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

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知识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知识管理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知识管理

Abstract: Knowledge management occurs after human beings enter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t present, the service of library literature information has reached the stage of knowledge service. It is critical to raise the lev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training, consulting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iterature; information service; knowledge management

夜上海论坛 随着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逐渐从原始文献层面突破到知识单元层面,这一变革不仅将其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运作方式。本文从分析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入手,探讨知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知识管理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组织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 知识管理的产生

夜上海论坛 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它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经济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知识作为生产资源进入生产中而使之成为资本确立下来。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认为,“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1],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动因。

信息技术大大改进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并使信息交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知识管理夜上海论坛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提出来的,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2],但从各种不同中的表述中,我们发现:知识管理就是组织间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一系列的过程。它是在组织心理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目的就是在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时最充分地利用知识的成果。知识管理力求在知识创新与知识利用方面来服务于实际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从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

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高校与高校图书馆人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把信息资源转换成读者需要的信息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工作人员的头脑里产生了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积累。如何将这些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被多功能的集体所拥有,通过知识中介,促进知识创新,形成智慧,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夜上海论坛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根据知识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建知识库、改进知识检索、改善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

(一)知识库建设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首先得创建知识库,而创建知识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在馆员的中介作用下,能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院系领导,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我们知道,大多数一体化的图书馆系统包含有一个提供有关图书馆运作与读者活动信息的部分。这类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显性的组织知识,用来说明服务,引导运作,或衡量目标的实现。例如,当这些专题数据被加到原有数据库时,专题数据库就产生了。这些资料加上流通与网上评论就可以为潜在的读者提供传播信息的提示。以上情况说明,作为一体化图书馆系统日常搜集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信息、共享信息,以改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现有资料创造知识,就会增加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价值。同时,外部的知识库也可以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几年前,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老师在发表学术著作时选择了质量为上、而非数量为上的标准,通过图书馆信息来决定他们将在哪一种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论文。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理论与研究知识库的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数字化网络参考服务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

(二)知识检索

夜上海论坛 在创建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必须改进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用来改进、检索和传递组织知识的,它往往是通过创造专家网络来实现的。这个网络是由个人与他们需要的专家组成,进而构建一个有共同兴趣的集合体。一种方法是由来自几个高校的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网络,他们在一起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另一种方法是创造黄页。按照专家各自不同的特长,分成几类。除此之外,组织内部交叉培训,或与其他部门互相交换也是必要的。

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已经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来改进目前图书馆的服务,以加强知识传递。虚拟图书馆强调服务的主动性。比如有选择的信息流通与有选择的文献传递。另外,研究咨询人员也会把研究团队的知识与虚拟图书馆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确认有用的研究信息,并把研究信息直接传递给读者。

夜上海论坛 技术创新能改进知识过程。如英国石化成功运用电视会议,减轻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维修效率。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图书馆早在1990年的组织活动中即把E-mail当作一项战略资源来对待,结果使他们的组织效率大大提高。[3]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检索时效性要求高,针对性强。如果不能即时地根据用户所需输出知识,那么,不仅会让创建的知识库失去价值,浪费资源,而且将会给教学、科研乃至领导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多角度的检索点,使之具有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实时数据更新等功能的检索系统。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数字资料进行分类、索引、管理、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搜索、浏览、下载、运行等应用服务。[4]

(三)改善知识环境

夜上海论坛 创建知识库、构建强大的知识检索系统之后,还必须改善知识环境。馆员主要是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与传递的环境。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的关于读者的默契知识能够被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所分享,那么就会出现更有效的图书馆主页。为了创造一个能够支持这种知识的环境,管理人员必须在员工之间创造有效的联系方式,必须能够提供信息资源。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是改进知识环境的一个好例子。它除了向其他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有效链接外,还支持数字信息、出版项目在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整个组织传递文件的过程中提供接口。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电子出版项目都在这种合作性环境中受益。同时,图书馆还可额外获取内在价值很高的信息源。[5]

(四) 管理知识资产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每年都对它们的知识资源进行内部审计,但在审计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登记物质财产和容易数量化的活动,而对它们的知识财产获得的最大回报,却没有审计过。对于如何评估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如何评估存在于他们活动过程中及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如何评估它们通过电子方式获取的与日俱增的信息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相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知识资产的管理。如日本Kao公司和夏普公司就开创了一条创造与利用组织知识的途径。[2]这两个公司都定期地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会,讨论资源重新配置,然后迅速在全公司范围内决策。

三、结语

夜上海论坛 在知识管理和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首先,知识管理主要是以目标为导向。组织目标改变了,知识管理也会随之改变。其次,从读者的角度讲知识管理则活跃得多,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更容易开启对话。第三,传统图书馆试图要求每个人做所有的事情,而知识管理则是要求工作相对集中并且有选择性。第四,知识管理关注知识的时间价值,这也是过去高校图书馆所没有的。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图书馆本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一直都在努力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有的甚至创造出了很多经验。但是,这些工作相对于图书馆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而言,其作用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当人们对寓于文献这一载体之中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之后,继而由此展开的工作便有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0-25.

夜上海论坛 [2]李伟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夜上海论坛 [3]CHARLE T TOWNLEY.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libraries[J].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1(1):16-20.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知识管理

Abstract:Knowledgemanagementoccursafterhumanbeingsentertheeraofknowledgeeconomy.Atpresent,theserviceoflibraryliteratureinformationhasreachedthestageofknowledgeservice.Itiscriticaltoraisethelevelofknowledgemanagementinuniversitylibrariestomeettheneedsofteaching,training,consultingandscientificdecisionmaking.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iterature;informationservice;knowledgemanagement

夜上海论坛 随着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逐渐从原始文献层面突破到知识单元层面,这一变革不仅将其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运作方式。本文从分析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入手,探讨知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知识管理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组织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产生

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它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经济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知识作为生产资源进入生产中而使之成为资本确立下来。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认为,“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1],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动因。

信息技术大大改进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并使信息交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知识管理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上海论坛 可见,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提出来的,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2],但从各种不同中的表述中,我们发现:知识管理就是组织间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一系列的过程。它是在组织心理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目的就是在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时最充分地利用知识的成果。知识管理力求在知识创新与知识利用方面来服务于实际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从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

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夜上海论坛 高校与高校图书馆人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把信息资源转换成读者需要的信息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工作人员的头脑里产生了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积累。如何将这些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被多功能的集体所拥有,通过知识中介,促进知识创新,形成智慧,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夜上海论坛 根据知识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建知识库、改进知识检索、改善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

(一)知识库建设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首先得创建知识库,而创建知识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在馆员的中介作用下,能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院系领导,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我们知道,大多数一体化的图书馆系统包含有一个提供有关图书馆运作与读者活动信息的部分。这类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显性的组织知识,用来说明服务,引导运作,或衡量目标的实现。例如,当这些专题数据被加到原有数据库时,专题数据库就产生了。这些资料加上流通与网上评论就可以为潜在的读者提供传播信息的提示。以上情况说明,作为一体化图书馆系统日常搜集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信息、共享信息,以改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现有资料创造知识,就会增加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价值。同时,外部的知识库也可以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几年前,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老师在发表学术著作时选择了质量为上、而非数量为上的标准,通过图书馆信息来决定他们将在哪一种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论文。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理论与研究知识库的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数字化网络参考服务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二)知识检索

夜上海论坛 在创建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必须改进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用来改进、检索和传递组织知识的,它往往是通过创造专家网络来实现的。这个网络是由个人与他们需要的专家组成,进而构建一个有共同兴趣的集合体。一种方法是由来自几个高校的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网络,他们在一起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另一种方法是创造黄页。按照专家各自不同的特长,分成几类。除此之外,组织内部交叉培训,或与其他部门互相交换也是必要的。

夜上海论坛 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已经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来改进目前图书馆的服务,以加强知识传递。虚拟图书馆强调服务的主动性。比如有选择的信息流通与有选择的文献传递。另外,研究咨询人员也会把研究团队的知识与虚拟图书馆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确认有用的研究信息,并把研究信息直接传递给读者。

技术创新能改进知识过程。如英国石化成功运用电视会议,减轻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维修效率。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图书馆早在1990年的组织活动中即把E-mail当作一项战略资源来对待,结果使他们的组织效率大大提高。[3]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检索时效性要求高,针对性强。如果不能即时地根据用户所需输出知识,那么,不仅会让创建的知识库失去价值,浪费资源,而且将会给教学、科研乃至领导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多角度的检索点,使之具有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实时数据更新等功能的检索系统。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数字资料进行分类、索引、管理、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搜索、浏览、下载、运行等应用服务。[4]

(三)改善知识环境

创建知识库、构建强大的知识检索系统之后,还必须改善知识环境。馆员主要是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与传递的环境。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的关于读者的默契知识能够被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所分享,那么就会出现更有效的图书馆主页。为了创造一个能够支持这种知识的环境,管理人员必须在员工之间创造有效的联系方式,必须能够提供信息资源。

夜上海论坛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是改进知识环境的一个好例子。它除了向其他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有效链接外,还支持数字信息、出版项目在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整个组织传递文件的过程中提供接口。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电子出版项目都在这种合作性环境中受益。同时,图书馆还可额外获取内在价值很高的信息源。[5]

(四)管理知识资产

夜上海论坛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每年都对它们的知识资源进行内部审计,但在审计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登记物质财产和容易数量化的活动,而对它们的知识财产获得的最大回报,却没有审计过。对于如何评估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如何评估存在于他们活动过程中及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如何评估它们通过电子方式获取的与日俱增的信息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相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知识资产的管理。如日本Kao公司和夏普公司就开创了一条创造与利用组织知识的途径。[2]这两个公司都定期地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会,讨论资源重新配置,然后迅速在全公司范围内决策。

夜上海论坛 三、结语

在知识管理和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首先,知识管理主要是以目标为导向。组织目标改变了,知识管理也会随之改变。其次,从读者的角度讲知识管理则活跃得多,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更容易开启对话。第三,传统图书馆试图要求每个人做所有的事情,而知识管理则是要求工作相对集中并且有选择性。第四,知识管理关注知识的时间价值,这也是过去高校图书馆所没有的。

传统的图书馆本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一直都在努力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有的甚至创造出了很多经验。但是,这些工作相对于图书馆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而言,其作用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当人们对寓于文献这一载体之中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之后,继而由此展开的工作便有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0-25.

夜上海论坛 [2]李伟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夜上海论坛 [3]CHARLETTOWNLEY.Knowledgemanagementandacademiclibraries[J].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2001(1):16-20.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教师;知识管理

1前言

夜上海论坛 知识管理已逐渐受到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之相关的研究及书籍近几年陆续出现,越来越多企业也纷纷相应成立相关的岗位,以落实执行知识管理的工作。许多组织都在着力于通过知识管理以改善企业效率,在各组织中积极推广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技术架构为基础建立框架,用以对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合作。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不像从前一样只能靠口述或是文字来传授知识。在信息化的环境中,高校教师能选择更多方法辅助本身的教学活动。相对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获取上也有更多的选择,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更生动的知识传授方式,更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渠道所替代,高校教师也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将教师自我知识进行条理化管理,使其教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2个体知识管理

何为知识管理?Galbreath认为知识管理应由个体开始、其次为组织的个别单位、跨领域或跨单位、全方位的实施,最后逐渐扩展到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及知识的转换和创新进行管理,一方面,将知识视为物体,另一方面也将知识视为一种过程。就其主体而言,进行知识管理者可能是个体或组织,由此便形成所谓的个体层次或组织层次的知识管理;就其手段而言,知识管理不单是技术问题,还有一部分是策略问题,同时也强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总而言之,知识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循环过程,只有结合科技与人,兼顾内容与过程,才能促成真正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应由个体做起,目的是帮助个体更有效率地将知识付诸于实践,以协助组织的发展。个体的知识管理可以将个体兴趣和工作需要作为其出发点。个体是组织的基本单位,个体知识管理即是组织知识管理的基础,它与组织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是每一个体的工作,知识管理者的例行工作需要搜寻、利用、创造以及分享,因此应鼓励所有的员工都能管理知识。在终生学习时代中,个体不但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现有知识的消费者,而且后者的作用更加明显。个体为何追求知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进而提升个体自身的能力,并在组织中占居一席之地。此外,个体除了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外,还应积极投入到知识的创新中去,努力创造出新的知识。第一,知识计划:秉持自我负责态度确立完善的知识计划,并妥善做好目标、时间以及情况三方面分析。第二,知识评价:对个体知识管理整体方案进行自我评价及总体性评价。第三,知识展现:此过程主要包括对信息和知识来源的识别。前者包括对个体已掌握知识的分析及个体对新知识的需求分析,后者则涵盖对查寻到的信息来源可靠程度的分析。第四,知识产生:针对各类的知识形式,如文本、演说、图书资料、影像作品、多媒体课件以及学习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与知识体系的建构。第五,知识传播:知识传播过程主要涉及与他人的信息与知识的沟通和交流。在个体间知识的沟通互动之中,其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工具大多依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第六,知识运用:个体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一种适当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第七,压力与缺失管理:通过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对其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并能从发现的错误中不断总结。

夜上海论坛 3高校教师的知识管理

夜上海论坛 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个体隐性知识外显化的过程。由于高校教师个体知识有高度的经验性、脉络性与内隐性,因此为了提升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特别需要通过外显化与理性化的努力,才能使此种看似庞杂、无价值的隐性知识,得到系统性的整理,以增进其流通性与可接近性。有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身为高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包括信息运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即教师也要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查询教学资料,并加以有意义和有系统的组合,并且能与师生互相分享,以丰富和强化教师教学能力。高校教师身为一个知识工作者,对于社会全体知识进步的推动与探索,相对于其他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责任。高校教师在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上面,更应该有积极作为,不但能够管理个体知识,并且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管理知识,成为掌握时代知识的主人。以高校教师身处的环境而言,知识管理也有其重要意义:第一,从知识管理流程的视角定义:知识管理主要包含知识的判别、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分享以及知识的储存等流程。以高校而言,需了解哪些是有用的知识、摸清获得知识的渠道、建立高校知识流动与分享的渠道,最后还需整理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知识,以书面或电子方式建档。第二,从知识管理的目的角度定义:知识管理能增进组织获取更新知识的绩效,并解决复杂或重复的教学与行政作业。第三,从知识管理功能的视角定义:知识管理就是如何更高效地管理高校的智慧资本或知识资产,能将高校的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有效的运用,以累积高校的无形学术财富,从而能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夜上海论坛 4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BillGate指出知识管理要有完善的功能必须有工具加以辅助才行。其基本的几个条件包含资料库、档案以及电子邮件和工作流程的应用软件。此外,还包括了特别搜寻的功能。Graham则认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类沟通方式,因此它被视为沟通技术革命的产物。此种沟通技术的革命,通过信息技术来不断创新知识,并提供传播与扩散渠道,使知识的普及与应用更加便利。这样的变化也使得人们学习方式发生转变,逐渐进入了以信息化学习手段学习的环境,一种运用网络传播、获取学习信息及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管理存在四方面的影响:其一,可以很方便地延伸个体在组织内部的网络;其二,可以提供一种快速学习别人知识的途径;其三,信息技术可以方便提供对知识的快速获取、更新以及存储;其四,可以使得结构化知识在组织内部向垂直和水平两个纬度快速扩散。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已融入个体在知识管理的要素中,造成个体在处理信息的模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第一,多媒体的应用使信息型态的转变。所谓多媒体,是一种以电脑为中心结合所有已知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影像、视讯等,是各种资源的结合体。以往单独存在的书、杂志(文字)、录音磁带、电视、电影、录像带,通过多媒体的整合能呈现不同一般的效果。第二,信息搜寻、纪录、内部查询的便利性与可扩充性。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过去从内部资料库搜寻的资料,也就是个体整理过的笔记、图片、摘要等以及外部资料(图书馆、杂志社等)更加快速与便利。也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互相沟通交流,并且累积大量知识加以活用。第三,信息储存空间的改变。传统上对个体资料库的建立以分类卡为基础(包括个体的藏书、书报剪辑、讲义目录、会议记录等),而当个体资料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物理储存空间有限,对资料的保存和检索就会变得特别困难。但是信息技术在资料储存与处理能力上更有助于解决知识凌乱多变及难以保存的问题,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知识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及贡献。第四,将信息做结构化系统分类。由于个体所属的专业有所不同,传统的知识分类尽量采取较简单且易于检索的方式。而运用结构化的分析架构,可依据运用数据库技术和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对已有知识做分门别类的安排,并可对个体在知识的创造及运用的衔接上起到协助作用。

5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策略

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是指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如何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判断其所具有的显性、隐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整理、储存、传播以及创造。其目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教师知识储备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管理,从而提升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升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目的。第一,高校教师要很好进行个体知识管理,高校首先应该建设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心,比如建设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应用,网络教学资源中心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也给教师也提供了一个获取各种教学资源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咨询课程与教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中心的帮助,培养自我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第二,使用专门的软件来进行个体知识管理。由于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大部分教师对概念地图等知识管理软件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教师知识管理的技术和软件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相关软件应用能力。第三,高校教师可以享用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相关网络搜索技术,下载电子书籍和相关期刊网上的学术资料等方式来获取相关专业信息;还可以登陆专业的学科网站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此外散布在互联网中的许多专业论坛也是高校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很好补充。第四,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或者及时聊天工具,如QQ、MSN、E—Mail、BBS、个体网站等建立虚拟社区来促进彼此之间的知识共享。在教师虚拟社区内,教师围绕共同的主题发表各自见解,进行知识分享。在同一虚拟社区汇集的教师越多,社区内所集聚的知识也越多,其学术价值也越高。在虚拟社区内,高校教师可以将自己获得的相关知识上传在QQ空间中,供大家转载、阅读,也可以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点滴教学经验和不足以微博的形式让同行借鉴和评论,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和专业水平。

作者:李乐婷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万利平.云时代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