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管理类专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从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可知,本课程的定位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因为它是一门以物流管理、民航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航空专业特色的课程;它以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为目的,对空运危险品的收运程序,各种危险品运输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危险品的基础知识和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危险品基本专业技术知识、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航空危险品运输奠定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这门课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据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学科基础,结合民航物流类专业的实际,将本门课程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合适。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1.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
2.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夜上海论坛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 管理类专业 顶岗实习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职院校设有众多的专业,各自针对的社会服务对象不同,不同行业的不同专业,对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服务于所有行业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反而是顶岗实习最难做的一个专业。本文就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二、高职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
(一)顶岗实习时间安排
夜上海论坛 1.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的教学大纲,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大部分学校都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第6学期进行,与毕业实习一起完成。这种安排,能减少学校对学生实习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但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利。在前5个学期的教学进程中,使学生失去了提前认识企业、认识社会的机会,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知识有脱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
2. 顶岗实习安排在第3学期。根据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有些学校把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3学期,如果班级较多,则分第3学期、第4学期分别进行。相比安排在第6学期,增加了学生社会实习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年增加到一年。使学生在进入专业课教学以前就有了半年企业实习的经验,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
夜上海论坛 3. 顶岗实习分段安排,多次进行。各校没有统一的模式,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进行短期的顶岗实习,分多次进行。好处是灵活机动,有针对性,顶岗实习目的明确;不利的是实际操作不容易,较难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岗位。
(二)顶岗实习的企业类型与顶岗实习的内容
夜上海论坛 1. 顶岗实习的企业类型: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对于学校主要安排学生在这二类型企业实习,能与社会实际接触,也符合将来毕业后的就业企业及岗位。
2. 学生在生产型企业实习的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等。
夜上海论坛 3. 学生在服务型企业实习的内容: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协调等。
(三)顶岗实习的任务
(1)企业认知:熟悉实习企业基本操作知识和操作要求、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流程;在熟悉技术要求及流程的基础上,了解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及项目的过程。
(2)岗位责任认知:学习公司企业内部的各种相关生产规章制度,理解各工作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操作技术员的综合、协调作用,了解岗位工作职责及相关岗位的工作有关的内容。并体会在全过程中岗位工作的职责。
夜上海论坛 (3)设备操作及认知:掌握各生产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掌握各种设备的管理知识,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能够熟悉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并能够进行维护与故障排除工作,学习具体的操作技术方法,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全面工作能力。
(4)安全生产管理:熟悉公司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掌握安全防范要点、处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发事件,能够做好安全管理防范的关键工作,保证安全操作。
夜上海论坛 (5)产品质量管理:熟悉公司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掌握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能够做好质量管理关键点的控制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夜上海论坛 (6)服务质量管理:熟悉公司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掌握服务质量的测量方法、对服务质量不合格的处理方法,能够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关键点的控制工作,保证服务质量。
(7)顶岗锻炼:能够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顶岗实践锻炼,综合管理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达到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三)顶岗实习岗位安排
夜上海论坛 对于管理类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中进行,在这两种不同企业类型的实习中,存在着众多的岗位,我们把这些岗位可以简单地分成:
1. 管理类岗位:适合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是企业各层级的管理岗位。顶岗实习的学生还缺乏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岗位数量少,职责重,很难安排多人实习。
2. 操作类岗位:是企业的基层岗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有大量的岗位需要工人上岗操作。企业根据生产或服务的需要,人员数量可灵活调整,能安排较多人员同时上岗。但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定的要求,不利于管理知识的实践,但能锻炼人,对熟悉企业的基本操作流程有帮助。
3. 综合类岗位:是职能管理部门的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有一定实际动手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比较适合管理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同样这种岗位在企业中数量少,不能大量地安排学生。
夜上海论坛 三、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从高职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目前还有相当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夜上海论坛 (一)顶岗实习学生学什么
顶岗实习学生学什么,学生清楚吗?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的目的是要学校和学生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知识,需要的是什么人才。只有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与企业紧密结合,才能清楚应该学什么样的知识,是对企业有用的,是自己将来有用的。
(二)顶岗学习如何安排学生
顶岗学习如何安排学生,主要是集中还是分散实习的问题。对于一些工科类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找一些大型的企业,就能一次性安排整个班级的同学实习。但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却是一件难事。前面已经简单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的内容和任务,一般企业很难容纳全班同学,更不能按照同学的需要出发来选择合适的岗位来实习。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是分散为主,学生在各种不同企业实习。这些企业分布广泛,不一定集中在某一地区,甚至分布在全省各地,有些还会出省,给实习生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夜上海论坛 (三)学生实习期间如何管理
分散实习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如何来管理这些实习的学生,是各个学校不变的课题。
1. 学生的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不管是哪个学校都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生平安归来,实习就算成功了。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出了意外,那就是重大的事故。如何从法律上保障老师和学生的利益,还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解决。
2. 实习指导老师如何联系学生。虽然现在的通信发达了,学生都有手机、QQ等联系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还是不能够及时地联系到学生,学生不能做到主动地联系老师。个别学生还是会很长时间与指导老师失去联系,怎么解决。
夜上海论坛 3. 实习过程的管理。校内指导老师如何保证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指导学生实习,提升同学们的实习质量。校内老师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
(四)企业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起到什么作用
说清楚些,大多学校与实习企业还不是一个紧密结合体,大部分企业与实习学生的关系像是一个简单的雇佣关系。实习学生就是企业的一个员工,一个临时工,与学校没有很多的关系。企业指导老师也像是一个师傅,并不能认真完成学校对实习学生指导的要求,更多的是企业工作上的要求。
夜上海论坛 四、管理问题探讨
(一)管理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管理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还很不成熟,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做法。对于工学结合,任务导向,顶岗实习的各种做法各有各的高招,很难找到一家成熟的做法。
管理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企业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没有企业的实践知识,就谈不上对企业的管理。
夜上海论坛 理论与实践的并重,是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应有的知识结构。提出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为“二一二一”培养模式,即“基础理论学学期,顶岗实习一学期,再专业理论二学期,管理实践一学期”的培养模式。供大家探讨。
(二)从法律上保证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
1. 学生与职工同等工作,但报酬不同。作为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与企业的职工一起承担岗位工作,但在不同的企业里,报酬的差别是较大的。作为实习学生,报酬比在职员工低也能理解,是正常的现象。但在不同企业里,报酬差距过大,对同班的同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2.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安全。学生的安全问题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最好的办法是在重视安全教育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费用来源可以是学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学生。这样的做法固然好,但不规范,有些学校就没有这笔费用开支。没有强制的措施,也会造成很多同学实际上没有购买,等出了问题,学校、企业就比较被动,给学生家庭带来灾难。
3.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正常休假。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该享受各种假期。但现实的问题是实习企业本身对假期就不规范,企业每周上班6天很正常,每天加班也很正常,如何保证实习生的正常休假就成了问题。企业对于学生的管理如果有别于本企业的员工,则就不是真正的顶岗实习,成了特别的员工了。在这里要说的是,在学生还没进企业前一定要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下去的学生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碰到困难就想回头。当然也要提前与企业领导或企业指导老师沟通,对于如何安排休息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样比较好。
夜上海论坛 4.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安排。生活安排的好坏,可以说直接关系到顶岗实习的成败。学生在学校中生活有规律,大学食堂饭菜品种多,质量有保障,宿舍里洗澡方便、还有上网的条件。但企业里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有些还要自己租住,增加费用。对学生来说,要付学校住宿费,实习期间还要租房住,这笔费用也不好处理,一般是学生自己付。吃饭、上网等都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出台有关“大学生企业实习规范”的政策性文件,来规范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在实习期间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处理办法,从法律层面来保障各方的利益。
(三)利用互联网建立学生实习平台
利用互联网建立学生实习平台,实现学校、校内指导老师、顶岗实习学生、企业、企业指导老师的实时互动。在调查指导老师和顶岗实习学生时,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不及时,渠道不畅通。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如何及时把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并得到及时解决。成为实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大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学生实习交互平台。这个平台可设立以下几个模块:实习企业模块、学校模块、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平台模块、学生与学生交流平台模块、学生实习记录平台模块等。并通过实际使用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块的各项功能。
在管理上通过建立实习平台的有关制度,确保同学每周在平台上进行交流,老师每天都能在平台上得到学生的实时信息,实习中真正实现师生的双向沟通,学校与企业的双向沟通。并能及时解决实习中所碰到的问题,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夜上海论坛 五、结束语
高职管理类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问题,各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根据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实习,相信都能找到合适的模式,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符合当地经济建设要求的管理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何玲. 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20).
[2]郭献山,顾晓伟. 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现代企业教育,2011(24).
关键词:航空危险品运输;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程定位;教学设计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34-02
夜上海论坛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成长和壮大,企业和社会对危险品航空运输需求量大增,空运危险品无论是在类别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以锂电池运输为甚。2012年国内航空公司国内航线危险品运输量为18.3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45%;港澳台航线危险品运输量为1.2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3%;而国际航线的危险品运输量最大,为21万吨,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52%。国内航空公司运输各类危险品数量中,非限制性锂电池(包括锂电池设备)的运输量最大,占危险品运输总量的95.8%。2012年全国机场危险品吞吐量为48.3万吨,占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0%。其中危险品国内吞吐量为21.5万吨,占危险品总吞吐量的44.4%;国际吞吐量为26.8万吨,占危险品总吞吐量的55.6%。和危险品运输量的井喷式增长相伴随的是因危险品运输不当而发生的财产损失事件也显著增加,如:2012年3月20日,国航CA1742(成都-杭州)航班达到杭州机场后,一件旅客托运行李在行李传送车上冒烟自燃。经查,冒烟自燃的行李中有一块锂电池被刺破,是因锂电池内短路引起自燃,这幸亏是在地上,财产损失小,如果发生的空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民航运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国内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危险品运输课程。本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完善民航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毕业生的业务素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有利于为民航货运业培养专门的人才。
一、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为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课程或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课程。在航空运输类方面,有关危险品运输的依据主要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简称:TI、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简称DGR、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R1),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的院校较多,如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航空危险品运输选修课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必修课程。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民航运输专业开设了危险品运输;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民航运输专业开设了民航危险品运输等课程;同时其他非民航高校有的也开设了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就开设了此课程。
夜上海论坛 二、课程定位
夜上海论坛 从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可知,本课程的定位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因为它是一门以物流管理、民航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航空专业特色的课程;它以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为目的,对空运危险品的收运程序,各种危险品运输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危险品的基础知识和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危险品基本专业技术知识、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航空危险品运输奠定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这门课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据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学科基础,结合民航物流类专业的实际,将本门课程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合适。
三、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夜上海论坛 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见表1)
夜上海论坛 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四、结语
航空危险品运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学习实践能力,而且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民航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定位、教材应用及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民航运输教育事业做出一丝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军,吴燕子.港口运输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