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英语医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高等院校针对部分课程同时采用两种语言(中文和英语夜上海论坛)进行授课,此种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随着双语教学的推广,在实践中其局限性渐渐显露。双语教学只能针对中国本科生实施,而在本科生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老师往往倾向于中文授课为主,穿插简短的英语词汇或简单的英文表述。这虽然降低了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但从教学角度来讲同时减少了国际前沿专业知识的输出量;从成果角度来讲不能有效的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我们的学生英语水平仍停留在“哑巴英语”、“半吊子英语”,不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全英教学适合中国本科生,更加适合海外留学生医学教育。在华留学生由于中文水平参差不齐,中文授课增加了留学生对课程的理解难度,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导致留学生迟到、早退,纪律性差的一个主要因素。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是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交际沟通的重要桥梁。全英教学可以较好的解决留学生在课程中语言障碍问题,加强纪律性。全球3/4的报刊书籍是用英文版的。全英语教学就等于打开了世界医学的一扇窗户,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先进医学信息,丰富的内容资讯;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逻辑性。全英语教学还是改变旧式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夜上海论坛 2全英教学目前存在的难点
2.1语言障碍造成的信息量不够
目前中国关于英语的教育,更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重视听、说等实用性。长久以来我们为了应试教育,过度学习语法、句法。忽略了英语的工具性。长期以往英语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所学专业脱节。由于匮乏的英语语言环境,造成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欠佳,与人进行交流能力有待提高。这种语言障碍,阻挡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传授的知识表达,降低了课程内容在语言方面的生动、丰富程度,信息量就会相对减少,对学生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因而语言障碍是全英语课程的难点。为了保障和提高全英教学质量,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及国际化教学背景。从国外引进有着医学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教师和医生作为主讲人,他们不仅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思维习惯而且还带来一些国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全英教学师资培养制度,借鉴国外医学院校模式规范化教师培养标准。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等知名高校参加语言和教学培训;定期聘请外籍专家对教研室的教师进行医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保证教师长期稳定的接受再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
2.2可选择英文教材有限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英文医学专业教材、教学大纲,教师们的教学大多自行查阅资料,编写相应的PPT,甚至直接使用英文讲解中文教材。个别院校会选择英文原版教材,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大量的英文原版中选取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与具体的专业学科做整合。以英文原版教材为主流,加入我国临床特色,取长补短的编写教案,使得我们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既贴近我国临床现状又能直接进入地道的英文学习氛围,紧跟世界领先的潮流信息。
夜上海论坛 2.3教学方式的单一
在医学教育模式上,中西方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我们的教育模式通常将思维习惯及教学内容限制在专业领域中,对专业方面的知识讲解面面俱到,学科间的知识欠缺融合。这往往使学生在学习上得不到较好的启发。传统的教学方式倾向于知识传授型教学,单一的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倾听。这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汲取缺乏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而西方医学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及授课方式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针对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讲授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采用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堂课程讲述采取临床案例+理论知识解析、病例讨论和实验实践等方法。临床病例选取强调基础与临床知识、医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等的融合,在专业领域减少信息过载,停止学习不必要的细节。这样易于学生发散思维,减轻负担,在处理案例过程中学习如何做一名医生而不是医学生。理论知识解析采用适当的图像、录像、图片由浅入深的知识讲解,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在全英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对学生分组讨论的病例应当给予启发和指导。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思维逻辑,促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实践教学更是全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实验、实践中是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夜上海论坛 3改进目前难点需采取的措施
3.1英语网站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英语网站的建设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灵活、个性的学习环境。在这一信息教育平台上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甚少。英语网站的建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网站上设立的答疑组、讨论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以及网上提交或批改课后作业,督促了学生课后对学习的总结和问题的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其次,对于部分理解较慢的同学,课下仍可以查询课程笔记、回顾课程知识,更充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最后,留学生可以密切关注网站上的科研信息,鼓励留学生以科研小助手的形式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开拓学生眼界,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英语网站上的资源共享使得学习资源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站上学习时间更加不受约束,学生可随时随地的学习,增强其学习兴趣。因此加强课程英语网站的建设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非常重要。
夜上海论坛 3.2全英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全英教学考核方式应该不同与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评价。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完善管理制度。本课程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留学生的出勤、小组讨论、平时作业、实验课、科研助手、临床实践等也算作成绩的一部分。对出勤情况评估,可以督促学生按时上课,加强留学生的纪律观念;对课堂讨论、发言评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增加师生互动,从而易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理解。对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有效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的反馈信息,较好的解决学习中的盲点、疑点。对业余科研活动评估,既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又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有所帮助。改革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后,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表面水平的死记硬背为深层次水平的知识建构,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全英文授课的目的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专业英语在听说读写各方面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因此评价全英授课的效果不仅以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判定,同时也要对专业外语水平的进行评估,标准化全英教学质量评价。
4结语
1.建立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
各高等医学院校可以组织相关教师,既包括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包括经常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的专业教师以及经验丰富的学报编辑,甚至计算机教师,共同创建医学英语写作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里的文字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内容既要避免过于深奥,也要避免过于科普,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接受程度,合理取舍。目前国内一些医学英语论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或是过于注重语言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或是过于强调内容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这种片面性无法给学生以全面的指导。所以,课程设计者可以在充分借鉴这些教材中有关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专业知识的同时,从Nature、Scienc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国外优秀学术期刊网站上下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英语论文进行实例分析。
夜上海论坛 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医学英语论文的文字材料,还应该包含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声音和影像等材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课程设计者可以利用MicrosoftPowerpoint制作教学幻灯片,把论文的篇章结构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插入声音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论文的固有格式———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IMRAD格式)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医学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课程设计者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的词句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医学论文写作中举一反三,熟练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利用电视录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在医学英语写作课上,教师在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可以链接一些国外大学医学部的生物医学课堂视频,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台、美国杨百翰大学BYU电视、美国普渡大学等。这些在线课堂内容在网络上极易获取,笔者本人就经常在线观看,里面不乏医学论文的相关内容。这不仅可以补充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国外大学课堂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夜上海论坛 2.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
夜上海论坛 建立医学英语写作网络学习平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学习平台进行医学英语写作的学习。首先,学生必须要下载并安装“学生客户端”软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自主学习平台,填写个人信息以作为学生在该课程结束后的课程统计信息。
虽然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辅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是,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应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学习。[2]所以,教师可以将与医学英语写作相关的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课程设计者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创建一些有助于提高医学英语写作水平的权威网站的链接,如AmericanMedicalWritersAssociation、TheMedi-calEditor、AmericanJournalExperts等,这些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医学英语写作与国际接轨。在学习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浏览教师的视频讲解,做学习笔记,进行提问和讨论;也可以进行内容测试和写作练习,还可以下载相关学习资料。系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学习进展情况表,实时传送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对情况表进行汇总分析,对学生在医学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集中辅导。
网络学习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思考和解决医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医学英语写作是一个跨课程、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很多问题是单一课程无法解释或解决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寻求相关领域教师的帮助。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英语老师寻求语言方面的帮助,或是向医学教师寻求专业方面的解释,甚至可以向资深编辑就论文格式和写作风格寻求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夜上海论坛 二、结语
一、主位推进模式
韩礼德(1994)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定义及划分方法,他认为主位(theme)是信息的起点,由句首位置来实现,其余部分称为述位(rheme)。[1]Danes(1974)指出,每个语篇及段落都可以看成一个主位的序列,篇章的真正主位结构是主位的承上启下,而篇章中的主位间的所有复杂关系都称为主位推进程序(thematicprogression)。[2]
夜上海论坛 通过大量的研究,Danes提出四种推进模式,再加上其他学者如徐盛桓(1982)[3]、黄衍(1985)[4]、黄国文(1988)[5]、胡壮麟(1994)[6]、朱永生(1995)[7]所做的研究,共有以下七种主位推进模式:(1)主位同一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2)延续型,上句的述位成为下句的主位;(3)述位同一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4)交叉型,上句的主位成为下句的述位;(5)衍生型,上句提出总主位,然后从总主位派生出几个次主位;(6)主-述作主位型,上句的主位和述位中所表达的信息共同成为下句的主位;(7)述位分离型,上句的述位包含了可派生的述位,分别成为下面小句的主位。本文将根据以上七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来分析中英作者撰写的医学英语期刊论文中的主位推进情况。
二、语料研究
(一)语料
本篇文章共收集医学论文80篇,前40篇由英美医学工作者撰写,选自国外医学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Journ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和BritishMedicalJournal;后40篇由中国医学工作者撰写,选自国内四本英文版医学杂志ChineseMedicalJournal,ChineseMedicalSciencesJournal,Journ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和Jour-nalofCollegesofPLA。同时,这80篇文章都有明显的“IMRD”[8]结构。
(二)分析步骤
本文仅对讨论部分进行分析,原因在于论文的讨论部分是中国作者撰写英语论文时出现问题最多的部分[9]。具体步骤如下:(1)标记讨论部分的小句及其主位和述位;(2)判断主位推进模式;(3)计算各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某主位推进模式的次数/讨论部分主位推进模式的总数;(4)利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测差异是否存在显着性。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80篇文章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主位推进模式的整体分布情况。
表1中英作者医学论文主位推进模式分布情况
夜上海论坛 主位推进模式英美作者论文百分比中国作者论文百分比
首先,除了前人总结出的七种模式,我们还发现了两种新模式:主-述作述位型模式和总结型模式。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新发现的模式。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英作者撰写的医学论文中主要的主位推进模式的排列顺序相同。延续型比重最大,分别为36.26%和33.52%,接下来是主位一致型、述位一致型和交叉型,而剩下的其它几种方式的排列顺序都存在差异。在英美作者的论文中,其排列顺序是衍生型>主-述作主位型>述位分离型>总结型>主-述作述位型;而在中国作者的论文中,它们的排列顺序是主-述作主位型>衍生型>总结型>述位分离型>主-述作述位型。
根据每篇论文中各主位推进模式的频率,我们利用T-检验来检测中英作者在各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中英作者在主位一致型、延续型、述位一致型、交叉型、主-述作主位型和述位分离型的使用上没有显着差异。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衍生型、主-述位作主位、主-述位作述位和总结型。
夜上海论坛 衍生型模式是医学英语科研论文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推进模式,主要用来描述该研究的strength和limitation。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衍生型在中英作者论文中的比重都不大,分别为3.42%和2.70%,但T-检验发现两者具有显着差异(t=-2.508,df=38,p=0.017<0.05)。具体来说,英美作者的论文中有23篇文章使用该模式,而中国作者的论文中只有14篇文章使用该模式。
主-述作主位型模式是我们发现的两种新模式中的一种,T-检验显示中英作者在该模式的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t=4.473,p=0.007<0.05),表现为中国作者使用该模式的频率高于英美作者。在该模式中,第一小句中主位和述位所表达的信息共同成为下一小句的述位,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息叠加,一种是指代。如:Resistin(T1)//isexpressedathighlevelinwhiteadiposetissuecomparedwithbrownadiposetissueandothertissueintherat(R1).2Inhumansubjects(T2),//cellsotherthanad-ipocytes(forexample,tissuemacrophages)seemtobere-sponsibleforresistinexpression(R2)..
总结型模式是我们发现的另一种新模式,T-检验显示中英作者在该模式的使用上也有显着差异(t=-2.215,p=0.043<0.05)。在该模式中,前几句的主位和述位中的信息共同成为后一句的主位,表现为后一句的主位是前几句的总结,通常表现为Theseresults/data/figures等,如:Allofthesesubgroupfindings)//shouldbeconsideredhy-pothesis-generating…。
(四)讨论
两种新模式的发现反映了中国作者撰写医学英语论文时存在的翻译痕迹,从而间接证明了中国作者在撰写英语医学论文中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存在语言迁移现象。不同文化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文章的篇章结构也存在不同。中国人具有整体思维的特点,表现在篇章结构的组织上则为曲线式的写作方式,即不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而是通常开篇先总体描述,然后对问题进行历史回顾,接着才是切入主题,提出观点,展开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西方人偏好分析,重视逻辑,因此在谋篇布局上表现为直线式的写作方式。他们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开篇直接点明主题,然后内容按直线展开,围绕主题层层深入,层层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