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从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看,除了一小部分企业主动社会责任报告外,很大一部分是受外力推动而报告,如加合国全球契约,或者在国资委、行业协会、证交所等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的要求或推动下。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看,满足主管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的要求是很多企业做报告的重要目的和用途;还有一些企业做报告是为了宣传和公关,提升自身形象;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跟随社会责任报告潮流,或者作为广告宣传的工具来制定和社会责任报告。随着报告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报告的作用,并将其用途多样化,如有的企业将报告用于更好地与客户、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沟通,赢得认可与信任;有的用于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回应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的期望;有的将报告作为自身社会责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将社会责任报告配合公关宣传,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还有非常少数的企业将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加以运用,或者是把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其社会责任管理的一个部分来运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企业到底为什么要社会责任报告,目的和用途是什么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报告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尽管不同企业报告的原因不同,但报告所发挥的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作用、推动企业改善社会责任表现的作用都应该得到重视。为了报告而报告则会失去报告的意义,无论是报告的企业,还是评价报告的机构,都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是否一定要社会责任报告?还有其他选择吗?
夜上海论坛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原则上说,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一定需要告诉别人自己如何负责任,只要坚持负责任的开展工作就行;就像一个好人不需要到处告诉别人自己是好人,只要继续做个好人就行了。但是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和劳工问题使得社会对跨国企业,进而所有的企业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和消极假设,特别是一些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劳工或者公平竞争方面的恶劣作为,导致了公众对企业重大社会和环境影响知情权的要求,这进一步促使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主动”披露其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企业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方式,以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创造环境。
既然公众要求的是企业的信息披露,而报告的作用是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那么就可以找到与报告作用类似的方式。ISO 26000提出了很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方式,或者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可信度的方式,比如以各种方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请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相关活动、召开利益相关方会议、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内部通讯等社会责任相关信息,都可以起到与报告类似的作用。这对没有能力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尽管如此,编制报告还有具有积极的意义,报告可以作为所有这些活动的总结和提升,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的提升。
如何编制报告?
夜上海论坛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企业设立专门部门来负责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有的请相关咨询机构或研究机构来帮助编制社会责任,有的聘请公关公司来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从编制报告的依据看,很多企业依据国内外各种社会责任倡议来编制,如联合国全球契约、GRI指南、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国资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南、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南、纺织工业协会的CSC9000T等等;也有一些企业从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实践出发来编制报告。从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看,多数报告都介绍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制度,反映企业在劳工、环境和社会公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少数报告全面反映企业在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消费者、公平运营实践、及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报告侧重反映企业做得比较好的方面;对于负面的信息,多数企业选择回避。从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看,多数以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少数领先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告有机结合,以综合报告的方式出现,这也将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综合报告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运营而存在的,而是应该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正常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02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汽车工业、重化工业、房地产、电力工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加上随之而来的城镇设施的建设的加快,助推了煤炭行业的发展。但是煤炭的过渡采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煤炭行业如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从2012年开始,定于每年5月份召开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2013年度共有14家大型煤炭企业了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实践中是否报告以及报告质量如何已经成为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重要依据。截止2013年6月30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煤炭行业企业一共有39家,其中沪市29家,深市10家,2013年有17家公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文以这17份报告为样本,对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与问题做如下的陈述和阐析:
夜上海论坛 一、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从历年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统计来看,自2009年度至2012年度维持一个上升的趋势,2013年度较2012年减少一家,从2011到2013三年连续披露的上市公司有12家,从历年的披露数量来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充分说明煤炭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见表1。
表一:煤炭上市公司披露数量统计表
夜上海论坛 资料来源:2009——2013年煤炭企业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报告编报标准不统一。统计发现,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主要包括: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3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08)、《编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6)、《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等。其中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G3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使用率很高,总体上来看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标准并不统一,甚至还有部分企业没有采用外部标准而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夜上海论坛 2013年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的17份报告中没有任何编制依据的占17.65%,有编制依据的占82.35%,其中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G3为依据的报告占41.18%,其次是中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分别占17.65%和11.76%;再者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相关披露规范。编报标准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报告形式的五花八门,篇幅长短不一,涵盖内容不一致,语言不统一等,报告之间缺乏可比性。见表2。
夜上海论坛 表2:煤炭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报依据统计表
夜上海论坛 资料来源:2013年煤炭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善,负面信息披露不足。从17家煤炭上市公司的报告来看,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没有达到传递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仅强调企业有履行社会责任而没有披露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且披露内容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数据。以神火股份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例,披露内容包括六项,股东和债权人权益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服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职工权益保护、公共关系和社会公益事业。这六项内容中,大部分都是泛泛而谈很少涉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内容空洞,无法令人信服,感觉在走过场。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中,对节能环保指标方面无任何量化数据,并且没有披露相关的具体环保措施。
另外,大部分的企业仅披露好消息,对公司盈利情况,慈善事业,社区贡献以及员工培训等进行大幅报道,而有关生态环境的修复,资源开采率,安全事故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内容一笔带过。如4月份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中煤集团公司上海大屯能源公司孔庄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被困,经全力抢救,其中3人成功获救,4人死亡。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该矿防治水措施落实不到位,7432材料道工作面掘进作业导致采空区透水。但在中煤能源的201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该事故的只有一句话“为深刻吸取4.10事故教训,公司组织开展了煤矿防治水专项安全检查。”对事故的原因,善后处理工作只字未提。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更是对广大投资者的误导和不负责任。
夜上海论坛 4.社会责任报告通过第三方独立验证的很少。从2013年披露的17家报告来看,只有3家通过第三方验证,中国神华、潞安环能和中煤能源。不经过第三方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是没有足够的公信力的,没有较强的可用性。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更没有对社会责任报告必须通过审计的规定。
夜上海论坛 二、煤炭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改进措施
1.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企业是否重视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理念,所以从根本上提高报告的质量,就要从根本做起。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监管混乱,事故频发,乱采乱挖现象严重,为什么用“带血的煤炭”来形容中国生产出来的煤?为什么煤老板到处挥金如土?为什么地陷在不断发生?显然这是因为中国的煤矿缺少社会责任感,因此,必须改善煤矿生产的形象,加强社会责任理念。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环境来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作为强有力的权力机构,在该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国内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大煤矿安全事故的惩治力度。另外,煤炭行业监管部门等应切实负起责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机制,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有力的奖惩措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奖励,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处罚,增加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再者,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尤其是媒体舆论的导向。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周围社会环境存在着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故社会舆论和监督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看似为企业的责任,实为与企业相关的利益团体共同的责任,只有通过各方的积极沟通、协调与合作,在符合既定的条件下寻求整体利益最大化,才能确保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披露的到位实施。
2.加深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价值的理解。
图1 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
夜上海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这样描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工具。见图1。作为沟通和交流平台,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以下三个主要作用:①向社会公开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②有助于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的履责表现;③通过企业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共同推动企业履责行为。作为内部管理工具,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以下三个作用:①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内部形成责任文化;②重新审视公司经营的理念、制度和方针,规避社会责任风险,发现新的增长机遇;③进行内外部对标,发现企业经营短板,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对报告的价值有这样的阐述:如何从报告得到最高的价值?我这里没有去写最好的报告,报告的组成应该会产生一些价值。我们第一个建议,很多公司,很多人会把报告视为对外沟通的工具,事实上它也有这样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管理工具,而且它的管理工具的作用比对外沟通的作用更重要,你要先说就必须先做。编写报告也是很好的机会加强内部的沟通和管理。
综合来看,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体现在外部沟通和内部管理两方面,外部沟通主要是指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提高品牌价值和企业影响力。内部管理主要是指促进管理者发现内部管理的不足,规避社会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软实力。但是大部分企业未能清楚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潜在价值,片面的认为报告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为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刺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外部信息沟通,而忽略了报告在内部管理上发挥的作用。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报告的编辑过程和内容取舍上:编辑的过程更像是资料堆砌和剪辑,内容以褒扬和叙述为主,缺乏自我解剖和客观量化数据,这样的报告企业自然无法从其过程中获取最大的价值。只有当企业把编制报告作为一个发现价值的过程,才能通过编制报告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价值。只有将报告与责任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社会责任报告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步。
夜上海论坛 3.统一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框架。由前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编制框架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这就使行业内缺乏可比性,编制内容过于随意,主观性强。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由各个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是非常多的,其中既有在全球应用广泛的G3标准,也有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和本国社会责任发展状况制定的国家标准,更有各个行业组织或者协会根据本行业的社会责任特点制定的行业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准则,甚至还有个别公司有自己的内部编制标准,所以在这种编制框架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之下,自然使企业之间的社会责任报告不具有可比性,各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借鉴财务制度的作法,类似全球有统一的财务报告系统,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也需要统一的编制标准,这样有助于杜绝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之间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可比性,深化报告的意义,切实提升社会责任报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4.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审验。未经过第三方审验的社会责任报告,它是不具有较强的可用性的。现阶段我国没有强制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相法律法规,更没有要求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报告审计的相关规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煤炭企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大多数是没有经过第三方审计的。未审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给了企业有机会夸大事实的机会,导致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和可靠性下降。但这种情况是不能容忍的。社会责任报告审计是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必然要求。独立第三方鉴证的目的,是为确保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增加社会责任信息的可信度,使之更加符合重要性、均衡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换个角度来说,企业为取信公众,使社会责任息披露有所回报,对社会责任审计也有主动需求。可以说社会责任审计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关键领域,也是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完善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峰.我国矿产资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上市公司的证据[D].长江大学,2012
[2]韩一杰.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唐健,张敏.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1(12)
[4]何丹,王晓银.基于G3版指南的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J].财会通讯,2013(2).
夜上海论坛 [5]李泱.从境外交易所经验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和发展[J].证券市场导报,2011(6).
夜上海论坛 [6]余晓梓,尹经纬,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解析[J].中国商界,2010(6).
夜上海论坛 [7]谢和平,刘虹等.煤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J].中国能源,2012(4).
夜上海论坛 [8朱金生.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
夜上海论坛 [9]游善生.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与思考[J].煤矿安全,2006(10).
夜上海论坛 总体上讲,2006年以前,中国企业对综合性非财务报告的了解并不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了可持续发展报告。较早关于这方面报告的中国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01年了《2000年健康安全环境报告》,并延续到《2005年健康安全环境报告》,从2006年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随其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到2006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明显增加,2006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元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家电网公司了中国中央企业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得到国务院总理批示的鼓励和支持。
夜上海论坛 据《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7月10日,在中国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内的综合性非财务报告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44家,它们已经累计的报告数量则超过170份。
夜上海论坛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全年共有19份有关2005年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向社会,是2000年到2005年共6年报告数量的近2倍。而有71家企业了2006年度的报告,截至2008年7月10日,2007年度报告的企业已达88家,已超过2007年总数,预计到2008年底,这个数字还会有比较大幅的增加。
夜上海论坛 已报告的144家企业的属性构成见表1,从表1中我们看出,报告的国有大型公司和上市公司数量比较多,这与自2006年以来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规定的出台具有较大的相关性。
表1中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国有大型企业/国有控股公司、民营企业了报告,它们又同时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重复统计,我们将国有大型企业/国有控股公司中4家报告的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4家报告的上市公司统一都归类于上市公司统计。
表2给出了这些企业的地区构成,从数字中我们看出,报告企业数量居于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福建、上海、广东和浙江,均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而报告的企业已经遍布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夜上海论坛 表3根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划分标准(2006年)制成,表3反映了报告的企业的行业分布,其中一些企业经营业务比较广泛,跨越了几个行业。对于跨越了几个行业的公司,我们将其归入占公司业务比重最大的行业。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力分析
在以中国业务为主要报告内容,并且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关的报告的驱动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为公司形象,其次分别为支持政府政策、企业领导者意识和舆论压力,而消费者压力、非政府组织力量、社区影响和供应商要求处于最后四位,见表4。
夜上海论坛 2007年7月,《WTO经济导刊》对近50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展开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访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依次为:1、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2、中国区领导的远见卓识;3、总部要求;4、企业形象。
夜上海论坛 这表明,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原因为适合中国区发展需要。而对于已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并不是其所特别关注的;但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则把“企业形象”看得相对重要。
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动力可概括为:1.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政策:中央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2.响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第十八条特别提出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即“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同时,一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也通过报告的,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良好效果。3.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突出主营业务、加强联合重组和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企业效益水平有了突出的提高,先进的国有企业开始全方位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报告则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4.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交流的客观需要: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在海外拥有业务,在业务、交流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海外利益相关方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财务信息。
夜上海论坛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依据和审验情况
我们选取了15家央企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样本,对这些报告的审验情况进行了统计。
1.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有5份报告说明了公司在编制报告时依据了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虽然比例仅达到33%,但是从这些报告的时间来看,凡是在国资委出台该意见后的报告均说明了依据国资委意见来编制报告,预计在该意见出台后,将有更多的中央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他们必然会依据国资委的意见来编制报告。
2.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参考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的企业有13家,占比高达87%,还有一些报告中指出了对联合国全球契约和其他行业指标的参考,可见中央企业在参考国际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3.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版)进行对标的企业有11家,占比达73%,一般在报告编写参考了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企业都进行该项对标工作,因为这也是G3版指南中的一个要求。
4.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包含独立、专业的第三方审验机构进行审验的报告共有3份,仅为20%。
原因分析如下: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对报告审验还不了解,对审验机构也不熟悉。其次,企业对报告审验的作用还不清楚,也看不到审验能够产生的作用。再次,审验需要费用或许也是目前较少企业选择对报告进行审验的原因。最后,目前中国企业还处于首份报告的阶段,进行规范的报告审验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夜上海论坛 5. 在进行统计的15份报告中,包含利益相关方评价(有的报告表述为专家意见、第三方评价、相关方证言等)的报告有8份,超过一半的报告选择了这种方式。
夜上海论坛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同时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评价对企业报告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表明了这些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重视。
夜上海论坛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夜上海论坛 第一,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将不断增加。
夜上海论坛 首先是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列中。
其次,已形成倡导报告的积极政策环境。例如前已介绍过的国资委《指导意见》中的倡导要求。2006年9月2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明确上市公司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应对职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指引》采取了自愿信息披露制度。2007年4月,上海银监局正式印发了《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开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以提高透明度和银行信誉等。
夜上海论坛 最后,已经报告的企业通过报告的,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更多的企业报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夜上海论坛 第二,报告内容、质量、规范性将逐步完善。
已经报告的企业通常都已经建立了定期报告的制度,那么随着这些企业第二份、第三份报告,在报告内容、质量和规范性方面都会有所进步。随着利益相关方对企业报告提出要求,企业迫于压力也会对报告的内容、质量和规范性方面下功夫。
第三,在华跨国公司CSR报告也呈现出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