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日本便当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0引言
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成果就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伴随科技对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设施、工业设备被淘汰,工业闲置空间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工业废弃的产生伴随着昔日繁华的老牌工业区的没落,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工厂倒闭等经济问题、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城市人口外迁等城市问题、税收减少等政治问题、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如何处理大量的工业废弃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综合性难题。尤其在二战后,工业变革日新月异,工业废弃的产生以几何体增加,在处理这些工业废弃的过程中各国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对工业废弃的处理经历了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销毁、销毁重建、回收再利用、综合性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工业废弃物是人类社会自身历史的见证,工业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与遗存属于人类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的概念由此而来。
1工业遗产研究成果概述
工业遗产的理论依据是工业考古学,是一门包括调查、考察、记载保护工业遗迹的学科,目的在于从社会史和技术史的角度评价这些遗迹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日本学者相继引入工业考古学的概念,并对本国工业遗产展开研究。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夜上海论坛 伴随着工业考古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工业遗产的实践也在不断推进,相关的学术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纷纷成立,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于2003年通过并提交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下塔吉尔》,明确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工作原则与技术方式和形态分类,成为目前各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指导性章程。工业遗产被定义为:那些在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方面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组成。它们由建筑物、机械、车间、制造场、工厂、矿场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所、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设施、交通设施所组成,与工业相关联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礼拜地和教育机构都包含在工业遗产范畴之内。
夜上海论坛 对工业遗产保护再开发的实践,主要以四种模式为主: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景观公园改造模式、艺术创意介入模式和综合开发模式。
夜上海论坛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是指将该工业遗产所在建筑、厂区等,再造为同一主题的博物馆或美术馆,或者把工业区连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建成生态博物馆,原工业设备、机器、工具等制品就地展示,如意大利罗马的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巴黎的奥塞美术馆。
景观公园模式,指利用原工业遗产与城市记忆的链接,保留一定的原有工业设施,在原工业遗产所在地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整理规划,建立城市公园。
夜上海论坛 艺术创意介入模式,指利用工业遗产原有的特殊美感和空间特色,如工业设施的历史斑驳痕迹或工厂建筑宽敞高大的厂房仓库,把工业遗产改造成为艺术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利用大型厂房的包豪斯建筑风格,重新注入艺术功能。
夜上海论坛 综合开发模式,往往在一个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中出现,如德国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策划,把没落的德国鲁尔区改造成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其中包括亨利钢铁厂露天博物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奥伯豪森中心购物区,区域内的废旧铁路和旧火车车皮成为社区儿童艺术学校的表演场地,焦炭厂被改造成餐厅、儿童游泳池。在工业遗产的实际改造中,往往采用综合开发模式,涵盖工业博物馆、景观公园、艺术创意介入等模式。
短短50年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工业遗产相关的法律、制度、组织、学科渐渐建立起来。对工业遗产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最开始的时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目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观念的转变,工业遗产改造的重点变为对遗产的保护和对历史记忆的保留。
2台湾地区工业遗产研究概述
工业遗产,台湾常使用的说法是“产业文化资产”,强调其所具有的价值涵义。台湾地区大多数工业遗产形成于日治时期,日本占领中国台湾的50年中,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政策,把台湾作为日本的物资补给地,大量搜刮台湾的盐、铁、糖、粮,并由此兴建配套的铁路运输系统。日本退出台湾岛之后,给台湾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主要以大型厂房、工业设备、铁路为主。20世纪后期,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影响、岛内产业结构的更迭和转型,工业遗存遭到闲置或废弃。
夜上海论坛 台湾地区开展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早,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1982文化建设委员会公布施行《文化资产保存法》,正式开启台湾的文化资产保护。1998年,台湾“行政院”成立文化资产委员会,确定工业遗产的内容、分类、范围,利用工业考古学的方法建立工业遗产调查操作手册。
夜上海论坛 在工业遗产评估和调查的基础上,文建会开展了三个计划:1998年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2002年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计划、2002年产业性文化资产保存计划。
夜上海论坛 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具体指向铁道艺术网络及五大创意文化园区。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是指把闲置的铁道仓库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坊和艺术展演场所重新规划,具体包括台中20号仓库、嘉义铁道艺术村、枋寮F3艺文特区、新竹铁道艺术村、台东铁道艺术村、花莲铁道文化园区。五大创意文化园区是指,2002年,台湾文建会推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在全台范围内选择了四个闲置酒厂和一个仓库,具体指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嘉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台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遗产再利用为创意文化园区,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与商业机制的连接。
台湾早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是出于环境整治和日常维护需要,并且以观光商业利益为重,忽视工业遗产本身的社会文化功能、历史文化价值。2000年之后,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开始推行一系列文化资产“再利用”主题活动,特别是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之后,大量古迹和历史建筑受到很大的破坏,工业遗产再次受到重视。
笔者在台湾学习期间,重点考察研究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走过台湾知名与不知名的很多文化创意站点之后,发现台湾的工业遗产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多是从工业遗产出发,缘于台湾历史古迹的缺乏和工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遗存;第二,台湾铁路的记忆贯穿整个台湾当代社会,工业遗产中的大部分资产或直接或间接都会与台湾铁路产生联系,“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阿里山窄轨铁道”、“盐铁专线”、“台铁便当”等,从火车站、铁路线路、铁路仓库、铁路制造厂、铁路餐饮服务等等,台湾地区都把其纳入文化资产,并进行主题开发、品牌管理,台湾铁路不仅从交通地理上串联全台湾空间结构,还从文化记忆上搭建台湾的时间意象。所以对台湾铁道文化的研究就拥有了,了解当代台湾文化的意义。
3台湾地区铁道文化再生历程概述
夜上海论坛 台湾铁路,自1837年刘铭传建立第一条铁轨以来,已经有180年的历史,期间承载客运货运,对台湾经济发展和大众交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20世纪末,台湾地区社会结构的改变、大众运输系统的进步,都让百年台铁原有的功能逐渐被替代,2005年台湾高铁运行之后,台铁的实用功能锐减,多条支线凋零直至废弃。
对于包含台湾记忆的台湾铁路,台湾地区没有选择粗放式的销毁或丢弃,而是在多方势力介入台铁的留存与保护研究之后,最终确认借由台铁原有的功能与条件打造文化艺术观光路线,让台铁的功能延续,生命力拓展。
3.1大陆对台湾铁道文化研究综述
大陆地区对台湾工业遗产和台湾铁道文化再利用的研究早已有之,多零散见于建筑、城市景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类的论文期刊。如石颖川的硕士学位论文《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人类学思考——西直门火车站的变迁与历史记忆》(2010年)从社会学角度讨论铁道再利用的必要性;林双毅的硕士论文《城市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2013年)中提到台湾铁道文化开发。还有一部分论文以某一个铁道艺术村为案例,从一个角度讨论研究,如范丽的硕士论文《旅游开发与既有建筑再利用研究》(2013年),从改造的背景、策略、使用评价角度研究“台东铁道艺术村”;樊丽媚的硕士论文《台湾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2013年)通过对台湾的工业遗产现状进行普查、分析和总结,提到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并从建筑类型和改造类型分析“台中20号仓库”和“嘉义铁道艺术村”;王蕾霰、周波在论文《台湾产业遗产保存与再利用实践研究》(2015年)中详细讨论台湾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认识和实践,以“台东铁道艺术村”为例,论述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的缘起;赵红霞的硕士论文《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台湾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2015年)从空间结构、建筑类型、改造手法、改造理念等角度分析“台中20号仓库”;李星敏的硕士论文《铁路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对策》(2015年)从景观更新的角度讨论“嘉义铁道艺术村”。由此可见,把台湾铁道文化作为单独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论文目前还没有出现。
夜上海论坛 3.2台湾铁道文化再生实践
夜上海论坛 台湾人的铁路包含的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世代记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台铁衍生出的产业链上下游基本上可以涵盖50%的台湾文化营造,台湾人喜欢并擅长开发铁路文化,例如,制造铁路用铁的铁厂工人,用铁路部件废弃物组装成的装置摆放在台北市政府广场;铁路运输过的木材和旧铁轨为主体建成的“宜兰罗东林业园区”;铁路旁边原来用来存储货物的旧仓库、职工宿舍、办工场所,改建成艺术园区,如台中20号仓库铁道艺术村、新竹市铁道艺术区、枋寮F3铁道艺术村、台东铁花村、花莲铁道商业街区;台铁便当成为一个重要的品牌,铁路途径的台东县池上地区,为过路的台铁旅客准备的池上便当,成为众多游客的旅行的目的;很多火车站本身就是历史建筑,由于台湾地区历史上被众多不同的政体治理,期间留下的痕迹,又以火车站的建筑样式最为明显,如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日式风格明显的集集火车站、花莲火车站、平溪线十份车站,巴洛克风格的台中火车站,原住民元素突出的台东火车站、台东海端火车站等等。
3.3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项目
“台湾铁道艺术网络计划”是台湾文建会推行的“闲置空间再利用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铁道艺术网络利用各个火车站闲置的仓库改造为艺术家创作的工作坊及展演场所,借由此带动台湾文化艺术发展。2000年,位于台中火车站后方的20到26号仓库成为铁道艺术网络的第一个运营点,开放仓库给艺术家进驻,其中的20号仓库免费开放给大众参观,并同时作为展览和休憩的场所,之后台中的铁道艺术村被称之为“台中20号仓库”。继台中的铁道艺术村之后,陆续完成嘉义、枋寮、新竹、台东四处铁道艺术村的建立,2009年又推动花莲铁道艺术村的规划运营,自此台湾铁道艺术网络串联起由“点”到“面”贯穿整个台湾铁道东西南北的艺术创作网络,并借由此网络整合台湾艺术创作活力、地方文化特色、交流互动方式及相关观光与产业资源。
4结语
夜上海论坛 250年工业文明历史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迹,而工业遗迹所具有的现代气质恰当的契合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所以社区、社群、记忆、城市意象被带入到推动现代社会的视野中,台湾铁路工业遗产的改造试图回应社区诉求,首先致力于历史文化和地理空间合二为一的现代呈现,然后才是对文化发展、产业转型、经济提升、环境改善的显现作用。台湾工业遗产的改造为大陆提供了一种参考,即“微小叙事”和“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把细微的情感和社区的需要作为从工业遗产到文化发展的立足点,把深入挖掘地方文化,以一种现代化的方式呈现,方能让工业遗产活化再生。
在中国,樱花有很长时间的栽种史,在古老籍册中,我们可觅到樱花的点点芳踪。“樱花”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的诗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此后也有诗人多次提及。然而就是一种樱花,在中日文化中却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意象。
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夜上海论坛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记号之一。日本人对于美的意识与樱花有着紧密的联系。
夜上海论坛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茸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的优秀和歌约1100首,歌集中咏樱和歌的确切数量一直存有争议,然而可以归纳出樱花意向大致有四种,分别是咏叹孤独,将其与日本武士道精神联系在一起,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以及叹息人生无常这四大类别。
早在日本奈良时期、平安时期,很多歌人就开始使用樱花作为广泛的题材而被大量地记录进和歌,但是早期樱花在日本受欢迎程度远远低于梅花等,《万叶集》中收录樱花题材的诗远远低于梅花。到了幕府时期,日本武士道精神开始盛行,樱花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战死和殉死成为了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意象。到了江户时期,因为日本国学家的广泛推崇,樱花开始在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土壤中扎根,比如日本的特攻飞机也以樱花来进行命名,而很多日本的军歌也是反映了樱花的主题,例如《步兵的本领》、《啊,红色的血在燃烧》、《同期之樱》等军歌,都是对樱花主题的充分反映。
夜上海论坛 《古今和歌集》的樱歌中,樱花的意象凝结在“无常孤独”层面上的比较多,大部分表现的是四层内涵,第一是爱情的无常,第二是美好东西的易逝,第三是不被人赏识,第四是孤独。在歌集中,对于樱花的特写镜头并没有做具体的描写,大部分都在对樱花进行整体的描绘,而几乎没有独立的意象。
直到佐久间象山写的《樱赋》出现,山樱才有了独立意象,而且这种意象从咏叹式变成了自觉式,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 “不被人赏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但是从整体的樱花描绘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集体意识;当然,在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意象,也有咏叹物哀的本质。在《平家物语》里,对于平氏一族兴衰的描写中,樱花盛开,樱花落下,都是代表了一种物哀的情怀。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居宣长就吟诵道:“人问敷岛(日本别称)大和心,朝漫山樱花”,便是将樱花作为以“物哀”为基调的日本人精神的具体例子。
夜上海论坛 樱花也可以借指很美的女子,在井原西鹤的《青菜店老板家的故事中》里面,把主人公阿七比作是樱花,虽然是过早凋零,却是美到了极致,始了樱花文化的新纪元。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借用樱花来对女性的柔美进行描写,并且借用的妖美、妖魅来进行指代,所以从日本的一些小说来看,樱花也可以指代恋爱、美貌的女子。
中国文化中的樱花意象
夜上海论坛 根据日本权威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起源于中国,原产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所以中国文化中也不无对樱花的描述,虽然可能并不是很多,但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也是相对比较鲜明的。
西汉辞赋大家杨雄的《蜀都赋》中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记载,此处樱并无确指。但是梅花、木兰在中国古代一直是高洁、典雅的代表,所以将樱与梅、木兰同列,也可以透视出古人所赋予的樱花品质,一样是高洁、典雅。在南朝宋时,王僧达有诗:“初樱动时艳,擅藻的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此诗毫无伤感之意,而表达的是一种在艳丽春光下的喜悦心情。
唐代出现的樱花诗比较多,例如李商隐、白居易都比较喜欢对樱花进行描写,可见唐代时候,平常人家的庭院里也种植着樱花。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其意在于家中的小花园新种了红樱树,闲来绕着花在园中走走就当踏青春游了,描写一种悠闲自得的园中情怀,表达的也是一种欣赏自然的悠闲态度。然而到了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中,樱花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意象,代表着一种衰败的景象,全诗的关键是哀、苍、凄,将樱花与风雨、哀筝等联系在一起,也代表了樱花虽然很美,但是美好却不多时的这样一种怜惜之情。
夜上海论坛 李煜《谢新恩》中提到了樱花,很明显代表着相思、寂寞等离愁别绪。南宋赵师秀的《采桑子》中对于樱花进行了描写,是以整片整片来进行描写的,用颜色和“百卉千葩”来描绘樱花的样子,运用了整体的意象,来表达的是樱花美丽的样子,但是后一阕中,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有了伤春的情绪。苏曼殊的《赠歌者》中选择的是樱花来作为歌者歌声生动表达的一种依托,在这里,樱花的意象是轻柔的、翩缱的,是比歌声还轻柔的一种东西,这里所表达的还有诗人对樱花的一种美的赞颂。
夜上海论坛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
夜上海论坛 虽然在美学意义上,中日的樱花文化中,都体现着一种纯洁、壮烈和高洁的美感,但是中日樱花的意象在文化上的传达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同点:怜惜樱花本身所呈现的惋惜之情。其一,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在《阴翳礼赞》中,谷崎润一郎曾经表明了他对樱的态度,“哪怕孤樱一株,也是很美的。只要花开的绚烂”,“只要有心,何须火车,电车之劳顿,可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也充分表明了作者对樱花的态度,他认为不需要空虚的仪式,只要能够感悟美就可以,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美学,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去获得美。这一点,在中国的关于樱花的诗歌中也有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感悟的情怀,例如前文提到的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例如薛兆云的诗中如此描述,“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这些都是东方审美观所形成的一种感悟美的意象。
其二,对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日本文学艺术中永远咏唱不断的主题就是赏花惜花,樱花也是这一主题中最完美的意象表达。樱花美而易逝的生命意象对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在当前的日本,依然有很多人将人生情怀寄托在了日本文化这里。从哀物到哀人整个过程,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常有讴歌赏花护花惜花的心声。日本古歌曾有歌云:“樱花因此冠群芳”,意即樱花的美正是美在她的不能长久,又有“今日脱鞋上床睡,不知明朝能否醒”的古歌,这里面都包含着日本民族特有的一种对人、对事的悲哀与同情。这种悲哀与同情,可解释为怜悯、哀怜、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川端康成把这种悲哀的同情,给予了他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特别是下层妇女。他把她们的悲哀,描写得纯真透明,不掺一丝杂念,塑造了感人的艺术美形象。而在我国,南唐李煜曾经写过,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出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夜上海论坛 其三, 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日本人将樱花视作美的化身,是春天的象征,也折射了日本民族很多的文化内涵,例如樱田、樱时雨等这些词汇是日本民族语言中比较特有的现象,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一种审美情怀。樱花在日本就是美的化身,是一种花神一样的存在,所以日本人一旦称“花”的,就是指樱花。
夜上海论坛 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相异点:壮烈与淡泊的价值体系
其一,民族精神与物哀心态的结合。日本把武士道精神和骤开骤落的樱花联系起来,也有很多的日本青年男女都觉得其在最好的时候凋谢,非常美。而在中国,因为与日本的生命价值观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松柏等植物才用来象征生命,所以在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下,中国文化中对樱花的热衷来源于对其淡泊的品质的热衷,比如樱花往往飘落就在一瞬间,无牵无挂。而且樱花通常是小小的花朵,惹人怜爱,也比较娴静优雅。日本人爱樱花之美,爱樱花之纯洁,爱樱花之短暂,从中也体会到人生苦短虚无的伤感,感叹决然退场的壮烈与凄美。如川端康成的《古都》,用淡淡的忧伤的笔致下,描绘出姐妹相逢的喜悦与泪水的场景。日本人经常将樱花和武士联系起来,日本人认为樱花有几个特性跟武士的特性非常相似,比如集体精神,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精神,而早先的一些樱花的歌集、诗集中,樱花的形象就是成片的,成片的描述使得樱花看起来就是一个集体,在这点上,具有共通性。日本民族中认为樱花是非常灿烂的,活着和死了都应该要像樱花般灿烂,而且樱花在最美的时候飘落,是对生命的一种高度赞美,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认为,群体凋零是一种无尚的光荣,正体现了樱花对日本文化中武士道的集体团结、光荣自杀思想形成的影响。在《古今和歌集》中的咏樱和歌开始将凋零的樱花看作是一种美,并借由樱花的飘落凋零之美来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受,由此可以窥探到物哀这一美意识的雏形了。
夜上海论坛 其二,单纯对美进行升华而形成的境界。中国人虽然也爱樱花的美和净,但更爱她抱团齐放的团结精神,爱她零落成泥的奉献精神,从她历经千年的磨练中体会到一种坚韧,从她愿在盛时放下一切中感受到那淡泊超然的境界。
本研究通过《古今和歌集》、渡边淳一、李商隐等作家的文本,对其中的樱花及其所隐含的文化意象进行分析,比较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差异,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东方审美观形成的美的意象、樱花的怜惜升华成的惋惜意象和对樱花报春凝结成的赏春意象等方面,中日比较一致。而中日樱花文化意象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日本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武士道精神、物哀心态、集体主义以及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而中国在樱花意象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单纯的审美,这种意象更多地表现在:团结、高洁、轻柔和淡泊的宁静之美。
【参考文献】
①尹宁宁:《万叶集中咏梅歌和咏迅璧亩员妊芯俊罚《文学教育》,2012年第8期。
夜上海论坛 ②谢东华:《鸦ㄔ槐疚幕中的多元象征意义》,《民族论坛》,2009年第9期。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新词 人民网 异化 归化
一、引言
诸家对新词中“新”的时间节点认识不同,有的把时间节点定在改革开放后,有的定在21世纪后,有的把未收入《现代汉语大辞典》的词作为新词。本文认为新词是现有的词汇中,没有的词语及产生了新义的旧词。新词往往来源于新造的词语、附有新义的旧词、本土化了的外来词、使用区域扩大化的方言词、泛化使用的行业用词。
夜上海论坛 关于汉语新词日译,中日两国已出版了9部词典,此外,还有《北辞郎》等网上辞典。相对于词典翻译、编撰,关于新词日译的论著、论文相对偏少,目前国内只有吴侃(2013)主编的论文集和零星论文。该论文集对新词作了界定,根据新词的来源作了分类研究。关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汉译英领域,汉译日的相关研究还极为鲜见。
近年来,网络新闻以其迅速、便利的优点在对日宣传中被广泛采用。但是,怎样向日本人发出中国的声音却仍然是一个问题。据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和《中国日报》共同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2013年8月5日在东京公布),90.1%的日本人和92.8%的中国人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日中两国从国内媒体获取对方国家的相关信息比例分别为95.0%和89.1%。只有25%的日本人认为日本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日关系(人民网,2013年8月6日)。那么,日本人如果能经常看到像“人民网”那样的日文版中国媒体,就可能改变对中国的印象。本文认为只有站在受众的立场去翻译,译文才能为读者所接受,读者才愿意接受中国媒体的信息,从而实现有效交际。
夜上海论坛 我国对日宣传的日文版媒体很多,主要有: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人民中国、中国画报、北京周报、国际广播电台、东方网、大使馆主页、政府门户网站及企业网站等。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的“人民网”是人民日报社于1998年12月1日开设的、较有影响力的新闻网。从上述调查数据可知,日本人从中国的媒体获取信息十分有限,我们需要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受众意识出发,使网站信息符合日本人的阅读习惯,达到外宣目的。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德国形成,80年代其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从以原文文本(Source Text=ST)为导向的翻译理论研究转变为以译文文本(Target Text=TT)为导向的翻译理论研究,从“等价”转向“功能”,从语码转换转向跨文化交际,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弗米尔(Vermeer,1996)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产生的语篇。后来诺德(Nord,2005)发展了翻译类型学理论,提出“功能加忠诚”的原则。他们在翻译的类型学、方法、策略、功能、伦理学上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夜上海论坛 本文选取“人民网”(日语版)日语报道中的新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在“TT”中体现的翻译目的、功能问题,分析新词在“TT”中的异化和归化翻译,探讨把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纳入外宣工作的可能性,以及目的论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及其在译文中的表现。
二、异化翻译
夜上海论坛 “异化”和“归化”是韦努蒂(Venuti,1995:20)提出的翻译术语。韦努蒂认为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异化翻译时,译者尽量向原作者靠拢,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具有异国情调的译文。异化翻译的策略有移植、音译、借用、逐字译等。
(一)移植
“移植”本是植物学中的概念,指整株植物的异地栽培;后来为医学借用,如“脏器移植”。在翻译实践中,如果ST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在TT中缺失,这种文化空缺词可以采用移植的方法来翻译。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寿司、刺身、便当、人气、卖萌、写真、宅男宅女”等都是从日语中移植过来的;日语中的汉字基本上都是日本人从中国移植的。这里说的“文化负载词”是指蕴含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社会赋予了它以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它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变革等密切相关。在译入语中无对应的文化负载词时,可使用移植法。如:
夜上海论坛 (1)中秋の名月に当たる中国の的行事「中秋(旧8月15日、今年は9月30日)までまだ半月あるが、中国のネット上では早くも、中秋に欠かせない的子「月(げっぺい)の合が始まっている。中国の通大手「淘宝(タオバオ)の月ギフト券・月ギフトセットの上は今月10-16日の1で3500万元(43750万)を超え、前年同期比で200%伸びた。(「月商が早くも幕け 今年はりが人 中国 「人民日本版2012-09-20)
这是“人民网”从《羊城晚报》上翻译过来的报道,译文中对具有中国文化、社会背景的词“中秋节、月饼、淘宝”采用了移植法来翻译,以实现翻译的等价原则。虽然“中秋节”“月饼”不是新词,但为了便于日本读者理解,译者在这些文化词前加上了解释性的词语,在“月饼”“淘宝”后还加上了读音。
夜上海论坛 (二)音译、外来词
汉译日时,音译是用与汉字音近似的日语片假名来标记地名、专用名词等的翻译策略。此外,有些词语可用音译日语外来词翻译。例如:
夜上海论坛 (2)中国国院(政府)新弁公室は……上半期、料メッセンジャ「微信(ウィチャット)のユザが4人を超え、インタネットのトラフィック入56.8%につながったという。中国工・情化部のチフエンジニアである朱宏任・道官は、「微博(ウェイボ・ミニブログ)だけでなく、微信も利用していなかったら、代れと子供に言われた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た。(きょうの人民日「微博--アジアカップ男子、中国と国が引き分ける 「人民日本版2013.07.25)
在“人民网”的日语版中,“微博”的翻译有“微博、公式微博、微博(ウェイボ)、中国版ツイッタ「微博(ウェイボ)”等。“人民网”对“微信”一词的翻译也尚不固定,有的是加括号注释,有的是在“微信”前加说明性的短语,有以下几种译法:WeChat、ポタルサイト大手「(テレセント)がしたスマトフォン(多能携)向けチャットアプリ、ウィチャット、WeChat・中国版LINE、スマホ向け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料メッセンジャアプリ「微信、スマトフォン向けチャットアプリ、チャットアプリ、テンセントの提供するスマトフォン向け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アプリ……
新词的翻译在译入语中很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词,不同的译者或者同一译者在不同的时间所翻译的新词也不一样。网站管理者或者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央编译局等组织也不可能马上对新词做出规范统一的翻译。这样,一个新词就会导致上述多种译词出现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译学界会自然而然地趋向于使用统一的译词。
(三)借用
“借用翻译法”指译者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来套译源语中的习语的方法。中日两国在翻译西方语言中的抽象概念时都曾使用汉籍古典中的旧词或重新组合词语来表达新含义,如:“自由、文学、经济、哲学、电脑”等曾经都是利用“借用翻译法”译出的词语。通过借用翻译法传入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有:hot line热线、hot dog热狗、yellow pages黄页、secondhand二手、black box黑匣子、handbook手册、watermark水印、Microsoft微软、bluetooth蓝牙、keyboard键盘等。这种借用翻译法在“人民网”的日语版中也得到充分了体现。如:
(3)在の体制改革の深化は、トップダウンと全体画を重する他、政府体制・独占界・所得分配・金融体制・政および税制体制などの重点分野の改革を着に推する必要がある。(会がもなく幕 5つの要素に注目 「人民日本版2013.03.28)
夜上海论坛 “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学中的概念,本义为“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是指介于价值理念与操作实践之间的蓝图。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改革领域,就是要加强对改革全局的整体战略谋划。“人民网”在2010~2011年时把它译作“グランドデザイン”,在2012年时译作“(国家理念および造を再する、略的政策立案を指す)”,在2009~2013年间有时译作“トップレベルデザイン”,在2013年时译作“トップダウン”,这是英语“Top-down Design”的借用,强调自上而下的设计,有基层的参与,而“トップレベルデザイン”意为“高水平的、高层的设计”,并无“民间参与”的意思。
(四)逐字译
逐字译是不顾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翻译时以词为单位进行思考,追求译文与原文每个词的对应。
(4)ST:房奴、卡奴、车奴、孩奴与节奴,少不了压力。
TT:「房奴(マイホム地)、「カド奴(カド地)、「奴(マイカ地)、「孩奴(子育て地)、「奴(祭日地)などが少なからぬプレッシャをもたらしている。(中国人は世界で最もせかせかしているか?「人民日本版2010-07-22)
这里基本上采用了原文的语序来翻译,最后加了个日语动词。这种逐字译可以说是日本人翻译中文的最早的译法,出现于佛经、古典著作、汉诗的日译中。
译文是文化交流的载体。由上可知,异化翻译可以在达到交际目的的同时不失汉语文化的特性,可以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在语言层面,特别是在翻译人名、地名、政府单位、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常采用异化翻译法。
三、归化翻译
归化是要把原文本土化,以译文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译文的读者靠拢,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归化翻译的策略有意译、同化、省略、加译、注释等。
(一)意译
夜上海论坛 意译是相对于直译、音译而言的,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通常用于翻译句子或词组。意译的译文容易理解,简洁明了,少歧义。意译不等于归化翻译,它关注的是语言文字,而归化关注的是文化。
(5)ST:现场聊到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汉子”以及范爷是否觉得自己是女汉子时,一向强势的范爷表示其实自己在感情中也是一枚“软妹子”……。
TT:会ではなぜ在「おやじ女子が加しているのかについてが及び、范冰冰にしても「自分をおやじ女子だと感じることがあるか?というが向けられた。これまでなイメジをもたれている范冰冰だが、「は自分は恋において非常にやかでしい女性であり、……と主した。(映画「一夜喜は、8月9日から中国全国でロドショ予定。「人民日本版2013-07-24)
夜上海论坛 这是2013年7月21日,喜剧《一夜惊喜》在北京举行主题曲MV的会时范冰冰与李治廷的谈话。范冰冰素有“范爷”之称,这里把“女汉子”译作“おやじ女子”是合适的。
“女汉子”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是女的但是性格纯爷们”的姑娘,她们的性格特点是:不拘小节;什么都能干;总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不容易认输,却常犯些小错误;说话直率,大大咧咧……。汉语中的“女汉子”强调女子的男性化,而日语的“おやじ女子”在强调女子的“大叔化”,语感稍有不同。
日语的「おやじ义为“老爹、老爷子、老头儿”,主要用在关系亲密者的对话中。《北辞郎》把“女汉子”译作“オヤジギャル”。它源自日本周刊杂志《SPA》上连载的『スイト・スポット中的言语,指像大叔一样行动的年轻女子。而“おやじ女子”指头发稀少、长有胡子的具有某些男性体貌特征的女子,她们对男性、服饰不感兴趣,喝酒豪爽,是男性化的女子。2013年4月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放了以“おやじ女子”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ラスト・シンデレラ》,使“おやじ女子”成为流行语。
(二)省略
省略翻译法指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删去一些有累赘的词语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语。
夜上海论坛 (6)ST:不少“血拼”达人选择自由组合假期,飞赴日本淘宝。
TT:休暇をみ合わせて日本にい物に出かけようというきが盛んになっている。(ビザ和で日本へのい物ブム到来か?「人民日本版2010-06-24)
夜上海论坛 “血拼”“达人”“淘宝”都是新词,但这则日语译文采用了意译法,省略了这三个新词。“血拼”是英语“shopping”的音译,日语有对应词“ショッピング”,中文的谐音字“血”包含了花钱购物后心疼的意思,钱包出血了;“拼”字含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热衷于购物的含义。这个音义结合的词语,即使用日语对应词“ショッピング”来翻译,也译不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所以,译者只能省略后意译,但仍然没有原文那么生动形象。
(三)加译
夜上海论坛 为了准确地表达原文的信息内容,译者可以用加译的方法把句子中隐含的意义或句子成分用显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加译不能随意增减原文的信息内容。
夜上海论坛 (7)ST: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涉及瘦肉精的食品安全事件。
夜上海论坛 TT:中国では近年、豚肉の赤身をやす果のある法料添加物「肉精(酸クレンブテロル)の混入事件が後をたない。(「肉精の 3分で可能に 「人民日本版2012-03-01)
例(7)是注释性加译,因为日本读者并不知道“瘦肉精”,所以,译者在其前面做了注释,把译文写在后面的括号内,这样保留的中文原字“瘦肉精”既保留了异国情调,反映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便于读者便于理解。
(四)解释
夜上海论坛 新词往往反映最新的社会文化事件,它们往往不存在于译入语中。由于原文与译入语之间存在一些异质性的社会文化差异,所以,译者在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词时,只能采用解释翻译法来阐释原文,使文化背景不同的译入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8)ST:在刚刚结束的“双11”促销中,优衣库的5000张优惠券在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
夜上海论坛 TT:11月11日(独身の日)の激安セルにおいて、ユニクロは30分内にクポン券5000枚の配布を完了した。(凡客品 中国での上がユニクロを上回る 「人民日本版2012-11-19)
夜上海论坛 11月11日这一天有四个形似光棍的“1”,所以叫光棍节。这种流传于中国年轻人中间的娱乐性节日并没有传到日本,因为日语中并没有“1棍子光棍(单身)”的隐喻联想。所以,译者在译文中用括号加了注释。
夜上海论坛 从以上译文可知,异化和归化不是截然分开的,不是矛盾的,两者往往同时存在于“TT”(译文)中。译者选用什么策略来翻译,要由翻译的目的、译者的经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等来决定。
夜上海论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实际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互为补充的。译文难免会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这就要采用异化翻译法;同时译者又要考虑到跨文化交际、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顺畅,这就要采用归化翻译法。我们不能选取一种翻译策略而排除另一种策略,异化翻译时译文也要通便,归化翻译时也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总的来说,为了实现有效交际,以达到外宣目的,应尽量用归化的策略处理语言形式,用异化的策略处理文化因素;但是,一些与日本文化关系较远的新词,为了便于理解,应多采用意译、加译、解释等归化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吴侃.汉语新词日译研究[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夜上海论坛 [2]Vermeer,Hans J.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
TEXTconTEXT,1996.
夜上海论坛 [3]张美芳.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王克非译.北
夜上海论坛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5.
[5]藤文子.翻行と文化コミュニケション[M].みすず
房,2007.
论文关键词 小额诉讼 简易程序 诉讼程序
正如台湾学者邱联恭所言,小额纷争问题占整个社会纷争问题之绝大部分,因为一个人一辈子很难得有机会打几百万元之官司,但每个人每天都多少有可能遇到自己所买的东西或所交易的事物有无瑕疵之问题。对由此所引发的纠纷倘未能合理解决,想使法治在一个社会生根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人民难以将诉讼制度、司法裁判或法律制度当成生活之一部分。“无论审判能够怎样完美地实现正义,如果付出的代价过于昂贵,则人们往往只能放弃通过审判来实现正义的希望”。此外,复杂的程序,往返的奔波,长期的对抗,对当事人来讲都是精神折磨。小额诉讼程序的出现,在排除接近司法的障碍,体现对社会细节正义的关怀,平衡效率与公正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显示出其特有的优越性。通过短暂而不草率,简化而不随意,低廉而不低劣的程序设计,来促进纠纷的解决。
夜上海论坛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域外考察
近年来,随着案件量的激增和诉讼成本的增加,世界各国普遍掀起了一系列简化诉讼程序的司法改革浪潮,推行案件分流,探索非诉争端解决机制,来缓解诉讼爆炸的压力。虽然每个国家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社会背景,引入小额诉讼程序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通过小额程序提高诉讼效率,方便群众诉讼,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夜上海论坛 (一)美国
英美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在立法上采用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分立的原则。虽然《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并没有小额诉讼的规定,但各州基本都有专门的针对小额法庭使用的诉讼程序。我们以加州为例,其小额诉讼程序有如下特点:(1)从起诉的主体看,当事人大多为不经常涉讼的公民,法院设立专门机构辅导当事人如何使用小额诉讼程序。(2)对原告资格进行限制,诉讼标的必须为5000美元以下的损害赔偿、债务、租赁等案件,同时对原告采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次数进行限制,防止小额法庭成为“债权者的集资工厂”。(3)诉讼关系确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庭,不能委托人。裁判一般不允许上诉,只有在被告因缺席判决时,才可向初审法院上诉。(4)采用法官独任审理,既可由职业法官审理,也可由临时法官审理,但选择临时法官必须要双方达成书面的合意。(5)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管辖,但为方便当事人诉讼,例外情况下也可由原告住所地管辖。(6)可以在晚间或者休息日开庭,把小额诉讼法庭建立在社区内,开展免费法律咨询。(7)只收取10至20美元的诉讼费用,注重当庭解决纠纷。(8)注重调解,判决书格式简单,一般不需要说明裁判理由。
(二)日本
选取日本作为大陆法系国家的代表进行考察。1996年日本对其本国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专门的修订,修正了简易程序,并将小额诉讼程序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编。日本小额诉讼程序有如下特点:(1)诉讼标的额较小,并且主要是支付金钱方面的请求,不包括物的交付请求。简易程序受理标的额为90万日元,而小额法庭只受理标的额为30万日元以下的纠纷,并且每人一年不得超过10次。(2)程序简便迅捷。小额诉讼原则上一次开庭审结,被告不能进行反诉,待辨论结束后,立即进行宣判,法官可以用口头宣判,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3)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原告可以选择小额诉讼的程序,同时保护被告的权利允许被告申请转入适用简易程序。(4)实行一审终局,当事人对终局裁判不得提起上诉,但允许在两周内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法院提出异议。法院重新以通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经审理,如异议判决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所作出的判决相符,就认可小额诉讼判决。不相符时,取消小额诉讼判决,重新作出新的判决。对此判决不准许上诉,若有违反宪法事由可提出特别上告。
夜上海论坛 通过对国外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法考察,我们可知小额诉讼程序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从受理案件的范围来看,主要适用于小额的钱债纠纷,并且起诉次数受一定的限制。其二,程序简化,灵活易懂。起诉状、答辩状可使用表格进行,也可以口头进行,赋予法官更多的裁量权、扩大职权探知的范围,而且判决也只记载结果,不必附上理由。其三,快速、低廉、高效。案件审限较短,提高诉讼效率。其四,原告无上诉权,被告无反诉权,以防止诉讼的拖延,但允许被告对不服的裁判上诉,进入普通程序重新审理。其五,强调本人亲自诉讼。小额诉讼程序简化易懂,无需委托人,有的国家明文禁止律师。其六,注重调解,设置有专门的调解程序,法官可以主动提出和解方案。
夜上海论坛 二、我国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现实需求
夜上海论坛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随着公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不断觉醒,诉诸司法的案件越来越多。全国法院结案数年年攀升,2008年的时候是983.9万件,到2010年已经飙升到近1100万件,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的案件使得法官们应接不暇,办案的质量难以保证。群众也抱怨,法院立案难,案件久拖不结。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设立了简易程序,但对于那些请求给付金钱数额较小,且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简易程序仍显繁复,并没有节省多少司法资源,也没有为当事人省去多少人力物力。
面对日益增多的案件和司法资源的紧缺,我国很多法院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开始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尝试和探索。例如:广东深圳福田法院设立的小额钱债法庭、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设立的简易法庭、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法院设立的小额简易案件审判庭等等。虽然各地法院在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但这也表明了司法实务界对我国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强烈愿望。由于各地在试行小额诉讼程序过程中,自主性和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以牺牲部分公正为代价而过分强调效率的提高,以致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我国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小额诉讼程序,使其得以规范化地运作。正在审议中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就有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我国建立小额诉讼制度指日可待。
夜上海论坛 三、我国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构想
夜上海论坛 (一)在民事诉讼法中增设专章规定小额诉讼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专章设置简易程序,但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简单,具体操作只能参照普通程序的相关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应增设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独立的一章,规定在简易程序之后,对诸如小额案件的受案范围、审理程序、救济途径等作出具体地规定,增强其操作性和规范性。
(二)明确界定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小额诉讼程序只适用于给付金钱的诉讼,而且其诉讼标的具有一定的限额。结合当前的物价水平,将争议的标的额上限划定为10000元较为合理。对离婚、收养等具有人身关系性质的案件则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另外,劳动争议、家庭邻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虽然争议标的额不大,但是有些案件案情复杂,也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不仅自然人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但原告尤其是公司、企业不能将整个标的额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请求,以此逃避法律规定的上限。同时还应规定同一原告在同一法院,每年提起小额诉讼程序的次数不得超过10次。对于小额诉讼案件,若委托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进行须支出较大费用,故提倡本人参与诉讼,法院在立案大厅一般都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备有诉讼指南之类的小册子、提供诉讼文本样本,还有一些退休法官等工作人员的指导。
夜上海论坛 (三)赋予双方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选择权
夜上海论坛 基于当事人民事程序的选择权原理,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应当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一方面,诉讼标的额小未必意味着案件是不重要的或简单的,有时也会涉及重要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尽管对国家来说该数额很小,不值得动用正式的司法资源,但对于特定的当事人来说却可能事关重大,剥夺他们的部分诉讼权利是不公平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当事人不计成本、穷尽一切途径“讨个说法”,甚至为几元钱打官司,也并不奇怪,实际上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对此类案件,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普通程序,采取相对严密和完备的诉讼程序,作出的判决,更能令人信服。因为,小额诉讼程序本身实际上是通过限制甚至取消当事人部分诉讼权利来获得效率的。公正与效率,有时是难以兼得的,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置,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一种努力。
(四)确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流程
夜上海论坛 (1)当事人起诉和答辩可以口头方式,也可以采用格式化或者表格样式的诉状和答辩状。(2)严格控制小额诉讼的送达时间和审理时间。送达方式,可以采用电话通知方式。先征求当事人意见,是否需要15日答辩期,如果不需要的,可在当天受理当天开庭。为方便当事人出庭诉讼,开庭时间可以安排在晚间或者节假日,亦可以建立社区法庭或派出法庭。(3)小额诉讼一律采用独任制,由一名法官带一名书记员进行审理,可以采取灵活、简化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合理控制庭审次数,强调当庭宣判。(4)法官可依职权启动调解程序,当事人双方不愿意调解的,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调解不成的,应及时裁判。(5)适当简化证据调查和证人询问,在证据认定方面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6)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原则上不得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7)简化裁判文书的制作,可以使用格式化、表格化的文书,除特殊情况外,无须记载争议事实和裁判理由,只须写明裁判结果。(8)规定小额诉讼的审理期限为45天,对比简易程序三个月的审理期限明显缩短。
诚然,咖喱征服了全世界的味蕾,但却很少有人能说清咖喱到底是什么,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咖喱意味着一种调味品,咖喱的英文名称“curry”,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泰米尔语中,该词是由“kari”演化而来的,指的是一种酱,在南印度则是指多种菜肴的组合;而在西半球,几乎将任何加有香料的、且加有酱料的菜肴都叫作咖哩;到了印度,咖喱又大多是指以肉汁或酱汁搭配米饭或面包的一种主食。而事实上,咖喱是由生姜、肉豆蔻、桂皮、丁香、小豆蔻、胡荽、辣椒、洋葱、大蒜、姜黄等在内的香料混合物。这些原料用杵和臼捣碎或者碾成粉末,用酥油调成糊状,就成了咖喱;在不同的语境下,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系列由咖喱制作的印度炖肉和蔬菜浓汤组成的菜肴。
传说中咖喱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发明的,咖喱最初的用途是用它特有的混合香味来掩盖羊肉或牛肉的臊气。但此种说法也并不完全准确,古代印度穷人的饭菜是由米饭、蔬菜、少量的盐、辣椒和几种香料调味而成的豆糊,在此基础上,由于印度大陆环境、的不同,因此饮食风格也是千差万别的:莫卧儿人将波斯烹调术带到印度北部;葡萄牙香料商把新大陆发现的辣椒引入印度南方;而印度次大陆的居民由各地移民构成。所有这些移民又带来了各自不同的烹饪风格,由此,我们今天所吃的咖喱,就是印度悠久历史的产物,而世界各地的咖喱,都是在印度咖喱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
迷香之处有奥秘
夜上海论坛 虽然有人对咖喱浓烈的味道很抵触,但喜爱它的人却大有人在。据了解,豆瓣网的“咖喱咖喱我爱你小组”就有4826名成员;而“不吃辣椒会死小组”也有1260名成员。以上小组成员饶有兴趣地交换制作咖喱食品的心得,探讨最好吃的咖喱餐厅在哪里……在近期一项关于“咖喱为何如此诱人”的群内讨论中,绝大多数小组成员只是表达出“咖喱好吃,几天不吃就很想吃”的理由,却没有人能说出咖喱之所以吸引人的深层奥秘。
夜上海论坛 笔者认为,咖喱之所以让人胃口大开,关键在于其独特的香料构成上。在探寻咖喱的秘密之前,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香料的含义,牛津英语词典中这样定义香料:“香料是从热带植物中提取的各种有强烈味道或香味的植物性物质,由于其具有的香气和防腐性质,通常被用作调料或其它用途。”总的来讲,香料并不是一种香草,后者是新鲜的、风干的或者磨碎的叶片,而香料则是从植物的树皮、根部、花蕾、树胶与树脂、种子、果实或者柱头中提取的。使香料具有特性的,其实是这种植物所含的稀有的油精和油脂体的高度挥发性化合物,香料特殊的味道、香气和防腐特性都是因此而来的。植物学家把这种化学物质归类为次要化合物,也正因为它们对植物的新陈代谢来讲是次要的,所以它们在光合作用或营养吸收过程中不起作用。然而次要不等于没有必要,它们的存在是一种进化反应,即植物对于其所生长的热带环境下的寄生虫、细菌、真菌威胁的一种抵抗手段。有人说,香料的吸引力,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种反向结果,它们对人产生的诱惑恰恰是一些动物拒斥的东西。那么这种诱惑又从何而来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咖喱的配方。
虽然咖喱走遍了全世界,但即使在印度,咖喱也没有标准化的配方和食谱,传统印度家庭里甚至只是配备相关的香料,连咖喱粉都很少用,而印度咖喱成功的秘诀得益于印度人对香料的了解、组合与烹煮次序,而不在于复杂的烹调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咖哩的本质也强调个人风格与创造性。
夜上海论坛 目前商品化的咖喱粉大多以英国C&B公司的配方为基准,按照该公司的配方构成,以芳香性为主体的香料占26%以上,以辛辣为主体的香料占26%以上,姜黄等着色性香料占30%以上,其他香味料,如陈皮、椰汁占18%以下。芳香性为主体的香料主要构成了香味,而香味其实是味觉和嗅觉的结合。食物中的某些有机分子与味蕾上的受体相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人体就“尝”到了味道。
夜上海论坛 实际上人的舌头能感受到的基本味道只有甜、酸、咸、苦、鲜五种。而香料由于其中一些挥发性的分子与鼻子中的嗅觉受体结合,也可产生神经信号,这些神经信号最后形成了人体的嗅觉。嗅觉的感知能力要比味觉强得多,人类鼻腔内壁上分布着特殊的嗅觉感受神经元,能够分辨出一万多种不同的气味。人们猜测存在数百种嗅觉受体,每个受体各有不同的基因编码用以识别不同的气味,而香料气味分子的活性、易挥发等特性,能够更迅速地让人感知到,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咖喱爱好者偏爱某一种咖喱的原因。
而咖喱的另外一部分——辛辣的香料则隐藏着人们对咖喱上瘾的秘密。黑胡椒、红辣椒都含有辣椒素,当它们刺激舌头和嘴的神经受体后,大脑就会立即调动全身作出反应,如心跳加速、唾液或汗液分泌增加、肠胃加倍工作,同时释放出可使人感到轻松兴奋的内啡肽,令人产生吃辣的“”,于是越吃越爱吃。
从口腔到嗅觉,咖喱作为香料的复合品,满足了所有好奇的味蕾和神经,而人类向来对香辛料情有独钟,就如对茶的痴迷一样。而且咖喱“旅行”全球,虽然与许多菜肴相结合,但却并没有失去卓尔不群的印度风格,其所到之处,都能跟当地的饮食风格很好地结合,这也是咖喱的另一迷人之处。比如马来亚咖哩一般会加入芭蕉叶、椰丝及椰浆等当地特产,味道偏辣;而日本咖喱则是加入浓缩果泥,甜味更重,也相对温和;泰国咖喱当中则加入了椰酱来降低辣味和增强香味,甚至还额外地加入了香茅、鱼露、月桂叶等香料……
夜上海论坛 不仅是香料
据说印度人一直骄傲地向外界宣扬咖喱的种种功效,传说它可以减肥、抗癌,能够治疗感冒、增强记忆力,治疗头疼,还能防治老年痴呆……咖喱甚至被描述成了灵丹妙药。事实上,印度人的说法深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印度食物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规则,印度医学的基础文献是两篇古代医学论文《闍罗迦集》和《妙闻集》,它们架构了左右正确饮食的原则——身体必须与自身的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居住在低洼潮湿地区的人要吃热性厚重的蜥肉,炎热的天气里要吃乳制稀粥之类的凉性食物,寒冷的日子要吃肥腻的肉以增加能量……印度人将食物分为热性和凉性两大体系,将热性和凉性食物相混合,以得达到酸甜苦辣咸涩六味。通过对香料的不同使用方法来创造不同的口味,这便是印度烹调术的核心。
夜上海论坛 在古印度,一位印度医师必须是一位精通烹饪的厨师,他需要具备与时俱进选择食物的能力,饭菜的设计要能体现出食物内在的治疗特质,此外,还要通过对香料丰富的想象力以创造出不同的口味。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 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一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夜上海论坛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二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三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夜上海论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夜上海论坛 什么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
夜上海论坛 在世纪转折的关头,凡正在发挥或期望发挥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都必须明确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予以认真的探测和思考,以便在关于世界政治趋势的宏观认识和国家战略的长久规划上尽可能长计远虑,未雨绸缪。美国国际关系思想界在这方面显然用力尤勤。其中比较突出的范例至少有三个:保罗·肯尼迪的《迎接 21世纪》;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还有被《外交政策》季刊主编称为“新悲观主义”并加以评析的一系列关于欠发达国家广泛混乱和贫困对西方构成严重威胁的代表性论著。[1]布热津斯基1993年发表的《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2]从若干方面来看大致亦属此类。这三个范例从不同的角度落笔,各自描绘了未来世界的图景。不管在考察的侧重点和具体环节的表述上如何不同,也不管在所直接或间接地提议的战略方向上有怎样的歧异,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将非西方国家和民族当作西方的对立面,都对西方在未来世界中能否维持其优势地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忧虑。无论是从技术、经济的发展趋势立论,还是从文明的互相抵触入手,或是严重关切全球性问题(据其判断主要来自欠发达地区)带来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其共同关注的焦点说到底仍是世界政治中可能发生的基本的地位变迁问题,而且这种变迁都被明确地或隐约地同“西方对非西方”这一范式联系在一起。
这一范式无论如何反映了近现代世界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五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某种本底背景。[3]它也从较接近粞本的层次上触及到本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政治的一类基本动态,包括欠发达世界问题以若干新内容和新形式获得了新的重要性。[4]就此而言,上述各种论著仍不失一定的历史纵深感,其中个别著作还多少表现了对现实和未来的某些洞察力。但是,一些带全局意义的谬误和缺陷使它们不足以辨识趋于形成中的未来世界症结。保罗·肯尼迪评估世界各国各地区在未来新世纪的前景时,几乎只关注新技术及其带动下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忽视了世界经济政治中民族国家“权势基值”(或曰国家资源和力量基底之大小)的至少同等的重要性,并且很短视地对目前尚未发达的所有非西方大国持本质上蔑视的估计。亨廷顿虽然认识到非西方文化的经久生存能力,也感觉到若干非西方民族的巨大潜能及其根深蒂固的独立性,并由此以偏概全地将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分立当作世界的根本分野,但他也未注意到“权势基值”甚至权势本身的关键意义。因而,文明在他那里,几乎只是个抽象和笼统的虚体。他还漠视了人们一般所说的“文明的交流”,其最主要的实质性内容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广义的技术创新,包括先进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组织方式等)之必然的扩散,以及这种扩散所导致的文化变迁效应和权势效应。[5]更何况,他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对当代非西方民族所持的立场是非常偏狭的。至于“新悲观主义”,尽管也感觉到了西方对非西方范式的意义,但赋予它的内涵却极为肤浅、偏狭和情绪化。其未来世界图景,是欠发达世界将以其毁灭性武器扩散、大规模内乱、人炸、难民和移民巨潮、赤贫、瘟疫、生态污染和崩溃等等威胁甚或毁坏西方的安全、繁荣、种族、文化凝聚以及道德自信和良心安宁。总之,所有这些关于新世纪的世界政治展望都是不得要领的。
二
那么,究竞什么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 从历史的宏观视野来考察, 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已经孕育在20世纪的三项根本动态之中。这三项根本动态是:世界人口分布的巨大变化;非西方“对西方造反”和向西方学习的双重努力;洲际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6]
夜上海论坛 动态之一:世界人口分布的巨大变化。
夜上海论坛 在推动世界权势重心转移的诸多因素中,世界人口分布的变化是一个不大为人注意但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重心的变迁历时较长,其后果在短期内难以清楚地显现,加之当今世界在资源、生态等方面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致使人们较多地注意到人口的负面影响。然而,人口作为生产力构成的要素,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就一国而言,在自然资源和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人口作为国力的基本成分之一意义固然重大,[7]即便当我们透过历史的表象来观察世界政治权势重心的兴盛和衰微时,其作用更是未可低估。30年前,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8]他指出,1890年至1940年半个世纪里发生的人口分布的革命,是标志世界历史转折的最基本的变更。在此期间,欧洲的霸权盛极而衰,非欧强国(主要是美国和俄苏)的崛起及其优势完全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在真正全球规模的世界政治中,欧洲以外地区、尤其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具有了越来越大的重要性和主动性。
19世纪欧洲扩张的基础之一,是其人口的显著增长。欧洲人口在该世纪内增加了一倍,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由1/5上升到1/4,并曾向外输出4000万移民。世纪之交,虽然工业革命已明确地展现出扩散到全球的趋势,大多数欧洲人对自身文明的优势及其对“停滞的东方”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摄力却仍然深信不疑,乐观地认为欧洲人在20世纪将遍布全球,构成殖民地人口的相当大一部分,成为殖民地厚实的统治阶层。然而事实上,大约从1890年起,欧洲的出生率持续下降。进入20 世纪,世界人口分布趋势已明显地对欧洲不利。不仅美俄已遥遥领先于各欧洲大国,[9]而且在欧洲及其海外白人领地人口量近乎停滞不前的同时,亚洲和拉美人口(特别是亚洲人口)由于医疗卫生和生产方面条件渐有改善等原因而显著增长。世界城市化进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趋势。20世纪开始时,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40%以上在欧洲,仅20%位于亚洲。但到1960年,这样的大城市却已有近 40%在亚洲,地处亚洲为主的太平洋沿岸者(包括美国和拉美国家)更是占了世界总数的绝大部分。[10]由于亚洲人口密度不断增大,移民潮的流向倒转过来。澳、新、美、加等国一度都制定了严格的移民法规以排斥非欧移民,但很少人真正相信这办法会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由于几乎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以足够的出生率应付海外殖民的需要,它们在亚非地区可供维持殖民统治的可靠人力十分有限,防御内部反抗和外部进攻的能力便日益虚弱。最重要的是,人口增长率的大差距及与之相关的洲际范围移民及其他人口流动,不仅导致白人在数量上被有色人种“压倒”,还导致远离欧洲的新的人口、生产和实力中心的形成。[11]
夜上海论坛 随着人口向太平洋沿岸集中,亚太地区无论是作为国际权势竞争者的对象,还是作为重要竞争者的来源地,其地位和作用都有了显著的上升。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政治中,关于东亚和太平洋的角逐已几乎同关于欧洲的角逐一样重要,而其主角分明是三个非欧强国——俄国、日本和美国。20世纪头40年间,俄国西伯利亚地区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人口激增是太平洋区域非常重要的人口动态。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建成后,美国经济、人口重心开始西移。美国海外扩张明显以太平洋为重点取向。俄国也重新重视其亚洲部分和在亚洲的势力扩展。1881年起官方鼓励人口东移。随着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形成新的人口中心。俄国人大规模定居西伯利亚,一如美国人涌入加利福尼亚。到20世纪上半期,两地的人口激增已导致形成一批新的工业中心。至于日本,人口的迅速增长也同国力的兴盛乃至对外扩张相辅相成。自由移民性质的和平扩张曾在最初的日本帝国主义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12]当然,美俄日只是一类“特例”,在那里种种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导致人口激增促进了在道德上大可谴责、在政治上不止一次地自招灾难的帝国主义。相反,在同一历史时期出现了类似的人口动态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它促进的是非扩张性的事态发展,其中大都包括基于现代化和民族觉醒进程的反帝反殖、独立自强运动。然而,就人口分布趋势同国家间力量对比趋势的一般长期关系而言,这两类例子是同样适用的。
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分布重心从欧洲向欧洲以外、特别是亚洲等地区的非西方国家转移的趋势显而易见。诚然,人口因素本身并不等于国际政治权势,它只是国际政治权势的一项(而且并非头等重要的)先决条件。很长时间里,欧洲的技术优势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它的人口劣势,以致象英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能够控制人口总量大得多的众多前工业化国家。但即使如此,仅凭技术优势英国是难以长久维持它的支配地位的。诚如巴勒克拉夫所言,20世纪初在其亚洲殖民地的英国人还不到当地人口的千分之一,英国如何能够维持在那里的统治的长期稳定呢?[ 13]关键在于,技术是扩散的,一国的技术优势并非恒久不破。随着欧洲对现代技术的实际垄断及其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军事优势逐步丧失,潜在的人口因素作用便突出起来。19世纪来往后世界人口趋势的意义在于,它构成了导致欧洲逐渐丧失其支配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同广义的技术扩散一起,使得新的经济、政治及实力中心在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形成并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转贴于 三
动态之二:非西方“对西方造反”和向西方学习的双重努力
夜上海论坛 如前所言,所谓欧洲优势,主要是广义的技术优势。作为唯一产生了先进的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地区,欧洲在19世纪未以前的数百年里确曾是世界最有活力的权势中心。[14]欧洲列强凭借其优势向全世界扩张,在1900年前后达于顶峰。欧洲现代技术和工商业侵蚀、孔解或重新塑造了世界其余地区的经济生存方式,欧洲基于其先进技术、社会政治组织和扩张主义精神优势[15]的那种军事力量击败了非西方民族的几乎所有武装抵抗,欧洲文化则严重地动摇或损毁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众多人口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影响或左右了他们、特别是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然而,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欧洲支配地位实则好景不长,因为欧洲的扩张在把世界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激活了世界非西方民族在改变了的内外环境中争取独立自强的潜在力量。这就开始了它始料未及且无法控制的一个历史进程 ——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的觉醒和新生。
夜上海论坛 与全球国际体系在上个世纪之交形成同步,欧洲支配地位衍生为西方支配地位。[16]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反抗的对象是整个西方。这场“造反”发端于19世纪末,直到本世纪70年代才基本结束,而贯穿其中的是政治独立、主权平等、种族平等和文化解放这四大主题。[17]非西方成功的造反大概是20世纪意义最为重大的事态,它标志着世界已接近一个新时代。导致这一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非西方对西方文明西方的技术、观念和体制的主动适应和有选择的吸收。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历史上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社会威胁时,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是退却和逃避,试图割断和入侵势力的联系,“返回美好的从前”,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采纳强者之长,从而进行真正有效的抗争。这就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18]前者充其量是消极的抵抗,既不能赶走列强,也不能阻止入侵,而当处于弱势的民族开始采纳西方的技术和思想,运用这些来反对西方压迫者时,情况就全然不同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约40年的历史便是如此,而20世纪里先后取得成功的土耳其基马尔革命、印度独立运动、中国革命和越南革命,更是非西方被压迫民族以得益于吸收西方影响的现代方式争得解放的彪炳史册的范例。事实证明,在现代世界,先进的经济方式、社会政治组织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必然广泛扩散,绝非某一国家或地区所长久独占。20世纪以来,西方的技术、观念和体制,特别是欧洲三大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的先进成果,一直在以加速度扩散。[19]在这一过程中,西方逐渐失去其全面的压倒性优势,非西方民族则相继摆脱西方的统治。这一历史性转变,很大程度上是非西方民族既对西方造反,又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对未来新世纪特别重要的是,近二、三十年来的事态发展表明,非西方民族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并未随“对西方造反”的基本结束而停止。在大致达到了政治独立、主权平等、种族平等、文化解放这四大目标后,它们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自主、自强、尊严和幸福,还有赖于经济成长、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和政治的进一步现代化改造,为此就必须继续向西方学习。或许可以说,20世纪末期西方技术、观念和体制扩散的广度与深度,并不亚于前此的西方大扩张时期。当今世界上那些最引人注目的国家的经济成长,几乎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它的最具历史意义的未来结果,将是同若干当地因素一起,导致某些人口超过1亿的非西方国家真正建设起发达的工业化经济和成熟的现代社会政治体制,从而成为新兴的世界大国。[20]
不过,西方的影响只是非西方民族奋发振兴的部分原因。仅仅是来自外部的刺激,不足以解释它们何以反对西方统治、争取独立自强的愿望如此强烈,更无法解释何以非西方世界的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曾经被西方人武断地判定为停滞不前、气息奄奄而鄙之若蛛网尘埃的非西方社会和非西方文明,其自身所潜藏的生命活力与更新能力乃是其政治觉醒和社会转型的原动力,西方只是无意中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供了反对西方统治,发动或加速自身振兴进程的强烈动机,以及提供了实现这些目的的部分重要条件。非西方社会并非完全停滞不前或僵化不变。例如在欧洲人入侵之前的几十年里,阿拉伯、日本、中国已在酝酿或已出现自我革新的尝试。[21]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里,表现出保持、重塑或创造自己民族“个性”的意志和决心。当立志变革的人士认识到在传统社会的框架里寻找出路已属徒劳,现代化才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时,他们大都将现代化与“西方化”区分开来,其目标既非传统社会,亦非西化社会,而是现代社会,途径是在本土的和现代的条件下,吸取或经改造吸取西方文明中先进的和可适用的成分,使之与本土文明中仍有活力的成分整合起来。这里面最深刻、最持久的推动力,便是非西方民族的自我意识、对本民族政治和文化尊严的珍视,以及实现民族振兴和自强的意愿。非西方民族现代化进程所显示的这一重要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方式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非西方国家正在崛起,其中某些将来甚至可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另一方面,它们既没有主动地成为、也未被西方视为西方的一部分。这就使得“西方对非西方”这一范式在当今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仍不失其相当的现实性。既然如此,问题就在于如何期待和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或与之对峙,还是争取实现彼此的兼容和协调。
四
夜上海论坛 动态之三:洲级大国的新兴绝对优势
世界政治的结构性变更从19世纪末开始,到二战结束后不久终于形成美苏两极体系,彻底取代先前几个世纪里大致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均势体系。如果说在历史发展中存在必然性的话,那么这一事态就是国际关系史上最大的必然性之一。与欧洲的势力扩展相伴随,近现代国际体系逐渐从主要集中于欧洲变为日益全球性。体系空间的扩展势必促成欧洲以外新兴强国的出现。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东西两翼的美俄权势趋盛,在不足百年时间里,欧洲各国中能与美俄并列为全球权势大竞争者的,实际上只剩下英国。欧洲两翼取代欧洲的显赫地位,还由于贯穿于几个世纪欧洲国际关系中的均势机制使然。从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夭折,到20世纪纳粹德国的统治野心破灭,欧洲均势得以历经打击而犹存,其首要原因是一次又一次地引入外部新力量来拯救欧洲的平衡。[22]第一个扮演这种角色的是同16世纪法国结成战略伙伴的奥斯曼土耳其,而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外部新力量便是分别不止一次决定性地扭转欧洲战局的美国和俄苏。这种反复出现的局面对欧洲的衰落和美国、俄苏的强盛作用极大。还有,同样决定性地促成了如此一衰一盛的,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迪希沃指出的这么一种重大机理:“在欧洲,谋求霸权的国家引发的周期性痉挛之后,总是领土进一步分裂;在(欧洲)外面的世界,事态发展却导致规模越来越大的领土集聚。”[23]这后一动态,正导致了得利于欧洲国际权势斗争的美俄形成为洲级大国。
夜上海论坛 这就涉及到了20世纪世界强国的规模条件一个与广义的技术条件同等重要却更为难得的条件。所谓更难得,是指需历经至少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一个巨大民族结合体的萌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要比广义的技术扩散及其生根结果缓慢得多,同时也指能够具备这种规模条件的国家必然寥寥无几,远不及广义的技术扩散可及的广泛程度。美国和俄苏赶超欧洲列强并在二战后取得绝对优势,说到底是因为除了实行源于欧洲的现代化之外,它们拥有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规模优势,显示了当代世界强国的新特征。19世纪末,与稍后的麦金德相似,约翰·西利这位长于按照大尺度的时空框架审视国际政治的英国大历史学家,将基本的技术变化和经久的国力基础结合起来,准确地推断美俄这样“庞大的政治聚合体”的潜力行将通过蒸汽机、电力和铁路网络发挥出来,从而使欧陆列强彻底沦为二流国家,甚至长期据有全球性优势的英国也颇有可能遭到此种厄运。[24]所谓“庞大的政治聚合体”实际上就是指美俄作为规模近于大洲的巨型国家拥有的“权势基值”,包括广袤的疆域、丰富的资源、巨大的人口和工业生产潜力。至于托克维尔在1835 年关于美俄将“各主世界一半命运”的公开预言,虽然由于不可能真切地预见到如此所需的技术条件而较多猜测成分,但其主要依据地理和人口两大因素——仍然是成立的。[25]
全球国际体系时代世界强国的规模条件在昔日海上霸主英国的衰落中也表现得很清楚。英国在约两个世纪里的国际优势,很大程度上依凭领先的经济支撑的海上优势,而后者又决定性地依赖于下述环境: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无不是规模与英国近似、但发展水平有所不及的“中等国家”。如麦金德所指出,随工业革命扩散,英国专美于前的时代结束了。 “基于半个大陆的资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出现后,英国便不再是海洋的主人。”麦金德地缘政治理论的若干思路,尤其是关于洲级大国在资源、人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及其在工业化时代的意义仍然富于启发性。一旦资源远为雄厚、人力远为充足的国家通过工业化打破英国经济的领先地位,英国的海权优势乃至总体优势便迅速丧失。不仅如此,与洲级大国的兴起同步,海权本身的作用和地位也相对地有所衰减。陆上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大陆国家的机动能力,从而削弱了海上强国的战略优势。这一机动性和洲级大国在资源方面很大的自足性,使得海上封锁威力大减。[26]更重要的是,事实上所有洲级大国都既有广袤的内陆,又有漫长的海岸线。当代条件下,一个在疆域、资源、人口和工业实力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的洲级大国完全可能既是陆上强国,又是海上强国。虽然我们仍可从美苏冷战中看到传统“海陆之争”模式的影子,但20世纪以来海上强国与陆上强国的分野确已渐趋模糊。洲级大国可以使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统一。空中力量以及战略武器远程投射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只是加强而非改变了这一趋势。
欧日列强衰落、美国和俄苏崛起并成为20世纪后半叶仅有的世界强国的历程表明,同过去的历史时代相比,在当代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强国的规模条件已急剧提高。换言之,要成为世界政治的一流角色,必须在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现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方式之外,有足够大的“权势基值”,即接近或居于世界前列的疆域、人口和自然资源规模。显然,具备这种规模条件的国家,除了美俄两国,还有几个非西方大国(或许还有尚待其一体化之巨大进展的联合的欧洲)。
转贴于 五
以上就是20世纪的三项根本动态。 它们也可称为:人口重心的转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社会组织方式的全球性扩散;世界政治一流角色之规模的急剧增大。三者总合起来,便预示着若干非西方大国很可能在21世纪里崛起为世界强国。
夜上海论坛 说有这种趋势,并非纯粹出自历史推断。它已由当代非西方世界的许多重要现象现实地显露出来。可察的端倪系众所周知而毋需细说。尽管“南北”总体差距依然很大,但亚洲、拉美、阿拉伯世界甚至非洲一些国家在技术更新、经济增长、文化进步与社会、经济、政治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导致了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猛进。大致与此同时,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进行以私有化、市场化和法制化为主要方向的体制改革,其中已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若干1亿人口以上经济成长迅速的发展中大国,其成就格外引人注目。用研究第三世界的著名专家李琮先生的话说,它们的“后发优势”一旦得到发挥,其竞争力会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会受到越来越有力的经济挑战,其优势和主导地位将逐渐减弱。[27]
夜上海论坛 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里,非西方国家和民族长期处于从属、被动的依附地位。但依附关系至少就单个国家而言并非不可扭转。将依附问题与世界政治经济进程的某种周期效应相参照,就可以看到依附和扭转依附都有其必然性。依附关系所以产生,根本上说是因为在技术或社会政治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创新,开始时必定出自很少数国家,特别是主要依凭这些创新而崛起并取得支配性影响的世界强国——在迄今的近现代历史中只是西方少数强国。创新的集中势必导致权势的集中,而权势的集中造成依附关系。但是,创新迟早会扩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由于其基本性质势必将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政治组织方式散布到这个体系的核心地区以外。在此情况下,总是有一些处于依附状态的国家由于生存和发展逻辑的压力,并依凭本身固有的生命力——特别是适应、学习、改造的能力——以及种种历史机遇,奋发振兴,扭转依附,甚或成为带动历史的领先力量。同创新和权势的集中一样,它们的扩散和转移是必然规律。[28]
夜上海论坛 看来,若干非西方大国在未来新世纪里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可能性非常大,无论如此崛起的国家是一两个还是略多。这将是几个世纪来世界不多几项有最重大意义的事态之一,而且若考虑到它的广泛背景,即非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发动和加速,就更是如此。它将给世界的政治经济结构、国际关系的规范和规则乃至基本的世界普遍价值取向带来深刻的变迁性影响。特别值得指出,鉴于这样的大国在近现代史上饱受外辱的痛苦经历和经验,此类影响将造成的伟大结果之一,很可能是国际秩序朝平等、公正的方向取得长足进展。不过,由于非西方大国崛起为世界强国这一事态的全新性质,它究竟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说到底取决于西方同未来非西方强国之间有什么样的基本关系。
因此,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是:西方能否同正在或行将崛起的未来非西方强国协调?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占支配地位的国际社会能否实现一项世界历史性的创新,即转变为(并且是较少痛苦、较少冲突地转变为)西方同非西方强国互相协调和持久共存的国际社会?对任何一方而言,这都是一个真正新颖的大问题。[29]
六
谁来带头促进实现这一转变? 这就涉及到“世界领导者”的功能和当今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的作用问题。无论对其喜欢与否,服从与否或服从的程度如何,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体系中实际存在领导者的角色。无疑,此类角色通过“领导”实现的,首先是其自身的利益和抱负(迄今往往是霸权利益和霸权抱负)。然而,这领导要具有“合法性”并且较为持久、较为高效地贯彻和维持,它还必须履行几项功能。[30]这些功能可归纳为两大方面:组织管理功能和创新功能。前者包括:依凭较敏锐的认识、有较广泛接受性的价值取向以及同较多其他国家的协商,向国际社会指出世界基本问题,并且确定这些问题的轻重缓急次序;同样在广泛协商和尊重同伴要求的基础上,动员和组织足以解决问题的国际联合力量;建立尽可能多地体现国际共同利益和共识的世界秩序,并带头予以贯彻和维持。后者指带头作出具有全球意义的根本创新,推动世界实现历史性转变,从而向前演进。
以此对照,美国目前是不是合格的领导者?显然不是。很难从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以及追求这些目标的主要实践中,看到足够多的与真正履行上述功能合拍的东西。[31]或许可以说,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迄今对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尚未有较为清楚、较为合理的认识,惶论带头解决?
夜上海论坛 美国今后能否成为带头解决21世纪世界政治根本问题的领导者,也颇有疑问。就美国自身的情况来分析,不能说不存在有助于推动它同正在或行将崛起的非西方强国协调的因素,但大致可以肯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阻碍它这么做的因素更有力些。
阻碍因素主要是:
第一,美国缺乏真正容纳非西方强国(尤其是作为世界强国的非西方大国)的历史经历。它对数百年的西方支配性优势习以为常并视为当然,因而缺乏为此所需的气度和精神准备。种族情绪和文化心理起了很大作用。一些美国人谈到“异类” 时往往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那股子偏狭并非什么新东西。历史学家入江昭曾揭示了上个世纪之交见于美国思想界的老牌”文明冲突论”。当时,包括马汉在内的一大批名士认为,东方民族(包括中华民族)迟早会利用西方文明的先进技术和物质成果,却不会接受其精神价值——据称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值得尊崇和宏扬的精神价值,因而一个骨子里依然“专制”、“野蛮”的东方将对西方构成巨大的威胁。[32]事实表明,此类情绪和心理,连同其派生的过头恐惧,在当今的美国远未成为历史陈迹。执迷于西方文明的排他的优越性,专注于异质文明的对立与冲突,否定贯通的可能和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必要,对非西方强国的兴起持对立或敌视态度—— 所有这些严重影响着美国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第二,美国在对外关系方面的政治文化传统阻碍它平等地看待非西方大国的人文根底、基本价值和民族活力。美利坚民族就其主流而言,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一向持有两种参与规定其历史观和国际观的意念,那就是(1)美国优越并负有世界使命;(2)白人至上。[33]众所周知,关于美国生活方式、美国精神和美国理想单然超群并适用于全世界的信条,简直构成了一种美国国家宗教或民族宗教。由此而来的,是强烈地倾向于按照美国的面貌衡量甚至改造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的国内社会,想象其余人类应当乐于接受美国的价值体系,不顾努力理解和尊重非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及其存在理由。至于白人至上的种族等级信念,自二战结束以来已大为衰减,而且丧失了任何“合法性”,以致无论何种公开的白人至上言论都成了不可接受的大逆不道行为。这是美国在顺应时代潮流方面取得的一项伟大进步。然而,正如种族歧视残余在美国仍以种种法外的和有违社会道德主流的形式存在那样,白人至上作为传统信念或情绪,仍多半潜意识地影响着美国对非西方民族的态度,并且实际上同美国的优越感和使命意识互为支持。此外,主要从20世纪初起,涉及对外关系的美国政治文化传统里面还有这么一种思想方法:从道德原则(而且是一己的道德原则)出发看待世界政治,自认是人类普遍利益的唯一代表者和正义原则的唯一阐释者,非善即恶,不容异端,否定世界的多样性。[34]按照这样的思想方法,美国自然难同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体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必然与之有重要差异的非西方强国协调。
夜上海论坛 第三,美国现今近乎史无前例的超强地位不利于它合理地对待非西方大国崛起为世界强国。1947年2月,时任副国务卿的艾奇逊曾将美苏两极对立比作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和迦太基的两极对立。[35]其实,无论从实力对比、综合影响力对比或潜力对比而言,美苏冷战并不象艾奇逊所示的或乍一看来的那样是某种均势,而是美国优势。撇开相互核威慑效应不谈,冷战时代头号强国对于二号强国(更不用说任何其他国家)所据有的总体力量优势之大,或许自16世纪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的帝国之后绝无仅有。冷战时代随苏联瓦解而结束后,美国的超强状态(主要在军事和世界政治权势方面)更为突出。就我们讨论的问题而言,这产生了两个结果。首先,力量优势加上冷战胜利引起的陶醉,使美国“权力的傲慢”不免变本加厉,这显然不利于采取互相协调的态度来对待非西方后起者,并据此调整国际体制安排和美国的对外政策。其次,超强状态又使美国难免那种超强者特有的对权势分散化趋势的强烈戒心,甚至是过头恐惧,尤其是在这种趋势主要出自“异类”大国走向强盛的情况下。此种心态出自维持权势集中的背时欲望,妨碍美国顺应世界政治的历史潮流。
至于目前存在的、有助于推动美国同正在或行将崛起的非西方强国协调的因素,则主要包括下面两项:
首先,对美国来说,同非西方强国之间的互相协调、兼容和持久共存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或政治上都有其必要。非西方世界出现巨型的经济增长中心为美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不少美国人明白,只要美国还具有那种先前使它后来居上的适应和创造能力,它就能够较充分地利用这一新兴的巨大市场来激发或维持其经济繁荣,并且能在未来新的巨大竞争压力下积极应变,较长期地保持在关键性经济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此,处理好与此等非西方巨型经济增长中心(多半将是新兴的非西方强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至关重要。就军事安全而言,能否互相协调、避免长久对抗或严重冲突,更是直接关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时代里起码的生存机会,并将决定能否避免与大规模军备竞赛相伴的巨大风险以及物质和精神重负。至于在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防止关键地区重大冲突爆发和扩展、防止世界生态严重恶化等与美国重大利益相关的全球性/地区性问题上,同非西方强国协调与合作的必要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同样被不少美国人认识到。另外,众所周知,美国强烈地希望经久保住其世界领导地位,而从长期看,世界范围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政治上、心理上相应的兼容能力,是维持这种地位的必备素质。这一点也许可能促使美国逐渐懂得,在新世纪里仅凭霸权和“霸气”难以如愿。
其次,美国国内种族构成的多元状态及其加剧趋势对美国文化、民族心理和政治正在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总的来说有助于促使美国合理对待非西方的民族国家。不仅美国人口构成中白人所占的比例正在缩小,而且按照常见的估计,如果近年来美国种族构成的变化速率继续下去,到21世纪中期白人将成为美国人口中低于半数的“准少数民族”,拉美裔人、黑人和亚裔人则将依递减的次序构成其余人口的绝大多数。即使美国移民政策将来可能显著收紧,阻止非法移民入境的力度也会显著加大,但美国白人和非白人之间很大的出生率差距仍将起作用。美国种族构成的这一意义深远的基本动态,是近年来思想文化和教育界内“文化多元主义”颇具声势的重要背景之一。它并不满足于在奉欧洲文明为圭臬的主流文化之下保持各族裔的原有文化传统,而是对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进行挑战,否定其优越地位。[36]在相当大程度上,美国已不像当年托克维尔所称的那个以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政治文化为主体来融化外来各族的“大熔炉”,它正在变成一个“全球人种拼凑成的社会”。[37]看来美国本身也像它在世界政治中那样,面临它所企求的同一性与无法消除的多样性这一矛盾,或套用亨廷顿的话说,面临国内的“ 文明冲突”。就本文的主题来说,这实在是一桩好事,因为它有利于美国理解和尊重未来非西方强国以至所有非西方国家正当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它在政治上可能有的比较直接的效应也不应忽视:规模较可观的种族群体有时会经过一些政治渠道,起促使政府善待其血统与原有文化来源国的作用,或形成某种制约,有助于使政府难以对其推行极端的敌视政策。
七
夜上海论坛 总之, 就美国自身的情况而论,阻碍和有助于推动它同21世纪非西方强国协调的因素都存在。一方面,估计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前一类因素将较为有力;另一方面,未来半个或整个世纪内哪一类因素会起主要作用,仍属未定之数。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美国不能带头解决本文提出的21世纪世界政治的根本问题,那么谁能如此,从而主导实现这一世界历史性的创新?
夜上海论坛 当前世人注意较多的其他几大国际力量(欧洲、日本、俄罗斯)就此而论各有长短。若考虑到文化、心理、政治上的兼容能力与“权势基值”这两方面的因素,似乎俄罗斯的潜力较大。此外,正在或行将崛起的非西方强国本身,也并非没有可能主导实现这一创新。不过,不能排除主导者空缺的可能性。空缺的后果也许只是解决的延宕,但也许更糟。无论是西方为维持自身的优势而排斥或压制非西方强国,还是非西方强国因受困受压而向西方挑战,都将给世界带来严重危险。非西方国家没有理由不富强,非西方民族的种族、文化和心理特质永远不会消失殆尽,如果抱定“冲突论”(无论何种形式)的思维逻辑,岂不是要永远冲突下去,别无它途?西方和非西方强国互相协调、互相容纳,西方和非西方文明共存和互补,从而使整个人类文明上升到更高层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夜上海论坛 中国的希望在于牢牢地把握历史机遇,搞好国内的改革和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实现中华复兴的宏图,并“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为此必须努力适应世界,以正确、积极、稳健的态度对待世界,参与推动国际社会在新世纪里实现如前所述的那种转变,甚或必要和可能时在这一转变中起首要作用。这就要求当代中国人从全球角度、以世纪性眼光来展望并思考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
注释:
夜上海论坛 [1]梅恩:“新悲观主义”(Charles William Maynes,“The New Pessimism”),载于《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第100期(1995年秋季号)。
[2]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参见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William H.McNeill,The Rise of the West),芝加哥1963年版,第三部分;布尔和沃森合编:《国际社会的扩展》( 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eds.,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牛津1984年版;沃勒斯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Immannuel Wallerstein,The Capitalist Woratd Economy),纽约1979年版。
[4]参见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Geoffrey Barraclough,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米德尔塞克斯郡哈蒙兹沃思1967年版,第6章;布尔:《国际关系中的正义》(Hedley Bull,Jus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安大略有滑铁卢1984年版。
[5]大历史学家麦克尼尔曾以这种扩散及其文化和权势方面的双重效应为主线,精彩地阐释了世界远古史的基本梗概。他展示的方法,对最宏观地考察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也是适用的。见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第一部分第3章。
[6]分别在历史学和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巴勒克拉夫和布尔都用“ 对非西方造反”一语来概括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欠发达世界的历史发展主题。见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6章标题及全文;布尔和沃森合编:《国际社会的扩展》,第14章标题及全文。所谓“洲级大国”,是指麦金德所说“基于半个大陆的资源之宽广基础的巨型强国”,保罗·肯尼迪所说“拥有巨量人口与工业力量的超级大国”。见肯尼迪:“马汉对麦金德:关于英国海权的两种解释”(Paul Kennedy,“Mahan Versus Mackinder:Two Interpretations of British Sea Pewer),载于其论文集《战略与外交》(Strategy and Diplomacy,1860-1945: Eight Essays),伦敦1983年版,第47,48页。
夜上海论坛 [7]国际政治理论大师摩根索就此写道:“虽然认为一个国家由于它的人口多于大多数其他国家就非常强大,是没有道理的,但是确实没有任何国家因不在世界人口较多的国家之列而能继续保持为,或成为一等强国”。见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夜上海论坛 [8]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3章。
[9]美俄人口在一战前分别达到8,000万和11,000万,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德国也不过5,600万。见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99页。“正如在现代史上欧洲内部强权分配的转变同人口变化的趋势大致相一致,美国崛起为西方世界的巨大强权中心,取西欧和中欧而代之,也可以从有关各国的人口数字中看出。”见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第171页。
夜上海论坛 [10]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88—89页。
[11]世纪之交在欧美~度甚嚣尘上的所谓“黄祸论”,颇大程度上是那些开始恐惧丧失西方优势的西方人对这些动态的过头反应。参见吕浦、张振等编译:《“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入江昭:《太平洋两岸的疏离:1897至1911年的日美扩张》(Akira Iriye, Pacific Estrangement: Japanese and American Expansion,1897-1911),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72年版,第27—32页。
[12]入江昭:《太平洋两岸的疏离》,第17—20,22—23,35—43页。
[13]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166页。
夜上海论坛 [14]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第三部分。
[15]关于这种精神优势在欧洲扩张史上的巨大重要性,见霍华德:“欧洲扩张中的军事因素”(Michael Howard,“The Military Factor in European Expansion” ),载于布尔和沃森合编:《国际社会的扩展》,第33—42页。
夜上海论坛 [16]国际关系理论方面“英国学派”的一代泰斗怀特认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是这一双重历史转变的最显著象征。“1914年以前世界全体强国来取集体军事行动的这唯一范例,标志最古老的非欧文明最刻骨铭心的屈辱,大概可以当作国际关系史当代部分的非常引人注目的开端,而这部当代史接连不断地将那么多强国从它们的宝座上掀翻下来。”见怀特:《国际政治》(Martin Wight,Power Politics. edited by Hedley Bull and Carsten Holbraad),英国莱斯特1978年版,第57页。
夜上海论坛 [17]布尔和沃森合编:《国际社会的扩展》,第14章。
[18]斯塔里夫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567页。
夜上海论坛 [19]同上,第29章。
[20]参见李琮:“‘后发资本主义’刍议”,载于《太平洋学报》1995年第3期。
[21]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194—196页。
夜上海论坛 [22]迪希沃:《不牢靠的平衡:四个世纪的欧洲权势斗争》(Ludwig Dehio,The Precarious Balance: Four Centuries of European Power Struggle)(英译本),纽约1962年版,第234页。
[23]同上,第194页。
[24]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言》,第100页。
夜上海论坛 [25]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 471—481页。
[26]参见肯尼迪:“马汉对麦金德”。
[27]李琮:“‘后发资本主义’刍议”,第10页。
[28]参见莫德尔斯基:《世界政治中的历史大循环》(George Modelski,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西雅图1987年版,第8章。
[29]时殷弘:“西方对非西方:当今美国对华态度的根本原因”,载于《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3期。
夜上海论坛 [30]莫德尔斯基:《世界政治中的历史大循环》,第15页。关于“领导者”概念与“霸主”概念的一些区别,见该书第17—18页。
夜上海论坛 [31]参见时殷弘:“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理论分析与实际评估”,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11期。
夜上海论坛 [32]入江昭:《跨越太平洋——美国——东亚关系的深层历史》(Akira Iriye, Across the Pacific:An Inner History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纽约和伦敦1967年版,第57—64页;入江昭:《太平洋两岸的疏离》,第27—32页。
[33]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外政策》(Michael Hunt,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纽黑文1987年版,第2,3章。关于它们在20世纪的表现,参见两项杰出的研究:罗森伯格:《传播美国梦想:1890至1945年的美国经济和文化扩张》(Emily Rosenberg,Spreading American Dream:Americ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pansion,1890-1945),纽约1982年版;多尔:《毫无怜悯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和权势问题》(John Dower,War without Mercy: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纽约1986年版。
[34]参见时殷弘、叶凤丽:“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典型表现”,载于《欧洲》1995年第3期,第8—10页。
夜上海论坛 [35]琼斯:《15个星期》(Joseph Jones, The Fifteen Weeks),纽约1955年版,第141页。
关键词:敦煌;唐五代;旷野鬼夜叉图像
夜上海论坛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6-0058-13
Abstract: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High Tang dynasty to the Five Dynasties, the image of a male Yak a carrying a boy appears a couple of times in the mural paintings in the Mogao and Yulin Grottoes, as well as in a silk painting, woodcut prints, and one paper painting from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 Based 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levant narrative images in Gandharan reliefs and Kucha mural painting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is very Yak a as avika. As narrated in Buddhist literature, avika was an evil child-eater before his conversion to Buddhism. The avika images in Dunhuang confirm, however, that avika became a benevolent Yak a who protected children. The avika images of Dunhuang took shape under strong influence from the Buddhist cultures of Kucha and Khotan, though later developments display increasingly strong local features.
Keywords: Dunhuang;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ies; avika image
一 旷野鬼夜叉图像遗存实例
夜上海论坛 敦煌地区盛唐、吐蕃及归义军统治时期(8―10世纪),莫高窟、榆林窟经变壁画的主尊像周围,通常配置高度程式化的鬼神部众,其中一些造型独特的携抱童子的男性夜叉图像,学界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藏经洞出土绢画、版画及纸本画中,各有1例造型相同的夜叉图像。以往图录解说往往将该夜叉图像当作鬼子母夜叉女的变体造型[1][2]。日本学者松本荣一在论述兜跋毗沙门天图时,则认为此夜叉携抱的童子是毗沙门天王的童子形化身,或是毗沙门天子之子赦娑[3]。笔者以为,该夜叉图像可能对应佛经中啖食童子的旷野鬼夜叉,且在敦煌地区被赋予守护幼儿的内涵,从而呈现鲜明地域特征。
基于学界刊布的相关资料,已知9例此类夜叉图像(附表1),一概为夜叉怀抱或托举童子的造型。该类夜叉作为随从眷属,或与其他鬼神一起簇拥在经变主尊周围,或作为主尊胁侍表现的。其中,壁画实例有6例,最早一例见于莫高窟盛唐第445窟北壁弥勒下生经变[1],约为8世纪中叶遗作。主尊弥勒佛两侧各一胁侍菩萨,二菩萨身后各有十余位天人及鬼神,怀抱童子夜叉立在右胁侍菩萨眷属的后端(以物象自身为基准确定左右方位,下同)。该夜叉发髻呈一束火焰状,眼如铜铃,张开猿猴般大口,露出獠牙。夜叉用手臂托起的童子t端正可爱,偎依在夜叉胸间,形貌与恶煞般夜叉形成对比(图1)。
夜上海论坛 莫高窟中晚唐洞窟中此类壁画图像,愈加注重表现夜叉与童子的亲密互动情态。诸如,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佛塑像脚后方的壁画,表现前来哀悼佛陀的天龙八部,队伍末端为手持日月的阿修罗和怀揣童子的夜叉[4](图2)。该夜叉前额长角,口露獠牙,怀抱的童子手握绿色宝珠,两者宛如父子一样亲近。中唐第159窟西壁北侧壁画文殊变,该夜叉排在左胁侍菩萨身后,发髻如熊熊火焰,额上张角,口出獠牙。夜叉两手交叉紧抱童子,童子顽皮地用手指轻戳夜叉的左颊,天真烂漫的童子与悉心呵护的夜叉情态互动,造型自然又协调[4]图104(图3)。在中唐第361窟弥勒经变[4]图146(图4),以及晚唐第138窟维摩诘经变[5](图5)中,该夜叉相貌及与童子互动情态,颇似第159窟的表现,此三例夜叉仅肤色有所区别。敦煌中晚唐壁画环抱童子的夜叉造型逐渐固定下来,从夜叉与童子的相互动作可以看出,夜叉对幼儿的守护职能被有意地凸显。
相似夜叉形象还见于藏经洞出土的一幅绢画药师净土变相中。该绢画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Ch.lii.003,尺幅巨大、保存完整{1}。画面居中绘药师佛及二胁侍菩萨的三尊像,菩萨身后均拱卫天鬼神部众,其中右侧菩萨身后鬼神队伍末端即可见一身怀抱稚嫩童子的夜叉形象(图6)。该夜叉站立在建筑物前面,延续一贯的凶恶造型,头发分两股向后散开,瞪着铜铃大眼,张开血盆大口。夜叉将童子抱起到肩膀处。童子左手伸向夜叉的脸颊。童子的位置及姿势与前述第361窟及第138窟的十分相似,由此推测绢画的年代应在中晚唐之间{2}[6]。
敦煌五代时期,该夜叉不再怀抱童子,而是改作单手向上托举童子,形成童子在夜叉手掌上舞蹈嬉戏的新造型。敦煌藏经洞出土五代曹元忠(944―974年在位)雕印版画(图7),左上附榜题“大圣毗沙门天王”,下部书写“大晋开运四年(947)”的发愿文{1}[7]。画面中央为托塔毗沙门天王,右侧侍立天女,左侧侍卫穿虎皮衣并执鼠囊的力士,左后方站立单手擎举童子的夜叉。该夜叉应为“天下一切杂类鬼神”之一,作为毗沙门天王扈从,明确具有护国安民的职能{2}。此版画印本现存十五件,分别藏于法国国立图书馆及大英图书馆。可以想象,由节度使曹元忠发心雕印的版画,在当时能够批量印刷并广宣流布,此夜叉护v童子内涵应该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又如,榆林窟第35窟北壁通壁绘制大幅文殊变,在文殊菩萨身后表现天部鬼神,队伍最末可见托举童子的夜叉[8](图8)。该窟存有题记“沙州工匠都勾当画院”,段文杰先生依此考证该窟修建于曹氏政权时期[9],年代接近前述的雕印版画。另一例,藏经洞出土,大英博物馆藏,编号Ch.0037.a,纸本画残片(图9),其夜叉右手向上托举童子,左手挡在童子身后呈呵护姿态。童子双臂前伸,似欲跳跃或投入夜叉怀抱。该作品下部残损严重,夜叉下方仅存两身龙王及天神头部的一部分,因而难以确定主尊尊格。早年松本荣一命名该纸画为《毗沙门天图》,年代界定在唐末[3]458,然此命名与断代缺乏确凿证据。该携带童子的夜叉不一定是毗沙门天王的随从眷属,而且难以说与主尊尊格构成必然联系。笔者以为,该纸画夜叉单手上托童子的姿势,与曹元忠雕印版画及榆林窟第35窟夜叉造型一致,年代界定在曹氏归义军时期似乎更为妥当。
夜上海论坛 二 旷野鬼夜叉的身份及造型演变
夜上海论坛 敦煌地区8―10世纪的该夜叉图像,均呈现男神特征,而且与童子是亲密的情态互动关系,具有明确的幼儿守护者职能。稽查相关经典可以发现,与幼儿联系紧密的男性夜叉首推旷野鬼夜叉。另一方面,从西北印度犍陀罗3、4世纪,以及新疆龟兹7世纪前后多例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图像可知,该夜叉图像自西而东传入敦煌,有明确迹象可循。
夜上海论坛 旷野鬼夜叉,梵文作 avika或 avaka、 -
avaka,巴利文作 avika或 avaka,在古印度民间信仰中,原来是在山林野旷之地游荡、四处为害的夜叉,其名号来自梵文及巴利文a avī,即旷野一词。该旷野鬼夜叉嗔恚易怒且有大威力,以活人血肉为食,后来被释迦佛降伏。德国学者茨因(M.Zin)女士考证,释迦佛降伏旷野鬼夜叉故事在巴利佛典成型很早,如《经集》(Suttanipāta)、《相应部》(Sa yuttanikāya)等经藏已有收录。目前尚未发现此故事的梵文本,但汉文译本的记述,比如5世纪《杂宝藏经》[10]和7世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1},可发现巴利本不见的情节内容,也许译自曾经存在的梵文原本[11]。依循汉译各版本(附表2),可知该夜叉名有“旷野鬼”或“旷野泽”之意译,“阿罗婆”、“阿罗婆迦”、阿吒婆拘”、“阿吒薄俱”、“阿吒跺取钡纫粢朊,有时甚至使用“毗沙”、“散脂鬼神”等鬼神泛称{2}[12]。为方便叙述,本稿统一使用“旷野鬼夜叉”之名。
茨因认为,释迦以佛法说服旷野鬼夜叉,是从印度到中国各经典版本共有的核心情节。同时,巴利文论藏及汉文经典大多记述旷野鬼夜叉意欲啖食幼儿,其人被佛陀降伏后将幼儿交给佛陀的情节,这与犍陀罗、龟兹等地现存图像表现最为相符。此处以4世纪末汉译《出曜经》卷12{1}记述为例,略说释迦佛降伏旷野鬼夜叉故事梗概:
昔佛在阿罗毗鬼界处,彼国中时有暴鬼名阿罗婆,恒啖生人,日数十人,奴婢悉尽。时彼国界人民自相谓言:“我等为此恶鬼所食,死者狼藉,在者无几,我等宜可求谢彼鬼,家家以次日送一人供彼厨宰,然后乃有生路耳。”时彼人民如其所言,求鬼得恩,日送一人。先遣奴婢,无复遗余,次遣儿息。时有那忧罗父长者,素岸息,即日生一男儿,颜貌殊特,世之希有,面如桃华,视之无厌。次应食鬼,复是其日。时彼长者饶财多宝,象马七珍不可称计,金银珍宝、车璩马瑙、珊瑚琥珀、水精琉璃,无价宝物充满库藏。长者躬自在街巷求买奴婢,以供彼鬼而不能得。尔时长者向天地诸神自归求哀:“奈何亡我所天!吾今日唯生一子满我誓愿,今日次食彼恶鬼。”复遥归命如来世尊:“当见哀愍,拔斯苦难。”尔时世尊三达六通,知长者心意烦炽,无所恃怙,以其神力至彼鬼界。
(中略)恶鬼闻已,_恚兴盛,心口自语:“吾行不在,便为沙门所见轻易。”语彼轲陀罗鬼曰:“吾今还家与沙门共斗,设我得胜,则无沙门。若我不如,便当自丧、不行于世。”阿罗婆鬼将军还诣本界,到已,语世尊曰:“速出沙门!不须停住。”如来如其语出:“还入沙门!”如来如其语入,如是至三。世尊告曰:“吾以从汝意三出、三入,更有进退不从汝意?”鬼曰:“世尊!若沙门不出者,当问沙门义。若不报义者,当破沙门腹而饮其血,当使沸血从面孔出,当捉汝臂掉着江表。”如来告曰:“吾亦不见沙门、婆罗门、梵、魔、众圣天、若非天,能破我腹及使沸血从面孔出。汝欲问义者,今正是时,吾当与汝一一分别。”
夜上海论坛 (中略)时彼阿罗婆鬼闻佛真实之义,心开意解。即前五体投地,自归如来:“我今自归大沙门足下、归命法、归命比丘僧,自今已始不复杀生,愿为优婆塞。”世尊告曰:“善来贤士!可从如来修奉五戒,于现法中获无量果报。”鬼白佛言:“自受鬼身以来,恒食生人,不食死人肉血,设当修奉五戒者,云何得全其命?”佛告鬼曰:“去此直北有o量众生,彼国常宜,国主、大臣、父母、宗族,有死亡者以刀画面,或画胸唇血出如涌泉,汝可食之,又不毁戒得全性命。”即受五戒。{2}
(中略)时阿罗婆居土那忧罗父,躬抱其儿沐浴澡洗更着新衣,将来至鬼界付与鬼将军。尔时彼鬼受已付佛,佛复受已复付其父,以其手手相付,字曰“手宝”。
前述茨因文章就犍陀罗浮雕以及龟兹石窟壁画,有关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故事的图像,进行了细致的解释。此故事图像创始于犍陀罗地区,1903年法国学者福歇(A.Foucher),率先识别西克里(Sikri)小型奉献塔浮雕嵌板表现的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图像(图10)[13]。佛陀坐中央台座上,左手执衣角,右手施无畏印(可能作为说法印的表现)。佛陀右下方表现旷野鬼夜叉,其人双手捧一童子交给佛陀。佛陀左下方一对男女,推测为童子的父母,其中合掌作礼的男子应为小儿父亲。茨因文章总结了犍陀罗6例浮雕图像[11]16-34,大都表现了手捧童子的夜叉和童子的父母,应着意表现了“手手传递”归还父母的意涵。
德国学者格伦威德尔(A.Grünwedel),最先注意到龟兹石窟壁画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的图像(图11)[14]。现存实例大多为方形构图的说法图,配置在中心柱窟主室侧壁{1}。这一系列说法图表现相似,一概为佛陀坐在中央向比丘说法,周围环绕听法的天人鬼神。佛陀一侧表现旷野鬼夜叉,其人单手牵领童子站在水中,似乎正渡水而来。令人疑惑的是,经典中并未发现该夜叉与水关联的记述,至今也无法准确地解释这类旷野鬼夜叉的真实意涵。
夜上海论坛 此外,龟兹石窟券顶部位还有两种菱格构图的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的图像。一种应是前述方形构图图像的简化,目前仅见森木塞姆第44窟主室券顶左侧菱格中图像1例[15](图12)。画面中央绘一坐佛,佛陀一侧为单手牵童子站在水中的旷野鬼夜叉;另一侧为听法比丘,不再表现与故事无直接关系的天人部众。另一种菱格构图中的图像少有人关注。在这一类图像中,夜叉双手捧举童子的姿态,表明其与犍陀罗、敦煌夜叉造型存在着内在联系。现存森木塞姆第44窟主室券顶右侧[15]图106、克孜尔第196窟[16]和第171窟[17]券顶菱格中3个实例(图13-15),一概表现了旷野鬼夜叉单腿跪于佛前,双手捧童子呈给佛陀的场面。这种姿势十分符合《观佛三昧海经》卷7“鬼王惊怖,抱持小儿,长跪上佛”的记述。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克孜尔第171窟券顶旷野鬼夜叉图像所在菱格的毗邻菱格,可见一手持武器作恫吓状的四臂鬼神图像,或许就是一度对佛陀发起攻击的旷野鬼夜叉(附表2)。在各故事版本中,《观佛三昧海经》记述旷野鬼攻击佛陀情节最为详细,据此推测,龟兹菱格构图的旷野鬼夜叉故事图像与该经典关系十分紧密[11]16-34。这两幅画面图解了佛陀以神通力降伏旷野鬼夜叉的情节,与相邻的旷野鬼夜叉交还童子图像在一起,形成相互衔接的两个场面。两个毗邻菱格中,分别表现同一故事的先后两个情节,可以说是龟兹石窟屡见不鲜的现象{1}[18]。
由上可知,敦煌唐代壁画旷野鬼夜叉怀抱童子的造型,与犍陀罗、龟兹双手向上捧持童子的夜叉动作一脉相承,是为识别敦煌旷野鬼夜叉造型的依据。敦煌五代旷野鬼夜叉单手托举童子的动作,应是本地唐代造型基础上的发展形态{2}。另一方面,犍陀罗浮雕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图像出场人物众多,叙事性较强。相对而言,龟兹壁画图像仅见有佛陀、旷野鬼夜叉及童子这三个与故事相关的人物,情节表现受到了抑制。敦煌携抱童子的旷野鬼夜叉图像,从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图像中独立出来,与组合表现的其他人物之间缺乏情节性关联,从而形成敦煌一地旷野鬼夜叉图像的显著地域特征。
三 旷野鬼夜叉从恶鬼到保护神
犍陀罗、龟兹佛教故事图像中的旷野鬼夜叉,仅作为不再吃人的恶鬼夜叉表现的,尚且不见护v幼儿的图像内涵。敦煌所见旷野鬼夜叉则演变成幼儿的保护者,其间的角色转换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应归功于人们信仰观念的变化。可以想象,这类吃童子的暴恶夜叉具大威力,与鬼子母的传说类似,人们不仅祈祷自家幼儿免受其危害,甚至期望其威力能够庇v童子。譬如《杂宝藏经》卷4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19]:
夜上海论坛 昔佛在世,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_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庠秆裕骸笆谷瓿な佟!贝斯砟耸巧毙《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10]480
夜上海论坛 这名童子短寿之宿命,连佛陀都无能为力,但他最后得到杀小儿鬼的庇护而延长了寿命。由此推测,旷野鬼夜叉也可能具有护持童子寿命的职能。
夜上海论坛 夜叉作祟还能引起童子的各类疾病。譬如5世纪传译中土的《大庄严论经》卷5记载{1}[20]:
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彼家中遇比丘已,屋栋摧折,打破水瓮,寂>四向驰走。时婆罗门即作是言:“斯何不祥?不吉之人来入吾家,有此变怪。”比丘闻已即答之言:“汝颇见汝家内诸小儿等,咽瘦、腹胀、面目肿不?”婆罗门言:“我先见之。”比丘复言:“汝舍之中有夜叉鬼,依汝舍住吸人精气,故令汝家诸小儿等有斯疹疾,今此夜叉以畏于我,恐怖逃避,以是令汝梁折、瓮破、寂>。”婆罗门言:“汝有何力?”比丘答言:“我以亲近如来法教有此威力,故令夜叉畏我如是。”婆罗门复作是言:“云何名为如来法教?”于时比丘次第为说佛法教诫,令婆罗门夫妇闻已心意解悟,俱得须陀洹果。
该故事强调了佛教驱魅以治疗小儿疾病的功能。同样道理,旷野鬼夜叉皈信佛教后,也承担管束作祟夜叉、治疗疾病的责任。早在杂部密教阶段,旷野鬼夜叉就作为护法鬼神出现在经典之中,与驱策夜叉、治疗疾病联系起来。5世纪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记载,“佛说旷野鬼神阿咤婆拘饩,除众生苦患诸疾”{2}。由此观之,人们刻画旷野鬼夜叉形象,祈求其护持小儿健康,乃至延长寿命,也在情理之中。
夜上海论坛 敦煌唐五代还存在依循密教仪轨,绘画司小儿疾病之鬼神形象的符咒,希求祛病攘灾。例如,敦煌藏经洞出土、大英博物馆藏三张编号Ch.000217a-c的纸本画{3},三张正反两面共绘六身兽首且袒露的女神。女神或两手抓握童子,或脚爪踩踏童子。Ch.000217a正面作鹿首女神,反面为鸟首女神;Ch.000217b正面作鸡首女神,反面为^首女神;Ch.000217c正面作牛首女神,反面为猫首女神。每面均附汉文和于阗文的双语榜题。松本荣一在其《趸突の研究》[3]763-769,意大利学者马吉(M.Maggi)先后就纸画女神图像、榜题及相关经典做了详细考释[21],可知这些女神是在幼儿身上作魅、引起各类疾病的夜叉女。Ch.000217c纸画正面(图16),附汉文题跋(无对应的于阗文):
此十六个女神并拥护小儿,其小儿未满十二岁,此十六个神变身作恶形,却与小儿作患害。此十六个女神下各有无数小夜叉,每取小儿精魂。如欲得小男女无病患,每须故故祭此神等,小儿即得病愈。”{1}
夜上海论坛 松本荣一据汉文题记找出对刊文本,即《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梵本Mahāsāhasrapramardanī参见马吉文章)[22]、《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23]与《童子经念诵法》{2}[24]。此三者记载了不见于梵文本的第十六位鬼神,“彦达`大药叉将,名钐聪恪[22]591b,又作“钐辞闼婆”[23]742[24]743。此钐辞闼婆鬼王统领其余十五位作祟女神,可能对应纸画提及的第十六位女神。不过,“钐辞闼婆”之名并无女性名称的暗示,甚至在曼荼罗中表现成男性鬼神形象{3}。Ch.000217三张纸画提及的人物均为女神{4},但这些女神与旷野鬼夜叉在造型及图像内涵上无疑有相通之处。事实上,旷野鬼夜叉也可以辖领作祟的鬼母女神。北魏昙曜译《大吉义神咒经》卷3记述:“旷野鬼夜叉阿罗迦夜叉在彼国住,为彼国王,是故名为旷野之主。于彼旷野国中有善化处,凡有二十夜叉鬼母。彼诸子夜叉等身形姝大,甚有大力。能令见者生大惊惧,普皆怖畏。又复能使见者错乱,迷醉失守,猖狂放逸。饮人精气,为诸人民作此患者。”[25]再者,前述《孔雀王咒经》与《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同为Pa?kcarak ā(五护陀罗尼经)之属{5}[26],甚至可以推想,这些经典提及的旷野鬼夜叉与作祟女神可能是同一种信仰的产物。
马吉发现上述纸画的于阗文系在汉文之后题写,甚至牛头女神、猫头女神及鸡头女神之于阗语名,可能转写自汉文而非梵文名称。这说明Ch.000217纸画应先为汉人制作,后来才被于阗人使用[21]125。不过,此十五个女神中若干名号还出现在于阗地区出土的其他残片上[21]125-128,可见于阗确有这类女神信仰的存在。在于阗寺院壁画和出土板画中,携抱童子的鬼子母或其他不知名神o多有所见,可见当地普遍存在供奉护v小儿神o的信仰。这或许是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产生及流行的来由。斯坦因20世纪初从于阗Tārishlak寺院z址采集了一块绘有鬼神大将的壁画残片(图17),现藏大英博物馆,编号Ta.i.009[27]。其鬼神左手持剑,右手叉腰而立,身着铠甲,脚穿皮靴。此者双眼圆鼓、獠牙外出的面容特点,有别于于阗毗沙门天王的造型。该鬼神面前绘一身两手捧持花枝而行供养的清秀童子,童子身高刚过鬼神膝部,二者应该同属一组图像。童子头部上方可见于阗文题记,可惜文字没有提及鬼神尊格及图像内容{1}。推测这位鬼神大将就是于阗地区旷野鬼夜叉的表现,就其人与童子的和谐关系观察,应该已经具有守护幼童的职能。
四 小 结
盛唐至五代,敦煌怀抱或托举童子的旷野鬼夜叉图像的流行,反映了当地民众持有旷野鬼夜叉能够庇护童子康健乃至长寿的信念。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不同于犍陀罗、龟兹地区所见同类图像的叙事性表现,而是作为程式化的鬼神部众一分子表现的,出场与主尊像的尊格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仅有中唐第158窟涅变及曹元忠雕印“大圣毗沙门天王”版画这两个案例,前者因《大般涅经》卷16提及佛陀降伏旷野鬼夜叉的故事{2}[28],后者旷野鬼夜叉身为毗沙门天王眷属,使得旷野鬼夜叉与主尊发生些许关联。在其余情况下,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均是随机配置在主尊身后的次要位置。这种程式化的随意组合也许从侧面验证,当时旷野鬼夜叉信仰已深入人心,该神o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象。
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的出现,得益于西域方面诸地域文化因素的传入。其造型一方面吸收了经由龟兹中转而来的早期犍陀罗人物造型元素,另一方面可能受到于阗盛行的、人们供奉护持小儿鬼神信仰的影响。众所周知,吐蕃自初唐开始图谋河陇与西域诸地,待安史之乱爆发,他们乘虚入主河西,并且掌控龟兹和于阗[29]。敦煌与西域一时间同为吐蕃统辖,其间两地的文化交流愈加密切{1}。此后至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和于阗更是世代合作的同盟。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8―10世纪,携抱童子的旷野鬼夜叉图像在敦煌地区出现并流行,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文化现象。
夜上海论坛 本稿写作过程中,承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静杰教授校正艺术史内容,及荷兰莱顿大学陈瑞Q赐予文献学上的翔实建议,谨此一并致以谢意。
参考文献:
夜上海论坛 [1]王惠民.解读敦煌:弥勒佛与药师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0.
[2]李翎.毗沙门图像辨识――以榆林25窟前室毗沙门天组合图像的认识为中心[C]//故宫学刊:第7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180-194.
[3]松本荣一.趸突の研究:vol.1图像篇[M].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417-462.
[4]段文杰,樊锦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7・中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图56.
夜上海论坛 [5]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4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图19.
[6]刘永增.敦煌石窟中千臂千钵文殊经变的研究[C].//宽旭.首届大兴善寺唐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
[7]中国版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版画全集1:佛教版画[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8]段文杰,樊锦诗.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五代宋[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图174.
[9]段文杰.榆林窟的壁画艺术[M]//敦煌研究院.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68.
夜上海论坛 [10](北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M]//大正藏:第4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486c-487c.
[11]Monika Zin.Mitleid und Wunderkraft:Schwierige Bekehrungen und ihre Ikonographie im indischen Buddhismus[M].Wiesbaden.2006:16-34.
夜上海论坛 [12]Nobuyoshi Yamabe.The Sūtra on the Ocean-like Samādhi of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Buddha:The Inter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Indian Cultures in Central Asia as Reflected in a Fifth-century Apocryphal Sūtra.[D].Yale University.1999.
[13]Alfred Foucher.Les bas-reliefs du Stūpa de Sikri:Gandhara[J]//Journal Asiatique.1903:pp.185-356.
[14]Albert Grünwedel.Altbuddhistische Kultst?]tten in Chinesisch-Turkistan.K?iniglich Preussische Turfan Expeditionen[M].Berlin.1912:176.
[15]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编辑委员会.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第5卷・森木塞姆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图99.
夜上海论坛 [16]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编辑委员会.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第3卷・克孜尔石窟三[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9:图86.
夜上海论坛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石窟:克孜尔石窟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图5.
夜上海论坛 [18]王芳.龟兹石窟本生因缘图像的形式与内涵分析[J].故宫学刊.2015(1):47.
[19]Heinrich Lüders.Bruchstücke der Kalpanāma itikā des Kumāralāta[M].Leipzig.1926.
夜上海论坛 [20]陈寅恪.童受《喻N论》梵文残本跋[M]//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34-239.
[21]Mauro Maggi.A Chinese-Khotanese Excerpt from the Mahāsāhasrapramardanī[J].La Persia E L’asia Centrale Da Alessandro Al X Secolo.Roma.1996:123-137.
[22]施护译.佛说守护大千国土经[M]//大正藏:第19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578b-593c.
[23]菩提流支译.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M]//大正藏:第19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741b-742b.
[24]善无畏译.童子经念诵法[M]//大正藏:第19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742c-744a.
夜上海论坛 [25]昙曜译.大吉义神咒经[M]//大正藏:第21册.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568a-579c.
夜上海论坛 [26]Peter Skilling.Rak ā Literature of the rāvaka-yāna[J].Jonural of the Pali Text Society:vol.XVI.1992:138-149.
[27]Aurel Stein,Serind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 vol.4,London,1921,Pl.12.
夜上海论坛 我国几大法律期刊、报纸曾纷纷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件:原告在规定的半价时间内打长途电话1分钟,被告却没按半价收费,多收了原告0.55元,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讼1 。此案引发的争议较多。其中一种意见从诉讼法角度出发,认为因区区几毛钱打官司,既浪费了国家极其有限的司法资源,也耗费了当事人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因而反对法院受理。无可否认,在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即使适用简易程序,本案的争议标的与诉讼成本仍然十分悬殊,法院受理此案的确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这里,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为增进本案的效率,能否赋予当事人选择书面审理与言词审理的权利?
二、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界定
所谓民事程序选择权,是指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在诉讼过程中选择有关程序及与程序有关事项的权利2 。它属于民事诉讼权利的一种。上文中所说的选择书面审理与言词审理的权利就是一种民事程序选择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权利都有选择的可能性(行使或不行使),民事诉讼权利也不例外。但是,本文讨论的民事程序选择权是一种实在的权利。换言之,民事程序选择权必须以存在两种以上的、功能相当的程序机制为前提。如选择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选择案件证据的鉴定人等等。这与民法中的某些选择权(如债务人或债权人对债之标的选择权)类似。
夜上海论坛 (二)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
民事程序选择权直接导源于民事程序主体性原则。“依上述国民之法主体性、程序主体性原则及程序主体权等原则,纷争程序当事人即程序主体,亦应为参与形式、发现及适用‘法’之主体。”3 近代以降,民事程序主体性原则已基本成为多国公认的一项宪法和诉讼法原则。由此,可以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必然有意思自由,必然有处分自己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权利,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一项程序权利,是立法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对当事人进行程序关怀的体现。它强调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的主观积极性,鼓励当事人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程序,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基于程序主体性,当事人有权使用简便、快捷的程序或避免使用无实益之程序的权利。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程序利益被侵犯,也势必危及到当事人受宪法所保障的、系争标的以外的自由权及财产权。虽然,当事人选择的某些程序可能对保障其程序权利不利(如选择简易程序),但民事选择权的精髓在于让当事人自己在发现案件真实与促进程序二者之间权衡4 ,由他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作决定,因此产生的后果自然也由他承担。确立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意义在于:
夜上海论坛 其一,有助于增进民事判决的“合法性”(ligitmacy),提高公众对民事诉讼的信服度和接纳度。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对许多案件往往会作出“非白即黑”的判决,也就是说,无论法官如何裁判(即使依据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判决双方当事人均承担一定的责任),当事人也会觉得判决定下了纠纷的输赢,输了官司的当事人常常会抱怨法院判决不公,以致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司法实践中产生“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法官裁判要做到绝对的公正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律程序只是“不完善的程序”。即虽然在程序之外存在一个终极的正义标准,但要完全实现这一标准是不可能的5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案件事实的不可逆性和法官“有界理性”的矛盾。理想主义者认为案件事实是客观的自然事实,因而具有绝对认识能力的法官能完美地发现案件真实,作出令人信服的正确裁判。这种乐观的想法现在逐渐被否认。依照现象学的理论,案件事实是法院在审判程序中,凭借对各方的交互作用来确定的。“法律”和“事实”融为一体,难以区分6 。实质上,司法中的事实绝不可能是自然事实,而是经过法官精心建构、遴选的,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确定那些事实和证据与案件有关,法院可采信那些证据,都难以避免法官的主观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法官对案件事实和证据可能有所添附、遗漏。因此,法官要作出一个绝对正确的判决是很困难的。即使法院能做出绝对正确的判决,处于利害关系中的当事人也可能觉得判决不公正。在这种情况下,判决的合法性成了一个问题。对此,我们认为,确立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增进判决合法性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民事程序选择权是程序正义中的应有之义。程序正义能使当事人接受判决的结果,而这种效果并不是来自于判决内容的‘正确’或‘没有错误’等实体性理由,而是从程序本身的公正性、合理性产生出来的。”7
夜上海论坛 其二,增进民事诉讼的效率,提升民事诉讼机制的社会适应性。民事程序选择权的设立为当事人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幅度地降低了诉讼成本,当事人诉讼的积极性亦因此而增加,不致于因诉讼的机会大大降低,处于弱势的一方也不致于因高昂的诉讼费用而望“讼”兴叹,诉讼更有感召力。相应地,法院能将司法开支降到最低程度,不会因诉讼标的与官司开支的悬殊过大而为难。又如在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中,若允许当事人选择不公开审理方式,就免除了当事人深怕案件在公开审理泄漏商业秘密的后顾之忧。由此可见,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确立有助于增强民事诉讼机制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
二、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例
归纳起来,各国规定的民事程序选择权有如下几种:
(一)选择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权利
各国民事程序法一般都奉行“不告不理”原则,只有当事人向法院提讼时,法院才能受理。在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选择诉讼、仲裁、民间调解等方式解决其纠纷。
夜上海论坛 (二)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在诉讼法理论上,这种管辖又称为合意管辖。从各国的规定看,这类案件主要是债权债务案件,尤其是合同案件。法国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允许当事人合意选择本来无管辖权的法院管辖8 。
(三)选择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
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这种权利。该法第427条在规定了简易程序的标的后,以“但书”形式规定:“不合于前二项规定之诉讼,得以当事人合意适用简易程序。”即依法规定应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当事人亦得以合意选择知用简易程序。此外,该法第432条、第435条也有类似规定。
(四)选择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权利
这一权利仅存于上诉审程序中。其条件是,行使这种选择权的目的必须是为避免上诉审因程序瑕疵而将案件发回一审,致当事人遭受程序不利益。各国民事诉讼法一般都规定,如第一审程序有重大瑕疵的,第二审法院得撤销原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
夜上海论坛 (五)选择结案方式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这是各国普遍规定的一种民事程序选择权。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选择以判决、调解、和解、撤诉方式结案的权利。如法国《民事诉讼法》第395条的规定,德国1990年《民事诉讼法》第1044条增设的在律师面前和解的权利等等。
(六)选择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在这类选择权中,最为典型的是在某些债务案件中,债权人有权选择督促程序或普遍诉讼程序来实现其债权。各国民事诉讼法基本上均设置了督促程序。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第431条:德国《民事诉讼法》第680条。此外,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法律”还规定,对共同海损案件亦得选择诉讼程序或非诉讼程序9 。
(七)选择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的权利
为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德国民事诉讼对传统的言词审理诉讼形式作了改革10 。修改后的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规定,对某些案件允许当事人合意选择言词审理,法院亦得依职权采用书面审理方式。
(八)其他民事程序选择权
这一类民事程序多见于商法中。如各国普遍规定,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有选择和解与破产清算的权利。又如在票据丧失后,虽然英美法国家多规定适用诉讼程序,大陆法国家多以公示催告程序予以补救,但同时又规定了请求挂失止付方法11 。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规定了对某些特定案件(如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有选择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权利。
四、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及其完善
(一)我国关于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
夜上海论坛 依据现行民事诉讼法、仲裁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国确立的民事程序选择权主要有:
1.纠纷方式选择权。依《仲裁法》第2条、《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7条、《民事诉讼法》第3条、第108条之规定,在民事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选择仲裁、调解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2.特定类型案件中,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管辖法院。选择的条件同前文所述。
3.选择以调解、撤诉或判决结案的权利。依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5—91条、第131条之规定,当事人有选择以调解、撤诉或由法院判决结案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4.选择督促程序与普遍诉讼程序的权利。依《民事诉讼法》第189条之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可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当然,债权人也可不经督促程序而径向人民法院提讼。
5.选择破产和解与进行破产清偿的权利,依《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破产法第17条之规定,破产债权人有选择和解整顿或进行破产清偿的权利。
夜上海论坛 6.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中,依《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当事人有选择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权利。
(二)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立法的完善
从我国民事诉讼的现状出发,笔者认为,应完善以下几种民事程序选择权:
1.增设选择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权利
依民事诉讼法。第142条、《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8条的规定,我国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比较狭窄。这与我国民事、经济案件受案数量激增的现实不协调12 ,这样势必会增大法院的工作量,耗费司法资源。因而,适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是必要的。目前往往强简易程序的适用限于当事人对案件“争议不大”者,但这如何判断呢?从民事诉讼的流程看,当事人争议大不大,一般要在庭审中才能断定,仅依据双方的状、答辩状来判断,其可靠性值得怀疑。况且,如果被告人没有提交答辩状,法院又该如何判断双方的争议到底大不大呢?又如前文所述的“一块一”的案件,从对案件审理过程和审理结果的报道看,本案根本不符合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成本就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允许当事人自主选择适用简易程序,问题就简单多了。简易程序适用条件严格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其审结期间较短,法院在规定期限内难以审结某些复杂案件。但这并非是禁止当事人选择简易程序的理由。在司法实践中,案件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早已不是新鲜事,由此可见,普通程序法定审理期间的实际作用有限。实际上,关键问题不在于程序的繁简难易,而在于程序的明确性、严格性以及法官的操作。
2.在简易程序中,应允许当事人选择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
设计简易程序的宗旨在于增进诉讼效率,方便当事人诉讼。如能允许当事人选择言词审理,诉讼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其实,在很多依法应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当事人都没有必要到法院参加诉讼。如果允许当事人选择采用书面审理,对当事人和法院都有极大的好处。
夜上海论坛 3.在特定案件中,增设选择第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对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应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立法的本意可能是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程序保障。但如将其绝对化,反而会不利于当事人的程序保障。试想,一审判决可能要等几个月才能作出,再发回重审,又需要几个月,对重审判决,当事人有权上诉,如此一来,生效判决作出的时间就拖得更晚了。某些当事人或许还可趁机为转移财产等危害判决执行的行为。若允许当事人选择继续适用二审程序,既能节约国家的司法资源,也能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4.增设选择律师面前和解与判决结案的权利
依我国民事诉讼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选择调解、撤诉或判决结案的权利。对诉讼和解则未作具体规定。在立法上,似将其与调解等同。但和解与法院调解不同,它无需法院主持,且更能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因而也更能节约司法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例,允许当事人在诉讼进行的各阶段,在律师面前进行和解。法院对这种和解协议的效力予以可就可以了,而无需再主持。和解协议的效力与调解书的效力应相同。
5.在某些案件中,增设当事人对鉴定人或陪审员的选择权
夜上海论坛 目前,法院受理的涉及高科技和某些复杂专业知识的案件越来越多。在这些案件中,囿于其专业,法官对案件事实或证据可能知之不多甚至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进行判断了。我们认为,让当事人选择鉴定人或选择专家作为陪审员是一种更好的方法。这样既能减少当事人对法院证据认定的争议,也能充分发挥陪审制度的作用。
6.增设公益案件中的选择权
这里我们使用的“公益案件”包括两类案件:一是与经济贫弱者有关的案件;二是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群体诉讼案件。对前一类案件,各国基本都规定了对弱者的特殊保护,如提供律师援助等,印度法律还规定,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个人或组织可以写信给法院,法院据此可取得管辖权。在印度称之为“书信管辖权”。13 我国也可在这类诉讼中,给弱者在方式、审理方式等方面的选择权,以便利当事人诉讼。另外,近年来,我国的群体诉讼逐年增多,如群体消费权益的保护、环境保护案件等等。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群体诉讼的规定比较粗疏,不能很好地解决群体诉讼的具体问题。如果在群体诉讼中,能允许群体方选择具体的、类型化的程序,将更能便利当事人进行诉讼。
7.完善以撤诉或判决结案的民事程序选择权
夜上海论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1条规定,在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1条规定,如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处理的,法院可以不准予撤诉。这一规定是不妥当的。其一,从逻辑上说,这里的法律应包括民事法律,而几乎所有的民事诉讼中,都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违反法律的情况。如果依此解决的话,很难撤诉。其二,即使对这一规定作限制性解释,认为这里的法律仅限于除民事法律以外的其它有公法性质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也没有必要不允许当事人撤诉,而可以由法院交由其他机关处理。因为在民事诉讼中,更重要的是要贯彻民法的意思自治精神,而不是强调国家干预。尤其是在我国国家的干涉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的背景下。
夜上海论坛 8.进一步完善国家对民间调解的调控,完善人民调解的相关制度。目前,我国调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解机构设置不完善,解决纠纷的作用很小。完善我国民间调解制度可以借鉴前南斯拉夫的经验。依该国宪法的规定,案件可由自治法院受理。调解委员会属于自治法院,是国家司法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它所作出的协议与法院判决有同一效力14 。在我国,有人提出,对某些特定案件,如邻里一般纠纷、家庭纠纷等,也可赋予调解书一定的法律效力15 。这种观点似可赞同。我们虽没有必要改变调解委员会的民间性质量,将其纳入国家司法机制中,但是,为缓解司法工作的压力,完全可以赋予部分调解协议以法律效力。与调解同属民间裁判性质的仲裁,其裁判却有法律效力,为何调解协议却没有呢?仲裁程序比人民调解程序更为严格,法院对仲裁的监控更为完善能否作为否认调解协议的理由呢?我们认为不能。原因是调解也是基于当事人的合意,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益和程序权益的处分。调解程序的繁简难易并不能构成否认调解协议效力的理由。
夜上海论坛 (三)民事程序选择权行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顺利实现,需要多方面的保障,这是个涉及到民事诉讼机制如何完善与充分发挥其功用的大问题。本文不予详论。这里仅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何种情况下,法院可判定当事人的选择有效,可以按当事人选择的为相应的诉讼行为?
夜上海论坛 民事程序选择权以权利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单方和双方的两类。前者如一方选择了诉讼作为纠纷的解决方式,基于诉讼管辖的强制性,法院即可启动诉讼程序。后者如仲裁管辖、协议管辖等。我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对民事程序选择权,均实行双方合意原则。但在公益案件中,应允许弱者一方单方选择。如在前文所述的“一块一”的官司中,应允许原告方单方选择书面审理。这种作法虽然可能不为相对方所接受,但却能为整个社会接受。因为这纯粹是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这是法治国家都可能会采取的做法。毕竟,要做到完全的程序平等(不是程序正义)是不太可能的。
注释
夜上海论坛 1、 黄秋云:《一块一惹出的话题》,《检察日报》1997年12月10日第1版。
夜上海论坛 2、 “程序选择权”这一概念可见中国台湾学者邱联恭先生的论文,但邱先生未对它直接下定义,参见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四),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69页。
3、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载《民事诉讼法研讨》(四)中国台湾第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79页。
4、 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载《民事诉讼法研讨》(四)中国台湾第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580页。
5、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1-82页。
夜上海论坛 6、 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潘大松、刘丽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吉尔兹也有类似观点。参见《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7页以下。
7、 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8、 张卫平、陈刚:《法国民事诉讼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9、 参见中国台湾“海商法”第161条,《非诉讼事件法》第99条。
10、 德国改革的具体情况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详见沈达明:《比 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69—70页。
夜上海论坛 11、 王小能:《票据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112页。
夜上海论坛 12、 如199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案件2382174件,比1993年上升为13.89%,共受理经济案件1043301件,比1993年上升为18.1%。到1996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案件3083388件,共受理经济案件1500674件。90年代中期以后,法院受案逐年增长的趋势更是十分明显。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13、 P. N. 伯格瓦蒂:《司法能动主义与公共利益诉讼》,仁湛译,《法学译丛》,198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