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语文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语文论文

第1篇

夜上海论坛 1.树立人文价值信念

要想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人文价值信念。“所谓人文价值,就是崇尚人文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人文的核心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因此,教师要树立人文价值信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建立新的教师观和课程观,要把学生真正当做一个“人”。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真地备每一个“人”的课。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质疑,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交流,自由沟通,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夜上海论坛 2.提高人文知识水平

夜上海论坛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它主要与精神生活有关,具体包括历史、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知识,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载体。”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通过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而形成的文化底蕴。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告诫人们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要增加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的人文知识,不仅影响着其精神生活,而且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语文教师,提高人文知识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人文知识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师内在的气质,丰富内心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的。

3.提升人文品格

有学者认为,作为教师,其理想的人格特征应该是“能体认教师角色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不为物诱的牺牲精神,对学生有爱心、耐心、恒心的教不厌诲不倦的教师性格。”要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品格,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愿意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它更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教书育人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至高无上的一部分,教师才会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价值。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要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使师生之间建筑起信任的桥梁,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的语言文字要热爱、虔诚和敬畏。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祖国语文文字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才能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祖国语文文字的优美,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夜上海论坛 4.展现人文行为教师的人文素养

不仅表现为教师内在的人文价值、人文品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展现人文行动。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身为教师要表里如一,为人师表,一视同仁,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要志存高远,明白立志的重要性。古人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说的就是志向远大对事业成败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始终树立终身从教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紧跟时展,不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最后,教师要善于反思和自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教师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准则;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反思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教师的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进步。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夜上海论坛 1.挖掘蕴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志向;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为了证明自己有坚强的勇气和毅力,为完成那项别人无法替代的任务,他坚持一定要捕到一条大鱼,但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从另一个意义来看,他是一个胜利者,虽败犹荣。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虽然描述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无论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不幸,生命总是永无止境的,是顽强的、永恒的、美好的。人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生命的长河中前行。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恒心、意志、毅力等品质,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益处。

2.挖掘蕴含胸怀阔达的宽容意识的作品

如今中学阶段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受父母的溺爱,没有阔达的胸襟、缺乏宽容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精神,表明中华民族宽容待人的处世哲学。这种精神在语文教材中多有体现,如“管鲍

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共同做买卖,一起从军打仗。合伙做生意时,鲍叔牙的本钱比管仲的多,赚钱后管仲却多拿了一份。旁人对此说三道四,鲍叔牙替他解围,说他家里比较贫困,应该多拿一份。打仗时,管仲总是躲在众人后面,撤退时他却跑得最快。别人对他很不满意,鲍叔牙仍为他辩解,说他家里有老母亲,是出于孝心。管仲对此感激不已。后来,他们成了患难之交,携手干出一番大事。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正是因为蔺相如阔达的胸襟感动廉颇,才有了“负荆请罪”的美谈。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宽容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3.挖掘蕴含

夜上海论坛 博大精深的仁爱精神的作品“仁者,爱人。”“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经过无数哲人先贤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贾谊的《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提醒当权者要施行仁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自己的房子是破的,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住,可见,杜甫的仁爱之心是多么感人,多么深刻!

夜上海论坛 4.挖掘蕴含浓浓深情的亲情、爱情的作品

第2篇

总会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基础较差,底子较薄,考试成绩不好,而产生精神压力,甚至有了放弃学习的想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按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等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这样的小组学习能够起到以好带差的作用。学困生在这样的合作小组中学习,压力自然就会减少,又能够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而且小组活动的每一次成功都会使他们有成就感。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困生常常会没有表现自己机会,即使老师特意给他们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但他们由于不会说或不敢说,而往往闭口不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融洽的、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给学困生提供了很多大胆开口表现的机会,大大地消除了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些学生还慢慢养成了积极发言的习惯。

二、合作学习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情感功能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这样,把教学过程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使语文教学带有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学习,他们会在情感上相互尊重、认知上相互学习交流、资源上相互分享,这个过程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和竞赛。另外,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来满足自己影响他人的需要,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夜上海论坛 三、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学中竞争与合作、班级授课与小组学习、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了自由活动的空间。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引领、监控下,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展开语文学习。一方面,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及时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认知掌握情况,调整教学,从而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夜上海论坛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他们会不断地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也又会关注他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接纳,达成共识,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在小组落后时不相互埋怨,在小组遇到困难时相互鼓励,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了他们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队。

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夜上海论坛 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任务要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担,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每位同学都要尽其所能,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位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彼此交流的过程,也是他们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它使小组每一位同学都溶入到集体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夜上海论坛 六、总结

第3篇

语文活动课虽然是教学活动,但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语文课。它主要是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确切地说,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课。这种活动课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不能视为必修课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实用性,走向生活,走向实际,可以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时代的特点,要有生活的色彩。开放性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比如,学校发生了重要的事件,有了重要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行新闻会,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中自我锻炼。在学校的各种宣传中,或者是墙上的壁报中常出现错别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开展一次错别字普查活动。这样,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主动去纠正错别字,净化学校的语言环境。很多学生都喜欢精美的文章,也喜欢优美的词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编抄报,开展评比。语文活动的内容很广泛,这些活动实用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内容,根据自己喜欢的形式选择喜闻乐见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如有的课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主,如“故事会”“演讲会”和“辩论会”,可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课锻炼他们的口才。有的课则侧重于学生的书面表达,如开展作文竞赛,或是组词成句等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只要教师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学生就能在活动中受益,也就会对语文课充满信心。

二、加强语文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夜上海论坛 中学生的思维往往以经验为主,这些经验是具体、直观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实践。比如,在描写景物练习时,教师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学校的花池旁,观察月季、玫瑰花的形态、花蕊,观察枝叶和长势。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描写院落的冬青、槐树,如它们形态各异,各具特点,都在点缀着校园,成为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向村落,走向社区,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写下自己的调研报告,真正体验一次文化的旅行。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时,教师不要向学生讲授抽象的概念,枯燥的条条框框,而要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多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语文是交际工具,就像庖丁解牛一样,需要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其前提是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进行有效的训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把握语文学习的要领。经过长时间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设计,主动体会。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语文知识消化、吸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

夜上海论坛 三、关注活动过程,提高语文活动课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