上,而是在实务中,某种程度上,法律会作为会计工作的依据。比如关于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就与知识产权法密切相关、会计中的涉税处理与税法不可分割。还有现实中财会领域面临的一些诉讼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明法律的重要性,有一些诉讼纠纷是可以通过对于法律的精通与研究来避免的,减少因诉讼对企业的经济以及声誉的损害。会计与法律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从事相关领域会计工作者了解并掌握本行业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应该成为胜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模式展望
夜上海论坛 本文对于会计法律人才的定位为高级会计人才,不是流于泛泛而谈,法律会计人才不是懂法条的会计,也不是看的懂会计科目的律师,而是将两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融会贯通的高级会计人才。
(一)大学培养主体
会计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高级会计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以掌握会计知识为主的会计初级与中级人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具有着先天的优势。大学的学科资源丰富、师资优良、学风浓厚、研究探索能力强,这些对于会计法律人才的培养很关键,尤其是在初始的探索阶段。但是基于现有体制下,会计与法律学科独立的现状,涉及是开展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还是增加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或者类别、师资解决、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制定等等难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加以解决。
(二)专业资格认证
夜上海论坛 专业资格认证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对相关人才能力的一个认可与鉴定,还可以促进人员的学习,尤其是针对没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人员的学习与职业准入具有积极作用。会计行业中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管理师等资格认证就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们知道美国针对法务会计推出的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IFAC)资格认证就是起到了针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资格鉴定以及辅助学习的功能。那么,就可以大胆设想,也针对会计法律人才推出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制度。这可以作为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中介。具体怎么办还需要包括国家财政司牵头,社会、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办学主体各方参与探索。本文大胆提出一个过渡时期的设想就是:CPA+司考+一个综合的评定=会计法律人才。
五、结论
夜上海论坛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要求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想真正达到会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就要改革会计教育,使会计教育先行,这是会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会计学科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本文的研究是关注于具有法律胜任能力的会计核心竞争力高级人才。由于作者是具有法学、会计学背景,所以在对核心竞争力会计培养的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会计法律人才的问题,但是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培养方面还可以进行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比如发挥工科背景优势的工业企业的高级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毕金星.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l0,(9).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夜上海论坛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多门学科,如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或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推动经济发展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了“十二五”期间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开创科技发展的新局面”。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应注重挖掘其创新能力。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并不是机械地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摆在一起,而是通过在对某一学科的基本范式和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基础上再融合其他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为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解决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某一学科能单独胜任的,因此,各行各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将有助于实现文理渗透、不同学科渗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实现了多学科渗透交叉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发现新的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在新岗位上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3.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改革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学科门类划分过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性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变革。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院校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二、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不可否认,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阻碍其顺利开展。
1.学科专业设置固化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设置教学单位是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梯级结构中,“专业”处于核心地位,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组成教研室,教学科研经费、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基地等都与专业相关,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按照专业进行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而教师也仅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本专业学生培养。这种设置形成了学科专业壁垒,使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强化,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推进。因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色彩,是形成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管理制度限制
夜上海论坛 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应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实现。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学分制,但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规定每学年必修课程门数及必修学分数;修业年限弹性小;固定班集体,选择专业余地较小等问题,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应该称为“学年学分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一定的院系、专业和班级内,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即使设置了选修课,能够真正让学生自由进行选修的课程也很少,相似学科的知识渗透都很难实现,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尽管一些高校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压力,真正坚持下来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可以说,只有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推行学分制,才能够促进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常规化发展。
3.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导师制与之相配合,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及授课时间等的盲目性。导师制最显著特点就是便于因材施教,学校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修正思想偏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扩招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激励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同时,高素质导师队伍的缺乏,也使得多数教师无法完全履行导师职责,无法按照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过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夜上海论坛 三、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途径
夜上海论坛 1.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确立了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夜上海论坛 2.形成学科大类课程设置体系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单一学科被固化,形成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不利于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因此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以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个专业或某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3.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夜上海论坛 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继续实行主辅修专业、双学位、联合办学、优秀学生转专业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系统建设,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作到文科与理、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高校应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渗透交叉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渗透交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有能力的学校应尽早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夜上海论坛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夜上海论坛 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需要在现有框架下建立新型的教师人事制度,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积极开展多学科渗透交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小组或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导师每周至少集中辅导学生一次,通过导师引导、师生讨论、课外学习、提交作业、关心思想及生活等形式,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设施保障,对这些导师采取单独考核。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导师任务,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以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学校、院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强,王晓玲,韩宏旺.工科高校跨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J].党史文苑,2010(9).
[2]刘健华.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7(5).
[3]刘亚敏,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GIS教育的基本现状,认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量身设计面向研发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和有利于检验研发能力的考核方式等,实现为社会培养和储备GIS研发人才的目标,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教育;研发型人才;培养
一、GIS本科教育中开展研发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目前,以GIS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方式正面临挑战,而以研发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方式将在以后一个阶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趋势,原因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压力。本科阶段是学生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将决定他们未来的求职定位和发展目标。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高校GIS教育应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储备;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不少从事GIS研究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缺乏基本的软件研发训练,读研阶段难以配合导师做好科研课题,或者无法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虽然要使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具有很强的软硬件研发能力并不容易实现,但高校积极地在这方面加强引导和培养,将是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培养核心技术研发人才、提高我国GIS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GIS本科教育基本现状
夜上海论坛 国内GIS本科教育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而转移。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之初,国内GIS应用的重点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方面,如国家基本比例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1],此时国内GIS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为主,能力水平主要达到Marble的第三层次。2003年刘耀林[2]、秦其明[3]等所提出的课程设置优化建议,主要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培养较强的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主,并开始强调GIS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内测绘类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研发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大量软件公司需要大批研发人才,从事空间数据图形输入、海量数据管理查询、空间数据网络传输与共享、空间分析、二三维可视化、高精度数字制图等GIS核心功能的研发工作以及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高校也进一步重视GIS毕业生的二次开发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培养[4~7]。通过分析各高校培养方案可发现,重点高校往往开设课程较多、涉及面更广,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而地方高校更注重专业技术类课程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原因可能是重点高校在师资、生源上的优势。总之,大多数高校还是非常人性化地考虑了学生个人素质和兴趣的差异,国内高校并未要求所有GIS本科生都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4~5,7],有志于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学生还是少数。
夜上海论坛 三、GIS本科教育中研发型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建议
夜上海论坛 1.设计面向研发型人才培养的GIS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体系的优化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国外UCGIS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是一个完备的参考体系,但是每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师资水平设计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设计面向培养研发能力的GIS专业知识体系,其核心实质是在完备的参考体系中,围绕基础理论、程序设计、模仿创造能力为主线,选择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授课内容和技能训练体系,并以此作为评价准则。对于重点大学来说,由于师资水平相对较高、生源素质相对较好,可适当扩展这一体系前两种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如武汉大学不仅要求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强调对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一般原理和知识的了解;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则不宜在相邻专业上开设课程,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方面课程也不宜开设太多,而应重点建设本专业核心课程,有选择地讲授一些核心算法设计和实现,在这一个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由于在办学初期缺乏经验,开设了较多基础课程,涉及到测绘、城规、地理学、土地管理等方面,而在计算机、数据库、GIS软件应用和开发方面的课程投入不足,导致某一阶段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欠缺等问题。通过调整,一些相邻专业课程仅作为选修课或被删除,将整个知识体系定位为以桌面版和WebGIS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5],主要涵盖如下知识模块:①编程语言模块,主要讲授C++、C#等两种编程语言,C++便于学生在以后进行较为复杂的算法设计时使用,C#语言则用来向学生讲解GIS二次开发技术;②基础理论模块,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以及测绘学科相关课程;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相关课程。特别是在第②模块,重点设计若干算法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编程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先示范一些简单算法的代码编写过程,然后逐渐加深难度,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完成相应算法代码编写,加强对GIS软件研发的自信心。第③模块,学生掌握了软件工程设计、组件式GIS开发技术,并在教师指导下分成4~5人小组,每个小组在实践环节都必须完成相应的设计和代码编写任务。学生不仅软件操作能力逐渐增强,程序开发能力也相应提高,逐步扭转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局面。
2.建立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仅仅是教学目标实施的第一步。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本科生对程序设计研发的兴趣并不高[4,7],一方面是部分刚入学的学生对就业的压力感知不足,认为即使没有学好难度相对较高的GIS设计和开发相关课程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不够,设计和开发类课程上完了,课后就没有再去关心学生怎么应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实践课的要求不高,应付了事。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始尝试采用本科生导师机制,促使学生得到导师在学业和未来规划上的指导,具体作法有:①导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术研究方向,在二年级时开始选择一些学生进入自己的兴趣小组,为以后参加国内各类竞赛做准备,也可以在课题研究和生产项目上对教师起到帮助作用,并直接在该导师指导下做毕业设计工作;②结合桂林理工大学推行的应用研究型课程教学项目,解决学生选修课学分问题以及教师教学工作量补偿问题;③对于导师和学生,无论是参与校内比赛还是国内比赛获奖,都给予相应奖励,形成激励机制。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通过导师在课外的指导,激发本科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比仅仅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培养有更好的效果;②导师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和接口以及软件设计语言和组件式软件开发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辅导,避免以往一个教师教授一门课程,知识内容断层严重的局面,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和鼓励。
3.实施有利于检验研发能力水平的考核方式
夜上海论坛 由于研发能力通常体现为对基础知识、专业软件、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表现,过去主要采用笔试和平时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但平时成绩考核往往仅为对学生是否到课的检查,并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设计研发能力的体现。涉及到实践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的课程,可以分成笔试、上机考试和PPT介绍设计内容等过程进行,每门包含上机课、实践环节的课程均可划出一定课时用于上机考试或PPT演讲。上机考试和PPT演讲可占总分值的30~40%,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随着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高校GIS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更多高校参与到GIS教育中来,办学单位和毕业生都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GIS研发能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GIS毕业生的指标要求,虽然在当前情况下要完全按照研发型人才标准对GIS专业学生进行“一刀切”式衡量并不现实,但高校只有在办学中坚持高标准培养要求,突出自身特色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至于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李德仁.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J].1999,28(1):1-5.
[2]刘耀林,刘艳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2003,1(4):31-34.
[3]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2003,1(4):1-7.
[4]王芳,夏丽华,冯艳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模式研究[J].2007,27(1):42-45.
夜上海论坛 [5]韦波.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J].2008(4):38-40.
夜上海论坛 [6]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2010.
关键词:创客教育 问题 模式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中贯彻创客教育的因素
夜上海论坛 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创客教育提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创客人才。鉴于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中贯彻创客教育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校园创客空间
①校园创客空间是创客爱好者们用来分享交流的聚集空间。在传统教育技术学习环境中,学生交流范围只局限于同院和同专业,跨学科交流是罕见的。
②校园创客空间能够和多媒体教室形成良好的互补。多媒体教室环境存在固定地上课时间,出入并不能像创客空间那样开放。且一般以教师教授为主,学习方式单一,多以学术性探讨为主。
夜上海论坛 ③校园创客空间中学习设备齐全。教育技术学环境下的设备器材一般以多媒体教室为主。
2.创客课程体系
①创客内容与多学科融合。创客学习环境中,本专业水平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知识诉求。
②立校际选课制度。教育技术学人才可以通过各个学校的官网,进行跨学校选课。目前,高校应建立MOOC平台,以供各大院校互相听课。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学生必须掌握多领域学科知识才能支撑其研究与实践。
3.创客师资队伍
①创新精神。创新是未来我国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特征。同传统教育技术教师相比,创客型老师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结构,他们擅于寻找新知,探索未来世界的奥秘。
夜上海论坛 ②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一名合格的创客教师要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要对语文、数学、物理、艺术等学科都应该有所了解,还要对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给予高度关注。
③有创新的教学能力。传统教育技术环境中,课堂是教师发挥的场所,因而,造成学生学习方式单调枯燥。在创客环境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兴科技给学生授课。
二.构建基于“创客学习环境”的教育模式
1.“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概念
创客学习环境是指学校创客空间,创客课程体系,创客师资队伍三者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氛围。“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创新实践及创新就业为重点,利用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在开放、交互、融合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创客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技术本科人才。
2.“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特点
夜上海论坛 A.校园创客空间、创客课程体系、创客师资队伍有机结合的学习环境氛围。
创客学习环境秉承“动手创造、思想碰撞、跨科协作、创业实践、教师引导”的教育宗旨,为同学搭建创意分享交流,建立跨科协作机制,提高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创新引导下,勇于探索,积极创业。
B.学习资源多元化
夜上海论坛 传统教育技术环境中,学生获取资料主要是通过查阅书籍,上相关网站,进中国知网。在创客时代,学习资源包括查阅书籍,利用网络技术也可通过工具资料(3D打印机,开源硬件)等获取。
3.“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对于培养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的意义
夜上海论坛 “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是提高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就业难的重要渠道。
“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不仅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同样也是学校,企业,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创客学习环境”培养的教育技术人才精通专业基础知识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功底,这样就缓解了高校教育技术人才毕业面临失业压力,有利于企业选拔优秀的创客教育技术人才,缓解国家就业压力。
4.“创客学习环境”教育模式在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A.课堂层面――基于我国传统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且教师和学生不能相互选择,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夜上海论坛 B.课外层面――基于传统教育技术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实践操作以课堂练机为主,造成教育技术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知识获取面窄,缺乏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实践品质。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00
夜上海论坛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趋综合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复杂化,人为划分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三方面构成。
1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1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
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跨学科人才,又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量及申办情况,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学科专业申请。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性分析,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能的经费来源;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数量来源、人数和可行性分析;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情况;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献。
12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管理委员会主要是由主管校长、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管主任、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成。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科专业各项工作,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成员、报告制度,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计划与评价。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的协调,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上确定新的措施与方向。
夜上海论坛 2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夜上海论坛 21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夜上海论坛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B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需求、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等视角,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夜上海论坛 第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
夜上海论坛 221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学期、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理、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文理渗透、专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原则,增强课程横向融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2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的,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课学期,相互之间的衔接,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衔接,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进入实践学习环节。
第一,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跨专业特色)、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模块。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程度;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并与调整,按学科相近的原则,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中,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专业课程中。
第三,开设研讨课。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223培养途径
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第一,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和进修,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和进步。
夜上海论坛 第二,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注重制度保障。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加强校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地。最后,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机制,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三,学生导师制。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前,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
夜上海论坛 第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对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
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体系评价。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课程方案、任课教师的选派、指导教师的遴选、课程设计、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效、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的学校、学院、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68-76
夜上海论坛 [2]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28-30
[3]潘琰,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B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 50-5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9-03
根据国家获奖项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类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编号:13-22)》(以下简称《改革研究》)的观点,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存在两类基本的教学计划。A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科学学术人才与技术人才,着眼于学生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学者和高级专业管理部门主管官员;B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熟练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教学方面,A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科学研究、专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B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应用技术、实际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该项目又设计了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和经验,加上对兄弟院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调研,对《改革研究》提出两点意见。
1.把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划分为A、B两类不够完备,不能涵盖当前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的全部情况。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除了A、B两类之外,还应该包含C类。C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保证基础理论够用,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强调应用技术的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开展工作。通俗地说,A类教育是科学研究型的本科,B类教育是工程应用型的本科,C类教育是工作导向型的本科。
夜上海论坛 目前,有不少大学都把本校的本科专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例如,大部分的三本院校都是这么定位的。按照这个定位,应用型本科的计算科学专业应该属于C类。
夜上海论坛 2.该项目设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不适合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实际。例如在A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方法》、《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计算几何》等;在B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基础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工程数学(I):方程与计算》、《工程数学(II):复变函数》、《离散数学(I):逻辑与集合论》、《离散数学(II):代数与图论》等。不论是A类或B类教学计划,其开设的数学课都足够数学专业的学生整整学习两年,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要学习多长时间呢?他们还学不学专业课了?能够胜任这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又在哪里呢?由此可见,这两类教学计划在数学方面过分地强调基础理论,而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实际要求,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甚至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工科院校数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
夜上海论坛 国家获奖项目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且如此粗糙,一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更不能过分乐观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与不足
夜上海论坛 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很多三本院校,这些三本院校或者是从老牌本科院校分离出来的独立学院,或者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为了使本科教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设计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在成为本科院校之前,这些三本院校几乎没有本科教育、教学的经验,因此,必须寻找捷径,其中一条捷径就是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合这些三本院校,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如培养目标不同、底蕴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等。
由于三本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他们在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师情况、学生情况等实际问题,因此,有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照搬其他学校的东西。
就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而言,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学校开列的专业基础课过多,专业课过于侧重理论性,实训内容偏少,对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跟进不够。鉴于此,我们希望对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一些改进。
二、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
夜上海论坛 1.基础知识够用。公共基础课中的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应该达到考研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与难度,专业基础课也应该覆盖国内大多数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所规定的课程,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修深造着想。例如,就数学而言,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理逻辑》等课程是恰当的。
夜上海论坛 2.专业课程适度。有不少大学把《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甚至作为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而有些三本院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包含了这些课程。这是不合适的,应该去掉。
3.重视操作实践。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计算科学导论》或《计算机导论》,而没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不妥当的。应该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娱乐奠定基础。不但如此,还应该增加该课程的实训内容,提高实训的质量,实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习、巩固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
夜上海论坛 4.加强硬件学习。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类课程,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很好。不过,与这些课程配套的实验大多数都停留在实验箱的阶段,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单片机课程的实验,应该鼓励、指导每位学生做一个小系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单片机的功能,而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复习汇编语言和C语言,还可以真正建立系统的概念。
夜上海论坛 5.关注学科进展。追踪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的最新成果,适当开设一些应用软件类型的课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学生的就业着想。比如,可以考虑增加图像处理、动漫设计、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
夜上海论坛 三、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定决心。改进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调研、论证、实践、修订,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坚定信心,下大决心,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付诸行动。有不少大学把本校的本科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支持应用型本科这个定位。具体地说,就是怎样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为了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不能停留在研讨的层面上,必须付诸行动,调动校内外专家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不足的部分,删除不合适的课程,增加必要的课程。
夜上海论坛 3.勇于实践。为了完成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有关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抵御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阻力来自哪里?或许来自上级的质疑,或许来自同行诧异的目光,或许我们自己会懈怠,或许授课教师态度消极……
夜上海论坛 在一次高等学校教学研讨会上,某学院的教务处长说:有时,阻碍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骨干教师,因为他们有经验,有威信,有话语权,甚至有一点私心。这门课程他教了一辈子了,熟透了,而另一门课程他没有教过,甚至也不想学了,所以不愿意换。对于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参与者,特别是领导者,必须头脑清醒,大胆决策,该撤的课程就撤,该加的课程就加,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为学生制订的,而不是为教师制订的。
4.敢于创新。大家都在说“特色教育”。何为“特色”?无外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别是人无我有。别的学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不开设或少开设应用软件课程,而我们不但开设而且多开设、开设最新的;别人不太重视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硬件类课程,而我们重视,当我们的毕业生利用所学的技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时,这就是特色的显现,这就是创新的证明。
夜上海论坛 5.周密筹划。在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建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是立论派,负责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另一个小组是驳论派,负责找茬。在两个小组的交锋中,逐步修正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夜上海论坛 6.不断完善。一次修订只是一个循环,不是一劳永逸,不能一成不变,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在下一次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夜上海论坛 需要说明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问题需要讨论,这是正常的,这是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将来还会遇到,因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航向,不能固步自封。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袁方,王兵,李继民.计算机导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摘要:在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 本文分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人才的培养并提出了优化管理制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青年人才 培养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战略。”人才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决定性要素,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一支,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它汇聚了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如何建设一支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是高校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青年科研人才的队伍的建设尤楣丶。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在高校连年扩招以来,伴随着高校学生的大幅增长,高校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增加教师数量,合理配置人才。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根深蒂固,出现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机会资源分配不公,年龄结构老化,已影响到高校的长远发展。专业设置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社会需求萎缩的学科教师出现了相对过剩,而某些热门学科的教师却存在短缺现象。目前,在高校中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还不多,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有些创新团队偏少,制约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实力的提高。
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观念有待加强。目前,高层次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瓶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方法相对滞后,创新性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数量不多。一部分高校没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缺乏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事管理机制,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较慢,导致在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上仍然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难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由于长期以来产生的计划运作模式和管理,资金投入与扶持严重不足,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环境以及工作生活环境亟待改进和完善。
夜上海论坛 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业绩考核体系仍不完善,评价往往唯学历、职称、资历来考察和评估,而实际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往往不加考虑,优秀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成长的政策仍然存在,极大地限制了青年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优化管理制度,为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
夜上海论坛 1、为青年教师打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高校不仅要培养、引进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师,而且要构建高层次人才高地,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覆盖各类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处于黄金发展期,是高校教师中需要支持和激励的重要群体。高校应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激励和引导优秀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
2、实行多元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其学科差异和学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其学科发展和成果的转化需长期的积累,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潜力更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作定性评价。为了使青年科研教师不盲目为应付考核、完成硬指标而低水平重复研究,高校应实施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将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相结合,适当延长考核时间。评价指标设计应尽可能把青年科研教师从过于机械、苛刻的考评标准中解放出来,激发科学研究的内在兴趣,一方面实行分类评价,使其因学科特点不同而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实行同行交流、代表作评价制度,更充分地体现成果的质量和贡献,使青年教师能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沉淀自己的科研成果。
3、采取多样化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和保护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高校应围绕青年教师的不同需求探索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引导并解答青年教师学学术成长道路中的多样化问题。除了住房、薪酬、科研奖励等物资激励外,还可根据青年教师成长阶段的自我发展需求给予工作激励、成长激励等非薪酬激励方式。如:职称晋升方面,对一些科研能力突出、科研贡献重大的青年教师,给予破格晋升通道;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可以选拔、扶持优秀青年教师提前进入学术团队带头人的的行列;自身能力提升方面,可为青年科研教师的高校访学、出国留学、参加高端学术会议等创造条件;个人发展方面,对于管理能力突出的青年科研教师可以大胆提拔至学术重要岗位,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人才
青年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初级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使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呈现周期长的特点,以科研项目为发展平台,制定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构建青年人才培养体系。
夜上海论坛 1、引导青年教师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青年教师入职的前三年属于科研适应期,这时期他们对开展科学研究充满迷茫和困惑,科研方向和目标不是很明确,这时学校要给他们特别的关怀和引导。第一,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老教师把青年教师纳入自己的科研团队中,通过科研活动过程的锻炼,使青年教师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确立科研方向和目标;第二,设立“校青年基金项目”、“青年后期资助项目”等科研基金项目,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科研角色,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夜上海论坛 2、提升青年教师独立承接科研任务的能力。青年教师入职的第四到第七年属于科研发展期,这一时期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相对稳定,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科研方向明确,此时学校应该大力支持,积极推介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如:指导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高层次研究项目,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学校,积极承接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服务。学校可以设立“青年团队建设项目”,培养一批科研团队负责人,为以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复合型人才 多学科交叉
21世纪,以信息、网络和管理相结合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正蓬勃发展,掀起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化浪潮,信息革命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它深刻影响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经济将“实物经济社会”转变为“知识经济社会”,而实现这种社会转型的关键与核心是人的转型。这要求当今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出类拔萃,在其他各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这就是复合型人才。
在教育层面上,信息革命加剧了许多学科日益向纵深和广阔两个方向全面展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理科与文科交叉,工科与理科交叉,工科与文科交叉。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生力量和重要途径,其结果必将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多学科交叉渗透也是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人才培养的一个制高点。因此,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培养能适应国家新世纪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和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希望所在。
一、独立学院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起了高等教育新形式,以其“独、民、优”的办学优势在短短几年间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独立学院与重点大学或品牌大学存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相当大的差距。怎样尽快缩短这些差距,尽快提升独立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独立学院跨越发展,尽快进入国际高水平教育竞争体系。因为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专业设置基本上涉及这些新兴学科,这些新的专业与名牌大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属于应用型学科,比较容易找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由此可见,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赋予独立学院的神圣使命。
因此,我们要研究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就必须紧紧抓住复合型人才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探索独立学院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实施方法。
二、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夜上海论坛 所谓“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这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知识特征: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2)能力特征:一是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发挥其综合功能。二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多元型的人才,重应用、动手能力强的特色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在科学文化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社会的不断发展必将打破专业之间的间隔,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既掌握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相关的专业知识又熟悉社会,既了解国情又了解世界,既知道历史又懂得现实。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人文、社会、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交叉
多学科交叉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学科群的应用过程也就是新学科产生的过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的第二(甚至第三)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三、独立学院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1.专业设置要满足市场需要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当然,独立学院专业目标的设置无须和母体学校一致,因为母体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多年的文化底蕴。独立学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资源独立申报新专业,抓住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背景,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
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交叉学科的渗透
夜上海论坛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框架。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厚基础强能力,以应用能力为主。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底蕴。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兼顾到了人才发展所需的多个领域,有利于创新人才理论体系的完善。因为具有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具有融会贯通、创新的可能,交叉学科课程设置为创新人才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从事跨学科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专业负责人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多学科间的渗透。比如:在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上面,既要兼顾到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涉及网站、数据库、多媒体等等方面的知识.
3.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交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
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它决定塑造人才的模式和学生知识结构。目前,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一个模式,不同学校是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这样可能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可能阻碍学校自我发展、办出特色。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
以学科群组织教学,打造宽口径课程结构,突出应用性,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求。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选修,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既有大学科的共性基础课程,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大框架下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探索从低年级开始实现逐年增加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夜上海论坛 不少独立学院推行的自由选课制度,选课制最显著的特征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智力、兴趣、经济状况等,在课程组合、学习进度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弹性,由被动转为主动,从个性压抑向个性发展的观念转变,使教育从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发展。选课制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自主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只有建立在充分选择机会之上的选课制,才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第一,允许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其他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方向,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决定每学期的学习量,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个人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第三,提供大量不同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跨专业选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同的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第四,应该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等,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并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既充分发挥各学科门类较多的优势,又加强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复合、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交叉、市场营销相关课程与网络、多媒体等专业相关课程的融合等。
夜上海论坛 5.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夜上海论坛 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安排参观、调查,要有系统性的实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思维开放。选取教材侧重视野开阔,民主科学,采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这样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知识与时俱进。
6.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
学科群是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的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独立学院的学科特色,主要由学科设置和布局、学科学术研究重点和专业培养方向、学科发展水平和优势等因素所构成,通过独立学院重点学科和主要学科群的状况来体现。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验不足等局限,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如师资、实验条件等),以此为依托,探索以计算机和艺术相结合为背景的学科群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夜上海论坛 7.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夜上海论坛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了解教学问题、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措施并跟踪验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检查有效保障与监督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手段。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效果、教学信息员收集反馈教学信息等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可以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并且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夜上海论坛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夜上海论坛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薄弱是普遍的问题,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却非常需要既有学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因此独立学院要建立一种使用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使相近学科的教师能更好地交流合作,以共同立题研究、共谋学科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学科群,同时重视教师个体业务水平的提升,开展教研活动,实行帮扶政策,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最终建设一支富有教育理想、高素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张兴.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起源与类型.当代教育论坛.2003.9.
[2]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以浙江大学的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p52-54.
夜上海论坛 [3]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4]赵胜岩等.利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中国冶金教育.2008.1.
夜上海论坛 [5]邹婉玲.选课制是学分制的灵魂[J].教育与职业.2006.24.
夜上海论坛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moe.edu.cn/edoas/website18/02/info1207788984837602.htm
夜上海论坛 [7]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中国独立学院在线.cicol.cn/new/
[9]中国交叉科学网.jckx.ustc.edu.cn/zh_CN
关键词: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制度创新;大学科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18-03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夜上海论坛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夜上海论坛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夜上海论坛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夜上海论坛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夜上海论坛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夜上海论坛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夜上海论坛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夜上海论坛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夜上海论坛 3.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
夜上海论坛 无论交叉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涉及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合作,涉及对现有组织机构的调整,以及学术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目前,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偏重于机构设置、基地建设、经费筹措、项目研究等方面,相对忽视人才培养。实践中,许多交叉学科研究和实验中心单纯进行课题研究,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仅限于项目合作,较少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虽然有些交叉学科研究机构招收研究生,但没有形成有效的跨学科协作培养机制。至于本科生教育,尽管不少大学设置了交叉学科专业,但专业内涵建设、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现在关键问题是通过政策调节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交叉专业建设、开设交叉学科课程,用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合作主讲跨学科课程;打破院系间“各自为战”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理顺院系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院系之间协调沟通和资源分配机制。同时,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关门封闭进行,必须建立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完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真正将交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郝凤霞,张春美.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9).
夜上海论坛 [2]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学报,2005(01).
[3]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冬梅.美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7(03).
夜上海论坛 [5]钱学森.中国大学为何创新力不足[J].青年教师,2009(12).
[6]刘仲林,宋兆海.发展中国交叉科学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