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康复培训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夜上海论坛为切实加强康复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加快提高康复服务机构康复服务能力,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2013年全省、全市残疾人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轮训工作实施方案》(甬康办〔2013〕2号)要求,结合《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特制定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培训对象
(一)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人;
夜上海论坛 (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康复专业人员(包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理人员、辅具适配人员、智障康复教师);
夜上海论坛 (三)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
夜上海论坛 (四)市残联或康复中心的社区康复专业技术骨干(师资);
(五)社区康复协调员;
(六)残疾儿童和重度残疾人家长(监护人)。
夜上海论坛作者:郑洁皎俞卓伟梁贞文王雪强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体育学院
夜上海论坛 上海康复医学人才缺口现状调研
夜上海论坛 康复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一起被称为四大医学支柱,就整体而言在上海医疗各类人才中,康复医学人才紧缺现状尤为突出。尽管上海的健康指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康复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我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服务能力不高,康复专业人才匮乏,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不足,所有这些因素决定着我市现有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老年人群的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要。
夜上海论坛 截止到2009年,卫生部医政司开展全国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的上海市数据显示:我市有114家康复医疗机构,专业人员946名,其中康复医师315名,康复治疗师458名,康复护士173名。2012年初,为了配合目前卫生部医政司正在进行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试点工作,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受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委托,具体实施对上海康复医疗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本市有180家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的机构,康复从业人员1768名,其中康复医师585名,康复治疗师754名,康复护士429名。参照澳大利亚的一份报告,他们的物理治疗学会曾调研公布:澳大利亚治疗师数量为1.2万,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为400万名,物理治疗师与老年人口比例为30/万,而上海市康复治疗师数量为754名,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为331.02万,与老年人口比例仅为2.2/万。
在美国从事物理治疗师工作,需具有物理治疗学博士学位,而目前在上海甚至全国具有物理治疗博士学位的治疗师寥寥无几。上海康复从业人员许多都是转岗而来,且未接受过康复规范化培训。因此,上海康复从业人员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夜上海论坛 根据卫生部2010年制订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测算:(1)床位数不低于总编制床位数的3%,每张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25名康复医师、0.5名康复治疗师、0.3名康复护士;(2)上海市社区医院标准:每家医院需配备一名康复医师和2名康复治疗师。2012年上海市康复人才缺口总数高达2456名,是现有康复人才总数的1.39倍。参照欧美国际标准测算:治疗师占人口比例为5/万,康复医生/治疗师比例为1/10~1/5,康复护士/治疗师比例为3/5,则上海目前康复人才缺口高达18632人,是现有康复人才总数的10.6倍。
夜上海论坛 康复医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夜上海论坛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为指导,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加强老年康复医学能力建设,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老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功能,满足老年人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促进社会和谐。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的推进,一些原有的和新的政策问题亟需从循证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循证老年康复决策是指用循证医学的思想处理和解决老年群体的康复医疗问题,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最佳研究证据。同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群的服务需求,将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政策。
夜上海论坛年,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认真抓好社区康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人才培养四个重点;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制定“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推动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快速发展。
夜上海论坛 一、全面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㈠严格按照省下发《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配套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好每个康复项目。
㈡指导和督促我市智力残疾儿童,聋儿康复定点机构,做好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工作。
㈢实行精细化管理。依托“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管理系统”这个软件,对“工程”实施实时、高效精细化、销账式管理。
㈣抓质量控制。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抢救性”,可抢救性的内在要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残疾的可逆性,二是康复的最佳时期,三是康复效果好。这就要求在康复对象上,要选择低龄的,最具康复潜力的,家庭配合的;在医疗康复机构上要选择优质价廉的、积极高负责的;在康复质量上,康复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都要达到优良以上;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康复效果评估;在康复完成后,要追踪问效、定期回访,真正把事办好,办成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残疾人及亲友满意的“民心工程”。
夜上海论坛 二、加快残疾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夜上海论坛 ㈠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我市实际,投入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一是选拔基层有实际经验康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举办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班。二是积极组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着重培养0—6岁实用性康复技术人才。三是各县(市)区要按照省残联下达的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无毒村(居)的创建工作,促进我乡戒毒康复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根据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及相关文件精神,现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夜上海论坛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认真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县禁毒委关于禁毒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不断创新工新机制,加强就业援助,强化职业培训,落实“三优先、三个一”政策措施,促进我乡村(居)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提升他们“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回归自我”的信心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实现“专业戒管”,向“科学成管、长期联动”管控模式的转变,为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为加快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我乡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成员:
乡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乡人社中心,负责本乡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实施。
夜上海论坛1康复锻炼对骨科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性
夜上海论坛 骨科创伤与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对骨科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增强病人的机能,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1]。康复训练是创伤与疾病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骨科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延续,是骨科病人获得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是恢复各种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复训练通过预防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进行功能代偿或代替,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复训炼中的护理活动是指护士为解决骨科病人的康复锻炼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包括康复锻炼评估、康复锻炼指导、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的内容[2]。
夜上海论坛 2骨科护理康复锻炼的发展现状
夜上海论坛 2.1在思想认识方面
骨科护理人员对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症十分清楚,很多轻症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别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炼后会逐渐恢复机能,所以就不太重视恢复期的康复锻炼。而且康复锻炼是极耗时间,又是起效缓慢的治疗,很多医院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足够的精力去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由于这些思想上的原因,导致很多医院的骨科护理康复锻炼搁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夜上海论坛 2.2在医护配合方面
医护配合是骨科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的必须保障,医师根据护士护理过程中反馈的病情信息调整治疗方案,护士则根据医师的指导调整护理方法,并通过医护之间的配合,使病人在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的调整中尽快恢复健康。但在医院的护理实践中,却有很多医护配合不协调的问题。如医师对护士专业水平的不信任,护士对医师指导方式的不理解,导致了骨科病人在恢复阶段得不到最好的治疗。
夜上海论坛 2.3在技能培训方面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区为载体,以村(社区)为工作平台,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着力构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残疾人基层康复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扩大康复受益面,率先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任务目标
年至2012年开展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1、探索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协同推进的康复服务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
2、开展“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
夜上海论坛 3、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村(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4、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机结合,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便利和优惠的医疗、康复服务,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1把培养康复医学人才放在首位
夜上海论坛 积极培养人才乃是发展这门新兴学科的关键,没有从事此项专业的各种人才,即使有了一些康复医疗机构,也将是有名无实,难以巩固。卫生部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创立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积极培养人才”。康复医疗工作需要集中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经过训练且合格的康复医师,对于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护士、社区康复等专业人员的培养,都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康复医学教育的实施,宜采取医学院校设置康复医学课程或专业与举办在职医务人员短期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1982年6月,广州中山医学院(现为中山医科大学)率先设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随后,南京、上海、武汉、北京等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1983年11月,卫生部确定中山、南京医学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为康复医学进修教育基地,90年代初又增加了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等几处。1984年8月,卫生部致函高等医学院校,建议增设康复医学课程,目的是向医学生普及康复医学知识,开阔视野,也有利于临床医疗科与康复医学科相互配合。
目前,少数医学院校试办了本科和大专康复治疗师专业。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河北等医学院校还招收了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上海、湖北举办了3年制的康复治疗士专业。所谓康复治疗士(师),是一专多能,掌握多种康复治疗技术(诸如体疗、理疗、作业治疗、针灸、推拿)、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一种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关于在职医务人员的培训,1983年11月,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首次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举办康复医学培训班;1989年8月起,香港康复会(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与卫生部合作在同济大学举办了一年制的实用康复医师培训班,每年招生50名;1991年9月,又在安徽医科大学开办康复治疗培训班。1985年,中山医学院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康复医学师资班。此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举办了对象、内容、时间和规模不同的康复医学培训班。为落实《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探讨和推动康复医学教育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卫生部医政司、教育司、中国康复医学会于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康复医学教育研讨会。
夜上海论坛 1992年8月,医政司下发了《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其中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士(师)、物理治疗师(士)、作业治疗师(士)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以上各项教学计划,都安排有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课程。为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设置了中医养生与康复专业,于1988年向全国招生,到2000年底为止,已经培养本科毕业生近300名,其中多数为医院康复医学科或老年病科的业务技术骨干。近年来,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又有新的进展,诸如:①2000年,首都医科大学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康复医学院。本科,学制五年,每年向全国招生15—20名。康复技术专业,学制三年,每年招生25—30名。教学和实习基地由两个单位共同承担,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主。康复医学院还承担全国康复医学专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②
夜上海论坛 今年七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创办了北京听力语言技术学院,培养面向基层、实用型的高层次语言训练专业技术人才,从今年开始向全国招生,招生对象为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器械不断涌现。在实践中,一些新的康复医学学术观点,也将应运而生。在开展康复医学教育和康复医疗服务时,需要密切关注新的动态,博采众长,藉以丰富这门科学。近几年,年轻一代的康复医学工作者逐步茁壮成长。青年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希望他们自觉地锻炼自己,成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康复医学事业的接班人。为使培养康复医学人才工作能够持续、有序地开展下去,希望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创造条件办成1—2所规范的培训中心和实习基地,首先要不惜一切培养师资,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
夜上海论坛 2探索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医学机构和网络
残疾人和老年病、慢性病功能障碍者与一般病人的情况不同,为他们服务的康复医疗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等方面亦有差异。目前,我国有独立的康复中心,有综合医院、疗养院中设立的康复医学科。独立的康复中心,多数以专科为主,也有综合性的,如在北京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便于临床各科相互配合,可以充分发挥院内人才和设备的作用,又有利于早期实行康复治疗,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预防继发性残疾的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卫生部1989年12月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把设置康复医学科作为一项内容,并对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在,不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综合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含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
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部和各地卫生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现在正逐步形成城市大中型医院与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网络。有的疗养院根据现有条件设立了康复医学科,在城郊或交通便利的疗养院,有的采用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的方式。但是,各个疗养院的情况不同,并不要求所有疗养院都办康复。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人员构成,一般既有西医医师、护士和康复医疗技术人员,又有中医的有关人员。中西医团结合作,这体现了我国康复医疗的一个特色。我国综合医院以及疗养院的康复医学科,有的设有病床,有的设有门诊,并配合院内其他临床各科,为住院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是否设置病床问题,要依据客观需要和条件而定。
夜上海论坛摘要:儿童自闭症的康复存在着严重的失范或失序状态(即乱象),这不仅妨碍了自闭症儿童最佳康复训练的时间,更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对儿童自闭症康复乱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析,认为儿童自闭症的康复乱象表现在机构、人员、技术和宣传四个方面的“乱”;并总结出自闭症康复中的三大致乱因素:根本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根本原因即自闭症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内部原因为自闭症康复机构缺乏监管、康复人才储备不足,民众科学素养低;外部原因则是市场经济趋利性与人性道德滑坡。以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夜上海论坛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康复;乱象
中国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占自闭症患者总数的1/5,已经成为儿童精神类致残的重要疾病,情况不容忽视[1]。然而,中国儿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存在乱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表现在“彻底康复治疗”谎言哄骗家长、非主流疗法名目繁多牟取暴利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更甚者导致了广东自闭症患儿之死的极端案例[2],不仅严重影响了自闭症患儿的康复训练,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3]。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儿童自闭症康复乱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治疗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儿童自闭症简述
儿童自闭症(childhoodautism),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儿童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疾病。儿童自闭症往往在3岁前起病,在4岁~5岁时最为明显,男女发病比例约5∶1,大约3/4的患儿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半数左右的患儿在青春期可能合并癫痫发作[4],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行为刻板重复等。自闭症最早由美国医生Kanner于1943年描述,在1970年之前,其病因多被认为是父母亲的冷漠或教养不当,即所谓的“冰箱父母”理论。后来的研究彻底否定了这一理论,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了染色体、遗传、基因等方面,且已有多项研究显示自闭症和基因异常或者基因表达异常有关[5]。自闭症患儿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其照顾、康复和教育等问题往往导致家庭冲突不断,夫妻关系破裂,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并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他们而言康复训练可一定程度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保障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然而当明确,儿童自闭症康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不可治愈性。自闭症被称为“精神癌症”,是医学界的难题,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是可干预性。自闭症儿童同一般儿童类似,可塑性较强,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和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三是干预的长期性。由于缺乏特效干预法以及干预效果的不确定性,儿童自闭症的康复训练和行为干预通常是长期甚至是终身性的。
2儿童自闭症康复乱象及原因分析
2.1康复乱象的表现
2.1.1机构“乱”:90%以上为非专业机构。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6年9月底,在中残联注册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共1345家,机构数量虽多,但90%以上为民办的非专业性机构,近50%由自闭症儿童家长创办,学员在30人以下的占一半左右,机构呈现小型化、非专业化特征,康复教学方法大多边教边学,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康复模式和手段,多数机构掌握不够,干预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