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影创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微电影创作的首要步骤是剧本创作,它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如何让主题和故事情节不落俗套,这就需要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在确定好主题和故事情节之后,必须把它写成剧本,这种文本格式小学生未曾学过,只有通过网络自学,并改变自己惯常的写作思维和方法去编写,这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另一种表现。最后,还要把剧本转化为分镜头,对小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是最困难的,学生以前未曾考虑过怎样用镜头来表现剧本内容,未曾体会过镜头与文字的差异:有时一段复杂的文字只需要一个长镜头就可以表达,有时一句短短的话却需要几个分镜头来体现。一组学生一般只有一部DV摄像机,这更增加了构思分镜头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像导演一样去思考镜头的机位、演员的表演,以及影片的蒙太奇思维等。这一过程是最具“头脑风暴”的,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此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二、传递正能量
一部微电影,要表达什么、弘扬什么,是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小学生涉世未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对于事件的对错、现象的美丑辨别不清,所拍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明确的观点,有时连自己拍摄的微电影要表达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对所要拍摄的内容进行研究:影片中的人物做法对吗?你对影片中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影片结尾对人物或事件的对与错是否有明显的观点表达?让学生在创作小组中交流探讨,或向家长请教,或在书籍和互联网中寻求答案。经过思考和探索,学生制作出来的微电影就会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作为创作团体中的一员,学生在创作中思考、探索,对影片内容深有感触,所受教育也最深,而其他学生在观看影片时,由于与创作者年龄相仿、心理特点和想法相近,加上影片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影片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三、磨炼意志力
一部微电影的制作,撇开其他步骤不说,单“正式拍摄”就已经花掉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小学生控制能力差,拍摄过程容易笑场,拍一个镜头可能要NG好几次;一个小组一般只有一台摄像机,对某些多机位拍摄一次就能拍完的镜头,实际操作中学生要停下好几次,利用仅有的一台摄像机从不同的机位来拍摄,演员也要重复演几次,这无疑增添了拍摄的难度,延长了制作时间;学生的拍摄时间一般定在周末,如果其中的某位学生不能如约前来拍摄,那下周同一时间整个团队未必能按时继续拍摄,原因可能是某位学生的家长要带小孩出去办什么事,也可能是另一个兴趣班时间有改动等。微电影创作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已经如此耗时,可以想象,完成全部创作对小学生而言是多么艰巨!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困难而中途放弃了,但也有更多的学生坚持下来并成功制作出一部部微电影,他们的意志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磨炼,得到了提高。
夜上海论坛 四、建立团队意识
夜上海论坛 校园微电影创作,是一个团队的运作:它需要组织者的统筹帷幄,也需要队员的分工协作;它需要队员有铁的纪律和精确的时间观念,也需要队员有强烈的团队意识,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而以上这些,恰恰是大多数小学生所欠缺的。校园微电影创作,让学生“不得不”去建立这种团队意识,否则将无法如期完成创作。笔者执教的班级有个以陈圳晓同学为首的团队,准备拍一个反映老人摔倒后该不该扶的微电影《扶不扶》,笔者本来对该团队抱有很大的期望。三周以后,查问进展,竟然连一个镜头都没拍出来,究其原因,说第一次是陈圳晓迟到,第二次陈圳晓临时换角色,一个队员因为自身的角色由男2号降为配角,想不通而闹矛盾;第三次是一个队员没来,原因是“陈圳晓第一次也迟到了”。哭笑不得后,笔者只能把队里的成员全部找来,告诉他们:团队就是一台精确运转的机器,每个队员都是机器的一个组成部件,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同样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机器都不能正常运转……这个团队最终如期完成了创作,作品虽不太理想,但还算完整。笔者觉得,能够让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学会去建立起团队意识,也就足够了。
夜上海论坛 五、提高综合能力
夜上海论坛 1.电影美术的作用
在这之前还得有必要阐述一下美术电影的作用,电影美术是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与制作的一种专门化美术创作,一部影片艺术效果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觉取决于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因而,电影美术师应该在导演对于电影的整体构思下和演员、摄影等工作人员一起合作来完成电影在造型上的完美呈现,从而设计、制作出富有时代感、地方感,有一定性格特征与生活气息的人物、景物,以便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应。而电影美术创作的内容与要求也是十分关键的,电影美术史在进行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事先要将文学剧本中关于人物形象、环境以及服装效果等文学描写经过一定的构思与手段转化为具体形象。电影美术师之于一部影片在总体上的造型涉及到人物造型与景物造型这两个方面,也是十分主要的两个方面。电影美术师的另一重身份就是美工,其工作任务主要是设计电影的布景、服装道具以及选择与影片合适的外景。第一,布景。电影造型的关键手段之一就是布景,其提供了剧中人物的活动的一个环境。一部影片造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电影布景制作技术质量的高低。而外景则是现有内景的一个补充和外延,同时也是电影场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电影为了追求更为强烈的表现力与纪实性越来越重视在外景的拍摄,可是在利用外景的时候得注意其应该相对的集中,进而缩短摄制的周期。第二,化装与服装。化装和服装是电影美术中另外一项格外重要的任务,站在艺术角度的层次上来讲,对色彩的如何运用化妆师十分讲究,色彩在化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三,人物化妆与服装的协调与统一,要与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保持一致,因而不协调的调子或者过大的反差都会在瞬间影响受众视觉美感的获取与享受。在电影中,服装专门服务于演员角色,同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将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身份等特征体现出来,还可以凸显时代、民族以及地域等特征,其与影片的题材息息相关。
2.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美术确保了影片的艺术性与典型性
电影艺术中最为基本的因素就是形象,而电影展示给受众的第一感就是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动物以及器物等。一般来讲,一部优秀的电影作用不仅要有好的导演,而且其内部形象要求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从而让受众有一种愉悦感。塑造美好的艺术形象不仅可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而且给能给受众美的享受,让受众觉得电影中的场景似曾相似,似乎还在眼前。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美术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作业。譬如《白毛雨》、《地雷战》、《从奴隶到将军》、《高山下的花环》、《黄飞鸿》、《佐罗》、《双面人》、《少林寺》等等优秀影片都具有十分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冷库卑劣的黄世仁、机智勇敢的阿诗玛、顽强淳朴的觉远、善良老实的杨白劳以及正义智慧的佐罗等等都给受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栩栩如生、难以磨灭,可以在受众的心中呼之欲出。尽管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由演员扮演的,可是一旦进入角色后的演员形象就不是演员本身了,一切都是景观化妆师、导演等人员依据剧本的内容而使其美术化、艺术化后得到的一种形象了。因而,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时候要考虑美术对剧本内容的美化作用,对演员形象的美术处理。美术处理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和美术作品的创作相差无几,也就是要确保演员在原来形象的基础上设计、创作出和剧本相符合的艺术形象,同时这对美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美术修养,在尊重美术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制造出的形象要给受众一种美的享受。譬如经典作品《哪吒闹海》,这是我国现代知名画家张仃的一部突破传统画却极富装饰意味的影片,可以说是色彩典雅、勾勒十分到位。在这部影片中的哪吒、龙王以及李靖的形象生动而优美,可以说是雅俗共存。再譬如获得金质奖的动画片《牧笛》给人直觉上的感受就是大写意的水墨风格,这部作品中牛的形象启发于国画大师李可染笔下,而青蛙、鱼虾的形象则是受到齐白石的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影中的形象在经过艺术加工后极度简练。牧童的形象勾勒借助于相当简练的线条,天真可爱小孩形象的刻画还离不开用赭石颜色稍加渲染的皮肤;牛的形象则用的是极为简单的湿墨。这些相对优秀的影片可以为受受众带来一种健康而美的视觉享受,从而激发受众思想上的共鸣。可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还在于生动感人艺术形象的塑造。而美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美术也处在飞快发展的阶段,电脑技术较为广泛地运用到影视中,不少电影使用三维形象的动画演员使得其看起来和真实的形象相差无几,这打破了人工绘制过程中无可跨越的横沟而拓展了电影意识所要表现的范围。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借助于美术手段所制造出来的形象更加符合剧本的要求,不仅可以表现虚幻与现实的形象,而且灭绝的过去与将来可能出现的形象也可以得到展现。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美术的发展也将不断提升,电脑制作技术也将会慢慢趋于完善化,而由人绘制出来的电影形象也将更加的真实与动人,表现性也越来越强,慢慢地取代真实演员的形象,这将是电影界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总的来说,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关于文学剧本的编写、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剧中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与刻画,都离不开美术的巨大作用,即便是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也还得重视美术效果的作用,注重演员身着服装与场景是否和谐,是不是可以凸显人物的主要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影片大放光彩。
夜上海论坛 3.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美术较好地确保了影片场景空间与艺术道具的艺术感
夜上海论坛 在电影这门艺术中,人物重视活动在一定的场景空间中,就连舞台剧也还还需要一定的道具与背景。譬如室内的茶几、下雪的布景等等。而在故事影片中,场景空间也就显得更加关键了。场景需要和人物身份、性格、活动变化以及活动时间相符合,而场景的选择、加工与设计一般都是都美术工作者来执行的。一部优秀的电影是环境、人物、道具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与协调,从而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焕然一体的艺术效果,给人真实自然的艺术美感。譬如在《水浒》里面,场景的占地就达到了六百亩,涉及到自然环境、建筑以及人工环境等等。可是按照剧本的内容,美术工作者经过仔细的挑选又将场景具体为:京城区、梁山区以及州县区。此外,在这部影片中演员服饰、道具的选择与设计也是由美术工作者执笔完成的,大面积应用灰色系统使得人物淡雅、自然的平民式风格得到了体现。可是当李师师和燕青会面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穿着暖色调的绣花服装,色彩艳丽而不显浓烈,从而将一个身陷风尘而又侠义有情的女子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来了。而身着黑色短服、手拿板斧的李逵性格中正直豪放的人物特征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然而要是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忽视没事字电影环境与道具中的突出作用,电影的艺术性与可视性也就得到了很到很好的体现。不少电影力求凸显的题材,可是衣服都是全新的,不仅衣服有棱有角,而且演员娇声娇气,让观众感觉极不真实。如果说道具、形象、服装以及光色更多地注重外在感官效果的话,那么电影中的意境美更加注重的是作品内在的综合性因素。所谓的综合性因素就是演员、衣服、道具、环境以及光色等组建而成的点、线、面、虚实、色以及动静等因素相互影响而达成的协调、统一的关系。这种综合性关系会对受众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让受众可能会忧伤、喜悦,可能会激动、愤慨。而调动受众内资情绪的这种综合关系与美术作品中意境形成的原因也是一样的。譬如影视作品《妈妈再爱我一次》、《激情燃烧的岁月》、《》、《小城故事》等都有不错的意境让受众观而生情、观而又忘情。同时也存在不少影视作品粗俗滥造,这是由于制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美术规律,使得演员大笑大哭,本以为会极大的激发受众的情绪,可是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让受众大生反感之心。
二、总结
在姜文的电影世界中,他并不喜欢采用按部就班的线性叙事模式。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就给了观众四个顺序错乱的“拼图”,而观众则必须寻找到将拼图放回合适位置的方法。而《一步之遥》中,尽管故事的发展顺序也基本按照开端、发展、、结局的方式,但是姜文使故事的段落被分割或重复了,这是不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的。但是只要观众稍加回味,便能为之赞叹。例如在马走日向武六求助的那一段,书房的下半部分变成了金灿灿的沙滩,马走日在窗外看见了大海,这是插叙马走日与武六之前相识的画面。由于马走日的腿被武六踢断,不得已与他们分别,此处出现了武六目送马走日坐火车离去的画面。在影片的最后,当马走日说“不知道后来这武六怎么着了”的时候,这一画面又重新出现,火车上的马走日渐行渐远,而武六的脸则淹没在三次蒸汽之中。在前面已经有了大量的死亡、暴力情节后,姜文依然给影片安排了一个温情,具有希望的结局。除了插叙之外,影片中还使用了大量的留白,叙述每每在时就戛然而止。如“花域总统”的选举到底是如何选法?细节刻画得特别丰满的赛二爷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完颜英的“初嫁权”是怎么被牛大爷用出去了?竖弯钩怎么从复旦大学外文系的学生变成了的经纪人?这些迷惑都若明若暗地在观众脑子里徘徊,促使观众在观看完影片后加以回味。
二、虚无主义的运用
姜文久负“硬汉”的盛名,尤其是在《让子弹飞》中展现了张麻子高昂的力量与永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后,欣赏姜文电影便是寻找一种伟岸的雄性力量,似乎已经成了观众一种牢固的欣赏心理定势。但是仔细审视姜文的几部电影,便不难发现虚无主义的色调在姜文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如,在争议不断的《太阳照常升起》中,故事既真实又荒诞不经,似乎正是为了印证费里尼那句关于梦境是唯一的真实的论断;在写实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也能发现魔幻主义的蛛丝马迹。在《一步之遥》中亦会发现虚无主义的运用。
夜上海论坛 在电影的开始,已经死去的马走日就对读者缓缓地解释莎翁的“tobeornottobe”。他认为人生中必定有许多事情,要么是“这么着”,要么是“不这么着”。但是经历过一番生死劫难,他显然已经意识到,有的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在整部影片中,姜文都在试图为观众揭示人的命运是如何反复无常,天意弄人。以改变马走日命运的完颜之死为例,无论是云里雾里的观众也好,还是亲历者马走日本人也好,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完颜到底是怎么死的。在拍摄电影《枪毙马走日》时,马走日悲愤倒地,武六冷峻地质问:“完颜到底是你杀的,还是不是你杀的?”马走日的回答不是决绝的“不是”,而是“我不记得啊”。首先,当时意识完全被鸦片控制的马走日确实对当时的情况完全没有印象了,即使有也会因为心理因素而刻意回避这段记忆;其次,马走日对完颜毕竟心怀愧疚,从间接的角度上说,他也是致完颜死亡的因素之一。但是,最重要的是姜文希望观众得以意识到,这世界上诸化莫测,你无法对命运问出到底是或不是,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结局。这种介于是和不是之间的态度便是虚无主义。早在《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等人的故事、易卜生的《群鬼》、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等传说或戏剧作品中,就已经流露出类似的虚无主义:个人的力量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是无可奈何的。[3]这种观点不仅仅存在于西方人的意识当中,在东方人的心里也是某种挥之不去的存在。“闫瑞生案”只是姜文借用的一个故事外壳,想说明的是命运强加给人们的苦难是难以预知和规避的。为了隐晦地提醒一下观众,姜文还在中法进行马走日交接的隆重仪式上,设置了一闪而过的纳粹标识。
纳粹主义在1933年才正式出现。在当时的上海,交接双方又分别为中国和法国,可以说这个标识的出现完全是莫名其妙的。姜文只是用此来表示德国,因为虚无主义一词最早便是出现于德国哲学家雅柯比笔下,后来列奥•斯特劳斯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某种程度上,虚无主义是一种德国特有的产物。在《一步之遥》中人们也不难发现事件与斯特劳斯论述的吻合:好与坏、错与对之间的界限被人为地模糊了。譬如武大帅娶了数量众多的小老婆,连武六都认为丢人,武大帅却振振有词,认为这是他为这个家作出的牺牲。而洋人的“民主科学”这些应该是好的事物,在武大帅嘴里却成了男盗女的同义词。在影片中,不仅好坏的标准被模糊,真假也很难分辨。王天王在参与讨论电影的摄制时曾经提及库列肖夫的实验,即把一个男人的脸与一个婴儿剪辑在一起的时候,人们看到这张脸感受到的是慈祥;反之,把同一张脸剪辑在女人的屁股旁边时,人们普遍会认为此人是流氓。人们的眼睛是不可信的,得到的信息也很有可能是别人想让你得到的,如在电影《枪毙马走日》中,用了大量的真实镜头叙述前面的花国选举等,再用动画模拟了马走日用车门夹完颜英的头,用手掐完颜英脖子的“杀人现场”。当将这一真一假剪辑在一起的时候,观众必定认为马走日就是杀人犯。这种虚无主义的运用,在强调文艺作品肩负“引导”“教化”任务的中国电影圈中是罕见的。
夜上海论坛 我们认真审视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情况,就不难发现,对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对时代的关注,恰恰成了一种缺憾。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有违于电影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不适合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于电影发展的要求和呼唤。
中国电影要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
夜上海论坛 从我国有电影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好像是火把,一代代传承下来,发展下去。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展开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伟大宏图,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这样如火如荼的时代强音,却没有相应产生出大量反映这个时展变化的作品,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点遗憾,不管是思想匮乏,还是题材距离现实太远,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思考其根本缘由,经常发现一样的困惑,那就是缺乏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和探索。
夜上海论坛 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风靡全球,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奥斯卡奖往往把最高奖项给予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据统计,近八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佳作,美国是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商业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却不断产生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这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现实主义是完善的创作思想,其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创作诉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从创作诉求方面来看,以美国导演摄制的《华尔街》来分析,奉行现实主义精神,就使创作电影的人,无论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在深入生活,思索生活的前提下,认真遴选现实主义的题材。据说,《华尔街》导演的父亲就是一个经纪人,所以他常年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种生活,并在作品里展现了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创作思想的方面看,有很多低级仿效,面对丰富而鲜活的生活,不去挖掘和思考,或者归根结底就没有这种思想。举例来说,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因为创作者坚持现实主义思想,认真的体察生活,思索人性,从而产生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汇聚在这个国度里,各种矛盾和纷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观察社会,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了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彼此仇恨、彼此攻击的人,在遇到了一次车祸以后,形成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现实主义创作和商业化并非完全矛盾
电影走到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很庞杂的体系,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某一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人提出,现实主义是唯一高明的创作观念,其实这种提法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并不是只要提到现实主义,就一定是艺术家。电影发展到现在,各种表现形式百家争鸣,包括摄制的方法,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所以说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各种类型电影,都适应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动画电影的创作,就是将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等许多的艺术结合,运用剧本创作的文学思想,采取影视表现手法展示出电影思维,重新构建出对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动物造型等构成元素的创意性思维,创作动画电影作品。成功的动画电影,会非常注重表情达意、画面的设计、风格表现、构图等,基于其构图,就是在作品的原则上使内容更有表现力,画面中的人和物要以什么形式出现,表达什么感彩,这些都是通过动画设计者对灵感及创作技艺的完美诠释。动画电影创作中,对于传统创作手法中,多采取手绘在二维空间完成,但是对于当前动画电影市场来说,也显示出一定的不足,基于3D数字技术,为提升动画电影影院播放效果,不仅为动画创作带来一场革命,同时也创新动画电影创作手法,大大提高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
2动画电影创作中的3D数字技术
2.1动画前期制作
夜上海论坛 3D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人最多的是视觉的震撼,导演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更加精彩的再现动画电影场景。例如,针对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中,应用3D数字技术,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置,都是利用电脑平台,采取3D数字技术对其进行建模制作的,不仅使动画电影达到非常自然逼真的播放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动画设计,使得动画电影创作更接近生活[3]。基于强大的3D数字技术,不仅开始对电影的人物真实性提出更高的需求,同时在动画电影的造型、构图、配色上,也要求可以有真实的观影效果。
2.2动画影院播放
在动画电影创作中,3D技术可以更好的深化主题,且动画创作中,还会按照音乐与影片之间的联系关系,采取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有效渲染动画电影气氛,以音画同步式的配乐形式,在3D数字技术描绘场景中,很好的感染观众情绪,使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视觉感官得到提升,3D数字技术使得动画电影表现的感情不再孤立,更能够深化提升动画电影画面氛围。
夜上海论坛 33D数字艺术对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
3.1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夜上海论坛 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再应用透镜组合,调节画面转换效果,采用精密机械式调节方式,使得动画电影创作发生技术上的改革。故此,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动画的表现力与场景的真实效果,纵观每部动画电影,在其创作中,多具有奇幻、炫酷的3D场景,并且更是通过3D数字技术,深化与烘托动画电影中的人物与情节,有效填补动画电影场景之间的空白间隔,还很好的发挥一定的叙事功能,扩大动画电影的创作空间。同时,动画电影创作中,追求与3D技术的融合,采取3D技术创作动画电影,如在《龙骑侠3D》中,采用了3D数字技术进行动画播放,可以提升动画的震撼场面,基于3D影院转换设备的支撑,更是可以精彩再现动画中激烈的战斗镜头,塑造主人公坚强勇敢的正面形象,且延续了励志冒险的主题内容,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看性,采用“控制景深,调节速率,善用颜色”手段,保证立体效果基础上,为观众带来极度震撼和华丽的视觉体验。3D数字技术,不仅会影响动画电影观众的心理,也会影响其视觉感官,深化动画电影的主题[4]。在动画电影中,通过3D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抒发影片中人物的情感,还可以渲染场景以及刻画电影人物的性格,引导暗示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这是其他动画电影语言所无法代替的。
夜上海论坛 3.2丰富动画电影播放色彩
夜上海论坛 色彩在动画电影作品创作中,可以赋予作品以艺术基调,直接关系到动画电影作品的成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提升动画电影播放精度,有效调控电影画面色彩,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采用了光回收系统,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的组合,达到提高3D转换设备的整体光效值和对比度值。其中光回收系统,采用同一束光在经过特制光学原件后进行分光,并对原本的一束不可用光进行回收重新转换,在分光路不同光转换系统中,对光回收系统中分光产生的两束光分别进行机械式和液晶式的调制,达到两束光的光学同步投影,在PLC电气精准控制系统中,采用PLC对整个电气运行系统进行控制,保证控制精度。应用3D数字技术,将DLP放映机放出来的画面进行转换分离,使左右眼图像光束分别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观众再佩戴上对应的偏振眼镜,就可以使左右眼看到对应的画面,从而在观众的大脑中合成出立体画面。目前市面上使用的3D转换系统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数字技术,通过修改材料的配方,使得数字放映机透射出的画面颜色损失最小,从而具有较好的色彩还原性。播放方面应用主动式设备,根据3D数字技术特征,主要依靠色彩原理实现了对光的转换,从而使左右眼画面分开交替显示。应用3D数字技术,对于动画电影播放中的被动式设备,则主要依靠光学偏振片完成了对光的转换。主动式设备由于转换效果不彻底、重影严重、色彩饱和度差及转换后画面亮度太低而被市场逐步淘汰。在被动式设备中又分为两类,机械偏振式和液晶偏振式。机械偏振式主要通过偏振调制器(主要材料偏振膜片)被伺服电机带动高速旋转来实现高帧率的左右眼画面分离并交替显示,从而达到3D转换的目的。而液晶偏振式则是通过液晶分子对电压趋向性的快速反应来实现3D转换目的。3D数字技术的出现,提升了动画电影后期创作水平。
3.3优化动画电影播放效果
夜上海论坛 在3D动画电影的播放中,当显示器在显示左眼画面时,右眼镜片应该是全黑的,若是快门式眼镜开关周期与显示器刷新周期没准同步,会导致漏镜片的鬼影的出现,影响人们观看3D电影的效果。故此,在3D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面向影院的3D转换设备,强化对此问题的重视,不论是3D动画电影的内倾角,还是平行光轴,以及外倾角,强化其3D动画电影的播放效果,提高左右画面的重合度,使人们观看3D动画电影时的视野更开阔。3D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毫无阻碍地通向导演构思,通过3D技术,让观众站在原地就可以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动画电影创作中,更加关注播放效果,故此,拟采用组合透镜的方式对光程差进行调节,首先通过整个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精确计算出两路光的光程差,然后根据光程差设计组合透镜的相关参数,但是通常由于机械系统的机械加工进度等误差,这些微观的误差会在光学系统中做宏观的表现,所以需要在设计完成后通过反复的实验进一步确认。就如对于动画电影《豚鼠特工队》之中,不管是简单模型的创作,还是对于动画中豚鼠形象的创作,总是秉持人们的立体视觉体验,结合3D数字技术,进行活动跟踪,对指定地区举行活动的跟踪阐发,有效应用3D数字技术,并主动创建出主要的动画帧,将3D数字技术得到的跟踪结果,应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用实体任务动作标记动画人物的行动,使用计算机设计动画人物行为,使得动画电影的效果更加逼真。动画电影创作中,应用3D技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夜上海论坛 3.4促使动画电影创作向3D发展
基于3D数字技术的动画电影,带给人更多的新奇感,特别是在影院播放中,基于3D数字技术的支持,不仅提升动画电影的逼真效果。同时震撼观众心灵,呈现出美丽且动人的画面,给人的心理上产生巨大感触,增加人们在视觉上的认知度。动画电影创作中,也开始构建更具想象力的场景,动画电影创作也开始走向3D技术方向。并且在动画电影中可以应用3D数字转换技术,将动画电影虚拟在人的眼前,使人们产生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例如,对于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该片应用3D数字技术,不仅制造的动画电影色彩浓重,动画人物造型奇异,动画的场面也是十分的雄伟壮丽,赋予动画形象鲜明的人格特征,使得动画电影的情节跌宕有致,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3D数字技术版的《大闹天宫》,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同时节奏更加紧凑,并且配合3D数字效果,更是在片中设计了几十个镜头,做出“冲出银幕”的效果处理,突出地表现孙悟空机智乐观、大胆反抗神权的无畏精神,不仅满足观众立体观影感,同时也唤起观众对中国传统动画作品的热爱。在动画电影创作中,还需结合动画电影播放效果考虑,因为当前3D技术在电影行业中已经广泛应用,不仅在动画电影播放中做出一定的改进,还采取先进技术,使得动画电影的画面更加精细,色彩也更加丰富,更能提高动画电影制作水准,有效提升观众喜爱度,做出巨大技术上的提升,有效提高观众对动画电影的观影体验。例如在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中,就采取3D数字技术,设计出其主要的故事人物形象,“怪物”史瑞克不仅是可爱的绿色怪物,同时也是极富正义感的故事人物,他在动画电影中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周围的场景,美化动画电影的影院播放水平,使人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动画形象,通过3D数字转换播放设备,使史瑞克更加真实。
4结束语
对字母电影明确提出探讨的当属英国电影大师彼得•格林纳韦。他认为数字和字母可以为电影打破传统提供一个重大参考,是未来电影的重要方向,在此基础山拍摄了《字母H代表房子》(1973,短片)、《窗户》(1974,短片)、《画师的契约》(1982)、《一个Z和两个O》(又名《动物园》,1985)、《淹没在数字中》(1988)、《厨师、小偷、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1989)、《魔法圣婴》(1993)、《枕边书》(1995)和《81/2女人》(1999)等数字、字母电影。在《窗户》中,导演创造了一个数字的“温床”,从其故事梗概可见一斑:1973年的W教区,37人由于从窗户坠落而身亡。在这37个人当中,7名是11岁以下的儿童,11名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剩下的成年人除了一名据说将近103岁之外,均在71岁以下。7名儿童中的5名是从卧室窗户坠落的。7名儿童除了一个死于故意杀婴罪外,都属于意外不幸。11名青少年中,3个是因为伤心而自决,2个属于意外,2个因醉酒而跳窗。18名71岁以下的成人中,2个是故意跳窗的,4个是被推出去的,5个是意外,另外有一个是受到不明药物影响,认为自己能够飞起来所导致的。在11个青少年中,2个是职员,2个失业,1个已婚,1个是窗户清洁工,5个是航空专业学生,其中一名还演奏拨弦古钢琴。11个成年人中,有一名空姐,2名政治家,一名鸟类学家,一名煤气工人和一名女裁缝……《厨师、小偷、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是一部在暴力方面表现的让人“恶心”的影片,与日本电影《杀手阿一》有些相似。《81/2女人》是向费里尼的《八部半》致敬的作品。《一个Z和两个O》是字母电影的杰出代表。利用字母的电影还有《A面,B面》《A货B货》《A计划》《二十六种死法》(又名《死亡ABC》)《头文字D》《X战警》《V字仇杀队》《E.T.外星人》《致命id》《导盲犬小q》《阿Q正传》《B区32号》等。《二十六种死法》作为一部影片合集,共由二十六位先锋导演拍摄的短片组成,每一部短片的名字分别是26个英文字母中的一个。这是一部将数字和字母发挥的异常奇特的恐怖片。无独有偶,美国还拍摄了一部纪录片《1000种死法》。大卫林奇拍摄于1968年的短片《字母》,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充满恐怖、晦涩的字母故事,带有表现主义电影的风格。香港电影《c+侦探》(2007)、印度电影《13号楼B座》(2009)、德国电影《M》(又译《M就是凶手》)、伊朗电影《ABC在非洲》(阿巴斯导演)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个有关字母代码的故事。韩国亦有同名电影《M》。香港的陈果导演的电影短片《A+B=C》中,讲述了ABC三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恨纠结。法国还拍摄有政治电影《Z》和情《Q》。众所周知,爱森斯坦因为看到中国的会意字而联想到了镜头之间的组合,进而发明了蒙太奇,字母电影的出现似乎有些异曲同工的构思在里面。回归本体,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有时是最直接而富于创举的创新之路,字母电影的含义本身便是电影人回归文本最初的构成方式——字母——的结果。
二、少之又少的商标电影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也是一位追求创新的导演,其拍摄了著名的商标电影《瘟疫》。导演亲自设计的红色的瘟疫商标置于影片画幅的右上角,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冲击力和创新程度,也成为了导演作者风格的红色烙印。这部商标电影是冯•提尔所谓“Dogma95”美学的实践形式,由此开启了个人风格的最直白表现形态之一。除了《瘟疫》以外,商标电影则很难举到例子。法国动画短片《商标电影》(又名《商标的世界》)为我们营建了一个有关商标的世界,其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商标电影应该说是电影向电视学习的重要体现,在多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商标电影的出现是影视不断嬗变的结果,是实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电影不仅要从内容上打破人体的感官体现,在最基本的银幕呈现方面也扩大了形式创新的外延。商标电影还可以视为是电影符号学极力增加电影元素的重要体现,还记得《罗拉快跑》中被罗拉甩在背后的超市商标,以及众多美国大片中的商业广告,文本和营销的结合,是未来广义上的“商标电影”的重要方向。
三、形式创新下的电影重组和创新
电影的世界,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和实验电影,各自占领着自己的领地又经常相互融合借鉴;电影、电视剧、MV与广告等相互依托,书写传媒领域的文化视野。央视所推出的“Family”公益广告就是一个运用字母创新的广告。广告是创意的艺术,电影大可借鉴广告的灵感,进行编剧。微电影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之一可能是拍摄更加自由,可以更加充满新的创意元素。中国最有创意的导演冯小刚以奇观化的情节创新连续着中国贺岁的神话以及票房的累增,中国转型次数最多的导演张艺谋以众多中国电影需要的“类型”,引领着导演到大师水平的步伐,陈凯歌以文化坚持行走,虽偶有失败,仍不懈努力。相比拉斯•冯•提尔和彼得•格林纳韦所代表的的欧洲艺术电影所强调的干脆的显现的创新,中国电影这座城池夹杂在中外电影的讨论中,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将华语电影的新书写放在了一个更高的角度。各种电影的创新都为中国电影的前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镜头内的看到的东西,才是一切艺术的载体!
--英格玛·博格曼
夜上海论坛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关键是利用画面及其辅助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常言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那么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者,想到了,又如何把"想到的"通过镜头或其他电视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电视这个特殊媒体的特殊表现形式,电视与广播、报纸、网络统称为四大媒体,而电视作为四大媒体中的龙头老大,它以其独特的声画结合的表现方式独占鳌头。它的霸主地位是其它三种媒体无法比拟的,虽然网络已发展到有声语言,但它的普及率与传播方式、表现手段、专业化程度与电视相比,依然是望其项背,可望而不可及。从1936年,英国BBC建立起第一家公共发射台开始,就预示着传媒界的革命,同时也奠定了电视的霸主地位。尽管现在电脑可以看光盘,网络上有LIVE、电影等,那也只能说网络借助了电视的表现形式。
夜上海论坛 我国电视始创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走过了一个由弱到强、迅猛发展的曲线,特别是1993年以后,随着《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出现,为我国电视发展史竖起了一块里程碑,结束了我国电视播报式的单一表现方式。尤其是后来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再到如今的《星光大道》和各种选秀等观众参与的互动节目,更广阔的拓展了电视表现形式的空间,使电视真正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审美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把思想意识的东西,也就是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悟,通过电视手段表现出来?虽然电视是声画艺术,但它以画面表现为主体,以解说、采访(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为辅助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表现形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画面
(一)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四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赋予了全是带铁栅栏的画面,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作者用了白(驯兽员)与英(大熊猫)的亲吻、白与英的对话等等。
(二)运用细节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创作意识的间接表现。细节通过哪些形式来表现呢?一般来说,主要有画面,解说、叙述、画面与解说相结合等形式,由于画面与细节共同的具体性、感性特征,画面表现细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它可以保持细节的多义性,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夜上海论坛 (三)运用"蒙太奇"的剪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等过程中的剪辑组合,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果找不到更好的画面来表现,完全可以通过"蒙太奇"剪接来达到目的。如《英与白》中"英"看到电视画面上女人做健美操时,自身动物本能的冲动;《难圆绿色梦》一片中,当马老听说树被全砍了,赶往当年的植物现场时,为了表现老人那种痛惜、气愤等复杂心情,作者用老人与被砍的树干、老人与被砍的树枝、老人与树墩的"蒙太奇"剪接,没用一句解说都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夜上海论坛 (四)运用长镜头表现作者的思辨意识。思辨性、哲理性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灵魂。长镜头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长镜头作为叙事语言,它是与"蒙太奇"相对立的一种创作观念。用这种叙述方法来代替人为编造故事、情节,用纪录真实生活来代替表演。它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还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龙脊》一片中,表现贫困地区的人们渴望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时,作者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潘能高的爷爷在窗外看着孙子在教室里考试,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教室,站到孙子的课桌旁目不转睛的看孙子答题(其实他一个字也不识)。最后被老师请出教室后,还一步三回头的往教室里看,当镜头跟着老人走到学校大门口时,原来在校门外还有许多像"爷爷"这样的家长。这一长镜头将作者欲表现贫困地区人们那种虽然自己不识字,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将来有知识、有文化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有一期《今日说法》反映的是拐卖儿童案,当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问她是否知道拐卖儿童是犯罪时,她嘴上说不知道,表情却是侥幸,这时镜头摇到了她不停抖动的腿上,就是这一画面告诉了观众:这人说话不诚实而且心怀鬼胎。
夜上海论坛 所以恰当、巧妙地运用好画面语言,可以将作者的创作意识表现的形象、直接、淋漓尽致。
夜上海论坛 第二,恰当的运用解说词可以升华画面、深化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解说是画面的解释与补充,更是创作意识的揭示与挖掘。它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主体--主体是画面。
夜上海论坛 (一)当画面可能产生歧义或看不懂的时候,需要解说。如:《藏北人家》一片中白玛拾牛粪一段,开始白玛用手向揉面一样,把散落的牛粪捡起扔到一处,连着三个画面后,解说词出现了:"白玛每天一大早都要把散落的牛粪拾到一起,晒干当燃料"接着就说:"藏民们并不认为牛粪是脏东西,晒干的牛粪烧起来没有异味"。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解说词,观众肯定认为藏民真疯了,怎么会用手去抓牛粪呢?
夜上海论坛 (二)当需要揭示和挖掘画面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时,需要解说。如:《话说运河》解说中,将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将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再如《藏北人家》结尾中,画面是清晨万物生机的草原,措达去放牧,解说与此对应的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措达?罗追来说,就像他们手中纺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宁静,那样安宁。"就是这么一小段解说,深刻的揭示了全片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对牧人们那种无忧无虑、没有世事纷争的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解说使画面得到了生活和深化。
夜上海论坛 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对创作的主题意识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期声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纪录并在重放时,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同期声包括背景声和同期声采访录音,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缺少的因素,荧屏上的人如果没有同期声。只见嘴动不闻其声,那么,关于这个人的所有解说、旁白都值得怀疑。所谓言为心声,当我们从被摄对象嘴里听到他自己的话时,我们可以直接而真实的了解这个人。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当中,恰当地运用同期声,将对表现主观意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如: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一片中,对几位远嫁日本的中国女人的采访就很耐人寻味,其中对片中最后一位女人的采访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记者对这位想搭婚姻之船,圆出国梦的女性作了简单的介绍:
这位女士原名叫某某某,是吉林延边人,某年某月通过其在日本的表姐介绍,嫁到日本后改名为"某某某子"。接着就是一段采访对话:
记者:你结婚的时候是在这所房子里吗?
答:是的,当时完全是按日本风俗,我穿的是**(日语)。
记者:什么?
答:(笑)就是和服。
夜上海论坛 记者:(指着神龛)这时什么?
答:这是供......供......就是供的。(支吾了半天也没答上来)
此处说明尽管她加入了日本国籍,改了日本名字,穿了日本衣服,但是她离真正的日本文化差远了。接着记者进一步追问:
记者:那你结婚时父母参加了吗?
答:(有些尴尬)没有。(迟疑了一会补充)太远了。
夜上海论坛 记者:那就你一个人吗?
答:(红着脸)就我一个。
因为前面已经交待她的表姐在日本,可他结婚这么大的事,(父母不来可以理解)表姐在日本竟都没来,可见她不但没有了亲情,连友情也没有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对这位女士以婚姻为跳板,达到出国目的的态度。通过这段递进式的采访,观众已完全领会了记者的褒贬、好恶、使全片主题更鲜明。
夜上海论坛 声画结合(即画面与声音的结合)
将使声画相升,收到1+1〉2的效果。世界本身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没有声音的世界无法想象。将声画艺术有机地结合,使得电视与世界同步,保留了现实生活的环境氛围,最重要的是它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将画面与音响效果有机地结合,可以使声、画得到升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方荣祥》一片的开头,是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镜头,画外音是以前方荣祥的唱腔和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当电视观众看到空旷的舞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一下就能领略到作者的意图,即表现了观众对方荣祥的热爱、呼唤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再如:《英与白》中,音响效果恰到好处的运用:电视机里的声音、嘈杂的人声、音乐声、生活中发出的声音等等混杂到一起,对表达世纪末心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难怪《英与白》四项国际大奖中就有音响效果奖。
总之,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犹如主菜和调料,想做成什么样的口味,要依据创作者的意图酌情加减。正如张以庆说得那样:好的作品不是拍出来的,而是思考出来的。那么思考出来了,又如何表现,就要看你掌握和运用"调料"的技能了,"调料"用得好,则色、香、味、俱全,反之则会使作品倒胃口,甚至无人问津。
夜上海论坛 另外,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和其他电视作品一样,其创作完成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而光作为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物的造型、特定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在画面视觉效果的处理上,应该说有它的独到之处,也是其它艺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音乐电视的创意设计中,对光的设计和运用应该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光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重要符号
夜上海论坛 在音乐电视的创造过程中,对光的运用和理解必须以作品的题材、歌词的含义、画面的整体风格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和诠释,这样才能使它和其他造型元素融为一体,才能使整个作品在其画面的创作上更加整体、统一与和谐。
音乐电视是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由画面和音乐两大基本元素构成,而画面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承载着诠释音乐作品所表达含义的任务,同时画面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造型元素的表现风格。
其二,非现实主义风格,也就是说一种抽象、虚构梦境式的情景的营造。其用光设计倾向于非常规化,即较多地采用逆光、脚光、侧光等非常规投射角度的光线,及闪烁的多变的光的运动,来塑造出奇异的视觉形象,造成陌生的、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这种画面的风格,应该说在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中是运用最多也是最常规的。因为其画面中光和色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能直接调动观众的欣赏与审美情趣,将观众的情感引入视觉效果强烈的画面结构中,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思考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意蕴。
如《记忆中的你》,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音乐电视作品。这部作品在用光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对逆光和投射轴向单一的单侧光的着重运用。这类光线的特点是塑造性强、光质较"硬"。能造成一种神秘感和紧迫赶,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类似于版画和雕塑效果的硬调画面。较为适合表现战争题材和风格粗硬狂放的音乐电视作品,在《记忆中的你》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中,其中有一段场景是描写战场上几个负伤的战士,他们手拉着手紧挨在一起,摆出各自不同的造型,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画面设计出于表现作品主题的需要,刻意选择了硬调的画面造型风格,而这一风格的成型,主要是依靠运用很强的逆光来勾勒出演员的轮廓。夸张地强调了被摄物体的黑与白两个影调的层面,从而赋予了画面以群雕般刚硬的视觉效果。这一效果很好地反映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当然有时候光线投射方向的本身就具有艺术象征表现的独特意义。例如在音乐电视作品《天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那道仿佛是从天庭中直射而下的光柱,就有强烈的宗教意义,使观者能产生一种天人合一的无边联想。所以说在音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光主要是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的同时也是用于指示或暗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夜上海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创意、类型与中国元素”。目前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竞争激烈,生产与消费进入细分时代,中国电影创作也随之步入题材类型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创意与创作的内容竞争、创意层面的创新与研究成为当前核心。然而,以“内容为王”的中国电影创意领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意求新仍显乏力,市面上叫得响,留得住的作品还是很少,电影题材与类型片的再生能力还很薄弱,创意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格都亟待提升。面对电影创意层面出现的这些问题,将创意、类型与中国元素结合起来,从文化上寻求中国电影创意的脱困之法,也正是本次论坛主题确定的初衷。
夜上海论坛 与会专家在两天时间里就主题下的三个专题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展开深入研讨。
夜上海论坛 在“全面提升中国电影创意空间”专题研讨中,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金丹元表示:“与日、韩、印度等国相比,我们的海外接受度和认可度令人堪忧。创作上的美学失衡与发行上的相对弱势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中国电影类型品牌,并进一步完善中国电影的海外营销和发行网络。”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则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娱乐刚需已被激活,类型创作应运而生。从创作角度而言,类型是一种以影片叙事成分的构建相似性为基础的创作方法。但在产业的大语境中,类型却是一种营销定位,以类型常规来倒逼创作,使得电影这一原本不可复制的心灵产品具有了可复制的工业产品属性。”
夜上海论坛 在“全球语境下中国元素的银幕魅力”专题研讨中,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院长沈振煜表示:“作为中国新生代类型电影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中国元素,其实质是数千年来延续至今且将发扬光大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凝聚的鲜明标志。”北京电影学院讲师陈咏认为中国当下类型电影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比好莱坞类型电影尚有三点差距急需解决:“一、国产类型电影的类型化追求与类型的尚不完善;二、国产类型电影普世价值观与‘善之中心’的缺失;三、国产类型电影故事原创力与思想内涵的匮乏。”
夜上海论坛 在“‘非现实’题材影片的创作与前景”专题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表示:“创意依托于精神自由,而其中精神形态的关键是对于世界认知的观念。中国电影在物质市场呈现上似乎已经大大进步,但显然没有创意精神的稳重支撑,束缚创意的阻碍来自多方,而最为重要的是精神解放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则认为:“幻想类电影因符合青年受众群体的趣味而市场需求极大,但国产影片无论在数量、质量上均远未达标,存在类型单一、题材偏狭、特效不足等问题。而幻想类电影在好莱坞一直盛而不衰,不但是其最主要的票房来源和产业支柱,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强大的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电影应在观念、题材、创意、叙事、视听、特效诸方面借鉴好莱坞,以当下玄幻电影为突破口打造幻想类电影。并可从小说、漫画、电子游戏中化用题材。”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Thekeytopicsaboutthemoviestudiesin2007-2008aremainlyfocusedonexploringandreflectingthedevelopmenthistoryofChinesemovieinthepast30years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waslaunchedin1978.Therefinementofmovieindustrysystemandreformoftheaterchainmanagementarealsowidelydiscussed.Thestudiesoftelevisionartaremainlyfocusedontheproductionsoftelevisiondrama,andtheresearchmakesprogressinthefiledoftelevisionartcolumnsanddocumentary.
夜上海论坛 Keywords:China;Movie;TelevisionArt;ResearchDevelopment;AnnualReport
夜上海论坛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夜上海论坛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夜上海论坛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夜上海论坛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夜上海论坛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夜上海论坛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夜上海论坛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夜上海论坛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夜上海论坛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夜上海论坛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夜上海论坛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彰显人性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夜上海论坛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夜上海论坛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 外国电影理论 电影研究 发展轨迹
夜上海论坛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16
电影诞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和商业力量。与此同时,电影理论也与其他文艺理论类似,逐渐成为一种纯理论。
夜上海论坛 梳理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可以找到如下轨迹:
夜上海论坛 1、电影的研究者并非专业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对电影的研究只是将电影作为自身研究领域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电影发展的早期更加常见。
夜上海论坛 明斯特伯格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将电影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标本,以心理作为出发点,从接受的最基础层面“认知”入手,沿着“心理”这一线索,由小到大,通过电影与戏剧的比较,揭示出电影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可能性。
而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实际上是著名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们将他们的文学研究的见解运用到电影上来的附生物而已。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寻使语言变为艺术品的东西,那么对于形式主义理论家而言,电影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寻使影像能够变为艺术品的东西。埃亨鲍姆从其他艺术中总结出能够使一种形式成为一门艺术的两个特性,即他所谓的“不可理喻”和“语言”,“不可理喻”性和“语言”二律背反。“不可理喻”性对应着内在冲动、个人化、主观化倾向;而语言(艺术的形式手段)的基本功能是“沟通”,必须要他人能够理解。所以在用一种他人能够理解的形式(约定俗成性)去传达个人化的意义,这正是任何艺术存在的矛盾,而电影也正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当然,埃亨鲍姆论述的重心还是放在电影的具体构成上,他分析了电影的基本构成,即画面与画面组接,并且在与文学理论的类比中,划分出诸如“电影语句”、“电影复合句”这样的概念。
夜上海论坛 另一位跨领域研究却更加有名的研究者是爱因汉姆。同样是心理学家,爱因汉姆比明斯特伯格更关注电影的物理性。明斯特伯格也看到了电影在物理本性上的特点,比如深度感和运动感,但是爱因汉姆却是较为系统的考察了电影手段的各个基本元素与视觉实态的差别,说明正是这些差别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
2、在电影发展早期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各种研究论文只是零散地看到了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
夜上海论坛 时至今日,电影不同于各种古典艺术的商业特性早已得到公认,而商业性的基础就是大众性。在早期的电影理论中,巴拉兹•贝拉是一位相当清醒的意识到电影的大众性的理论家。尽管他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说明电影艺术的群众性:群体大范围观看以及最重要的因素――身体语言。他坚定的相信这些特点使电影有可能成为全世界人民互相增进了解的手段,进而使各国人民有可能“由于某一共同的事业而团结起来”。
然而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的在早期研究论文中的零散出现更常见的是,早期研究者们通常将电影与戏剧和文学进行比较,从而试图指出电影具有完全独立的艺术特性,因而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包括前面提及的明斯特伯格等人在内的大多数理论家,都在研究文章中或多或少的把戏剧或者文学(更多的是戏剧)作为提炼电影的独特性的参照物。而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则是这方面的典型。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的种种实践虽然具有极强的实验性,然而正因为偏激,其电影理论文章却在“深刻的片面”中探寻出了电影可供利用的种种独特形式,比如“光”、“画面”、“画面节奏”……
3、经典时期的理论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理论家们却一直在进行着系统化的努力。
前面提到的爱因汉姆是系统的分析了电影的物理特性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电影与生活和现实拉开了距离,因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
爱森斯坦和巴赞是系统化努力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同时也成为经典时期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理论的体系,并且影响深远。
作为经典时期影响深远的两大家,他们二人的理论体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学基点的支撑。
夜上海论坛 爱森斯坦旁征博引的试图证明电影应该“用富有最大简洁性的视觉叙事来表现抽象概念”,并且“意义”要从影像的“碰撞”中产生。而巴赞却先去追溯人类发明电影的心理机制,然后从他定义的“木乃伊情结”上展开说明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从而顺理成章的推导出他所推崇的“深焦距”、“长镜头”的电影手段。
夜上海论坛 4、科学化的努力贯穿电影理论发展的始终。
众所周知,文学和艺术的研究虽然存在着一些模式,但是却无法做到精确量化。然而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类似,电影理论的发展也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出现科学化研究的趋势。这一特点不仅在经典时期出现,在当代仍然延续了下去。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到当代的符号学、叙事学,甚至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研究者们都以一种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电影”这一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他们试图对电影作品及其构成做精确划分和模型分析,试图以一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电影。
对于电影这种人类的精神层面的现象,要用科学方法做出精确归类是徒劳的,但是科学化的努力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毕竟电影是一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其他古典艺术相比,它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此外,有很多电影作品,尤其是类型电影,的确是存在一些可供分析的模式的。
夜上海论坛 5、在电影的艺术地位确立后,理论成为纯理论,哲学、社会学理论进入了电影理论。
这一点与文艺理论的发展也是类似的。当纯粹的可以直接指导创作实践的电影理论成熟之后,理论的发展就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时,理论家们不得不借助哲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开辟电影研究的新的角度。所以,我们会看到符号学电影研究、女权主义电影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电影研究、后殖民主义电影研究。虽然早期的电影研究也借助了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但是早期的电影理论家是“兼职”的,他们本来是其他学科的学者,电影只是他们本学科研究中的附属物。而当代的各种综合性的电影研究却是“全职”的电影研究者有意的借用他学科的理论来拓展本学科的研究。
目前,电影理论发展的科学化倾向和综合化倾向仍然是当前电影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两种倾向不一定如经典时期的理论那样,能够直接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但是却往往能作为一种思潮影响电影创作。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主编:程青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有别于杂志的概念,以深度的影评和对话见长的《青年电影手册》更像“杂志书”。这一辑封面报道深度梳理了贾樟柯与赵薇难忘的2013年,当期专题亦聚焦100位华语电影导演的处女作,探索他们别样的“第一次”。
The Wolf of Wall Street《华尔街之狼》原声
出版者:Virgin Records Us
夜上海论坛 原声还原电影所处的20世纪90年代音乐风格,整体以爵士和摇滚为主。还收录了大量此前已发行的爵士乐,如著名中音萨克斯乐手Cannonball Adderley的《Mercy Mercy Mercy》,洋溢着浓郁爵士曲风和不朽的时代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蓝光碟
除常规蓝光和DVD外还推出特别2D版黑丝绒盒套装、进口铁盒版以及豪华精装限量版礼盒。蓝光部分将收录包括删减场景、揭秘盖茨比、盖茨比的奢华原声等超过134分钟的花絮内容,“故事的另一种结尾”也将首次公开。
意大利经典电影放映
夜上海论坛 地点:(北京)意大利使馆文化处
夜上海论坛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东二街2号
夜上海论坛 时间:2014.2.18-2.28 19:30
使馆文化处保持每周放映优秀电影的传统,只需身份证或护照即可免费观看。2月下旬将放映费得里克・莫恰导演的《十四岁的爱情》(2.18/2.21)及卢卡・奎达尼诺导演的《我是爱》(2.25/2.28),均配有中文字幕。
《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
夜上海论坛 作者:[法]福柯 等
译者:李洋 等
夜上海论坛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对电影有独到见地,这两年随着电影发烧友愈发专业的趋势,“论文级”电影书也受到追捧。本书收录罗兰・巴特、居伊・德波等九位思想家共17篇关于电影的演讲稿、论文及访谈。
夜上海论坛 The Hobbit:The Desolation of Smaug《霍比特人:史矛革荒漠》原声
出版者:WaterTower Music
延续了第一部恢弘古老的大气弦乐风,暗含主旋律的The Forest River婉转悠扬,另收录Ed Sheeran单曲I See Fire,作为这两年极受欢迎的英伦民谣男声,这首歌的加入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口味。
“教父三部曲”
中文蓝光碟
包含BD四碟套装珍藏版和DVD三碟套装珍藏版。正片收录的是导演科波拉认可的最佳修复版,一刀不剪。还有“教父背后的故事”“教父的世界”等12段全新花絮,从正片修复、剧本创作、演员表演、前期选角等角度呈现《教父》创作的秘密。
夜上海论坛 Hey Boys!男孩们的奇幻小影展
夜上海论坛 地点:(台北)典藏创意空间四馆
关键词:数字电影 电影技术 系统设计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21-01
夜上海论坛 电影是一门艺术化的技术,也是一门技术化的艺术,能够采用特有的技术处理手段,艺术的表达导演的一些想法,因此,电影的表达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影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电影技术市场。
本论文主要结合数字电影技术,详细分析现有的数字电影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数字电影技术的数字电影系统,以期能够为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技术应用模式,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1 数字电影技术分析
1.1 数字电影技术概述
数字电影,顾名思义,是和计算机相结合起来的一种电影技术,目前,数字电影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设备实现的摄像、存储,并通过数字设备实现电影内容的传输传送,最后经过专业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成影像信号并进行播放。
夜上海论坛 传统的电影摄制是将影像信号摄录在胶片上,这种电影技术具有分辨率大、信息量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胶片不易保存和传输,因此对于电影的传输普及带来不便;而数字电影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数字电影基本上都是采用高清摄像机直接获取高清质量的数字影像,也可以采用胶片拍摄电影,在后期将胶片扫描为数字信号。
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电影技术的普及和大众化应用,这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影技术最主要还是指的电影摄制的数字化,以及所需配套的数字化制作、数字化放映等设备的应用。
1.2 数字电影技术发展应用现状
夜上海论坛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好莱坞一大批震惊世界的电影,无不采用了数字电影合成技术,例如《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等等,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胶片电影所无法实现的视觉感官感受。目前全球数字电影的制作已经超过了几千部,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我国的数字电影技术发展也很快,已经建立的全亚洲最大的数字电影技术中心,以及数字电影拍摄、发行、放映等一系列技术应用也有很大的提升,这些都表明我国数字化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但主要应用设备还是大量的依赖进口或合资生产。
夜上海论坛 另一方面,数字电影的发展,必然也推动了数字放映设备的建设。目前,全球数字电影银幕数达到7万多块,我国城市影院建设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了现有的13118块,其中2K数字银幕超过1.2万块,主流院线影院基本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
近两年来,数字中间片(DI)技术成为世界电影行业最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所谓数字中间片技术,一般是指整个后期制作都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数字中间片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开发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甚至无法实现的功能,从而取得更灵活、更丰富的创作手段;二是为了提高影片质量,降低制作成本。数字中间片工艺主要有胶片扫描(胶转数)、套底、调色、特效和修饰、制作字幕、数字母版制作和胶片记录(数转胶)等。出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目前的数字中间片技术大多还是基于2K分辨率的,属于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仅能满足DCI中的低档要求。目前,数字中间片的实施与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美、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并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夜上海论坛 2 数字电影系统设计探讨
夜上海论坛 2.1 数字电影系统结构设计
夜上海论坛 相较于传统的胶片电影技术,数字电影系统由于采用了数字技术,因而能够很方便的实现数字化的摄制、存储和传输,但是其前提是必须要能够很好的解决图像的实时传输存储问题。为此,数字电影系统的基本结构可以设计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1)数字式图像传感器。
夜上海论坛 数字电影的摄制,首要解决的就是数字化拍摄的问题,为此可以采用数字式图像传感器,通过配合光学取景器,将镜头前的内容直接摄制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
(2)高速图像处理单元。
高速图像处理单元是实现数字电影的关键结构单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类似CPU的角色,主要负责对数字图像的编解码、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对数字信号的还原等处理,从而确保数字图像的实时摄录和编解码。
(3)数字存储器。
目前常用的数字存储器通常都是硬盘,既能够大幅降低数字电影系统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数字电影存储、传输的兼容性,有利于数字电影的普及推广和传输应用。
夜上海论坛 (4)交互数字单元。
交互数字单元主要是负责实现数字电影的互动及特效等场景的二次编辑加工,其内含基于DSP单片机的编辑器能够很方便的实现对音频信号的加工,以及对色彩、亮度等视频信号的编辑和调整,极大的丰富了数字电影的加工手段和方式。
夜上海论坛 2.2 数字电影配套系统分析
夜上海论坛 数字电影要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仅需要数字电影摄录设备,不是只依靠高清数字摄像机就能够实现数字电影技术的普及应用的,对于数字电影相配套的系统,也必须要大力发展,才能够最终推动整个数字电影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数字电影系统处理需要数字化摄录设备,还必须配套数字化编辑设备,数字化放映设备。数字化编辑设备目前主要集中的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包括对胶片影像的扫描,数字影像的再加工等内容;数字化放映设备则主要包括数字电影的立体式放映及多感交互式互动系统,目前国外已经发展到4D立体式放映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数字电影的多感交互放映。
3 结语
数字电影技术是电影技术发展的里程碑,它实现了过去传统无法实现的一些创作,更为重要的是,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使得个人创作电影成为了可能,只要拥有一台数字电影设备,以及具备编辑修改的多媒体系统,就能够实现数字电影的创作,这对于电影艺术的大众化普及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目前数字影院发展态势蓬勃,使得数字电影技术有了很大的应用空间。本论文简要探讨了数字电影技术及其系统的设计,对于数字电影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指导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 陈犀禾.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 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J].当代电影,2001(2):23-24.
夜上海论坛 [2] 刘兆君.数字技术与电影[J].剧作家,2006(5):78-79.
选课要有理有据
夜上海论坛 我的课程顾问叫Heather,是学校跨学科研究中心的老师,对跨校学分转换和专业毕业要求很是熟悉。期末的一次碰面,我向她表明了上暑校提前修学分的想法。Heather说,我所在的数字媒体专业要求学生修读三门媒体理论(media theory)方面的课程,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艺术史方面选课。就算课程名字没有出现在教学大纲上,也可以发邮件跟系主任沟通,根据课程属性和内容确定它是否能被计入专业毕业要求。
很快,我在艺术史的暑期课程栏里发现了一门与欧洲先锋派电影相关的电影理论课。“二十世纪初,欧洲先锋派电影作为反映现代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通过学习和探索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法国印象主义,我们把视角聚焦于几大主题:人与机械的关系、城市交响曲、梦境与真实……”
在仔细阅读完课程描述之后,我当即决定要上这门电影课。随后,我给系主任发了邮件,阐明了自己认为这门电影理论课可以被纳入专业毕业要求的三点理由。首先,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是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这门课对电影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跟媒体理论的教学思想如出一辙。其次,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对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大有裨益。最后,我表达了自己在数字媒体专业上对视频制作方向的兴趣,认为了解电影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影像背后的内涵。从传统胶卷时代到现代数字技术,虽然技术越来越先进,但作品背后的意义不应该随着现代技术的便利而变得碎片化、粗浅化。
邮件发出后不到一小时,我便收到了系主任同意的答复。他不仅在回信中批准了我的请求,并且还表扬了我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
有趣饭?
上课第一天,我准点来到教室,发现教室里空空荡荡,一时间以为自己记错了时间。刚坐下,冲进一个亚裔女生,一身休闲服,气喘吁吁。随后一个白人小哥火急火燎地闯进前门,满头大汗。抬头一看,老师已经站在黑板前,一头棕色大波浪,一袭波绿色长裙,体态优雅,目光深邃。等大家都坐定后,美女老师终于开口了:“我叫Almu,来自西班牙,希望在之后的一个月里跟大家相处愉快。我们这个班很小,只有三个人。不过,我喜欢小班。”虽然带一点西班牙口音,但Almu的英文流利程度完全不影响大家的理解。况且,美女老师的高颜值更是为大家全神贯注听讲加分不少。
为了激起大家的兴趣,Almu第一天就带了一台16毫米的胶片电影放映机。这种平日里只会在博物馆里见到的历史实物如今这么近距离地出现在眼前,确实让人有点不敢相信。Almu熟练地把两卷胶卷缠绕在卷轴上,然后匀速转动曲柄,放映镜头缓缓变亮,在墙上投射出一组老旧黑白默片的影像。这是汉斯・李希特拍摄于1928年的作品《早餐前的幽灵》,一系列快速变化的镜头切换,毫无逻辑的画面关系,夸张的人物表情……所有一切波诡云谲的电影手法衔接得是如此天衣无缝。观影结束,Almu说:“好,今天我们来谈谈达达主义。”
如此生动展现电影制作实物的课堂我是第一次体验。后来,Almu陆陆续续从电影博物馆里搬来了一堆又一堆可移动的器械,比如小型胶片摄像机。每次手捧沉甸甸的摄影器械,眯着眼睛,对着小孔,一边调焦,一边调光,然后按下快门,听到一阵快速频率的“咔嚓”声响,一颗小小的好奇心就这样被满满的成就感填满。Almu满足我们的并不仅仅是在电影技术方面的猎奇心理,同时还有对电影理论上的深度挖掘。
夜上海论坛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Almu更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后交流。她认为,考试并不能真正挖掘一个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也不能测试他对所学知识真正掌握了多少。所以,每两周一次的影评写作和期末小论文成为Almu评判我们对课上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于每个人的特长不同,Almu也平均分配了各项分数指标,以示公正。课堂讨论和影评写作各占总评的30%,课后论坛及期末论文各占总评的20%。这样一来,分数被均匀分散,考试也不是硬指标,大家都有机会扬长避短。
夜上海论坛 一个月时间很快,眼看期末论文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Almu却突发奇想地在最后一节课把我们带到了当地最有名望的电影博物馆――乔治・伊斯曼电影博物馆。伊斯曼不仅是柯达的创始人,还是影响并改变世界摄影历史的关键人物。他的发明不仅让柯达公司名噪一时,也让罗彻斯特这座小城在胶片年代熠熠生辉。
一位在伊斯曼电影博物馆里工作了一生的老人带我们走进博物馆,兴奋地介绍起丰厚的馆藏历史。我们穿越电影藏书阁,目睹35毫米和70毫米电影放映机的成像过程,终于来到像冰窖一样的胶卷储藏室。为了保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二三十年代的胶卷不受损害,储藏室的室温低至华氏40度,胶卷外借不得超过48小时。面对满眼的胶卷盘,感觉就像置身于电影历史的长河中,眼前掠过一幅幅从黑白无声到彩色有声的画面,身心皆被这种磅礴的影像气势所吸引。
夜上海论坛 绝不是消遣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Almu最擅长的就是能持久维持学生的兴趣。就算是每周两百页关于电影理论的阅读量枯燥无比,她也能适时地发邮件鼓励大家,并将阅读材料按难度高低分类,有意识地引导我们体验先苦后甜的乐趣。记得在刚接触超现实主义的概念时,我总是按照个人的主观臆想去判断作者的拍摄意图,并不会有意引用课上的电影理论。
夜上海论坛 Almu知道我不喜欢大阅读量的课后作业,于是就推荐我去看很多同时代的超现实主义类型的电影,自己体会并做比较。后来在讨论到梦境与现实的关系时,Almu粗浅地讲解了弗洛伊德和拉康的心理学理论,并希望我们在课外自行阅读。于是,在写《一条安达鲁狗》影评的时候,我通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并把它与超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相结合,得到了她的认可。
尽管如此,写作过程还是痛苦无比。 在接到写影评的任务之前,想到国内豆瓣影评满天飞,网友评论上千条的情景,我一度以为写影评是个最愉快不过的工作。这门艺术史课,打破了我所有对影评撰文的美好幻想,不文艺小清新如心灵鸡汤,也不愤世嫉俗如热血青年,而是面对满眼的电影术语不知所措,反复掂量用语表达,枯燥乏味得很。我反反复复把这部只有十五分钟的短片看了不下十遍,每到一个特写镜头或是场景转换镜头时就暂停一下,陷入冥想状态。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贺岁片;电影;票房;市场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73-03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蛋糕的越做越大,加上中国“年”文化消费心态的重叠,在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电影艺术中就多了一个成功的新类型电影——贺岁电影。贺岁电影能使较好的艺术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性屡屡成功,使得其存在的档期成为中国目前而言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成熟的档期,受人追捧。电影做为艺术种类中最依赖商业的一种形式之一,很多时候票房定义了电影的成功性。而在中国贺岁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一次次刷新票房记录令人欣喜的同时,我们发现贺岁片越来越不像贺岁片了。虽然商家的营销花招不少,贺岁片也日趋繁荣,但很多时候观众“年年看贺岁,岁岁骂不停”,总觉得现今部分的贺岁片已经与人们心中定义的贺岁类型、期盼的质量相去甚远。现今中国的贺岁电影出了什么问题呢?
夜上海论坛 一、源起——贺岁片的起步与发展
夜上海论坛 现今中国电影事业飞速发展,从十几年前的年进账几千万到2010年突破百亿大关。而在这香喷喷的市场经济新型产业蛋糕中,最诱人的就属业内认可的“贺岁市场”。讲到贺岁要与中国“年”文化所挂钩。“岁”指的是新年,贺岁档一般指的是从12月一直到次年的2月,中间横跨了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元宵节等多个重要节庆日。这段日子里,作为传统农业国家整个社会进入了休整期,人们以各种团聚欢乐的方式,期盼美好的一年,而娱乐的方式常有看戏的传统。当然以前是在戏台上,现今是在银幕中。“贺岁片”概念最早是由香港传入内地的。当时香港一方面模仿美国的商业操作,即选择在特定的档期推出特定电影;一方面结合原梨园行当的传统,即每到年末那些大小名角们聚在一起演出以答谢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因此在适应节庆期间大众求乐、求喜庆、求放松的心理需求进而推生了“贺岁片”电影。在80年代贺岁片刚盛行时,每到岁末都会拍几部大多以“恭喜发财”、“大富大贵”、“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来命名,内容也基本是大团圆如《花田喜事》、《大富之家》、《家有喜事》等影片献给观众。而内地是从1997年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始,大陆的“贺岁片”才进入元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陆贺岁片的市场营销和票房一军突起,带领了中国电影走出困境,完善体制,走向繁荣。
夜上海论坛 二、喜忧参半——贺岁片的现今状态
夜上海论坛 “贺岁片”在十几年历程中,虽有不断的探索创新,观众的票房认可,但目前却渐渐偏离了以往的轨道,整体状态让人喜忧参半。
1.喜——档期明确、品牌完善、票房飙升。回望这十几年,当时国产“贺岁片”是以中国电影市场的“救世主”身份登场的。在90年代由于在文化市场开放后,国际上成熟的传媒巨头电影大片占据市场及国内盗版影像制品的泛滥,人们进入影院消费的习惯渐渐缺失,电影产业前途一片黯淡。而当1995年后成龙的贺岁电影让人们重新回影院看电影有了兴趣,在随后冯小刚导演的精彩贺岁片地刺激下,人们对每年的贺岁档电影产生了期盼的心理。进入新世纪,由于文化、资金等多种因素培育的叠加,使得中国观众逐渐回归影院,电影产业越做越大,而中国观众也越来越认可贺岁片的形式和概念,认可了贺岁片的档期之说。过年看“贺岁片”成为华人地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新的过年习俗。贺岁片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中国的贺岁黄金档逐渐形成,并产生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果。而中国的电影导演和制片商也通过贺岁片的成功了解到档期对电影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这种新理念的形成为内地电影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品牌”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是一种口碑、一种信任、一种品位、一种格调或一种影响。品牌的力量在文化类消费中尤其具有叠加效应。而电影品牌意味着观众的信赖和期待,意味着观众会进行持续性的消费。“冯小刚”这个品牌可以说是贺岁片品牌的代表。冯氏品牌元素中那种独具魅力、诙谐幽默的语言,后现代性的通俗,略有些荒诞类似自我调侃的喜剧类型贺岁电影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冯小刚秉承着自己对特殊档期的了解,持续打造“贺岁片”的精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非诚勿扰》,等等,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冯氏品牌不仅引领了中国大陆贺岁片创作的辉煌,更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打下基石。票房一直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如火如荼的国产贺岁片接连打破的票房记录,不仅演绎了多部“票房神话”,更让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借着贺岁片纷纷加入“票房亿元俱乐部”,每年贺岁片市场的数十亿进账更是昭著这个“掘金地”的炙手可热。
夜上海论坛 2.悲——档期滥用、质量粗糙、鱼龙混杂。随着贺岁片的火热,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贺岁档是个吉利的有票房的时期,纷纷不管档期的特性及需求,不顾自己作品是否与档期相符合,都想通过这个时段推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些打着“贺岁”文化标签的电影,实际上“挂羊头卖狗肉”,不分青红皂白不去考虑民俗性、节庆群众心理等的潜在规律,不管是什么内容的片子宣传上都贴上“贺岁”的牌子,对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贺岁品牌带来了极其不好的影响。看贺岁片作为现今人们的娱乐方式之一,从源头上来说是秉承着春节文化的传统习惯的,在新年伊始希望从电影中得到一点快乐和笑声,为新一年带来更多的憧憬,感受更多的暖意和温情,这是大众的一种心理期待,是节庆时期的一种归属心理。而纵观近些年那些获得高票房和高口碑的贺岁电影,无不是尽可能满足受众的这些需求的,冯小刚贺岁片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成功的秘诀也尽在于此。现在的贺岁片市场看似繁荣,其实由于定位和目标不明、监管体制不完善,整体发展偏离以往轨道,甚至是鱼龙混杂有些畸形的市场。像在2011年的贺岁片市场,不管是类似于《越光宝盒》般拼凑,胡编乱造,笑料俗套的拼凑片,无论是投入大成本制作的如《让子弹飞》,还是打老品牌冯氏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还是与贺岁完全不搭调的《午夜心跳》等恐怖片,都执“贺岁”大旗在陆续赶场,使得岁末年初的电影院内“硝烟弥漫”。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暗战背后,无疑折射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及繁荣之外的隐忧。
夜上海论坛 三、贺岁片创作的空壳化悲剧
夜上海论坛 过于激进的商业化结果导致近年贺岁电影文化内涵的空壳化。导致很多情况下电影视觉份量大于电影文化份量,电影的明星化大于电影的故事台词。很多观众是看前很想看,看后不耐看。不难看到,贺岁电影正逐渐让电影艺术消失。各大一线、二线院线的资本化、利润化,无形中让“中国电影”渐渐与生活现实没有关系,渐渐脱离了艺术的范畴,沦入一个怪相。虽然电影有部分是逃离生活种种艰辛的功能和特性,但人们更愿意通过影像关注人的生活,通过影像树立社会道德正确的导向,负起思维引导的责任,维护起码的人道和正义,这也历来是中国电影艺术家们所倡导的。然而在现今的贺岁片中,我们却常常看到许多电影媚俗大众,缺乏信仰和价值立场。这种精神的萎靡和艺术的缺失,具体在电影中的表现就是凌乱的故事结构,随意穿插的叙述方式,华丽视觉特效的刺激和流行符号的不断闪现,使人们获得感官的满足,但内容上的缺陷却也让人看完以后没有任何回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快餐”,看似美味却毫无营养可言。如2009年张艺谋导演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这种只在乎商品包装的华丽不在乎商品的质量提升,只在乎叫卖不在乎内容的低幼的电影创作空洞化、空壳化,发展下去是把电影艺术蜕变为裸的商品。正视电影创作的本质——剧作,把握社会脉搏和人们关注的主题,还以对艺术和生活的真诚,真正反映的“真、善、美”才能得到并赢得观众的真诚喝彩。
如今,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一个多媒体竞争的时代。中国电影面临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时期。当中国电影正在逐渐地走向世界的同时,贺岁片从它诞生之日开始一次次地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无数次惊喜。如今这个强势的类型电影,炙手可热的电影黄金档期也正在被荣誉所包围,被“顽疾”所困扰。在现今,中国电影人应该清醒的面对这些,合理的利用机遇与挑战,完善现今的制度,充分考虑人们的观影需求并以之提高,适应文化的新要求,以市场的经济规律运作,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有令人满意的票房成绩,更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提示和享受,为大众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黄钟军.贺岁片创作与受众心理需求[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2):99-102.
[2]吴文杰.国产贺岁片营销十年[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夜上海论坛 [3]杜海燕.从接受角度看冯小刚贺岁电影特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刘海静.中国贺岁片的文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夜上海论坛 [5]饶曙光.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0-69.
夜上海论坛 [6]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史可扬.中国电影境况的时间性分析[J].艺术百家,2010,(5):53-56.
步骤/方法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论文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这个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无谓的写作。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夜上海论坛 技巧一:瞄准主流。
夜上海论坛 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夜上海论坛 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夜上海论坛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夜上海论坛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夜上海论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夜上海论坛 1、2、3、4、
四、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2]、[3]、[4]
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的写作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具体研究来写,不能太偏理论化,要把论文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到点上去。
开题报告不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堆砌罗列,简要介绍别人的研究成果,重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 学 号:
夜上海论坛 院 (系): 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 目: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
夜上海论坛 20xx年xx月xx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x年4月26日”或“xxx-04-26”。
夜上海论坛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xxx]53号)执行
夜上海论坛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夜上海论坛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夜上海论坛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夜上海论坛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夜上海论坛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夜上海论坛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夜上海论坛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夜上海论坛 xxx年11月—xxx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夜上海论坛 xxx年2月—xxx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xxx年3月—xxx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xxx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xxx年6月第1版。
夜上海论坛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xx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版。
夜上海论坛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夜上海论坛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夜上海论坛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夜上海论坛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夜上海论坛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xxx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xx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xx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夜上海论坛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xx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xx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夜上海论坛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院(系)审查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