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资料文库 换位写作模式剖析范文

换位写作模式剖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换位写作模式剖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换位写作模式剖析

摘要:戴维·洛奇在校园小说《换位》中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技巧,通过对叙事角度的灵活多变营造妙趣横生的喜剧情境。小说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以多维的叙事眼光,运用娴熟的反讽笔调,为作品的喜剧效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二元结构;多维度;反讽

戴维·洛奇(DavidLodge1935-)是英国着名文学批评家、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轻松幽默、机智而充满活力见长,往往对人性、婚姻家庭、文化冲突等惯常主题有意想不到的反思。在探索小说内容的同时,他更强调小说本身所具备的创作形式。在《小说的语言》中,洛奇开宗明义地表明了他的写作宗旨:“小说家使用的媒体是语言,不论他写什么,就他而言,他用语言并通过语言来写作。”这一观点在他的着作中反复强调。在戴维·洛奇的小说中体现了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手法。《换位》(1975)是其校园小说三部曲之首,被认为是“从《幸运的吉姆》之后一部最有趣的关于校园生活的小说”,“一部壮观非凡的喜剧小说”。小说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夜上海论坛,以多维的叙事眼光,运用娴熟的反讽笔调,为作品的喜剧效果奠定了基础。

夜上海论坛一、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二元对立是法国着名的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从语言中最小的单位音素出发,发现了语言中存在着一种他称之为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他进而将此假设推广至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文学中,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个语言,因此,必须运用构成整个使系统即语言基础的代码或者符号或者二元对立来阐释。具体来讲,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结构主义批评家往往把一部文学作品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二元对立。再把这些对立项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有机系统,他们声称在这个新的关系组合整体中蕴涵着该作品的本质意义及价值。现在,我们不妨从这一角度来审视洛奇的《换位》,充分挖掘其隐藏的信息。洛奇自己曾说:“我似乎偏爱二元结构,这种偏爱早于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对结构主义的兴趣”,洛奇在《换位》中首次使用二元结构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夜上海论坛《换位》从整体来说是以讥讽的基调展开的,作品中两位大学教授换职、换妻的故事也为小说提供了绝妙的二元结构基础。二元结构为《换位》的喜剧效果和反讽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换位》的二元结构达到了惊人的均衡与对称。美国批评家莫斯莱指出:“洛奇决心最大限度地对称。以试探对称的极限。”这其中包括人物的设置,情节与场面的安排,甚至在情节上对两个主人公的经历的描写也是对称的,连偶然事件也具对称性:史沃娄因滑坡而公寓受损时,扎普也因一架客机投下冰块而房顶被砸,而二人又都在这场自然灾害中侥幸逃生后住进对方家里,并都戏剧性地因祸得福,史沃娄夫人与扎普夫人同时受到揭发丈夫不忠的匿名检举信。洛奇通过描写两位道貌岸然的学者的生活、事业和思想,暴露了他们的所欲所求,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来自美国尤福利亚大学的扎普教授和来自英国鲁米治大学的史沃娄互换职位后逐渐暴露了他们作为人的本性:他们有追求享乐的本能,有追名逐利的野心,他们不满于静如死水的生活,寻找感官刺激,并最终互换妻子,反映了被奉为圣洁的学者们内心的腐化和堕落。洛奇表现文化冲突的惯用手法是将一个外来者置于他所不熟悉的环境中,但洛奇同时还要表现文化差异,以两个主人公互换位置来形成对称的二元结构表现两种文化的差异,是洛奇的独特之处。对于美国文化。英国人史沃娄是外来者;对于英国文化,美国人扎普是外来者,对史沃娄和扎普来说,他们的环境都是新奇的,不管他们对这个环境作何评价,在史沃娄眼中,美国富裕、自由、开放、充满快乐与刺激;美国人热情、敢作敢为,无拘无束,渴望新事物,崇尚变化:美国文化已领先世界,出现了反向的文化潮流。在扎普看来,英国人穷,确切地说是“公富私穷”、拘谨、守旧、伪善、学术水平低下。工作无效率,不会享受生活,处事中庸。两国国民与文化教育的最大差异似乎是约束与放纵,保守与开放,一系列反讽性一一对应的情节突出了这些差异,对二元结构的运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多维的叙事眼光

聚焦是根据对叙事文中视野的限制程度来划分的,说得简单点就是关注是谁在观察这件事情,谁在看这件事情。通常将叙事眼光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非聚焦型又称为零聚焦,是一种全知叙述者的聚焦,叙述者或人物可以从所有的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故事,既可以从俯瞰故事中群体人物的生活,还可以洞察人物的内心,事无巨细,均在他的观察之中。内聚焦型视角中,聚集着通常是故事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按照他的意识和眼光来呈现。他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他人则像旁观者那样,仅凭接触去揣度、臆测其思想感情。而外聚焦型主要指叙述者严格地从外部呈现每一件事情,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和客观环境,而不呈现人物的内心状态。

《换位》共分为六章:“飞行”、“落户”、“通信”、“阅读”、“交换”、“结局”,每章各有其聚焦方式。“飞行”中以零聚焦为主,开头部分就可以看出,“我们从叙述者的特许角度,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中的一点。显然,从他僵硬的坐得笔直的姿势和为他端来一杯橘子汁的空中小姐过分的感激来看,西飞的史沃娄不习惯空中旅行;而扎普,则无精打采地坐在东飞客机的座位上,嚼着一支灭了的雪茄,盯着塑料杯所剩不多的波尔本酒,对他来说,长途旅行已是乏味的家常便饭。”从这一段叙述来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叙述者以自己的眼光在观察史沃娄与扎普乘坐飞机的状况。而“落户”以内聚焦的方式展开叙述,分别以史沃娄和扎普的视角来呈现不同事件,叙述各自在异国安定下来的过程,但是在采用内聚焦的同时,局部出现视角越界,例如:

“他在这幅景致里所看到的和谐,他知道是一种错觉。就在视野之外,他的左边,一道烟幕垂悬在阿什兰市的军港和工业港上空,在他的右边,圣·加百利炼油厂的滚滚浓烟排向明澈的天空。”

夜上海论坛文本叙述史沃娄刚到尤福利亚,欣赏周围的美景,可是在视野之外他不能欣赏到的美景,叙述者用他的眼睛在看,观察周围的一切,叙述者突破单一的聚焦方式进入更广阔的视野,描写人物不可能看到的景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叙述者超越了内聚焦的边界,侵入了全知聚焦的领域。“通信”一章情节以四个主人公的书信展开,读者会觉得呈现在眼前的信件是每个人所写,增强了情节发展的可信度,这种内聚焦的方式各人只阐明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但读者却从每个人不同的角度了解整个情节的发展,了解到情节发展的完整性。“交换”一章也是以史沃娄和扎普两个人的角度分别展开,叙述两人交换工作后在异地如鱼得水的过程。而最后一章“结局”,用电视剧本的语言,采用外景摄影的方式,就像摄像机现场拍摄,向读者“客观”地展示正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给读者一个强烈真实的印象。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根据不同叙事眼光的特点,安排适合的聚焦方式。

夜上海论坛三、反讽的笔调

在文学上,反讽既指语言的修辞技巧,也指隐含在人物、情节或主题中与正面描述意义相悖的暗示或对照技巧、组织结构方法。洛奇在《换位》中成功地采用了情景反讽、人物反讽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洛奇通过一系列互呈反讽性对应的情节放在一起,将极为对称的两条线索、两段故事以交叉剪接的方式进行叙述,并使两个主人公的经历充满着巧合。两人乘坐的飞机在完全相同的时间着陆,两人在飞机上都巧遇了一个在以后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两人都去看了脱衣舞,两人的居所也在同一时间发生了意外,又同时搬进了对方的家中,两位夫人同时收到了揭发丈夫不忠的匿名信,等等。小说中这种两相对照的描写和叙述可以说不胜枚举,并且随着场景的不断切换形成富有意味的并置,凸现出深刻的反讽意味。

《换位》中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和境遇也具有深刻的反讽意味。扎普是学术界的佼佼者,着作等身,自负而又粗鲁,喜欢讽刺挖苦,正是春风得意时,却因为婚姻破裂而不得不暂时逃避一下,不得已来到了让人感到阴郁沉闷的鲁米治。而史沃娄学识和建树平平,平庸懦弱,胸无大志,由于同行的晋级竞争而被临时支走,却意外地捡了个便宜,来到了人才济济、条件优越、风光优美的尤福利亚,等到了种种做梦都没想到的优厚待遇。作者把这两个主人公不同类型性格和境遇并置,所产生的反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查尔斯·布恩在两个不同国度的境遇也表现出反讽的意味。在英国鲁米治大学读书时,他被看成是一个喜欢惹是生非、自命不凡的“系痞”,毕业后在英国处处碰壁,难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码头搬运工的工作都得不到。但是,当布恩来到美国后,他办了个“查尔斯·布恩节目”,其实也就是个热线电话节目,然而就是这个节目,使他从此摇身一变,成了传媒界的风云人物,广播明星。他的节目尽管在史沃娄看来有些离经叛道,在美国却大行其道,颇受欢迎。他甚至成了许多美国人心中的偶像,有人还收集了相当多关于“查尔斯·布恩节目”的民间传说。与他的相识竟成了史沃娄在美国社交的资本。洛奇通过将这个人物的命运放在英美两国不同的环境里产生的戏剧化的转变,把这些互呈反讽性对应的情节并置来达到喜剧效果的同时,也突出了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个学者型的作家,洛奇一方面“保护着高雅的文化品位,同时,考虑到读者所受的商业化污染,跨越高雅艺术与商业形式之间的鸿沟,走一条雅俗共赏的道路”;另一方面,他善于综合运用传统与现代的多种文体、叙事风格和技巧,通过对叙述方式的灵活多变让人们从鲜活的故事情节中走进去,探索小说的内在意蕴,寻求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