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乡村治理综述范文

乡村治理综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治理综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治理综述

第1篇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综合治理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29-01

1.农村配网低电压的原因

1.1 农村配网基础设施不健全

夜上海论坛 我国农村配网设施运行年限普遍较长,变电站的数量和分布也多有不足,中低压供电线路的供电范围较大,但是供电线径较细,而且随着供电年限的增加线路老化现象严重,输电距离长,输电容量小,配电变压器容量难以满足农村用电需求,造成农村配电低电压现象经常发生。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农村65% 的用户用电容量不足0.8kVA,86% 的农村低压供电半径超标,75% 的低压主输电干线的线截面积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

1.2 农村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

夜上海论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就造成了农村用电需求的增加。彩电、电脑、冰箱等高功率家用电器逐渐走入农村百姓家,打破了农村以前仅仅是使用白炽灯照明的用电模式,这些家电的普遍使用造成了农村的供电设施配备与用电需求严重不匹配,农村配置电容量不足,电网无功缺额越来越大,导致无功功率在输电网路大规模输送,从而引起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愈发严重。

夜上海论坛 1.3 农村用电特性引起低电压

因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平常家中多是老人和小孩,用电量不大,而且较为稳定,农村电压也能够达到正常供给。然而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农村用电量短时间内大量增长,尤其在灯火通明的除夕,电灯、电暖气等家用电器的大量使用,造成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工作负荷严重超载,进而造成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的出现。

1.4 供电设备运行维护不到位

夜上海论坛 保证电压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综合性较强,电网的结构、供电的能力、用电性质的判别以及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这些都是保证农村正常供电必不可少的因素,忽略以上因素,不能做到对各因素的透彻分析,就可能形成管理漏洞,进而影响供电质量。可能出现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未调挡,变电站母线未调压,无功补偿装置未充分投运等现象,进而引起农村供电电压不足的现象出现。

1.5 农网建设改造不彻底

夜上海论坛 农村配网自建设改造以来基本处于无投资的状态,线路、变压器等基础设施使用年限过长,而且基本都处于带病运行的状态,明知道农村配网存在低电压问题而无力治理。伴随着国家体质改革,新一轮的农村配网改造正在积极进行,对农村配网改造的投资也逐年增长,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正在逐渐缓解,然而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存在已久,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治理是很难实现的。

1.6 改善项目落地困难问题

夜上海论坛 近两年在解决人口密集城镇配网低电压问题的时候,时常发生改建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居民以影响正常生活、影响自身健康为由,阻碍配电变压器的修建,出现了一方面居民用电电压低,一方面又拒绝改善低电压状况的局面。

2 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难点

2.1 做到建立综合治理的组织体系

根据具体的治理项目建立严格的组织体系,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门的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并且明确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的工作职能。同时要求各个辖属区域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责任到人,确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保证工作的层层落实,从上到下的确保治理工作正常、高效的开展。

夜上海论坛 2.2 做到严格的运行管理

夜上海论坛 在实际工作中,要确保农村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电压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客户端电压进行实时巡查,并建立相应的巡查制度,同时建立完善电压质量监控网络,应定期对电压质量和负荷进行实测,根据实测数据掌握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如发现电器设备接头接触不良等缺陷,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准确掌握各配电设施的运行机理和工作特性,并对低电压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建立电压质量问题查找、分析和提供相应的整改措施等相关工作相统一的管理体系。如果发生三相负荷不平衡,配电变压器挡位不当或者迂回供电等故障,造成农村供电电压不足,要对故障进行及时处理,采取相关措施消除低电压现象,并提交书面故障报告,对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以便于治理。在农村地区开展有序用电宣传,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用电,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指导居民用电错开高峰期,进而保证农村居民可以正常用电,同时减少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的发生频率。

2.3 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在制定低电压治理方案时,要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以及地方电网公司关于农村配电网络改建的相关政策和技术建议,根据待治理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努力确保治理即达标。在项目安排方面,优先治理均户用电量小、低压供电半径长的区域进行治理,优先治理人口密集的区域,优先治理95598投诉受理的区域。设计治理方案时,要根据治理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和供电半径,对于导线截面和供电半径的选取,要根据手册进行查询,例如,满足10kV 的线路供电半径,乡村夜上海论坛不宜超过15 千米,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乡村不宜超过500 米。不仅如此,选取过程中还应根据线路的载流量,电流密度以及线路末端电压偏差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综合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的计算分析。对于导线截面的选择,电网架空主干线应大于95 平方毫米,低压主干线导线截面面积应大于50 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面积应与相线截面面积相同。在进行缩短供电半径工作时,可以调整重负荷线路,重新分配现有负荷,并根据投入和产出比,适当增设变电站。

2.4 做到组织有序

农村配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任务相对繁重,施工作业点较为分散,战线较长,同时易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治理工作时,一定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有序安排,严格落实治理方案的各项工作,加强对施工力量的组织,以确保可以顺利、成功的完成治理工作。治理完成后,要对工程进行数据实测,现场询问,座谈交流,以评估治理工程是否充分发挥效益,是否可以彻底的消除低电压问题。从项目立项方面来看,是否存在治理标准偏低或者选型不当的问题,是否存在因永久性施工缺陷,进而影响设备,造成运行故障的现象,为以后的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夜上海论坛 2.5 开展对线路及台区电压监测分析工作

随着scada 系统及台区用电采集系统的运用,使得基于电压采集的大数据分析变为可能。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系统基础数据进行处理,从低电压台区所在线路、发生时间和累计天数进行综合分析。以监测数据分享为依据,对低电压台区进行精准定位,为配网申报改造项目提供依据。

夜上海论坛 2.6 确保配网建设改造精准投入

在低电压台区监测定位的基础上, 配合配网规划及网架建设需求,强化配网建设精准投资。特别是对中压线路半径超过15km 的10kV 线路,要增加上级电源点布置,改善网架结构;对于户均容量不足2kW 的台区,要选择负荷中心进行增点、增容。

3 结语

为了保证农村配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实际的治理工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突破治理工程中的难点,努力开发新的治理技术和方案,为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工程提供更好更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原因;措施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夜上海论坛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家用电器所带来的便捷生活。然而千瓦级以上的电器大量使用,也使农村用电需求的节节攀升。加上许多地区电力设施的落后,造成农村电压不够稳定。这不得不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关于低电压现象的投诉日益增多,由之造成的不满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如何治理农村“低电压”,提高电能质量水平,就成了民生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当务之急,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一环。我国之前的农网改造技术相对落后,改善电能质量水平方案和技术相对单一。

夜上海论坛 1农村低电压原因分析

1.1技术原因

夜上海论坛 在对农村“低电压”原因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后发现,高峰时段电压偏低的现象确实存在于部分农村低压地区,个别地区甚至连正常供电都难以保障。以季节划分,夏季为这种现象的高发期。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是全年用电的高峰期,负荷电流超出了平时的水平,最终导致配变重载或超载,尤其是配变负荷三相不平衡的出现。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集中使用是配变负荷达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因此电压不稳定的现象十分频繁。除人为用电原因外,地形狭长的农村地形和不够集中的村落分布,使部分10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增加,造成部分线径较细的线路或负荷偏重。因此,要解决现在部分农村的“低电压”和电能质量过低的困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夜上海论坛 (1)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

由于建设进度较慢,建设水平不高,我国农村的配电变压器相对城市普遍偏小。加上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导致农村配变无法适应急速提升的农村电力消耗,在越来越多的高功率电器的普遍使用中已经超负荷运作,因此农村电压过低的现象才会频繁发生。只有重新更换大容量的设备,提升其配电变压能力,才能够应对用电高峰期。

(2)三相不平衡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村地区在装电表的时候,供电所通常缺少对三相负荷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欠缺考虑。居民的两相表的安装不够严谨。同时单相农机的使用也加剧了电压降低和三相不平衡的现象。这都是在应对农村“低电压”时的需要详细考虑的问题。

夜上海论坛 (3)电路使用年限过长,导线线径小,电能效率低

我国农村建设电网的时间比较久远,再加上缺乏足够专业人员,维护工作没有到位,改造滞后。这些共同加剧了电路的老化速度,随之带来的各种损耗使农网电压极不稳定。

夜上海论坛 (4)电源点缺乏合理布局,供电半径超过适用范围

部分电源点受制于投资成本和地理条件,布局不够合理。个别地区10kV供电半径过长,造成末端电压偏低。例如,部分乡镇村居在建设时考虑不充分,缺乏长远眼光,建设过程中乱象丛生,最终导致民房过于密集,部分台区离负荷中心过远,增加了低压供电半径,引起末端电压偏低。

1.2管理原因

夜上海论坛 (1)改造难度大,用电量激增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农村电网管理难度高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复杂的电网结构给线路架设增添了不小的困难,加上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农村电网的管理建设举步维艰。农村电网管理以及“低电压”现象在电网体系中长时间得不到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农村用电的问题和隐患。与此同时,不断增多的功率电器,也加剧了农村用电供需的矛盾。

(2)缺乏有效及时的管理机制

“低电压”现象的检测标准和系统管理在我国农村迟迟未能完善,因此难以对“低电压”进行科学分析。农村急需建立系统的电网数据检测和分析制度,来使农村“低电压”现象的管理工作科学化,使治理方案的执行高效化。

2农村低电压的具体治理措施

2.1技术手段

依据农网实际状况,以改善农村低压客户的电压质量为中心,协调中低压互补,从而优化电网无功补偿能力,使电压在稳定条件下工作。然后在农村部分地区大力建设综合补偿网络,为无功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最后要对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进行优化补偿,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容量,实现线路末端电压的提升,促进电压的稳定。有如下几个方面。

夜上海论坛 (1)增大线路的导线截面,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

我国山岭台区的农网改造普遍落后,建设标准过低,对此可以适当减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加长10 kV线路的长度,加大导线横截面。在这些地区进行大面积更换线路导线,同时保证导线截面大于50mm2。针对个别低压线路负荷分散、供电半径长的问题,可以采取安装低压调压设备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2)提高设计标准,合理规划配电变压器布点

夜上海论坛 在一些山岭区及部分未进行农网改造的“低电压”台区,可以适当增加配变布点。而针对负荷较小、相对集中的山区,则采取单相变压器供电的方法。如果部分客户居住分散,难以进行电源的统一布点,就应该以低压调压器进行调压的方式来供电,从而改善“低电压”现象。

夜上海论坛 (3)在“低电压”区增设无功补偿装置

在治理农村“低电压”现象时要以改善农村低压客户端的用电质量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地区的情况区别对待,以中低压协调的方式对电网电压进行补偿。为此,应在部分农村地区安装无功优化补偿装置,一方面,可以在感性负荷密集地区建设集中式自动无功补偿站;另一方面,还要对线路末端的电压进行调节,对供电半径超过15 km的10 kV线按需配备线路调压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10 kV线路末端电压质量。

2.2管理手段

夜上海论坛 (1)加强中低压配网的运行管理,增加配变的巡视次数和检查力度。对电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查,及时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分接头。停电检修计划的制定要与线路及配变地区结合起来,根据农村不同的季节特点做出应变。

(2)重点关注低压用户的用电需求,尽力避免三相不平衡发生。加大对低压用户报装接电的管理、充分分析营销数据,合理制定装接容量。结合营销流程,对单相用户所接相别进行清晰分类,对分相用电量进行量化分析,结合现场数据测量,对单相用户所接相别做出及时更改,最终实现对三相不平衡问题的控制。

(3)为低压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减少居民关于“低电压”问题的投诉。

可以采取建立居民联系卡机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在居民间进行联系和回访,第一时间了解居民供电的难题,确定具体解决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居民的不满,及时帮助用户摆脱“低电压”所造成的不便。

3结束语

电力工程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必须得到高度关注。农村用电负荷的剧增,是使得“低电压”现象在多地区反复出现的直接原因。只有坚决依照规划,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才能够促进农村电网工程改造有序进行。同时建立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的常态机制和专项工作,保障实地考察和及时回访。只有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才能遏制“低电压”频繁出现,优化农网供电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炜.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3(30):52-53.

第3篇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常德地区养老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德市养老院老年人建立档案120人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生活照顾,干预12个月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功能独立康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时,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护理干预 ;养老院;生活质量

据全国老年办消息,到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6亿,占总人口数的12%,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总数为4.37亿[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养老院已成为目前大多老年人的归宿。但目前养老院缺乏专业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夜上海论坛 本调查是在常德地区3家养老院老年人的健康档案中,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结构为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5±21.21)岁。其中60~70岁老年人60人(50.00%),71~80岁56人(46.67%),81~90岁4人(3.33%);男58人,女62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语言表达,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3、排除精神障碍、认识障碍、重症及疾病终末期患者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夜上海论坛 研究人员通过与老人的交谈、沟通,征得老人的同意和配合后,说明干预的目的,评估包括老人的一般资料、健康行为、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功能独立程度,评估结束后,发给健康手册。

夜上海论坛 1.2.1.1干预组

安排经过培训的1名医生和2名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和针对性干预。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帮助老人建立情绪宣泄渠道,用积极的情绪引导老人建立平衡的心理状态;采用放松疗法,对有心理问题的,联系心理医生,给予治疗。(2)健康行为干预 告知老年人不良健康行为的威胁和危害性,鼓励老人建立健康行为,如按时进餐,保持适当的体重,每天6小时以上睡眠。戒烟、戒酒。指导养老院按规范制定食谱。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疾病的患者应有针对性的食谱。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量等。定期评估效果。(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对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老人进行训练,包括穿衣、进食、如厕、沐浴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4)慢性病管理 指导按时服药,必要时作好药物标记。强调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第1月每1周1次,第2-6月每2周1次,第6-12月每1月1次。同时发给健康管理手册。

1.2.1.2对照组

只发健康管理手册,由养老院护理人员提供生活照顾及定期培训指导。

1.2.2评价指标

1.2.2.1健康行为评价健康行为评价[2]主要包括:经常吃早餐,饮食规律,保持适当体重、适当睡眠,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饮酒、不抽烟。

夜上海论坛 1.2.2.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该量表[3]程度分为四级:完全自理、有些困难、需要帮助、完全不能自理,分别赋值1-4分。分值越高,表示自理能力下降越明显。

1.2.2.3心理功能评定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作为老人的心理功能评定指标。包括20个条目,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的症状,反映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精神运动和抑郁的心理障碍。每个条目均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1.2.2.4功能独立性康复程度评估 包括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两部分,共16个小项 [3]运动功能包括:吃饭、洗澡、穿衣、排便等。认知功能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流、记忆力。程度分为6级,按独立完成、部分独立、需要督促、一些帮助、很大帮助、完全帮助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独立程度越差。

1.2.3资料收集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2名护士进行资料收集,强调收集前先和研究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并征得老人的同意和配合后,说明干预的目的,要求。当场发卷当场回收。

在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时各发放问卷1次。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回收率100%。

1.3数据处理

用EpiDate3.0录入和计算机逻辑核对方法,发现错误,及时修正;用SPSS 15.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