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论坛 精品范文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

养老社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养老社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养老社区论文

第1篇

1.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仅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夜上海论坛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为数不多的法律和政策,无法保障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从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我们可以得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法律体系势在必行,法律起着指引和规范的作用,明确对政府责任与职能,提高服务效率。

2.促进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作为人口大国,单纯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投资不足、政府失灵等问题的存在都是导致我国养老服务的质量低的原因,这也正是我国养老问题的困难所在。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提供社区服务主要资金和设施资助,指导并监督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在做好这些的同时,应大力推进志愿者、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使其从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不同主体的参与能够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资金的来源,除此之外,我国的志愿者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有大量的大学生以及许多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他们的参与不但为社区养老服务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我国的道德提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弥补我国的敬老爱老的孝道的缺失。

3.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老年人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在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其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针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人提供不同的卫生、医疗服务项目,包括定期组织健康检查、上门医疗服务、家庭护理服务、机构护理或康复训练等。同时,设计多样的服务项目,满足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精神需求。比如,琴棋书画或太极运动等比赛,举办各类讲座,组织各种主题活动等。

夜上海论坛 4.完善老年服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是优质养老服务的重要保证。我国应该加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工作,加强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普及,并对这一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予以保障。

5.重视家属和志愿者的作用。

第2篇

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决定了老年人居住的建筑空间及环境的不同,西方国家出现的主要模式是社会供养,而东方出现的主要模式是居家养老。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对于老年人口来说,达不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供求关系较为紧张,并且质量上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在养老机构中的空床率也较高,首先许多老年人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并不适应于机构养老,其次许多养老院的居住空间及环境满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所以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的首要选择。居家养老最大的问题是介护阶段老人的需求及照顾,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在家养老不仅是住宅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社区服务的支持也成为重要要求。住宅设计应该在居住小区中建立养老机构,组织适老性的建筑空间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我国养老社区适老性建筑空间研究

夜上海论坛 作为我国最成功的老年社区之一,北京“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的定位为“世界级的高尚退休社区”“全新退休生活的领跑者”。它坐落于有“东方莱茵河”之美誉的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规划面积234万m2,总建筑面积70万m2,共可入住2万余人。其中包括独栋别墅、联体别墅、点式公寓、板式公寓和连廊式公寓,面积为78~716m2不等。项目所在地顺义区植被覆盖率、绿化率和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和基础条件都非常好,位于北京传统认知的中央别墅区板块。规划特点是带状排布,景观资源最大化:傍水而建,周边为7000亩绿化隔离带。组团呈带状平铺,保证了每个组团与景观最大的接触面。特色为极致景观与闭合的开放组团,组团内引入大量景观,追求极致;在整体景观之外,每个组团内单独布置了大量水系、绿化景观,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要;多层级交流空间,组团式布局,组团内部设置小型公共交流空间,组团外部设置相对较大的活动场所。

夜上海论坛 2.1建筑内部空间适老性设计

2.1.1适老性居住空间居住空间作为老年人最重要的功能要求,它首要需求的是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安定的个人空间。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的基本要求下,居住空间的形式应多样化,一居室、两居室或单人间、多人间都应进行尺度设计,并且考虑设置一些公共交往空间,安排桌椅,提供休息的地方,增加互相交流的空间。居住空间面积不宜过大,尺度大的空间会给老年人心理上带来空旷感及疲劳感,平面形式最好是矩形,家具尺寸需较小,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有限,行动迟缓,简洁的平面设计会给老年人创造宁静、舒适的空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这就需要增加墙体厚度,强化隔音效果,利用隔墙设置老年人的私密空间,这些适老性的设计保证了老年人的需求。东方太阳城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人性化的设计:针对老年人特别定制的无障碍设计、户型设计、环境设计。公寓均设电梯并设无障碍坡道,地面防滑处理,墙壁预埋扶手,阳角抹圆;户内紧急呼叫与电子安防系统;居室充分考虑朝向、采光和通风;卫生间离卧室不远并设有防滑扶手插座、开关都相应地降低高度;感应门锁替代旋转式钥匙;采用明亮的颜色,增强环境的可识别性;老年人渴望交流,有些别墅设置了双客厅;中国传统观念子女与父母同住设计了大户型多卧室;老人需要照顾设置了保姆间。

2.1.2适老性餐饮空间餐厅作为提供进餐的场所,同样也是老年人重要的交流场所,在非进餐时间段可以设置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卫生间的布置需要考虑适老性的设计。餐厅的设计应灵活,活泼,利用曲线给老年人带来有趣的空间感,可设计开敞的厨房空间,调动老年人用餐的情绪,增添趣味性,层次性。

2.1.3适老性休闲娱乐空间娱乐活动空间是老年人最常去的活动空间,应设置在养老社区的中心区域,提高可达性。各种室内活动室应尽量集中,并且尽量与室外活动空间有所联系,并设置半私密性的空间给老人提供休息、交流场所。根据活动内容,应有动静分区。空间形态需多样化,提高参与性。东方太阳城中大型会所成为老年人相互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位于社区中央的规划面积5万m2的配套建筑群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其中大型康体中心接近8000m2,室内、室外的游泳池、跑道、各种健身器材、网球场、舞蹈房、室内跑道、温泉,均针对老年人特别设计。

2.1.4适老性学习空间老年人通过学习接触新事物丰富生活内容,增加积极的生活心态,并且打发空闲的时间,学习空间对环境的要求高,教学活动需要安静的环境,舞蹈、乐器需要开放自由的环境空间,这就要求各个空间之间需要隔离,动静分区,互不干扰。东方太阳城中设置的老年大学是北京市第一家社区内申办的老年大学,开设多种课程,如芭蕾、陶艺、书法、雕刻等,部分课程由社区中的老年人担当教师。

2.1.5适老性医疗空间医疗空间对于老年人是必不可少的。它保障了老人及时的救治,使老年人得到锻炼和休养的条件,医疗中的康复空间需要和居住活动空间分开,医院内部需要明亮温暖,创造出安宁的心理环境。东方太阳城中设置的太阳城社区医院,面积1.6万m2;有专业医师和设备,医护人员由北京市老年病研究中心选派,设施和医疗水平高于国家二级医院标准;可定期体检并提出保健计划,医院对每位业主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并存入个人健康档案,专业医师为业主量身定做保健方案;全覆盖的应急呼叫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将医院同各家各户及公共场所每一角落连接起来;专业急救中心,与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在太阳城内设立急救站。

夜上海论坛 2.2建筑外部空间适老性设计

2.2.1适老性社会交流空间室外活动空间是老年人必需的场所,社会交流空间应具有层次性和安全性,可分为开敞空间及半私密空间。在开敞空间中,首先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在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距离需离居住空间较近,具备舒适的环境,其次可考虑步行空间设计,因为步行空间是穿插整个社区的主要环境,是老年人散步的地方,需组织合理的步行路线,以安全易达为主要原则,可设置座椅,地面必须平坦防滑。最后广场、铺地的布置需合理,多角度的景观环境能给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欣赏空间。东方太阳城中整个社区有较好的社区水系及绿化,通透大气的视觉走廊、开敞绿地与文化广场和多个小型户外活动场地、湖滨健身步道与儿童乐园。在半私密空间中,一般为3~5人,这样的空间有助于老年人的交流,可选择具有安全感的地方设置座椅、小亭,比如在建筑的转角地方设置,背靠建筑或墙会给人带来安全感,同时工作人员也能看到的地方。

2.2.2适老性景观观赏空间景观观赏空间是老年人在心理上的需求,美好的景观能带给老年人积极的情绪,同时也吸引老年人多参与户外活动。所以景观空间既要具有观赏性,还要具有参与性。观赏性的空间设计可让老年人在室内、室外均可观赏,可种植不同的树木植被花卉,要有层次性,给人生机勃勃的气氛,并且需布置在易于看到的地方,同时需离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鼓励老年人参与。设置座椅,园艺等增加趣味性,设计小庭院,利用围合的空间给老年人带来安全,舒适的娱乐场所,农庄的设置增加了老年人的参与性,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东方太阳城在社区内开辟可以耕作的农庄,每块地管理费低廉,一年中可以在农庄中耕作,很多老年人非常喜欢这种农家乐的感觉。

2.2.3适老性健身空间健身锻炼的空间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具有多样性,并提供休息空间,运动器材需颜色鲜亮,增加参与感,集中布置促进老年人的交流,设计座椅台阶给老年人休息,提供观看的场所,感同身受,有一定的参与感。

2.3适老性的建筑空间组织

首先要考虑明确的功能布局,既有独立性又有可达性,组团布置的方式较好,方便管理。其次是动静分区,开放与私密的分区。老年人需要明确的标示来辨认场所,空间的安全感也是必要的,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需要合理的建筑设计去实现。

3结语

第3篇

夜上海论坛 选择了杭州爱康温馨家园和萧山紫荆园老年养生社区两个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杭州爱康温馨家园杭州目前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为能够自理的老人和有特殊困难需要全面护理的老年人。外环境方面主要由一个回廊广场和一个健身场,几个树池和一些花坛绿化组成。健身设施、休息座椅、廊架等景观设施尺度不符合老年人的身体尺度,设施合理性不够。景观空间节点缺失,不能为老年人户外活动提供私密及半私密场所,不符合景观空间的多变性与私密性;紫荆园养老年养生社区是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试点工程,也是省内在建的大型养老项目之一。该老年社区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配备了养生餐厅、老年医院、活动中心等主要老年配套项目以及室内的无障碍设计方面,但从整个园区的路线设计和建筑形上来看,相比较普通小区没有大的突破,它的宜老化更多体现在管理制度上,开发商也仅是抓住老年养生的噱头大做文章,对其使用群体的研究在园区设计上体现的还不够完善。

2文献研究

要深入研究和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撑、科学的实证分析和有力的政策回应。本文分别选择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和《交往与空间》两部著述及情境主义的相关理论,作为本设计研究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参考。

2.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对于老年群体来说,社会保障以及福利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这便要求新型社区情境式养老环境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满足老年群体更深层次的需求。在养老环境中要注重老年人价值体现,在老年人晚年退休之后得失落心理,在养老环境中能够使老年人参与到环境中去,为老年人提供景观场所,满足老年人心理空虚的需求。

夜上海论坛 2.2《交往与空间》

丹麦建筑理论家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研究和评价城市与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根据人的需求以及景观和人的关系去设计空间的节点,通过环境的设定,提供符合老年人的场所,创建趣味性、疗养性空间,能使老年人在赏玩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3情境主义

夜上海论坛 情境主义是二十世纪中后期欧洲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最初阐述了“建构情境”的概念:“由一个统一性的环境和事件的游戏的集体性组织所具体的精心建构的艺术性生活瞬间。”该理论启示了我们,从老年群体的感受出发反推到环境塑造本身。老年人社会参与是“参与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介入,在社会层面上实现资源共享,满足自身需要并因应社会期待”。

2.4结论

新型社区养老环境的设计,不但能够解决老年人居住的问题,更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这种养老环境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得到重视,在养老环境以及养老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当今社会,将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安度晚年的场所。

夜上海论坛 3新型社区情境式养老环境设计

3.1概念生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本身对生活的基础期望值、基本要求降低,更加容易满足,却也更加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情境的构建在于其创造了生活的瞬间,[5]通过改变日常事物来影响人的情绪,迎合人的情感。任何人活着都离不开身边的事物,每一种建构的情境能自主引发新的行为。根据国内养老环境现状模式单一、行为被动等问题,结合老年群体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我们希望从老年参与者的角度为他们创造不一样的情境,渗透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主动养老的目的。

3.2概念阐释

夜上海论坛 建立“新型社区情境式”养老模式,通过微缩版城市情境、街巷情境、农业情境的设计,实现体验、归属、价值实现三大不同层次的主题目标,涉及老年人饮食、消费、休闲、学习、娱乐、休憩、交流,行走、劳作等多方面的需求。通过设计的微缩版城市情境,结合外界养老制度、养老机构的辅助,可以满足老年群体最为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有一定识别性的街巷情境有助于增强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归属感,沿街布置的休憩空间有助于帮助老年群体建立稳定的社交圈。而农业的情境再现则给老年群体提供了继续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回归社会角色,并且在其中得到认可。

3.3场地分析

夜上海论坛 3.3.1场地现状杭州下沙江湾社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紧临钱塘江边沿江大道,由高层景观公寓、别墅(排屋)、星级酒店及高尚商业等组成,周边配有住宅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商业街,临近地铁和公交总站。区域内环境相对安静,风景优美、空气清新,适宜养生。

夜上海论坛 3.3.2面临问题社区缺少养老宜老的区块;单调乏味,缺少对老年人的关怀设计;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垃圾桶、休息座椅、斑马线设置不合理;下沙新城缺少历史文化积淀,人员构成以新杭州人居多。

夜上海论坛 3.3.3设计要求要深入开展对设计基地的勘察、调研等活动,分析与归纳基址与学习案例的关联性以及可操性等问题。要求创意构思要体现前沿的设计理念,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做到和市场产业、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结合。能对研究城乡结合部养老环境设计具有示范性作用。

3.4设计实施

夜上海论坛 3.4.1城市情境——体验尽管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未减弱,老年群体仍然需要体验大千世界,参与购物、娱乐休闲,甚至学习新知识等各种活动。基于老年人对参与劳动促进消费、传授经验交流学习、放松身心休闲娱乐需求的分析得出:要在社区中营造一个以城市景观为主的情境来满足老年人对消费、学习、娱乐需求的愿望。在城市情境中设计了情境发生的三种场所,即夕阳集市,老年学堂与养乐园。分别构建了老年人体验集市买卖、参与商业活动的日常交流情景;老年学堂中老年群体体验、学习、思考的情景和养乐中体验养乐健身、休闲生活的情景。

3.4.2街巷情境——归属情感需求对老年群体来说尤为重要。随着生理的老化,老年人会有意地缩小他们的社会网络,但维持更亲密和更满意的社会关系。[6]所以他们需要更加稳定、精简的社交圈——即在社区范围内营造一种安全、安心的家园感的情境,增进交流沟通的可能性并保持一定的深度和持续性。而家园感的情境又要求老年人在社区里有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街巷是城市最具特征的识别标志,布局合理的街巷更是能给人带来安全感。[7]这个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社区内的道路环境设计。基于老年人对体验自然养生休憩、多变空间愉快交流、放松身心舒适行走需求的分析得出:要在社区中营造一个以街道景观为主的情境来满足老年人对休憩、交流、行走需求的愿景。在街巷情境中同样主要设计了三种场所,生态,老体验馆、城市沙发与乐活步行街。分别体现了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休憩和交流的情景。让老年人通过短距离的行走便能找到这样一个放松身心远离喧嚣的场所进行体验休憩。同时,特色的、模式化的休憩场所与道路空间的可识别度增加了他们对于社区的归属感。

夜上海论坛 3.4.3农业情境——价值实现根据生命阶段理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角色。进入老年阶段后,人们离开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从而逐渐脱离社会。Motta,Bennati,Ferlito,Malaguarnera和Motta(2005)曾指出,仅仅维持身体和认知功能良好的百岁老人,不能作为“成功老龄化”的原型,因为他们没有维持任何社会或生产性活动。因此,老年群体需要若干种类情境,激发老年人的参与性,帮助老年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与青壮年不同的社会价值。基地位于城乡交界处,因此设计应突出自然生态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农业则是乡村特有的景观特点,农业景观便是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的最好表现形式,有利于城乡文化交流。在新型社区中设计了能够激发参与积极性的情境——农业景观。基于老年人对绿色生活健康饮食、回归田园参与劳作、享受自然体验休闲需求的分析得出:要在社区中营造一个以农业景观为主的情境来满足老年人对饮食、劳作、休闲需求的愿景。本设计案例中,农业景观情景主要由微型农场、绿色加工厂,沿江桃花源三大部分组成。