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大专德育论文范文

大专德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专德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我校护理专业大专夜上海论坛班刚入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周岁左右,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但身体快速发育,心理的变化也很微妙,很多学生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变得叛逆。他们就像一颗小树苗,这个阶段很容易“长歪”,需要班主任精心地呵护和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另外,这些学生刚刚经历中考,可以说是第一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而初中班级大部分同学走进高中校园,他们内心容易出现挣扎、对人生充满怀疑。这个阶段也是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完全融入集体生活,没有了父母在身边时刻嘘寒问暖,很多孩子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学生就像人生到了岔口,教师能否引导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品德教育对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二、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品德教育方法

1.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盏明灯,我们经常谈笑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班里的学生都像班主任。没错,事实确实如此。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用一个破碗盛点饭让奶奶单独在角落里吃,有一天,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收拾破碗,问他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我在收拾破碗将来给你盛饭用,自那以后,妈妈就把奶奶请到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如今家长的品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同理,班主任的品德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自律,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就要当表率先做这样的人。所以,抓班级品德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实际管理应用

夜上海论坛 (1)爱护公共卫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教导,告诉学生怎样辨是非,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坐公交车时会看到有些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车窗外,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使清洁工到马路中间捡垃圾时发生危险事件。而且若人人如此,地球将会变的肮脏,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思想缺乏远见性和理论性,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教室是大环境的缩影,通过卫生品德的教育,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卫生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严格自律,保持环境卫生,给值日的同学减轻负担。

夜上海论坛 (2)维持纪律、提高学习成绩的品德教育。我校住校生占全校学生的90%左右,学校在晚间设置了3个小时左右的自习课程,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晚自习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走神、犯困、说话等几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对学习重视与否与品德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首先用品德理论继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省。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特地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了一颗麦穗,代表家庭的物质生活是父母辛苦创造的,父母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学生在课堂上想走神或睡觉的时候看一下这个麦穗,就能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且努力学习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通过类似的品德教育不断鞭策学生,使之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品德教育结果

夜上海论坛 (1)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的实验。实验对象:我校09级大专2班全体同学,班级人数52人。实验时间:整个学期。实验方法:以上一次成绩为依据,将同学分成平均成绩均等的4个小组,每组13人。随机抽取两个小组为实验组(1组和4组),其余两个为对照组(2组和3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密切观察,长期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人谈话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而对对照组学生只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在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考核,得出相关结论。

第2篇

夜上海论坛 传播中国文化,往往被等同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将中国文化遥远化、局部化、断层化、碎片化,这不是今日的中国,更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真实的中国。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增添现代元素。有学者曾指出:“我们媒体报道的海外汉语热,中国文化热,与我在海外经历到的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以国家财政为依托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主要活动项目,包括最为常见的教授太极拳,展示中国书法、少数民族服饰,包饺子……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来观察,未尝不是将中国文化的本质浪漫化、女性化、中古化、凝固化。我所熟悉的某个孔子学院为当地中小学制作的‘文化百宝箱”,从罗盘、中国结、团扇到陀螺,包含的几乎全是‘自我异国情调化,自我东方化’的物什。孔子学院在海外打造的中国形象,往往较少表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政府一直在国际舞台上韬光养晦,所以孔子学院顺理成章地常常将中国自我东方化、自我弱化和自我女性化。”[1]无可否认,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共同价值、和谐理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但中国现在已不是以前穿汉服和唐装的中国,中国现代人的装束已经和国际接轨,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这些方面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两样。只讲祖先的荣耀并不能给自己和后代增添多少含金量,反而是对自身的矮化。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缅怀和欣赏价值。倘若外国人误把这些当作现代物什,这并不是件值得荣耀的事。对于大变革的现代中国来讲,不能有太多的过去时间取向,作为中国人,我们固然会有追忆和缅怀,但不能沉溺其中,更应正视的是未来。实际上,当今中国并非乏善可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发展奇迹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建立宇宙空间站指日可待;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目前已有16颗卫星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多项服务,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还有“蛟龙”探海、航母昂行……中国当代科技呈现出向西方先进国家加速追赶的态势。时速达380公里飞奔的和谐号高铁巨龙,是中国快速崛起的象征。2013年6月17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综合技术领先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继天河一号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再次夺回了世界第一的桂冠。文化传播是智慧和情感的共振与互动,在当今世界,中华民族也能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夜上海论坛 二、传播形式:实现由课堂语言教学向课内外“语言与文化教学”转化

在非母语区,语言教学是重要的,这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基础。但是语言教学不单单是同语言标准、语言师资、语言教材、语言设施相关联的传播现象,它还和对象国的语言政策、国情、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况且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个“胶囊”,它的内部包含着文化和价值观。不能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割裂开来,实际上两者也无法分离。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是要求上语言教学课,还要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明史”、“中国国情”等文化教学课程;即便是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建构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文化元素始终是教师授课内容的背景和内核,文字是隐形的翅膀,是文化的基本元素,要让非母语区的学生不是感到汉字的难学(书写的笔画顺序、发音的音调等),而是能体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悦目[3]。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其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中华文化的记录和传承起决定性作用。汉语极为丰富的形象感、简洁度以及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西方语言难以企及的。与此同时,把课堂语言、文化教学与更广阔的课外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既注重课堂语言与文化教学,又重视课外闲暇时间的利用,这是汉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理想状态。个体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莫鼓励“头悬梁、锥刺股”那样自虐式的苦学,须引导学生精神舒畅式的乐学。如新加坡一家华文杂志的总编辑王道伟所说:“老师没有逼我,父母没有逼我,完全是自己喜欢看‘课外书’———这么说吧,是丰富好看的‘课外书’让我的华文进步于潜移默化之中。在台湾,国小就看完金庸小说、三国演义的比比皆是。我相信,在新加坡,小学能看完什么大部头英文名著的也不在少数。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教育’应该是广义的,不只是课堂的。与其在‘狭义’教育上鞭策学生去学华文,不如创造‘广义教育’上的华文环境。白话点说,就是多一些好看的华文读物(不只是书、杂志、漫画,也包括了影视)。”

夜上海论坛 三、传播取向: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转化

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硬实力,谁占据硬实力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但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向来是国家关系中最柔韧又最有穿透力的成分。既然文化总呈现出柔韧的一面,最好避免硬碰硬,去用硬实力的方式生硬行事。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对外采用了殖民化的文化强势传播模式,包括语言的输出,皆为强制性的,后来随着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和民族解放,即便是英国也逐渐改变了“殖民”话语,采用较为柔性的模式,以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商业开发等形式开展语言文化传播[5]。新兴的美国更是利用英语这个超级国际语言地位,大肆进行柔性话语传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大片、芯片、薯片”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亮出“汉语推广”的强势口号,的确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背景和文化忧患意识驱动。以语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的愿望和诉求是积极、主动、明确、理性的。但价值取向和举措未必要锋芒毕露、一览无余。在新世纪新阶段,应更新传统的语言传播理念和模式,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化。在传播取向和方式上,把“汉语推广”改为“汉语传播”这样更为学术和中性的话语,不再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不再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更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骤雨打荷叶”不如“随风潜入夜”,春风化雨、水到渠成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以温和、间接和隐性的方式进行推广是当前语言文化传播的潮流。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并不是要否认强势话语传播的作用,有时候,单刀直入式的迅速推进,也会赢得主动或打开局面,但须选择时间和火候。文化传播或文化走出去,不可能不输出价值观,也不要怕别人议论输出价值观,优秀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只要站在道义的高地上,传播的是正能量,大家最终都会愿意去接受。

夜上海论坛 四、传播路径:实现由单一平台传播向立体化传播的转化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主平台和主渠道。自2004年在韩国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年度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孔子学院400所,建立孔子课堂535个,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迄今48个州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已拥有81所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16万人。据国家汉办预计,到2020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达到约2亿人。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感叹:孔子学院“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当然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和快速推进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早在2011年,美国、德国、英国就对当地的孔子学院进行调查,包括对教材和信件的审查;2012年5月美国国务院对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同年6月30日前离境,后又取消了这一做法;就连美国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也对中国向海外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不太理解。虽然孔子学院推广受到颇多质疑,但中国文化还是必须要走出去。语言文化走出去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也不必拘泥和依赖于孔子学院单一的强劲推进之势,这样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易成为“文化渗透”和“中国”的借口。媒体包括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同样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推崇的方式。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和爱奇艺打造的《汉字英雄》等原创文化节目,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其中《汉字英雄》第二季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连播3天,BBC、《纽约时报》等外媒都对这档节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手人数预计达2000万。各种会展、文艺汇演、庆祝活动、学术交流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如中国—亚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海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等文化传播形式,都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探索,增添了新亮色。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同样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从1988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至2013年底,中国已在14个国家建立文化中心。开展文化中心与中国的部省合作,“通过每个文化中心为一个省担任平台、桥梁一年,推动各省市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比如今年浙江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青海通过与贝宁文化中心合作,成功签署了手工业合作协议”。语言文化传播已由孔子学院为主的单一平台,向立体化的多元渠道转化。

五、传播层次:实现由文化软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化

第3篇

范例一:

夜上海论坛 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 With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t is the show time.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o distinguish parts of speech.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special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no equivalent parts of speech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version more idiomatic and stand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always used by translators.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o Chinese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夜上海论坛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s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nglish is a kind of static languages which tends to use more nouns.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one in which verbs are often used.

夜上海论坛 So when we make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we should know this point and shift the parts of speech.

夜上海论坛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parts of speech and transformation.

夜上海论坛 Part tw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夜上海论坛 Part three gives four basic ways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through illustrative examples. There are transformed 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Part four presents some problem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夜上海论坛 Part five draws some conclusions tha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chieve good transl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e can have a good master of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we must continuously study and explore in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OK! That is all. Thank you! Please ask questions.

范例二:

Good evening, all the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come from HUST, majoring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for nearly one whole year's hard work,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Finally, it is the show time. This evening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ll and I grateful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

夜上海论坛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short story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intensive teaching course and I have taught this text for more than 3 times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as a female , I am keen on the study of feminism.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short story we can know more about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in certa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help women in modern society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ourselves ,help us raise our independence and confidence and show more concern for our mental health.

夜上海论坛 Next , I will present it to you. Here is an outline of my presentation. They are literature review, gothic tradition , the gothic style in the story and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