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成长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夜上海论坛 这个群体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独立生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无论是在心理、精神还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家长的意见决定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有些甚至是家长在处理问题,家长怎样引导是关键。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1.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的原因
人自出生之日起最先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引导着孩子性格、价值观的形成。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到了大学阶段,难免就出现了放松。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学会独自处理问题,要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部分是在外地学习,离父母较远,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随时看到,在电话或是视频的沟通过程中孩子又是报喜不报忧,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较为模糊。往往家长了解到的是乐观的一面,也就更加放松了教育和督导,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家庭教育逐渐被忽视,甚至是缺失。
2.家庭教育应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
家庭教育夜上海论坛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今高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提倡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往往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参加活动和成绩好坏成为了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素质合格的主要参照标准,这样不免有些过于片面,容易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现在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一些刚入学就积极表现或是竞选班干的学生,力求在大学努力的表现自己,但是参加活动或是对于成绩的过高要求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其心理负担。随着年级的增高,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及时纾解,最后的结果甚至影响其顺利完成学业。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环境因素以外其自身原因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深入的接触发现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多是由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使其更加希望在远离家庭的大学校园中获得认可,甚至有些学生与家长存在着沟通障碍,还有些家长对学生持一种放弃的态度,在家庭教育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大学生学校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的开展有影响,应该一直伴随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
3.大学生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
夜上海论坛 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实际上,不是只有小学、初高中教育才需要家长的参与,大学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例如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通过家长的反馈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发掘出学生更多的潜力。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互相配合
环境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影响是隐性的,效果是不会被迅速感觉到的。许多教师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的时候,只重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约束,每天苦口婆心地强调。这样的养成教育是在外力的影响下进行的,不是学生自主成长的。这样的养成教育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环境却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对一些积极、向上的言行产生向往感。所以说,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要让学校的每一片土地都能说话,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让每一件物品都能说话,让它们时时刻刻地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可以说。因此,我们要重视环境建设。除了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之外,还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与人文气息的营造,为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活化课堂教学,培育养成教育细节
课堂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习惯都是在课堂上得以形成并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借助学科内容来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可以学会认真倾听,是否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是否乐于与别人合作,是否会积极发言等行为习惯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慢慢渗透。这些养成教育的细节做好了,才能辐射到课堂之外,才能让学生形成好习惯。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注意学生的学习结果,从来不过问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也就是不去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有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学习态度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不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可以习得一些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要从养成习惯的细节入手。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时,要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要用我们的爱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好习惯,既包括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他们的学习心理是否健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把握。
三、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养成教育情感
夜上海论坛 养成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所获取的养成教育是零散的,是不具体的。所以开展主题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又一重要平台,以主题活动这一个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感受道德,自主丰富情感,以达到践行统一的目的。同时,因为每一次主题活动的内容只有一个,在活动中就可以丰富学生的这方面情感,就可以强化他们对主题活动内容的认可,从而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并外显为行为。学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进行一项专题讲话,强调本周的养成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来开展纪念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活动中,让学生去了解、记录自己母亲的一天安排,回到学校之后,以演讲、作文等形式来说一说自己母亲的辛苦,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谢,还可以开展“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活动。这样,通过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并养成了主动帮助母亲干活、为母亲分担的良好行为习惯。
夜上海论坛 四、构建家校系统,整合养成教育资源
夜上海论坛 “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这本“活教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自然环境中的一滴水、一抔土、一口大气、一种生物都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材料、好资源,我们幼儿教师就是要把这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带领幼儿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界,亲近自然,引导他们看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与自然对话,主动融入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自然之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从而激起他们保护美的环境、创造美的环境的责任感。
夜上海论坛 二、融入每日生活,培养环保行为
(1)寓环保教育于日常生活中。平时生活中处处需要环保,可以说环保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环保。对于幼儿的环保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入手,注意引导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行为。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完手之后水龙头要拧紧,要爱惜水资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树木等,都是环保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发掘要立足于平时,要做环保教育的有心人,方能取得环保教育的及时、有针对性,进而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夜上海论坛 (2)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班级里,课堂是幼儿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环保教育。如在科学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水”“不要乱扔垃圾“”环保袋”等活动,使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环保知识。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说说、唱唱、画画、剪剪、贴贴、做做中逐渐明白人和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自己做起的道理。
(3)寓环保教育于游戏中。幼儿园的活动,很多是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平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环保理念,进行环保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环保意识,在玩中接受环保教育。如中班的“呼吸的大树”游戏,在游戏中用椅子代替树木,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从而让幼儿通过这个游戏明白了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资源的重要性,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夜上海论坛 三、注重榜样作用,增强环保效应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人无非就是父母、老师。父母、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幼儿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而好的榜样,可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父母,应该认识到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自觉做好环保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增强幼儿对于环保的自觉性。因此,在平时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一是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不做有损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二是做好表率作用,看见地上的纸屑就来一次弯腰,把纸屑捡起来,或亲自打扫办公室或洗擦花坛等;三要身先士卒,参与其中,和幼儿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带幼儿到花坛除草,成立绿色小卫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