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法理学价值分析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问题式教学模式(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这种方法主要将临床实验问题作为基础,以全体护理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指导护理实验教学教师的参与下,围绕特定的护理学专题或者具体的研究病例进行临床诊治和护理方法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学习过程[1]。随着广大人民健康模式观念的更新,整体化和系统化的护理已经成为社会需求,对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沟通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护理学是护理教育的主题,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无法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2]。因此,如何调动护理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于本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PBL模式教学,效果卓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3-2014年于本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90人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将入选受试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42人,分别应用PBL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由教师向学生进行课程讲解和示范护理实验知识,进行实验教学。而观察组则采用问题式(PBL)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带教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数量的问题,于前一课时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复习教学内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提供系列开放性问题,此为提出问题具体步骤;(2)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的查询,通过大量资料的筛选寻求最佳答案,将入选学生进行随机分组,针对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式讨论,指导教师对学习任务进行划分,制定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进行共同分析和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3)完成学习后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护理实验实践操作联系,分小组进行讨论;(4)带教老师对每组讨论进行点评,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认识更加深刻,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各小组间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扬长避短;(5)根据每组学生的讨论内容汇总记录,形成实验报告。
1.3 观察指标 (1)阶段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建立考试题库,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命题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大于80分为优;60分至80分为良;60分以下为差;(2)针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对综合素质进行评定;(3)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评价问卷调查,从课堂气氛、学生间沟通、师生间沟通、主动参与四方面进行调查,每项0~5分,程度随分数升高而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阶段考核成绩 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5.83%,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率为71.43%,两组学生阶段考核成绩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1,P
2.2 实验报告成绩 观察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为(92.69±3.86)分,对照组为(84.64±4.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
夜上海论坛 2.3 教学方法评价情况 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评价问卷调查,分别在课堂气氛、学生间沟通、师生间沟通、主动参与方面进行评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问题式教学法(PBL)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并将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3-4]。而后Schmidt 教授详细论证了PBL模式的优点,并倡议在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模式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教育方法。直到上个世纪末,在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PBL模式进行教学,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问题式教学法的课程[5];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PBL模式。目前,PBL已经成为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并多学科广泛应用[6-7]。PBL模式又称“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围绕某临床实际问题等,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研究性学习[8]。PBL模式是纵向教学方法的一种,其以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临床双方面的拓展横向知识,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深刻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练就更加熟练的临床问题处理本领[9]。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种慢性疾病,难以治愈,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血压控制,因此,针对该病的管理模式非常的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为探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特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为(50.21±1.26)岁;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为(50.24±1.2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高血压患者;②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夜上海论坛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给予患者血压检测、高血压知识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措施为[2]:①针对患者的性别、性别、身高等资料建立完善的管理档案,方便查看。②健康锻炼: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③根患者血压监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④定期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知晓率和依从性。⑤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夜上海论坛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P值
2.结果
夜上海论坛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相比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症,引发的机制非常复杂,与患者的遗传、精神状况、生活习惯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症状表现为头痛、心悸、头晕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需要给予关注[3]。
夜上海论坛 高血压患者的典型症状就是血压较高,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的状况,会对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非常的重要,一旦治疗不合理或血压控制不当,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疾病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严重威胁[4]。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至关重要,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同时,还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密切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慢性病管理模式,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古继红.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6(1):188-189.
[2]张一英,李安乐,邵月琴,等.上海嘉定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谱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1):870-872.
[3]张伟华,曾广民,胡海霞.社区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伴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1):825-827.
夜上海论坛 把“法理学”视为“法学理论”的代名词,也许是可以成立的。但它同样没有解决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问题。因为,当前流行的各种版本的“法理学”,几乎都是若干理论板块(法的概念、法的历史、法的价值、法的运行、法与社会等)的简单堆积,至于各个理论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深究。
夜上海论坛 近几年,在思考“法学理论”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又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并由此引发了多种不同的观点。比如,有学者相信两者是一回事,即法理学就是法哲学;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可以截然分开的两码事,即法理学与法哲学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即法哲学是法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等等。
夜上海论坛 其实,单从字面上看,“法理学”之“理”与“法哲学”之“哲”,在汉语中,都是含义宽泛的术语。比如,传统中国有“理学”,后来还有“新理学”。但传统中国却无“哲学”这个概念,更无“法哲学”概念可言。概而言之,“哲学”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概念,“理学”倒是一个中国本土的范畴,二者分别出自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如果仅仅通过词义上的辨析来厘清汉语中“法理学”与“法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并进而为“法学理论”学科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知识体系或理论体系,恐怕将难以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共识。
夜上海论坛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路径来深入细致地探讨“法理学”与“法哲学”的关系,比如,从学术史的角度、“知识考古学”的角度、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等等,也许都会推进学术界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但是,如果只想更有效地理解“法学理论”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则不妨通过一种更古老的视角,即从价值与事实二元划分的认识论出发,来重新审视“法学理论”的内容到底包含了什么。
夜上海论坛 简单地说,所谓“法学理论”,就是关于法的基本理论或一般理论,也可以简称为“法理学”或“理论法学”。在本文看来,它的内容大致可以一分为二:法律哲学与法律科学。
其中,法律哲学关注的对象是法的应然问题,即关于“法律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研究法律哲学的基本方法是价值分析。有关法的本质问题、本位问题、伦理问题、价值问题;有关自然法、上帝法、神法、人法的问题;有关天理、天道的问题;有关权利、正义、自由等等之类的问题,甚至女性主义法学、批判法学等等西方后现代主义法学关心的问题,只要它涉及到“法律应当是什么”这一主题,都可以归入“法律哲学”的范围。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探讨,没有终点,也不大可能获得某种“科学”的结论。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反复的交流与不断的对话,有可能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群体,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达成共识。
至于法律科学关注的对象,则是法的实然问题,即“法律是什么”的问题。研究法律科学的立场是价值中立,它坚持实证主义的或科学主义的研究路径。这里的实证主义既可以是逻辑实证主义,也可以是经验实证主义。从逻辑实证主义出发,可以获得关于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解释等问题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大致可以归属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研究范围。从经验实证主义出发,关注的主要领域是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现实主义法学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交叉科学研究,比如:法律与科学技术、法律与经济发展、法律与生态环境,等等。在关于“法律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大致可以获得一个实证意义上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