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语文电教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

第1篇

一、运用电教夜上海论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是一种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们流览

这些符号时,脑海里立即会出现丰富多彩的形象,从而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对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们来说,要他们面对一大堆的抽象符号去理解、体会,可真是件若事!怎么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我尝试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让抽象的语言文字活起来,让课堂变成有形有声、有滋有味的乐事。

《观潮》是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层次分明,是篇很

夜上海论坛 好的朗读教材。在教学中,我不是枯燥地讲解朗读技巧,而是借助“钱塘江大潮”,用实景形象刺激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汹涌澎湃地钱塘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景像,使学生具体地感受一下语言表达的能力。接着我让学生当小导游,给《钱塘江大潮》配上解说词,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做小导游。由于有了感性认识,又有生动、形象的画面作提示,学生对语言的把握都比较准确。他们能读出潮来之时的气势,体会到潮来之时的壮观。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愉快,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

夜上海论坛 二、运用电教手段,具体感受美的情景

夜上海论坛 人能感知生活范畴中事物的美,辩别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主人公

在行为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就是审美知觉,它是建立在感性知觉之上的。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对美的表现更为直观和丰富。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把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

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开始以配乐朗读导入课

夜上海论坛 题,让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先有一个浅层感知;然后结合课文讲解分别出示了小兴安岭的四季景物的投影片,使学生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特色,加深了课文词、句的理解;最后用形声并茂的电视录像强化学生对小兴安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四季都是美丽的”,这一总论的整体认识。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他们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思想境界。

夜上海论坛 三、运用电教手段,创设课文情境

夜上海论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紧情发”,清代学者王国

维的《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衰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情境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而且能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实现其它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电化教学过程中以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导致“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情境教学中讲究意境深远,讲求意象,而电化教学则有利于意境和意象的整体展现,以达到情境教学的最佳境界。

我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把幻想世界再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感受到幻想中的情景是幸福的,从而衬托出现实生活的冷酷悲惨,在讲授《瀑布》一课时,学生对瀑布的声音比较陌生,我在教学中播放了瀑布的声音,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对层层的浪涌上岸滩,叠叠的风吹过松林充分感知,有的同学竟情不自禁地学起瀑布的声音来。

四、运用电教手段,展示事物变化过程

《海上日出》记叙了海上日出的过程及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日出奇

观。日出的过程及景象,适合用活动画面展示。我制作了精美的投影片,日出前、日出时的情景,可用重叠的投影片改变颜色和亮度;太阳完全跳出海面,一片耀眼的金光,可以通过太阳的移动上升,画面鲜艳夺目的光彩表现课文的语言。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文;背诵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05-01中华五千年文明,大多存于古时文献之中,其中古典诗词尤其堪称中华文学之精华。学诗读诗,能有效增加学生人文涵养,让他们的人格变得厚重起来。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均为历代名家名篇,内涵高雅厚实,词句精美,韵律和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涵咏,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这些诗文,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习读背诵。具体如何组织与实施呢?现在简要分享笔者的一些实践经验。

夜上海论坛 1.安排恰当的时间

学校早读是7:30分开始,笔者则7:20到教室,利用提前的这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读诗背诗,一天一首,并作适当讲解。时日一长,学生每天上学时都会自觉地早到十分钟。因此,一个周内,不管是英语早读还是数学早读,之前的这十分钟都成了"诵诗十分钟"。其次,下午放学时,笔者也往往抽三到五分钟组织学生背早上所背之诗,背完即放学。如此安排,学生极其欢迎,因为他们不需要回家专门安排时间来背诵,只是上学和放学时各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背得一首诗。他们感觉在没有什么负担的情况下就背得一首诗,心里十分愉快。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需要教师作出较大的付出,这就需要教师克服很多个人困难,敬业爱岗,努力投身于教学和学生管理,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每天都要注意做到按时到位,使学生逐步形成早读晚背的习惯。早读晚背安排在课表上,但如果执行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最终效果不会好。所以,安排好恰当的时间后,还要求教师持之以恒。

2.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

背诗不能急躁贪多,切不可想一天背多首。笔者的经验是最好一天只背一首,一个学期16个周,每周5个工作日,背80首诗是稀松平常的事。笔者给学生制定了每日背诗计划,每天学生只需要背下一首诗并能理解,每过十天后将前面背的十首诗歌回顾总结一下,并且由教师组织进行小测试。这样的计划,任务也不重,学生很容易接受,因此实施起来非常轻松。有的学生每天只针对一首诗进行背诵,达到了倒背如流之效果。有了合适的目标,再有合适的计划,按计划执行下来,目标也就能顺利实现了。

夜上海论坛 3.教给合适的方法

夜上海论坛 背当然不能傻背、死背,而要有一定的方法。方法需要老师指导。笔者教给学生的方法是:(1)读准。即力求将古诗字词读音搞准读准,不读白字。为做到这一点,在读之前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把每一个字的音查准读准。(2)读顺。即句读停顿等把握准确,能读得顺溜。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反复念读,由慢到快,力求在快速朗读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咬字吐字清晰。(3)读懂。充分理解诗句意思,读懂每句诗。为让学生懂,教师可作必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地把握古典诗文意义。(4)涵咏。在前三方面做好的基础上,学会涵咏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感情来。

4.把握认知规律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不能盲目,不能蛮干,不能简单追求结果,而要懂得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要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讲究循序渐进,注重日积月累。笔者指导学生背诵时,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记忆能力测试,对不同的学生作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一些记忆和理解能力都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再背一些相关的诗歌篇目。对记忆能力稍弱的学生,就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完成。总之,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为全面把握学生背诵成长历程,笔者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背诵成长档案袋,他们每天背诵的成果都会有所记录和体现,一一记于档案袋中。一段时间内,允许学生查看自己的档案记录,对自己的背诵史进行回顾总结,从而调整此后的背诵计划。档案袋记录的内容,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背诵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继续背诵的的热情和兴趣。

5.定期开展背诗沙龙活动

夜上海论坛 为巩固背诵成果,也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笔者会定期举办古诗沙龙活动。活动形式具体有古诗手抄报展览、古诗接龙、古诗配画、古诗配乐等,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这种活动的参与中,又进一步巩固了诗歌的背诵,并且背读的兴趣又得以进一步激发。研究表明,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望,特别是他们觉得有自信的方面,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表现给他人看。背诗沙龙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当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又会受到激励,从而会更有欲望继续诵读古诗文。所以,教师不能把这样的活动当成一种负担,应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多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6.不定期举办古读诵读大赛

为展示学生背诵成果,笔者不定期地在班级中举办古诗诵读大赛,通过海选方式,分组进行淘汰赛,最后获胜者将获得"背诵之星"称号。通过这样的活动,笔者所管理的班级已经产生了好几名背诵之星,而还没有拿到该称号的学生,也在积极努力,想争取成为下一届的背诵之星。当然,这种背诵大赛,还可以在年级层面甚至全校进行,这样可将背诵活动推广至全校学生,让广大学生也从中受益。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将有助于改善学生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他们的人生底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让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之中。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将来,祖国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7、8、10.

[2]周晓文、李国英.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50-51

夜上海论坛 [3]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1998:116

第3篇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谈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刍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进行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探索 浅谈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问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但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而且可以开创了一个开放式的语文氛围,同时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旧观念还是影响了小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教学应注重从学生的兴趣,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转变思想。【关键词】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拓展技能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①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展语文技能,我们必须要更新课外阅读的几个观念。

夜上海论坛 一、 把课外阅读的功利性转变为学生的兴趣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固有的旧观念总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迅速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于是,此目标片面要求孩子多读作文书,更有甚者,索性把课外阅读变成了作文阅读事实上,上述做法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课外阅读应该本着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其次,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将课外阅读与提高写作能力过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阅读时满脑子都是写作方法、好词好句之类的东西,读起来味同嚼蜡,分外费劲,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觉得读书是一种负担。

夜上海论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我们应告诉学生,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夜上海论坛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二、 更新学生的课外书库,与时俱进

时代的脚步飞快的前进,作为语文教师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材料限制在几十年前的书库了。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推荐书目应该分学段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段的学生,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阶段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学生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如:《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教师便应及时为学生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

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时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学生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

夜上海论坛 第三学段的学生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精典的传统著作。

三、 从“以教师为本”到“以学生为本”

夜上海论坛 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他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必须具备自主性的品质。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外阅读主体的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释疑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点,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组织制作书卡,小组学习批注,等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周,组织家长与学生共读名著,学习写书评等。

第二、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本身便是极具创造因素的活动。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容,积极倡导“标新立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夜上海论坛 四、 把课外阅读变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强制”,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这种“强制”,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